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高远两次自杀仍被抛弃的陈思思是怎样报复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香港长城和凤凰两家电影公司培养一批优秀演员。
在长城影视公司中,夏梦、石慧、陈思思被封为“长城三公主”,三位美女各种风采,大公主夏梦优雅高贵,二公主石慧气质清秀,三公主陈思思漂亮妩媚。
之后,高远的女友与高远分手,希望他能够回到陈思思身边,破灭的感情终究无法复合。
在分居五年后,两人离婚,离婚后陈思思只是象征性收取一元赡养费。
❷ 跪求 三笑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三笑》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cOpq1yyZJjhFrqR3o63A
作品相关简介:《三笑》于1964年出品,该片由李萍倩执导,陈思思、向群、王宝铿、苏秦、梁衡、裘萍等领衔主演。播映之初在全国风靡一时,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少都爱看,似乎超越了审美观念和趣味,受到一致称赞。该片是首部彩色阔银幕影片,是越剧小生向群的首部电影作品,是“长城三公主”之一陈思思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作品,凭借该片陈思思也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
❸ 陈思思的人物生平
陈思思原名陈丽梅,祖籍浙江宁波市,1938 年出生于上海,后举家迁往香港。
1954年陈思思考入长城影业公司,在石慧主演的《鸣凤》中扮演婉儿,后来相继出演了《云海玉弓缘》《双枪黄英姑》等电影。1955年,陈思思加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正式开始了演艺生涯。陈思思拥有女性最值得骄傲和自信的俊美外貌,是天生当演员的料。不过当初陈思思并不想进入电影圈,她的志愿和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医生或空中小姐。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陈思思的好朋友把长城电影公司招考新人的广告剪下来给她看,并极力动员她去报考。陈思思当时也只是抱着去看看电影厂是个什么样子的好奇心理,并随意穿上一件白色的连衣裙,不施粉黛地轻松前往。谁知她这种朴实的装束,更加映衬出少女青春的自然美,分外引人注意,同时也更加吸引了众多主考官的目光。陈思思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地意外获得了顺利进入“长城演员训练班”的资格,从此踏上了演艺生涯。
陈思思1955年进入长城影业公司,1956年,她刚满十八岁就参加拍摄《鸣凤》、《红颜劫》等影片,同年主演影片《红灯笼》。此后平均毎年主演两部作品。1963年,她主演《三笑》(又名《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秋香一角,以其美艳惊人的扮相、潇洒优雅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喜爱,成就了事业高峰,因此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影业公司“三公主”。陈思思1961年与当时凤凰电影公司的英俊小生高远结婚,二人合演了影片《金美人》、《飞燕迎春》。1965年,陈思思在歌唱片《双女情歌》中兼饰姐妹两个角色,性格一刚一柔,演技上有突破。陈思思从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其中包括《双枪黄英姑》、《一剑勾魂》、《我不要离婚》等。但陈思思在主演完《我不要离婚》后,于1970年与高远正式离婚,从此一度息影。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三笑》在内地巡回放映多年,风靡一时,成为观众了解香港电影的代表作品。《三笑》是一部戏曲喜剧电影,剧情是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在寺庙偶遇求签的秋香,惊羡之下举止乖张,三次引得秋香发笑。为了得到秋香的青睐,唐伯虎不惜卖身为奴,经过种种难堪之后,终于娶得美人归。片中陈思思饰演秋香,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身段,抚琴、甩袖、俯身下拜,一颦一笑传神如仙女下凡。
凭借1956年主演的第一部作品《红灯笼》以及随后的《红蝙蝠公寓》、《新闻人物》,陈思思开始在影视圈崭露头角。1963年的《三笑》则成就了其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陈思思也凭借这些作品与夏梦、石慧并称为“长城三公主”。成名之后,陈思思洁身自好,拒入豪门,转而嫁给了影星高远。不过在结婚之后,陈思思曾经因为个人原因息影十多年,直到1980年应鲍方的邀请主演《密杀令》才重新又出现在大银幕上。据说当年“长城三公主”从来不参与任何演技竞赛的项目,她们的娱乐项目是远足、爬山、民族舞蹈、话剧、文艺歌曲、芭蕾舞等高雅的休闲方式。
