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另一只鞋——根据微电影《The other pair》改写
如果不是我的,我一定要把它还给你!
如果不再属于我,我希望把它送给你!
——题记
时钟指向11点55分。
一个老旧的小火车站,人声嘈杂。
脚步匆匆的人流里走过一双脏兮兮的穿着“人”字拖的瘦脚丫,随意卷起的裤管一高一低,右脚上的那只拖鞋已经坏了,很不跟脚,每靸一步,都要歪倒在脚边,几乎脱落。显然,这是一个穷小子。
终于,他不得不地弯下腰,放下手里的两包纸巾,捡起脱落的鞋子,再捡起纸巾,赤着右脚,一瘸一拐地挪到墙角,坐在石头上,开始尝试修理那只鞋。
他把鞋带扣塞进鞋底,然后放在地上试穿,可大脚趾一翘,鞋带扣又脱落下来。他再次尝试,还是老样子。毕竟,鞋底的窟窿破得太厉害了。
他开始焦躁起来,双手愤怒地挤压着手中那只可恶的鞋子,想着干脆把它扔掉算了。他用力甩了一下右手,不过最终还是没舍得扔出去。他攥着这只可怜的鞋子,抬起茫然的双眼,无奈地望着远方。
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双乌黑锃亮的黑皮鞋走进了他的视野。
鞋子的主人穿着干净体面,正跟着爸爸妈妈赶火车。他太喜欢他的黑皮鞋了,因为每走一步他就要停下来弯下腰,用洁白的纸巾不停地擦拭那双一尘不染的新皮鞋,简直让人怀疑他有洁癖。
穷孩子直勾勾地盯住那双漂亮的鞋子,眼神随着鞋子移动。直到富家男孩和爸爸妈妈在一条长椅上坐下,穷小子还在紧盯不舍。他真的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漂亮的鞋子,他惊异的眼神简直有点发呆。再低头看一眼自己这双破旧的鞋子,是那么的丑陋。
他忍不住抬头继续欣赏那双鞋,富家男孩正拿起洁白的纸巾接着擦拭那双本已油亮亮的皮鞋。他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羡慕,他是多么渴望也能拥有那样一双鞋子啊!这样想着,他又自卑地低下头,再看一眼自己这双废弃的鞋子,瞬间万念俱灰。
当他第三次向那双鞋子凝眸时,他竟情不自禁地笑了,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刚才的焦躁与愤怒。穿着那样一双鞋子坐在爸爸妈妈的中间,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原来,欣赏别人的幸福也可以是一种幸福啊!
时钟指向12点整。
一阵急促的钟声敲响,火车进站了。在爸爸的催促下,富家男孩穿着那双永远没打理好的黑皮鞋,随着人群向火车涌去。突然,他左脚的那只鞋被踩掉了。他想停下来捡他的宝贝鞋子,可拥挤的旅客已经把他推上了火车。
火车缓缓启动,站台上静静地躺着一只黑皮鞋,坐在墙角的穷小子看见了。
他赤着脚跑过去,伸出两只小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只乌黑锃亮的皮鞋,仔细地打量。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只鞋啊,他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一双鞋!
突然,他眉头紧锁,瞪直眼睛,抿住嘴唇,仿佛想到了什么。他猛然转身,奋力向火车追去。
他一路狂奔,大口大口地喘气,发出急促的呼吸声。
车厢门口,富家男孩眼巴巴地望着这个追赶火车的孩子,左手紧抓车门,身体尽量前倾,伸长右手准备接应。然而火车越开越快,他们的距离越拉越远。
最后,穷小子急中生智,擎起右臂高高举起鞋子,使出浑身的力气将鞋子扔了过去。
可惜,他的力气实在不可能扔那么远,鞋子在空中旋转着,划出一道弧线,掉落在站台上。
他狠命地跺了一脚,同时甩开两只蠢笨的手,万分懊悔。他累地气喘吁吁,不得不弯下腰,右手捂着胸口,呆呆地望着远去的火车。
富家男孩在车厢门口看着这一切,他突然抬起右脚,脱下鞋子扔了下来。
穷孩子慢慢地走过去,捡起鞋子,这一刻对他来说似乎无比神圣,因为他收到了有生以来最最珍贵的礼物!
