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二战电影的观后感

二战电影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12 20:10:54

Ⅰ 写一篇关于二战主题的电影的读后感

《兵临城下》---- 战争英雄神话的破灭和重生
这是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主创的二战史诗般巨片,看过之后,无法止住对心灵的震憾,战争场面的残酷和生死的瞬间交替令人无法平静。
电影选择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讲述了战争期间一名苏联狙击英雄瓦西里和一名德国狙击高手高宁少校之间的对峙决斗,并穿插描述了瓦西里和女战士塔尼娅、政治委员丹尼洛夫之间恋情纠葛。这部电影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场面制作、艺术

Ⅱ 关于二战经典战役的观后感700字

斯大林格勒战役观后感
作为这个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俄罗斯民族一直有着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民族性格。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也通过电影这种复合艺术类型呈现在大银幕上。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一切艺术类型,都带有浓厚的俄罗斯式的诗意,无论浪漫还是华丽,亦或是赤裸裸的残酷。
《斯大林格勒》是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的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作为俄罗斯早期功勋导演之子,家学渊源的邦达尔丘克在吸收了部分好莱坞电影精华之外,依然固执地坚持着,用俄罗斯美学与诗意来诠释电影这门艺术。这部最新版《斯大林格勒》浓墨重彩,叙事沉稳,充满了俄罗斯电影所独有的特征,深沉而悲悯,即便是在描述一整个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依然充满了希望与同情,令人沉浸其中,久久无法忘怀。
不同于前苏联时期大而全的电影模式,新版《斯大林格勒》以战史上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为原型,从小处着手,刻画了五位身份、背景各异的苏联战士与一名小女孩纯洁的战时爱情,以及他们之间那超越了男女之情的伟大情感。与之相对应,按照好莱坞人性化原则,影片同时也安排了一对德国军官与俄罗斯女人之间的“斯德哥尔摩式”的悲剧爱情,以此作为陪衬。
虽然与时俱进地采用了IMAX3D制式来完成本片,同时在电影细节处也有不少对好莱坞电影乃至华语动作片的借鉴,但是整体而言,《斯大林格勒》还是一部标准的俄罗斯电影。气势恢宏的场面调度,色彩浓郁、华丽得好象油画一般的每一帧画面,以及缓慢却牢牢抓住观众情绪的诗意化叙事节奏,甚至是在表现战争时,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都带有鲜明的俄罗斯文化特征,充满诗意,情感充沛而庄重。
从故事结构而言,《斯大林格勒》完全不同于好莱坞战争大片,以惨烈的河岸攻防战开篇之后,影片迅速转入胶着而又漫长的单兵作战环节,而正是这漫长的过程中,导演娓娓道来,用充满诗意的浪漫笔触,精致地刻画了每一个角色,每一帧画面,直到最后高潮部分的降临。一般观众不容易接受的是,影片在最后高潮部分处理时的反其道而行之,情感和情绪远大于直观的视觉冲击,想要象好莱坞电影那样,享受一顿视觉盛宴的观众,看到这里或许会稍微有些失望,但是沉下心去仔细体会其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的话,或许才会更加懂得这部电影。
最后必须多提一句影片中,有关德国军官与俄罗斯女人这条副线。尽管只是展现残酷战争对于人性戕害的副线,但是这条副线或许也提供了最大众化的叙事逻辑。尤其特别的是,整部影片当中,两人之间始终语言不通,操着各自民族的语言,却依然能够在最后达成心灵的共识。那种纠结甚至对立的感情,也更加凸显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伟大的光辉。其中不少的镜头和桥段完全喧宾夺主,极致浪漫,甚至可以单独成篇。

