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可知道当年拍摄《上甘岭》电影时的一些故事吗
中国的《上甘岭》这部电影拍得极好,宣示了抗美援朝运动是最大的守护人性的运动,守护的是战略的人性,她体现在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让亿万中国家庭从此远离了战争,去沐浴在幸福和安宁之中;她体现在恢复了东亚安全秩序,给朝鲜半岛人民带来了和平;她体现在正义的力量英勇阻击灶卖并遏止了天性好战的西方资产殖民势力,使之至今不敢轻举妄动。有女性护理人员出现在《上甘岭》,有《我的祖国》这首歌出现在《上甘岭》,其根本哲学意义就在于指明了抗美援朝运动是一场最大的守护人类人性的运动!
1、《上甘岭》军事顾问是赵毛臣,他是上甘岭战役中四连指导员,亲自在坑道里指挥战斗的。拍摄电影时,他曾操作郭留诺夫重机枪射击配合录音,因此电影中你听到的重机枪声音都是他打出来的。
2、片中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并不光是134团七连连长张计发,虽然他们名字差不多。他的原型还包括特功八连连长李保成和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等人,张忠发当过师长警卫员这段应该取自15军警卫连连长王虏,他曾经是秦军长的警卫员,牺牲在增援上甘岭的路上。
饰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名字和李保成也相近,不过这是巧合。
3、师长的原型是时任45师师长崔建功,他是东北军出身,在直罗镇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4、最后反击牺牲的通讯员杨德才原型并不是黄继光,而是用胸膛顶住爆破筒和敌人碉堡同归于尽的苗族小战士龙世昌。
事实上,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记录下来的就有38人,仅仅在黄继光牺牲的那天夜里就有四人,除了黄继光之外还有赖发均、龙世昌和欧阳代炎。
所以,杨德才的原型也可以隐旦逗说并不止一个。
5、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一般认为是王清珍,不过她并没有进入坑道一直在后方工作,坑道里是没有女卫生员的。这一点在电影上映后被很多志愿军老战士指出,但和同样虚构的小松鼠一样,这也是导演为增加艺术感染力所做的设计。也有很多志愿军老战士看了电影之后非常感动,他们认为坑道里有女卫生员很好。
6、一排长说的“望梅止渴”故事被他加工过了,事实上曹操的“望梅止渴”并没有吃酸梅这段,不过一排长改编的非常好,让观众听了嘴里都会有酸水。
7、乔羽在写《我的祖国》歌词时,导演沙蒙的要求是等什么时候这部电影没人看了,你的歌也有人唱,事实上乔羽做到了。
8、《我的祖国》里的那条大河是不是长江?乔羽说是的,之所以不直接说长江,是因为几乎每个人的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如果具体指到长江就狭隘了。
9、《我的祖国》作曲是刘炽,他和乔羽合作过很多次,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第一句“一条大河”非常经典,几乎一听就让人有想流泪的感觉。事实上,这句歌词的迟型旋律来自于抗战歌曲《卢沟问答》的第一句:永定河~~~......
10,最关键一条,电影中拍摄的坑道内景是在长影厂的摄影棚拍的,导演将坑道变宽了变高了,条件也变好了。事实上,电影放映后,军事顾问赵毛臣曾被幸存的战友责备:毛臣啊,你呆的坑道是这样的吗?
现实中的坑道更窄、更小,人都站不直身体只能挤坐在一起。坑道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缺少食物、药品和饮用水,有些重伤员送不下去在坑道里牺牲了。此外,坑道里遭受到的危险比电影中严重很多,战斗也更激烈。
电影的原型之一特功八连先后增补过800多人,几乎是一个小团的人数,战后只剩下6个人,原来的八连只剩3人。
也就是说,现实的战斗比电影《上甘岭》要残酷很多,很多!
赵毛臣的儿子赵振军是54军160师479团的战士,1979年对越反击战牺牲,荣立三等功。
② 有什么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故事
有的。如血战儿庄等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准海战役等等。
类似《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推荐以下几部:
1、《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上映):该电影由连姆·尼森及本·金斯利等主演,故事还原了二战时期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及其夫人倾家荡产买下1200余名犹太人,保护他们免遭法西斯屠杀的真实 历史 事件。该电影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2、《黑鹰坠落》,《黑鹰坠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由于错误的情报和错误的指挥,陆地上的战车遭到了攻击,黑鹰也接连坠落,抓捕变成了拯救!他们也真正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身体被炸开花的,手被炸断的,榴弹直接横穿身体,这一幕幕触目惊心!
