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冯小刚的全部资料
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 中文名:冯小刚外文名:Xiaogang Feng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大兴区出生日期:1958年8月18日职业:导演,演员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代表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集结号,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主要成就:票房之王妻子:徐帆经历1958年出生, 自幼喜爱美术、文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后参军。转业后,进入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电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曾担任小品等舞台剧的编剧,导演。后由其好友、搭档----葛优介绍参加上海电影节,从此正式开始其电影生涯。 《遭遇激情》是他与郑晓龙联合编导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与王朔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与郑晓龙合作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搬上银幕后,又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1994年,他又干起导演,处女作是《永失我爱》,这也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冯小刚还兼做美工。1997年, 他推出电视剧《月亮背面》。近几年,又连续推出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票房成绩不俗。他的《一声叹息》在圈里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冯氏喜剧确实在这几年被人熟知,而冯小刚之所以能够成为又一个大片导演,仍是因为他导演的这些贺岁片。与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被著名电影奖项肯定过的导演相比,冯小刚是以普通观众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风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业领域打滚的导演。1997年之前,冯小刚也拍过艺术电影,但被“枪毙”不少。1996年,冯小刚的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拍不久被迫停机,当时电影局的理由是:“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这一闷棍并没有彻底打倒冯小刚,第二年,《甲方乙方》问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冯小刚修改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并通过——就是那部《一声叹息》。 尽管冯小刚在普通观众里有较好的人缘,但在电影评论界却没有收获太多的声音, 评论界每到冯小刚出场就集体失声的情况颇为奇特,反而不管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拍什么样的电影,各种文章就像狗屎一样到处都是,这种沉默有时候比电影审查还可怕,毕竟审查还是有个结果的。过度评论完全没有必要,过度不评论就是心态的问题了。 2009年元旦假期结束,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亿票房大关,公映刚刚过半就无限接近《赤壁》(上),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三亿俱乐部”成员之一。经过《非诚勿扰》一役,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已经达到10.32亿,成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非诚勿扰》让冯小刚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将同级别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抛在了身后。 冯小刚的贺岁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为处在特殊国情中的民族电影的商业化蹚出了一条出路。从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开始,冯小刚的一系列贺岁片的商业成功给疲软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 冯小刚患有白癜风冯小刚患有白癜风,脸上,手上和四肢都有明显的白斑。从《集结号》的首映 式就被发现,到现在仍然没有痊愈。甚至头皮也局部性变白[1]导演作品 非诚勿扰2 (2010) 唐山大地震(2010) 风声 The Message(2009)(担任总监) 非诚勿扰 If You are the One(2008年12月18日上映)(09年贺岁大片) 集结号 Assembly(2007) 夜宴 The Banquet(2006) 天下无贼 World without Thieves, A (2004) 手机 Cell Phone (2003) 关中刀客 (2003) (担任艺术总监) 大腕 Big Shot's Funeral (2001) 一声叹息 Sigh, A (2000) 没完没了 Mei wan mei liao (1999) 不见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1998)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 (1997) 冤家父子 (1996) 情殇 (1995) 永失我爱 Farewell My Love (1994) 北京人在纽约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1993)(与郑晓龙联合导演) 出演作品 让子弹飞(2010) 苏乞儿(2010) 建国大业(2009) 破事儿 Trivial Matters(2007) 童梦奇缘 Wait Till You Are Older(2005) 功夫 kungfu(2004) 谁说我不在乎 The Marriage Certificate(2001) 爸爸(2000) 编剧/演员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1997) 冤家父子(1996)(我是你爸爸)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 