1. 一部二战苏德战争初期的电影,讲的是德军突袭一个要塞,然后苏军守军抵抗,最后突围失败全军阵亡,只有一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里面的要塞指的是“布列斯特要塞”位于现在的白俄罗斯境内,是当时苏联边境的第一道防线,纳粹德国发动闪击战时,这里最先受到攻击。另有一部《兵临城下》描写的是苏联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战场上的故事。
2. 问一部电影的名字
是电影 《反抗军》吧, 英文片名:Defiance中文别名:反抗 / 挑战 / 挑战纳粹 / 圣战家园(台)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本片根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桩真实故事改编。克雷格饰演的犹太家庭里的长子带着两个弟弟从纳粹德国占领的波兰逃往白俄罗斯荒无人烟的大森林。兄弟三人加入前苏联反抗军对抗纳粹出生入死,克雷格最终成长为一个抗击法西斯的游击队长。二战期间,他们在密林中建立起一个村庄,拯救了超过1200余名犹太人的性命。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欧洲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清洗政策,许多犹太人成为德国军队的枪下亡魂。但是,并非所有被希特勒镇压的犹太人都是被动的受害者,他们当中,也有顽强的反抗英雄。在波兰有一个犹太人家族,长子图维那(丹尼尔·克雷格饰)在德国入侵之时,父母均被德国军人杀害的情况下,图维那带领两个弟弟祖斯(列维·施瑞博尔饰)与阿斯贝(杰米·贝尔饰)躲过了德国纳粹的铁骑,逃出了生灵涂炭的波兰。三兄弟并不清楚他们将来将何去何从,他们从波兰逃到了白俄罗斯的森林里,面临着粮食和物资的短缺。三兄弟克服重重困难,开始在森林中自食其力,度过了最初缺粮缺水的日子,三兄弟渐渐的适应了森林中的艰苦生活,开始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开始入侵白俄罗斯,图维那决定组织起所有藏匿在森林中的人,对抗德国军队。经过几次成功的偷袭行动,图维那率领的反抗军成功的夺取了德军的物资,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时候,弟弟祖斯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三兄弟在数年的反抗行动里,先先后后解救了上千名犹太群众。德军对于森林的反围剿几次失败,德军将领恼羞成怒,决定对该地区实施一次大的清剿。而为这次清剿,德军制定了一个引诱反抗军深入重围的计划。偏偏祖斯又是一个冲动的人,他带领反抗军走进了德军的包围圈,而这时候苏联军队也对反抗军虎视眈眈。图维那腹背受敌,他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危机。 一群犹太人拿起武器,在崇山峻岭中拯救同胞……这个听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乃是根据涅查玛·泰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对于新片《反抗军》,曾经执导过《最后的武士》、《血腥钻石》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说:“这个故事跟战争有关,但他跟那些类似题材的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核心思想包含了一份亲情,主角三兄弟在战争中并肩作战,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但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理念,这份跟亲情有关的信念,非常的令我感动。而且,他们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光明的一面,在对抗纳粹的人里,《反抗军》中的主角特殊却又普通,他们成为反击侵略者的一份子并非偶然,正因为有着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战争的结果才得以最终逆转,所以,他们代表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是英雄的一份子。”电影里有大量在山林中拍摄的镜头,导演爱德华·兹威克坦言为这些戏份,没少吃苦头:“影片拍摄是在东欧完成,那里的气候并不好,而最难的则是影片的拍摄在山里中,对于摄影师来说,机位的摆设成为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为了追求一个好的镜头效果,我和摄影指导常常要讨论一下午。我并不想把本片拍成DV式的手提效果,摄影执导也是这个意思,但面对实际拍摄地的情况,我们又不得不去考虑这种拍摄的必须性。所以最后我们还是采取了一些折中的办法。而整个团队的互相协作都很好,我们前前后后有数十人,在山林里的拍摄过程,很难得的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面对很多困难都应付过去了。这点很让我欣慰,在影片结束外景的那天,我们在回家的路上都非常的开心,我相信大家跟我都有一个想法,‘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谈及影片的主题,爱德华·兹威克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二战中居然有这么传奇的故事,第一次读原著小说的时候,让我大开眼界,当时我就萌发了把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念头,当我把这个想法跟电影公司沟通之后,他们也支持了我的做法。我在将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时候,尽量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不过小说里还是有一些故事我没法放到电影里,毕竟这只是一部2个小时长的电影,虽然我尽可能的把很多内容都放到了里面,但我不想观众看到的一部战争镜头的拼盘,所以我在原著的基础上,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改编。这个改编也得到了原著作者涅查玛·泰克的认可,所以我还是很放心的,至少作者对目前的电影是感到满意的。”新任007的转型之作丹尼尔·克雷格,这位刚刚凭借007最新一集风靡全球的男星,为了避免银幕形象定格于007而止步不前,两年来他也接拍了不少其他类型的电影。对于《反抗军》中这个犹太人的角色,丹尼尔·克雷格说:“这个故事的主角非常让人敬佩,他一生的经历很传奇。我在拿到剧本的时候很认真的想了一下,这个人物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去演。