3、《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上映),电影由汤姆·汉克斯、杰瑞米·戴维斯、马特·达蒙等主演,故事中大兵瑞恩的原型为美军第101空降师E连士兵弗里茨·尼蓝。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四个儿子三个已战死沙场,而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美军出于人道主义考量,派出小队在战场中搜寻瑞恩并平安护送至后方。影片获得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5项大奖及第56届金球奖的2项大奖,该片还入选了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4、《珍珠港》(2001年上映):电影由本·阿弗莱克、乔什·哈奈特及凯特·贝金赛尔主演,主人公雷夫的原型是战斗机飞行员乔·福斯,在二战期间,福斯曾击落32架敌机。影片中出现的多架战斗机均为货真价实的军用老式战斗机,并且纽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德克萨斯号战列舰的外景也被用于拍摄。该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
5、《风语战士》:(2020年上映),这是一部以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为背景题材的影片。描述了“风语战士”与其守护者在残酷的战场上的微妙关系。
6、《极地重生》2021年在德国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德国军人基文斯经过五年的非人生活后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狱的故事。这是一个感人的逃亡故事。
7、《太平洋幽灵》2015年在美国上映,影片根据二战时,三名彼此陌生的士兵在危机四伏的海面上漂流的真实事件改编。
暂时推荐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
推荐你五部事实改变的战争电影,拍摄的相当好!
1、《孤独的幸存者》;这竟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很震撼,在丛林激战那幕很精彩很真实,唯一幸存者的最后生机竟然是阿富汗当地村民以会招来杀身之祸的危险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使得战争多了些人情味与感动。这个脱胎于真实事件的故事,生来就是个好剧本,从片子来看,执行结果也不错。山顶的激战,残酷、直白、力道十足。强烈推荐。
2、《特种部队》;很真实的片子,真实的有点残酷。背景很好,场景很好,音乐很棒。军服枪械战术动作都做到天衣无缝,连枪械和战术手套都做旧处理细节可见一斑。这部电影不光是法兰西共和国一部赞诵英雄的主旋律电影,喜欢战争片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3、《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虽然我更加欣赏另外一个版本,但是这个题材无论怎样拍都比那些华丽的动作片更值得欣赏。本片充分满足观众对猎杀过程的好奇的同时,又渗透着美国“主旋律”精神。缺点是叙事杂乱,不够连贯。我更愿意将它当做一部讨论决策的好片子。
4、《勇者行动》;这片最差的就是演员了,没有一张让人能记住的脸,看了半天了还不知道谁是主角。但这是这几年表现最好的战争动作片了,没有花架子,最真实的反应美帝的军事实力,这样出来的效果竟然还比那些商业片好很多。
5、《危机13小时》;爆炸贝的水准之作,除去标准的运镜和炸药包之外,并没有额外的炫技,本分的还原了一段故事,其实真实事件是因为一部侮辱穆斯林的电影而起,电影没有展示,有很明确的政治意图,抛开这些,场面戏和角色方面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战争之王:
1.本片没有任何美国公司在幕后操作,资金来源都刻意排除美国.
2.本片基本上都是根据实际事件.男主角是结合五位军火商人的化身.
3.本片获得军火走私商人相当多的协助.
4.导演,编剧,制片都是同一人(纽西兰籍),---> 奥斯卡提名编剧 (楚门的世界)
他花了一段时间和真正军火走私商人接触, 而将所见所闻结合成电影剧本.
5.片中使用超过3000把AK47真枪,
原因一是因为道具枪比真枪贵, (这是真的......已获各军武网站比较证实 XD)
另原因是有走私商的帮忙,他们的效率比制片公司还要好.
6.经典场景-整排待售的坦克.
第一,这些坦克全是真的,而且是属于一个捷克籍的军火商人所有.
第二,该场景拍摄前,还事先知会了NATO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避免造成不要的紧张和误会.------>军队集结
第三,这些坦克只肯借剧组拍摄到去年底,
因拍完后, 全被拥有者的军火商卖给利比亚 .....