她在《三笑》中传神地饰演了秋香一角,以其俊美的扮相,潇洒自如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成就了她电影事业的高峰,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影业公司“三公主”。陈思思扮演的“秋香”,美貌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其古装扮相可谓粉面含春、婀娜多姿,最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韵味。在《三笑》中,陈思思的肢体语言运用得很恰当。因为影片走戏曲路线,她在片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无论抚琴、甩袖还是俯身下拜,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一颦一笑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笑》在中国内地上映,其产生的轰动效应甚至是眼下的大片都难以获得的。老影迷仍旧清晰地记得,由于观众的人数太多,《三笑》在上海的第一场放映是在人民广场的露天电影。陈思思在《三笑》中的美貌让不少内地影迷从此留下“思思情结”。
《三笑》中集合了二十多种江南小调(如:紫竹调、茉莉花、银钮丝、吟诗调、知心客、道情调、山歌调、吴江歌等各种曲牌)和充满喜剧色彩的唱词、念白交织一起,使这个戏高潮不断,笑声连天,让人们无论在视觉或者听觉上,都能得到一次美好的享受。 其中不少曲段在当时经历了文革之后的中国内地几乎绝迹。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三笑》也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1978年,四十岁的陈思思重新回到长城电影公司,受凤凰公司导演鲍方邀请,复出拍摄了古装武侠悬疑故事片《密杀令》,这是她的最后一部电影。1978年曾被《长城画报》评选为香港大明星之一。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迎新晚会,陈思思以香港地区的艺人代表出场亮相。陈思思在晚会上不仅表演《三笑》中的经典唱段,还作为节目主持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陈思思生就一副正直耿介的侠义心肠,遇见大导演或大明星欺负人,她总是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陈思思从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
《三笑》红遍中国
陈思思主演的《三笑》、《红蝙蝠公寓》、《新闻人物》等片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内地上映,《三笑》曾于1969年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该片以家喻户晓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轻松喜庆的剧情、旋律优美的唱段以及主演俊美的扮相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在内地上映后,更是成就了票房神话,许多观众甚至先后数次去影院观看《三笑》,造就了当年难得一见的观影盛况。
众说《三笑》
秦怡:我们见过几次面,记忆中她是个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女孩子。我们谈过一次,时间不是太长。我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双眼睛,眼睛就是她的灵魂。
影迷王先生:1979年,我当时的单位弄来一台德律风根24英寸彩色电视机。电视台播放《三笑》那天,能容纳100多人的食堂连过道都站满了人,《三笑》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陶醉了。十几年来看惯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的我们,看了电影《三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让人心动的东西叫“爱情”。 影迷杜女士:当年在《三笑》中看到陈思思,真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真的没想到演员在电影里能那么美。陈思思总是那样美得让人沉醉。古典、高雅、俏丽、可爱、洋气,袅袅婷婷,尤其是她那双迷人的大眼睛。可惜,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位绝代佳人了。
亮相央视春晚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思思和“秋香”一起为广大内地观众所熟知。198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编导们就邀请了她和张明敏等香港艺人一起参加晚会。据了解,因为陈思思当时在香港演艺圈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虽然内地观众刚刚看到《三笑》不久,但距离陈思思出演《三笑》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春晚的编导也有些许顾虑。但当风采依旧的陈思思站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并唱出《三笑》的主题曲时,所有人的疑虑都打消了——陈思思还是陈思思,还是那个不变的俏“秋香”。
平静离开
