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演员 > 中国电影早期演员

中国电影早期演员

发布时间:2022-10-19 22:05:56

㈠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电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问碧空星光几度 寻心中百年梦影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繁华与萧条交织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部写也写不完的传奇;他们是胶片的情人、银幕的伴侣;他们的面孔,浓墨重彩地浮现在过去100年的电影菲林中,并且在未来能够想见的100年里,仍将颠倒众生——他们,就是百年银河星汉中最耀眼的百颗星,读者心中最完美见证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报年度特别策划,囊括中国电影100年的大型专题报道“谁有资格代表中国电影百年”,今日尘埃落定。以下是我们严格按照票选结果,统计出的读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百年的100名电影人。 1、郑正秋: 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 他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的编导者,最早倡导电影应成为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他编导的影片,开拓了一种以通俗家庭情节剧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片模式。 2、黎民伟: 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中国电影之父。 黎民伟是香港电影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第一人,被视为“香港电影之父”。他拍摄的《庄子试妻》不仅是最早的香港电影,还成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国影片,开创了电影输出的先河。 3、孙瑜: 系统接受西方电影教育的“中国第一人”。 孙瑜曾被誉为“电影诗人”,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罕见的一位作者型导演。他拍摄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多部影片,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审美方式,使中国电影开始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国默片时代的无冕“影后”。 《野草闲花》中,她唱出中国电影第一声;她的《神女》成为中国默片时代最高峰;“全能演员”、“中国的嘉宝”,这些美誉都属于她。阮玲玉已成为一个象征,凝固了一个有关艺人尤其是女星与坊间流言的永恒话题。 5、金焰: 中国最早的“电影皇帝”。 上世纪30年代,“电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与当时影坛上“油头滑脑”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银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称当时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费穆: 被长久遗忘的电影大师,“人文电影”的开拓者。 费穆是导演中的学者,最早提出“中国电影只能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格”。从《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费穆以其中国式的电影思维方式和观念手法,为人文电影的后继者勾画出一张明晰的蓝图。 7、胡蝶: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明星。 从默片到有声片,由普通话片到粤语片,胡蝶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天赋的“千面人”。 作为戏剧明星,他曾被誉为“舞台千面人”;作为电影艺术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他还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 她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一部《渔光曲》让观众记住了饰演渔家女“小猫”的女演员王人美,健康活泼、青春焕发的形象一反当时充斥银幕的“病态美”。 10、赵丹: 最早集明星与演员于一身的表演大师,代表了中国男演员的高峰。 赵丹是中国电影的一张经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强调个人体验,借用戏曲、国画等传统文化观念表现角色,反对教条地学习挪用西方表演理论,为中国表演理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依据。 11、周璇: 旧上海的文化商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巨星,罕见的传奇偶像。 短暂的一生中,周璇出演过数十部影片,录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称横跨歌影两界的天后。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师级人物,却以其自身特有的气质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也为银幕上的中国女性形象提供了一个审美上的经典范本。 12、吴楚帆: 华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师。 由1935年从影,至50年代拍粤语片,吴楚帆在每个时代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堪称方法演技派大师。 13、白光: 电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号称“一代妖姬”、“传奇女子”。她还是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与众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语莺声的三四十年代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夺目而迷人。 14、上官云珠: 中国第一位性格演员。 “情于中,形于外”,上官云珠戏路宽广,敢于尝试各种角色,还都演得准确传神。 15、舒绣文: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员。 从配音小角色摸爬滚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现在银幕上,就反射了太强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风韵之美、愉悦之美……人们评点那个年代的舒绣文用尽了华美之辞。 16、陶金: 第一个饰演周萍的演员。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导演领域中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导演的戏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贯》最负盛名,该剧曾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而名扬全国。 17、白杨: 战后中国影坛最有声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白杨一直是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贤妻良母式妇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电影,她还是40年代中国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当是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祝福》中饰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银幕上东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东方维纳斯”之誉的秦怡,上世纪30年代就被称为抗战大后方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银幕后又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为单调年代里动人的亮色。 19、王丹凤: 50年代引领社会风潮的美丽“护士”。 初登银幕,便人称“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滩风光一时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经典的《护士日记》,只因这个名叫简素华的护士太美丽,一度令不少男士以护士为择妻的第一选择。 20、英若诚: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牌和瑰宝。 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文化官员—英若诚堪称一位“奇才奇艺”的艺术家。在电影《白求恩》中饰演的翻译大获成功,他一生塑造了无数个人物,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戏剧表演史上的典范;此外,他在戏剧翻译领域更取得了无可替代的成就。 21、于是之: 北京人艺艺术风格和具有中国气派的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 于是之被公认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诗意的平民艺术家。以他为首的北京人艺同仁参与拍摄的话剧电影《茶馆》等,在世界剧坛为中国的表演艺术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22、石挥: 最有君王气质的表演“鬼才”。 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并不缺少循规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挥这样“离经叛道”的鬼才却屈指可数。曾是叱咤舞台的“话剧皇帝”,他自导、自演的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影片《我这一辈子》,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称做“平民史诗”。 23、崔嵬: 独具中国“血性”和豪迈之气的电影人,中国电影史上一员巨匠。 作为演员,老舍赞他是与金山、赵丹齐名的中国最优秀男演员。作为导演,他是大气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帅”中也独占鳌头。 24、任剑辉: 有“戏迷情人”之称的粤剧名伶,香港怀旧文化中不断被重复塑造的人物。 作为香港20世纪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任剑辉20岁便女扮男装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来得风流倜傥,口口声声称她为“戏迷情人”的几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称雄舞台,还称雄银幕,一生参演粤剧电影300部,前后40年无人能及,成为香港有史以来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员。 25、于洋: 铁打钢铸的中国硬汉的银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远的的“虎胆英雄”。 从演员到导演,从剧团团长到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从演电影到拍电影,从拍电影到审电影,于洋的一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缩影。 26、于蓝: 中国电影中革命妇女形象序列的缔造者。 于蓝所塑造的中国革命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序列。