火车远去,他们挥手告别,彼此留下了纯真的笑脸。活在两个生活圈子里的两个孩子就这么擦肩而过,一双黑皮鞋成就了他们今生最美的相遇。
画外音
穷小子说:“如果不是我的,我一定要把它还给你!”
富家男孩说:“如果不再属于我,我希望把它送给你!”
2018/11/7
Ⅱ 愿善良遇见善良
愿善良遇见善良
文/蔚兰
最近看了一部很感人的埃及微电影《鞋子》。一个穷困的小男孩,走在街上时,鞋子突然破了,完全无法行走,他只能坐在路边开始修理鞋子。这时,街上又出现了一位衣着时尚的男孩,他穿着一又崭新锃亮的皮鞋,让穷男孩心生羡慕。后来这个富男孩在挤火车时,一只皮鞋掉在了地上。穷男孩看到后,赶紧捡了起来,后来又打着赤脚去追赶火车,想把皮鞋给富男孩送过去。但是在将皮鞋抛上车时,失手了,鞋子还是掉在了地上。这时,那个富男孩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那只鞋子,将它抛给了穷男孩。这部微电影,没有一句台词,却感动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种族的人,获得了埃及卢克索电影奖。
这部电影,触动的是人性深处美好善良的种子。穷男孩虽然在物质层面非常贫困,但是他心地单纯、乐于助人。看到别人的鞋子掉了,打着赤脚也要去帮助别人。而那个富男孩虽然非常珍惜自己的鞋子,但发现无法重新拥有一双时,就将鞋子赠送给了那个穷男孩,让鞋子去温暖另一个人的双脚。两个孩子身上,都闪烁包容成全的人性光辉。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坑蒙拐骗、烧杀劫掠;也总有人在互相帮助,关爱奉献。在一个是非、善恶、美丑并存的世界,也许我们无须执着哪一种现象是社会的主流,而是看自己以怎样的心态在解读这些现象,并在遇到事情时,如何作出自己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的心灵已经没有了孩子那份单纯、质朴。穷人往往仇富,富人则容易嫌贫。穷人觉得富人的钱来路不正,甚至充满了血腥和罪恶。当富人遇到不幸之事时,穷人会幸灾乐祸,觉得是罪有应得。而富人觉得穷人之所以如此潦倒,只是因为胸无大志、懒散度日,受穷是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很多时候,人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运势,有时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法爬出低谷。在低潮的阶段,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鼓励与慰藉,而不是嘲讽和奚落。
很多时候,不同阶层的人站在各自的立场,失去了同理心,对与自己不同阶层的人充满了评判、指责,这往往造成社会族群的分裂,社会矛盾的激化。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行人不按信号灯抢行,就是道路上的两个不同群体的矛盾显化。如果两个群体都能安守各自的本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相信混乱无序的场景就会从路面上彻底消失。
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价值。富有的人如果只是穷奢极欲,贪图享乐,并没有用多余的钱利益社会、帮助他人,那么他所获得的尊敬并不会太多。贫穷的人如果淡泊知礼,勤劳敬业,用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服务他人。那么他就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有时媒体上刊载那些底层的环卫工、服务员捡到了钱包,归还给失主,那个时候,他们沧桑的面容上绽放着无私的美丽,让人油然而生感佩之情。
很多人的内心都生长着善良的种子,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五欲六尘的浸染下,在声色名利的追逐下,被深深地掩藏。不过,当经历突发的触动,还有世事的锤炼、心灵的困顿之后,愿我们都能够反思、回味自己的人生,重新找回那颗素朴的初心。如果贫困,安于贫困,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保持拼搏向上的努力。如果富贵,安于富贵,以谦虚包容的心态活在当下,拥有兼济苍生的情怀。
愿善良遇到善良,愿这社会善善相助,喜乐共享;愿这世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Ⅲ 类似调音师一样好看的微电影,要有寓意,一定要好看(别太吓人)
法国 《精神分裂》;强力推荐!
