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原型故事本身,那么《八佰》的取景地都有哪些
取景地四行仓库
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有很大的厚度,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日本坦克无法打穿其混凝土墙壁,由于先前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河对岸是英国租界,所以日本军队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弹轰炸四行仓库。
取景地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这里是电影《八佰》的拍摄取景基地,一片身处残破战损的场地,让人感慨万千。一条苏州河相隔,两个不同世界。一边是天堂,一边就是地狱。在我们现代,高楼繁华的大魔都中,依然挺立着那座布满弹孔的旧址大楼,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现已改为“四行仓库纪念馆”,纪念已牺牲的抗战英雄!作为中国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贰』 八佰的内容简介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影片,影片初始,我们看到的是士气低迷、组织涣散的军队走在田野中,被战争破坏了的上海,配上几声苍凉的鸦叫声,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悲凉凄惨的。我想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淞沪会战又是怎样的战役呢?历史书上只能用形容词形容一下淞沪会战的惨烈,数据倒是可以直观地印证一下这场战役的悲壮与绝望——我国军80万人对战日军20万人,国军宣布伤亡30万人,日军宣布伤亡4万余人,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能感受到吗?日军的攻势难以抵挡,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结语任何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都有舍身取义为国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辈,有冷眼旁观见风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义当前,可否团结一致?鲁迅先生口诛笔伐,想要通过笔杆子唤醒麻木的国人,军人死守阵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呐喊,国不在,家何在?
『叁』 八佰最后为什么要冲桥八佰的拍摄地在哪里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历史事件,自上映以来就备受关注。《八佰》这部电影非常好看,相信喜欢历史题材的朋友们都会喜欢
在电影《八佰》中,最后之所以冲桥,是为了存活下来。最后的冲桥是因为历史上就是从桥、撤退的。而且因为靠着租界没有受到日军太大火力的延阻,撤退时损失很小,电影刻意加强冲突的。电影中,团长不畏恐惧带领壮士们过桥,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人泪流满面,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战士们拼死拼活与敌人抗争到底的时候,民众如同一群看客,点起的烟花让我心寒,仿佛眼前的“一场好戏”与他们毫无关联。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麻木的中国人",大概便是这样的一番神情吧
『肆』 八佰遗址在上海哪里
《八佰》遗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原闸北区)光复路1号。2015年0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馆。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南部的仓库建筑。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淞沪会战时期,这里曾驻扎452名国民革命军将士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抗战纪念馆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四行仓库的铁门,斑斑銹迹。
(4)电影八佰里面在上海哪里的桥扩展阅读:
展馆展览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展览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通过图文展板、巨幅绘画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外各界对“八百壮士”英雄事迹的颂扬和缅怀。
『伍』 电影八佰那栋楼还在吗
截止2021年8月13日,电影八佰那栋楼还在,是四平仓库。
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沪分部仓库“,位于上海市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西北角,是由交通银行与北四行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兴建的联合仓库。该建筑被用作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储蓄会的堆栈,故称“四行仓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与日本军队在这里鏖战了四昼夜,即“四行仓库保卫战”。
建筑特色:
四行仓库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4]仓库为法式建筑,楼高6层,长120米,宽15米。
钢筋水泥浇筑框架,花岗岩条石砌墙,异常坚固。且有地下室隐蔽。其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墙,仅朝南面对苏州河开有门窗。河对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难攻,又是制高点,利于观察,射界开阔。
『陆』 看了电影八百,听说现在那栋楼还在,有人看到过吗
四行仓库还在的,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值得去看一看。
『柒』 电影八佰取景地-上海四行仓库遗址在哪纪念馆预约方式