尤其是对“江姐”的演绎让她达到了表演事业的顶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就是江姐的代名词。 27、田华: 新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缩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华和白毛女已经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深刻地印在了脑海中。她艺术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电影从观念到实践的一个缩影。 28、葛存壮: 北影“反一号”,中国电影史上“五大坏蛋”之一。 葛存壮演了一辈子反派戏,演技已臻炉火纯青,却从没获得过任何奖项。他与陈强、陈述、方化和刘江被戏称为中国影坛的“五大坏蛋”,堪称无冕之王,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9、张瑞芳: 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双双”,让她达到电影演艺事业巅峰。 30、冯(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时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种儒雅和倜傥,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潇洒气质,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羊城暗哨》中的侦察员王练、《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谢晋: 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 谢晋的电影,曾制造了一个“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的辉煌历程。自《女篮五号》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视为一个时期的电影标志。虽然在整个中国电影史的代际序列上,谢晋被归为“第三代”,但实际上他已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 32、孙道临: 影坛常青树,中国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员之一。 有人说他是一位诗人,有人说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演员,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还有人称他为诗歌朗诵家和配音演员,而更多的人称他为艺坛上的一棵常青树。 33、王心刚: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军人”。 王心刚在银幕上诠释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中国军人,“第一军人”的地位至今无人逾越。“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流传甚广的口头禅。在人们对男人这个概念还很笼统的年代,他就已经提供了最佳的范本。 34、程之: 独一无二的“南方特务”。 从艺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称,被观众戏称作“南方特务”;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许多经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极富魅力的声音;他的相声水平和京剧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晓棠: 中国电影界惟一一位女将军,60年代的中国女性美的标志。 她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也是我国电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将军。她曾给当年的影坛带去一种揉合着刚强、灵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个年代,王晓棠就是中国女性美的象征。 36、谢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气质特殊的一位女演员,虽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浓浓的书卷气和小资情调却难以掩饰。《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谢芳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里最经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国第一代话剧大师,电影史上有限的几位能自成一体,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艺术家。 在银幕与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几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邓世昌著称。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并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某些原则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特长,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内在美。 38、庞学勤: 60年代的“长影”头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国影坛上曾经有个庞学勤。他曾是为数不多的几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发,锐气逼人,当之无愧的“22大明星”之一,风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国。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电影观念的大师级人物。 在香港电影史中,李翰祥是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铨等一批内地到港的电影人一道,为香港传统电影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一生开拓多个电影类型,黄梅调电影、清宫片、风月片、喜剧片。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一生奔走于内地、香港、台湾之间,无意中促进了三地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40、夏梦: 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夏梦号称“长城大公主”,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其气质神韵独步影坛,后继乏人,在老一辈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惟一可与奥黛丽·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让人赞叹不已。 41、黄宗洛: 中国演艺界的龙套大师。 粉墨一生,龙套为本。黄宗洛是艺坛黄氏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影视戏三栖表演艺术家。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已有一百个,自诩为“百丑图”。他以演配角为乐事,有“小角色之王”、“龙套大师”的美称。 42、林黛: 迄今为止、惟一的四届亚洲影后。 她曾经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及。她的电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香港仍每年举办林黛电影周。她的气质高贵大方,被称为香港电影永远的女神。 43、胡金铨: 新武侠电影宗师,开创了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中,像胡金铨这样高度风格化类型的电影大家,屈指可数。他是第一个把武侠电影当作艺术来做的导演,其作品重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抒情意境,开创出具有强烈诗化韵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44、张彻: 第一个将中国电影贴上“雄性”标签的导演,开创暴力美学及阳刚派武侠电影。 张氏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雄性电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导演的《独臂刀》,带来了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二个黄金年代,以阳刚风格一举挽救了香港电影的阴柔局面。“张家班”的出现,更使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结帮组派”的电影人。 45、凌波: 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 在华语片历史上,凌波绝对称得上传奇人物。她是香港黄梅调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当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访台,万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夹道相迎,造就了轰动一时的影界盛事。 46、卢燕: 第一代圆梦好莱坞的华裔女影星,中美电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卢燕的身上,沉淀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她的表演能够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质,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认为是好莱坞最具艺术修养的华裔演员。 47、狄龙: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条龙”之一。 他所树立的大侠“味道”与“风范”,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人称“标准大侠”的狄龙,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侠红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龙的黄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转型后,他的侠义豪情更成为香港江湖片的一张标签。 48、李小龙: 叩开西方大门的第一位武者,中国武术和精神的象征。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绝响。他像彗星一样开启了真功夫的电影时代,真正将中国武术的神话带到了世界影坛,不会再有第二个集哲人、武者、画师、明星于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龙了。他的电影打破了导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订制剧本、配合宣传、动员票房的电影生产模式。 49、甄珍: 台湾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琼瑶剧,成功架构起第一代琼瑶女郎柔弱优美的角色气质,红遍东南亚,成为19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50、达式常: 银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众情人。 在银幕上,达式常留给人们的总是亲和的笑容、从容的风度。看腻了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们开始欣赏起达式常所代表的温文尔雅、书生潇洒。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电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㈡ 我国建国初期最著名的二十二位著名演员