日本 《回忆积木小屋》;
还有《恐惧玩具屋》,这个有点吓人,但是毕竟是动画。
Ⅳ 如果看待获奖作品埃及微电影《另一只鞋子》
真的好暖心的一个小短片,超级无敌值得推荐。
这支短片的灵感应该是来自甘地的故事。短片虽然很短,但传达的信息呼之欲出。就我个人从整体上看《另一只》,影片最终明确的落脚点,点在了愿望的对称上;而对称最终的促成则来自同理心的交汇。
影片里的主要人物的社会身份并不对称。一个是衣着脏兮兮穿破人字拖的孩子,另一个则干净整洁穿着新鞋。但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珍视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出场的小男孩即使在人字拖已经无可修复的情况下还在一次次不断尝试修补它。
而在屡试屡败的实况里忽然在车站人群中望见一双踏着新鞋的双脚,而鞋子的主人却一直拿纸巾不断擦拭鞋面,小男孩满眼羡慕目光地一直跟随着这双新鞋流动,又时不时看看自己脚下的人字拖,表情既羡慕又失落,患得患失。但由此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珍爱之心是相同的。
在车子立即发动的时候,拥有新鞋的孩子不小心在人潮中将一只鞋子挤掉,但鞋子的小主人依旧恋恋不舍的回头期望能拾回这只遗落的鞋子。
而人字拖已经损坏的男孩看见并上前捡到了这只新鞋,端起来满足得只看了一会儿,又望向火车上的男孩的表情,他毅然拿着鞋子追了上去,期望能将鞋子归还到它主人手中,但车子速度太快,孩子的步伐太小,两个人只能错失机会。
这里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同理心。穿人字拖的孩子心思单纯又细腻,即使也有想要穿新鞋的渴望,但同理心从一开始就折射到了一直在擦新鞋的男孩身上。所以他根本也没来得及多想,一看到火车上的男孩对新鞋的可惜,他就义无反顾的追上去。
转折在于穿新鞋的孩子得知自己无法拾回另一只鞋子,却最终选择了将脚下的鞋子脱下来扔出车,其实这个与其留着单只鞋子不如成全一双鞋子的行为行为既包含了成全,也包含了感激。成全了一双对称的鞋子,也无意中成全了想要穿上新鞋的男孩的梦。
所以一个完整的善意举动应该是双方促成的,缺了任意一方的参与它都不构成圆满的句点。
同时,也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实不分,也不该按阶级区分。不论富贵贫穷与否,保持它,就可以为匆忙的世界留出温柔的一隅书写和谐的人文关怀。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同呼吸,共命运的体现之一。
Ⅳ the other pair是什么意思
翻译:另一双。
Ⅵ 有什么好看的微电影推荐下
《调音师》豆瓣9.2分
很多时候生活不是太入戏,只是进入角色后,必须演下去。
《黑洞》豆瓣8.1分
七宗罪是西方认为一切罪恶的源泉,而贪婪是七宗罪之首,作者巧妙的作用了贪婪这个特点,把人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另一只鞋子》豆瓣8.2分
善良遇见善良,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信号》豆瓣8.6分
这个世界究竟存在多少奇遇或者邂逅,它们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暗淡酝酿,可某一天你会梦见她的眼神。
《最好吃的饭》豆瓣7.7分
四分钟让百万人潸然泪下的短片。
更多精彩微电影请来找我,如图所示~
Ⅶ 观《另一只鞋子》有感
善良像黑夜中的月光,给路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善良像寒冬中的火炉,给我们带来温暖的火光;善良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给我们带来一丝清凉……获得大奖的埃及电影《另一只鞋子》,在短短四分钟内就诠释了“善良”的含义……
影片讲述的是小男孩赛义德发现鞋子坏了,在茫茫人群中看到了一双皮鞋,眼看火车就要开了,德拉的鞋子掉了,赛义德把鞋子拾起,想要物归原主,只见火车越走越快,德拉无法拿到鞋子,于是把另一只鞋子扔给了赛义德。最令我感动的是德拉把鞋子扔给赛义德的时候,善良之举深深地触动了我。
由此,我想到了亲善大使赫本,她帮助许多“第三世界”的儿童,临死时,赫本还在为他们着想,被誉为“飘落人间的天使”。她的善良,令人动容。
同时,我又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件关于“善良”的真实事情,有一次,我在坐公交车时,有一位老爷爷的手机落在车上了,我心想:我该怎么办呢?还是给车长吧!我赶紧把手机给车长,可我又想:他不会私吞吧?就在这时,车长对我说:“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手机还给失主。”这下我就放心了。就像影片中的两个小男孩,当善良遇上善良,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
