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电影著名男演员有哪些
孙道临(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半个世纪以来,孙道临在近30部电影和电视剧《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视剧中担任导演。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祝还健在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成龙、姜文、王心刚、葛优身体健康,艺术生命常青!
② 有李时珍主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主演,宋祖英,周杰伦,原著,李时珍,《蜜桃成熟时3D》
③ 关于著名导演的问题
太多了,写不下了,我只说中国的吧
郑正秋
编导故事片:
1913:难夫难妻(与张石川合作)
1926:小情人 一个小工人
1927:二八佳人 血泪碑 杨小真
1928:黑衣女侠 侠女救夫人 血泪黄花(前集)
1929:血泪黄花(后集) 刀下美人 战地小同胞
1930:桃花湖(前后集)
1931:红泪影 玉人永别
1932:自由之花
1933:春水情波 姊妹花
1934:再生花 女儿经(与洪深、张石川、沈西苓等合作)
电影剧作:
1922:滑稽大王游沪记 掷果缘 大闹怪剧场 张欣生
1923:孤儿救祖记
1924:玉梨魂 苦儿弱女 好哥哥
1925:最后之良心 小朋友 上海一妇人 盲孤女 早生贵子
1927:挂名的夫妻 侠风奇缘 山东马永贞 车迟国唐僧斗法
1928:美人关 火烧红莲寺(第一集) 大侠复仇记 女侦探
1929:新西游记
1930:娼门贤母
1931:恨海
导演影片:
1927:梅花落(上中下集)
1928:白云塔 碎琴楼
1935:热血忠魂(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
演出影片:
1922:滑稽大王游沪记 掷果缘
1924:苦儿弱女 诱婚
张石川
张石川(1890-1953),中国电影导演,事业家。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的导演。
1916年,他创办幻仙影片公司,将文明戏《黑藉冤魂》搬上银幕。
1922年由他和郑正秋等人发起组织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他的主要作品有:《火烧红莲寺》第五至第十六集的编剧;《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第一至第十六集、《白云塔》、《孤儿救祖记》、《掷果缘》、《难夫难妻》等片的导演;《黑籍冤魂》中的男演员之一。
沈浮沈浮,原名沈哀鹃,又名百宁。天津人。家境贫寒,早年失学,曾做小贩、照相馆徒工。1924年入天津勃海影片公司任演员,自编自导自演无声喜剧短片《大皮包》。1933年在上海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曾任《联华画报》编辑,后任编导。先后编导《出路》、《无愁君子》等影片。所作电影剧本《狼 山喋血记》被认为是较优秀的国防电影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陈白尘、白杨等组织上海影人剧团,辗转至重庆,导演舞台剧《草莽英雄》、《 两面人》、《日出》、《雷雨》、《 雾重庆》、《群魔乱舞》等,同时创作话剧剧本《重庆二十四小时》、《 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等。 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中电三厂副厂 长,编导影片《追》。后至上海,加入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编导影片《 万家灯火》,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充分表现了下层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 1949年编导《希望在人间》,导演手法细腻含蓄,生活气息浓郁。同时还参与编写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 建国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19 56年导演影片《李时珍》。同年赴苏联考察宽银幕立体声影片导演业务。 1958年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声影片《老兵新传》,于1959年获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后相继导演《万紫千红总是春》、《北国江南》、《曙光》等。其中《曙光》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其创作态度严谨,富于探索精神; 风格朴实沉厚,抒情意味浓郁;结构布局和节奏处理,尤见功力。曾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编导故事片1926:大皮包 1933:出路1935:无愁君子 1937:联华交响曲·三人行天作之合自由天地1946:圣城记1947:追1948:万家灯火(与阳翰笙合作编剧)1949:希望在人间 电影剧作 1936:狼山喋血记1949:乌鸦与麻雀(与王林谷、徐韬、赵丹等合作)导演故事片1954:斩断魔爪1956:李时珍1959:老兵新传万紫千红总是春1963:北国江南1979:曙光演出影片1926:大皮包1936:迷途的羔羊1937:艺海风光·电影城
郑君里,曾用名郑重,千里。1911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中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导演。自幼家境贫寒,进义学念书。因酷爱艺术,读到初中二年级,毅然中途辍学,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29年夏,在南国社参加《莎东美》、《卡门》等剧的演出,与陈白尘等创办《摩登》戏剧半月刊。1931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起草《最近行动纲领——现阶段对于白色区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同时,他还加入摩登剧社、大道剧社,演出《乞丐与国王》、《血衣》、《乱钟》等剧。1932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为基本演员,先后在《火山情血》、《奋斗》、《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近20部影片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并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娜拉》、《大雷雨》等剧。在银幕和舞台上,以形体动作洒脱自如,并善于把握并表达角色的内在情绪,富于艺术魅力而成名。抗战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演剧三队队长。1940年,在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新闻影片部主任,历时两年,赴西北、西南地区拍摄各兄弟民族团结抗战的长纪录片《民族万岁》。