陈思思因胰头癌后期并发症抢救无效,于2007年10月7日9时3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69岁。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了陈思思去世的消息。据俞卓伟介绍,陈思思是2006年7月在华东医院检查身体时发现癌症的,当时已经晚期,不能进行手术了。2007年9月7日,陈思思再度入住华东医院时,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其主治医生表示:“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形成很大的肿块。”尽管病情严重,但陈思思非常乐观,一直配合医生的治疗。10月7日,饱受病魔折磨的她陷入深度昏迷;经过一整天的抢救,陈思思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她的丈夫和女儿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著名香港电影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香港电影导演协会永远荣誉会长吴思远先生闻讯后表示非常悲痛。他告诉记者,陈思思是上一代香港电影人的代表,他1971年执导的第一部影片《疯狂杀手》就是由陈思思的丈夫高远主演的,当时陈思思曾来剧组探班,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思思,那时候她已经息影,待人和善,一点都没有明星架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❹ 香港演员陈思思主演的电影
陈思思在1955年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凤鸣》,成名作是1957年拍摄的《红灯笼》。
后来更相继主演《魔影》、《金美人》、《香喷喷小姐》等片。
1978年曾被《长城画报》评选为香港大明星之一。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迎新晚会,陈思思以香港地区的艺人代表出场亮相。陈思思在晚会上不仅表演《三笑》中的经典唱段,还作为节目主持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❺ 香港版电影三笑中唐伯虎演员是谁
饰演唐伯虎的演员是向群。
向群原为上海艺汇越剧团小生演员、剧团团长,曾出演《玉连环》、《风雨燕》等剧。1956年剧团到无锡演出时,与上海姊妹越剧团、浙江同心越剧团合并成立无锡市越剧团。无锡市越剧团期间,向群主演了《孔雀东南飞》、《柳毅传书》、《玉蜻蜓》、《拜月亭》、《金山战鼓》、《劈山救母》、《碧玉簪》、《恩仇记》、《泪洒相思地》、《雪里小梅香》、《解元谜》、《双贵图》、《盘夫索夫》、《秋瑾》、《忠义烈传》等诸多剧目。
向群声腔清脆而雄浑,主习范瑞娟唱腔,善于把握情绪,抑扬顿挫,句句传神。加以她外形更得天独厚的优点,面孔美丽,眉目精灵,她的身材与风度,更非时下反串小生可比拟,因此在她参加《三笑》一片演出后,更成各方面争相的最佳人选。
❻ 长城三公主陈思思,嫁高远被乐蒂撬墙角,转头嫁了前夫叔叔,今现状如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发展正盛的时候。
香港有名的两大派电影公司更是乘胜追击,长城公司和凤凰公司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演员。
像那些比较老的明星,夏梦,石慧、陈思思,都是出自香港的长城。
说到这几位,现在估计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但是在他们那个年代。
她们可是撑起了半个娱乐圈的人。
后来,陈思思身患重病,已是晚期,又不能治疗只能化疗,和病魔抗争没多久。
陈思思就去世了,作为她前夫的高远也来送了他一程。
高远息影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算算年纪已经也八十多了吧。
往事总是不堪回首,感情这种东西也最难缠了。
❼ 陈思思死了吗
陈思思(1938-2007),原名陈丽梅,香港电影演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后与家人迁往香港。1954年加入长城影业公司,1955年拍摄电影处女作《凤鸣》,成名作是1957年拍摄的《红灯笼》。后来相继主演《魔影》、《金美人》、《香喷喷小姐》等片。陈思思在《云海玉弓缘》中饰演侠女厉胜男,在《三笑》中传神地饰演了秋香一角,获得观众的喜爱,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并与夏梦、石慧封为长城影业公司的“三公主”。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之一。2007年10月7日21点3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69岁。
❽ 《1984年央视春晚》堪称经典,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届春晚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综艺性文艺晚会,由黄一鹤、张淑芬担任总导演,赵忠祥、卢静、黄阿原(中国台湾)、姜昆、姜黎黎、陈思思(中国香港)主持。晚会结合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邀请香港、台湾演艺明星参加,实现内地与港澳台的文化融合。晚会于1984年2月1日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还有几天就要过2021年春节了,央视春晚作为全国人民春节的文化大餐,老百姓已经享用了近四十年了,然而作为第二届春晚的《1984年央视春晚》始终让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甚至被许多网友称为“最成功的一届春晚”,“经典中的经典”,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巅峰。如果说1983年的第一次春晚是一次初步尝试还显青涩的话,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则是“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盛典,她既汲取了八三年春晚的不足,又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次晚会受到亿万观众众口一词的普遍好评。