这部影片正对应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是最重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光明,当善良充满世界,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美丽。当善良遇见善良,世界就会充满希望。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善良的人。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个仅有四分钟的视频,出人意料的是有10亿的点击量。
开始的镜头是一双脚一只坏了的`夹脚拖鞋,小男孩拖着这只鞋走到墙角坐下,反复捣鼓,坏掉的拖鞋,那只鞋已经修不好了,小男孩十分生气,客人不能痛快的扔掉它,心里一定很难受,忽然小男孩抬起头时,看到了另一双脚,另一双穿着崭新的皮鞋,与她截然不同的脚,鞋子的主人每走一步,都忍不住低头把它擦擦,我想,他能拥有这双皮鞋,也应该付出了不少代价,小男孩儿入迷的看着那双皮鞋。
火车就要出发了,大家一窝蜂的冲向了火车,匆忙上车的孩子不小心掉了一只皮鞋,小男孩看到了,跑过去捡了起来,小男孩第一次触碰,这样的新鞋,当他双手拿起鞋子时,神情庄重严肃,仿佛捧着一个重要的保障,打量着鞋子,他微微摇了摇头,看了看已经发动的火车,有了咬嘴唇,依然跑了出去,光着一只脚,去追火车,直到筋疲力尽,使劲把鞋子扔了出去,可是鞋子掉到了地上,没能,被火车上的男孩接到,杨海生急得直跺脚,火车上焦急的等着自己的鞋子的小男孩看到这里,抬起了自己的另一只脚将崭新的皮鞋脱下,扔下火车,然后微笑着和火车下的小男孩儿挥手告别,叫男孩将两只新鞋剪了,放在一起,开心的像,折火车挥手,仿佛跟玩儿了很久的朋友告别,故事结束了,我明白了,既然得不到就依然选择放弃,既然选择了放弃,就要让放弃变得有价值,不知道在这个世上有几个人,在失去的同时,具有这样睿智的思想,但知道人生丰富多彩,人生短暂无常,人生有得必有失,不可能一帆风顺,选择了放弃就积极一点,豁达一点,放下心头的包袱,轻装上阵,也许得到的是更多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Ⅷ 求一个公益广告名字,讲两个小男孩和一双鞋的故事。
正确的名字是《另一只鞋子》
Ⅸ 《另一只鞋》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另一只鞋》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部埃及短片《另一只鞋子》,看后,我深受感动。
故事讲的是,一名叫赛义德的穷人孩子走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旁,衣服很脏,很旧,脚上破烂不堪的拖鞋坏了。男孩把它脱下走到一个小角落去休鞋,鞋子下面的底面已经磨出了一个大洞,怎么补也补不上,赛义德十分扫兴。就在这时,德拉——一个穿着体面的男孩进入了赛义德的视野。赛义德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擦得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心里十分羡慕。德拉像宝贝一样用纸巾擦着那双黑皮鞋,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擦几下,一直到上车。可是,左脚上的鞋被拥挤的人群挤掉了,这使他伤心不已。
一直躲在角落的赛义德看见了,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拿起那只他梦寐以求的皮鞋,做了一个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还给男孩!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德拉乘的那列火车,但火车一直在加速,怎么也追不上。他挺了下来,用力把鞋抛向男孩,却差了一点儿,赛义德失望地把手放了下来。德拉看着赛义德,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将另一只鞋也抛给了男孩……
看完后,我想到了一篇《渔夫之网》。它讲的是一位渔夫织的网很小,没有捕到鱼,后来听从邻居的劝告后,将网织大一些,捕到了很多鱼。最后,他贪得无厌,想:既然这样,就把网再织大一些吧。结果,渔网太大,捕到的鱼太多,把渔船拉翻了。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影片《另一只鞋子》中,男孩们没有私心,而是心存善念,为别人着想。赛义德得到了最需要的鞋子,德拉虽然失去了鞋,却收获了美德,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世界。而渔夫呢,贪得无厌的结局便是葬身鱼腹。
