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一妇人的介绍
《香港一妇人》是1964年6月10日上映的香港电影。由潘蕃、吴楚帆担任导演兼编剧,主要演员有吴楚帆、白燕、李敏等。讲述了香港女性陈惠兰及其家人数十年的悲欢离合。

Ⅱ 电影泪洒相思地张青云扮演者
《泪洒相思地》是1942年上映的中国大陆剧情电影,由孙敬执导,上官云珠、陆露明等主演。讲述了男女主角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剧情简介
郎有情,妾有意,无奈在特定社会感情不是两个人的事。
艺术院校的学生方弘偶然救助了歌妓爱芳,爱芳因此住在方弘家并为方弘绘画做模特,两人日久生情而结婚,这使一直喜欢方弘的表妹林小云很嫉恨。因为妒忌,林小云断绝了林家给方弘的资助,方弘外出工作到处碰壁,林小云趁机离间方弘和爱芳的感情。
林小云找到爱芳劝说她离开方弘,爱芳为了不影响方弘前途最终离开了家,方弘和林小云走到了一起。一天,方弘杀死了林小云的姘夫被逮捕,爱芳为了救他抢夺巨款并把恶棍打死,她把方弘赎了出来自己却在狱中服毒自杀,方弘赶到时只能见到她最后一面。
电影泪洒相思地张青云扮演者
张瑛

张瑛,原名张溢生,1919年1月25日出生于香港,由于在家族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四,因此圈中人称他为「十四哥(叔)」。
他是香港粤语片时代的演员,李小龙还是童星时常出现在他主演的电影中。并和其余三位粤语片演员吴楚帆、张活游和李清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
他曾参与和吴楚帆、白燕等创办了著名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电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他和吴楚帆、张活游、李清并称为当年香港粤语电影「四大小生」,表现出色,可正可邪,除了文艺片外,亦曾与白燕(饰殷素素)合作参与第一代的金庸武侠片「倚天屠龙记」,饰演张翠山一角。
张瑛后来曾短暂加入无线电视,与其闹翻后愤而在70年代加盟丽的电视,其间也演出过几部电影。张瑛饰演的角色多样化,可为上流社会人物正派中人,如「天蚕变」的武当掌门青松(电视剧版)、「怒剑鸣」中的岳飞后人岳世豪、「湖海争霸录」中的张居正、「武侠帝女花」中的崇祯等;也可饰演较为下流的奸商或伪君子,如「大地恩情」中的那位披著儒家孔孟道德衣冠,但行为与卑鄙小人没有太大差别的假道学教书先生孙学斋、电影「狂龙」中的黑道老大、电影「发钱寒」中的投机商人陈千亿等。
他于1983年后期在亚视最后参演的作品有「剑仙李白」、「铁胆英雄」等。张瑛在丽的担任基本演员时,认万梓良作乾儿子。1984年年底,张瑛与狄龙、谷峰等明星赴美国主演电影「又见冤家」,拍摄完后不久即去世。其儿子张炜亦曾为电视演员,他写了一个网页「张瑛与张炜」纪念亡父。
Ⅲ 张瑛的个人经历
张瑛,原名张溢生,1919年1月25日出生于香港,由于在家族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四,因此圈中人称他为「十四哥(叔)」。
他是香港粤语片时代的演员,李小龙还是童星时常出现在他主演的电影中。并和其余三位粤语片演员吴楚帆、张活游和李清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
他曾参与和吴楚帆、白燕等创办了著名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电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他和吴楚帆、张活游、李清并称为当年香港粤语电影「四大小生」,表现出色,可正可邪,除了文艺片外,亦曾与白燕(饰殷素素)合作参与第一代的金庸武侠片「倚天屠龙记」,饰演张翠山一角。
张瑛后来曾短暂加入无线电视,与其闹翻后愤而在70年代加盟丽的电视,其间也演出过几部电影。张瑛饰演的角色多样化,可为上流社会人物正派中人,如「天蚕变」的武当掌门青松(电视剧版)、「怒剑鸣」中的岳飞后人岳世豪、「湖海争霸录」中的张居正、「武侠帝女花」中的崇祯等;也可饰演较为下流的奸商或伪君子,如「大地恩情」中的那位披著儒家孔孟道德衣冠,但行为与卑鄙小人没有太大差别的假道学教书先生孙学斋、电影「狂龙」中的黑道老大、电影「发钱寒」中的投机商人陈千亿等。他于1983年后期在亚视最后参演的作品有「剑仙李白」、「铁胆英雄」等。张瑛在丽的担任基本演员时,认万梓良作乾儿子。1984年年底,张瑛与狄龙、谷峰等明星赴美国主演电影「又见冤家」,拍摄完后不久即去世。其儿子张炜亦曾为电视演员,他写了一个网页「张瑛与张炜」纪念亡父。
抗战时期:香港电影皇帝吴楚帆、张瑛在湛江的苦难历程