1943年,参加中国艺术剧社,导演了《戏剧春秋》、《祖国》等剧。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委员。1947年,与蔡楚生合作编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虽是在老艺术家指导下的电影导演学步之作,却已显露出他作为一名电影导演的非凡的禀赋与才华。翌年,他参加了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的集体创作,并单独执导了该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鲜明的时代感,真实地记下了蒋家王朝的“最后罪恶史”。影片在人物刻划、场面调度、镜头处理,以至细节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他对电影特性的深刻理解和表现能力。影片于1957年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50年代后,他的电影导演艺术步入鼎盛时期,影片《宋景诗》(与孙瑜合导)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反映了当时鲁西农民起义的真实面貌。他执导的《林则徐》和《聂耳》,被誉为“红烧头尾”,是上影向建国1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1961年导演的《枯木逢春》以精雕细刻的手法和富于诗情画意的镜头画面,动人地描述了血吸虫病人苦妹子从绝症中获得新生及一家人在新旧社会悲欢离合的遭遇。影片较好地借鉴了传统艺术的经验,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懈的锐进精神。长期以来,他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翻译和著述。《论抗战戏剧运动》,在1939年曾以单行本出版。进入40年代后,他即以开始《角色的诞生》的构思和撰稿。在他的艺术道路上,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迄今以出版的论著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译著有杰希.波里斯拉夫斯基的《演讲六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等。郑君里是一位擅长驾驭“重头戏”著称,以拍摄人物传记片见长的电影艺术家。1969年因文革遭受迫害死于监狱。他曾是上海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剧协常务理事、上海影协常务理事。
费穆,字敬庐,号辑止,1906年生于上海。中国电影导演。
1916年费家迁居北京,因长年苦读,致左眼失明。后开始接触电影,撰写影评,办电影杂志,翻译英文字幕和撰写说明书。
1932年至上海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同年执导了《城市之夜》,反映人民疾苦,这部电影充分显示出他的导演才华。之后,他又陆续导演了《人生》、《香雪海》、《天伦》。
1936年由他导演完成影片《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费穆拍摄了《北战场精忠录》。“孤岛”时期,导演了《孔夫子》、《世界儿女》及京剧戏曲片《古中国之歌》。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后,费穆转向戏剧舞台。抗战胜利后重返影坛。
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达到了建国前戏曲片拍摄的最高水平。
1948年,导演《小城之春》。
1949年5月去香港,创办龙马影片公司,执导影片《江湖儿女》,片未竟而病逝。
费穆凭借《小城之春》开启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始发现费穆,认为他把中国传统美学和电影语言进行完美的嫁接,开创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银幕诗学。
姓名:谢晋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猪 星座:天蝎座
籍贯: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县
学历: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个人简历及工作成就(获得奖项):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在家乡度过童年,并上了一年小学。
三十年代随父母迁居上海继续读小学。
1938年 赴香港读中学。
1939年 回上海就读于大夏附中、稽山中学高中,业余时间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指导老师有黄佐临、吴仞之等,并参加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岳云。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受教于曹禺、洪深、焦菊隐、马彦祥、陈鲤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读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后主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黄花岗》、《鸡鸣早看天》、《郁雷》等戏中担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一时期,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艺术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复学,导师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导演)意大利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环》(导演) 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剪辑奖;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文汇报》、《中国电影时报》新时期十年电影奖(1977一1987)故事片奖、导演奖。
