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演员 > 中国老电影演员韩非

中国老电影演员韩非

发布时间:2022-09-25 16:29:11

Ⅰ 韩非的资料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战国时期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族。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平简介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始皇十四年,战国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旁支公子。他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李斯自以为不如。
韩非虽然师奉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在战国末期新形势下,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却“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生于战国七雄纷争之世,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是最弱小的国家,他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寄希望于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孤独悲观,大失所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始皇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但秦始皇却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急切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本来不任用韩非,在形势急迫的情况下,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始皇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始皇信以为然,就把韩非交给法官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始皇后来感到懊悔,使人赦免他,韩非已经死了。(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从此结束了他冤屈的一生。�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法家思想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韩非子与《韩非子》

韩非子有两个解释,一指人物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法家学家韩非;二指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战国末期韩国国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有人说他口吃。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是一“实用派”作家。 韩非子与《韩非子》

韩非子有两个解释,一指人物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法家学家韩非;二指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战国末期韩国国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有人说他口吃。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是一“实用派”作家。

Ⅱ 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韩非主演的电影

《夜深沉》(1941) 《玉碎珠圆》(1941)
《乱世风光》(1941) 《教师万岁》(1944)
《终身大事》(1947) 《太太万岁》(1947)
《艳阳天》(1948) 《悬崖勒马》(1948)
《人尽可夫》(1948) 《珠光宝气》(1948)
《哀乐中年》(1949) 《荡妇心》(1949)
《血染海棠红》(1949) 《花街》(1949)
《说谎世界》(1950) 《方帽子》(1950)
《花姑娘》(1950) 《误佳期》(1951)
《不知道的父亲》(1951) 《禁婚记》(1951)
《江湖儿女》(1951) 《神·鬼·人》(1951)
《一板之隔》(1952) 《中秋月》(1952)
《斩断魔爪》(1954) 《两个小足球队》(1956)
《幸福》(1957) 《小康人家》(1958)
《油船火焰》(1958) 《林则徐》(1959)
《聂耳》(1959) 《乔老爷上轿》(1959)
《香飘万里》(1959) 《女理发师》(1962)
《锦上添花》(1962) 《魔术师的奇遇》(1962)
《阿诗玛》(1964) 《血碑》(1964)
《儿子、孙子、种子》(1978) 《她俩和他俩》(1979)
《傲蕾·一兰》(1979) 《见面礼》(1980)
《子夜》(1981) 《金钱梦》(1981)

Ⅲ 段志高韩非,演《乔老爷上轿》是不是啼笑皆非

如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明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降低,大家反而越来越不快乐了。

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这大概便是现代人不快乐的源头吧!明明是一个幸福的家,却为了生活各自奔波忙碌,甚至一人一个城市,一年到头都见不了两回面……

因为自己的脸上失去了笑容,我们只能从别人创造的喜剧中找寻快乐,我们看贾玲、沈腾、宋小宝、潘长江、徐峥、周星驰……

Ⅳ 韩非是谁

韩非子么?

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去网络看看吧~希望满意~

Ⅳ 60年代22大电影明星之外,还有哪些演员让你难以忘怀呢

1962年的中国22大电影明星,是在当时的四大电影厂提交上来的名单中选定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电影厂并没有把最好的演员全部提交上去,造成了很多明星遗憾出局,因此,这次评选是不太公平的。

首先,这是评选新中国的影星,那些在解放前大放异彩,但已经离世,或者建国后没有太大作为的老牌影星就都没有计算在内。这一点是没问题的,毕竟我们选的是新中国影星。

不得不说,现在看来有很多经典的影片,都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产出来的。无论资金和技术,都无法与现在相比。但那个年代的影片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却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大家说,是这样吧?