就我知道的有,《血战钢锯岭》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帝国的毁灭》,中国的就更多了,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
不好意思,不有啊。
国外影片比较多列举几部:《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上映电影,故事背景是诺曼底登陆后,兄弟四人的故事.
《珍珠港》反应二战小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故事
《美国狙击手》《永不妥协》等.
国产《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都是真实故事改编!
红日,描写孟良崮战役的
《拯救大兵瑞恩》
由诺曼底登陆战役事件改编,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部电影的观众均是对这部电影加以赞美,更是各种好评不断。这部电影自98年在美国上映后,就被称赞为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有得到如此殊荣,更能证明这部电影在观看者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9分成功碾压同类电影,同样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影迷。更有网友评论:兄弟情义与生死博弈,才是此部影片所包含的重中之重。此部电影本身具有极强内涵,才能够任由时间打磨,在电影史上经久不衰。
亮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抗日剧 以当时一些真实的战例为背景 其中李玉龙是以 “王疯子”的王近山,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王近山同陈光、钟伟、王必成(《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皮定钧等堪称最有个性的几位! 战争篇:徐帅之勇、刘帅之谋、邓政委之断 “我算什么?一个放牛娃!我的勇敢是向徐帅学的,谋略是向刘帅学的,果断是向邓政委学的。”王近山的这番话本属自谦,但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吹自擂,但独狼觉得这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
③ 有一部电影忘了叫什么名字,内容是河南话的村里农民拍电影的故事抗日的,那部电影的名字是什么
《不是闹着玩的》
《不是闹着玩的》,电影长90分钟,是一部纯粹的“河南制造”,剧中所有演员都用河南话对白。该片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主要讲述了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电影放映员蔡有才(李易祥饰)四处借钱拍摄一部以日本鬼子进村无恶不作为题材的电影,因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找演员、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仅为拉赞助大力减肥,还“假戏真做”差点酿成火灾,影片笑场上百次,“笑果”十足。
④ 你知道哪些真实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
《叫我第棚拆一名》讲了一个天生患妥瑞氏症的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励志故事,有人说这是可以比肩《阿甘正传链宽枣》的温情励志佳作。男主角相貌英俊,性格乐观,但是他患了妥瑞氏症,一直会不由自主发出怪声,做出怪动作。可想而知,这样的特点上学时自然会招致周围小朋友巧液的嘲笑和反感。但是校长和妈妈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成为了一名勇敢坚持的人,并以自己的乐观影响了周围的人。这是影片主演和原型布拉德科恩的照片。
⑤ 电影背后的故事:来自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智取华山》
导演小传
郭维(1922-2014年 ),生于天津。1938年先后在陕北公学流动剧团、华北联大文工团、火线剧社等任演员、戏剧组长等。曾任河北省文工团团长。1950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曾协助史东山拍摄《新儿女英雄传》。1953开始独立导演影片。1954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回到北影厂任导演。
代表作:《智取华山》(兼编剧之一)、《董存瑞》、《花好月圆》、《铡美案》(戏曲片)等。
图为电影分镜头剧本,片名原来叫《奇取华山》。电影故事来自1949年七个解放军战士和一个老百姓上华山活捉国民党残部的真实事件。
第一次独立拍电影的郭维(图右)拿到本子不久就去见了当年“智取华山”的英雄刘吉尧(图左)。这是他们的合影。
片中的侦察参谋叫“刘明基”,由郭允泰扮演。
“常生林”的原型就是为解放军战士带路的(1913-1984)。图为王银生。
演“匪旅长方子乔”的是后来享有“鬼子王”之称的反派演员方化(1925-1994)。
片里还有一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走红的上海老明星——扮演“匪旅长妻”的黎莉莉(1915-2005)。
“智取华山”关键就在一个“爬”字上,这可难为了剧组。光秃秃的直峰陡壁,怎么爬呀?有了当地农民兄弟的帮助,演员们也没含糊,真爬上来了!要是现在拍片,怎么也得弄个特技吧?
