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下五千年:莫卧儿王朝的建立
1505年1月,一队人马冲出了阿富汗的喀布尔城,向东奔驰而去,不一会就把白雪皑皑的兴都库什山远远抛在后面.几天以后,他们进入了印度北部的大平原.这个远征队的首领是二十一岁的巴卑册敏则尔,他是中亚费尔干纳王国的统治者.巴卑尔从未到过印度,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印度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花草鲜美,林木茂盛,遍地飞禽走兽,这令我们惊讶不已.”
巴卑尔这一次来印度是抢掠,不久他就带着丰富的战利品回到阿富汗.可是印度的无穷财富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下决心要将印度据为己有.二十年后,他又带着队伍回到了这个地方,建立起庞大的莫卧儿帝国.
巴卑尔出生于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他是帖木儿的六世孙.帖木儿身经百战,凶猛异常,十四世纪在中亚建立起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不久帖木儿帝国就分裂了,费尔干纳就是分裂出的一个小王国.巴卑尔母亲的家世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巴卑尔在出身血统上是蒙古人,“莫卧儿”是阿拉伯语“蒙古人”之意,所以巴卑尔在印度开创的帝国被称作莫卧儿帝国.
1494年,年仅十一岁的巴卑尔就继承了费尔干纳王位.他精通拿旁骑射,又善于从政,一生几乎都是在流亡和征战中度过.但他也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他终身都记日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详尽的史料.他几次带兵攻打旧时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但都失败了.于是他把注意力转向东方.
当时的印度,气候干燥炎热,地貌崎岖不平,但地域广大,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从1505年开始,巴卑尔先后四次入侵印度.
十六世纪初,整个印度四分五裂.北印度处在阿富汗人建立的洛提王朝统治之下.易卜拉欣·洛提,是该王朝第三代国王,他性情暴虐,杀戮朝臣,引起国内强烈仇恨,其统治摇摇欲坠.巴卑尔见时机已到,1525年11月,率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向印度进军.易卜拉欣也率领十万大军离开首都德里,迎击入侵者.1526年4月,两军在帕尼帕特相遇.
帕尼帕特位于朱木拿河边,只要夺取此地,就可以进入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里常常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地方.
易卜拉欣的军队人数是巴卑尔的四倍,还有战象千头.因此巴卑尔采取守势,挖战壕,设障碍,将七百辆战车连在一起,留出空隙让他的骑兵穿过.战车后设步兵,手持毛瑟枪,还布置了新近才从奥斯曼帝国购得的野战火炮.
巴卑尔做好了迎击进攻的准备,可是八天过去了,并无动静.4月20日,巴卑尔派人进行了一次偷袭,未能成功,不过他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促使对方采取行动.
4月21日清晨,易卜拉欣的阿富汗军队出动了.他们向巴卑尔军方向迅速扑来,然而就在快要到达莫卧儿人防御阵地的时候,前锋部队犹豫起来,放慢了脚步.后面的队伍继续压向前方.士兵们挤在一起,开始出现混乱.巴卑尔抓住战机,向传令兵布置:“立即让两翼的骑兵和弓箭手包抄过去,从后面杀伤敌人.正面的步兵和炮兵用密集的火力向敌人开火,让他们尝尝大炮轰击的滋味!”
“轰隆隆!轰隆隆!”巴卑尔的大炮声震天空.
“咝咝咝!嗖嗖嗖!”莫卧儿弓弩手的弓箭满天飞.阿富汗人挤在一起,既无法挥动武器,又无法前进或后退.他们的战象受到炮火的惊吓,到处狂奔,踩死踩伤了很多自己人.
战斗进行到中午,阿富汗人彻底溃败,两万士兵阵亡,其余的全部逃跑了.易卜拉欣本人也在混战中被杀,头颅被割下呈送给了巴卑尔. 帕尼帕州棚特战役胜利后的第六天,巴卑尔率领大军开进了德里.1526年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仪式上,他被宣布为“印度斯坦的皇帝”.这样,莫卧儿帝国开始统治印度.
以后,巴卑尔又打了两次胜仗,消灭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残余势力,巩固了他在印度的统治.
1530年,巴卑尔因病去世.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胡马雍.然而胡马雍的皇位并不稳固,他的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密谋篡位.胡马雍又与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有一次甚至被赶出了印度.最终,胡马雍收复了他在印度的领地,恢复了莫卧儿帝国.
1556年,胡马雍重登帝位才六个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死了.他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阿克巴继承了莫卧儿帝位.阿克巴是莫卧儿帝国又一位杰出的统治者.
