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么特别适合情侣看的电影 分别讲述了什么
1、《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是英国2003年的贺岁档。全都是大牌啊!我最爱的休·格兰特啊!是一坨人互相之间都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然后讲他们各自的感情最感人的是那段“白板告白”,每次看到都泪崩!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每次心情不好拿出来 看一看,感动一阵,哭一哭,看到最后,当音乐响起,心中总是暖暖的!
2、《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是我看一次哭一次的电影。非常感人。或许表达了人类对于真爱的渴望。
3、《漫长的婚约》,讲述的是一个法国女孩(演《天使爱美丽》的女演员奥黛丽·塔图演的)凭借新年追寻在一战中失踪的未婚夫的故事。很温暖的一个片子。有时候美国式的看多了换个口味也不错。
❷ 看《你好,李焕英》感动,到底是不是因为共情
看《你好,李焕英》感动,在我看来的确是因为共情。举个例子来讲吧!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谓是哭得稀里哗啦,但是我的闺蜜就没有这样的感受,她甚至觉得我的泪点有点低。其实,我的闺蜜比我小大约十岁左右,她算是年龄很小的群体,还感受不到我这个已婚已育,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这种心理,非常渴望父母可以健康,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因为嫁人融入了男方的家庭,我甚至回娘家看爸妈的次数都一次比一次少,一次比一次间隔的时间长,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之后,贾玲表达出来的那种对妈妈的爱,那种复杂的情感,其实我全部都领会到了,感受到了。正是因为共鸣了共情了所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前面笑得很欢乐,后面哭得很心伤。出了电影院我就给我的妈妈打了电话,那个时候我妈妈都感觉莫名其妙的,毕竟晚上十一点了。
在我的心里,《你好,李焕英》让我产生了共鸣和共情,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上佳之作。
❸ 有什么好看的同性恋电影推荐吗
目前国内,年轻人知道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就是哥哥张国荣和,和张丰毅一起主演的《霸王别姬》,在电影中程蝶衣戒烟时,第二次说,娘,好冷,水都结冰了。叫人落泪。此前说这句话时,他还是个小孩。街面上有一具冷尸,艳红抱着他往外面跑,他说娘好冷,水都结冰了。艳红手起刀落,咔嚓,剪了他的六指。
与生俱来的环境,让他懦弱而且瘦弱、敏感。打小的心理里,只有害怕,极致的害怕和逃避,也就造就了另一面极致的自尊,这从他后半生面临一切屈辱时的反应仍然可以看出。即他总是试图用一种看似委婉的辞令,来表达他的情绪。
霸王别姬的出现就像赵云的气运,简直不要太完美,电影好不好还要看能不能共情程蝶衣,一个从来没表露过自己心意的同性恋这个人物是很难让性取向正常的人共情的,但,看过电影的都能共情程蝶衣,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影并不多能做到的无一不是经典。电影时间跨度很长但故事无非就是六个字,假霸王真虞姬,像整个电影都是为了这六个字服务。
霸王别姬展现的是旧时世道的阴暗,是那个时代的伤痕,让很多人都能共情。
❹ 看《你好,李焕英》会感动并不是因为“共情”,那是因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春节档的一部黑马电影,很多人都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超过了40多亿,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撼。有很多人表示看《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会感动,但并不是因为共情,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一、不是每个人都有共情这个能力的。我们常常说的共情是一种达到某一频率,达到某一种感情的共振,如果你没有和贾玲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话,你会很难达到共情的,但是你会感动,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其实共情这个能力是非常的困难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想要拥有非常高的共情力的话,首先你的心就是比较敏感的,你很能够体会到对方的那种感受。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表示在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之后,仅仅只是感动,但是达不到共情,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❺ 有什么适合情侣两个人看的电影
