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演员刘江的妻子
刘江妻子王彤
王彤自小喜爱舞蹈,小学毕业后考进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舞蹈,之后进入东方歌舞团,正式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能进入东方歌舞团是很多舞蹈演员梦寐以求的事情,那里工作稳定、体面,也有不少机会。但是作为一名舞蹈演员,王彤知道自己的艺术生命很短,一般到了二十五六岁之后就基本不怎么跳了。
在东方歌舞团,王彤认识了后来成为知名电视剧导演的刘江,但是那个时候刘江的身份还是歌手。刘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许晴,蒋雯丽她们是同班同学。刘江从专业的角度对王彤说,以你的容貌,你应该去做影视演员,那个更有出路——就在说这话不久以后,刘江成为了王彤的男朋友,直到后来两人结婚、生子。
❷ 老演员刘江的子女
子女未曝光。
刘江,1937年10月27日生,香港无线电视资深甘草演员。1976年,从电影业转投当时如日中天的佳艺电视,1979年,刘江转投另一家免费电视台丽的电视,其后再次转投无线电视。截至目前演出过多部电影及电视剧。
❸ 刘江是刘蓓的父亲吗
你要说演员刘江他的儿子不叫刘蓓。如果其他叫刘江的人,他的儿子有可能叫刘蓓。
❹ 电影演员刘江的子女
明星假钱就是多
❺ 刘江的个人生活
刘江以演反面角色著称,最具影响的有《地道战》中的“汤司令”、《闪闪红星》中的“胡汉三”等。他是从“反面教材”的角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原来刘江体重一直保持在85公斤以上,腹部总是鼓挺挺的,要饰“胡汉三”、“汤司令”等反派人物,还真少不了这大腹便便的体型。如果要减肥,导演绝不会同意。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刘江却觉得这种“富态”不太妙了。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用“高,实在是高”这句电影台词戏谑周围的人与事时,自然会联想起享有此话“专利”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
1995年,刘江被医生确诊为胃癌,住进了医院。医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还从胃里清理出一盆“污秽”。刘江提起此事,总是开心地说:“医生不但治好了我的病,还帮我减了肥、戒了烟酒,我是因祸得福啊”这次经历,给刘江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从此他开始注意自身健康,并总结出了养生保健三大“绝招”。
绝招一:限酒如今,年过80岁的刘江老师每日菜谱都以清淡的素菜为主,每天喝酒不超过7钱。他认为,饮酒只有保持定量,才能达到舒经活血的效果,否则可就适得其反了。
绝招二:戒烟为了身体健康,刘江决定彻底戒烟。戒烟可不是件容易事,每到“犯瘾”的时候,刘江克制的绝招就是听音乐。他说,在美妙的乐曲中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心情也变得格外轻松和舒畅。
绝招三:话疗如今刘江老师每周一定要参加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下属单位”——“侃协”的活动,活动地点就是楼下的小花园,几位老朋友聚在一起聊天,不但心情舒畅,而且还能交流养生的心得。
从“侃协”中又传出一条长寿新闻,某机构对40位百岁老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这些老人每天最少吃3餐,而且其中超过70%的老人每天的主要食品就是白米饭和蔬菜水果;85%以上的老人每天都有与人交流谈心的习惯;90%以上的老人都不抽烟不喝酒。这些信息又增加了刘江老师养生“绝招”的依据,看来,他是要将这三大“绝招”进行到底了。
刘江年轻时喜欢田径和各种球类,特别是篮球,曾担任过总政系统篮球比赛的裁判。他爱看足球,以前凡有比赛他必到场助威,如今年事已高不宜再去现场观战,遇有“大战”,就痴守电视机旁“过瘾”。
刘江的书法很好,主要是用来修身养性的。离休后他主要的生活内容还是表演。他先后拍了影片《祝你好运》、《孝子贤孙伺候着》、《二子开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他还“改过自新”,塑造了一些新形象,如《飞飞从影记》中心地善良、热情风趣的老爷爷、《阿罗汉神兽》中的企业家……
生活中的刘江从不摆名星架子,无论走到哪,不管什么人与他搭讪,他都很随和,跟邻家的老头没啥两样。但生活中总免不了矛盾,刘江的办法是遇到别扭的事就想开点,千万别找气生。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几个小伙子抢占了好几个座位,一位抱小孩的妇女站在他们面前,几位老年乘客忍不住说了几句,却引来了他们的骂骂咧咧。眼看一场“战事”就要爆发了,这时,满头白发的刘江从后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妇女。事后,有些人觉得刘江做得太消极,起码应该借这个机会教育教育那几个小青年。刘江却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是靠一两句慷慨陈词就能解决的,要有一个过程,你气,他不气,吵一通又有什么用呢?伤了自己的肝气。