香港电影演员吴楚帆、张瑛,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陌生。香港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他俩一直雄霸影坛鳌头,每人拍片都超过300部以上,有电影皇帝之称。他们所拍摄的粤语片,在全球华人区域,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是观众极其喜爱和赞誉的著名演员。张瑛七十年代转拍电视连续剧,改革开放后,湛江引进播放不少香港电视剧,观众一定不会忘记电视剧《大地恩情》中处处以阿Q精神自居的私塾教师孙先生,也不会忘记《流氓大亨》中动不动就喊粘线的亚冲父亲,这两个角色都是张瑛扮演,其不落窠臼超凡的演技倾倒湛江观众,受其影响,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粘线”一词成了湛江流行语。这两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走难到湛江(前身广州湾),长达半年,经历了人生中最艰苦的岁月。吴楚帆,福建人,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早年当过商店售货员、工厂管理员,业余爱好习艺,1935年被香港联华影业公司看中,主演首部粤语片《 生命线》一举成名,以后拍片不胜数举,有“华南影帝”称号。他在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成功饰演高觉新,其中《春》于1957年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优秀电影奖,本人也获优秀演员金质奖章,巴金盛赞他是出色的演出艺术家,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张瑛、也是福建人,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早期在粤剧界当小生,1937年初上银幕,主演处女作《夜明珠》走红影坛,象吴楚帆一样,戏路宽广,拍片不计其数,有“粤语片皇帝”之称。他主演的故事片《败家仔》出色塑造一个堕落青年,“败家仔”一度成为他的代名词。他转拍电视剧,宝刀不老,凡出演的角色都相当成功,在香港拥有众多剧迷,又称“电影电视双料皇帝”。张瑛有一女张楚云曾是香港第一届港姐冠军,1990年也是在加拿大病故。吴楚帆与张瑛,生同一籍贯,死同一异国,人生经历,事业成就十分相近,抗战时期,又同一水路走难到湛江驻足,可谓惊人巧恰。
1941年香港沦陷,日寇占领香港后,计划利用香港制片设施和电影人员,筹拍一部宣扬日军战功及大东亚共荣圈影片《 香港攻略战》,风声传开,在港电影从业人员,不甘附敌,誓死不为日寇服务。当时,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陆交通均可由港到湛,于是便纷纷南逃到湛江。与吴楚帆、张瑛一齐到湛还有著名演员黄曼梨、白燕、梅绮、大口何等。此时,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区区小商埠,经济贫困落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吴楚帆、张瑛等艺人在湛生活异常艰苦。初到时,张瑛因战乱散 失行李,连更换的衣服都没有。吴楚帆被迫改行当经纪九八,为专走越南海防的“永华号”货船商人,联系住宿,寄存货物,寻找买主。为了省线,他们不敢住旅店客栈,与众艺人在赤坎大德二横路租—民居集体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铺挤在一起,天气炎热,蚁蝇滋生,四周污水横流,臭气刺鼻,艰苦景况可想而知。每当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吴楚帆、张瑛都不堪回首,感慨万千。
国仇家恨、同仇敌忾,爱国热情驱动,吴楚帆,张瑛在湛江发起组织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成立《明星话剧团》,既可发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宣传抗战,又可解决众艺人谋生糊口。话剧团由赵树泰任团长,吴回、李辰风、余慕云当导演,谢益之负责舞台监督,主要演员除吴、张外,还有黄曼梨、梅绮等,连后台工作人员及家属共20多人。结合宣传抗日救国,鼓励民众保家卫国,演出一系列优秀话剧,计有《林冲》、《雷雨》、《钦差大臣》、《欲魔》等。他们舞台配合完整,演员合作默契,演技精湛,布景独特,灯光多变,令湛江观众耳目一新,在赤坎平安戏院(今人民电影院对面)等地演出,历时四个月,几乎场场满座。
