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闺梦里人的介绍
《春闺梦里人》是1925年上映的中国剧情电影,由李泽源、梅雪俦执导,王汉伦、刘继群等主演。 《春闺梦里人》讲述了陈时英在美国陆军大学毕业后,投身回国,改革祖国的军工教育,时值国家正是军阀混战,时英的督军也因与邻省的军阀不睦,决定发动战争时英奔赴战场后身受重伤。
❷ 什么是汤加丽
汤加丽,就职于国家级歌舞团舞蹈队,学士学位,中级职称。在省体委学习体操,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获两枚金牌,并获优秀运动员称号。从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毕业,分至国家级歌舞团担任演员兼教员至今。曾在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汤加丽(blog)小档案:
出生日期:1976年7月13日?
出生地:安徽合肥?
身高:165cm
血型:A型
爱好:爬山、游泳、听音乐
名言:吃好饭睡好觉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黑色?
最喜欢的电影:《魂断蓝桥》?
最崇拜的影星:费雯丽?
最开心的事:吃了睡,睡了吃,过小猪一般的生活。?
最喜欢的人:直性子的人,因我这人“头脑简单”。
在安徽省体委学习艺术体操,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获三枚金牌,并获优秀运动员称号。
从安徽省艺术学校舞蹈专业毕业,分至安徽省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成为安徽省电视台特邀演员,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担纲领舞。
从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本科毕业,考至东方歌舞团担任演员兼教员,曾赴法国、意大利、摩纳哥、加拿大、韩国、朝鲜等国演出。
曾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舞蹈表演作品:
在省艺校就读时期:《金蛇狂舞》、《女儿河》、《春雨》、《荷花舞》、《高山流水》、《担鲜藕》、《抢板凳》、《弓舞》、《新婚别》等。
在省歌舞团工作时期:《山妞》、《凤阳花鼓》、《友爱》等。
在舞蹈学院就读时期:《黄河》、《霓裳羽衣舞》、《黄土黄》、《大师哥小师妹》、《梁祝》、《木兰归》、《挂帅》等。
在东方歌舞团工作时期:《红帽子》(拉美)、《国土》(拉美)、《丽娜,你在哪里》(印度)、《请跟我来》(印度)、《罐舞》(斯里兰卡)、《脚铃》(斯里兰卡)、《假日里的年轻人》(俄罗斯)、《尼罗河》(阿拉伯)、《阿拉瑞普》(阿拉伯)、《铃铛》(朝鲜)、《伞扇》(日本)、《阿波》(日本)、《青春的节奏》(马来西亚)、《草裙舞》(夏威夷)、《波里尼西亚人》(夏威夷)等。
话剧表演作品:
《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舞剧表演作品:
《魅》。
舞蹈编导及表演作品:
电影《春闺泪》。
电视剧《欢天喜地七仙女》。
舞蹈编导作品: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3》。
话剧《绿帽子》。
舞蹈理论作品:
论文《古典舞的根源与发展》刊载于1997年第3-4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影视剧表演作品: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扮演紫云。为反清复明大计,藏身青楼,成为一代名妓。无意间与康熙偶遇,深得其宠爱。后面临忠孝两难困境,不得已服毒自尽,以保全康熙性命。
在电视剧《银鼠》中扮演邱夫人。温柔贤淑,深明大义,为支持丈夫肃贪事业,卷入宫廷仇杀。
在电视剧《长江刑警》中饰演八面玲珑、呼风唤雨的公关部经理沈晶晶。出于个人私利,也出于情感需要,将各种层面的人玩弄于股掌,只身远赴法兰西。
在电视剧《古董王爷》中扮演那仁氏。善良可爱,能歌善舞,是大内总管最为宠爱的小妾。后良知发现,主动给皇室通风报信,惨遭杀害。
此外,参加拍摄的影视剧还有:《欢天喜地七仙女》(饰嫦娥)、《倚天屠龙记》(饰韩姬)、《大栅栏》(饰柳腰)、《李三闯京城》(饰唐老师)等。
写真作品: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
《汤加丽人体艺术摄影》。
《汤加丽写真》。
《汤加丽舞蹈人体艺术写真》。
广告作品:(略)
❸ 辽宁凤城在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
辽宁省丹东市县级市凤城市,古称凤凰城,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为省辖县级市。凤城市北邻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丹东市振安区和东港市接壤,东靠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山、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梨树村、东汤圣泉度假村温泉、玉龙湖景区等旅游景点。总面积5513平方千米。
与凤城市有关的古今名人有:
01、辽圣宗耶律隆绪(972-1031):1011年,辽圣宗到龙原城视察,以“其城要害”,撤销龙原府、龙原县,设立开州、开远县,州、县同驻开远城(凤城古城址)。1014年辽圣宗把双州、韩州1000多户迁到开州,撤销开州,设立开封府,开封府辖开远县。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名耶律文殊奴,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辽朝第六位皇帝(983-1031)。辽景宗耶律贤长子,母承天皇太后萧绰。乾亨四年(982)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亲征,屡败宋军订立“澶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此后一百多年,辽宋未大战。为制扼宋,对党项施以拉拢之策。统和二十七年(1009)正式亲政,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辽朝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他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所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1031年驾崩,葬庆陵。