如今的刘江,“啤酒肚”消失了,红光满面且精神矍铄。除了有时被邀去在一些影视作品里扮个角色外,大都悠闲生活在家中。
对于疾病,刘江有他自己的态度。30多年前,当刘江戴上冠心病帽子时,他既没紧张,也没大意,心定如常,积极治疗。他觉得光吃青菜营养不够,肉也得吃,但绝不是毫无限制,他的原则是“适可而止,绝不过分”。
正因为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之道,且坚持不懈,所以他生活快乐,带病长寿,心脏、血压也未出现过异常。他说:“老年人对自己身体要有一个正确估量,这就好比新裤子破了个口子,缝上还是新裤子,旧裤子虽无破口,但毕竟不经穿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不行了的原因。人老可以心不老,但生理的老化是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必须减轻负荷,量力而行,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负担,一切活动必须在健康允许和有利于健康的情况下进行。”
养鸟是他的又一爱好,每日早晚两次总会看到他带着心爱的画眉去散步。他说:“人要爱小动物、爱大自然。遛鸟,同时又遛人,这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锻炼。”
刘江在家非常“贤惠”,每日早起骑上旧自行车,沿北京六里桥经菜市口过宣武门悠哉游哉一圈,买回家人一天的“进口”货,刘江称其为“散步”。
刘江还喜欢听音乐,除最爱听的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外,他还听现代音乐。他说:“音乐不仅使人心情放松愉悦,还能丰富知识,丰富情感。要了解现代生活,就要懂得现代音乐,有助于与时代合拍。”
❻ 刘江导演老婆是谁
1993年7月,王彤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生刘江意外结识,随后,两人开始恋情 。
1997年,王彤与刘江在北京正式登记结婚
1996年,王彤放弃了舞蹈演员的职业,向影视圈发展,并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北京夏天。1999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扁担姑娘》并开始为人所熟知。2003年,主演军事题材剧《军人机密》。2007年6月,主演军旅爱情剧《走天山的女人》;7月,出演都市情感剧《岁月》 。2012年,与郭晓冬合作主演谍战剧《誓言今生》 。2013年11月,出演都市爱情剧《咱们结婚吧》
❼ 刘江的幕后故事
“高,实在是高!”——这句41年前的电影台词,今天还在被人们模仿和引用。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句32年前的电影台词,同样让现代人口口相传。
伴随这两句台词,著名演员刘江在银幕上留给人们深刻记忆的,全都是鼓着眼泡、满脸横肉、让人“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的“坏蛋”。
小子,演得还真像回事
刘江祖籍辽宁辽阳,1925年生于哈尔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他6岁的时候,日本人打进了东北。年幼的刘江目睹鬼子们骑着高头大洋马在街上横冲直撞,将人打伤打死。死伤者恐惧绝望的表情,鬼子、汉奸的无耻行径,从那时起就牢牢印在了刘江的记忆里。他常对小朋友们讲:“我长大了一定要拿起枪,把这些王八蛋全毙了。”
因为战争,年仅13岁的刘江不得不提前结束学业,到一家工厂当学徒。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挣到的工钱少得可怜不说,一不小心,还得挨打挨骂。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江考进邮局,从事邮递、押车工作,在成功逃离工厂这个“魔窟”的同时,还能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那时候,刘江身边有一群爱好文艺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江于1941年加入了哈尔滨北斗业余实验剧团。起初他还只是帮着布景、贴海报、收票。渐渐地,大家看他勤恳而又机灵,也开始在话剧中找些小角色给他演。第一次上台,刘江扮演的是一个小混混,一个几乎没啥台词的小配角。可散场后,走在人堆里,还是有人认出了他。一句“小子,演得还真像那么回事”的评语,让他兴奋得整晚睡不着觉。若干年后,刘江回忆起自己的艺术生涯,总认为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艺术热情。
演坏人遭枪击,次数多过陈强
1946年,哈尔滨解放了。看着身边的朋友纷纷参军,刘江也动了心,他决定放弃邮局的饭碗,去参军。不过,他没料到自己参军后,进的是文工团,拿起的“武器”竟然是“表演”,而且在表演这条路上,竟然一走就是一辈子。