Ⅵ 有哪些影响力大的明星已经逝世了

TOP.1 张国荣

张国荣,广东梅县人,1956年出生在香港,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有影响力的著名演员、歌手和音乐人,大中华地区乐坛和影坛巨星,..[详细介绍]

票数:42791 人气:60752
投票

TOP.2 乐蒂

奚重仪(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艺名乐蒂,原籍上海浦东,香港国语片演员,有“古典美人”之誉。[详细介绍]

票数:28594 人气:61058
投票

TOP.3 陈百强

陈百强(1958年9月7日-1993年10月25日),英文名Danny Chan,所以被称为丹尼仔。他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香港已故流行歌手,1993年10..[详细介绍]

票数:23986 人气:28500
投票

TOP.4 翁美玲

翁美玲(Barbara Yung Mei-ling),生于香港,祖籍安徽,1980年代初著名香港电视艺员。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播映引起观众的轰动。她..[详细介绍]

票数:20704 人气:28246
投票

TOP.5 陈晓旭

陈晓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对黛玉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受众多中国观众的喜爱..[详细介绍]

票数:15737 人气:19256
投票

TOP.6 黄家驹

黄家驹出生于香港,是华语乐坛殿堂级乐队Beyond的主唱、吉他手及创队成员,亦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个人擅长于创作,吉他技术精湛及极具音乐..[详细介绍]

票数:14100 人气:19261
投票

TOP.7 姚贝娜

姚贝娜(1981年9月26日-2015年1月16日),英文名Bella,1981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1月16日下午16点55分因乳腺癌在北大深圳..[详细介绍]

票数:12619 人气:16843
投票

TOP.8 邓丽君

邓丽君起因形象高贵、亲切、成熟,令她逐渐成为80年代的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巨星的天王巨星。是一位在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歌手..[详细介绍]

票数:12006 人气:15398
投票

TOP.9 周璇

周璇(1920-8-1—1957-9-22),中国常州人,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 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详细介绍]

票数:9875 人气:11308
投票

TOP.10 梅艳芳

中文名: 梅艳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别名: 何加男(干爹何冠昌所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详细介绍]

票数:8527 人气:10589
投票

TOP.11 阮玲玉

阮玲玉(1910.4.26—1935.3.8)。原名阮凤根。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著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左步..[详细介绍]

票数:8052 人气:9209
投票

TOP.12 钱蓁蓁

钱蓁蓁(1915.6.2—2005.8.7)艺名黎莉莉,民国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演员,钱壮飞之女,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1926年出演处女作《燕山侠隐..[详细介绍]

票数:5431 人气:6175
投票

TOP.13 钱果仙

钱果仙(1909-1972)又名丁果仙,艺名果子红,乳名钱果子,被收养名丁步云,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王口镇农村的..[详细介绍]

票数:4456 人气:5028
投票

TOP.14 关海山

关海山(1924年-2006年9月11日)原名关觉铭,又名关宁。生前曾是香港TVB的老牌演员。从小学习粤剧,并加入剧团。后出演多部电影和电视剧。被..[详细介绍]

票数:4372 人气:5472
投票

TOP.15 黄沾

黄沾(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英文名James J.S.Wong。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1941年广州出生;有八兄弟姊妹,他..[详细介绍]

票数:4270 人气:5286
投票

TOP.16 凤飞飞

凤飞飞本名林秋鸾,台湾桃园大溪人,台湾歌星、综艺节目主持人。1971年进入电视台出演电视剧、节目主持人。获“最受欢迎的女歌星”称号。..[详细介绍]

票数:4065 人气:5746
投票

TOP.17 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详细介绍]

票数:4056 人气:5800
投票

TOP.18 罗文

罗文RomanTam,原名谭百先,籍贯广西桂平。他是香港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著名的实力派歌手,并且是香港新一代不少歌手的师傅,有“乐坛教..[详细介绍]

票数:3976 人气:4830
投票

TOP.19 新凤霞

评剧泰斗.评剧演员,是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天津人。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详细介绍]

票数:3850 人气:4608
投票

TOP.20 李媛媛

李媛媛(1961年6月—2002年10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原名李圆圆。曾被誉为中国最漂亮的女演员。1961年6月18日生于济南,父..[详细介绍]