02、李文德:1780年李文德考中举人,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举子,1853年姜佳·庆文考中进士,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进士。
03、陈本植:1876年东边兵备道员陈本植集资在凤城建文庙祭祀孔子推动儒学教育。1877年建启凤书院为地方科举预备场所,接收安东、宽甸等地童生入学。至1895年凤城儒学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有书院一处,私塾馆200处,童生四五千人。1780-1897年凤城地区考中进士3人,举人23人。
04、王奉璋:1951年凤城一中(前身是启凤书院)校长王奉璋因治学和抗美援朝有功,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62年凤城一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中。1964年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匾。这所高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05、包全杰:东方红小学创办于1908年,以“小学作文循序训练”成果名闻全国。该校校长包全杰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文艺创作佳作不断,有全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画家、曲艺作家于德才、林和平、王金力、方明贵、孙秀华、孙世伟、陈学良等,满族舞蹈创作、表演多次荣获国家大奖。
06、马龙潭(1857-1940):张作霖结拜大哥,东边镇守使,陆军中将,“九·一八”事变后,坚不就任汉奸职。字腾溪,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少年时风流倜傥、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堪称一代儒将。马龙潭精力过人,60岁仍骑马出巡,日驰千里。他虽戎马在外,却两次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乡人尊称为“马大人”。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1909年春马龙潭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相当于副旅长),驻军凤城。
07、鲍化南(1867-1926):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辽宁省凤城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下旬鲍化南在凤城组织武装力量,宣布武装起义,率众奔袭凤城县,12月8日在火焰沟与清兵激战。终因弹尽援绝而被迫退至庄河,坚持武装斗争。后来辽宁各地的义军已齐集大连和金复州等地,编成关外民军一军二师四个旅,鲍化南被任命为旅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鲍化南被迫流亡,1920年回到家乡。1926年因病逝世。
08、蔡运升(1879-1959):字品山,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南的双城市)人。早年毕业于保定法政学堂,后到浙江巡抚衙门任文案委员。清宣统三年(1911)回双城,被推举为中学校长、地方议会议长。不久应黑龙江省都督宋小濂之邀,任黑龙江都督府参事兼筹防处参议。1915年任黑龙江政务厅长。其后先后任吉林省永衡官银号总办兼实业厅长、吉长道尹兼长春交涉员、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员。1917年任滨江道尹,1928年根据其弟之托,将周恩来由双城站送抵满洲里,使周恩来甩掉警察顺利抵达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40年后蔡运升被委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伪满洲国期间,蔡运升先后担任伪间岛省省长、中央银行副总裁、外务局长官、经济部大臣、参议府参议。东北解放时,他受苏方示意,离开长春赴北平。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定贡献。
09、鲍文越(1890-?):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7岁入北京陆军小学,后考入在西直门的陆军大学,毕业后回东北,在奉军第二十六旅任中校参谋,被当时的旅长张学良选中,提升为上校参谋。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二十六旅改为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军团都,他被提升为少将参谋长,继任中将参谋长。1928年冬东北军被调任东北讲武堂教育长。1930年初调至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长,1931年4月辞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张学良退至北平。1933年初任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办公厅主任,积极支持东北军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他是捉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软禁于南京,他尽力多方营救。1937年7月29日日军攻下北平,他去上海避难。1939年12月9日应邀去南京参加汪精卫伪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开学典礼。1940年3月被任为汪精卫伪中央的军事委员会常委。1942年后历任伪军政部长、总参谋长,河南省长。日伪投降后军统特务将其逮捕,被判处死刑。由傅作义以身家姓命担保,向蒋介石求情。故虽判决而没被执行。1946年秋他仍押在南京陆军监狱,后被押往台湾。