电影八佰的上映让不少前去观影的观众也是感受颇多,而电影的取景地也是真实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也成为了一个新晋的网红打卡点,不少的家长还有观众都在近期慕名前往四行仓库进行打卡,看看这里的真实面貌。
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是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建造得十分坚固。
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四行仓库大致的结构没有改变,外墙仍是当年的墙面,中体的一些部分则是后来重建的。“至于西墙,战争过后曾经被修复过,那些弹洞都被堵上了,后来我们又根据当时的照片、资料,将西墙原样恢复了。现在的西墙应该基本跟当年的样子是一致的。”在西墙下。记者看到,不少来参观的游客们自发地用花束、水果、饮料来祭奠战士的英勇。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介绍,随着电影开播,客流量与俱增,不过出于防疫需求,当前展馆每天最多接待游客数量为2500人,并需提前线上预约。“纪念馆从现在到9月初,预约人数已经全部额满。”马馆长介绍,为了更好服务游客,现在馆内的所有员工都在一线,“包括提醒大家带好口罩、帮助游客扫码、预约??”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个人简没预约方式
沪游码小程序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闭咐枯馆团体预约方式
预约电话:021-63808222、021-63800180
预约时间:星期二—星期六轿洞,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拼死守护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挡住日军的多番进攻,掩护其他国民革命军撤退。这场战役被距离几十米外的苏州河南岸中外各国民众亲眼目睹,都为他们为国捐躯、奋勇抗敌的精神所感染,一时名震天下,“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也为后人传颂。
『捌』 电影八佰四行仓库还在吗淞沪会战遗址在哪里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段悲壮的历史,在上海关于这部电影的纪念馆有下面这些,大家可以直接去参观,详细了解一下当初的历史全貌,最后勿忘历史,要记住这些烈士。
建于1931年的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
因是旧上海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而得名“四行”。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上海对它进行了整修,并在仓库中设立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春闷室”。
陈列室分隔成两间,入门稍小的那间类似厅堂,里面有一谢晋元的半身雕像。扰宴
陈列室中的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分别为“淞沪抗战,喋血浦江”、“八百壮士,坚守四行”、“孤军生涯,英雄悲壮”、“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根据参加过四行仓库战斗的老兵介绍,部队跟着谢晋元进入四行仓库时,他曾对大家说的一番话。
谢晋元问士兵们:这是什么地方?有人说这是四行仓库,有人说这是88师的司令部。
谢晋元说:“这里不是缓森银四行仓库,也不是什么司令部,这里是我们400多人的坟墓。”
作为淞沪会战中最具特质的一场战斗,四行仓库的外墙上,至今仍可见斑驳的弹孔。
而在电影上映之后,有很多人也自发来到了位于上海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旧址,献花缅怀先烈。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登陆后迅速扑向宝山等地。如今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正是当年宝山战场的旧址。
当年的抗日英雄姚子青正是在此地率六百官兵与敌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将士壮烈牺牲。
公园内至今仍保留有“姚子青抗日牺牲处”的纪念碑。
而且位于公园东部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则是全国唯一一处反映两次淞沪抗战的主题纪念馆。
展馆外墙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战歌、两个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巨大的绳结,象征着全国各方抗战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巨大能量。
同仇敌忾、一致抗战的《结1937》,以及展馆内征集到的一件件文物,都如实讲述着那段血与不屈的过往。
地处上海市虹口和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水电路的交叉口的八字桥,如今看来是一座平平无奇的水泥桥。
但在淞沪会战中,确实一处见证历史的存在。
1937年8月9日中午,一辆日本军车突然闯进了虹桥机场的大门,化装成保安团的中国正规军果断开火,把开车的大山勇夫中尉当场击毙。
那时的上海已经是待点燃的火药桶了,而虹桥机场事件终于将引线点燃。
8月13日下午4点,在八字桥进行前进搜索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第3大队踩中了中国军队事先埋设的地雷,日军随即向柳营路上的87师阵地开火。
得到命令的87师随即全面发起进攻,八字桥就这样成为了淞沪会战最初的战场。
昨天电影《八佰》的票房已破20亿,这一段热血而悲壮的往事也通过电影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寻找到些许踪迹。
当你漫步上海街头,有机会见到这些已经成为风景的历史,不妨放缓脚步,读一读介绍栏上的文字,也许会从那段往事中获得一些力量。
『玖』 八百故事背景
电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是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中日双方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会战。
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就是历史上的“八一三事变”。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执导,是亚洲首部使用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