法国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5年 美国十大城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镇》(导演) 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获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球奖”,(演员徐松子获“捷克戏剧家协会评委奖”);捷克第40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1989年发行影片评论奖、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法国第1届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任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前后曾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于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1988年 作品:《最后的贵族》(导演) 获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任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第5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任第7届中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1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1991年 作品:《清凉寺钟声》(导演)《启明星》(导演)1992年 8月8日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美国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93年 作品:《老人与狗》(导演) 获上海电影评论学会1993年“十佳影片”奖。2月任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校长;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任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任第8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2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儿谷》(导演)获1995年第4届全国大学生电影节特别荣誉奖。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 任第6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鸦片战争》(导演) 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怀”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1998年 任第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任第9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出版《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担任副导演的影片: 《哑妻》(48年,大海大同电影厂)《鸡毛信》(53年,上影厂)担任导演的影片:
《女篮五号》(57年,上影厂,57年获世界青年联欢国际影片展览“银质奖”,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红色娘子军》(60年,上影厂,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64年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厂)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厂,获第二十四届伦敦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第十二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荣誉奖——国际电影导演奖。
《天云山传奇》(80年,上影厂,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牧马人》(81年,上影厂,获第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84年,上影厂,获第八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芙蓉镇》(86年,上影厂,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卡罗维伐
利国际电影节大奖
《最后的贵族》(89年,上影厂)
《清凉寺钟声》(91年,上影厂)
《启明星》(92年)
《老人与狗》(93年)
《女儿谷》(95年)
《鸦片战争》(97年,峨眉厂,获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三次担任“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获奖情况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篮五号》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
《红色娘子军》获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3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第3名
《舞台姐妹》获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啊!摇篮》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天云山传奇》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首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4届百花奖最佳影
片奖
《牧马人》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6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第8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芙蓉镇》获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张暖忻简介
张暖忻(1940—1995) 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以《沙鸥》一片获1982年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接着又拍摄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张暖忻是纪实美学最早的实践者。她的几部作品,显示了她在电影美学上的不懈的探索。《沙鸥》中以新颖的电影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叙述形式,《青春祭》中营造的含蓄、饱满而又温煦的意境,《北京,你早》中以生活流和纪实风格显示出来的潜在激情,在中国艺术电影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
作品:
云南故事
青春祭
沙鸥
南中国1994
你好,北京
闺阁情怨