10、邓铁梅(1892-1934):革命烈士,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生于辽宁省本溪县磨石峪村的一个富裕之家。1917年邓铁梅进入旧警界任职,由下级警士逐步晋升为凤城县公安局长。1931年10月下旬正式创建了辽东三角地区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东北民众自卫军,邓铁梅任司令。1934年5月30日叛徒沈廷辅带便衣队抓捕了邓铁梅。9月28日被杀害于奉天伪陆军监狱,时年43岁。
11、张海川(1893-1932):名兴,字海川,辽宁宽甸县毛甸子乡洼子沟村人,牺牲时任东北国民救国军第3军团第6支队司令。1931年10月举旗抗日,同年12月,被驻北平的东北民辽宁宽甸县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抗日义勇军第19路军司令。1932年6月,被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委任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支队司令。同年12月,在岫岩县(原属凤城县)黄花甸子同日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0岁。
12、车鸿志(1894-1932):字凌云。辽宁省凤城县人。1921年考取奉天讲武堂,毕业后到东北军第十八旅部当差遣副官,后任丁超镇守使署副官、中东铁路护路军铁甲车队队长等职。1926年辞去军队职务,应聘到东省特别区立第一中学任体育教员兼军事教官。日本占领哈尔滨后他组织了一支拥有200多名师生参加的抗日义勇军学生大队,在一面坡集合后,开展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他们的武器虽然简陋,但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后与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将军部汇合,辗转于哈东地区,多次参加与日军作战。后来这支队伍发展到600多人,号称“车团”。一次在勃利山区转移,行至桶子沟时。与日军交火,在战斗中牺牲。
13、黄显声(1896-1949):中共特别党员,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1930年春得张学良重用,升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身抗日,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14、刘多荃(1897-1985):曾任张学良卫队司令,“西安事变”任“捉蒋”指挥。字芳波,奉天凤城(今辽宁凤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被提升为师长。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刘多荃参与了此次事变,担任捉蒋行动的总指挥。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成6个军,刘多荃任第四十九军军长。1941年刘多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后兼任热河省政府主席,1943年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8年底刘多荃举家迁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香港通电起义。194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多荃从香港返回北京,后任政务院参事、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副主任、民革第四、五届中央常委和第六届中央常委会顾问、民革辽宁省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职。1985年在北京病逝。
15、李春润(1901-1933):革命烈士,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本名滨浦,满族,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城县李家堡子一户满族军事世家,本姓哲克达氏,取汉字姓李。他自幼即受到严格的满族家教。1933年牺牲,时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副总指挥。
16、王锡山(190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副师长。字岳刚,辽宁凤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8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副。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人,缴获步枪数百支及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本人在激战中负伤。后随冯占海投奔冯玉祥被改编为第53军91师,参加热河抗战、察哈尔抗战、豫北抗战、山西太行山抗战和豫皖对日游击战。1938年初升任第91师副师长。8月参加武汉会战。日军第11军占领九江后以第9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第27师团等部队在赣北展开攻势。王锡山随部与其作战。在万家岭战役中,先是驰援与日军第27师团激战的黄维第18军等部,随后参加在德安万家岭地区对日军第106师团及101师团一部的围歼战。10月5日王锡山率部在江西柘林以北甘木关阻击日军第27师团增援106师团的战斗中,被日军重兵围攻,中弹牺牲。所部官兵虽牺牲大半,仍完成阻击作战任务,获第9战区嘉奖。
