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的个人简介是怎样的
汤姆·希德勒斯顿,全名托马斯·威廉·希德勒斯顿,1981年2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2005年,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毕业的汤姆·希德勒斯顿开始出演电视剧 。2007年,参演伦敦西区剧院《辛白林》,并凭借辛白林一角获得劳伦斯奥利佛奖最佳新人奖。2008年,汤姆·希德勒斯顿出演舞台剧《伊万诺夫》。2011年,凭借漫威电影《雷神》中洛基一角走入公众视野,同年,获得帝国最佳男演员新人奖和英国电影电视艺术最佳新星奖提名;2012年,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吸血鬼题材浪漫奇幻片《唯爱永生》;同年,主演的科幻动作片《复仇者联盟》在美国上映 。2013年,出演当玛仓库剧院制作的莎士比亚悲剧《科里奥兰纳斯》,获得伦敦标准晚报戏剧奖最佳男演员奖。2015年,出演吉尔莫·托罗执导的恐怖片《猩红山峰》和本·斯特利执导的科幻动作片《摩天大楼》;同年,出演自传电影《我看见了光》。2016年,主演兼执行制作人BBC制作的迷你剧《夜班经理》,并凭借该片获得他第一个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男主角奖。(1)伊万诺夫电影演员表扩展阅读汤姆·希德勒斯顿被叫做抖森的原因:抖森,这个昵称源于汤姆·希德勒斯顿名字的连读谐音,此外他还有石墩儿、软妹、糖豆森这些外号,都源自粉丝对他的爱称。 在《雷神1》《复仇者联盟》之后,观众们显然迷上了这对总在打架纠缠,却又感情深厚的“基情”兄弟。 抖森则用一个贴切的解释概括了他们各自的迷人之处,“克里斯一直爱聊拳击,右勾拳上勾拳,这是他的风格,我演洛基呢,关注的则是卡泼卫勒这类巴西武术,走的阴柔路线,符合他油嘴滑舌、易形者、骗子的形象——所以托尔若是一块坚实的花岗岩,而洛基,便像是一阵狡黠的风。”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汤姆·希德勒斯顿
㈡ 张涵予刘德华新片《莫斯科行动》,两位演技派加盟有哪值得期待的
张涵予刘德华新片《莫斯科行动》,两位演技派加盟还是值得期待的!
张涵予、刘德华这两个实力派的演员的合作真的非常令人期待,非常棒的一个合作,值得期待一波吧!
㈢ 美国《乱世佳人》女主角还演过哪本古装电视
英文名:Vivien Leigh
原名:Vivian Mary Hartley
中文姓名:费雯丽(港译慧云李)
中文全名:费雯·玛丽·哈特利
昵称:Viv, V, Vivling, Bibbs, Puss
生日:1913年11月5日
祭日:1967年7月7日
出生地:印度 大吉岭(Darjeeling)
籍贯:英国
星座:天蝎座
身高:160厘米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学历:曾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奥斯卡成就:第十二届、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婚姻状况: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师霍尔曼,1933年生女儿苏珊妮,1938年8月离婚。两天后与劳伦斯·奥利弗结婚,1960年离婚。
难忘的事情:扮演《乱世佳人》中“斯佳丽”
常到的地方:湖
最喜欢的动物:猫,特别是暹罗猫
嗜好:种植花园,猜字迷,搞聚会,收藏现代艺术品,散步
恶习:抽烟(据报道,拍摄《乱世佳人》时,她每天抽4包烟),说脏话(她从劳伦斯奥利弗那学来的“fuck”)
最喜欢的花:白玫瑰
最喜欢的国家:法国
最喜欢的菜:法国菜
缺点:一双与优美体形极不相称的大手和频率偏高的嗓音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最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1940)中的玛拉·莱斯特
爱情:即使在她和劳伦斯·奥立弗离婚且和一位叫杰克·梅瑞瓦的演员同居后,她仍然将他的照片摆在她床边的梳妆台上。直到去世,她一直使用“奥利弗太太”的签名。
个人语丝:
让观众哭比让观众笑更容易。(费雯丽关于自己的第二部舞台戏《伪善》(1935)的感想)
有些评论把我说成是伟大的女演员。我认为这是愚蠢的,因为它们把包袱和责任推给了我,我不能就这么接受。
有风采的人有自己的原则。 一个女人的迷人,一半来自于她的幻想。
1935-《道德的假面》
1937-《哈姆雷特》
1940-《罗密欧与朱丽叶》
1945-《九死一生》
1950-《欲望号街车》
1951-《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
1955-《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1961-《茶花女》
1963-《同志》
1966-《伊万诺夫》
电影
1934 - Things Are Looking Up(渐有起色)
1935 - The Village Squire (乡村奇士)
1935 - Gentlemen's Agreement (绅士的协议)
1935 - Look Up and Laugh
1937 - Fire Over England - 英伦战火/火烧英伦
1937 - Dark Journey (黑暗旅程)
1937 - Storm in a Teacup (茶杯里的风暴)
1937 - 21 Days
1938 - A Yank at Oxford
1938 - St. Martin's Lane
