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都是从哪里来的

电影都是从哪里来的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9:15

❶ 电影院的新片片源(2D、3D)都是从哪里来的 一部的话一般得多少钱

电影院的片源都是来自院线提供,包括所有的影片2D.3D。加入院线后片源免费提供,不过每部电影都是按照票房提成,一般院线提成比例为影片票房的45%-55%。

❷ 请问现在流行在网络上的高清电影都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网络上发行的高清版主要是几种来源:
第一,蓝光和HD-DVD碟,有1080P逐行扫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高清(1920×1080),还有一种1080i隔行全高清。
第二,就是通过录制高清电视信号取得
第三就是个人高清发烧友通过自己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现在数码店有很多高清的摄像设备卖的。

知道高清联盟论坛么,很有名的高清发烧友论坛,他们喜欢在上面发布很多高清电影,视频。目前迅雷等很多网上的高清电影资源一般都是影视交流论坛制作供会员交流使用的。
目前好像没有什么软件能把DVD还原成1080P的,如果有,成本也很高,商家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胶片的分辨率还是很高的,只要你的胶片质量好。

❸ 电影院是怎么拿到片源的呢

片源的获取也是看因素的,北上广一线城市,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丰富,那么很多片源就会相对聚集,特别是暑期档、贺岁片、进口片源的播放时间相对集中一些,小城市里的话就慢一点,不过也会在第一时间上映一些片子,只不过时间上会相对晚一点罢了。

这个费用与快递和卫星相比,并不划算,且网络传输需要从中央平台到各影院终端,都达到一定的带宽水平。 现在数字拷贝的播放连续性和成本是它的优势,中途不会有胶片电影换拷贝时跳帧的现象,而胶片拷贝如果放映场次过多,就会出现刮伤,噪点等现象,并且,胶片的成本比数字的要大很多。


卫星传播和光纤传输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支持,主要看影院怎么选择,未来硬件设备铺设完毕,整体发行费用会降下来

❹ 电影院的片源都是从哪来的

电影院和制片方谈,经制片方同意后,签署版权协议,制片方是通过卫星将片源进行传送到影院的。

而每个电影院都有所属院系,而电影总局回报密钥分配给各大院线,然后再分配给下属的电影院,然后工作人员找到自己的电影院所对应的密钥就行了,而密钥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都是一个月,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部电影的档期也都是一个月。而在这段时间内电影是可以无限播放的,而如果这段时间一过还想播放,就得延长密钥了。

商业电影院一定要加入一个院线公司,院线负责为你提供片源,放映收入要和院线公司进行分成的,影院一般可以拿到票房收入50%左右(有保底分账的形式)。

❺ 网络上的电影从那里来的

网络上的电影一般是由国外的一些电影爱好小组自己制作的,一般分为很多个版本,不过效果最好的应该是DVDRip和HDRip版本。他们买到碟子后第一时间压成AVI各式并且分压缩卷包放到网络上提供BT下载,当然这些DVDRip一般会比电影院的上映时间完很久,一般最快也要晚1个月,不过如果你只想抢鲜看不清晰的版本俗称“枪版”,即电影院偷拍的版本的话,那可以说是和电影院同步的,基本北美上映2-3天后就有枪版下载了。不过很少会有字幕,有也是听译出来的,内容很不准确。
他们并不图什么,这是一种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当然,这种精神到了大陆就变质了,大陆的制作小组会把AVI压成RMVB各式,体积更小适合国内的网速传播。然后放入大量的LOGO水印,就是看片子时候飘来飘去的那些广告或者他们小组的宣传。更有的加入后台脚本,让你的电脑自动打开一些网站,这样做是十分不道德的。所以如果你想观看高画质的电影的话还是推荐下载体积大的AVI各式的,外挂字幕。没有任何广告和水印LOGO

❻ 电影院里的电影是哪里来的

从电影发行公司购买的放映权。

电影拍摄结束后,要把影片送到电影局审查,审查通过后,制作方会把影片送到中国电影集团确定上映档期,确定后制作方会开始对影片宣传。

此时制作方会联系院线确定上映的规模(即在此影院上映的影厅数量,也可理解为卖出的拷贝数量),当确定上映的规模后,制作方开始制作拷贝,专业术语叫做数字拷贝,电影院放映影片就是使用的这种拷贝。

电影院放映制度:

解放后,国家成立了各省、市电影公司,实行国家统一拍摄、统一发行、统一放映,实行电影公司制度。

2002年,中国开放电影发行、拍摄、放映,中国电影实行院线制,影院可自由选择院线加盟来取得影片来源。

电影拍摄也不再是由电影制片厂垄断拍摄,只要取得拍摄许可证和放映许可证即可。影院则采用分账的形式来分取利润,国家规定:影院方不超过50%。

就是说电影票,60元一张,院线要收30元。再由院线、发行、拍摄方分,电影都将发行数字版。

❼ 电影是怎样来的

在娱乐生活五彩缤纷的今天,很少会有人把看电影当成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可是,生活在20世纪初叶的人们则完全不同,第一次,他们从电影里感受到了亦真亦幻的世界;第一次,他们在硕大的银幕上看到了不同于自己的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被银幕迷住了,被银幕上的故事感动了,对明星着了迷。于是,怀着虔诚的心情一次次走进电影院。有电影看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再浪漫不过的事情。

1895年,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人们从一块白布上看到了可以活动的影像,电影,就此诞生了。仅仅7个月之后,这个全世界最新潮的艺术便从如码遥远而浪漫的欧洲登陆到了年轻而时髦的上海。

从反映欧洲人家庭、社交生活的无声片,到好莱坞明星的艺术片;从中国人最早拍摄的市民生活片、风情片、武打片,到中国进步电影的顶峰之作,电影给上海人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电影所带来的无数奇迹和美丽幻象,让人们向往、陶醉,以至于藉此改变了一些人一生的生活道路。

最初上海人称电影为“西洋影戏”,放映的地点都是在人来客往的茶楼里。今天福州路上外文书店的所在地正是当年颇有名气的茶楼“青莲阁”。岁月沧桑,物换星移,旧时的模样已经很难寻觅了。

上海滩的第一家正式电影院叫虹口大戏院。所谓的大戏院,当初也不过就是西班牙人雷玛斯搭造的一个铁皮屋子,只是经营项目非常明确:专放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由最初的新奇物转而成为人们的所爱。而当人们把对电影的热爱进一步发展为生活中的必需时,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滩矗立起来。大光明大戏院、国泰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等当时亚洲最豪华的电影院在上海落户。

大光明大戏院由当时享誉沪上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更是以耗资100万白银的巨额造价,成为远东地区装潢最豪华、声音画面最清晰的超级电影院。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是外国人投资建造的,当然从片源到管理、放映,都由他们完全垄断。

当年大光明电影院所属的便是美商经营的亚洲影业公司,属于这个公司的还有国泰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现上海音乐厅)、大上海电影院、丽都大戏院。影院的老板和高级管理人员多为外国人,放映的电影则完全都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影片。

西风东渐,好莱坞的梦幻,好莱坞的浪漫,好莱坞的一招一式,让素来欲领风气之先的上海人如痴如醉。看电影成了他们生活中时髦而又令人向往的事。一张保存完好的当时南京大戏院的电影票上,写有“国语意译风”几个字,它告诉我们,现场翻译是当时看外国片的方法。票上没有印价钱,但据说大光明的票价是6角到2元5角,而当时一担米的价格春游是8元,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一个月的饭钱也就在6到8元之间。可想而知,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这张小小的电影票,实在也可以说是价格不菲了。普通人是没有能力经常进电影院的,只是经不起报纸上大幅广告的渲染和来自好莱坞的诱惑,偶尔狠一狠心,也上一回大光明过过瘾。

既然看电影是要有身价的,那么,就应该让这种身价充分地体现出来。于是,当时的人们走进大光明就像今天我们走进大剧院,那种隆重而热烈的心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老人们还记得,当年走进大光明,女的一定要穿长旗袍,男的西装笔挺是起码的,有的还穿上了燕尾服,看电影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值得炫耀的大事。

当上海的一线电影院还为外国人所垄断时,中国的电影业正在迅速崛起,而且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市场。1925年,上海已有140余家电影公司,30年代,80%的中国电影出自上海。中国人自己渣森哪的电影,上海人自己的电影,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上海也需要有自己的电影院放映自己的电影。

风雨飘摇60年,至今仍然基本保持原样的黄浦剧场当年叫金城大戏院,这里寄托了柳氏兄弟做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占领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市场的宏伟抱负。柳家第二代传人,柳中浩之子柳和纲先生给我们讲述了金城大戏院的往事。

