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百子湾中国电影资料馆是哪个街道
地址: 朝阳区百子湾南二路2号
⑵ 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哪儿
在八王坟或者大望路沿线找到973到南皋站下车即是。
⑶ 从大望路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 怎么走坐地铁可以到吗。
乘坐 地铁1号线(苹果园方向), 在 建国门站 下车
乘坐 地铁2号线(外环)(或 地铁2号线(内环)), 在 积水潭站 下车(A西北口出)
⑷ 中国电影资料馆是几本
中国电影资料馆不是本科,因此没有几本的说法。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国家级电影档案馆和电影理论研究教育机构。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58年,1980年成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正式会员,是我国电影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1984年原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现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并入,成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业务部门
馆内业务部门有﹕资料编目研究部、影片管理与技术部、学术活动服务部、对外联络处、电影数据库。基于影片材料的不同特点,该馆在北京和西安两地修建了恒温10C,±1C,相对湿度55~65%,有空调设施的专用库房,总计15000平方米﹔有专门维护和复制影片数据的技术车间、不同规格的标准放映厅、放像厅、学术研讨室和资料阅览室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电影资料馆
⑸ 中国电影资料馆承认学历吗
承认。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58年,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正式会员,直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电影资料馆承认学历,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成绩全部合格,能按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并具备2018年国家统招统分毕业生就业派遣条件才可任职。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我国电影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负责收集、整理、研究、保管中国生产的有关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和数据,并提供利用。
⑹ 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介绍
中国电影资料馆是中国广电总局所属的部门档案馆,同时与国家档案局有着密切的联系。1958年9月成立,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下的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8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原文学艺术研究院的电影研究所合并,在原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⑺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历程
中国当代电影(新时期)从1977年开始到现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
其主要特点 :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
④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⑤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⑻ 电影资料馆算学校吗
不算。
电影资料馆是基于学术研究、历史研究或社会教育的目的,而收集各种影片、书籍等相关资料,加以归档保存的一种机构。电影资料馆还有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
198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被吸纳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正式成员。1984年,原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的电影研究所并入该馆。至此以后,对外一直有“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两个名称。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电影资料馆人默默耕耘、辛勤奉献,在电影档案的收集整理、研究利用、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的贡献,形成了“和谐、专业、奉献、创新”的工作作风,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关于华语电影的影像、剧照、海报资料档案库,北京以外还于西安临潼建有大型影片底片素材库。
中国电影资料馆也是广电总局直属硕士学位授予机构,至2010年9月已毕业研究生一百余名,他们中的很多都已成为各电影单位的业务骨干。中国电影资料馆还编辑出版《中国电影报》、《当代电影》、《电影》等专业报刊,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大发展的今天发挥着积极的媒体报道、反馈和学术批评功能。
⑼ 从北京南站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要多长时间,希望可以给出详细的线路图,谢谢!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 → 地铁2号线,全程约12.6公里
1、从北京南站步行约180米,到达北京南站
2、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3站, 到达宣武门站
3、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6站, 到达积水潭站
4、步行约670米,到达中国电影资料馆
⑽ 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主要职责
该馆负责收集、整理、研究、保管中国生产的电影片的底片素材、拷贝、电影剧本、分镜头剧本、完成台本以及剧照、海报、评介材料等有关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和数据,也保管部分外国电影拷贝和有关文图数据,并提供利用。在电影档案的收集、利用、电影理论研究、国内外电影学术交流和电影教学、电影报刊出版工作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是以电影档案工作为核心、业务和功能多元化的电影文化事业单位。它更以世界上最大的关于中国电影影像资料的收藏成为国际电影资料界重要成员之一。该馆拥有两座大型影片资料库——北京电影资料库和西安电影资料库以及各种不同规模和档次电影放映厅、电影文图资料库、录像、光盘视听室。
自1958年起,该馆就开始了各类电影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40多年来,已经收藏有各个时期的中外影片30多万本,计27200余部,影片素材18000余套,中外电影人档案数千卷以及上百万件中外电影图书期刊和剧照等文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