《喜剧之王》。
这部电影想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了,剧中星爷扮演的尹天仇是一位不受待见的破龙套的,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在舞厅工作的柳飘飘,两人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慢慢产生了感情,两人最后都为了彼此放弃了更好的物质生活,那一句“我养你啊”,至今还在脑海里回荡。
这部片的主角爱德华是一个拥有两只剪刀手的半成品机器人,但是它有着人类才有的情感,他原本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山上的古堡之中,后来被人带下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它被当成一个异类,直到它遇到了那个从心底里喜欢他的女孩。
红艳玫瑰,浓情巧克力,独一无二的那个她,一顿美妙的烛光晚餐。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其实还差一点点,那就是看一场关于情人节的电影,在电影院,或在家里。
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女生早慧,男生懵懂,往往是女生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真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贫困的家庭里两个人对于物质、事业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简直就是人间悲剧。婚姻,没有经济做基础,真的会慢慢变质的,这不是势利,这是现实。
❻ 情侣看什么电影好
适合情侣看的增进感情的电影有《安娜情欲史》、《孤零举前飘落燕》、《与我同眠》、《情书》、《我脑中的橡皮擦》。
一、《安娜情欲史》
上映时间:2005年(丹麦)
《我脑中的橡皮擦》是CJ Entertainment 公司发行的爱情片,由李宰汉执导,郑雨盛、孙艺珍等主演,该片于2004年11月5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日本电视剧《Pure Soul》,主要讲述了秀真因患阿猜尺尔茨海默症失忆之后,她的丈夫一直守护在身旁的感人故事。
❼ 适合情侣看的电影有哪些
适合情侣看的电影因人而异,有的情侣喜欢一起看恐怖片,比如《寂静岭》、《死神来了》等都很经典,有的情侣喜欢一起看爱情片比如《泰坦尼克号》、《怦然心动》等。
适合情侣一起看的电影有很多,恐怖片、爱情片、文艺片都可以,主要还是因人而异,接下来推荐几部比较经典的恐怖片与爱情片:
一、恐怖片:比较适合刚在一起的情侣,尚且羞涩,遇到有点吓人的就会抱抱,但是又不能太吓人。推荐一些欧美高分恐怖片,拒绝日本恐怖片!
《闪灵》:一家人住进一个比较邪门的酒店,男子精神错乱要杀死妻子儿子的故事。很紧张,血腥场面不多,扣人心弦,但是不会过分吓人。
《寂静岭》:母亲为了治好受了诅咒的女儿的故事。这个好像有相应的游戏,所以画面感很好,有些高能的地方,适合抱在一起。
《小岛惊魂》:结局神反转,没有什么高能的地方,但是气氛一直很低沉,可能会让情侣一直抱抱。还有《安娜贝尔》《孤儿怨》等。
二、爱情片:这个就很经典了也是公认的适合情侣看的电影类型。适合热恋的时候,这时候多看看一些特别美好特别甜的爱情片能提高幸福度,毕竟热恋期也是容易吵架的时候。
《真爱至上》:全都是大牌,是一群人互相之间都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然后讲他们各自的感情最感人的是那段“白板告白”。
《怦然心动》:该片根据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最纯洁最美好的爱情。
《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还交织了60年前的一段凄美爱情。片子整体感觉是暖暖的,淡淡的。适合情侣。
《恋恋笔记本》:或许表达了人类对于真爱的渴望。里面的老Noah的一句台词:"Your mother is my home." 印象很深。
《美丽心灵》:是奥斯卡大片,很多人都当成爱情片来看!当世界上所有人都遗弃你,唯有他/她,仍旧不离不弃!我想这就是爱吧!