后来大概是心中的虚荣心作祟(笑),我决定要演这个角色。图维那身上有很多东西,电影中展现了他的信念,还有他对亲情的态度,以及非常浪漫的军旅生涯。初期图维那的生活过得很艰苦,我曾经问导演,这么苦的人,如何‘浪漫’得起来?导演对我说,你要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得学会苦中作乐,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我觉得导演说得很有道理,因此在影片中,我会经常微笑。这个角色,不但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他也应该带给其他人信心,所以在影片中的图维那,更具有一种领袖气质。”关于本片所在的年代,还有影片中主角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丹尼尔·克雷格说:“这部电影实在讲了太多的东西,拍的时候我在想,爱德华你怎么才能把那么多故事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讲清楚?我很喜欢和列维·施瑞博尔、杰米·贝尔合作,他们都是很有趣的人,这次能在银幕上共同演出,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影片里,我和列维·施瑞博尔有不少的对手戏,在拍摄的时候我常常对他怒吼,不过都是故事需要,影片外,我倒也经常叫他弟弟,不过他却不叫我哥哥(笑)。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那是一段包含很多悲痛的时代,关于犹太人抗击纳粹侵略者的故事也很多,而《反抗军》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讲述了一群非常勇敢的犹太人,他们拿起武器捍卫着自己的尊严,而且多次成功的回击了纳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值得所有人对他们抱以尊敬。”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3. 求一部反映二战德军暴行的电影
《布列斯特要塞》 我刚看的这片,是俄罗斯拍的
4. 有哪些是反映二战纳粹内容的电影
您说的那个是电影《红樱桃》
《刺杀希特勒》(Valkyrie)
◎片 名 Valkyrie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德国
◎简 介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汤姆·克鲁斯在片中扮演德国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施陶芬贝格当时担任柏林预备军总长,是德国反抗力量中最有机会接近藏身于“狼穴”内(纳粹指挥部)的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贝格和一群德国高官策划刺杀希特勒,从而结束战争、拯救德国,该计划被命名为“瓦尔基里”(Valkyrie)。1944年7月,施陶芬贝格试图通过藏炸弹的公文包杀死希特勒,结果随后希特勒虽然也受了伤,却幸运逃过一劫。刺杀计划的相关人等皆被处死。
中文名: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英文名: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发行日期: 2003年
◎简 介
1889 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文名: 暗杀希特勒
发行日期: 2004年2月25日
国家:德国
史道芬贝格上校带头策划的“七月阴谋”(The July Plot),是几乎成功暗杀阿道夫·希特勒、一举推翻纳粹政权的暗杀密谋。
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有许多高层军官,对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惊愕,他们认为这样做违反了道德。很多军官相信,德国会伤亡残重,都是因希特勒坚持采用灾难性的攻击战略。
越来越多的军官认定拯救德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场政变。此外他们期盼和盟军达成停战协议。1944年7月,盟军已经从法国登陆攻击,他们怀着一些希望,也许有机会可以阻止斯大林在“东部战线”的进攻。
暗杀任务十艰巨,因为独裁者身边都有保镖,行动也飘忽不定。过去所有的刺杀行动不是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因为行踪神秘的希特勒总在最后一刻更改计划。
◎译 名 拜见希特勒/关于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实真相/我的元首
◎片 名 Mein Fuehrer
◎年 代 2006
◎国 家 德国
◎类 别 喜剧/剧情/战争
◎简 介
剧情:
希特勒因为在孩子时代遭受过虐,就让世界遭受苦难。他喜欢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战舰,总是尿床,性无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仪中。
这部新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纳粹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还不放弃任何希望。戈培尔从一个集中营里叫来希特勒的前犹太籍表演指导阿道夫·格林巴姆,让他打扮成这位独裁者的样子,到一个盛大集会上去鼓舞德国人。当瘦弱的格林巴姆进入元首府时,戈培尔对他说:“不要亲自做出决定。”
纳粹军官挤满了办公室,举起手臂兴奋地高呼“万岁,希特勒!”每隔几秒就有一次举手礼。格林巴姆杀死希特勒的计划连续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辞去这位独裁者表演指导的职务,最后还变成一个有点像精神病专家的人。他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一个秘密:希特勒从来都没有博得严厉父亲的喜欢,这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办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烦恼的童年往事。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的父亲曾经给我一个弹弓。他抬头看了看,并对我说‘杀死那只鸽子!’我弹出子弹,死掉的鸽子落到他的脚上。父亲说‘真倒霉!’然后就愤然离开了。”这时眼泪从希特勒的脸上静静滑落。