票数:3785 人气:5769
投票

TOP.21 陈琳

陈琳曾是内地著名歌手,1993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创造了150万张销售纪录。她的《爱了就爱了》、《十二种颜色》等单曲..[详细介绍]

票数:3669 人气:5490
投票

TOP.22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女,名均荦,字超群,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详细介绍]

票数:3651 人气:4304
投票

TOP.23 潘星谊

潘星谊的星路从北京电影学院99级表演班开始,潘星谊与“墩子”凌潇肃、“郭芙蓉”姚晨是同班同学。和“郭芙蓉”姚晨同窗数载,擅长音乐和..[详细介绍]

票数:3443 人气:4813
投票

TOP.24 赵丹

赵丹,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肥城,出生于江苏扬州,居江苏南通,赵丹于1915年6月27日诞生于扬州,父亲赵子超,时任北洋军阀营长,公馆在东..[详细介绍]

票数:3280 人气:3671
投票

TOP.25 赵丽蓉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中国著名评剧、小品演员。天津宝坻人。赵丽蓉最初登上春节晚会舞台表演小品是在1988年(60岁),..[详细介绍]

票数:3092 人气:3729
投票

TOP.26 闫怀礼

闫怀礼,1936年生,河北省丰南人,大专文化,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因出演《西游记》中沙僧的角度而..[详细介绍]

票数:3048 人气:4564
投票

TOP.27 冯喆

冯喆(1920—1969),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原名冯贻喆, 原籍广东南海(佛山),生于天津,先后出演出曾主演《铁道游击队》、《金沙江畔》等..[详细介绍]

票数:3047 人气:3417
投票

TOP.28 张瑞芳

张瑞芳,著名表演艺术家。原籍北京,生于河北保定。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详细介绍]

票数:3013 人气:3372
投票

TOP.29 陈述

陈述(1920.6.30-2006.10.17),原名陈致通,上海人。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上影集团著名演员。陈述以《渡江侦察记》扮演敌情报处处长这一..[详细介绍]

票数:2890 人气:3176
投票

TOP.30 李婷

李婷,女,中国内地影视演员,《英雄无悔》主演,196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读书人的家庭熏陶得她常带书卷气,2012年8月13日17时29分, 因患..[详细介绍]

票数:2855 人气:4507
投票

TOP.31 韩非

韩非 (1919—1985)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在小学读书时,曾获北京全市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193..[详细介绍]

票数:2781 人气:3026
投票

TOP.32 孙道临

孙道临(1921.12.18-2007.12.28),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详细介绍]

票数:2778 人气:3032
投票

TOP.33 李钰

李钰原名李郁,优秀青年影视演员。生于公元1976年12月20日(农历丙辰年十月三十日),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93级表演系。李郁和演员李冰冰、..[详细介绍]

票数:2758 人气:4104
投票

TOP.34 宋汶霏

宋汶霏(song wen fei,1985年5月30日—2013年3月3日),中国内地演员,生于广州增城。10岁到上海读中专,专攻舞蹈,5年之后到北京进修了..[详细介绍]

票数:2749 人气:4754
投票

TOP.35 洛桑.呢玛

藏族笑星洛桑·尼玛(1968~1995父亲是藏族,母亲是汉族。出生地是四川。洛桑有极强的模仿力和口技功夫,他从小就显露出艺术表演的才华。..[详细介绍]

票数:2747 人气:3499
投票

TOP.36 毕克

毕克,中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原名毕德泉,又名德全,国家一级演员、电影译制导演、上海市政协委员,..[详细介绍]

票数:2743 人气:2940
投票

TOP.37 乔奇

乔奇,1921年生于上海,三岁丧父,原名徐家驹,笔名徐慈。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详细介绍]

票数:2741 人气:2950
投票

TOP.38 谢晋

谢晋(1923-2008),中国绍兴上虞人。中国文联副主席、我国著名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4..[详细介绍]

票数:2740 人气:3004
投票

TOP.39 陈逸飞

陈逸飞:(1946-2005)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详细介绍]