《初恋五十次》:《初恋50次》中,女主角意外地患上一个病,睡一觉之后就把前一天给忘了,记忆永远停留在那一天。于是男主角每一天都要让女主角爱上自己!而他也做到了!爱情轻喜剧!笑中带着感动!适合情侣~
《触不到的恋人》:有两个版本,美国版的与韩国版的。美国版《触不到的恋人》讲的是时空的错落的恋人,比异地恋更高境界,这可是超越时空的爱恋。
《西雅图不眠夜》:《西雅图不眠夜》(即《西雅图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所谓缘分天注定,或许就是这样吧。兜兜转转,是你的总是你的,也许下一个转角就能遇见他/她。
《泰坦尼克号》:毋庸置疑的经典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商业是左膀,爱情是右臂,对于爱情的大胆歌颂,超越了那个年代观众对爱情片尺度所能想象的范围,要知道,这可是在大银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亲吻、大胆表示爱意。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没有贫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见钟情,渴望瞬间燃烧,这是放之全球而皆准的爱情普世价值,当然中国观众也乐得接受,在别人痛痛快快的爱情中过一把瘾。
《云中漫步》:《云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是基努里维斯主演的。二战结束后,思乡心切的大批美军士兵踏上旧金山港即投进久候的亲人的怀抱,但保罗久等仍不见其妻子的踪影,夕阳西沉时,他拖着孤单落寞的身躯走回家中,发现妻子早已改变,她的眼里只剩金钱不再有他。
❽ 这部电影告诉我,关于共情,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共情,是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较好的共情能力,都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共情能力还挺不错的,直到看到这部电影。
父亲节那天,恰逢出差在外的休息日。和同事相约去看电影,选了非常应景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刚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家庭故事的温情片,到最后才发现它是一部从他人视角出发的纪录片。
表达共情 : 对方的感受 , 我们真的了解吗 ?
电影中的父亲名叫安东尼,是一位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影片的前四分之三看起来就像一部悬疑剧,老人的女儿时而长发,时而短发,时而要走,时而要留,真真假假难辩分明。
在我以为最后故事要揭晓终极真相时,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变化和无常并不是编剧的故弄玄虚,而是这位父亲的真实体验。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你会想到什么呢?
曾经我有一位远房的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我妈给我讲过发现她患病的过程。
有一次,我爸开车载奶奶回家,把她放在了附近的路口。以往都能顺利回家的奶奶,那一次却走错了方向,直接去到了城郊,被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先生遇到,几经打听送回了家。
这只是她患病的开始,不认识回家的路,后来她慢慢发展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不会吃饭,直至最后去世。每次大家提起奶奶,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糊涂了。那时候,我以为糊涂了就是很多事儿记不起,分不清了,也没太大的大不了。
可是,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那种亲人不再是亲人,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曾经的一幕幕仿佛录像带被卡了一样反复播放的混乱、恐慌和无助。
一句“糊涂了”,于别人只是一个当下的状态,于本人却是几十年人生的颠覆。 然而,倘若不是这部电影,我又如何能体会呢。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对身边人的共情,真的做到了吗?
最近连续出差,孩子情绪不稳定。我早行档知道,带坦她是想妈妈了。想妈妈,是我对她的理解。可是对于她来说,想妈妈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没有妈妈的环境变得没有归属感,可能是睡前感受不到妈妈肚皮的温暖,也可能是离开妈妈再也不能撒陆乱娇哭闹肆无忌惮。而这些,并不是我曾经的共情,而是我看完电影后,尝试理解孩子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所以,共情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对方的感受时,我们做到共情了吗?更可能是, 当我们试着用一句话来定性对方的情绪时,共情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增进共情 : 在每一次感受窘迫时 , 体会他人
尽管共情很难,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每一点为更好地共情所做的努力都值得。那么,如何更好的共情他人呢?在我看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己及人,用自己的经历感受他人。
2019年下半年,女儿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我知道入园之前需要做一些心理建设,但我总觉得一定不是告诉孩子幼儿园多好那么简单。
有一天,我又接到了出差的任务。打开行李箱,磨磨蹭蹭地不想收拾东西,心里特别地忐忑和不安。
我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察觉情绪的来源。那次我接到的任务是要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跟一群未曾谋面的同事一起做研究。对于未来要面临的这些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我觉得有些担心。
这时候,我突然间想到,孩子入园不也是要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遇到一群陌生的人吗?那孩子的不安,跟我的不安应该是类似的。
接着我又想,如果我们感受是类似的,后续会怎么发展呢?
