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演员高宝成
他老人家2004年5月21日故去了。
高保成(1926,1,13—2004,5,21)电影演员。
网页链接
㈡ 你可知道当年拍摄《上甘岭》电影时的一些故事吗
电影《上甘岭》是沙蒙,林杉制导的一部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是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而来,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影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连长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拼死奋战,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挑选演员时,为了把张忠发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突出,沙蒙直接决定让高宝成来饰演。
影片中张忠发和战友们一起抓松鼠的一段,原本计划是抓鸟的,但是沙蒙觉得这个设计有点不对劲,战场上枪声一响,鸟就飞走了,该怎么抓呢。后来就决定了抓松鼠,这段设计对戏的节奏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表现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乐观的革命精神,将人物的刻画体现的非常到位。
为了更好的拍摄这部电影,也为了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当时战场的激烈和残酷,剧组前往朝鲜上甘岭进行实地考察。
当大家到达五圣山上时,还是被当时情景震撼到了。虽然上甘岭已经没有了硝烟,但是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连一颗树木都见不到。山顶的石头都被炸翻起,岭上到处都是厚厚的子弹壳,炮弹皮。
剧组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为了再现当年的场景,最后决定在安东附近造出了一个“上甘岭”。为了体现战争的残酷,在拍摄时,非常注意场景的转换,比如坑道的石头块在炮火的轰击下变成了一堆碎石等等,非常注重细节。让观众更能体会到当时的情节。
所以才有了最后的《上甘岭》,让观众更加的震撼,更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体会到志愿军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1、《上甘岭》军事顾问是赵毛臣,他是上甘岭战役中四连指导员,亲自在坑道里指挥战斗的。拍摄电影时,他曾操作郭留诺夫重机枪射击配合录音,因此电影中你听到的重机枪声音都是他打出来的。
2、片中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并不光是134团七连连长张计发,虽然他们名字差不多。他的原型还包括特功八连连长李保成和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等人,张忠发当过师长警卫员这段应该取自15军警卫连连长王虏,他曾经是秦军长的警卫员,牺牲在增援上甘岭的路上。
饰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名字和李保成也相近,不过这是巧合。
3、师长的原型是时任45师师长崔建功,他是东北军出身,在直罗镇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4、最后反击牺牲的通讯员杨德才原型并不是黄继光,而是用胸膛顶住爆破筒和敌人碉堡同归于尽的苗族小战士龙世昌。
事实上,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记录下来的就有38人,仅仅在黄继光牺牲的那天夜里就有四人,除了黄继光之外还有赖发均、龙世昌和欧阳代炎。
所以,杨德才的原型也可以说并不止一个。
5、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一般认为是王清珍,不过她并没有进入坑道一直在后方工作,坑道里是没有女卫生员的。这一点在电影上映后被很多志愿军老战士指出,但和同样虚构的小松鼠一样,这也是导演为增加艺术感染力所做的设计。也有很多志愿军老战士看了电影之后非常感动,他们认为坑道里有女卫生员很好。
6、一排长说的“望梅止渴”故事被他加工过了,事实上曹操的“望梅止渴”并没有吃酸梅这段,不过一排长改编的非常好,让观众听了嘴里都会有酸水。
7、乔羽在写《我的祖国》歌词时,导演沙蒙的要求是等什么时候这部电影没人看了,你的歌也有人唱,事实上乔羽做到了。
8、《我的祖国》里的那条大河是不是长江?乔羽说是的,之所以不直接说长江,是因为几乎每个人的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如果具体指到长江就狭隘了。
9、《我的祖国》作曲是刘炽,他和乔羽合作过很多次,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第一句“一条大河”非常经典,几乎一听就让人有想流泪的感觉。事实上,这句歌词的旋律来自于抗战歌曲《卢沟问答》的第一句:永定河~~~......
10,最关键一条,电影中拍摄的坑道内景是在长影厂的摄影棚拍的,导演将坑道变宽了变高了,条件也变好了。事实上,电影放映后,军事顾问赵毛臣曾被幸存的战友责备:毛臣啊,你呆的坑道是这样的吗?
现实中的坑道更窄、更小,人都站不直身体只能挤坐在一起。坑道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缺少食物、药品和饮用水,有些重伤员送不下去在坑道里牺牲了。此外,坑道里遭受到的危险比电影中严重很多,战斗也更激烈。
电影的原型之一特功八连先后增补过800多人,几乎是一个小团的人数,战后只剩下6个人,原来的八连只剩3人。
也就是说,现实的战斗比电影《上甘岭》要残酷很多,很多!