广告作品 2004年 豪爵广告片(衣柜篇、鲜花篇) 2006年 一汽马自达WAGON轿车电视广告 2006年 雅虎广告 2007年 “北京向上看”公益广告 2007年 中国人寿(姚明代言期间所有广告片) 2009年 斯巴鲁 新Legacy力狮广告 2010年 百事可乐 相声小品作品 机器人趣话(蔡明 郭达) 作者:冯小刚,张越 串门 (冯巩 倪萍) 作者:冯小刚,李晓明 心愿 (冯巩 吕丽萍) 作者:冯巩,冯俐,冯小刚 融 (冯巩 王兰) 作者:冯小刚,梁天 “面的”与“皇冠” (冯巩 牛振华) 作者:冯小刚 点子公司 (冯巩 牛群) 作者:冯巩,牛群,徐小帆,陈亦斌,冯小刚 个人奖项 2009年 新中国60年文艺界十大影响力人物 2009年 “中国梦践行者”; 2008年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08年 第二届华鼎奖·中国影视导演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2004年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 电影奖项 《非诚勿扰》(2008) 第十九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 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舒淇 《集结号》(2007) 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影片; 第四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张涵予); 第二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张涵予); 第十一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技术奖; 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张涵予)、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第十七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十佳影片奖; 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男演员奖(张涵予)、优秀电影音乐奖(王黎光) 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王黎光)、最佳摄影(吕乐) 《夜宴》(2006) 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周迅)、最佳美术指导(叶锦添)、最佳电影歌曲:张靓颖《我用所有报答爱》 第二十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周迅) 《天下无贼》(2004) 第二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刘若英; 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刘若英、传媒主编推荐大奖——年度杰出电影 第十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演员:刘若英、十大华语片 《手机》(2003) </B>第二十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葛优和范冰冰分别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大腕》(2001) 第二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葛优)、最佳男配角(英达); 《一声叹息》(2000) </B>第二十四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字塔金奖”、最佳编剧奖(冯小刚); 张国立和徐帆分别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吴旭获表演奖 《甲方乙方》(1997) </B>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葛优和刘蓓分别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http://ke..com/view/1678.htm?fr=ala0_1_1
⑵ 深扒周星驰与冯小刚多年恩怨: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一次失约那么简单,啥原因
曾经风靡一时的港片早已没落,曾经的两周一成也成为了往事,但这群演员们留下的作品,依旧如故,依旧耐看,在闲暇之余看看老剧,亦是一种享受。在九十年代,港片里的两位领军人物——周星驰、成龙,他们的票房不断刷新纪录,他们是优秀的演员,也是同行里的“竞争对手”,可是他们也出现过在彼此作品里客串的镜头。
成龙客串了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喜剧之王》,周星驰客串了成龙主演的电影《玻璃樽》,1998年这两部电影在西贡片场同时拍摄,收工之余,两个剧组人员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在一次聊天中,成龙提出了相互客串的要求,周星驰立马答应了下来。
周星驰在自己的喜剧中则不同,他所扮演的喜剧人物,总是以主人公的身份,深入到普通生活的现场,进入到一个平凡人的视角,带领银幕前的观众,去彻底的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周星驰的喜剧中,银幕前的观众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通过影片中主角的表现,银幕前的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跟着主角尬笑,跟着主角被生活戏谑,跟着主角对周遭的生活怒骂。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他的影片更像是很多市井人物生活的堆砌,这一点从《甲方乙方》、《大碗》、《没完没了》到《非诚勿扰》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这种类似于小品场景的喜剧呈现,的确在喜剧效果上更容易和银幕前的观众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但是却缺乏触动内心情感的刻印和共鸣。所以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从大了说他不能从价值观上给予观众启发,从小了说,在个人情感上无法和观众形成真切的共鸣。
⑶ 冯小刚和冯巩是什么关系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就算是曾经掏心掏肺的朋友,有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闹得不欢而散。
普通人的生活中这都是常有的事儿,充斥着浮华喧嚣的娱乐圈更是如此。
两人虽然有过小插曲,但这应该也不会影响两人的兄弟关系。