1939 - 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飘) (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40 -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1941 - That Hamilton Woman(汉密尔顿夫人)(又译:绝代佳人/ 忠魂鹃血离恨天)
1946 - Caesar and Cleopatra(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
1947 - Anna Karenina - 安娜卡列尼娜
1951 -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5 - The Deep Blue Sea
1961 - 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 (罗马之春)
1965 - Ship of Fools(愚人船)
㈣ 伊万诺夫是谁演的,伊万诺夫扮演者,恶棍天使伊
《恶棍天使》伊万诺夫·拉只拉库兜里扮演者许可嘉
许可嘉,生于6月23日,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影视男演员。曾出演电视剧《火红的日子》,2013年出演电影《分手大师》 的“老六”,2015年出演电影《恶棍天使》中的“伊万诺夫-拉只拉库兜里”。2016年出演电视剧《猎人》中“赵铁蛋”一角。2016年出演网络电视剧《富贵逼人》 。2016年出演电影《所以……和黑粉结婚了》中“池祥”。
㈤ 谁可以告诉我乱世佳人的女主角是谁啊,她还演过哪些片子
费雯·丽(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英国籍好莱坞著名女演员。原名费雯·玛丽·哈特利。以惊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早期在好莱坞发展便一鸣惊人,成功地饰演《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奥哈拉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后回到英国发展戏剧,获得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最佳女主角,被奉为“戏剧女王”。12年后,37岁的她再次闯荡好莱坞,凭借《欲望号街车》再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967年,因患肺结核逝世。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
电影奖项:
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奥斯卡奖 Oscar / Academy Award 1940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1952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说明】费雯·丽未出席颁奖典礼,该奖由葛丽亚·嘉逊(Greer Garson)代领 ■金球奖 Golden Globe Awards 1952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英国学院奖 BAFTA 1953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NYFCC Award 1939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1951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西班牙圣后迪奖 Sant Jordi Awards 1957 获奖 特别奖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Venice Film Festival Volpi Cup 1951 获奖 最佳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表演奖项:
■戏剧 托尼奖 Tony Awards 1963 获奖 最佳女主角(音乐类) Tovarich 同志
㈥ 杰森·斯坦森饰演伊万诺夫的电影是哪一部
机械师
㈦ 很久看过的一部电影
红樱桃啦~~~~~~~最后她烧自己的时候很佩服她的说~~~~~~~~
中文片名:红樱桃
汉语拼音:hong ying tao
英文片名:Red Cherry
影片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120 min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德语 汉语普通话 俄语
字幕:中英文字幕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Youth Film Studio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中国]
出品:1995年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叶大鹰 Daying Ye(影片字幕为“叶缨”)
编剧:江奇涛 Qitao Jiang
芦苇 Wei Lu
叶大鹰 Daying Ye .....(as Ye Ying)
演员:郭柯宇 Ke-Yu Guo .....ChuChu楚楚
徐啸力 Xiaoling Xu .....Luo Xiaoman罗小蛮
Vladmill Nizmiroff
制作人:叶大鹰 Daying Ye .....procer
摄影:张黎 Li Zhang
剧情介绍