文化艺术离不开当时的 社会 背景,1984年是什么概念呢?1984年是农历甲子年(鼠年),那是近四十年前,现在成为油腻大叔的八零后刚刚出生,许多当时的演员已经过世。那时大多数家庭还没有电视,那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开,到处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经济领域捷报频传,文化战线百花争艳。 社会 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和人民开始迈开步伐“蹚着石头过河”,一切显得那么新鲜而稚嫩……
1984年,《南方周末》创刊。10岁的吴京刚刚拿下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金庸的小说还未被引入内地,但盗版在民间横行。一首叫《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粤语歌悄然流行起来。1984年张艺谋始拍《一个和八个》,它被列入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品。崔健和六个同事组建了七合板乐队。Beyond在香港刚刚崭露头角。臧天朔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而刚刚出名的赵本山还在老家表演《摔三弦》。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张瑞敏的海尔集团刚刚创立。王石在深圳创办了万科。李经纬的“东方魔水”健力宝推出即畅销。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柳传志在所里一间12平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
1984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定义为“雅皮”之年。思科公司刚刚创办。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年仅18岁的Dell中途辍学创立Dell公司,开创了计算机产品的直销模式。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刚刚出生。米兰 · 昆德拉创作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宫崎骏推出了成名作《风之谷》。
1984年的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全国观众面前亮相,表演了《吃面条》,标志着小品这个电视艺术形式的诞生。李富荣、张燮林打了一场趣味乒乓球比赛,名嘴宋世雄做了解说,这也开了 体育 明星上春晚的先河。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成为了以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第一次有港台演员参加,两岸三地共庆佳节。语言类节目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什么说1984年央视春晚最为经典呢?原因很多,但是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群星璀璨夺目,节目精彩绝伦。
1984年的电视和舞台技术还相当简陋,舞台、道具、灯光等多方面无法与当今同日而语,拿当时的人力物力和前期后期投入与如今的春晚比,简直是九牛一毛。那时竟然用电影放映机的转动营造转灯的效果,舞台朴实无华,摄录采编设备很是一般,更没有现在的高清录播条件,但处处亲切婉转的歌喉,丰富精彩的节目内容却让观众喜闻乐见。可见,花大钱的精良制作并不见得就是精品。基于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1984年春晚采用了形式多样,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的方式,营造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效果。
1984年的央视春晚,汇集了当时大家认知的最好听的歌曲、最好看的节目、最喜爱的演员、艺术家。很多艺术形式也首次在春晚舞台让大家开始认知和熟悉。更出现很多经典传唱的歌曲和表演形式。正是因为这么多优秀演员和节目,使得1984年的春晚大放异彩,亮点迭出,精彩纷呈。众多明星的精彩演出熠熠生辉,赢得满堂喝采。歌曲有奚秀兰、殷秀梅、朱明瑛、沈小岑、郭颂、蒋大为、李谷一、张明敏等等,曲艺有马季、姜昆、游本昌、陈佩斯、朱时茂等等。光听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如雷贯耳。正是这些顶呱呱的艺人成就了84年的春晚,而春晚也成就了他们。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观看,仍然觉得精彩依旧、回味无穷。马季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宇宙牌香烟叫卖声依然会使你发笑,《我的中国心》唱响还是让你心潮澎湃,那一首《难忘今宵》又唱出了多少人对过年和春晚未尽的情愫和感叹呢?