17、卢广伟(1903-1944):抗日战争牺牲的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字济吾。生于奉天凤凰(今辽宁省凤城县)通远堡乡二道坊村。1923 年秋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炮兵科, 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毕业后在东北军炮兵部队服役。他善于领兵打仗,军事技术高超,屡立战功,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参谋长等职。1928 年升任为东北炮兵团团长。不久, 又调任陆军第一○五师骑兵团团长。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蒋介石不抵抗之命,不战而退,卢广伟随部队撤入关内。1934 年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1935 年秋在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骑兵训练班学习。1940年卢广伟再次请缨重返抗日战场。1941 年升任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 年春日军为了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了侵华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战——豫湘桂战役。敌军集中了近十五万的兵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向豫中发起进攻。驻扎在安徽蚌埠田家庵的四千多日军,为配合豫中攻势,于4 月中旬沿淮河西进,先后攻陷杨湖镇、正阳关、颍上等地,形势极为危急。当时,陆军骑兵第八师驻防在蒙城,卢广伟奉命率领两个团驰援颍上抗敌。卢将军亲临战场,指挥有方,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迫使日军的攻势数十日无法进展。恼羞成怒的日寇派出大批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5 月5 日上午8 时许,卢广伟在指挥阻击日军时,遭到敌机轰炸,身受多处重伤,壮烈殉国。时年41 岁。1947 年8 月29 日,国民政府对卢广伟将军明令褒扬。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8、刘澜波(1904-1982):原国家电力工业部部长,被誉为“党内开明人士”。 原名刘玉田,生于辽宁凤城县。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在北京大学肄业。中国电力工业主要领导者,在主持电力工业的近20年期间,他提出了“水火并举、因地制宜”的方针,正确处理了火电与水电的关系,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0年任中央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和党组副书记,分管电力工业。1955年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和党组书记。1958年起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9年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1981年3月,因年老主动要求退居第二线,后任国务院顾问。
19、苗可秀(1906-1935):中国少年铁血军司令,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人,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是一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5年6月12日在战斗中负伤被捕,7月25日在凤城南山刑场被杀害,年仅29岁。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姜书阁(1907-2000):笔名文渊,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历任《北平晨报》主笔,全国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顾问,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参事,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诗学广论》、《陈亮龙川词笺注》、《说曲》、《汉赋通义》、《中国文学史四十讲》等。《中国文学史研究》获1987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六五期间科研成果一等奖,《骈文史论》获湖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1、赫崇本(1908-1985):辽宁凤城人,满族,物理海洋学家。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3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来青,在山东大学任教授、系主任。1950年与童第周、曾呈奎等发起成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并担任领导工作。1956年加入中共。参与领导了全国首次海洋综合调查工作,曾任国家科委海洋组副组长。1959年参加山东海洋学院筹建工作,先后任教务长、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物理海洋研究所所长等职。主持编写《海洋学》、《潮汐学》、《动力气象》等教材。
22、关大成(1909-1988):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92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法学院政经系。“九·一八”事变初和其老师马启阎一同参加邓铁梅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在北平加入国民党及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卢沟桥事变后在天津做地下工作。1941年春在津因叛徒出卖被日军捕获受尽酷刑。1942年秋出狱去重庆。后任国民党黑龙江省党部书记长。1943年春赴哈尔滨等地开辟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被任命国民党黑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兴安省党部主委。随徐哉“接收”辽宁时初被安排为抚顺市长,1948年夏改任本溪市长。1948年去南京工作。解放前夕经香港去台湾,1988年4月29日逝世。