一九四零年冬。两名中国孩子,楚楚(女)和罗小蛮(男)由中国内地出发,几经辗转,历尽艰辛,到达苏联莫斯科附近的国际儿童院,这是一所专门收养各国共产党领袖子女的寄宿学校。在那里,两个孩子结识了以中德混血儿张卡尔为首的一批外国孩子。院长瓦特金——一个祖父般严厉而慈祥的老人是这所儿童院的灵魂。新奇的学校生活温馨而又时常产生烦恼,在朝夕相处的时光中,张卡尔对楚楚产生了少男少女之间的微妙感情。而罗小蛮始终难以忘却在日寇铁蹄下的祖国。夏天到了,儿童院的孩子们选择各自喜爱的夏令营度假,张卡尔和楚楚来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就在到达夏令营的第二凌晨,也就是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法西斯的炮火摧毁了孩子们的宁静生活,一场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悲剧发生了。德国法西斯当着孩子们的面杀害了女教师维拉,所有的孩子们与战俘与平民一样沦为囚徒。儿童院召回了散落在尚未沦陷地区里度假的孩子们,准备迁往西伯利亚。混乱中,罗小蛮等几个男孩子躲藏起来,决意参军投入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是孩子,而无法混上开往前线的军列,从此过上了流浪儿的充满艰辛的生活。德军占领区内,楚楚和张卡尔等人被迫为德军洗刷战马,能说德语的张卡尔机智地诱骗到德军士兵的枪支,企图掩护楚楚等人逃跑,楚楚等人骑马逃跑,张卡尔却身陷绝境,不幸牺牲。纵马飞奔的楚楚也终未躲过德国炮火的轰击,不幸落马……。后方,饥饿在蔓延,为了换取充饥的面包,罗小蛮不得不去医院卖血,当区苏维埃的老区长得知这群孩子是国际儿童院的学生时,心生恻隐,为他们找到了聊以糊口的工作,罗小蛮从此成了专门送达“阵亡通知书”的“黑信使”。为了杀一儆百,德军决定公开处决逃跑失败被抓回的孩子,枪决在即,一俄罗斯老者挺身而出决定为孩子替死,可是他只能换取一位孩子的生命。正当德军残酷地玩味屠杀的过程之际,一位德国将军来到刑场,他流露出对东方女孩的一种特殊兴趣,楚楚死里逃生,被带到了东普鲁士德军司令部。身陷囹圄的楚楚出乎意料地受到德国将军的优待。终于有一天,楚楚知道了纳粹将军有一种残酷的嗜好:用文身后的人皮制作各式各样精美的灯罩,纳粹将军梦寐以求的是楚楚细腻而光洁的皮肤。愤怒的楚楚企图自残,但是,纳粹将军阻止了她的企图,并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后方,罗小蛮收养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娜佳,原本艰辛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但俩人相依为命,却颇有人情趣味。一天,他俩发现住地附近变成了德军战俘的驻扎地,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罗小蛮每天用弹弓“惩罚”敌人。苏军反攻的炮火层层迫近,大势已去的德军开始丧心病狂地屠杀战俘和平民,纳粹将军终于完成了在楚楚后背上的“杰作”,并大发所谓艺术永恒的感慨。后方,罗小蛮的“弹弓战”终于引发了战俘的骚乱,苏军管理人员误认为是暴动,开枪镇压,罗小蛮将狂怒的德军战俘引至一幢废墟里,情急之中,引燃了汽油桶,与敌人同归于尽,小娜佳悲痛欲绝。纳粹将军将自己的“杰作”楚楚带到战场之外的荒野里“放生”,然后回到司令部饮弹自杀,多年来收藏的人皮灯罩与他的罪恶一齐葬于火海。楚楚被盟军的红十字会收容,面临例行的淋浴时,楚楚拼死不愿脱去衣服。当护士们强行撕开她的衣服时,都被楚楚后背图案惊呆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竟是一色彩斑斓的德国法西斯鹰徽。楚楚的身份引起了盟军和苏军的怀疑,在讯问中,楚楚缄口不语。夜里,楚楚爬到篝火边,用燃烧的木头,狠命地朝背上的耻辱烙去。苏军终于查明了楚楚的身份,她被送到莫斯科接受了良好的治疗,瓦特金院长带着娜佳来看望楚楚,告知了罗小蛮的死亡。沉默中传来红场阅兵式的礼炮轰鸣。楚楚流下了无声的眼泪。楚楚的植皮手术历经数年,终因植皮面积过大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而失败。许多年以后她的一位画家朋友将文身图案绘制成画,收藏于历史博物馆以昭示后人永世不忘战争的罪恶。
幕后制作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而《红樱桃》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该片投资高达2700万元,却在公映当年创下了5000万元票房纪录。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该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深深吸引了一批对前苏联革命历史有着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的中年观众。该片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叶大鹰)和最佳女主角奖(郭柯宇)。
《红樱桃》4000万票房背后的“秘诀”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业多少有些落寞和黯淡,特别是电影的票房。但到了1995年,对中国电影来说似乎充满了好莱坞戏剧化的色彩。就在人们似乎对国产电影愈加失望之际,它却突然迸发了夺目的光芒,《红樱桃》《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等影片创造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几部“进口大片”,尤其以《红樱桃》为最,以其高成本高回报的营销策略创造了四千万元的票房纪录。记者采访了导演叶大鹰,听他剖析《红樱桃》创造票房纪录背后的种种原因。
▲背景:革命后代与“红色情结”