吴楚帆、张瑛等香港电影艺人在湛江活动期间,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也改变了湛江电影的市场结构。早前,湛江电影素来是美国影片占领很大市场,米高梅、华纳两影片公司一直占上峰。吴楚帆、张瑛等电影从业人员到湛后,潜移默化,沟通了湛江居民对香港电影的认识和喜爱,他们由喜欢美国片转为香港片,特别是粤语片,打破了美国影片独占优势的局面。此爱好,一直沿续至今,港产片始终是湛江人电影的重头戏。
1943年湛江也被日寇占领,香港明星话剧团在战火中兵分两路,分赴桂林和越南继续演出。抗战胜利后,吴楚帆、张瑛从内地回归故里,重操旧业,依然在影坛红透发紫,显赫一方。15年后的1957 年,吴楚帆、张瑛随香港电影界访问团到湛江,旧地重游,辛酸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不已。他们寻找当年演出的平安戏院,已在战乱中大火焚毁,如今重建楼房,成了赤坎粮站;还专程到中山路衣记鸡饭店品尝走难时留下难忘记忆的香鸡油饭。随后,他们参观湛江港,游览市容,了解解放后湛江的建设成就。看到湛江旧貌变新容换了人间,吴楚帆、张瑛喜上眉梢,笑颜逐开。

Ⅳ 吴楚帆的个人履历
从1932年到1964年,共参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为著名。他的戏路较宽,演技优秀,1955年,他在内地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5个演员之一。1956年,《北京日报》选举他为最佳演员之一。并与三位著名粤语片男演员张活游,李清和张瑛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他还曾执导过《战地归来》、《香港一妇人》。1952年与白燕、李晨风等创办了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1955年与李晨风等创办了华联电影公司,名片《寒夜》是该公司创业作品。1960年,创办了新潮影片公司,摄制了《人海孤鸿》等优秀影片。1956年在香港出版《吴楚帆自传》。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
其主演影片主要有:《新青年》、《生命线》、《最后关头》、《家》(1953)、《春》(1953)、《秋》(1954)、《寒夜》(1955)、《危楼春晓》(1953)、《火窟幽兰》(1961)、《人海孤鸿》(1960)及《香港屋檐下》(1964)等。 成名作是抗日战争片《生命线》(1935)。1937年凭著《人生曲》(1936)荣膺「华南影帝」,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明星剧团在广州湾、越南等地演出话剧。抗战胜利后回香港。1947年主演粤语片《郎归晚》。1948年联合黄曼梨、张瑛、白燕等演员拒绝拍摄神怪、色情、荒诞的毒素电影,在香港掀起电影清洁运动。不久成立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历任监事、理事、会长、顾问等职。1952年成立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53年因主演影片《春》,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1955年创办华联影片公司。1960年创办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一生拍摄影片二百五十余部,戏路宽广。除主演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春》、《秋》、《寒夜》等影片外,还在《霸王妖姬》、《枇杷怨》等影片中饰演反派人物。1956年出版《吴楚帆自传》。
吴楚帆於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享年八十四岁。其後,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办当局颁发「终身成就奖」,以表扬吴楚帆为香港电影所作的贡献。 1941年香港沦陷,日寇占领香港后,计划利用香港制片设施和电影人员,筹拍一部宣扬日军战功及大东亚共荣圈影片《 香港攻略战》,风声传开,在港电影从业人员,不甘附敌,誓死不为日寇服务。当时,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陆交通均可由港到湛,于是便纷纷南逃到湛江【注: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于1899年沦为法国租借地,对外贸易盛极一时】。