让我跟着1984年央视春晚的节目顺序,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场视觉大宴和艺术盛会吧:
节目开始,由赵忠祥、卢静、黄阿原(中国台湾)、姜昆、姜黎黎、陈思思(中国香港)主持,他们先大概介绍了参与这次晚会的演职员。演员都是自报家门介绍,非常亲近。现场简朴热闹,大家围在一个个圆桌边,有吃有喝,满堂喜气,与其说是一场晚会,倒不如说是一场联欢会或茶话会。据导演黄一鹤回忆,这种两岸三地的明星同台演出的首创,上报领导后,传来两种不同的意见。直到1984年元旦后,中央电视台领导经研究后才同意这种形式,感谢领导,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大腕的精彩演出。
开头歌曲:《恭贺新禧》 由蒋大为、李谷一、于淑珍、苏平、沈小岑、朱明瑛、茅善玉、郭颂集体演唱。这也成了以后每年春晚的一个固定模式,营造出欢天喜地的气氛,现场立马热闹非凡,满堂喝彩。
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长达10多分钟,全靠马季一个人表演,讽刺了当时的新生事物的虚假广告,却绝无沉闷枯燥的感觉。在表演过程中,“包袱”层出不穷,现场掌声、笑声不断。马季甚至点火真的抽了一支香烟。这样的场景,在春晚舞台上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在全面禁烟的现今 社会 ,别说在舞台上,在公共场所抽烟都会给你开罚单。据说,一个首钢工人因为错过这个节目,打电话到直播现场,马季在电话里给那位工人又重说了一遍。
殷秀梅演唱歌曲《幸福在哪里》、《党啊,亲爱的妈妈》。殷秀梅音色纯净明亮、音质圆润浑厚。在歌唱领域是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郭颂演唱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郭颂音质宽广浑厚。功底扎实。2016年郭颂去世,享年85岁。
沈小岑演唱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那时的海南岛还隶属广东省,九十年代初,沈小岑留学澳洲,2001年,随丈夫移居英国。
牛得草演出豫剧《迎春曲》。牛得草是豫剧丑角演员,曾主演《七品芝麻官》。1998年因病逝世,享年65岁。
游本昌表演哑剧小品《淋浴》。1985年因主演8集经典电视剧《济公》而被全国观众熟知。2009年剃度出家,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
谭元寿演出京剧《定军山》。谭元寿1928年出生,谭富英的长子。他是谭门的代表人物,谭派至今已经延续至八代。2020年去世,享年92岁。
方荣翔演出京剧《将相和》。方荣翔1925年9月6日生,1989年逝世,享年63岁。
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两人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用滑稽、夸张的表现形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情节比较简单,但在朱时茂、陈佩斯的精彩演绎下,显得妙趣横生,笑料百出,让观众捧腹大笑。陈佩斯曾出演电影《瞧这一家子》等,朱时茂曾主演电影《牧马人》等。这个节目是春晚舞台上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品,此后至今小品成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马兰演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获奖无数。丈夫是作家余秋雨。
王景愚、李辉哑剧小品《电视纠纷》。王景愚1936年出生,曾在1983年春晚表演哑剧《吃鸡》,令人印象深刻。
朱明瑛演唱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朱明瑛1950年出生,东方歌舞团演员,中国著名歌唱家、歌舞表演艺术家。
于淑珍演唱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照着太湖水》。于淑珍1936年出生,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奚秀兰演唱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姑娘》。奚秀兰1950年出生,1985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声带。
袁阔成表演评书《赠羽扇》。袁阔成1929年出生于评书世家,2015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乒乓球比赛,表演:李富荣、张燮林,解说:宋世雄。李富荣,1942年出生,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获得过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2001年5月当选亚乒联主席。张燮林,1940年生,曾获2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1972年至1995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宋世雄把李富荣形容为“世界乒坛的美男子”,把张燮林称为“奇妙的魔术师”,两人的比赛长达将近4分钟。
王文娟演唱越剧《慧梅》选段《无限欢颜喜在心》。王文娟1926年出生,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王派”创始人,主演越剧电影《追鱼》、《红楼梦》广为人知,丈夫是已故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