阿克巴幼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却锻炼了一副强壮的体格.他在将军巴伊拉姆汗的辅佐下,开始治理莫卧儿帝国.他刚继位时,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很小,首都德里被阿富汗贵族希姆占领.
希姆聚集起十万军队、一千五百头战象,想一举消灭弱小的莫卧儿人.而阿克巴的军队总共只有两万人.一些大臣劝阿克巴退出印度,回喀布尔休养生息.但巴伊拉姆汗将军力排众议,提议调动一切力量与希姆决战.阿克巴采纳了这建议.
决战的地点,是德里以北的帕尼帕特,三十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卑尔取得重大胜利的地方.
1556年11月5日,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打响.战斗开始时,希姆派出战象进行冲锋,莫卧儿军有些慌乱.但莫卧儿军很快稳住阵脚,发挥了侧翼进攻的优势,同时由弓箭手组成的射骑队展开进攻.战局发生改变,阿富汗人开始溃退,希姆本人也被乱箭射死.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的胜利,使莫卧儿人军威大振.很快,莫卧儿人攻占了德里.以后,莫卧儿帝国走上了不断扩张的道路.
1560年,阿克巴亲政.他建立起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度.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下设四个大臣,分管财政、军事、工商业和司法.全部政府官员都授予军阶,按军事方式编制起来.军阶分三十三级,级可指挥一万三千人,最低级可指挥十人.
阿克巴虽是一个正统的伊斯兰教徒,但在宗教问题上却比较宽容.他废除了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政府中也任用了许多印度教徒,甚至还请来了基督教牧师布道.他注意革除印度教社会陋习,下令允许寡妇改嫁,废除寡妇殉葬制度.
阿克巴亲自处理帝国政务,有条不紊.他每天黎明就起床,日出后在皇宫窗台前向市民互道早安.然后上朝,朝廷上有各种人,有富人也有穷人,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印度人也有穆斯林,阿克巴耐心地倾听人们的上诉,认真审理案子.中午时分退朝,去处理后宫事务.下午,他召开宫廷会议,处理日常的国家事务,发布命令,讨论官职任命.然后,他视察马厩,检查一下大象和马匹,也查看一下作坊或工作室.傍晚他在自己的书房接见大臣和心腹顾问,处理机密事宜.他建立的日常工作制度,也传给了莫卧儿帝国的后继者们.
在阿克巴统治印度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他通过战争和怀柔两种手段,不断地扩大帝国领土.他不仅统一了北印度,而且还占有了南印度的部分地区.
1605年,阿克巴去世.在他统治期间,他把一个年轻脆弱、内外交困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帝国.
此后,杰汉基、沙吉汗、奥朗则布相继成为莫卧儿的统治者,此时的莫卧儿帝国仍很强盛.但是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列强涌入,争相攫取印度的财富.首先来的是商人,接着来的是军人.终于,在1857年,莫卧儿的末代皇帝被英国人驱逐到了缅甸.
㈡ 求《帕尼帕特》高清资源
网络网盘免费资绝腔含圆宴源链接并笑:
链接: https://pan..com/s/1JqHqS9DxWvolyT0CQlJAag
㈢ 请问大佬有帕尼帕特2019年上映的由 桑杰·达特主演的百度网盘资源吗
《帕尼帕特Panipat》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第三次逗此帕缺指银尼帕特战伏宴役发生在 1761 年 1 月 14 日。在马拉塔人和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阿·阿卜杜勒之间。
㈣ 马拉地族的人口分布