Ⅲ 与二战有关的电影的影评。

悲剧的诞生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那院子有大树环绕,后来还有了摇曳的秋千架。那里是盛夏的乡村,是理想中的乐园,但又的确是凶宅。那里,有无数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卑躬屈膝,只为苟延残喘,更有无数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浓烟么?那不是炊烟袅袅,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迟迟不肯落下。曾几何时,在《辛德勒名单》不也有这样的浓烟么,只是在这里,我们还闻道了那股呛人的臭味。
活着,又如何?
《辛德勒名单》中,你有没有听到儿童那欢快的叫声“GOODBYE JEWS!”在《钢琴师》,你有没有看到,只要是犹太人,活着,就无处可逃。本片中,编剧似乎给出了答案:“犹太之流诟吾族,诱吾族之敌”“笑吾族文学音律”“凡其所到之处,灾害不断”“吾国必因其而亡,不远矣。”这大概就是希特勒灭犹的缘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看《北洋水师》,那里也有日本天皇的担忧,作为岛国的担忧。难道这就是侵略的缘由?
我无法想象,德意志,那个哲学大师辈出,崇尚理性的国家,竟会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甚至还施行过种族灭绝的政策。是德国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还是担忧太多,以致无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儿童显然是未经思考,受了大人们的教唆的。儿童又真的那么无辜吗?不是。儿童本身固有的轻浮与好事,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会不会也在其中,兴奋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经经历了沧桑,然后,你说:“那是我年少轻狂!”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不仅在德国。文革其间,诬蔑师长的,毁灭文物的,为了各式派别而争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轻狂,无知又冲动,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蛊惑,托词不外乎如此。那么,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又是什么?要么基于从众心理,你这样,我也这样;要么,是自我的彰显。这样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不是真相。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人盲从。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真相在于人类创造了“我”与“我们”,而“我”与“你”便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我们隶属与这样集体,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许就是敌人,或者,就是那个不幸人中的一员。真相在于人类有了国家这一组织。库切在《凶年纪事》中这样说:“我们生而就有归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臣民。”“法律保护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对于国家的意志,从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够更改的,那么,做个良民就意味着屈服与顺从。
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倘若国家意志是每个公民的意志,也许,就没有悲剧的诞生了。但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证明:这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谓国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数人的意识提炼出来的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意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说犹太人不好,那么,人人都得说,犹太人不好,否则,便是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国家。
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即便它那么荒唐可笑(中国的大地不也曾上演过?罢黜马寅初,消灭麻雀)。倘若,有多种声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满,倘若,你是对的,国家又真的够虚心接受,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成为国家意识,而对于这种意志唯有俯首贴面,老老实实去执行。这便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罪恶在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为他人的意志,皇权时代,军阀时代,斯大林时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个独裁者。极权主义的时代,你要么躲避,要么执行,要么就是牺牲品。
但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诞生?真相在于,是谁选择了这样的独裁者。意志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丑陋,但选择,却是民众的结果,受蛊惑只是一时,但图新鲜,为自己谋利不是大众选择的一个因素吗?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给自己选择一个最优解——基于精神或物质。人生来就有欲望,有些人终生郁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实现了愿望,却坑害了他人。就是这样。
你可以不选择吗?当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者,你会心安理得,稳如泰山吗?你需要一个领导者,我也需要。我们都被奴役化了。几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这样写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经是臣民的平民突然会彻底忘掉他们早先渴望独立的要求,以至于要唤起他们并重新获得这种信念已经不可能了;事实上,他们无需敦促就在尽心尽力地做了,做得相当自在,乃至有人会说,从表面上看,他们没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稳了奴隶。实情也许是,一开始,这种服役是不得已的,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强迫;但后来那些无怨无悔尽心效劳的人,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从事他们的前辈被强迫做的事。”
悲剧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是一个坏人,辛德勒但并不像电影中所刻画的那样是一个近乎神圣的救世主形象。透过一本书《辛德勒名单》解读辛德勒这个人,还原了英雄也是人这个常识,辛德勒早就是纳粹党成员;辛德勒竟然是间谍,辛德勒本质就是资本家,辛德勒或许是疯子,诸如此类种种头衔。 富贾之子的辛德勒沉湎酒色,在战前作为间谍出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从事侦察活动,他大发战争财,是当地有名的纳粹信徒。他也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哪怕20岁时的那场婚姻也是出于对方的丰厚聘礼,并以此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二战”后,他又抛弃了发妻。从流亡地阿根廷返回法兰克福的辛德勒,处境却极为悲惨。身无分文,蜗居在法兰克福火车总站附近的一个单间居室,且频繁酗酒,最终因烟酒过度而死。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辛德勒。 英国作家威尔逊说:“辛德勒是个骗子,一个酒鬼,一个登徒子,可是,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的话,他也就没办法从纳粹集中营里拯救出上千个犹太劳工了。”,辛德勒只有是骗子、酒鬼和登徒子,才有本事拯救犹太人,但仅仅是骗子酒鬼和登徒子却也救不了人。作者基尼利曾经解读:“我对这个故事中的道德力量深信不疑……堕落之人跟他们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总是让人着迷。(辛德勒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曾不止出现过一次的特殊时代: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唯有那些讲求实际的无赖汉才能担当起拯救灵魂的重任。”