围绕《红樱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它所出现的时间以及它所涉及的时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红樱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它并不直指战争,也并非如影片《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直接触及本土的遭遇与反击,而是将故事的情境转移到了俄罗斯,而它讲述的又并非是一个“异国”的战争故事,而是中国的“烈士后代、革命前辈的故事”。
影片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儿朱敏,俄语名赤英(红色英雄之意),17岁进入前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编导人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曾和朱敏沟通过,并解释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真实的,也会有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纳粹标记的文身为虚构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影片的导演叶大鹰,当年在宣传《红樱桃》这部影片时不少媒体都提到该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他的父亲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第二个儿子。这个身份的证明无疑为影片赋予了正统与主流的“质量验证”。对于是否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红色情结”,叶大鹰则认为“这是媒体的说法,自己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也许是一种巧合,用这个时代的感情去体会过去的人物和事情,会感觉特别有魅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也欣赏,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种电影,它和人物有关,与今天的观众贴近。”
▲包装:商业电影的成功个案
1988年叶大鹰根据王朔小说《橡皮人》改编成影片《大喘气》,那时他刚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毕业两年,按照“实验电影”的路子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所要发泄的情绪,记者采访他时他曾提到“当年比较愿意走极端,包含了相当程度上的玩闹情绪,是由青年渐入中年的一种宣泄。到了1995年我拍《红樱桃》的时候就走向成熟了,拍片子更加规范化也更加商业化,要兼顾各方面投资者的利益,还要理解受众群。”
“成熟”的《红樱桃》在某种意义上说,参透了商业电影的构造和秘诀,使得类似“原则”恰到好处地“落实”到这样一部主流影片当中。电影学者戴锦华曾分析“影片将故事场景移到异国,于是成功回避了本土情境中‘常识’的混乱,它选取了一个全球公认的恶魔———纳粹来充当故事的‘反一号’,纳粹形象的出现,有效地吸收了影片中暴力、色情呈现的不轨与非道德;相反成了一份充满正义感、乃至‘终极关怀’的崇高。”正因为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影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所以在有意无意间吸引了它的特殊观众群:中年知识分子群。因为他们有着对前苏联及革命历史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
叶大鹰在谈到对影片的“包装”时表示“作品当然需要包装,这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也是对投资人的保证。
但在创作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商业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被忘却了,影片上映时这个元素又会再度显现,所以商业和艺术的矛盾是电影共同面对的问题,总强调两者的对立,就是回避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形式是,与电影《红樱桃》同时套拍的还有电视剧《血色童心》,导演同为叶大鹰,梅婷和陆毅的青春面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红樱桃》与《血色童心》的“电影”“电视剧”套拍方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㈧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洛基的扮演者是谁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洛基的扮演者是汤姆·希德勒斯顿。汤姆·希德勒斯顿全1981年2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男演员、电影制作人、音乐人。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里的洛基是阿斯加德之神,擅长巫术、伪装有着冰巨人族血脉的战争遗孤洛基被万神之父奥丁收养,并与奥丁的亲生儿子雷神索尔一起长大成人。在寻求父爱与公平待遇的成长过程里,洛基逐渐失去了理智与平衡,对权力的渴望使他走上叛逆之路。洛基被流放后,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奴役了人类,成为复仇者联盟最大的敌人。