剧组提心吊胆地在华山拍了三个月的外景,期间大家还吃到了华山参。
在第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智取华山》获得争取自由斗争奖。
演职员表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3年出品
原著西北军区创作组集体创作 执笔王宗元/仁萍 改编郭维/纪叶/东方 导演郭维 摄影陈民魂 剪辑严尚华 剧务金保生/赵义虎 服装王烽 布景设计秦威 录音蔡军 布景副设计王桂枝 洗印董鸿翼/陈福庭 照明张海山 场记于清 化装李恩德/王希钟 特技姜亦素/ 张玉珊 音响娜雷 剧务主任纪少岚 作曲陈地/李季达 指挥曹鹏 演奏北影管弦乐队
协助演出西北军区/陕西军区/渭南军分区/咸阳军分区
团长…李金榜
政委…许又新
参谋长…杨庆卫
侦察参谋刘明基…郭允泰
路德亮…田丹
孟士俊…阎增和
朱开富…李雨农
杨小保…白尔纯
王生齐…黄非
刘家典…高平
常生林…刘柳
常母…胡朋
常妻…张茜
深山老人…贾六
匪旅长方子乔…方化
匪旅长妻…黎莉莉
匪参谋长…管宗祥
匪关营长…陈志坚
匪侯副营长…刘宗
匪副官…赵义虎
匪排长…安然
匪班长…梁新
匪兵…李岩
电影连环画《智取华山》部分精彩内页欣赏:
谢谢欣赏!
⑥ 电影里面讲电影10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推荐
星期五言: 什么叫关于电影的电影呢?笼统的说,它讲的就是一群人拍电影的故事。等于说是电影中的电影故事。这听上去有点像“俄罗斯套娃”,形式结构上又有点像文学里的“元小说”。当然,我们以下推荐的各自侧重点又不尽相同:有侧重创业励志的,有变相反映电影内幕的,有借戏中戏表现人格分裂的,也有借拍电影题材普及电影理论知识的等等。另外,看这10部电影还能了解不少剧组的事情哦!
“星期五文艺”上片——
1、《八部半》(1963)
原名:8½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国家:意大利
「推荐语」 准确的说这是一部反应导演拍摄电影过程中心理感受的故事,但这种心理感受又跟导演的生活背景、拍摄过程混为一谈,于是便产生出了一种“费里尼式的”梦幻的感觉。另外,看费里尼导演的大场面调度真的是过瘾:从演员走位到长镜头再到氛围营造,哪一个都彰显了大师的功力与创作天赋。
2、《日以作夜》(1973)
原名:La nuit américaine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国家:法国
「推荐语」 这部近似纪录片式的电影真实地将“剧组内部”的那些事情反映了出来,包括每个职务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演员、导演、制片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包括场外花絮等等。而整部电影下来又给人一种整体的故事感(拍摄电影的过程本身不就是场有意思的大戏吗)。
这部电影真的能让你爱上“拍电影”这个行当,用剧中女副导演的话说:叫我为电影放弃男人可以,叫我为男人放弃电影可不成!
3、《访谈录》(1987)
原名:Intervista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国家:意大利
「推荐语」 典型的“费里尼式”的散文诗化的一部电影,让人看着又像是纪录片,又像是做梦。剧中所有演员都在演自己,甚至费里尼那些经典电影的镜头还会在这部片中重现。亦真亦幻,有点荒诞滑稽又有点伤感,也就费里尼能拍出这种感觉了。
4、《万尼亚在42接口》(1994)
原名:Vanya on 42nd Street
导演:路易·马勒
国家:法国、美国
「推荐语」 一群老戏骨凑到一起排练一场戏剧,就这样,整部电影里的演员一会儿进入舞台剧表演状态,一会儿又停下来跳出舞台剧,作为旁观者聊这部舞台剧。而我们观众自然也跟着他们时而入戏,时而出戏,那感觉很奇特,真的是一画套一画的感觉。当然,作为那帮演员排练的那场舞台剧本身,也足够精彩的了!
5、《艾德·伍德》(1994)
原名:Ed Wood
导演:蒂姆·波顿
国家:美国
「推荐语」 典型的蒂姆·波顿风格的励志电影,只不过这位励志的人干的是“拍电影”这件事,它跟所有其他事情一样,要遭受挫折、失败、惊喜、成就感……
6、《喜剧之王》(1999)
原名:喜剧之王
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国家:中国(香港)
「推荐语」 这部《喜剧之王》已经无需赘述情节了,估计好多星粉儿连台词都能背下来了!另外,假戏真演,真戏假演的这种模式在电影中也是屡试不爽。当然,光是周星驰、李力持那种逆向恶搞的无厘头风格也足够我们过足戏瘾了。
7、《好莱坞式结局》(2002)
原名:Hollywood Ending
导演:伍迪·艾伦
国家:美国
「推荐语」 没谁比伍迪艾伦更擅长讽刺挖苦了,他讽刺文学、讽刺艺术、讽刺宗教、讽刺中产……当然这些讽刺里也少不了“电影圈”。这不,这个《好莱坞式结局》让这位导演又把好莱坞圈奚落个遍!