与吴楚帆、张瑛一齐到湛还有著名演员黄曼梨、白燕、梅绮、大口何等。此时,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区区小商埠,经济贫困落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吴楚帆、张瑛等艺人在湛生活异常艰苦。初到时,张瑛因战乱散 失行李,连更换的衣服都没有。吴楚帆被迫改行当经纪九八,为专走越南海防的“永华号”货船商人,联系住宿,寄存货物,寻找买主。为了省线,他们不敢住旅店客栈,与众艺人在赤坎大德二横路租—民居集体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铺挤在一起,天气炎热,蚁蝇滋生,四周污水横流,臭气刺鼻,艰苦景况可想而知。每当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吴楚帆、张瑛都不堪回首,感慨万千。

Ⅳ 吴楚帆的影视作品
监制《香港一妇人》 (1964)《火窟幽兰》 (1961)《千万人家》 (1953) 编剧《香港一妇人》 (1964) 制片《琵琶怨》 (1957)《断鸿零雁记》 (1955) 导演《香港一妇人》 (1964) 男演员 《社会栋梁》 (1968)《喜结良缘》 (1966)《真假凶手》 (1966)《珍珠泪》 (1965)《青山依旧夕阳红》 (1965)《诗礼传家(上集)》 (1965)《人鬼恩仇》 (1965)《天荒情未老》 (1965)《马陵道》 (1965)《海角幽兰》 (1965)《战地奇女子》 (1965)《相思湾之恋》 (1965)《血纸人》 (1964)《九九九毒天鹅》 (1964)《满堂吉庆》 (1964)《锦绣天堂》 (1964)《男男女女》 (1964)《香港屋檐下》 (1964)《鬼凶手》 (1964)《香港一妇人》 (1964)《海》 (1963)《鬼屋疑云》 (1963)《荒谷恩仇记》 (1963)《花花世界》 (1962)《苦雨春风》 (1962)《破镜重圆》 (1962)《情比金坚》 (1962)《双尸洞》 (1962)《步步追踪》 (1962)《富贵神仙》 (1962)《凤凰山龙虎斗》 (1961)《火窟幽兰》 (1961)《血手套》 (1961)《天伦(大结局)》 (1961)《天伦(上集)》 (1961)《古庙幽魂》 (1961)《少小离家老大回(大结局)》 (1961)《少小离家老大回(上集)》 (1961)《血屋惊魂》 (1960)《荒岛惊魂》 (1960)《最后五分钟》 (1960)《鸡鸣狗盗》 (1960)《恩情(下集大结局)》 (1960)《恩情(上集)》 (1960)《毒手》 (1960)《弃妇大结局》 (1960)《人海孤鸿》 (1960)《弃妇(上集)》 (1960)《三滴血》 (1960)《人》 (1960)《钱》 (1959)《十号风波》 (1959)《人伦》 (1959)《毒丈夫》 (1959) 《一命三凶手》 (1959)《丽鬼冤仇》 (1959)《碧血剑(上集)》 (1958)《骨肉亲情(下集大结局)》 (1958)《骨肉亲情》 (1958)《美人春梦》 (1958)《紫薇园的秋天》 (1958)《女人的陷阱》 (1958)《苦女江海燕(大结局)》 (1958)《苦女江海燕(上集)》 (1958)《香城凶影》 (1958)《黑侠擒凶》 (1958)《奸情》 (1958)《第7号司机》 (1958)《血染黄金》 (1957)《一楼风雪夜归人》 (1957)《啼笑姻缘》 (1957)《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1957)《无情大海有情天》 (1957)《黛绿年华》 (1957)《琵琶怨》 (1957)《仙女戏魔王》 (1957)《原野》 (1956)《慈母泪》 (1956)《霸王妖姬》 (1956)《手足情深》 (1956)《飞贼黑猫》 (1956)《出谷黄莺》 (1956)《月光》 (1956)《余之妻》 (1955)《泣残慈母泪》 (1955)《一代名花》 (1955)《孤星血泪》 (1955)《红粉飘零未了情》 (1955)《天长地久》 (1955)《爱(续集)》 (1955)《爱(上集)》 (1955)《断鸿零雁记》 (1955)《鸳鸯谱》 (1955)《简娘》 (1955)《爱情三部曲》 (1955)《山河恋》 (1955)《寒夜》 (1955)《流水行云》 (1954)《美人计》 (1954)《杜鹃魂》 (1954)《父慈子孝》 (1954)《落花流水》 (1954)《百变妇人心》 (1954)《秋》 (1954)《汉武帝梦会卫夫人》 (1954)《萍姬》 (1954)《马来亚之恋》 (1954)《变幻姻缘》 (1954) 《锦绣人生之二:项链》 (1954)《山水有相逄》 (1954)《出笼鸟》 (1953)《明月冰心》 (1953)《危楼春晓》 (1953)《千万人家》 (1953)《歌唱海棠红》 (1953)《处处喜相逢》 (1953)《春》 (1953)《义犬救美》 (1953)《双雄斗智》 (1953)《骨肉喜重逢》 (1953)《日出》 (1953)《家》 (1953)《拜错石榴裙》 (1952)《香车美人》 (1952)《发财添丁》 (1952)《红白牡丹花》 (1952)《惊魂花烛夜》 (1952)《借妻艳史》 (1952)《乖孙》 (1952)《龙凤花烛》 (1952)《恩恩爱爱》 (1952)《粉碎黄金梦》 (1952)《玉女凡心》 (1952)《迷姬》 (1952)《不夜天》 (1952)《春宵醉玉郎》 (1952)《艳曲醉郎心》 (1952)《恩情深似海》 (1952)《歌声泪影(下集)》 (1952)《小明星传》 (1952)《歌声泪影(上集)》 (1952)《时来运到》 (1952)《摩登新娘》 (1952)《迷楼金粉》 (1952)《二八娇妻一岁郎》 (1952)《夜桃源》 (1952)《蓬门小凤》 (1952)《佳偶天成》 (1952)《浩劫红颜》 (1952)《贫贱夫妻百事哀》 (1952)《春满香城》 (1952)《一弯眉月伴寒衾》 (1952)《马票狂》 (1952)《无限恩情无限恨》 (1951)《第二夫人》 (1951)《银灯魔影》 (1951)《人海八大仙》 (1951)《三打祝家庄(下集)》 (1951)《红楼新梦》 (1951)《冷落春宵》 (1951)《怨妇情歌》 (1951)《三打祝家庄(上集)》 (1951) 《虎穴龙潭》 (1951)《血染杜鹃红》 (1951)《难为了妈妈》 (1951)《孤雏泪》 (1951)《千金小姐丫鬟卖》 (1951)《红白金龙(下集)》 (1951)《天堂春梦》 (1951)《红白金龙(上集)》 (1951)《春满琼楼》 (1951)《人间慈父》 (1951)《从此萧郎陌路人》 (1951)《霓裳恨》 (1951)《孽债》 (1951)《一帆风顺》 (1951)《谁怜后母心》 (1951)《重生》 (1950)《鸳鸯劫》 (1950)《愿郎重吻妾朱唇》 (1950)《人海万花筒》 (1950)《南海渔歌》 (1950)《罪恶锁链(下集大结局)》 (1950)《罪恶锁链(上集)》 (1950)《妒潮》 (1950)《古屋行尸》 (1949)《忍弃枕边人》 (1949)《古园妖姬》 (1949)《梦断残宵》 (1949)《司马夫大破蜜糖党》 (1949)《魂断归家娘》 (1949)《斗气夫妻》 (1949)《肠断跳楼人》 (1948)《二龙争珠》 (1948)《黑侠归来》 (1948)《花月良宵》 (1948)《黑侠与李青薇》 (1948)《新生命线》 (1948)《风雨送魂归》 (1948)《玉楼情劫》 (1948)《胭脂八阵图》 (1948)《十二美人楼》 (1948)《江湖铁汉》 (1948)《恨海情鸳》 (1948)《情贼白菊花》 (1947)《郎情妾意》 (1947)《借尸还魂》 (1947)《含笑饮砒霜》 (1947)《冷暖天鹅》 (1947)《辣手蛇心》 (1947)《比翼鸳鸯》 (1947)《三月杜鹃魂》 (1947)《月圆人未圆》 (1947)《危城谍侣》 (1947)《伶星大集会》 (1947)《情焰》 (1946) 《痴儿女(下集)》 (1943)《痴儿女(上集)》 (1943)《春色满园》 (1941)《红粉佳人》 (1941)《人去楼空》 (1941)《歌女红牡丹》 (1941)《风尘情侣》 (1941)《绿林血》 (1940)《强盗孝子》 (1940)《千金一笑》 (1940)《岳飞》 (1940)《大地晨钟》 (1940)《孝子逃刑记》 (1940)《盖世女英雄》 (1939)《生骨大头菜》 (1939)《姑缘嫂劫》 (1939)《卅年苦命女》 (1939)《冤魂塔》 (1939)《怨女望夫归》 (1939)《胭脂马》 (1939)《南国姊妹花》 (1939)《银海鸳鸯》 (1939)《麻雀经》 (1939)《最后关头》 (1938)《一夜夫妻》 (1938)《血泪洒情天》 (1938)《战云情泪》 (1938)《桃色间谍》 (1938)《四子从军》 (1938)《十万情人》 (1938)《气壮山河》 (1938)《乡下婆从军》 (1937)《人生曲》 (1937)《焦土抗战》 (1937)《肉搏》 (1937)《离恨曲》 (1937)《中国青年》 (1937)《狂导演》 (1937)《沙漠之花》 (1937)《锦绣河山》 (1937)《翠亨村》 (1937)《梨花落》 (1936)《新青年》 (1936)《女间谍》 (1936)《儿女债》 (1936)《生命线》 (1935)《糊涂外父》 (1935)《半开玫瑰》 (1935)《盗尸》 (1934)《浪花村》 (1934)《难兄》 (1934)《战地归来》 (1934)《暗室明珠》 (1933)《夜半枪声》 (1932) 吴楚帆于1976年曾演出无线电视电视剧《狂潮》,饰演“廖学仁”一角。