1961年,周总理提出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的事宜,最后确定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祝希娟等22人,他们被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㈢ 权威媒体评选,百年中国电影史十大优秀女演员,你看缺了谁

对于中国电影的开端,权威的认定是1905 年,因此某电影网站也是用的这个数字当做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中国电影的历史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在2005年时,《大众电影》曾做过一个评选,选出了百年中国电影史(1905-2005)十位优秀女演员。老实说,这个评选也是需要冒一定风险的,毕竟各花入个眼,评选好了没人表扬,万一有争议就等着挨骂吧。

好了,这就是《大众电影》评选出的百年中国电影史十大优秀女演员名单,笔者认为还是非常客观以及权威的,不知道读者心中是否还有其他人选可以替换掉她们中的一位或几位,毕竟在我国电影历史上优秀女演员人数不少,难免会有遗珠。

王晓棠,张瑞芳,龚雪,潘虹,于蓝,谢芳以及叶童等人,她们也都很有实力,在你心目中还有谁可排在这个行列之中

㈣ 中国最早的电影演员是谁

中国最早的电影是1905《定军山》,参演的应该算最早的演员吧!其中有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

㈤ 中国银幕第一位女演员是谁

中国银幕第一位女演员是严珊珊。

1913年2月26日严珊珊出演了《庄子试妻》,在影片中饰演婢女,成为中国影片中第一位女演员。《庄子试妻》,片长3本,是《蝴蝶梦》中的“扇坟”一段。

影片由黎民伟自己编剧并反串扮演女主角庄子之妻;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扮演扇坟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为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严珊珊个人生活

严珊珊,1914年1月7日与黎民伟结婚,严珊珊还是一位热衷社会活动的女性,因担心不能满足丈夫对家庭和爱情的期望,便在暗中物色美丽又有才华的贤惠女子,1919年她遇见了林楚楚,主动为黎民伟和林楚楚撮合,并于她无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

黎民伟于1924年开始拍摄根据《聊斋》改编的影片《胭脂》,这是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由黎北海编导,黎民伟和林楚楚主演。该片在新世界戏院公映时,卖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为第一代女明星。

㈥ 中国荧幕的第一位女演员

中国银幕第一女演员是严姗姗。

严姗姗毕业于香港懿德师范学校,热衷于社会活动。1913年在香港影片《庄子试妻》中扮演了庄周之妻的使女一角,成为中国银幕上第一位女演员;之后加入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出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复仇》、《再世姻缘》等片。1928年退出影坛。

《庄子试妻》剧情

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来自和《难夫难妻》同年拍摄的香港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影片取材于明清传奇,描述庄周诈死,以试其妻子是否忠贞的故事。也许是因为香港长期处在英国统治之下,得西方风气之先,故能够接受男女同台演出。

结果,导演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在片中扮演了庄周妻子的使女,虽然还不是主角,但这已足以使严姗姗获得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的殊荣。