马季、赵炎表演相声小段《春联》,接零点钟声。马季1934年出生,是著名相声演员,是建国后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师从侯宝林。弟子有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等多人。2006年9月获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06年逝世,享年72岁。
歌曲:《恭贺新禧》再次响起,零点钟声响起后,随着舞台上下的互动,晚会达到高潮。
苏平演唱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苏平1942年出生,撒拉族,著名的“花儿”歌唱家。
茅善玉演唱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茅善玉1962年出生,获1983年“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5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为上海沪剧院院长。
张明敏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张明敏1956年出生于香港,那时的张明敏还是一名香港电子表厂的工人。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一炮走红,大街小巷传唱至今。2005年开始担任香港一家生物 科技 公司的执行董事。
黄植诚、李大维、黄阿原演唱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黄植诚1952年台湾出生,壮族,1981年8月8日驾F-5型战斗教练机,从台湾桃园飞抵福州起义回到大陆。李大维,1950年出生于金门的台湾军人世家,1983年4月22日12时25分,起义驾机回到大陆。黄阿原1956年出生,1983年9月9日,先赴日留学,再辗转来到大陆。三人的演唱并不是特别专业,但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陈思思演唱电影《三笑》插曲。陈思思是香港著名演员,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三公主”,主演《三笑》、《红蝙蝠公寓》等。2007年去世,享年69岁。
姜昆、李文华相声《夸家乡》,姜昆师从马季,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文华,工人出身,2008年拜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2009年病逝,享年82岁。
蒋大为演唱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蒋大为1947年出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代表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敢问路在何方》、《牡丹之歌》、《骏马奔驰保边疆》等。
李谷一演唱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那就是我》,并和姜昆合作花鼓戏《刘海砍樵》。李谷一1944年出生,1961年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演员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最后,压轴主题歌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传来。演职员恭贺新春,相互道别。《难忘今宵》由乔羽作词,王酩谱曲。这首歌曲刚出现时,晚会导演部发生过争执,有人觉得歌曲过于缠绵和悲哀,但总导演黄一鹤一锤定音,让李谷一坚持把这首歌录了下来。以后《难忘今宵》成为每一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一直至今。
《1984年央视春晚》,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又重温了一遍,4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让人流连忘返,欢乐开怀。视频中的许多人还穿着中山装,现场还可以点歌,那时还没有带头喝彩的托儿,舞台简陋,现场朴实,视频连字幕都没有,甚至还有诸多缺点,但一切显得那么亲切自然,欢快热烈。近四十年的时光过去了,春晚一年一年的播放着,舞台越来越华丽,现场也越来越光鲜,各种灯光道具等舞台包装艺术也精彩纷呈,但是观众也越来越少。是观众的观影素质和欲望与日俱增了,还是春晚的节目越来越惨不忍睹了?这是个问题,就像八九十年代香港和内地电影一样,那时没有太多的特效和包装,但却是百花齐放的艺术高峰,包括那时的文学艺术,深刻而又质朴,却直抵人心。没钱时,节目有大量的拥趸者,有钱了,观众却大量消失了。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1984年的央视春晚》,因为那一批真正有实力的演员,因为那一些令人永远令人感怀的节目,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只有沉下心来,剔除浮躁,带着一颗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净心守业,才有可能再现辉煌。今年的春晚,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主持人:赵忠祥 卢静 黄阿原(中国台湾)马季 姜昆 姜黎黎 陈思思(中国香港)
总导演:黄一鹤 张淑芬
直播日期:1984年2月1日 时长: 5小时20分
1、序幕:《主持人介绍在场演员》
2、歌曲:《恭贺新禧》 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3、杂技:《转盘子》 李春来
4、 游戏 竞赛:《看谁贴得快》 幼儿园小朋友
5、录像:《狗熊猴子投篮比赛》 姜昆 李文华
6、相声:《宇宙牌香烟》 马季
7、杂技:《伞衣帽》 李春来
8、歌曲:《幸福在哪里》、《党啊,亲爱的妈妈》 殷秀梅