基尼利要写出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同时又竭尽全力要为辛德勒“去魅”,驱散笼罩在这个伟大的拯救者、上帝的替身、犹太民族的“大义人”身上的光环和“迷思”,还他这个“如此含混复杂又如此崇高伟大的人物”的“真身”。所以他决定以小说的形式去展现这个人物,但同时又“力避一切向壁虚构”,所有的事件,哪怕最琐碎的细节全部都有历史文件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作为支撑,而且就算是当事人的回忆,作家也还要进行排比择选,只选用经过判断后认定为最符合历史事实的记述。事实证明,基尼利的这种创作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实的力量胜过一切虚构,真实的面容也比一切设计都更精妙复杂,《辛德勒名单》不但将那段久已湮没不闻的伟大的拯救故事,如目见耳闻般生动清晰地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奥斯卡·辛德勒这个真实人物无比复杂甚至矛盾的各个侧面,如刀砍斧斫般深入细致地突显在你我的心中。
至今没人能够否定辛德勒从纳粹魔掌中拯救上千名犹太人的事实。他善与恶之间伦理取向的骤然转变,让学者无法自圆其说,或许永远是个不解之谜。可我们又何必劳师动众地去揭开这个谜底呢?甚至那份辛德勒名单的真假亦无需考证、辨伪,只要他在险境中确确实实拯救过一千余条生命,此举足矣。并且,这是他在当初境遇下唯一力所能及的行动。

我以为,只有国人才会对“高、大、全”式的人物钟情万分,才会为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而锱铢必较甚或无原则地打造、粉饰、涂金。从国外对《辛德勒名单》以及辛德勒本人的争议中,不难看出,“高、大、全”其实是一种普适的心理需求,造神运动并无时空的界限。这种普适性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道德诉求,更是人类对自身道德瑕疵和意志缺陷的心理过度补偿。

一个一生清白的人或许对身边的世态炎凉从来漠不关心,而一个堕落放纵之徒或许曾经对身陷绝境者搀扶过一把。英雄没有必要是完美无缺的,我们更没必要以神的标准来奢望他人。人类道德的恒古原则,一是无需极致,二是必须践行。"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在基尼利的笔下,真实的辛德勒的本来面目纤毫毕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个坏人,经过了种种磨难,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一千三百多个犹太人的生命。“救人一命,如普度众生”……我想,也正因此,历史才不至于仅仅成为一部征服和压榨史,不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不论邪恶的力量何等强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也总有人类的灵魂在成长。
电影开始,普通一犹太家庭围立桌旁圣咏进行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
黑暗的昨夜已经过去,让我们拥抱来之不易的幸福。
Schindler's List
旧闻新读:东方早报2009年4月16日“辛德勒名单”副本澳大利亚被发现,新南威尔士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整理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6盒旧手稿时,在一堆研究纪要和德国剪报中发现了这份“辛德勒名单”的副本。

《拯救大兵瑞恩》——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惊的程度。当子弹射入脑颅,鲜血尚未溅到地上;当利刃插进胸腔,心脏仍在舒张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迹,也只如流水滑过指缝后,手上残留的水渍般轻易蒸发。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钟时间,强迫我接受这个震撼——

身处战争中的人,就如我们指尖下的虫蚁。

为什么?为什么造物创造了人类,却又让我们如斯羸弱,不堪一击?而究竟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经历了那血肉横飞、支离破碎的二十五后,我以为我明白了。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坚持正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铲除奸恶。当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冲上那名叫诺曼底的法国海滩与德国人作战时。我脑中想到的是中国古贤们所谓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抛头颅,撒热血”英勇就义的伟大精神。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流血牺牲,为的是全人类的安宁与和平。依然活着的战士和倒在海水与沙滩上的尸体一样值得我们尊敬。

然而,我错了。当我看到那位在两天中被战争接连夺去三个儿子的老母亲瑟瑟发抖地倚靠着门边时;当我看到原本挂在战士脖颈上,代表着他们生命的金属牌洒落满地时,我意识到:我错了!任何一个人都没那么伟大,任何一个人都恐惧死亡。生命的脆弱不仅仅体现于它能那么轻易的被打碎,更在于我们对于这种脆弱的强烈恐惧。为什么要派遣一组战士去寻找那一个名叫瑞恩的大兵?因为他是那位老迈母亲仅存的一子。答案简单但却真实。生命的维系,需要以生命的价值来换取。或许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此:我们恐惧死亡,但我们更恐惧自己所关怀、热爱的人被夺去生命!