我回忆自己以前进入新学校以及参加新任务的经历,然后发现,无论刚开始自己多么焦虑和忐忑,每一次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最后都是开心更多,因为当我跟身边的伙伴熟悉后,日子就变得很愉快了。
想到这一点,我也明白自己该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心理建设。我没跟她说幼儿园好或者不好,而是告诉她,在初入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因为到了新的环境,没有熟悉的朋友,自己会觉得孤单。但是这种孤单会随着交到新朋友慢慢消失,到时候幼儿园的生活也会变得很快乐。
尽管有人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是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我们总是会有相似的情绪产生。
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做错事的内疚,失败时的沮丧。即使每一个环境、每一件事都不同,但感受和情绪却是相似的。
在自己每一次感受到难过和窘迫时,想一想其他人在经历类似场景时,也会有相同的体验。这样一次次的推己及人,才能够让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共情别人。
放弃共情 : 如果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 就让情绪自然地流淌
不得不承认,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我们无法经历,总有一些经历我们不能感受,总有一些感受我们也无法理解。当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共情时,又该如何呢?
电影中的最后,安东尼病情日益恶化,变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想妈妈。面对这样的老人,护工凯瑟琳坐在他的身边,把他拥入怀中,安静地听他哭泣。
共情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告诉对方,我能够读懂你,而是帮助对方顺利地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
没得过阿尔兹海默症的凯瑟琳不一定能完全懂安东尼的恐惧,但她的肩膀和怀抱给了安东尼最安全的港湾,让他的无助可以尽情地流露,也让电影之外的我明白,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承接他人的情绪。
——不喝止
前一段时间带孩子去上舞蹈课,在我陪着她进教室的情况下,她还是跳了五分钟就不想跳了,哭着让我抱着她。
当时我的想法是,你想要的都满足了,还有什么好哭的呢?于是,我发了好大的脾气,想让她停止哭接着上课。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纵使我不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可是在那一刻她的难过是真实的,而我却选择无视她的需求,一心想让她成为一个满足课堂要求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有负面情绪,当孩子哭闹时,总是试图尽快让孩子平静下来。可是, 坏情绪本身并不会给孩子留下创伤,那些让孩子念念不忘的,是每次情绪流露时强行的制止和压抑,让孩子觉得有情绪的自己是可耻的。
——不越位
记得有一次,女儿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晚饭的时候,她跟爸爸说这件事,说的时候特别委屈,眼泪都要出来了。爸爸听完后说,我小时候老师也经常批评我,还打我呢!
女儿听完,就没有再往下说了,眼泪也慢慢地没了。
可是那天睡前,女儿跟我说被批评的事儿,我们聊了很久,才发现她并不是在意一次被批评,而是以为老师批评她从此就不喜欢她了。但这些情绪,在跟爸爸的对话中,都没有表达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碰到过的一类人。当我觉得难过、沮丧或者挫败,想要跟对方吐槽什么事儿的时候,话还没说完,对方就会接过话茬说,哎呀,我哪次也怎样怎样。说出来的感觉就是,我的经历比你惨多了。
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想要用自己的惨来安慰我,可是在那一刻,我并不会觉得轻松,反而会在自己的挫败和沮丧之外,加上了一点对自己无病呻吟的评判,然后选择将自己的想法压下来。
可是,这样的沟通方式对吗? 的确,我当下的痛苦似乎比不过别人曾经的痛苦,但即便如此,我的痛苦也是真实的,也应该被倾听。那些想要靠自己更惨来安慰对方的人,他们在意更多的并不是给谁安慰,而是更渴望被人关注。
——不评价
我妈是一个情绪少有波动的人,她自己很少哭,也不喜欢我们哭,可是偏偏我又是一个泪窝很浅的人。
记得刚生完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是激素水平变化还是怎么,自己变得更加容易掉眼泪。但每次哭的时候,我都不希望被我妈看到。我知道,我妈会说, 多大点事儿啊,有什么好哭的。