Ⅵ 帆字怎么组词
一帆风顺[yī fān fēng shùn]
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征帆[zhēng fān]
指远航的船。
帆船[fān chuán]
1.依靠作用在帆 具上的风力来推进的船。
帆板[fān bǎn]
1.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站在有帆的板体上操纵帆杆,变换帆和板体的重心和位置,借助风力前进。
风帆[fēng fān]
船帆。鼓起生活的~。
机帆船[jī fān chuán]
有动力装置的帆船。
帆樯[fān qiáng]
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林立。
峭帆[qiào fān]
耸立的船帆。亦借指驾船。
帆帏[fān wéi]
帆篷。
回帆[huí fān]
归舟,乘船返回。
鼓帆[gǔ fān]
扬足船帆。
过尽千帆[guò jìn qiān fān]
成千成百的船只都已过完了,却全不是伊所坐的船只。
历尽千帆[lì jìn qiān fān]
经历过了很多人、很多事。
回帆鼓[huí fān gǔ]
见"回帆挝"。
帆船运动[fān chuán yùn dòng]
利用风帆力量驾驭小而轻的单桅船在规定距离内比赛航速的一项水上运动。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比赛共进行七场,选其中六场最好成绩计算每条帆船的总分,得分少者为优胜。
客帆[kè fān]
1.客船上的帆。唐 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诗:“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唐 郑谷《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诗:“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宋 赵汴《向晚》诗:“林疏僧屋露,风转客帆斜。”
中江举帆[zhōng jiāng jǔ fān]
到江中心升起船帆。中,到中心,动词。举,升起,扬起。
八字帆[bā zì fān]
行船风向不利时,须借帆使风,反复循“V”形路线前进。“V”形似“八”字,故名“八字帆”。
行帆[xíng fān]
航行中的船帆。
浦帆[pǔ fān]
水滨的帆船。
行帆[xíng fān]
航行中的船帆。
历尽千帆[lì jìn qiān fān]
经历过了很多人、很多事。
帆帏[fān wéi]
帆篷。
晩帆[wǎn fān]
傍晚时分的行船。
云帆[yún fān]
高大的帆。
回帆鼓[huí fān gǔ]
见"回帆挝"。
峭帆[qiào fān]
耸立的船帆。亦借指驾船。
雪帆[xuě fān]
白色船帆。借指挂白色船帆的船只。
锦帆泾[jǐn fān jīng]
江苏 苏州 盘门 内沿城壕。相传 吴王 锦帆以游,故名。
帆檝[fān jí]
见“帆楫”。
惊帆[jīng fān]
曹真之马,曹真曾用此马与司马懿打赌。
蚌帆[bàng fān]
指船帆。风吹帆张,状如巨蚌,故称。
轻帆[qīng fān]
亦作“轻颿”。指小舟,轻舟。
锦帆[jǐn fān]
1.亦作“锦颿”。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晚帆[wǎn fān]
傍晚时分的行船。
帆海[fān hǎi]
航海。
帆具[fān jù]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来操纵帆或支持桅杆或帆桁的绳索和链条。
鲎帆[hòu fān]
鲎背部甲壳可上下翘动,上举时人称鲎帆。
帆席[fān xí]
船帆。旧时船帆或以席为之,故称。
帆舶[fān bó]
泛指船舶。
千帆过尽[qiān fān guò jìn]
比喻经历过很多事情。
千帆[qiān fān]
众多的帆船。
多桅帆船[ō wéi fān chuán]
帆船的一种,动力大,承载量大。
帆柱[fān zhù]
暂无释义
樯帆[qiáng fān]
船上的风帆。
风帆[fēng fān]
1.船帆。清 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须臾 沙角 风颿收。”郭风《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帆幅[fān fú]
指帆篷。
一帆[yī fān]
1.一张风帆。
帆板运动[fān bǎn yùn dòng]
