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啊是什么歌名
歌词内容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其对应的歌曲名称为《拥军花鼓》,歌手于文华演唱,收录于《于文华单曲集》专辑中(创作人为安波)。
同时歌词中唱及到的有朱总司族槐令、延安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等。表演形式为歌舞音乐,歌曲主要赞扬了英勇的八路军以及百姓和八路军的军民鱼水情。
(1)电影捉羊啊送到哪里去了歌曲扩展阅读:
《拥军花鼓》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
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天下闻名的朱总司令,一心爱咱们老呀百姓;
为咱们日月过得美,发兆洞友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八路弟兄是个个能,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
帮咱们种来又帮咱们割,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
嗨来梅翠花嗨呀颤凳海棠花,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
你领情来我也领情,赶上那猪羊向啊前行.
一心爱戴朱总司令,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B. 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原唱
原唱贠恩凤
《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表达了对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陕北民歌行旦纯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迟巧,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档咐,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C. 江姐电影里的那个牛啊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歌曲名叫《拥军秧歌》
D. 猪啊羊啊送到那里去是什么歌名
《拥军秧歌》 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桥并厅出呀了门。 猪啊敏隐 羊啊 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蔽橡的八呀路军。 嗨呀梅翠花 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E.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是什么歌
《拥军花鼓》
填词:安波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呀门
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八路军来是自家人,他和咱们是一呀条心
坚持了抗战有功劳,赫赫大名天呀下闻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赫赫大尺明亮名天呀下闻
天下闻名的朱总司令,一心爱咱们老呀百姓
为咱们日子过得美,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八路军弟兄们个个棒,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
又帮咱割麦又帮咱种,哪一个百姓不呀领情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哪一个百姓不呀领情
你领情来,我也领情,赶上那猪羊向呀前行
一心爱戴咱朱总司令,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写作背景: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农业展览会上说:八路军也是老百姓,军队不能忘本,本就是工农;老百姓是主人,我们要军民合作;大家团结起来,日本侵略者一定会被打倒的。
1940年8月5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严整纪律改善军政军民关系的训令》。从1942年底开始,我军在陕甘宁边区部队率先开展拥政爱民运动。
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拥护军队的决定》、《拥军公约》和《“开展拥军运动月”的工作指示》。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关于拥政爱民运动月的工作指令》,决定把2月陵宽5日至3月4日定为边区部队拥政爱民运动月。于是,一场“军爱民、民拥军”的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蓬勃开展起来。
1943年10月,中央决定,以后每年的阴历正月都要举行一次拥政和拥军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从此,“双拥”成为我军的光荣传统。
在这场拥政爱民运动中涌现出一槐巧大批歌曲,其中影响最大、最为著名的就是这首由安波根据陕北民歌《打黄羊调》填词编曲的《拥军花鼓》,它将陕甘宁边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直到现在,也受到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