赵毛臣的儿子赵振军是54军160师479团的战士,1979年对越反击战牺牲,荣立三等功。
㈢ 电影红星闪闪中的主要人物
《闪闪的红星》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李昂,李俊执导,高宝成、刘继忠、祝新运主演。
该影片讲述了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㈣ 请问这部电影里这个演员是谁
高保成(1926,1,13—2004,5,21)电影演员。河北霸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八路军一二0师战斗剧社演员,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副队长。参加了绥包、晋中、西南等战役。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戏剧队副队长,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曾在影片《上甘岭》、《暴风骤雨》、《闪闪的红星》、《人生》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人物简介
高保成,1926年生于河北,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生活所迫,离家出走。 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当勤务员,护理员。
㈤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电影演员,你都知道哪几位
下面我就来盘点一下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的电影演员吧!
毛永明曾经很火了一阵子的,浓眉大眼的,属于传统眼光中的标准形象,绝对不输郭凯敏、朱时茂的,估计就是因为跟朱曼芳、黄梅莹几个一样,一口的上海普通话,影响了男性荷尔蒙的发挥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一直没怎么火起来了。
㈥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主要演员们近况如何
1958年上映的老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根据1941年发生的 历史 上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百姓和部队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战一天,最后全体纵身跳崖的壮阔故事。“狼牙山五壮士”耳熟能详,甚至登上小学语文课本。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片拍摄的时候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剧组人员经常饿肚子拍摄,当地民众还为剧组送来馒头。剧组每天挑着扁担,往返30多里山路艰苦拍摄,终于完成了这部英雄壮歌。
李长华——饰演马宝玉
李长华1938年入党,次年参加八路军,是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社演员,主要从事文工团工作。李长华因饰演《狼牙山五壮士》的班长马宝玉而家喻户晓,在这之前,他因出演《人民的战士》受到注意,从而被导演相中出演马宝玉。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深深感动李长华,五壮士跳崖事迹在《解放日报》发表后,李长华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五壮士的生平材料。他和剧组演员拜访了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还去了狼牙山实地考察。据了解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生前很腼腆,虽是班长,但是从没高人一等的感觉,牺牲时只有21岁。
《狼牙山五壮士》露天放映的时候还发生一件事,李长华的母亲在荧幕上看到儿子扮演的马宝玉挑了崖,以为儿子真的死了,当时还大哭起来。
现在的李长华已经离休,甚至学会了电脑,经常给报社写稿子,日子很平静。
高保成——饰演葛振林
高保成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上甘岭》《暴风骤雨》《闪闪的红星》《渡江侦查记》《狼牙山五壮士》等著名红色电影中有过精彩演绎。无论是扮演农民还是军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高保成都能投入极大地热情,凭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其塑造的形象真实感人,自然逼真。
高保成夫妻年轻时同在总政歌舞团,后来妻子转业到了地方,他们的孩子没有从事演艺工作。
2004年78岁的高保成因病逝世。
“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幸存后参加了诸多战役,他的有4个儿子,1个在部队,3个当工人,因效益不好下岗在家,但葛老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也不为儿子的就业找关系。他的孙子上军校也没有动用祖父的盛名牟利。葛振林三子葛拥宪曾偷了父亲的红旗勋章换毒品,葛振林亲自把儿子送进戒毒所。长孙葛蒙现在葛振林曾经战斗过的野战部队服役。
李力——饰演宋学义
李力是军旅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先后拍摄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秘密图纸》《苦菜花》等影片。他1992年去世。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当初获救后因腰伤严重便被批准回了老家,回家后发现父母双亡兄弟姐妹离散。从此他在村里做了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周围人只知道他是个有过功勋的残疾八路军,但都不清楚他是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壮士。后来地方领导获悉宋学义的情况,邀请他进城,表示随便他挑一份好工作过清闲日子,但宋学义坚辞不受,不肯因自己的盛名得到额外特殊的照顾。他只想在老家默默无闻直到终老。
1971年宋学义去世,遗体安葬在沁阳市烈士陵园。
近年来葛振林和宋学义之子控告损害父辈名誉的关于“狼牙山五壮士”抹黑言论的微博博主,胜诉。
张怀志——饰演胡德林
张怀志原来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后来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他是导演张前的父亲。
张怀志1947年加入解放军。他在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塑造得恰到好处。张怀志1987年去世。
胡德林烈士是胡德才烈士的侄子,两人不同辈,但是年纪相仿,牺牲时都二十上下。
霍德集——饰演胡福才
霍德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在多部八一厂经典老电影里客串。近几年来他担任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
云绯 历史 号:故纸堆间
云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㈦ 闪闪的红星里胡汉三那个演员叫什么
1、《闪闪的红星》里胡汉三角色的扮演者是刘江。
2、《闪闪的红星》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李昂,李俊执导,高宝成、刘继忠、祝新运主演。