暂无释义
风帆碧空[fēng fān bì kōng]
船帆多得把天空都遮蔽了。
船帆[chuán fān]
挂在桅杆上张开时能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在水上前进的帆布或其他织物。
扬帆起航[yáng fān qǐ háng]
是一词汇,即升起船帆开始航行之意。
片帆[piàn fān]
孤舟;一只船。
渔帆[yú fān]
渔船上的帆篷。
帆腹[fān fù]
指船帆受风而鼓起的部分。
风帆蔽空[fēng fān bì kōng]
即船帆多得把天空都遮蔽了,形容声势浩大。
返辔收帆[fǎn pèi shōu fān]
比喻退归。
吴楚帆[wú chǔ fān]
(1911-1993)电影演员。福建泉州人。1932-1966年在香港主演二百五十余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寒夜》为著名。曾创办华联影片公司、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后息影,移居加拿大。
解帆[jiě fān]
1.指开船。
直挂云帆[zhí guà yún fān]
高高的挂起云帆,形容做事直接,勇往直前,不在事前费周折。
前帆[qián fān]
横帆帆装船挂在前桅下帆横桁上的风帆,且指前桅最下面的一张帆。
帆颠[fān diān]
帆顶。
帆楫[fān jí]
船帆和桨。
飏帆[yáng fān]
扯起船帆。谓风鼓帆前进。
帆幔[fān màn]
1.帆篷。
战帆[zhàn fān]
战船。
七帆祭[qī fān jì]
阿贝尔宿舍的宿舍长。
轻帆[qīng fān]
亦作“轻颿”。指小舟,轻舟。
鲎帆[hòu fān]
鲎背部甲壳可上下翘动,上举时人称鲎帆。
帆具[fān jù]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来操纵帆或支持桅杆或帆桁的绳索和链条。
锦帆[jǐn fān]
1.亦作“锦颿”。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帆影[fān yǐng]
1.指帆船去远而模糊的形象。
锦帆天子[jǐn fān tiān zǐ]
指 隋炀帝。
帆船模型[fān chuán mó xíng]
航海模型的竞赛项目中的一个种类。
进帆[jìn fān]
谓利用风力扬帆使船前进。
转帆[zhuǎn fān]
改变船的航向而使帆转向。
帆棘龙[fān jí lóng]
巨大的二足行走的食肉性恐龙。在拉丁文中spin是棘或针的意思。
陗帆[qiào fān]
耸立的船帆。借指驾船。
满帆[mǎn fān]
张起比平日数量多的风帆,以达到最高的速度。
石帆[shí fān]
珊瑚虫的一种。呈树枝形,骨骼为角质,著生于海底岩礁间。骨骼中之红色节片可为装饰品。
楚帆[chǔ fān]
楚 地江水上的船帆。
买帆[mǎi fān]
雇船。
石帆[shí fān]
珊瑚虫的一种。呈树枝形,骨骼为角质,著生于海底岩礁间。骨骼中之红色节片可为装饰品。
千帆竞发[qiān fān jìng fā]
许多船只争着出发前行,形容声势浩大,也寓意竞争激烈。,竞:竞争。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蒲帆[pú fān]
用蒲草编织的帆。
席帆[xí fān]
船帆。
百舸千帆[bǎi gě qiān fān]
百舸,百艘船。亦泛言船极多。千帆,众多的帆船。百舸千帆,泛言船极多。
回帆挝[huí fān wō]
暂无释义
Ⅶ 有beyond4人简介附照片吗
姓名:黄家驹
籍贯:广东台山
出生日期: 10/6/ 1962
出生地点:香港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身高: 5尺 7寸(175cm)
体重: 135磅( 6 Ikg)
家庭状况:父母。一兄。两姐、一弟
教育程度:F5
嗜好:音乐,钓鱼
喜爱的歌手:PETER GABRlAL
喜爱的演员:吴楚帆
喜爱的电影:恐怖及悬疑片
喜爱的颜色:黑、白、灰、红
喜爱的季节:秋
喜爱的食物:菜、糖果
喜爱的动物:狗
喜爱的运动:游泳、球类活动
最怕的事:没钱
最满意的事:拥有自已的乐队
初吻年龄:16岁
理想的对象:没有
个人愿望:自己的理想能实现、成功
姓名:黄家强
英文名:STEVE
籍贯:广东台山
出生日期:13/11/1964
出生地点:香港
星座:天蝎座
身高: 5尺 7寸(175cm)
体重:133磅(60公斤)
家庭状况:父母、两兄、两姐
教育程度:FS
嗜好:看书、打球
喜爱的歌手: DAVID SYLVINA
喜爱的演员:罗拔迪尼路
喜爱的电影:圣女传说
喜爱的颜色:白、蓝、紫
喜爱的食物:牛肉、海鲜
喜爱的动物:狗
喜爱的运动:游泳、羽毛球