洛基扮演者汤姆·希德勒斯顿演艺生涯介绍。
2005年,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毕业的汤姆·希德勒斯顿开始出演电视剧。
2007年,参演伦敦西区剧院《辛白林》,并凭借辛白林一角获得劳伦斯奥利佛奖最佳新人奖。
2008年,汤姆·希德勒斯顿出演舞台剧《伊万诺夫》。
2011年,凭借漫威电影《雷神》中洛基一角走入公众视野;同年,获得帝国最佳男演员新人奖,以及提名英国电影电视艺术最佳新星奖;2012年,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吸血鬼题材浪漫奇幻片《唯爱永生》;同年,主演的科幻动作片《复仇者联盟》在美国上映。
2013年,出演当玛仓库剧院制作的莎士比亚悲剧《科里奥兰纳斯》,获得伦敦标准晚报戏剧奖最佳男演员奖。
2015年,出演吉尔莫·托罗执导的恐怖片《猩红山峰》和本·斯特利执导的科幻动作片《摩天大楼》;同年,出演自传电影《我看见了光》。
2016年,主演兼执行制作人BBC制作的迷你剧《夜班经理》,并凭借该片获得他第一个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男主角奖。
2018年,主演科幻动作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㈨ 朱一龙说妈妈问我我也不剧透,都有哪些演员容易被套路剧透
容易剧透的演员有漫威的汤姆·希德勒斯顿和汤姆·赫兰德。
在复联4开播前的典礼上,一个记者问抖森不剧透爆料到底有多难呢?抖森则表示如果自己说出去了他们下一部就不带我玩了。而这句回答间接表示出在这部里抖森还没有死。聪明绝顶的抖森在记者的套路中也剧透了。
在参与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的宣传活动时,汤姆·赫兰德多次在不经意中透露出自己在电影中的动作,甚至连《蜘蛛侠》有三部曲的消息都说出去了,更好笑的是,汤姆·赫兰德兴致勃勃的说完才想起来这是直播采访,懊悔的捂嘴,但也没能挽回消息已经通过互联网传给无数人的事实。
2008年,出演音乐剧《跳出我天地》而崭露头角。2010年,作为主演参加音乐剧《跳出我天地》的五周年特别演出。2012年,主演的个人首部电影《海啸奇迹》上映,他凭该电影获得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具突破男演员奖。2015年,参演的电影《海洋深处》在美国上映,他凭该电影提名第38届青年艺人奖最佳青年男配角奖。2016年,在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中首次扮演“蜘蛛侠”彼得·帕克。2017年,主演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上映,他凭该电影获得第19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暑期电影男演员奖,以及第7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新星奖。2019年,主演的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映;同年,凭借该电影获得第21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夏日电影男演员奖。
㈩ 费雯丽的生平和她主演的电影
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
原名维维安·玛丽·哈特利(Vivien Mary Hartley),英国电影演员。她成功地饰演《乱世佳人》的斯佳丽·奥哈拉和《欲望号街车》的布兰奇·杜波依斯,两度获得奥斯卡奖。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
费雯·丽是一位多产的演员,她与丈夫劳伦斯·奥利弗(又译奥利维尔)在银幕上有多次合作,奥利弗导演了多部由她主演的电影。在她30年的表演生涯中,她饰演的角色多变,从诺埃尔·科沃德和萧伯纳喜剧的女主角到经典的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角色。
费雯·丽以美貌出名,她认为有时这一点使她不能作为一个女演员被认真对待,不过她的健康情况是她最大的障碍。躁郁症几乎伴随着她整个人生,她也因此获得了难以相处的名声,演艺生涯也几经起伏。1940年代中期,她被诊断为慢性结核,因为反复发作变得更加虚弱。1960年,她与奥利弗离婚,直到她因肺结核去世前,她很少出现在银幕和舞台上。 个人资料编辑本段英文名:Vivien Leigh
原名:Vivian Mary Hartley
中文姓名:费雯丽(港译慧云李)
中文全名:维维安·玛丽·哈特利
昵称:Viv, V, Vivling, Bibbs, Puss
生日:1913年11月5日
祭日:1967年7月7日
出生地:印度 大吉岭(Darjeeling)
籍贯:英国
星座:天蝎座
身高:160厘米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学历:曾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奥斯卡成就:第十二届、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婚姻状况: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师霍尔曼,1933年生女儿苏珊妮,1938年8月离婚。两天后与劳伦斯·奥立弗结婚,1960年离婚。
难忘的事情:扮演《乱世佳人》中“斯佳丽”
常到的地方:湖
最喜欢的动物:猫,特别视暹罗猫
嗜好:种植花园,猜字迷,搞聚会,收藏现代艺术,散步
