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陈阿喜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
陈阿喜,女,原籍辽宁大连,话剧演员,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资深配音演员,1981年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1987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尖子演员”,1989年载入“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曾出演了《桥》《全家红》《姚大娘》等我国早期直播电视剧和电影《大家庭主妇》,在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中扮演宣司令太太。八十年代之后担任了大量影视剧的配音工作。87版《红楼梦》后半部分王熙凤(从《大闹宁国府》开始)的配音,而《西游记》中大部分的女性角色也是由她配的音,比如玉兔精、老鼠精、白骨精、万圣公主、铁扇公主、金圣宫公主等角色,她还为《末代皇帝》中的婉容、《唐明皇》里的太平公主、《四世同堂》里的尤桐芳、《篱笆女人和狗》系列三部曲里的巧姑等角色配音
但听到拥有卓越艺术成就的陈阿喜老前辈逝世 ,不免难过。
㈡ 嫦娥、玉兔、白骨精,《西游记》十三个女性角色,配音只有一人,她是谁
2020年8月27日,著名配音艺术家,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开创者之一,陈阿喜老师因病去世,享年79岁。
让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之前在网络上一直没有自己的单独网络词条,这两天,终于有了,可惜,也许是因为她已经走了。
可能是陈阿喜老师长期在幕后工作的缘故吧,不论是广播剧、广播小说还是配音,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因此她一直不被广大观众熟悉。
此外,陈阿喜老师还在《篱笆女人和狗》、《四世同堂》、《末代皇帝》和《唐明皇》等热播剧中有过精彩配音表现。她配音的角色普遍有一个特点,人物和声音契合度极高,声音有质感,台词功夫过硬。
陈阿喜老师的故去,是我国配音事业的重大损失,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留给了我们经典的作品,这些角色和声音将和她的名字一起,不朽。
㈢ 陈阿喜去世,她是怎么去世的
陈阿喜老师是因病去世,一生为配音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成绩斐然。老师为人谦和,很受后背的尊重,一生平凡而伟大。
㈣ 配音演员陈阿喜的个人简介是怎么样的
陈阿喜,原籍辽宁大连,话剧演员、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资深配音演员。陈阿喜曾出演了《桥》《全家红》《姚大娘》等我国早期直播电视剧和电影《大家庭主妇》,在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中扮演宣司令太太。
陈阿喜还是87版《红楼梦》后半部分王熙凤的配音,而《西游记》中大部分女性角色也是由她配音。今年8月27日,这位为电视行业贡献了自己一生的陈阿喜老师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舞台”。
(4)电影演员陈阿喜扩展阅读
陈阿喜老师生前在接受采访时还回忆了拍摄《西游记》时难忘的配音经历,她不停地夸赞录音师冯景山老师,还讲述了剧中的配音差不多都是一人分饰多角来完成的,还回忆了当时拍摄时候的艰苦,不过如今成为不朽的剧作也是让人欣慰的。
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多亏了像陈阿喜老师这样的老前辈的努力,也多亏了陈阿喜老师等人的幕后坚持,使得这个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相信未来会更加的美好。
㈤ 陈阿喜老师因病去世,令人惋惜,她为哪些经典角色配过音
红楼梦王熙凤八七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一角,是分为两部分来进行配音的,前半部分由李真完成,后半部分则是由陈阿喜完成的,可以说之所以这版的王熙凤能够塑造的如此成功,除了邓婕的精彩演绎外,剩下的就要归功于这两位配音老师了,通过独特的声线,表现形式等来将王熙凤的泼辣跋扈塑造的淋漓尽致。
在西游记剧组重聚的节目中,陈阿喜老师被问到:“是如何让这些女性角色的声音听起来完全不一样的?“老师回答道:”尽量贴近角色,她的呼吸,她的感情表达,她的台词节奏,必须紧紧贴上这个演员,这样才能不辜负演员的表演。“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老师的用心与对钻研。
古装角色陈阿喜老师还曾为多部优秀的古装影片配音,如《末代皇帝》中的婉容,《唐明皇》里面的太平公主,《四世同堂》里面的尤桐芳,《篱笆女人和狗》中的巧姑等,不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见识到了老师深厚的配音能力。
㈥ 陈阿喜去世,她生前出演过哪些影视作品
陈阿喜说让每个角色声音不一样的技巧是:"他们每个人的表演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配音演员,要尽量贴合角色,配合演员的呼吸、感情表达、台词节奏等等。观察演员的表情体会演员的感情并且全力以赴跟她贴近。这样才能不辜负演员的表演。"在86版《红楼梦》里,王熙凤后半部分的配音也是由陈阿喜完成的。由邓婕扮演的王熙凤可以说是难以超越的改编形象,这既与邓婕准确的表演有关,陈阿喜的配音也有功劳。在原著中,王熙凤是一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角色,声音是她辨识度的重要组成。
1981年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1987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尖子演员”。1989年载入“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