9、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郭颂
10、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 沈小岑
11、豫剧:《迎春曲》 牛得草
12、哑剧小品:《淋浴》 游本昌
13、粤剧:《故乡行》、《南海渔歌》 丁凡 林锦屏
14、京剧组合 谭元寿 方荣翔
15、小品:《吃面条》 陈佩斯 朱时茂
16、电影录像:《海灯法师与少林》片段 海灯法师与众弟子
17、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马兰
18、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王景愚 李辉
19、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 朱明瑛
20、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照着太湖水》、《泉水叮咚响》 于淑珍
21、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国》 奚秀兰(中国香港)
22、评书:《赠羽扇》 袁阔成
23、 体育 表演:《乒乓球比赛》 李富荣 张燮林
24、越剧:《无限欢颜喜在心》 王文娟
25、 游戏 :《金银猜》、《母子连心》 现场观众
26、相声:《春联》 马季 赵炎 零点钟声
27、歌曲:《恭贺新禧》 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28、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苏平
29、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 茅善玉
30、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 张明敏(中国香港)
31、现场互动:《气功表演》 侯伟 侯春雪 侯树英
32、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 黄植诚(中国台湾) 李大维(中国台湾) 黄阿原(中国台湾)
33、歌曲:《早知如此不该笑》 陈思思(中国香港)
34、相声:《夸家乡》 姜昆 李文华
35、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蒋大为
36、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迎宾曲》、《那就是我》 李谷一
37、花鼓戏:《刘海砍樵》 李谷一 姜昆
38、结束曲:《难忘今宵》 李谷一
❾ 三笑电影中的红蛋是什么意思
1964-03-21上映的香港电影《三笑》,在全国风靡一时,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少都爱看,似乎超越了审美观念和趣味,受到一 致称赞。该片是首部彩色阔银幕影片,是越剧小生向群的首部电影作品,是"长城三公主"之一陈思思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作品。凭借该片,陈思思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
剧情简介
风流才子唐伯虎在苏州虎丘山游玩时,遇见相国夫人带领着她手下四位美女丫环前来烧香,其中的一位丫环秋香美貌出众,令唐才子倾心神往,而秋香临行时对唐才子的一笑、再笑,三笑,更使才子神魂颠倒。于是,唐才子假扮成平民,去相国府中当佣人,前去相府中寻机接近秋香…。最后,唐才子凭借其出众的个人才智及祝枝山等几位好友的协助下,终于抱得美人归。
幕后制作
该片将美丽的湖光景色、江南戏曲中的杂腔小调(如:紫竹调、茉莉花、银钮丝、吟诗调、知心客、道情调、山歌调、吴江歌等各种曲牌)和充满喜剧色彩的唱词、念白交织一起,使影片高潮迭起,笑声不断,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
向群影片中饰演唐伯虎,表演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向群扮相儒雅俊朗,表演细腻准确,潇洒自如,极富神韵。各种心绪,都被向群刻画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举手投足帅美飘逸,将“才子的风流”诠释得淋漓尽致。
陈思思在影片中传神地饰演了秋香一角,以其俊美的扮相,潇洒自如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成就了她电影事业的高峰,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陈思思的肢体语言运用得很恰当。因为影片走戏曲路线,她在片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无论抚琴、甩袖还是俯身下拜,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一颦一笑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笑》红遍中国
《三笑》曾于1969年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该片以家喻户晓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轻松喜庆的剧情、旋律优美的唱段以及主演俊美的扮相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在内陆上映后,更是成就了票房神话,许多观众甚至先后数次去影院观看《三笑》,造就了当年难得一见的观影盛况。
【陈思思 简介】
陈思思(原名陈丽梅,1938-2007),长城三公主之三公主,香港电影演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后与家人迁往香港。1954年加入长城影业公司,1955年拍摄电影处女作《鸣凤》,成名作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