恶习:抽烟(据报道,拍摄《乱世佳人》时,她每天抽4包烟),说脏话(她从劳伦斯奥利弗那学来的“fuck”)
最喜欢的花:白玫瑰
最喜欢的国家:法国
最喜欢的菜:法国菜
缺点:一双与优美体形极不相称的大手和频率偏高的嗓音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最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1940)中的玛拉·莱斯特
爱情:即使在她和劳伦斯·奥立弗离婚且和一位叫杰克·梅瑞瓦的演员同居后,她仍然讲他的照片摆在她床边的梳妆台上。直到去世,她一直使用“奥利弗太太”的签名。
个人语丝:
让观众哭比让观众笑更容易。(费雯丽关于自己的第二部舞台戏《伪善》(1935)的感想)
有些评论把我说成是伟大的女演员。我认为这是愚蠢的,因为它们把包袱和责任推给了我,我不能就这么接受。
有风采的人有自己的原则。 一个女人的迷人,一半来自于她的幻想。 代表作品编辑本段主要舞台剧作品:
1935-《道德的假面》
1937-《哈姆雷特》
1940-《罗密欧与朱丽叶》
1945-《九死一生》
1950-《欲望号街车》
1951-《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
1955-《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1961-《茶花女》
1963-《同志》
1966-《伊万诺夫》
电影
1934 - Things Are Looking Up(渐有起色)
1935 - The Village Squire (乡村奇士)
1935 - Gentlemen's Agreement (绅士的协议)
1935 - Look Up and Laugh
1937 - Fire Over England - 英伦战火/火烧英伦
1937 - Dark Journey (黑暗旅程)
1937 - Storm in a Teacup (茶杯里的风暴)
1937 - 21 Days
1938 - A Yank at Oxford
1938 - St. Martin's Lane
1939 - 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飘) (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40 -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1941 - That Hamilton Woman(汉密尔顿夫人)(又译:绝代佳人/ 忠魂鹃血离恨天)
1946 - Caesar and Cleopatra(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
1947 - Anna Karenina - 安娜卡列琳娜
1951 -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5 - The Deep Blue Sea
1961 - 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 (罗马之春)
1965 - Ship of Fools(愚人船) 所获奖项及主要荣誉编辑本段电影奖项:
■奥斯卡奖 Oscar / Academy Award
1940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1952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说明】费雯·丽未出席颁奖典礼,该奖由葛丽亚·嘉逊(Greer Garson)代领
■金球奖 Golden Globe Awards
1952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英国学院奖 BAFTA
1953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NYFCC Award
1939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1951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西班牙圣后迪奖 Sant Jordi Awards
1957 获奖 特别奖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Venice Film Festival Volpi Cup
1951 获奖 最佳女演员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
其他表演奖项:
■戏剧 托尼奖 Tony Awards
1963 获奖 最佳女主角(音乐类) Tovarich 同志
其他荣誉:
■ 好莱坞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好莱坞名人大道6773号(6773 Hollywood Blvd)纪念星
■ 美国电影协会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 获选 美国电影协会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16名 经典形象编辑本段《乱世佳人》中斯佳丽狡黠的眼神,《魂断蓝桥》中玛拉纯真无邪的笑脸、《欲望号街车》中迟暮美人的无奈与疯狂,是费雯·丽留给世界影坛的不朽形象。
当她以《乱世佳人》获封奥斯卡影后时,宣读的评委鉴定是:“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12年后,《欲望号街车》中那个年华逝去、红颜不再的疯颠妇人,使她再登影后宝座。由此看来,光阴可以逝去,美人却不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