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电影《流感》中的政治操作
众所周知,韩国电影从来不避讳国家政治中的官员腐败、权谋恶斗、权钱交易、利益冲突等种种黑劣。比如,揭露韩国政治腐败的内部斗争的《局内人》,根据“光州事件”“釜马事件”改编的《辩护人》,反映检察官、警察、线人的利益冲突的《不当交易》,还有揭露韩国政治高级阶层腐败的《白鲸》,等等。韩国电影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把涉及公众的社会事件都能和政治粘在一起。这可能也是韩国人因为地缘、历史文化热衷政治活动的一种表现。这部上映于2013年的电影《流感》,也是如此。
从政治角度看,当一个区域或国家出现具有危害性的公共事件后,作为权利集中的政治团体或个人,他们有能力调配各种国内外资源,发挥事务管理部门职能,只要思路、方法足够科学,思想统一,步步为营,就能统筹应对问题,消除危害,安抚人心,实现“以政治善”的目的。但是对喜欢挑政治脓疮,揭露政治黑的韩国电影来说,“灾难”和“政治操作”就成了上等搭配。《流感》这个故事不是“发现病毒,病毒传染,人感染或死,发现治疗方法,战胜病毒”这么简单,而是在其中传递出的政治操作。
一群来自东南亚某个国家的年轻人准备偷渡到韩国,其中一名偷渡者已经开始咳嗽,病毒由此踏上了韩国的征程。到了韩国后,过来接收这帮偷渡者的兄弟俩两发现,一集装箱的人都病死了,只有一个小哥还活着。
两人带着唯一幸存小哥进城,结果半路上小哥逃跑。接收偷渡者兄弟俩中的弟弟开始咳嗽,发烧,显然是感染上了病毒。于是哥哥就带弟弟去药店买药。病毒随着咳嗽出的飞沫,通过空气开始传播,药店里的营业员、儿童、学生等人,无一幸免。
弟弟的病情逐渐加重,咳血,就来到了医院。医生抢救无果,并当即发现,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哥哥也因弟弟的死与医生发生冲突。此时,病毒已经在城市扩散开来。
疫情爆发的这个城市叫“盆塘”。因为这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该地区的治理委员会负责人,韩国国会议员立即出现在了故事中。因为此病毒非常厉害,医生建议把盆塘隔离起来。但是,议员却顾虑每年要在盆塘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如果隔离,将会给盆塘带来巨大损失;还靠天真的“常识”说,“现在正是流感流行的季节”“口蹄疫也没这么紧张”,言下之意,一切都没那么严重。总之,这种能致人死的病毒,并不在议员的思考范围内;并且医生的建议也被议员指责。傲慢、蔑视,拥有政治权利的飞扬跋扈,可见一斑。
随着病毒的爆发式扩散,众多被感染的人病情不定时发作,倒地而亡,城市交通混乱,医院人满为患……整个城市因人感染病毒,瞬间失控。
就在样的紧急关头,该国总理却还在为是否向社会公众宣布病毒扩散,以及宣布后是否会引起社会恐慌而犹豫。负责盆塘的那个议员还在担心如果宣布隔离,会被其它政党的政客们揪辫子。灾难面前,精英政治的斗争和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这和韩国普通人所具有的民主政治意识并不是一回事。直到总统驾临,才宣布盆塘隔离。同时病毒扩散的消息也对外发布。但是如何应对病毒,却只字不提。“目前还没有治疗药物”“死亡人数可能上万”,这些话无疑就是制造“恐慌”。
外宣事实固然不错,但在缺乏应对措施的情况下,让普通民众理解、支持政府行为的机会也没了,民众除了恐慌,就是恐慌。电影黑了一把看似高冷、果断的韩国政治高层。
接下来,政治骚操作开挂。
恐慌状态下的民众在超市疯抢物品,并因此发生肢体冲突,也有人因病毒发作顿时在超市倒下。但这种无序的状态却招来了警察的暴力制止,超市顿时成了捉撕混斗的场所。而这个事件本身,无非就是民众为了应付病毒带来的隔离,在超市买东西而已。灾难面前,准备不足,出现混乱,就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这无形中将其等同于暴乱镇压。一件小事,就暴露了政治能力的低弱。
接下来就是美国政府介入。众所周知,韩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军事外包,外交还得看美国的脸色。这还比不上过着朴素生活的邻居朝鲜。有人戏称“萨德”系统就像是一个苍蝇,韩国人捏着鼻子也得吃下去。影片中,因为韩国盆塘地区爆发病毒流感,却鬼使神差地招来了美国。这显然不是什么国际救援,而是美国对韩国政治干预的直接影射。
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在美国的建议下,建立特别隔离区,而令人惊异的是,隔离区实行军事管控。如果有不服从管控的外来人员,就用“枪”解决。治病救人,却借用军事力量,透射出国家与普通民众需求的尖锐对立。危机关头,国家并没有显示出为了关心平民大众的政治情怀,而只有一个信念——防止病毒扩散。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不顾普通人死活,并不择手段。所以病死之人,就变成了“垃圾”被处理掉。
这看上去不可思议,却是韩国政治惯用的专制手段。危机中,国家政治为了自身利益,哪怕普通民众是无辜的,也会惨遭国家机器的碾压。历史上,“光州事件”就是韩国政治统治和平民冲突的最好证明。
影片中,政治首脑为了所谓的顾全大局,要牺牲盆塘,保全更多国民。这种应对危机时僵硬的政治操作,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城市更大规模的平民冲突和骚乱。平民与政府的矛盾再度升级。国家不得不调整更多的兵力、武力进行镇压。而政府、医疗机构如何防治病毒,却没了踪影。城市剩下的就是骚乱,混乱,加上打打杀杀。