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得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送给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简短的八个字,却韵含了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播下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收获的将是灵魂的闪光,温馨的花香。
一个贫苦男孩儿的鞋子坏了,他到了路边修鞋,课鞋子怎么也修不好,他无奈,将鞋子一甩。抬头看见了一双崭新的皮鞋,鞋子的主人不停的擦拭着小皮鞋,穷男孩看着小皮鞋开心地笑了。火车要出发了,由于人太多,小主人的一只鞋被挤掉了,他想去拿,可是来不及了,只剩了一只小皮鞋在那里。穷男孩看到了,拿起小皮鞋向火车的方向跑去,他想把鞋还给他的主人,可火车越开越快,在最后一刻,小男孩用力把鞋朝车门的方向扔去,可并没有扔进去。车上的男孩沉默了一会,脱下了另一只鞋向贫苦男孩扔去,两个人挥手告别。
这个微电影没有一句话,却深刻感人,诠释了人间最美的部分,穷孩子的追鞋相送正是君子固穷的体现,富孩子的脱鞋相赠正是君子成人之美的体现,仅仅四分钟多的视频却捕捉到了人类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面,人世间的大德莫过于成全对方,有时候成全对方就是成全自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给予一点,还怕这世界不够美好?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微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另一只鞋》这个视频主要进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和一双拖鞋。他走着走着,突然鞋子坏了,他拖下鞋子躲在一边修理自己的鞋子,可是鞋子始终没有修好,小男孩有点生气了,使劲的将自己的那只拖鞋摔在了地上,无助地坐在火车站旁边的椅子上四处张望,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穿着漆黑油亮的黑皮鞋的男孩从他旁边经过,还不时地用纸擦自己心爱的鞋子。小男孩心想:我要是能有这么一双皮鞋,那该多好啊!这时火车鸣笛了,穿黑皮鞋的男孩被他的爸爸拉着上了火车,小男孩随着人群上了火车后发现自己的一只鞋被挤掉在了地上,小男孩想下去拿,可火车已经发车了,他无法捡回自己心爱的鞋子了。那个没有鞋穿的小男孩,拿起鞋子犹豫了一会儿后,拿着鞋子去追那辆火车了,小男孩想把鞋还给他,可火车越开越快,紧急之下,小男孩将鞋子扔了出去。可惜火车上的那个小男孩并没有接住,鞋子又掉在了地上。火车上的小男孩看见他没有鞋穿不还帮自己,于是就把自己脚上的另一只鞋扔了下去。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感受到了:我们应该学习这两个男孩的所作所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既然自己得不到,成人之美,帮助别人。自己不需要的,那就给需要的人去用。善良,就是人生最耀眼的太阳。
善良的人总会有好报,你给予别人一分,别人也回报你十倍,有个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儿在人来人往的街上走着,一不小心,他穿的拖鞋坏了一只,用尽全部的办法,可最终还没能修好。这时他看见了一个男孩儿,他穿着一双闪闪发亮的黑皮鞋,边走边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小男孩儿十分羡慕,很喜欢那双黑色的皮鞋。火车来了,穿黑皮鞋的小男孩儿被他的爸爸拉上了车。由于人群拥挤,所以他掉了一只皮鞋。火车启动了,他却不能去捡那只鞋。
这时贫穷的小男孩儿捡起那只鞋,赤着脚丫追赶火车,可他跑不动了,于是决定把鞋子扔进车里,可惜没有扔进去。火车上的男孩儿看到这一幕,把自己另一只鞋子也扔给了贫穷的小男孩儿,并朝他感激地挥了挥手。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心里大有感触,文中的那个贫穷的小男孩儿是我真正的明白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一件东西,即使自己再喜欢不是自己的,也不可以去碰,人生的道路上必定也会有坎坷,可我们要永远相信好人有好报这句话!