马拉地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该邦首毕判哪府为印度最大港口孟买。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孟买市有亚洲最长的首饰街“黄金市场街”,这里经营金银珠宝的大小商铺鳞次栉比,店店相连。陈列各色金银首饰的橱窗琳琅满目,进出孟买的旅客和游人都要来此选上一两件称心的首饰。孟买是印度纺织业的发源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港之一。各种印度花布、麻纱,大多从这里输出。孟买也是印度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孟买的工厂数目占全印度的15%,纺织工厂占40%。 历史
17世纪时,印度南方的马拉塔人兴起,使得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和瓦解。马拉塔人最强大的国王希瓦吉拥有一支包括1260头战象的军队。1760年,马拉塔诸邦联盟派出了一支35万人的大军,包括400头象和许多大炮,北上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的阿赫迈德沙争夺北印度的控制权。阿赫迈德沙的阿富汗军在军纪和作战方法、骑兵优势、火炮威力等方面都胜过马拉塔军,本人又擅长军事指挥才能和外交手腕。结果以马拉塔人失败,伤亡10余万人而收场,这就是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最后阿富汗人也因损失较大而没有站住脚,马克思的一段话比较有趣:“大莫卧儿人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近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随着印度各地被英国渐次征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象兵作为一个兵种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用大象打仗的个别事件一直持续到较晚的时间。
1804年英国人发动了攻击马拉塔人的战争,8月英军在拉其普他拿被击败……巴拉特普尔的罗者(诸侯)受到了鼓舞,废弃了和英国人的联盟,并支持荷尔卡进攻德里,不过这次进攻是失败了,11月13日,荷尔卡的步兵在迪格战役中被英军击败,荷尔卡的骑兵在法鲁哈巴德被击溃。
当马拉塔人的荷尔卡以烧杀来糟蹋英国占领的省区时,首都印多尔被孟买的英军攻占,而英军的拉克发动了四次猛攻却于1805年初被查特族在巴拉特普尔所击败,英军不得不和罗者议和,运气不好的荷尔卡向旁遮普前进,为英军的拉克追击。
1805年11月英国和马拉塔人的信希亚签订新条约,1806年1月英国和马拉塔人的荷尔卡讲和,1808年前后,马拉塔人荷尔卡领地由阿密尔汗摄政,期间他控制了博帕尔,1809年侵犯贝刺尔。
从1627年至1680年是马拉地王公希瓦吉统治时期。将各个马拉地王国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新兴的马拉地国家的力量是以强悍而又组织良好的军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甚至可以向北方的莫卧儿帝国发起挑战。最后一位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统治的后半段,几乎全都花在了冲派在德干高原同马拉地人的军事周旋上。到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逐渐从这一地区撤退出来,结果印度西部和中部的几乎全部地区,以及北部和东部的很大一部分,都控制在了马拉地联盟的手中。 人物
西瓦吉(1630~1680)17世纪印度马拉特联邦的缔造者,反抗莫卧儿王朝外族统治的印度教英雄。1630年生于浦那附近山寨,出身于印度教徒马拉特人酋长手码、小封建主家庭。父亲沙吉·蓬斯尔任职于比贾普尔苏丹国。
1646年西瓦吉任马拉特军少年队队长,以浦那为据点展开了反抗比贾普尔苏丹和莫卧儿王朝的斗争,并把马拉特人团结成为统一的战斗集体。1659年用计杀死妄图诱杀他的比贾普尔苏丹的统帅阿弗扎尔。1660年西瓦吉进攻莫卧儿帝国,奥朗则布派沙伊斯塔□进剿,并占领浦那。1663年西瓦吉潜入浦那刺伤沙伊斯塔,迫使他撤离德干。奥朗则布对马拉特反抗力量的日益壮大感到不安,派拉杰普特将领查伊·辛格将他围困于普兰达尔山堡。西瓦吉暂时投降。1665年双方签订普兰达尔条约,西瓦吉割让23个堡垒以及年产值达160万卢比的土地。条约还规定莫卧儿王朝应给他以印度高级王公的优待。1666年,西瓦吉赴阿格拉觐见莫卧儿皇帝时因受冷遇而强烈抗议,奥朗则布将其软禁,并欲杀害。1667年,他设法逃脱。1670~1673年西瓦吉再次起来反抗莫卧儿帝国,并收复浦那。1674年在赖加尔加冕为“查特拉帕蒂”(即独立的君王)。1680年4月去世。