可是,我又错了。错在以偏概全,错在有失偏颇。直到影片后半程才终于出现的大兵瑞恩,在上级命令他离开战场的前提下,坚持留下完成任务,与战友们在一起;带领着自己的小队历经了生死考验的米勒上尉,在即将完成使命时,却决定战斗,用自己受伤的躯体与一支手枪,阻击敌人的坦克。还有其他那些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战士们。他们大义凛然,勇不畏死。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神经与肉体?是什么使他们即使为之抛却生命,也无怨无悔?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与思想。而在“那一刻”来临时,他们又都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同辈中最杰出者。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由于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或许会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或许只是一个落水的儿童……但我们每个人的生之价值,决不会体现在那日日重复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会在我们一生中所仅有的几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闪现,而平时我们只是普通人。

当我最终看完这部影片时,留于脑中记忆最深刻的,再不是开场的那二十五分钟。而是已经受伤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残垣断壁上,无力但却坚定的举起手枪向德军坦克射击的镜头。

还记得他战前的职业吗?而“那一刻”他已成为英雄!

《美丽人生》——幸福的存在

就算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了无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爱着并用生命与智慧保护着他的妻子与儿子。他的勇气与智慧,即使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即使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现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他用尽全力,在集中营的悲惨世界里,为儿子,营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所有的残酷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于是,他的儿子便有了足够的勇气,熬过那段水火的岁月,最后,当他坐上盟军的坦克时,他的幸福无可言语,而那种幸福,正是他的父亲用生命为他交换的。他不放弃任何机会为他风雨中的家庭制造哪怕是点滴的欢欣,在路过集中营的广播室时,他冒着危险在广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诉她,他和儿子都还活着。他趁着做侍者的机会,为妻子播放了《船歌》,这首曾经响在他们定情之夜的歌曲,飘过沉沉迷雾的阻挡,在黑夜里,给他的妻子带去安慰,也让他们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气,共同经历灰暗的时光。

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晚,他将儿子安顿在一个铁箱子里,然后,去寻找他的妻子。当他被捕之后,路过那个铁箱子时,他知道他的儿子正注视着他,于是,他装出一副滑稽的模样,惹得儿子笑出声,他仍然坚持着,坚持着使儿子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千万不要害怕,永远要微笑而乐观地去面对。然后,枪声响起,他去了,而他的儿子与妻子终于获得解放,当他们在阳光下搂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儿子说道,我们赢了!确实,在这一场浩劫当中,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一个英雄的丈夫与父亲,他的名字叫基度。

《美丽人生》是一部相当浪漫的电影,犹太青年基度到一个意大利小镇上准备以开书店为生,在那里,他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多拉,然后,是一系列充满了智慧、滑稽、阴错阳差、浪漫的轻松片段,终于,基度与多拉终成眷属,镜头一转,他们从房间里追着他们的儿子来到院子里,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令人羡慕,基度用自行车载着美丽的妻子,车框里坐着机灵的儿子,他们飞驰而过,而街道上,却已经出现了纳粹的铁丝网。

没有什么比快乐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当基度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之时,他的犹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营,而他的妻子,本来并不用去集中营,却毅然的随他们跳上了火车。最真挚的爱情,有时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连执手相看都不需要,只是纵身一跃,跟去天涯海角。在影片当中,演多拉的演员有很好的演技,那是一种很克制的平静,当她在集中营里听到孩子将要被杀掉的消息时,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站在楼梯上,由着后面的人群在她身上冲撞,她望向窗外,目光深远。后来,她被派去挑拣死难者的衣服,那种小心翼翼,不敢也不愿发现儿子衣服的感觉很到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最深沉的爱,其实,是很平静的,能够撕心裂肺哭出来的,往往也是释然的开始。

最后,基度的儿子和多拉在阳光下抱在一起,他大声喊叫着,我们赢了。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死去。电影响起旁白,以基度儿子的语气,听声音,他也已经步入老年,那么,这部电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忆。在他的回忆里,他的父亲,依旧是那样鲜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活着。枪炮、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最后的胜利者,却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儿子眨眼的那一刹那,意思是,无论怎样,只要我们不害怕,坚强、快乐、盼望,人生终究美丽,于是,我们总会赢。