该影片讲述了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3、刘江,1937年10月27日生,香港无线电视资深甘草演员。1976年,从电影业转投当时如日中天的佳艺电视,1979年,刘江转投另一家免费电视台丽的电视,其后再次转投无线电视。截至目前演出过多部电影及电视剧。
㈧ 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什么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首歌)
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生了很多部经典的战争题材影片,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感染、教育了几代人,并传唱至今,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谁不说俺家乡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即日起,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刊发“经典战争电影歌曲解读”系列文章,带你一起回顾那些年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曲目。
腾讯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d091218p4s4.html
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精彩片段。
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英雄阵地欢庆胜利。
《上甘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张亮、徐林格、刘玉茹等演员主演。当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影片中通信员舍身炸敌人暗堡,原型是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高宝成饰八连连长,张亮饰通信员。
电影《上甘岭》中那位在坑道里为重伤员深情歌唱的女卫生员——王兰,原型人物就是当年上甘岭战斗英雄、二等功臣,原空降兵部队卫生处副处长——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7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负责护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伤员,她除了给伤员喂水、喂药、喂饭,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
战争的残酷让战士们更加思念祖国亲人,王清珍唱起了《翻身道情》《南泥湾》等革命歌曲。电影《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正是从她的真实故事中受到启发,把她的形象搬上了荧幕,拍成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镜头。
刘玉茹饰卫生员王兰。
说到电影《上甘岭》,就不能不提影片插曲《我的祖国》,由于歌词第一句是“一条大河”,许多人就管这首歌叫《一条大河》。其实,这首歌最初就是定名为《一条大河》的。
这首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了战士们的激情。
你就是看一看这首歌的歌词,也会被它感染的: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乔羽
导演沙蒙看出乔羽写的是长江,提出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不是更有气势吗?但乔羽不同意修改,他认为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具体写长江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一条大河”可以泛指长江、黄河或任何一条河流,覆盖面反而更广。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条河,只要一想起家,他就会想起这条河,就会产生亲切感,把祖国和每个人的家乡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首歌的作曲是刘炽,这是乔羽和刘炽的第二次合作。此前他俩在电影《祖国的花朵》成功合作了脍炙人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而这次合作,更是产生了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色彩的不朽之作。刘炽当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创作这首歌时,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闭门不出,还在门上贴了“刘炽死了”的条子。几天后,刘炽“复活”了,一首优美旋律的传世之作《我的祖国》便诞生了。
作曲家刘炽
人民歌唱家郭兰英50年代演出剧照。
影片中《我的祖国》是由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联合演唱的,可谓阵容强大,气势雄浑,而领唱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长影曾请了多位擅长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理想。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郭兰英试唱后,长影便选定她为歌曲的演唱者。
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了这支歌,并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电影《上甘岭》还未播映,人们就会哼唱了。电影《上甘岭》播映后,这首歌更是家喻户晓,响遍全国,并且常盛不衰,成为新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歌曲之一。
《我的祖国》——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演唱精选集。
㈨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春芽子的扮演者是谁
刘继忠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6月出生在北京市。198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他从1973年进入八一厂演员剧团以来,曾参加了2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角色,如《闪闪的红星》中的春牙子、 《黄河少年》中的赵志雁、 《渔岛怒潮》中的海生等不同时期的少年小英雄形象。另外还在《预备役警官》中饰侯光,《今夜星光灿烂》中饰战士小郭等。在近10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担任过几部电视剧的副导演。如电视剧《考场》中饰演主要角色马瑞生, 《狼孩》中饰主要角色阿仔,并兼副导演, 《火之情》担任副导演, 《采金人》饰采金工人并担任副导演。曾参加了多部影片的译制配音工作。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