23、阎生堂(1910-1936):中国少年铁血军第一路指挥,革命烈士。生于凤城县农民家庭。1924年冬高小毕业务农,组织山林武装与财主作对,“九·一八”事变后奋起反抗,中国少年铁血军第一路军指挥兼行政区长官,后于凤城县沙里寨乡庙台沟被日军包围后自杀殉国。
24、丛德滋(1910-1942):中共特别党员,张学良机要秘书,《解放日报》总编辑。字悦生,生于辽宁省凤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东北大学毕业后到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领导机关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他主编的《西北向导》、《西京民报》等报刊积极宣传抗战和党的政策。先后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民众通讯社》社长,并在由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方代表组成的联合办公厅任宣传委员。1941年由于他的活动被特务察觉,加之叛徒出卖而被捕,投入兰州大沙坪监狱。在狱中丛德滋坚贞不屈,在敌人酷刑折磨下于1942年4月19日惨死于监狱。解放后,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移入兰州市烈士陵园。
25、包乾(1911-1946):原名包粹英,蒙古族,生于辽宁省凤城县红旗镇包营村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冬弃笔从戎参加抗日队伍。1937年10月包干在宛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包干响应党中央关于东北籍干部回东北工作的号召,由延安回到东北,被派到凤城县任公安局长。1946年牺牲,时年35岁。
26、邵天任(1914-2012):辽宁凤城人,1932年初参加东北义勇军。
27、黄中(1915-1996):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足协主席,中国武协主席。原名黄耀中,满族,奉天(今辽宁)凤城县人(今属岫岩)。辅仁大学肄业。1938年去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团。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政治指导员。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抗大二分校三团指导员、政治教员。
28、杨明书(1920-1982):全国著名教育家,创办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奉天安东(今辽宁东沟)人。1942年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农科。建国后历任东北实验学校教师,辽宁实验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较早开展教育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研究,编写多种农业教材。后任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29、胡真一(1920-2008):女,辽宁凤凰县人,1937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12月调入大兴安岭的游击根据地被服厂工作。1945年随苏军回国收复东北。1945年2月回国后到牡丹江军区任指导员,1948年8月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1952年任重庆市渝中区副区长。1980年3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2月经四川省委批准离职休养。金日成称她为“老战友”,并亲手为她戴上特意定制的戒指;金正日为她铸玉座铜胸像,每年春节给她寄来贺卡;2005年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来到中国亲自向她授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
30、鲁野(1926-1997):满族,辽宁凤城人。1944年毕业于安东第一国民高等学校。1948年任解放军某部文工团创作员、创作组长。1953年转业任职辽东出版社。历任辽宁人民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室主任,副编审。曾任辽宁省通俗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首届常务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心心集》(合编)、《耐冬·黄叶》(合编)、《美文经纬·鲁野卷》,中短篇小说集《鲁野康启昌小说选》,散文评论集《散文我见》(合编)。
31、张福裕(1928-1983):辽宁省凤城人。1962年被检举有生活糜烂事,经中央及省委派检查组查处定为腐化堕落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三级(15级降至18级)。后调桦川县农业局任科员,未几病休。功显而过尤者也。
32、康启昌(1932-):女,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47年肄业于凤城女子中学。1950年任凤凰城车站售票员。1953年先后在铁路中学、铁路教师学校、师范学校任教,高级讲师。曾任辽宁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现任辽宁省散文学会顾问。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心心集》(合作)、《耐冬·黄叶》(合作)、《黑夜的爱情》、《海棠依旧》、《投影黄昏》、《文学与爱情》、《哭过长夜》,散文评论集《散文我见》(合作)、《理路情深》,中短篇小说集《鲁野康启昌小说选》(合作),长篇小说《迷途少女》等。