初入部队,正好赶上全军展开诉苦教育,刘江因为长相合适,被挑选扮演地主恶霸“黄世仁”。不只一次,在台下观看演出的士兵,因为激愤难忍,举枪对着刘江扣动扳机,他都幸运地躲过了。事后,刘江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反而十分高兴,“他们反应这么强烈,只能说明我演得像。这样的事情陈强只碰到过一次,但是对我来说太经常了”。
就这样,刘江在“枪林弹雨”中演了整整5年的“黄世仁”,也让人们逐渐记住了他这个“坏蛋”。
1952年春,部队整编,刘江作为文艺骨干被调到中南部队艺术剧院,成了一名专职话剧演员。在武汉,刘江演了4年的话剧。在《是谁在进攻》、《无名英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名剧中,他成功地扮演了资本家、地主、敌高级将领等角色。“坏蛋”的帽子,刘江越戴越牢。
本来,“不安分”的刘江也想过要摘掉这顶帽子。毕竟,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谁都想在银幕上留下光辉的形象。但他只有1.65米的身高和80多公斤的体重,让导演总是不自觉就把他往“坏蛋”堆里放。
改变不了,就接受现实。更何况,演坏蛋若能演得让人咬牙切齿地恨,也是一种成功!刘江开始认真地研究如何演好坏蛋。他把自己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坏蛋形象都记录了下来,整理成大量的笔记,同时,把在各种书籍中读过的对坏蛋的描述也一一摘录下来。在塑造反面角色时,就将这些研究成果倾注其中。
演坏蛋有高招
影片《英雄虎胆》是刘江的银幕处女作。他演的又是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土匪。
虽然只有一句台词,刘江还是精心准备。到了拍摄那天,刘江先是背对镜头小解,哆嗦两下穿上裤子后一回身,愣了一下,凶巴巴地说:“老家伙,不许他妈的乱跑,小心要你脑袋!”48小时后,大家一起看胶片,看到刘江哆嗦的那两下,一阵哄笑:“这小子,演得还真像!”
导演严寄洲从此认定刘江适合演反角,甚至还这样说:“我没有让他演的地方,他都演出来了,他想得很具体很细致。”
1965年,导演任旭东为影片《地道战》挑选演员。很多人碰都不愿意碰敌伪汉奸“汤司令”这个角色,刘江却爽快地接了下来:“汤司令这个人,卖国求荣,丧尽廉耻,有奶便是娘,我就把他设计成一条狗,一条日本人所养的哈巴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恶心。”
为了突出“汤司令”这一反面人物身份,刘江偷偷做了副假牙,到排练时,他戴上假牙去见导演,把任旭东吓了一跳:“你怎么成这样了?”刘江听完嘿嘿一笑,取出假牙,又重新戴上。任旭东先是一愣,继而兴奋地拍拍刘江的肩膀,连声称赞:“对,就这样。好!”
“直到现在,我走在路上,还会突然有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伸出大拇指,学着我当年的动作,来上这么一句‘高,实在是高’。”说到这里,坐在沙发上的刘江乐得合不拢嘴。
经历两次癌症,已将生死看淡
刘江恋酒,“过去行军,走累了,就想弄点酒喝。一口喝下去,全身上下都舒坦,打嗝还带香味,真是享受啊!” 可酒带来的除了享受,还有疾病。
1995年,刘江被查出患有管状腺胃癌,在医院折腾了一个半月。“那段时间经常有人找上门来,让我练气功,或者给我推荐‘神药’之类的东西,搞不懂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想起这件事,刘江忍不住笑起来,“我就相信手术”。手术后,他的心脏、血压和血糖正常了,脂肪肝也没了。
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次,刘江和一个几年没见的老朋友相聚,喝完白酒又喝啤酒。第二天早晨就小便失禁,到医院一查,发现患上前列腺癌。所幸这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
两次癌症的折磨,让刘江将生死看得非常淡泊,他说,“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人才能活得洒脱、快乐”。
刘江在1988年离休后,还隔三差五地接了几部片子。如今,他不再轻易接片,而是将“修身养性”当作自己现阶段最大的“事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每天在住处附近骑骑溜溜。为了弥补少喝酒带来的“精神损失”,他还和年轻时的伙伴凑到一起,成立了“话疗协会”,通过说话,互相交流健康经验和养生秘诀。
“那您还会再拍电影吗?”“基本上不怎么接了,身体不允许。不过,要是本子特别好,是主旋律又能反映生活的,累到吐血我也干!” 对于电影,年过八旬的刘江依然保持着真诚和激情。
❽ 电影演员刘江几个孩子
子女未曝光。
刘江,1937年10月27日生,香港无线电视资深甘草演员。
❾ 刘江的个人资料
他的qq是:474298560.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孩
❿ 老演员刘江子女
你好,看到了你的描述。
但是在你的描述中,没有发现你所问的问题。
希望你可以尽快把想问的问题描述清楚,以便于大家对你进行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