喜爱的人物:家人
喜爱的季节:冬
最欣赏自己:面型
最难忘的事情:与Bey。nd的成长历程
理想的对象:成功人士、作曲家、作者
个人愿望:实现世界巡回演唱会
姓名:黄贯中
英文名:PAUL
花名:大耳牛
出生日期:31/3/ 1964
出生地点:香港
血型:B型
星座:白羊座
身高:5尺 7寸( 175cm)
体重:138磅(62公斤)
家庭状况:父母、两弟
教育程度:大专
嗜好:看戏、绘画
喜爱的歌手:叶德婚
喜爱的演员:好多
喜爱的电影:莫扎特传
喜爱的颜色:蓝、灰色
喜爱的食物:好多
喜爱的动物;狗
喜爱的运动:足球、游泳
最欣赏自己:手
最难忘的事情:第一次演唱会
尴尬的事情:表演时唱错歌词
希望到的地方。欧洲
个人愿望:在音乐上有成就
姓名:叶世荣
英文名:WingYip
出生日期:19/8 /1963
出生地点:香港
星座:狮子座
身高:5尺7寸
体重:135磅(62公斤)
血型:O型
家庭状况:父母、两妹
教育程度:FS
嗜好:钓鱼
爱的歌手: DAVID BOWLIE
喜爱的歌曲:太多
喜爱的电影:的士司机
喜爱的颜色:除了啡色之外
喜爱的食物:蟹
喜爱的运动:游泳、足球
喜爱的国家:全世界
喜爱的季节:冬
喜爱的明垦:周润汉、石坚
最欣赏自己:手
最难忘的事情:乐队自己出资开音乐会
最尴尬的事情:认错人
最大的心愿:到世界各地去旅游
不喜欢的地方:安静的地方
个人愿望:乐队有成就
专辑:
大地 长城 农民
情人 遥望 玻璃箱
奉信 回家 进化论
愿我能 冷雨夜 忘记你
侯诊室 打救你 打不死
光辉岁月 海阔天空 灰色轨迹
不再犹豫 无尽空虚 真的爱你
午夜怨曲 永远等待 爱的太错
和平与爱 高温派对 飞越苦海
孤单一吻 逝去日子 岁月无声
爱你一切 超级武器 爸爸妈妈
城市猎人 赤红热血 错有错着
坚持信念 糊涂的人 教坏细路
金属狂人 狂人山庄 关心永远在
谁伴我闯荡 旧日的足迹 无悔这一生
不朽的传说 你知道我的迷惘 阿拉伯跳舞女郎 照片到网络图片里找很容易‘‘‘
Ⅷ 民国时期我国有哪些一线男明星
相比于民国舞台上的那些美女明星们,男同志则多是腼腆稍显逊色,就连票选的观众最喜爱明星当中也是寥寥无几。但是,这并不代表那一时期就没出类拔萃的男明星。也有一些被冠以“影帝”、“奇葩”等尊贵称呼的男儿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文艺领域的雄鹰之光。这些男子用自己的表演征服无数妙龄女子芳心的同时,也给所有男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值得我们去记忆和回味的一个时代符号。
梅兰芳(1894——1961)

姜妙香五六岁就能唱一些旦角唱段,七岁拜师学青衣,由于家学渊源又经名师教诲进步很快,初次登台演出便得到好评。他在王瑶卿因嗓音关系极少演出,而王蕙芳、梅兰芳尚未成名之时,脱颖而出,大获好评,十六岁的姜妙香与王凤卿、刘鸿升一同加入著名演员田际云所组的玉成班。姜妙香的嗓子好,能连唱两个小时都不觉吃力,因此而赢得“姜八刻”的美誉。
Ⅸ 求历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奖名单
历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奖名单列举如下:
1、1995年,第14届,终身成就奖黄曼梨。
黄曼梨(Mary Wong,1913年-1998年4月8日),原名黄文素,曾名黄曼丽,生于香港,广东中山人。香港著名粤语电影、电视演员,电影、电视作品无数,经常在电影里演恶家姑的角色。
但在早期也演过不少贤妻良母、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的角色。其精湛演技及深厚的修养内涵,赢得“悲剧影后”美誉。
2、2001年,第20届,终身成就奖白雪仙。
白雪仙(原名陈淑良),粤剧表演艺术家,1928年5月19日出生于广州,籍贯广东顺德,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之女,排行第九,故行内爱称她为"九姑娘",世人尊称为仙姐。

5、2019年,第38届,终身成就奖谢贤。
谢贤(Patrick Tse),1936年8月9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番禺,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1953年谢贤考入演员训练班进入演艺圈,演出首部电影《楼下闩水喉》,拍摄两部电影后开始走红。
2015年参加浙江卫视经典明星竞技真人秀节目《掌声响起来》录制,从初赛挺进总决赛,最终获得该节目该年度的总排名第二名。2019年4月14日,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