影片的另一个画面显示,爱娃·布劳恩说“我不觉得你是元首”时,躺在她怀里的希特勒显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结尾中,希特勒的理发师无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胡子,使这位独裁者火冒三丈。几分钟后,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气去发表演讲。
片 名】Der Untergang
【译 名】帝国的毁灭 *加长版
【年 代】2004
【国 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
【片 长】155Mins
【类 别】剧情/战争
【语 言】德语/俄语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影片简介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毁灭》(Der Untergang)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之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份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中文名: 德意志的胜利
英文名: Triumph des Willens
别名: 1934/2004
1934年,当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在纽伦堡举行阅兵典礼时,32岁的莱妮·雷芬斯塔尔被选中,指挥全部电影拍摄工作。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36架以上的摄影机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随时听候调遣--希特勒投下这么多的马克,为的就是要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雷芬斯塔尔做到了这一点。《德意志的胜利》在经过长时间的禁止后,重新发行了DVD并在电视上公映。她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创始的技法,被无数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复模仿着。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曾公开地向她表示过同行的敬意。在这个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淡化的时代里,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两部作品中强大的力量、秩序和美。中国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反映纳粹的外国纪录片更是数不胜数。
您可以在电驴搜索获得
5. 请推荐10部关于二战时期德国打苏联的电影
1、《决战斯大林格勒》
是由Bavaria Film等公司于1993年1月21日推出的战争片,该片由约瑟夫·维尔斯麦尔执导,多米尼克·霍卫兹、托马斯·克莱舒曼、约哼·尼克尔等人主演。
6. 求这部电影名字,是苏德战争的,记得苏联好像都用上了板凳
这部电影是《决战要塞》。
以下是《决战要塞》的相关介绍: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役。
反映苏德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冷静的视角再现了战争中几个小人物的特写画面,以此来回顾战争之殇,提醒人们珍惜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逼真细节戳中观众泪点。
在影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导演亚历山大·科特,以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从微观切入反映真正的惨烈。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决战要塞》
7. 这部电影什么名字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苏德战争爆发,靠近波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军炮火突袭,但守卫部队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
8. 问问一部电影的名字,急!
是电影 《反抗军》吧, 英文片名:Defiance中文别名:反抗 / 挑战 / 挑战纳粹 / 圣战家园(台)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本片根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桩真实故事改编。克雷格饰演的犹太家庭里的长子带着两个弟弟从纳粹德国占领的波兰逃往白俄罗斯荒无人烟的大森林。兄弟三人加入前苏联反抗军对抗纳粹出生入死,克雷格最终成长为一个抗击法西斯的游击队长。二战期间,他们在密林中建立起一个村庄,拯救了超过1200余名犹太人的性命。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欧洲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清洗政策,许多犹太人成为德国军队的枪下亡魂。但是,并非所有被希特勒镇压的犹太人都是被动的受害者,他们当中,也有顽强的反抗英雄。在波兰有一个犹太人家族,长子图维那(丹尼尔·克雷格饰)在德国入侵之时,父母均被德国军人杀害的情况下,图维那带领两个弟弟祖斯(列维·施瑞博尔饰)与阿斯贝(杰米·贝尔饰)躲过了德国纳粹的铁骑,逃出了生灵涂炭的波兰。三兄弟并不清楚他们将来将何去何从,他们从波兰逃到了白俄罗斯的森林里,面临着粮食和物资的短缺。三兄弟克服重重困难,开始在森林中自食其力,度过了最初缺粮缺水的日子,三兄弟渐渐的适应了森林中的艰苦生活,开始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开始入侵白俄罗斯,图维那决定组织起所有藏匿在森林中的人,对抗德国军队。经过几次成功的偷袭行动,图维那率领的反抗军成功的夺取了德军的物资,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时候,弟弟祖斯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三兄弟在数年的反抗行动里,先先后后解救了上千名犹太群众。德军对于森林的反围剿几次失败,德军将领恼羞成怒,决定对该地区实施一次大的清剿。而为这次清剿,德军制定了一个引诱反抗军深入重围的计划。