这是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埃及青年,捕捉到了人类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颗纯朴童心,并制作出了这部四分钟的微电影。
车站的时钟马上就要到点了,火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这时一个小男孩步履蹒跚的走来,他的一只拖鞋坏掉了,他走到车站旁的一个小石墩坐下修理他的拖鞋,但是他的拖鞋已经无法再修补了,他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穿着的鞋很是羡慕。
这时车站的进站铃想起,有一个小男孩正在系他的黑皮鞋鞋带,他的家人催促他赶紧上车,就在他上车期间,一只脚的鞋子跟掉了,小男孩看到了,捡起落在地上的鞋子,他拿着鞋子奔跑想追上火车上的小男孩递给他,但是始终跑得慢了一步,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小男孩光着脚拿着鞋想追却追不上,后来他想不行就将鞋子扔给他,他扔了出去,但是火车上的小男孩没有接住,这时火车越来越远,火车上的小男孩做了一个举动,他脱下自己脚上的鞋,朝着小男孩扔了过去,并且朝他挥了挥手,冲他笑了笑,小男孩也看到了他的举动,会心的一笑,看到这里让我很感动。
剧中没有一句台词却感动了世界上不同种族、文化的人,荣获埃及卢克索电影节大奖。它告诫我们:贫苦时要坚守底线,富有时要学会给予和成全。没有一句说教,却胜过无数句说教!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的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给你。两个善良的小男孩,做出了让人感动的举动。有时候有太多事我们面对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好,是我们想得太多了,还是我们心里缺少了什么想不到这些,所以看完这个微电影,让我深思了一会儿。
Ⅹ 微电影《另一只鞋》有感
没有一句台词,四分钟的电影,却—— 感动了无数人
电影的开始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他的两双拖鞋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而且其中的一只已经不能穿了,他坐在石阶上,企图修好自己的鞋子,可是无论他怎样修,最终还是没修好,无奈的他抬起了头。
这时,突然一双黑的发亮的皮鞋进入了他的眼帘,它黑得就像一对宝石,男孩也对它爱不释手,时不时就用纸巾擦拭它。
那个穷困的小男孩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双皮鞋,皮鞋走到哪里,他的目光就跟随到皮鞋到了那里。然后他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拖鞋,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然后便又盯着那双鞋子了。
叮铃铃,叮铃铃......火车的钟声打断了他,穿皮鞋的小男生也该上车了,他非常担心自己脚上的鞋子,害怕别人踩脏了它。但是尽管他小心翼翼的爱护着鞋子,可是那双鞋子还是趁他不注意时被别人踩掉了。
火车已经开走,小男孩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捡那双鞋子了。
正当小男孩伤心时,那个穷困的男孩跑了出来,他捡起那双皮鞋,看了看站在火车上的小男孩,然后飞快的上火车行驶的方向跑去,跑看跑着,他实在跑不动了,而飞车越开越远。
此时,他就把手中那只乌黑发亮的鞋使出吃奶的劲向火车的方向投了过去。可车上的男孩并没有接住,他看了看那个贫穷孩子脚上的一只鞋,想了想,便把他脚上的那只鞋也扔了出去,贫困的小男孩捡起了鞋子,用感激的眼神看着那个富有的小男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贫困时要坚守底线,富有时要学会给予与成全。
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得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给你。
这种品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