33、张桂英(1934-):女,辽宁凤城人。张桂英用她柔弱的肩头担负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以女性特有的坚毅、执着和爱心为十几年来一直卧床不起的儿媳妇支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1996年,她的儿媳甘开才因为怀孕致病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她对病重的儿媳妇精心呵护,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喂到儿媳的口中,为了防止大小便失禁造成感染,她每天都将尿湿的裤子洗晒干净。许多人劝她把儿媳送回娘家,她每次都对别人说:“儿媳妇到我家来时是好好的人,我们有责任照顾她,不能做那种没良心事情”。从此她全家踏上了为儿媳治病的漫漫征途。甘开才卧床初期,为了防止她肌肉萎缩,张大妈从不间断地为儿媳 、热敷、换洗,后来儿媳病情稍有好转,她不顾年老体弱,用弱小的身体每天把儿媳从三楼背下来,然后面对面的搀扶着儿媳的双手,在小区里挪步、锻炼两个小时,从不间断,她们这种婆媳情感动了小区居民,人们纷纷称赞:世上真有这样的好婆婆。在张大妈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甘开才的病情已得到了较大的好转,从当初的卧床不起到现在扶着墙能走,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为了家庭,为了儿媳,再苦再累她都心甘情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真谛。
34、鲍江兮(?):人民好干部。1953年鲍江兮响应党支援东北经济建设的号召,携全家由江苏省来到辽宁省凤城县工作。1983年8月任凤城县农业银行行长兼党委书记。1990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鲍江兮“模范行长”称号。1991年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组织部主编的《人民好干部》一书。
35、周玉玮(1937-):辽宁凤城人。擅长油画。1955年考入东北美专附中学习;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校任教,历任该院油画系讲师 、副教授、教授。1980年在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油画《野花》、《宁静的雁窝岛》等被中 国美术馆收藏。油画《鸡冠花》、《出海》、《丁香》等入选亚洲现代画展、中国艺术展、中国绘画展。《我的教师万今声教授》、《雨后的路》在辽宁省首届肖像画展及省写生画展 中获一等奖。出版有《周玉玮画集》、《周玉玮油画集》。
36、于德才(1939-):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6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林学系,同年8月参加林业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管理局营林处森林抚育科长,高级工程师,是牡丹江市林学会森林经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学术秘书。
37、杨德衡(1939-):艺名半聪,辽宁凤城人。擅长中国画。1964 年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历任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室、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专业画家,辽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作品《春归》 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稻香季节》、《春归图》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杨德衡画集》。
38、包泉万(1940-):笔名赫明,蒙古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凤城县教育局教研员,《满族文学》部主任。丹东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文艺评论家联席会副会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管窥集》,杂文集《生活点子库》,专著《文艺教育学》,《剪之魂——民间剪纸艺术》、《中国民间荷包》等,论文《试论新反面形象》等。散文集《暮的遐思》获1992年云冈杯散文创作优秀著作奖。
39、刘文治(1941-):生于辽宁凤城,毕业于辽宁省戏剧学校表演系,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现为该院院长。中国影视、话剧演员。1977年刘文治参加拍摄长春电影制片厂故事片《熊迹》,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表演生涯。此后他在《水晶心》《失去的歌声》《寒夜》《孙中山》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其中因扮演孙中山获1987年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
40、李恒茂(1941-)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航海系。历任南海舰队司令部航海长,南海舰队政治部文艺创作组专业创作员、组长,丹东铁路分局工会调研员,丹东市文联《满族文学》、副主编,副编审。丹东市作协秘书长。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我的朋友》,长篇传记文学《刘兆芳传》,另外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余万字。长篇报告文学《鲍江兮》(合作)获丹东市政府文艺创作一等奖,小说《拔尖子》、散文《西沙情趣》分别获1978年、1980年海军文艺创作奖。
❹ 郑业成是谁郑业成资料介绍
一个很帅的帅哥!