金城大戏院当时有座位1600个,比大光明只少了200个,最不同的是,金城大戏院坚持首轮放映国产影片。第一部戏是阮玲玉主演的《人生》,第二部就是连映84天,盛况空前的《渔光曲》。再接下来就是《风云儿女》,也就是这部影片让我们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直到今天,黄浦剧场的正门还专门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歌从这里唱起。”

从黄浦剧场唱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日后传遍了中国大地。当时曾有一家外国公司要花60万美金购买金城大戏院,而那个时候的60万美金的含金量要比今天高出二三十倍。柳中浩坚决地拒绝了。金城大戏院因此作为最大的首轮放映中国电影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院而载入史册。而从这些民营剧场演红的中国的电影明星,也因此走进了上海人的心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造就了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他们五光十色的银幕生涯和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都成为一段历史的印迹,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上海滩的风习,引领着上海滩的时尚。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明星们那光鲜亮丽的打扮和他们对于欧美时尚的接受和传播。他们在银幕上演绎的浪漫故事,生活中的迷人风姿,让无数人热爱、崇拜。那个年代的追星族,或许没有今天那么痴狂,而对于明星和明星生活的向往却也是同样的溢于言表。

电影评论家姚芳藻,当年就是一个影迷。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因为看了陈云裳的《木兰从军》,开始给陈云裳写信,一封又一封,当她收到陈云裳的回信和寄来的照片时,更是激动万分。于是又和同学们一起到华山路电影制片厂,等着明星们的出现,哪怕只是看到一眼都会欣喜不已。

崇拜明星,迷恋明星,渴望成为明星,电影给无数年轻人带来了一个个梦想,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梦想的色彩。

30年代的上海总是受到特别的关注,美国的电影杂志在上海有同步出版的中文版,中国的电影演员也出现在美国的电影杂志上。电影在影响着流行,影响着生活,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老上海的中国电影,经过了二三十年代的发生、发展,又在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迎来了成熟与鼎盛时期。

《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丽人行》等一大批经典影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新希望,上海的新生机。电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再一次激发了人们的热情,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当年著名电影评论家梅朵是《文汇报》文化版的编辑,写电影评论是他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因为这份工作的关系,他可以得到很多赠票,免费去看电影,因而他也得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当年的老百姓对于电影的热情。当《一江春水向东流》放映时,人们的热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影片连演数月,场场爆满。这时,电影对于人们的意义实在不只是消遣,不只是时尚,真真切切地便是思想的引领,精神的鼓舞。我们很难统计,有多少人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了一生,我们只是知道,这样的人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最灿烂的一页,在那灿烂的电影星空下生活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感受到了电影的真正魅力。电影在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历史,又在不知不觉中引领了人们的脚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今天,当我们在上海街巷中,那些弥漫着往日情怀的老上海酒吧里,试图追寻当年电影的浮光掠影,体味昔时明星的心路历程时,便清晰地感受到,我们所追忆的电影,已然融入了上海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那个年代上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些曾经依着电影的情景,梦想和描绘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们,今天都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的人生故事也几乎成了现代人心中一部部让人魂牵梦萦的电影。电影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梦想,在电影的星空下,一代代人一天天成长。

❽ 我想问问电影院的片源是哪来的

统一由广电总局审核下放,商业电影院一定要加入一个院线公司,院线负责为你提供片源,放映收入要轿告和院线公司进行分成的,影院一般可以拿到票房收入50%左右(有保底分账的形式)。放电影是要办理放映许可证等等。
更多关于电拆帆散影院的片源是哪来的,进入旅氏:https://m.abcgonglue.com/ask/6e22fd161583319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❾ 电影院的电影从哪来

电影拍摄完之后就是后期制作,制作完成后就拷贝到各个影院放映,当然,这个拷贝不是谁都能考的,必需得是购买了版权的影院。通常拷贝的数量与票房一样,都是衡量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火热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❿ 很想知道电影下载网站的资源都是从哪里来

应该都是从一些高清论坛或者电影从业人那里收集整理的,然后在国外的服务器上传这些内容,有流量了后,靠广告等形式就能盈利。
其实善用网络手段,获取一些资源还是很容易的。

阅读全文

与电影都是从哪里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