额额额,这是四篇、加上楼上的1篇刚好5篇

Ⅳ 二战观后感100字,谢谢啦~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李德·
哈特用极其严谨的笔墨描绘出二战的壮
观景象。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战争不仅仅是军事装备上的较量,
指挥官和部队的素
质,
作战双方的经济实力等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轴心国家节节败退的关
键原因却是资源匮乏。换句话说,经济资源发达谁就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德国经一战磨砺已元气大伤,又受《凡尔赛条约》制约,尽管希特勒步入仕
途后高度重视重振军备,
军事及经济实力短时间内长足发展,
但想要赶超欧洲列
强,将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拉锯战肯定吃不消,若是将战争打成了持久战,
必败无疑。
另一方面是德国本土并未发现油田,
只能依靠战前的储备亦或是从侵
略国获取石油(罗马尼亚)
;德军依靠装甲部队的突击每日需大量的石油,一旦
油量补给跟不上,坦克丧失其机动性,只能任人宰割。必须速战速决。希特勒拉
拢它在亚欧大陆上最强的敌人——苏联,也不无道理。

同盟国则恰恰相反,
它们拥有比德军更强大的装甲部队及兵力:
大名鼎鼎的
“日不落帝国”
英国,
从所属殖民地搜刮大量财产,
几百年的沉淀使其具有雄厚
的经济实力。英伦三岛虽同为岛国,但当时掌握着制海权。

英国和法国在德国入侵波兰后也应有所警觉。
但此时它们做的既没有奇袭德
国,
也没有对德国作钳形包围,
而只是呆坐在自己的阵地上无所事事。
这也为后
期英法联军重大伤亡埋下伏笔。
丧失了消灭德军主力的大好时机。
同盟国是依靠
长时间封锁轴心国资源使其兵粮寸断达到战胜的目的

二战结束轴心国战败的原因很简单,
原先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出其不意的闪电
战已被战线过长所抵消。
取而代之的则是经济停滞、
资源日渐稀缺。
日本袭击美
国珍珠港导致美国宣战更使得同盟国加入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最终美国在日本投
下的原子弹宣告着二战即将结束。

战后苏联与美国相继崛起,但战胜国英国呢?或许在大家心中都已有了答
案,
英国为这两次战争付出了太多太多。
战争机器滚滚向前,
纵使英国打赢了两
次世界大战,
但前进的代价却是英国消耗数百年的积蓄换来的,
战争后的大不列
颠一片寂静。

Ⅳ 关于二战的电影的观后感400字的,赶快给我吧!!!今晚就要用的!!!!各位大哥大姐感谢了!!!(速回)

二战电影《钢琴家》观后感解读
主演:
阿德烈·布鲁迪 Adrien Brody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2006年3月1日中央6套晚22:30——2:00播出后,我整整看到下半夜2点,沉重的题材让我的心有如石沉大海.导演用很平淡的画面来表现残忍的杀戮和血腥的战场,可正是因为这种毫无修饰的,没有用渲染烘托的手法,没有感性的背景音乐和气氛,平淡中见真实,使我的灵魂游荡在当时犹太人的那种绝望/痛苦/悲怆和恐惧中.不得不佩服导演,打破了传统的电影模式,那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在以前我听过该片的介绍,但是我总以为没什么可看的,但是这部片子是在2002年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影片,我想一定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和片中的场景感动的评委。
那是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在经历二站的洗礼中,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他做出了在当时的所有努力,但是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当废墟的画面出现后,真的是深深的打动了我,那个场面就如同昨天的喧嚣大城市在今天突然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故无一人的一个凋零城堡,他一个人无助的半跌半撞的走向没落的城池。但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最后在和平的环境下他在阳光照射中弹起那曲钢琴曲结束了剧情。

思索一: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德国军官和钢琴家之间的恩施.导演并没有刻意去表现德军的残酷和人格的摧毁,他是用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并不是所有的纳粹党都丧失了人格,良心并没有被战争泯灭.当势头过去,战争即将结束时,人性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重新燃起的希望.就像所有的罪犯,法官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一个救,一个赎.我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思索二:钢琴家到底坚不坚强?其实答案很简单,他始终都是平常人的勇气和平常人的胆小,影片并没有将什么英雄主义搬进战争的叙述,甚至在众多关心他的人中,还有一些靠在战争中趁人之危地打劫而生存的小人,就是这样平常的人群和这样现实的生活。每个人都得想办法活下去。就是这样残酷的境地。 可是只能面对。影片真正告诉我的,是人性之中和人群之间不能洗净的一种东西,而它的不清洁和不能洗净,虽然无奈,却正是最真实的。也正是值得我们反思、让我们从中获得内容从而受益终生的东西。或许这就是主题最终的归结点吧。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三十四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