西瓦吉领导马拉特人进行了35年的反抗莫卧儿帝国的武装斗争,把马拉特人96个部族联合成为独立的军事强国。内政上实行颇得民心的改革,驱逐了穆斯林封建主,农民的田赋减少到收成的1/3,财政来源主要是依靠向莫卧儿帝国统治区征收的军事保护税。军事上建立了军纪严明的以农民为骨干的、善于进行山地游击战的轻骑兵。西瓦吉领导的马拉特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奥朗则布的统治。 传统工艺 马什卢和希姆卢奥兰贾巴德因制作人称马什卢和希姆卢的纺织品而知名。它们用棉线和丝线织成,具有绸缎般的光泽。希姆卢是一种古老的编织技艺,最初称作库姆·科瓦伯。 毕德利奥兰贾巴德还有另一种用古老工艺制作的器皿,称作毕德利。它用锌和铜的合金制成,通常需要在器皿表面进行复杂精细的纯银技术处理,可以覆盖、镶嵌,或做成浮雕。 萨万瓦第工艺萨万瓦第是一种漆器制作技术。据估计,这种技术大约是在17世纪末传入该地的。用萨万瓦第漆器制作的产品多种多样,但主要是传统手绘的涂漆家具和其他各种精巧器物。将神话题材的图案描绘在漆制物品表面,是萨万瓦第漆器一种独有的特色。这类图案具有三种不同的风格,即奇特拉卡塔、寺庙和甘吉发风格。奇特拉卡塔风格表现为图案设计大胆且动感很强。寺庙绘画则是静态的,通常用来表现坐着的神。甘吉发绘画风格突出。它们描绘的是毗湿奴神的十种化身。 瓦尔利绘画瓦尔利绘画(或称乔克)所以如此冠名,是因为绘制者是瓦尔利部落民。传统上,瓦尔利绘画是由妇女在婚礼上绘制的。它们是一些神圣的图案,用米糊和秸草作材料,涂敷在瓦尔利人朴实的房屋墙壁上。所绘的形象主要是帕尔卡特,她是树木和农作物女神,象征着创造能力。青年男子也开始参与绘画,作品绘制在纸张上,绘画题材则在传统的瓦尔利基本装饰性图案中将现代因素结合进来。 衣物和首饰传统上,马哈拉施特拉妇女的服装是一种九码长的纱丽,称作那瓦蒂。男人则喜戴色彩斑斓的头巾,称作裴塔。马哈拉施特拉邦是一个有着悠久纺织业发展史的地区。这里生产多种款式不同的纱丽和面料,它们风行于各个不同的地区,如戈尔哈布尔、浦那、派坦等。马拉地人和贝什瓦们的首饰样式至今仍然非常流行。除了项链以外,那些带有珍珠和红色、白色宝石的鼻环,当地称作纳特,也是马哈拉施特拉妇女们十分喜爱的饰物。 戈尔哈布尔的恰帕尔戈尔哈布尔因其纺织品和棉布制品而著名,但是它最出名的还是手工制造的皮凉鞋,当地称作恰帕尔。这种皮凉鞋在世界各地十分出名。使它们出名的是它们那朴实无华的风格。鞋价的高低取决于皮革的质量和样式的设计。一般说来,戈尔哈布尔的恰帕尔是价格合理物有所值的。 派坦的纱丽纺制派坦纱丽的技艺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纱丽用纯丝线纺织,而所需的“扎利”即金线,则用纯金抽成。织成一件布满凸花的派坦纱丽,无论如何都要六个月到一年半的时间。 那罗延佩特绍拉布尔附近地区出产一种传统的马哈拉施特拉纱丽。这种称作那罗延佩特的纱丽用丝线织成,镶有鲜明的扎利花边,图案通常是被称作“楼陀罗格舍”的金刚珠。 节日
1.加内什·遮杜尔提节
马哈拉施特拉的保护神加内什是智慧之神,是湿婆和雪山神女的儿子,长着象头(称作象头神)。加内什·遮杜尔提节在八月份,它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加内什神就是在那一天诞生的。
2.古提·帕德瓦节
古提·帕德瓦节(三、四月间)标志着马哈拉施特拉新年的开始。在这一天,商人和其他人都会请求占星家给予忠告。
3.那拉利·婆尼玛节
阴历5月的望日是庆祝那拉利·婆尼玛节的日子,马哈拉施特拉邦各地都有十分热闹而又独具特色的喜庆活动。那拉利·婆尼玛节还标志着新的捕鱼季节的到来。渔民们在驾着装饰得鲜艳夺目的渔船离港入海前,总要取悦海神,以求保护。那拉利·婆尼玛节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日子。
4.高库尔·阿什塔米节
在八月庆祝高库尔·阿什塔米节,以纪念大神黑天的诞生。
5.那伽·潘查米节
那伽·潘查米意为蛇节,时间在八月底或九月初。在印度教神话里,眼镜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过节时,信徒们收集数百条眼镜蛇,把它们放在泥罐里,对其礼拜,同时唱歌跳舞。然后,人们便带着它们,赶着牛车和其他车辆排队游行。第二天,它们又被放回到捉它们的田地里。
㈤ 帕尼帕特战役是谁和谁打的