偏偏祖斯又是一个冲动的人,他带领反抗军走进了德军的包围圈,而这时候苏联军队也对反抗军虎视眈眈。图维那腹背受敌,他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危机。 一群犹太人拿起武器,在崇山峻岭中拯救同胞……这个听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乃是根据涅查玛·泰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对于新片《反抗军》,曾经执导过《最后的武士》、《血腥钻石》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说:“这个故事跟战争有关,但他跟那些类似题材的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核心思想包含了一份亲情,主角三兄弟在战争中并肩作战,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但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理念,这份跟亲情有关的信念,非常的令我感动。而且,他们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光明的一面,在对抗纳粹的人里,《反抗军》中的主角特殊却又普通,他们成为反击侵略者的一份子并非偶然,正因为有着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战争的结果才得以最终逆转,所以,他们代表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是英雄的一份子。”电影里有大量在山林中拍摄的镜头,导演爱德华·兹威克坦言为这些戏份,没少吃苦头:“影片拍摄是在东欧完成,那里的气候并不好,而最难的则是影片的拍摄在山里中,对于摄影师来说,机位的摆设成为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为了追求一个好的镜头效果,我和摄影指导常常要讨论一下午。我并不想把本片拍成DV式的手提效果,摄影执导也是这个意思,但面对实际拍摄地的情况,我们又不得不去考虑这种拍摄的必须性。所以最后我们还是采取了一些折中的办法。而整个团队的互相协作都很好,我们前前后后有数十人,在山林里的拍摄过程,很难得的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面对很多困难都应付过去了。这点很让我欣慰,在影片结束外景的那天,我们在回家的路上都非常的开心,我相信大家跟我都有一个想法,‘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谈及影片的主题,爱德华·兹威克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二战中居然有这么传奇的故事,第一次读原著小说的时候,让我大开眼界,当时我就萌发了把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念头,当我把这个想法跟电影公司沟通之后,他们也支持了我的做法。我在将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时候,尽量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不过小说里还是有一些故事我没法放到电影里,毕竟这只是一部2个小时长的电影,虽然我尽可能的把很多内容都放到了里面,但我不想观众看到的一部战争镜头的拼盘,所以我在原著的基础上,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改编。这个改编也得到了原著作者涅查玛·泰克的认可,所以我还是很放心的,至少作者对目前的电影是感到满意的。”新任007的转型之作丹尼尔·克雷格,这位刚刚凭借007最新一集风靡全球的男星,为了避免银幕形象定格于007而止步不前,两年来他也接拍了不少其他类型的电影。对于《反抗军》中这个犹太人的角色,丹尼尔·克雷格说:“这个故事的主角非常让人敬佩,他一生的经历很传奇。我在拿到剧本的时候很认真的想了一下,这个人物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去演。后来大概是心中的虚荣心作祟(笑),我决定要演这个角色。图维那身上有很多东西,电影中展现了他的信念,还有他对亲情的态度,以及非常浪漫的军旅生涯。初期图维那的生活过得很艰苦,我曾经问导演,这么苦的人,如何‘浪漫’得起来?导演对我说,你要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得学会苦中作乐,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我觉得导演说得很有道理,因此在影片中,我会经常微笑。这个角色,不但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他也应该带给其他人信心,所以在影片中的图维那,更具有一种领袖气质。”关于本片所在的年代,还有影片中主角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丹尼尔·克雷格说:“这部电影实在讲了太多的东西,拍的时候我在想,爱德华你怎么才能把那么多故事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讲清楚?我很喜欢和列维·施瑞博尔、杰米·贝尔合作,他们都是很有趣的人,这次能在银幕上共同演出,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影片里,我和列维·施瑞博尔有不少的对手戏,在拍摄的时候我常常对他怒吼,不过都是故事需要,影片外,我倒也经常叫他弟弟,不过他却不叫我哥哥(笑)。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那是一段包含很多悲痛的时代,关于犹太人抗击纳粹侵略者的故事也很多,而《反抗军》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讲述了一群非常勇敢的犹太人,他们拿起武器捍卫着自己的尊严,而且多次成功的回击了纳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值得所有人对他们抱以尊敬。”
9. 德国入侵苏联的影片有哪些
摘要 晚上好,《将军日,NIKOLAYEV 尼克诺耶夫,主演:V.TSVETKOV 特斯维科夫,A.SAFONOV 萨佛诺夫;
10. 求一部二战电影名字
你说的这个片叫《自己去看》苏联1985年的影片导演伊里姆·克里莫夫
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吧呵呵
里面刚开始有个少女最后出现时已经很惨
还有一段森林里的游击队员唱神圣的战争的镜头
那个小男孩最后出现时脸上邹纹密布象老人一样
这个片子在网上就有在风行上叫《炎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