日军围南京城的几天,不断散发传单,宣称“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 他们能安居乐业”。同时日机大量散发优待证劝守军交枪投降∶待凭证(绝对不杀投诚者)凡华军士兵,无意抗战,竖起白旗,或高举两手,携带本凭证,前来投诚归顺 日军者,日军对此,必予以充分关照,且代谋适当职业,以示优待。聪明士兵,盍 兴乎来? 日本军司令部印

12月10日,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更散发传单劝守军总司令不战而退, 并保证“对于非武装的平民与不怀敌意的中国军队,则采取宽宏和善的态度”。1 2月12日唐鉴于大势已去,乃请南京青年会负责人国际安全区副主任费吴生博士 和日方接洽,商量停战,但为时已晚,无由实现。 日军于13日上午11时来到南京国际安全区,在费吴生和另外两位安全区委 员(其中一位应该是梅奇牧师)的面前,就杀死了因惊骇而奔跑的20名难民。日 军在入城后头几天的烧、杀、奸、掠有无数的资料可查证,但再没有比已在华传教 二十余年的梅奇牧师(他当时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主席)于12月19日 给他已去上海的夫人所写的信更真实了; “上周的惨状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从来没有梦想日本兵会是这样的一群野 兽。一星期的屠杀和奸淫,我认为远比近代所发生过的任何屠杀为甚;除土耳其人 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惨案可与之相比。他们不仅杀掉能见到的每一个俘虏,也杀了极 大数目的老少平民,他们很多人像被猎兔子似的在街上被射杀。从南城到下关全城 堆积着死尸。”虽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于日军入城三天后,即雇佣100到2 00工人开始清除死尸,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分会自12月22日开始收埋尸体工作 ,收埋尸体最多的南京崇善堂自12月26日开始工作,但是,南京城内仍是到处 死尸,德国大使馆罗森秘书于1938年3月4日自南京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 “红十字会在为埋葬众多尸体而慢慢努力。部分尸体是刚刚从水塘和地下掩体 (以前防空袭的掩体)中成堆成堆地打捞和挖掘出来的。例如在大使馆邸附近主要 街道的地下掩体就挖出许多尸体。郊区小港口下关尚有三万具尸体,这都是大恐怖 时期集体处决的。红十字会每天埋葬尸体五百到六百具,漫步郊区在农田和水沟可 见零星尸体。 ” 郭岐营长于1938年3月11日同教导总队睢友兰团长夫妇等11人搭渔船 逃离南京,报导离南京不远登岸时所见∶ “我们登岸一看遍地都是死尸。此地离南京城已有二三十里,时间已经过三个 月,遍野死尸,无人过问处理。” “南京大屠杀”的初期,以人数而论,集体被屠杀包括放下武器的战俘和逃难 的难民比较多,零星被屠杀死亡的人数比较少。正如贝德士在东京审判作证时所说 ∶“南京失陷后在两礼拜半到三礼拜的时间恐怖达于极点。”梅奇牧师于1938 年1月5日同贝德士谈话时提到,直到那天各领事馆人员还不准回南京城。并说∶ “自从日军入城便屠杀解除武装的士兵和成千上万的平民,现在还在继续,机关枪 仍不停地响。很多的时候他们懒得用枪来射杀,而用刺刀一个一个把受害者捅死。