⑷ 张涵予被称为冯小刚的“御用龙套”,他出演了冯小刚的哪些电影
张涵予作为一个大器晚成式的演员,在凭借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成名时就已经到了44岁。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冯小刚2000年的电影《没完没了》,由于表现出色,之后就成为冯小刚贺岁片中的御用龙套,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手机》《大腕》《集结号》中,他或成为主角,或成为配角,都有露脸。
张涵予出演了冯小刚的众多电影,小编希望以后依然能够看到他们俩的合作。
⑸ 手机冯小刚主演
《手机》是冯小刚执导的一部贺岁喜剧片,于2003年底上映,由葛优、张国立、范冰冰等主演。
手机(2003)
导演:冯小刚
编剧:刘震云
主演:张国立/葛优/范冰冰/徐帆/韩童生/黄素影/杨欣/张涵予/范伟/张鹭/咏梅/赵奎娥/李连义/郭百利
类型:剧情/喜剧/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03-12-18(中国大陆)
片长:107分钟
又名:Cell Phone
剧情简介
著名电视谈话节目《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葛优)在去电视台录节目时,把手机忘在家中,手机中所藏的他与情人的秘密被妻子余文娟发现,后者想起他人前人后的两张脸时,觉得婚姻失去意义,提出离婚。不久,戏剧学院台词课教师沈雪(徐帆)成为严守一新女友,两人度过一段快乐时光后,沈雪发现严守一的手机响铃方式由震铃改成了震动,产生猜疑和嫉妒。
原来严守一一直割舍不掉秘密情人——某出版社女编辑武月(范冰冰)。武月在火车餐车上与严守一偶然相遇后,开始对他穷追不舍,要他为出版社写书。因为武月能帮下岗的妻子余文娟找工作,严守一答应下来,不久两人成为情人。而为了不让沈雪发现武月的存在,严守一开始不断对沈雪说谎,生活朝一团糟糕方向发展。
⑹ 她是冯小刚最钟情的人,如今刚满19岁,网友:求你放过她,你怎么看
作为娱乐圈里面的明星,其实最幸运的就是得到导演的青睐,但是在这庞大的娱乐圈里面,从来不缺颜值高,演技好的明星,所以,一个人的运气也是至关重要。
⑺ 冯小刚的国籍是哪里
截至2021年6月,中国。
冯小刚,1958年3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祖籍湖南省湘潭市,高中毕业后,冯小刚开始了军队生活。
通过个人努力,他正式进入了北京军区文化单位,之后作为部队文职人员获得提干,并且参与不少部队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
从部队正式转业后,冯小刚进入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工会,并开始从事文化宣传工作。
2018年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演艺经历:
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
1991年担任中国首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并凭借该剧在中国内地获得关注。
1994年凭借执导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奖。
1997年执导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片奠定了冯小刚黑色幽默的电影风格。
1998年执导的电影《不见不散》成为中国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01年凭借执导电影《大腕》获得第2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2003年执导的喜剧片《手机》在中国内地获得年度票房冠军。
2005年凭借电影《天下无贼》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08年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打破华语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2015年凭借电影《老炮儿》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2016年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奖、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2017年凭借电影《芳华》获得首届塞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同年获得乌甸尼远东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9年,执导电影《只有芸知道》 。
2021年12月31日,与陈冲领衔主演的电影《忠犬八公》将上映。
⑻ 冯小刚的电影(冯小刚新片口碑爆表)
稳了!
黄轩、杨采钰和徐帆主演,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继淘票票点映开分9分之后,12月18日晚猫眼评分出炉:9.3分!
这是一部不管你过去对冯小刚,其人或其作品,爱也好恨也罢,看完后,都一定会重新认识他的电影。
猫眼和淘票票双九分的高口碑,是经过两轮超前点映,逾万名观众给冯小刚新片打出的分数。
昨晚跟刀刀一起去看点映的闺蜜,在影院里哭完半场,回家后半夜发来消息:“如果是你的话,你选择做先走的人,还是留下的人?”
还没等我回答,闺蜜就说:“我要做留下的人,因为我要好好把爱人送走,要不然,我不放心。”
跟闺蜜一样的人不少,翻翻微博,有位女观众昨晚看完《只有芸知道》的点映,彻夜难眠,今天凌晨两点发文说:“现在都睡不着,2019年我流泪最多的电影,后劲儿太大了。现在脑子里都是一条蓝色长椅、一个牵着大狗的男人,他在等她回家。”
的确,冯导新片后劲太大,大风大浪都见过如贾樟柯也说:“即使心硬如我,也绷不住了”。
新片里的两句戳心台词,也被看过电影的观众牢牢记住了: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
“半路留下的那个人,苦啊!”
看完冯小刚新片的观众,似乎有两种“观后反应”:有另一半的人,在为“先走还是留下”的提问而揪心失眠,没有另一半的人,同样会“大脑空白”。
有位年轻女孩昨天深夜发文:“看完电影之后,脑海全是空白,留下的那个人,苦啊,但觉得她很幸运,有个那么爱她的人,也很感慨他们遇到的人,房东林太、梅琳达、还有最后那位船长,都是善良温暖的人。希望我们都是被偏爱的那个,如果没有,也多爱自己。”
冯小刚新片,为何让国人向来并不张扬的情感,释放得如此强烈?当然是:真实。
除了建立在冯小刚挚友张述与爱妻之间真实经历的剧情故事,也来自冯导这一次的讲述方式:是如此克制、豁达、沉静。
让我想起苏轼在《与侄书》中,关于文章之道的论断:“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非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只有芸知道》,与苏轼名篇《江城子》同样讲述了一个“永失我爱”的故事。