是啊,有什么好哭的呢?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有些事情都不值一提,可是在其他人眼里,可能就是晴天霹雳。 生活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觉得烫的水,也要允许别人觉得凉。
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最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我觉得好的,你可能觉得不好。我希望孩子知道, 无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永远真实。不随意评价别人感受的对错,就是给感受最好的出口。
人们常说,我懂你比我爱你更难得。一个生命能够被另一个生命全然的理解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即使不被理解,只要拥有自由,无论多严苛的环境,生命都可以突围。
能够共情固然更好,倘若不能,就做一个安静的容器,允许情绪如河水般流淌而过。就像电影最后定格的那一幕,安东尼靠在凯瑟琳的肩上,哭得像个孩子。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时而迷茫,时而焦虑,但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一起上路吧~
❾ 亲子沟通之共情——电影《辣身舞》有感
看了朋友推荐的电影dirty dance, 中译文《辣身舞:情迷哈耶拉》。正在读高三的高材生女生凯蒂因父亲升官,一家人要搬到古巴生活。热爱舞蹈的凯蒂在古巴感受到了古巴舞蹈的魅力,也遇到了舞林高手服务生古巴帅哥。两人合作的舞蹈在比赛中技压全场。
两人身份悬殊,舞蹈比赛让现场的凯蒂父母既意外又脸面全无。回到家里,冲动的母亲给了凯蒂一巴掌,而爸爸在确认凯蒂安全后,跟母亲达成一致,理解并支持女儿的爱好。
决赛前,妈妈对女儿漫不经心地指点让凯蒂备受鼓舞。决赛场上,两个热爱舞蹈的年轻人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最终,政局的动荡导致他们不得不分开。凯蒂伤心痛绝,妈妈一边帮女儿梳头,一边安慰女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伟光正的说教。简而言之就是,你很伤心,我懂。这种感觉我也有过。
爱孩子,意味着接纳孩子,尤其是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片中有两处凯蒂父母年轻时共舞的片段,凯蒂继承了父母的舞蹈天分。她也以父母为榜样。第一段播放时,是爸爸带着女儿走舞步,第二次播放时,是凯蒂和舞伴在赛前一起看播放找感觉。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还不懂俗世人情。门当户对,不会是初入情网的少男少女考虑御做的。志趣相投,三观合拍,才是青春期荷尔蒙彼此吸引的毒素。怎么面对呢?凯蒂的父母选择了尊重女儿。认识了女儿的男友兼舞伴后,凯蒂父母也大大方方打招判坦呼,甚至称赞男孩带来的自家院子的鲜花是很贴心的考虑。
相比热辣的舞蹈和动感的音乐,这部片子最打动我的还是凯蒂一家对她的支持。包括对白很少的妹妹。妹妹掘拆桐知道姐姐参赛后,严守秘密,看到姐姐惊艳出场,热烈鼓劲。看着姐姐的绽放,一家人都是满脸的欣赏。
共情好像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亲子关系的共情,最根本的就是接纳。接纳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地爱。
❿ 电影《世间有她》引发温暖共情,你在哪个角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电影《世间有她》 一经上映引起各大网友的热论,表示这样一部以女性题材为主体的电影在中国内地十分少见。并且演员也演出了不同角色时期女性的身份位置与困难,剧中表达的深度和意义都让裤山肆人不禁反省深思。小小的女性通过自己不同面的努力,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可以说简单的三个家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生的缩影。而在面临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琐事时,应该如何去平衡和调节自我?在这场唯念新冠肺炎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家庭里面为生活金钱的打压的窒息感,还有孩子生病时的焦急感。甚至是恋爱,也因为疫情而变得岌岌可危。一系列问题胡轿夹杂在电影中,许多观看电影的朋友都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当时的自己就像她们一样被困在茧中无法挣脱,幸好一切都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