㈦ 中国早期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是谁

中国早期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是谁?
郭筠
导演、演员。1916年12月1日出生,河北辛集市人。曾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演员或导演,代表作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全国话剧汇演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㈧ 中国老一辈男演员有哪些

中国老一辈男演员有:

1、李雪健:

倪大红,曾用名倪大宏、倪荐红、倪小孩,1960年4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㈨ 中国银幕的第一位女演员是谁

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严姗姗于1928年退出影坛,1952年去世,享年56岁。

1905年中国电影面世后不久,1913年在香港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制片并拍摄完成了短片《庄子试妻》。在该片中,黎民伟同时反串扮演片中女主角庄子之妻,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则扮演使女一角,这使得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

影片《庄子试妻》得到了美国人布拉斯基的赞助。《庄子试妻》放映效果颇佳,据说就是为了看到影片中那个由女人扮演的女人,“观者万人空巷”。布拉斯基见该片影响如此巨大,便将此片带回美国放映,使《庄子试妻》成为第一部输入美国的中国电影。

(9)中国电影早期演员扩展阅读:

严珊珊其他作品

之后严珊珊出演了故事长片《胭脂》的女主角,而后她又主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复仇》、《再世姻缘》等十几部影片。当时许多封建卫道士对女性演电影横加指责,她不予理会。而另一些新派人士则认为严珊珊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她在骂声与掌声中一步步向前走去。她聪慧灵敏,容貌端庄秀美,矜持中又有几分活泼天真,为中国早期银幕塑造了阳光健康的妇女形象。

在那一时期,严姗姗大多饰演少女、少妇形象,动作表情自然得体,颇得观众赏识。她的出现对中国电影无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㈩ 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是谁

谭鑫培(1847~1917 )又名英秀、 金福 ,湖北武昌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幼年随父到北京,入金奎科班习艺,学老生。

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著名老生演员,戏路广博,文武昆乱,无所不能,是当时北京演艺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员,人称“伶界大王”,因拍摄《定军山》而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稍后他还拍摄过《长坂坡》的片段。 谭鑫培由于善于吸取其他流派的艺术精华,逐步形成了以唱、念、做、打相结合的全方位发展,戏路极为宽广,有“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有皮簧以来,谭氏一人而已”赞誉。 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并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赢得了各个阶层各种层次的观众欢迎。近代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谭派”是京剧有史以来传人最多、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老生流派,很长时期老生行当都有“无生不学谭”的现象。1879年到1915年,谭鑫培先后六次赴沪演出,使京剧走向全国,对“南派”特别是“海派”京剧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谭氏自家也跟京剧艺术结下了近两个世纪的不解之缘,成为名副其实的梨园世家。谭鑫培的许多子孙,都是京剧名演员或名乐师。第五子谭小培对谭派艺术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谭小培后辈中的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几代人都学谭派老生,有的还兼习武生。20世纪30年代初,北平报纸上发表过一幅谭门祖孙三代的漫画,风趣幽默,轰动一时。画面上谭小培对谭鑫培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又回过头来对谭富英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说来说去,就是说自己不如父亲,也不如儿子。据说谭小培自己看到这幅漫画毫不介意,反而呵呵大笑,说画家把他在谭门想起的作用给画出来了。

从谭志道传至谭正岩,已经七世演戏,又是六世同工老生,且与京剧历史的发展平行流传,代代作出贡献,这是中国戏曲史中罕见的现象。

王献斋 《孤儿救祖记》中扮演侄子道培的王献斋本是眼镜店员出身,因为将角色的阴险歹毒演得活灵活现,从此专演“坏蛋”,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反派类型演员。他的代表作还有《新旧上海》、《脂粉市场》等片。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谭鑫培任正乐育化会会长。他虽然年事已高,仍然没有离开舞台。这年冬天,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到上海,在新新舞台演出1个月。谭鑫培晚年仍坚持练功,艺术造诣更臻于炉火纯青。但是,这样一位有卓越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晚境却迭遭坎坷。他曾因得罪袁世凯的爪牙,竟被禁演累月。1917年4月,北京的军阀政客为了欢宴桂系军阀陆荣廷,指名要谭鑫培为他们演戏,当时他正患病,实在不能上台,便婉言谢绝。但是,军阀们始终不准,强行逼迫他抱病演出了《洪羊洞》。谭鑫培为他们演完了这场戏,劳累加上气忿,病势日益沉重,不到1个月光景,于5月10日溘然长逝,时年71岁。

谭鑫培是一位继往开来、自成体系的京剧艺术大师。他把京剧老生艺术提高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流传很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除子谭小培、孙谭富英、婿王又宸以谭派老生名外,继起的余派(叔岩)、言派(菊朋)、高派(庆奎)、马派(连良)、麒派(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杨派(宝森),都与谭派有直接间接的关系。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影早期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