票数:2738 人气:2978
投票

TOP.40 白静

白静,辽宁人,出演过《血色湘西》、《见龙卸甲》等多部电影、电视剧,还在多部话剧、儿童剧及音乐剧中有精彩表演。籍贯:辽宁省调兵山市..[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4415
投票

TOP.41 刘丹

刘丹,出生于哈尔滨,曾居于北京,在河南洛阳长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好友同学 刘丹 皆昵称她为“丹丹”。除了演戏,对于舞蹈及主持..[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4110
投票

TOP.42 罗京

罗京(1961年5月29日-2009年6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祖籍四川省彭县隆丰镇(今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罗京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3578
投票

TOP.43 小白玉霜

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3029
投票

TOP.44 吴茵

吴茵(1909--1991),原名杨瑛,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于1909年出生于天津,幼年的时候,被父亲送给结拜兄弟做女儿,..[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2956
投票

TOP.45 仲星火

仲星火,安徽亳县(今亳州市)人,1924年2月5日出生于安徽亳州,著名电影演员,表演艺术家。1949 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直至退休,先后..[详细介绍]

票数:2737 人气:3055
投票

TOP.46 文兴宇

文兴宇(1941.8.6—2007.7.30),中国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1941年8月出生在中国辽宁省丹东。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年,因出演..[详细介绍]

票数:2736 人气:3414
投票

TOP.47 柏寒

“白玉兰”视后柏寒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获得文化部话剧优秀青年演员奖。1994年因电影《都市情话》获金..[详细介绍]

票数:2736 人气:3271
投票

TOP.48 陈强

陈强,1918年出生,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幼年时期家境贫寒,随 父母逃难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详细介绍]

票数:2735 人气:3148
投票

TOP.49 程之

程之(1926年2月3日-1995年2月14日),中国演员,原名程会春,祖籍湖南,生于武汉,1928年后随祖父程颂万迁居上海。 程之自幼受家庭影..[详细介绍]

票数:2733 人气:2982
投票

TOP.50 高秀敏

高秀敏高秀敏,著名小品演员、二人转演员,曾多次与赵本山、范伟出演小品、二人转、电视剧等,2005年8月逝世,精彩小品有《卖拐》、《拜年..[详细介绍]

票数:2731 人气:3305
投票

TOP.51 常香玉

常香玉,1922年9月生,2004年6月1日逝世。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中共党员。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详细介绍]

票数:2729 人气:3006
投票

TOP.52 小六龄童

小六龄童,1950年正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上海,本名章金星,又名妙良,汉族,祖籍浙江绍兴。 小六龄童三岁即随浙江省绍剧团演出,并从父六..[详细介绍]

票数:2721 人气:5460
投票

TOP.53 傅彪

傅彪(1963---2005),从小生活在北京总后勤部的军队大院儿里。他的家庭,就像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式的家庭。和妻子张秋芳..[详细介绍]

票数:2720 人气:3386
投票

TOP.54 马季

马季,原名马树槐,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详细介绍]

票数:2720 人气:3284
投票

TOP.55 马三立

马三立(1914----2003),原名马桂福。马三立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泰斗”。2003年2月11日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详细介绍]

票数:2720 人气:3073
投票

TOP.56 方化

方化 1925年生于辽宁大连。电影表演艺术家。1944年进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制作部录音科作勤杂工。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详细介绍]

票数:2719 人气:3042
投票

TOP.57 邱岳峰

邱岳峰(1922年5月10日—1980年3月30日),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中国最杰出的配音表演艺术家之一;早年就读于福建高级工..[详细介绍]

票数:2715 人气:2856
投票

TOP.58 尚华

尚华(1922.5.1-2005.4.22),中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1922年出生,山东省龙口市人,生前为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他的配音艺术以语..[详细介绍]

票数:2713 人气:2893
投票

TOP.59 于飞

(1922- 1998)原名俞其昌,广东南海县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1942年毕业于上海工部局格致中学。曾参加上海艺光剧团、联谊剧团和苦干剧团..[详细介绍]