流感所引发的盆塘民众对政府不信任,最终升级到了“要到首尔去示威,让首尔人感染,政府才会救我们”的地步。这一幕似乎是“光州事件”街头政治的变相演绎。而美国也不甘于后,甚至派出驻韩美国空军,要对示威民众进行轰炸。
或许人性的力量唤醒了人们对战胜病毒的信心,才使韩国元首良心发现,最终顶住了美国的压力。
在影片中,“流感”只是故事外核,用混乱和冲突暴露韩国政治的低端操作才是真正目的,以致于让政治首脑和民众知道病毒抗体的存在,用小女孩阻挡军队开枪的方式出现,这显得十分戏剧、突兀。
类似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在《汉江怪物》中也曾出现。总之,《流感》其实是一部“政治片”。
㈡ 流感 2013韩国电影 百度云
链接:https://pan..com/s/1Aye-QPExrMt6YPmFel_B-w
《流感》是由金成洙编导,张赫、秀爱主演的一部韩国灾难惊悚电影,该片于2013年8月14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讲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发的时期,消防员“姜智久”与女医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寻找病毒宿主之路,并在途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
㈢ 如何评价电影《流感》值得一看吗
《流感》是由金成洙编导,张赫、秀爱主演的一部韩国灾难惊悚电影,整部影片取材于生活,所以显得格外真实。韩国敢拍、会拍、能拍,从来不忌讳自己国家的疮痍和短处,惊悚犯罪题材的成熟度和话题尖锐性,非常值得一看。
不亚于好莱坞制作的全民灾难片,流感的传播过程、速度、恐惧感拍的酣畅淋漓,剧情扣人节奏紧快,小细节大场面全部到位,最后借政府的正确决策完成前面的讽刺和隐喻,也都恰到好处。
㈣ 如何评价韩国灾难片《流感》
刚进入2020年的时候,本以为能过一个舒舒服服且平平安安的新年,谁成想一场突发的疫情打得我们措手不及。于是,乖乖宅在家里反倒成了大部分人能够为国家做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了。
本来推荐大家看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能够在此特殊时期让自己的精神好好放松一下,能学习到一些疫情相关的知识,多一些信心。可是,介于这样的剧情,莞萱表示看完电影以后,更加心塞了。对于这种推荐的电影,实在不能昧良心打及格分。
㈤ 韩国灾难电影《流感》,不仅拷问人性,更凸显韩国人的什么
韩国著名灾难电影《流感》上映于2013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部电影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片中那个美国驻军代表的话即使放在在现在也非常适合。
此外,《流感》虽然只是把传染病当成一个故事的载体,不论是发病、传染、防疫和治疗各个阶段叙述的都比较简单粗暴。但我们依然能从电影的紧张和恐怖的气氛中感受到传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这部充满了韩国式焦虑的《流感》,很多中国观众都会有一个感想,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负责任有实力的大国。
㈥ 电影流感的大结局 电影流感简介
1、电影《流感》结局中,女主角的女儿被证实是抗体。这一发现拯救所有人。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活下来,彼此的关系也更进一步。男主角将手搭在女主角肩上,女主角回敏山此给他一个笑容。
2、《流感》是由金成洙编导,张赫、秀爱主演的一部韩国灾难惊悚电影。
3、剧情简介:一群东南亚偷渡客历经艰险来到韩国,但是整个集装箱
4、内的偷渡客几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着羸弱的身体侥幸逃入闹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携带致命猪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时间,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感染,进而将死亡的阴影引向周围所有的人。美丽的女医生金仁海(秀爱饰)是一位单身妈妈,她不久前遭遇一场车祸,幸被消防队救援人员姜智久(张赫饰)救出,却因丢失重要论文资料而备受上司苛责。值此期间,韩国蛇头的弟唯哗弟因流感送入仁桥迅海的医院治疗,经诊断终于发现流感的起因,死尸横陈的集装箱无疑成为查找病源的关键。
5、未过多久,猪流感病毒成几何式爆发蔓延,坐享太平的民众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
㈦ 韩国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抗击疫情的点电影叫什么名字
《流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偷渡客把流感病毒带到韩国的某个城市,并在这个城市爆发。民众陷入恐慌。自私的韩国官员和美国军方打算牺牲掉整个城市。剧中的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看到整个城市的人们受到疫情的摧残,联合起来奋战到抗疫的第一线。最终与大家一起战胜了疫情。出自《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