1526年帕尼帕特战役与,是中亚封建主巴布尔与德里苏丹国打,巴布尔获胜,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㈥ 老款大众帕尼帕特1.8T倒车灯开关在哪个位置
你好!倒车灯开关都在变速箱外壳上面。如果是自动枯散挡车型,没有专门的倒车灯开关,用多功能开关或者叫档位开关就可以闭败举产生倒档信号,档位开关也在变速箱外壳上。供参考。轿碧
㈦ 求《帕尼帕特(2019)》百度网盘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阿素托史·哥瓦力克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oir6rmsKwVwehWQhXLTkQw
㈧ 阿克巴传(四)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1
经过三个小节的铺垫,少年阿克巴终于能够登场了。幼年时期的阿克巴是在叔父家长大的,他没有受到什么良好的教育,但却成了一众孩子的孩子王。1555年他的父亲胡马雍将他接回德里,本来是要对阿克巴王储培养的,但是没想到还不到半年胡马雍暴毙,德里和阿格拉也被阿富汗人喜穆抢走了。1556年,阿克巴在拜拉姆汗的拥护下,在卡拉瑙尔登基。
现在小皇帝的处境比他祖父巴布尔刚进入印度时的处境还要严峻——胡马雍从萨法维借的兵反攻印度,坎大哈也就自然成了波斯人的报酬;喜穆趁胡马雍暴毙抢走了阿格拉和德里;莫卧儿政权不少官员都是胡马雍带来的波斯人,这些波斯人也不会效忠于小皇帝,一有风吹草动不是想跑就是想降。喜穆在夺取阿格拉和德拦弊里之后,着手重建苏尔王朝,苟延残喘的莫卧儿朝廷就成了喜穆要结算的最终目标。
喜穆的意图被小朝廷的波斯官员得知以后,顿时朝廷上下慌作一团。主和派主降斗携派昏招层出不穷,而只有一个人主张反击,使小阿克巴下定决心与喜穆决战——他就是拜拉姆汗。拜拉姆汗年轻时就跟随巴布尔南征北战,在第一次帕特尼特战役中击败德里苏丹国联军,胡马雍时期虽然在曲女城被舍尔沙俘虏,但他不为舍尔沙开出的优厚条件所动,直到舍尔沙战死拜拉姆汗才回到胡马雍身边,他也因为忠心而被胡马雍指认为阿克巴的保护人。拜拉姆汗用强硬的手段威胁投降派,使得投降派不得不同意与喜穆进行战斗。
当然决战不是送死。莫卧儿手里并没有火炮——因为胡马雍的火炮已经被喜穆扣在阿格拉了。想要偷走这些火炮,拜拉姆汗想出了声东击西的主意。他手下有一支轻骑兵部队,这支部队让他们上战场送死可不干,去杀人放火欺负百姓那可是行家。拜拉姆汗命令这一支轻骑兵在德里周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搞的村镇的农民人心惶惶,纷纷向城内涌去。
喜穆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流匪在自己的简销族领土内乱窜。他立即派出精锐骑兵部队绞杀这支流寇。拜拉姆汗的轻骑兵们刚刚收获大量的战利品,根本跑不过追过来的精锐轻骑兵,这些小股流寇一旦被锁死就跑不掉了。这下好了,喜穆收下的军官们纷纷去抓这些流寇了——反正抢来的战利品都是自己的,守备自然就松弛下来了。
这正中了拜拉姆汗的下怀。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拜拉姆汗派精兵奇袭阿格拉。阿格拉的守军都在干嘛呢?可能有一半都去抓流寇了。阿格拉守将急忙把所有军队都拉到城墙上守卫,却没想到拜拉姆汗这又是虚晃一枪——他们的后续部队已经把被扣下的胡马雍的炮给拉走了。拉不动的重炮也被拜拉姆汗给毁了。这些门火炮就是日后与喜穆作战的利器——如果这些玩意儿还在喜穆手里,那仗都不用打了。
资料来自米南德
㈨ 人类历史上使用战象最多的战役是哪一场
古代印度的一次下象战。
1526年4月,巴布尔率2.5万人(或说1.2万人)进攻德里,德里洛迪王朝苏丹易卜拉欣统率10万大军及1000头战象迎战于帕尼帕特,即第一次帕尼伯特战役。巴布尔采取骑兵协同配悉炮队作战及两翼包抄敌军后方的战术,全歼洛迪朝军队,取得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的胜利。易卜拉欣苏丹与瓜廖尔的拉其普茄悉特王公比克拉马奇德一同阵亡。巴布尔派遣长子胡马雍率军占领亚格拉和德里,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堂仪式上巴布尔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结束了德里苏培纳乎丹国家在印度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