票数:2713 人气:2844
投票

TOP.60 石坚

石坚(1913年1月1日—2009年6月3日),原名石容璋,外号“奸人坚”,是粤语电影中的老牌奸角,经常在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电影里担任反派角色..[详细介绍]

票数:2648 人气:3193
投票

Ⅶ 急求!!!!韩非详细资料

一.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 养非所用 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因他是韩国宗室,未得信任,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
韩非虽死,自杀于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 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 韩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子 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 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 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全部理论导源于荀子“性恶论”思想和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人的心理无不“畏诛而利庆赏”(《二柄》),人君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 “德”二手,便民众畏威而归利。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他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传统,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
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 中古 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
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在当时是进步的。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韩非把社会现象同经济条件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韩非对经济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注意到人口增长与财富多寡的关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韩非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韩非反对“前识”的观点。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
韩非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君》)的著名论题。“参”就是比较研究,“验”就是用行动来检验。韩非认为,不经过“参验”而硬说是如何如何,是无知的表现;不能确定的东西而照着去做,是自欺欺人。因此他主张“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显学》)。
韩非思想中有不少辩证法的因素。 看到事物不断地变化着,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解老》)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所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对人们分析问题 表达思想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韩非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封建统一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顾准对其人的评价
“教民耕战,富国强兵”是法家的积极的贡献,因为历史上秦皇汉武的对内大
一统、对外开拓疆土得益于此,然而韩非对此没有贡献什么。“王子犯法,庶民同
罪”,以及废除贵族,实行二十等爵等等,是把专制君主一人而外的一切人都平等
化了,这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对此,韩非没有贡献什么。在“法术势”三者之中,
韩非的贡献在术势两者,也许势还是他的创造发明,他的术是君主充分运用势的术,
比申不害的术要厉害得多。所以他的贡献,似乎不外是:(1) 君主阴险残酷的御下
之术;(2) 君主有权无限纵欲的说教。这两者,在法家的全部武器库中是积极作用
起得最少、消极作用起得最多的东西。二千年来法家被攻击为刻薄寡恩,目标首先
是韩非。这么说来,从“法家立场”来说,韩非也是害群之马。说他“集大成”,
起商鞅、李悝于地下,一定坚决反对。
韩非为李斯所杀。

二.
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Ⅷ 60年代22大电影明星之外,还有哪些演员让你难以忘怀呢

我们先来看看60年代22大电影明星都是谁?1962年,文化部评选出了22名“新中国人民演员”,他们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青年艺术剧院的祝希娟(后进入上影厂)。

我们再看看这个时代的、很多令人难忘的电影好了,想起这些经典的电影了,自然就想起那些演员了,我们一起回忆吧?

整个60年代呀,应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火红的年代了,也是我国电影大发展、大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了,我们从上面不是22大明星出演的片子中再勾画出最喜爱的二十二部吧?

除处之外,还有邓大人李默然,李向阳郭振清,高传宝朱龙广,阿诗玛杨丽坤,刘三姐黄婉秋,林黛玉王文娟,李政委冯喆,杨子荣王润生,侦查连张勇手,三进三城梁音,丁汝昌浦克,孙喜旺仲星火,程疯子于是之,马尾巴葛存壮,龟田队长方华,汤司令刘江,参谋长陈述,实力派的李仁堂、浦克,还有不老松的牛犇,美了一辈子的向梅。

Ⅸ 韩非的简介谁知道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 ž 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ž 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 ž 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 ž 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 ž 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 ž 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 ž 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ž 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Ⅹ 电影《阿诗玛》的主要演员们近况如何

《阿诗玛》改编自 撒尼同名叙事长诗,这部电影公映后创下了 中国影史三个第一: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歌舞片; 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古代生活的音乐风光片; 第一部荣获西班牙桑坦德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的中国电影。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刘琼,主要演员有饰演女主角阿诗玛的杨丽坤、饰演男主角阿黑的包斯尔,此外还有韩非、崔超明、冯奇等。