8、《内陆帝国》(2006)
原名:Inland Empire
导演:大卫·林奇
国家:美国
「推荐语」 一位成名的女演员,成功地接下一部戏,随之进入剧组,进入拍摄状态。然而,当她进入角色后,却越发感觉事态的诡异:她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生活,哪个是在演戏了,情况渐渐地更加恶化了,她甚至连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都分不清了……试想这样一个事件拍成电影会成什么样?!本人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说,这种电影只能是“大卫·林奇的电影”,让人找不到北,诡异而混乱!
9、《雨果》(2011)
原名:Hugo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国家:美国
「推荐语」 看完整部《雨果》后,才恍然,这哪是什么童话片,这分明是部电影理论科教片,电影借两个小孩儿的奇妙境遇,向观众展示了电影原理、本体论、电影史等知识。也真难为马丁斯科塞斯了,为了电影教育都下血本了,连3D技术都用上了。
10、《灾难艺术家》(2017)
原名:The Disaster Artist
导演:詹姆斯·弗兰科
国家:美国
「推荐语」 听说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取自真实人物——赫赫有名的“烂片王”。自然,这部电影也讲的是那个烂片王拍烂片的过程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烂片,它的拍摄过程也如此美妙,充满乐趣,看完后让人捧腹。这难道不正是电影自身所赋有的魅力吗!
问题来了: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也给“烂片”导演拍个传记片呢?!
“星期五TOP 10”,下周见!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⑦ 美国的一部电影,是一群年轻人拍电影的故事,很搞笑。
电影名字叫《肮脏电影》!
⑧ 嗨,有哪些把真实英雄的故事是拍成的电影。
一、霍元甲
《霍元甲》是由于仁泰执导,李连杰,孙俪,董勇等人主演的动作片。
影片从霍元甲儿时开始,一直讲述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到上海挑战大力士成功,随后开办精武体操馆,但不久之后惨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该片于2006年1月26日上映。
二、叶问
《叶问》是由叶伟信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甄子丹、熊黛林、任达华、樊少皇主演的动作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广州佛山武痴叶问在一场场比拼中,扛起振兴中华大旗的故事。
三、色戒
原型女特工郑苹如:一个刺客的信条。在上海滩时尚界眼中,郑苹如是一颗“明日之星”,直到好几年以后,我们才知道她是一个轰轰烈烈、献身抗日的爱国烈士。她的全名是郑苹如。
四、辛德勒的名单
原型为奥斯卡·辛德勒。他的墓地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
奥斯卡·辛德勒,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赢得了7座奥斯卡金像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种象征。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五、烈火英雄
烈火英雄》改编自《最深的水是泪水》,故事原型是2010年的辽宁大连新港油罐区火灾。徐小斌原型是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中救灾殉职消防烈士张良。徐小斌和王璐是故事中唯一的真实原型。据悉,消防烈士张良1985年出生,2010年刚结完婚,还没有孩子,在2010年7月20日处理输油管爆炸事故后续工作中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⑨ 有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男的当导演拍电影的故事,是个搞笑片。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是 两小时任干
这句话出自彭让亏浩翔的电影《买凶拍人》。
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小子雄因欠下黑社会老大彪哥的高利贷,被胁迫债务肉偿喊纤,不想接的第一个郑滑仿客人是一健硕男同性恋,并且问彪哥是否两个小时任干。
影片是很经典的黑色幽默,很好的,值得您一看
⑩ 电影《人生大事》拍摄幕后,有哪些故事
电影《人生大事》,在拍摄幕后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朱一龙和杨恩这个小演员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一直在哭,杨恩这个小演员在拍完戏之后还一直沉浸在电影的剧情当中。有的网友都说杨恩这个小演员未来是值得期待的,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女孩。电影在幕后的时候,也因为这个小演员一步步的登上热搜榜当中,观众被杨恩的演技所征服。一个小演员的年纪虽然很小,但是拍戏的经验是很丰富的,看起来也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