郑业成温暖型男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
2013-05-20百万爱情宝贝棒棒糖磐石马天宇;林园;郭家铭;刘圆媛;丁子峻;冯砾
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
2015芈月传宋玉郑晓龙孙俪;刘涛;马苏
2015花千骨南无月高林豹;林玉芬;梁胜权霍建华;赵丽颖;马可;张丹峰;李纯;鲍天琦
2014-08-07八仙前传蓝采和王淑志;杨建武李宗翰;吴俊余;海陆;郑亦桐;张明明;白珊;张迪;张倬闻;贡米
2014-07-02古剑奇谭旺财梁胜权;黄俊文杨幂;李易峰;郑爽;钟欣桐;马天宇;乔振宇;张檬;陈伟霆
2014秀丽江山之长歌行邓禹(少年)林峰;陈权林心如;袁弘;李佳航;王媛可;于波;宗峰岩;关智斌;王雨
2014半路父子高迈张国立张国立;刘若英;童蕾
网络剧
作品时间剧名饰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
2015男神执事团羽早川赖伟康张若昀;檀健次;黄靖翔
京剧作品
时间剧名扮演角色
2011-11-04《打青龙》青龙
2012-05-03—06《春闺梦》八男兵之一
2012-05-03—06《荒山泪·夜织·抢子》八校尉之一
2012-05-25《战金山》韩世忠
2012-06-25《战金山》韩世忠
人物评价
郑业成是稚嫩但敬业的新人。猫系小生郑业成仅在电视剧《古剑奇谭》中几分钟的出镜时间内便凭借超高颜值被观众发现,获封"史上最帅旺财"。郑业成被誉为眉清目秀、俊朗帅气的"猫系小鲜肉"。93年出生的他虽然年纪尚轻,但颇为懂事,在剧组里十分讨喜。拍摄期间,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报以感恩的心态,在全剧杀青时会真心对每一个人说感谢
近日,由企鹅影业、新派系文化传媒联合出品,赵小溪、赵小鸥执导的偶像剧《重生之名流巨星》在上海开机。此次人气小鲜肉郑业成携手张馨予,马可,徐海乔共同演绎该做品,在该剧中饰演音乐明星厉逍,海报一经爆出,得到了的大批粉丝的关注,对郑业成此次的造型更是十分喜爱。
《重生之名流巨星》改编自青罗扇子的超人气同名小说,讲述了演员,歌手等人在经历了重大挫折后重生,在巨大的利益纠葛面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最终登上事业巅峰的励志故事。此次郑业成在剧中饰演一位歌手,在音乐上面有着超高的天赋,而曝光出的海报中,他造型炫酷,表情高冷,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种高贵的明星范。
据悉,在《微微一笑很倾城》杀青后,郑业成又马不停蹄的进入《重生之名流巨星》的拍摄中,被大家称为最敬业的演员。而由郑业成参演的《芈月传》也正在江苏卫视热播, 在其中饰演宋玉,他能歌能赋,长相格外俊美,是大家所喜爱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谦谦公子。
根据顾漫同名小说改编,上海剧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郑业成戏份杀青,该剧由林玉芬执导,杨洋,郑爽,毛晓彤郑业成,联袂主演。
郑业成在剧中饰演的"美人师兄"郝眉,在之前曝光的校园剧照和视频中,郑业成时而清秀帅气,时而搞怪耍酷。
该剧讲述了男女主角从一款网络游戏中相识相知并展开"网恋",随后又姻缘巧合地在现实生活中牵手,是一个温馨纯美的爱情故事。剧中郑业成饰演"美人师兄"郝眉,因外形精神帅气,外加搞怪的性格,与杨洋,牛骏峰等人共称微微四美。在拍摄期间唯一的一次媒体探班中,现场媒体都大赞他造型帅气,导演林玉芬还表示作为年轻演员,郑业成一直努力给角色加分。
据悉,在《微微一笑很倾城》杀青后,郑业成又要马不停蹄的进入《重生之名流巨星》的拍摄中。正如郑业成自己所说:"因为自己是演员,还是专注演技,多拍戏才是重点,希望能呈现更多好的角色给大家。"
郑业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在多部热播剧中有精彩的演出。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郑业成不仅作品多,演技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难怪《重生之名流巨星》的导演会看上他。
❺ 春归红楼的演员名单
倪正华饰杨建
浦克饰关汉达
郭艺文饰孙英
郭旭新饰杨小森
张保秋饰王萍
马陋夫饰荣福堂
于延平饰荣国强
胡广川饰黑龙
刘凯
❻ 寻找一部电影《春归花果山》急!急!!急!!!
