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佰》中那位说天津话的营长,家人目前在哪里
正在热映的电影《八佰》中,有一位说着天津话的营长,他的名字叫杨瑞符,是地道的静海人。从静海离家参军,淞沪战场上四行仓库保卫战一战成名。
1940年前后,杨瑞符病故长眠他乡,杨瑞符的后辈亲属在老家为他修建了衣冠冢。如今,杨家人希望到杨瑞符墓地祭拜。
《八佰》电影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阻击日军,顽强抗战四天四夜的故事。坚守的中国军队由团副谢晋元、营长杨瑞符带领和指挥。
影片中,一口天津话成了杨瑞符的“地理标签”,他和谢晋元组织全营官兵打退日军的多次正面进攻和偷袭。日军企图炸毁四行仓库围墙时,一名叫陈树生的战士捆绑着炸药跳下围墙和日军同归于尽,这场画面看哭观众。
影片的最后,在有关人物的介绍中显示,杨瑞符是天津静海人。同样关注到影片中这处细节的还有静海区文史工作者李佳阳,他告诉记者,多年前就听说静海区有位淞沪会战的抗战英雄,但关于这位英雄的资料比较少。
杨瑞符,字节卿,1902年出生,1921年入伍。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团副谢晋元和时任营长的杨瑞符带领官兵坚守与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条苏州河的四行仓库,部队官兵击退了日军一个师团的六次围攻,打死日军2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7人。
四行仓库保卫战十分惨烈,影片中战士陈树生绑着炸药和日军同归于尽的画面改编于真实事件。当年杨瑞符在战场上为记者题词为“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求生存”,同样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
B. 八佰的内容简介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影片,影片初始,我们看到的是士气低迷、组织涣散的军队走在田野中,被战争破坏了的上海,配上几声苍凉的鸦叫声,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悲凉凄惨的。我想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淞沪会战又是怎样的战役呢?历史书上只能用形容词形容一下淞沪会战的惨烈,数据倒是可以直观地印证一下这场战役的悲壮与绝望——我国军80万人对战日军20万人,国军宣布伤亡30万人,日军宣布伤亡4万余人,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能感受到吗?日军的攻势难以抵挡,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结语任何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都有舍身取义为国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辈,有冷眼旁观见风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义当前,可否团结一致?鲁迅先生口诛笔伐,想要通过笔杆子唤醒麻木的国人,军人死守阵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呐喊,国不在,家何在?
C. 电影《八佰》里有个感人的镜头,战士们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
电影《八佰》里有个桥段,陈树生身上梱满手榴弹从四行仑库墙壁破口跳下去与敌同归于尽。
我们从电影里看到,是日军派出了一小队人马手挚护盾潜到了四行仑库墙角下,企图挖洞安放炸药,如果得逞,四行仑库将万分危险,而仑库中官兵也已知敌之企图,用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消灭护盾下的敌人,手榴弹扔在上面也无用,陈树生依然赴死,在身上梱满手榴弹从6楼纵身跳下以巨大的冲击力砸开护盾与十几名敌人同归于尽!
还要指出的是,东方战场正是对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正因为我们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才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胜利正是凭决绝意志赢得的。
D. 陈树立是什么电影人物
没有在相关的电影中搜索到陈树立这个角色,但是有一个名字相近的电影角色是叫陈树生。这个角色是电影《八佰》中的一个角色,是由演员郑恺饰演。这个角色在这部群像电影中并没有太多的戏份,但是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这个情节中,让观众记忆非常深刻。
而郑恺在这部电影中的出演也被观众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郑恺平常在综艺中出现的形象与这部电影中出演的形象反差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最初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观众并非,认为这个是由郑恺饰演,最后翻演员表的时候才发现。
所以如果问这个问题的这位网友想要查找的是这个角色的话,那就可能是陈树生,而不是叫作陈树立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陈树立这个角色所在的影视剧是比较久远的那一种,所以就查找不到。
E.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一看的,里面主要讲的是淞沪会战里的最后一战:四行仓库的那场战争。其实这个电影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内心都会非常的难受,想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却不知怎么做。淞沪会战虽然是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和日军的交战,但是我们真的输得非常的惨,非常的憋屈。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应该了解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这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大部队可以撤离,其次就是为了能够让英国等领事会的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国际方面给予我们援助,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场战争注定是无法胜利的,但是最终他们八百壮士成功守了下来,最后安全撤退,其实他们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们应该敬佩他们,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F. 《八佰》点映大获好评,你对哪个演员印象最深刻
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我国上海即将被日军攻陷,400多名中国战士驻守四行仓库,誓死抵抗,对外号称“八百壮士”。数十年后,著名导演管虎为了致敬这些为了保护祖国牺牲自己战士们,将他们辉煌的壮举拍成了电影并搬上了大银幕。这部影片没有特定的主角,但有王千源、张译、姜武等演技派演员加盟,凭借他们卓越的演出在刚刚点映结束就获得了大量好评,不论是电影内容还是票房亦或者是听觉、视觉效果上来说,这部电影非常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当中体现了当今国内影视工业的顶尖水准。因此有不少剧中的演员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每个人的观影方式不同,所以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也会给观影者带来不同的印象,比如演员郑恺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一位影片中戏份不到三分钟的角色。
《八佰》这部电影中,你又对那个演员的印象最深刻?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