Ⅵ 二战电影狂怒观后感1500字

电影《狂怒》观后感
今天是感恩节,难得天气晴好,上午工作完成后与老婆在万达广场碰头,随便吃点鸡肉汉堡喝点可乐便一头扎入影城。
二战片是我们共同的爱好,老婆最爱《兵临城下》里裘德洛饰演的狙击手瓦西里,经常要我推荐二战大片给她。这次看坦克大战也是预谋很久了。之前看过一些影评,吐槽这部所谓美帝主旋律作品里五个坦克兵大战德军一个营的场面,和我们的手撕鬼子片有一拼。但是也有一些介绍说这部电影采用了现今存世的唯一一辆能开动的德国虎式坦克,作为军迷也甚是期待在大屏幕上看到它的再世。
周四的中午影城里人影寥寥无几,选个中央的皇帝位,有一种包场的感觉。首先就排除了周围人山人海议论纷纷的干扰,得以静下心来慢慢体验。不得不说电影一开始的气氛就营造得很到位,巨大的炮弹轰炸声足以让午餐后昏昏欲睡的我毫无倦意。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肉模糊的尸体,支离破碎的房屋和死气沉沉的战车具有难得的代入感,脑子里飞快的在将这些布景和道具与之前的《拯救大兵雷恩》等大片做对比。
皮特扮演的车长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和鬼子叫阵,也能将圣经倒背如流,恩威并重博得下属尊重,也能随机应变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尤其是在和虎式坦克交手那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文武双全高大上的老帅哥英雄自然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后被德军狙击手的步枪打中三下也不会立刻挂掉,还有精力说一堆废话并秒杀一个鬼子简直是超人附身。二战后期德军的虎式坦克皮粗肉厚,88毫米炮确实无人能挡,但是片头导演的字幕其实忽略了盟军强大的后勤能力以及绝对的制空权,那个OUTGUNNED和OUTNUMBERED用得有些矫情,无非是为了后面的坦克大战做些铺垫罢了。而且为了凸显狂怒的厉害,另外三辆谢尔曼坦克居然都没有装备口径大点儿的坦克炮,打在老虎的身上就一个疤,纯粹打酱油来凸显主角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战争片里带上主角光环的英雄们也不寂寞。我突然理解了守着电视不停换频道在神剧间切换的老爸,我们对英雄的期待其实并无差别,只是美国人的电影里道具更真实(不会出现日本人开捷达,游击队用AK47的笑话)罢了,所有正面人物都能中枪不死,所有敌人都是一枪N个,所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好人才能体会的专利。没法,老百姓就是爱看,只要别手撕就行。
然后是罗根饰演的诺曼,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打字员成长为杀敌不眨眼的勇士,电影的铺垫虽略嫌生硬,但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化。当然你要说被扭曲了我也同意。杀掉一个投降的俘虏似乎算不得好汉,但是考虑到那德国兵穿着美军大衣,排除是间谍的可能性(盟军吃了不少冒充美军的德军的苦头,在《圣战士》里有非常精确的描写,此文不赘述),也至少说明此人杀过不少美国大兵。这点和他们美国人打完仗都要搜刮一下德国兵尸体同理。战争中没有情面可讲,所以不能说对错。
其实不管是《拯救大兵》还是《狂怒》,美帝主旋律电影要想展现G.I.JOE大兵的最终胜利,背景都得设置在战争即将结束,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候。我想是没人愿意去拍摄敦刻尔克大撤退或者麦克阿瑟逃亡菲律宾的故事的,太丢人了是不?这样看来,全是娃娃兵的纳粹面对几个美国老爷们儿被秒杀得丢盔弃甲也是情理之中了。最后电影谢幕时,以狂怒为中心,周围成片的德军尸体实在是让导演和观众都大大的YY了一把,过瘾!
其实走出影城看到外面的好天气,总要为自己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而松一口气。战争如此毁人不倦,是万万不要发生在我的时代才好的。今年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纪念了,从这个意义上看,《狂怒》或许在军迷眼里有这样那样疏漏,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反战电影。反战电影以战争形式体现,如同坦克是对付坦克的最好武器一般。

Ⅶ 求一篇《二战影片观后感》作文400字,我很急呀!

在这个学期的历史选修课上,我们观看了三部有关于二战的历史影片,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电影《虎口脱险》。

这部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支英国轰炸机的先遣队,在执行一次代号叫“鸳鸯茶”的侦察任务时被德军的防空歼击机击中。在飞机即将坠毁的一瞬间,中队长带着飞行员彼特和麦肯被迫跳伞逃生,并相约落地后在一家土耳其浴池会面。落地后,中队长掉在了动物园,彼特掉在一座德军的军营,而麦肯则掉在了歌剧院的屋顶上。要知道,这可都是被德军占领的地盘。 德军发现了彼特和麦肯,并展开了全城搜查。迫于形势的需要,营救彼特的油漆匠奥古斯丹和营救麦肯的乐团指挥斯丹尼只得分别代替被营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池接头。 经过一连串的误会后,奥古斯丹和斯丹尼终于和中队长会面了。面对德军紧锣密鼓的搜捕,彼特、麦肯和中队长在热情的法国人的帮助下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险而滑稽可笑的生死斗争。最终,油漆匠奥古斯丹和乐团指挥斯丹尼先生在一位善良的修道女的帮助下,在和飞行员们一起成功的捣毁了德军的指挥部后,乘两架简陋的滑翔机飞往安全的中立国——瑞士。