你确定是这名字?有其他名字没,或者是外国片翻译不一样
❼ 有谁知道演员 郭旭新 的资料及其相关的影片
郭旭新,1955年生,四川重庆人,中国电影演员。
1974年考入空政话剧团,后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归团后任话剧演员。
1979年参加影片《山重水复》的拍摄,从此走上银幕。
1980年在影片《他们在相爱》中饰演陈楠,陈楠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当代青年,在“文革”惨遭破害以致残废,但他并没丧失生活的信心,坚韧不拔,刻苦自学,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他正直无私,深明大义,为了女友的前途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感情。郭旭新认真体味人物,全身心地投入创造角色,把陈楠的矛盾心态刻画得细腻真实,获得了成功。
1981年在影片《春归红楼》中饰演杨小森,这是一个与陈楠性格反差极大的人物,自私自利,独断专横,郭旭新的表演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再次获得成功。
1983年在影片《爱并不遥远》中饰演一个饱受磨难的小瘸子,郭旭新仔细揣摩残疾人的心态,从外形到内心去与角色靠拢,表演有创新之处。
1984年在影片《这样的人》中饰演民工刘志中,把人物身患重病,贫困无助,无奈自尽的悲愤状态阐释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受到观众肯定。
1985年在影片《姑娘,望着我》中饰勇于改过自新的眼科医生徐彦文,表演朴实自然,给人印象深刻。同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干部专修班学习,认真钻研表演技巧和表演理论。毕业后相继在影片《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和《疯狂歌女》中饰性格不同,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
郭旭新还广泛参加电视剧的拍摄,因在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中成功地塑造了柯碧舟这一人物形象而获得“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目前他正参加电视连续剧《老君寨传奇》的拍摄。他的戏路较宽,表演趋向于深沉内在。
参与影片:
疯狂歌女 DESPERATE SONGSTRESS(1988)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IS IT LOVE?(1987)
鸳鸯楼 THE YOUNG COUPLES APARTMENT(1987)
奔向银幕的马 THE HORSE GALLOPING TO THE SCREEN(1985)
姑娘,望着我 LOOK AT ME,MISS(1985)
这样的人 THE PERSON LIKE HIM(1984)
水镇情丝 ROMANCE IN THE WATER-TOWN(1983)
春归红楼 SPRING BACK TO THE RED CHAMBER(1981)
他们在相爱 THEY ARE IN LOVE(1980)
❽ 电影演员倪正华活了多少岁
倪正华,哈尔滨话剧院演员,曾任黑龙江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1953年考入松江鲁艺(松江省话剧团)当演员,1954年改为黑龙江省话剧团当演员,1957年成立哈尔滨话剧院继续当演员。舞台上创造过80多个古今中外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乐观的悲剧》中的小芬兰,《赫哲人的婚礼》中的毕克依斯加,《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中的列宁,《赫哲人的婚礼》中的毕克伊斯加,《甲午风云》中的丁汝昌《杨根思》中的杨根思,《清官外史》中的李莲英,《阿Q正传))中的阿Q等。50年代在《前进的人们》中扮演中农大老周,获东北地区文艺汇演表演奖。《兵临城下》中李忠民,《赫哲人的婚札》中的毕克依斯加,曾获哈尔滨市文化系统表演奖。70年代末开始涉足影坛,参拍过《大渡河》《保密局的枪声》《春归红楼》《花开花落》《哈尔滨大谋杀》《末代皇后》等影片。在《保密局枪声》中扮演的张仲年和《末代皇后》中扮演的李长安,均获长影小百花奖。
关于岁数,网上公开的消息查询不到,根据倪大红的岁数推断,倪正华先生今年应该在85岁左右。
❾ 上影演员卫禹平在解放前主演的电影
卫禹平(1920-1988) 原名潘祖训,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日本冈山。幼时在天津读小学,后在上海读中学。1938年,在汉口参加抗敌演剧二队、旅港剧人协会等团体,演出《家破人亡》、《马门教授》等剧目。1942年,进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加入北平南北剧社,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73年,调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兼演员组组长。
1938年,在汉口参加抗敌演剧二队、旅港剧人协会等团体,演出《家破人亡》、《马门教授》等剧目。1942年,进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加入北平南北剧社,曾主演《钦差大臣》、《魂归离恨天》等话剧。1947年后,在昆仑、清华、国泰等影片公司和“中电”二厂,主演了《新闺怨》、《青山翠谷》、《春归何处》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