导演刘琼,湖南湘阳人,生于1913年10月16日,逝于 2002年4月28日,享年89岁。刘琼是中国著名导演,作品除了《阿诗玛》,还有《女附马》、《乔老爷上轿》、《51号兵站》、《李慧娘(京剧)》等,其中《李慧娘》获得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女主演杨丽坤,云南人,彝族,生于1942年4月27日,逝于2000年7月21日,享年58岁。除了主演过《阿诗玛》,杨丽坤还主演过《五朵金花》,其清秀美丽的人物形象一直被很多人铭记并怀念,只可惜,后来由于受到迫害造成精神失常。

男主演包斯尔,内蒙古伊克呼盟人,生于1938年7月18日,逝于 2002年8月10日,享年64岁。包斯尔1978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参演过《两个小八路》、《济南战役》、《关东大侠》、《天地人心》等影片及电视剧《林海雪原》、《响铃公主》、《努尔哈赤》等。

韩非,剧中饰演阿支,原籍浙江宁波, 1919年3月17日 生于北京,1985年1月4日因心脏病逝于上海,享年66岁。韩非是中国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喜剧大师”,曾主演过《幸福》、《乔老爷上轿》、《女理发师》、《锦上添花》、《魔术师奇遇》等5部喜剧影片。

崔超明,剧中饰演热布巴拉,广东人,生于 1918 年,逝于 2011年,享年93岁。崔超明以饰演反面角色见长,1961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相继在《独立大队》、《南海的早晨》、《兵临城下》等影片中塑造过一系列中高级国军军官形象,将角色丑恶的灵魂和残酷的本质表演得淋漓尽致,让人恨之入骨。

冯奇,剧中饰演海热,生于1924年,逝于2015年4月13日,享年91岁。冯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曾参演过五十多部电影,在《铁道游击队》中出演过王强。2005年8月,冯奇被授予第10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由上可以看出来,当年参演《阿诗玛》的主要演员及导演均已过世,但他们留下的作品却是不朽的,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怀念!

演员杨丽坤而在拍完《阿诗玛》最后一个镜头后,她接到通知立即回单位,电影虽然持续热映,但她面对指责也越来越多,更是因为名气遭到一些人的极度,她开始产生幻听,后来越来越严重,等到被允许治疗的时候,病的已经非常严重了。

为此她更是被送到精神病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这一年她刚刚28岁,还是演员最好的年纪,不过面对这些悲惨的时候,有一个男人替她撑起一片天,这个男人就是她的爱人唐凤楼,两人第一见面的时候,她就已经患病开始服药了。

那时杨丽坤因为服药,导致美貌早已不复存在,整个人目光呆滞,面色蜡黄,而且因为激素药物导致体态臃肿,根本谈不上漂亮,不过她却被善良的唐凤楼所吸引,两人就这样走到来一起。

婚后唐凤楼对她关怀备至,而在很多年以后,他回忆杨丽坤时,仍动情的说到:“我能和她生活近三十年,完全是因为她人好。”,而两人在1974年时,更是迎来一对双胞胎儿子,婚姻是美满幸福。

就在她婚后被人遗忘的时候,1978年国内多家媒体都转载一篇《阿诗玛,你在哪里?》,随后在全国掀起寻找她的浪潮,而云南歌舞团的团长,最终在精神病院里找到了她,并正式跟她道歉,而此时她以变了样子,让人心酸。

而她出院以后,就将自己工作关系,有云南省歌舞团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此她离开云南在上海定居了,直到去世她再也没回过自己的家乡。

杨丽坤可谓是一个悲情人物,曾经红遍全国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但却很快陨落,好在有个不离不弃老公,在2000年时候,杨丽坤在盥洗室门口微笑地看着丈夫刷牙洗脸,伸手轻轻在他的脸颊划过,一个月以后便去世了,“阿诗玛”也成为她最后的绝唱。

阅读全文

与中国老电影演员韩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