影片给我印象是,中队长掉到了动物园里,动物园的管理员帮他逃脱;麦肯则掉在了歌剧院的屋顶上,指挥家帮他藏身;彼特掉在一座德军的军营,油漆匠帮他掩护。这些人的职业都是平凡的,可是他们都有一个不平凡的灵魂,在面对苟且偷生或是鼎立相救的艰难抉择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不惜代价的帮助几个素不相识的外国士兵脱险。可以说他们都是有民族大义的,比如说那个指挥家,他的工作很好,靠给德国军官演出可以有很多的出场费,可以衣食无忧,当时他发现了麦肯,他完全可以把他交到德国人手里,可是他还是选择把英国空军藏在衣柜里,这种行为不由得让我佩服。

另外,影片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向我们展现了二战时的另一番景象。电影里没有刀光血影,没有枪击暗杀,甚至没有一个人死,完全不同于《钢琴家》和《拯救大兵瑞恩》,如果说他们是二战中血与泪的体现,那么《虎口脱险》则是战争中最搞笑的镜头,向我们展现了人物的诙谐幽默。其中有两个人最突出,一个是路易·德·费内斯饰演的指挥家,一个是布尔维勒饰演的油漆工;前者暴躁、蛮不讲理,占尽油漆工便宜,后者憨厚、老实巴交,老是被指挥家“欺负”;两个活宝迫于形势,成功搭救因任务失败而降落在德军统治区的英国空军,这个过程,充满了紧张,又处处滑稽幽默。

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在了解二战的同时,还有那些开怀大笑的场景使我回味无穷。

Ⅷ 二战时期电影的看后感

(最后的桥)这是一部让人反思的战争电影.当德国父辈们从辉惶走到没落的时候,这七八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报护祖国而进行的战斗.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装满受伤德国士兵的战车从孩子们身边路过,我们可以想到德国父辈们都不能打赢的战争,这群孩子又能干什摸了. (从海底出击)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德国海军.从一战潜艇到二战潜艇的发展,才知道德国潜艇真是一等货.尽管比不上美国和日本的韩空母舰,但德国人的军事素质却比美国日本英国要高的多.影片反应了德国人极傲慢,自负,外冷内热,勇敢,严肃,勤奋的精神品质. (帝国的毁灭)真实的希特勒是更可怕的,因为,希特勒是人!他并非地狱魔王派到人间来捣乱的使者,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化而来,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现实中的恶魔往往并非面目狰狞、形象猥琐的,相反他们常常是外表漂亮,穿着得体,举止很有教养,周围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他们正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亲切的希特勒用拉家常的口吻说“平民的性命无关紧要”、温柔的母亲把毒药塞进孩子们的口中、和蔼的父亲拉开手榴弹炸死自己的家人……扭曲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变成罪犯,而罪犯一旦掌握权力和武力,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例子太多了。禽兽固然可怕,可衣冠禽兽更可怕。希特勒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中途岛之战)虽然日本的地位和战绩,人员素质还远远比不上德国,但他门拥有强大的海军,影片中可一看到那些日本自杀飞机,那种被激起的武士道静神.那些从韩空母舰起飞的一排排日本战斗机.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战术确实敌不过美军.美国的后勤保章强,10天就能修好一`艘韩母. (钢铁师团)影片中可以想到德国后期发动的阿登战役,德国后期缺乏石油,连许多战斗车和飞机无法发动.物资跟不上,许多德国军官虽然知道战役的艰难.但还是满怀信心的去接受战斗. 就这些了,上面是我一字一字的打上去的.手都麻了

阅读全文

与二战电影的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浏览:191
有哪些电影比较h 浏览:918
有什么视频软件能看以前电影 浏览:743
一般电影院赠送的是什么礼品 浏览:574
意大利电影男孩和两个保姆 浏览:450
中文字墓在线电影日 浏览:100
下载限制级电影 浏览:922
与苗族有关的电影 浏览:260
法国狂怒2003在线观看 浏览:564
所有人都在直播上看一个人生活电影叫啥 浏览:230
电影金刚怎么拍的 浏览:349
吴君如邱淑贞演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766
韩国帅哥美女电影 浏览:272
电影大概凢个小时能看完 浏览:465
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的电影 浏览:168
日本幕府刑罚电影 浏览:556
恩桥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703
(中文字幕)JJAA-042 漏 浏览:172
1942铃铛和留保结局 浏览:814
伐木工电影完整版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