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中年猝失妻子罗芸,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他带着她的骨灰看了鲸鱼、回到了故土……当隋东风一项项完成了妻子的愿望,也完成了与爱妻的道别,他重新拿起笛子,重新开始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告别,冯小刚的电影,从来不惧怕面对“死亡”,也向来善于诠释“告别”。
在《大腕》里,他用荒诞解构“死亡”。在《非诚勿扰2》里,他用哲学讨论“告别”。在《芳华》里,他用一场盛大的欢舞,为“不可追的青春”做祭文。
《只有芸知道》,对死亡和告别这两个议题,选择了看似平淡实则绚烂之至的表达。
震撼的美景与沉静的叙述形成反差,别离的痛楚与表演的隐忍形成反差。
黄轩的表演,杨采钰的表演,都是收着的。
餐馆被烧那场戏,黄轩没有特别大开大合的情绪,只是默然蹲了下来,可通过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海上撒骨灰那场戏,黄轩更是将永失我爱的肝肠寸断,向内收到几乎极致,却丝丝点点渗透进了观众心里。
不愧是大导们最爱的男演员。
全片表演,只有一处是“放”的,就是徐帆长达2分钟的个人独白。
徐帆扮演的“林太”在隋东风(黄轩 饰)与罗芸(杨采钰 饰)的婚宴上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失声痛哭,一句“想他”,两个字不但承包了千万观众的泪点,同样看哭了监视器后的导演冯小刚。
从电影语言到表演,新片气质上的克制和沉静,与观众观影时的情绪,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
《只有芸知道》最后,黄轩坐在长椅上的那一幕,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
《芳华》也有这一幕,何小萍和刘峰坐在长椅上,过尽千帆皆不是,遍体鳞伤鬓如霜,才有了一个久违的拥抱。
张国立在北京首映后,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冯导新片:“安安静静、干干净净”。
李少红导演则感慨:“小刚拍得最暖心的一部电影。像是他人生经历万千浮华和风浪之后,突然平静下来,体会到最宝贵,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是那么简单。是生活,又那么平凡。”
在过去21年里,拍摄了8部爱情电影的冯导,在年过六旬时选择脱掉铠甲。
“纯真年代嘻皮笑脸是刀枪不入的铠甲,年过六旬是时候直面本心了,在《芳华》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脱掉了铠甲。我双鱼座,就别伪装成变形金刚了。”
向以辛辣著称的冯小刚,这一次在新片里,落笔处温柔万分。
“ 我今年62岁了,过了60岁之后,我们的性格好像被身体支配的,会改变,心肠越来越软,总想拍一些纯粹美好的故事 ”,冯小刚在路演时说。
可是,“老炮儿”柔软起来,真要命啊!
仔细想想,若是能破开铠甲,一探这八部爱情电影的内核,就会发现:冯导的心上,开了一朵悲观主义的花朵。
有观众看完新片,也发现了这一点:“虽然冯导被称作喜剧导演,但爱情一直‘藏’在他的电影里。”
《夜宴》里有句台词,贯穿于冯导作品始终:“我想让他知道,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他,我不会,爱情不会。”
这句话,跟《只有芸知道》新片里,徐帆说的一句台词呼应上了:“爱会化解一切,留下的人,会带着惦念更好地活下去。”
新片里,脱下铠甲之后,冯导一如过往那些年,用温柔又犀利的讲述方式,唤醒那些对情感已经麻木的心灵。
这,就是冯小刚新片“后劲太大”的原因。
有位观众在昨晚的点映之后,写道:“听到对极光许愿可以实现,我幼稚地对着电影屏幕,许了愿望,我希望这一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坐在我右边的人,父母,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一生没有那么多追寻的东西,父母在、爱人在就够了。电影里说,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啊,人生这条路上,我们经常奔跑得太快,忘记了回头看看身边的绝美风景。
也忘记了最平凡、最珍贵的东西早已在身边。
幸好,这个冬天,我们遇上了这一部电影。
今日主笔:某小刀。
@刀刀叨文艺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⑼ 冯小刚的个人简历
冯小刚,1958年3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198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1991年担任中国首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并凭借该剧在中国内地获得关注。
2015年凭借电影《老炮儿》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担任2015天猫双11狂欢夜总导演。2016年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奖、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2017年凭借电影《芳华》获得首届塞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获得乌甸尼远东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冯小刚的早年经历:
冯小刚出生在北京的一户普通家庭,年少时居住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附近。由于父母离异,他自幼就和母亲、姐姐共同生活。
高中毕业后,冯小刚开始了军队生活。通过个人努力,他正式进入了北京军区文化单位,之后作为部队文职人员获得提干,并且参与不少部队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从部队正式转业后,冯小刚进入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工会,并开始从事文化宣传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冯小刚
⑽ 冯小刚拍《天下无贼》,对范伟和冯远征说把删除的那场戏演一遍,你怎么看
一般来说,喜剧演员是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演技的。因为他们表演的大多是让人哈哈大笑的作品,而在表演中又很少表现哭戏,哭戏演得好又一般被认为是演技高的最好表现。所以,范伟就是一个例外。尽管范伟已经不再局限于表演喜剧,但他即使在喜剧表演全盛时期,也因在作品中的表现被夸演技高超,比如药匣子,比如范德彪,比如《耳朵大有福》,比如《求求你,表扬我》。
副导演灵机一动,直接拨通了冯远征的电话:“远征老师,冯小刚导演想请您演一个《天下无贼》里的角色。”冯远征痛快答应,很快就收到了只有2页的剧本。冯远征仔细一看,含糊了,这叫什么词儿?带着疑惑赶到剧组,冯远征问葛优:“葛大爷,咱演的这个是喜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