郑洞天,河南罗山人,生于重庆,在上海读中小学,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过文学编辑,导演助理等工作。1976年,郑洞天调回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并从事电影创作。先后与谢飞等合作导演了《火娃》、《向导》等片。后者获得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1年,郑洞天与徐谷明合作导演了影片《邻居》,获得次年的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影片被视为第四代导演早期的抗鼎之作,确立了“纪实美学”的风格。此后,郑洞天又先后拍摄了《鸳鸯楼》、《秘闯金三角》、《人之初》、《刘天华》、《台湾往事》等影片。
郑洞天除了担任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还曾担任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这使他比一般的电影学者更能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到电影作为工业的基本特性以及电影作为工业对个人化电影创作的巨大制约(他自己的创作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郑洞天任电影学院教师以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不少导演人才。同时,在电影评论、电影艺术创作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建树,他的评论文章,论文在电影界有一定的影响。
作品
台湾往事
郑培民
故园秋色
人之初
秘闯金三角
鸳鸯楼
邻居
向导
火娃
吴贻弓,男,汉族,1938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大学文化。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电制片厂导演助理。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1989年1月后,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第六届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文艺一级导演。中共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导演的影片有《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等。《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黄蜀芹(1939-),导演,原籍广东番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等影片的执行副导演。1983年,其独立导演影片《青春万岁》,于次年获苏联塔什干国际电影节纪念奖,1984年的《童年的朋友》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1987年,黄蜀芹与人合作编剧并导演影片《人鬼情》,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法国第十一届克雷黛国际妇女节公众大奖。1996年,执导儿童片《我也有爸爸》,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由钱钟书同名小说改编的著明电视连续剧《围城》,为黄蜀芹赢得了1991年第十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和最佳导演奖;首届国际电视节金熊奖等。1996年起兼任上海新文化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④ 2020年去世的20位内地电影人:于蓝99岁,谢园只有61岁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收尾,希望新的一年是美好的开始。在2020年里,有太多人离开了我们,科学界痛失36位院士, 体育 圈科比和马拉多纳一头一尾。
同时演艺圈也有不少人离开了我们,日前我们介绍了离开的香港电影人:梁天、导演罗文、黄日华妻子梁洁华、导演邓衍成、陈木胜、谭炳文、梁淑庄、曾伟权以及钱国伟。
内地演艺圈在2020年也离开了很多人,他们每一位的去世都让人十分不舍。
1、曹灿:1932年12月27日-2020年1月8日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在话剧领域享有很高的威望,《雷锋》《开荒牛的迪斯科节奏》《流放中的回忆》都是其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角色还是老年邓小平,被誉为“形神兼备”。
与此同时,他还涉足广播领域,播讲的小说高达30多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亲切称他为“曹灿叔叔”。
2、赵忠祥:1942年1月16日-2020年1月16日
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代播音员,和倪萍是最好的搭档组合,他前后主持了12次春晚,多次跟随领导人采访国外元首,他的形象,代表央视,也代表国家。
许多年轻的同学认识他应该是《动物世界》,每每他的声音一出来,就仿佛自己也到了非洲大草原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的声音已经成为《动物世界》的烙印。
3、李九松:1934年11月-2020年1月29日
出自戏曲之家,3岁客串演出,7岁登台表演,是滑稽界难得的奇才,创作了《头头是道》《请保姆》《征婚》等经典滑稽戏、小品、独角戏等。
他被观众亲切称为“老娘舅”,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得益于主演的电视情景喜剧《老娘舅》,节目贴近生活,深受观众的喜爱,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算是上海情景喜剧最后的辉煌。
4、田成仁:1926年4月2日-2020年1月30日
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的演艺生涯可以划分为4次走红,第一次是话剧《黑奴恨》,曾先后演出近百场,广受欢迎。
第二次是从话剧转到影视圈,1984年凭借《道是无情却有情》拿下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然后第三次就是大家熟悉的“农村三部曲”,他塑造的“茂源老汉”性子朴实、耿直、善良,精湛的表演令人信服。
然后第四次就是《暖春》的爷爷了,没有人愿意照顾小花,他独自抚养,祖孙俩相依为命,不知道赚了多少人的眼泪。
戏中扎实深厚的表演功底,其实来自于他严格的自律和付出,在很多剧组中他虽然是年纪最大的,但他一定是一条过,背台词的功底令导演佩服,不知道那些台词小姐看到这些作何感想。
5、鲁园:1928年9月-2020年2月8日
鲁园和田成仁曾在《道是无情却有情》饰演夫妻,谁曾想两人先后离开。鲁园毕业于南开大学,身上的标签比较多,播音员、主持人、译制片导演、演员、老师,是真正的才女。
演艺生涯中,塑造过不少可爱奶奶形象,比如《暖春》的小花奶奶、《一仆二主》的王奶奶,印象最深的还是《情满四合院》的聋老太太,是全院最透彻的一个人。
6、杜雨露:1941年1月1日-2020年2月21日
杜雨露,哈尔滨话剧院一级演员,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演得了王侯将相,诠释过小人物,时装古装,正派反派,全都不在话下。
他是《雍正王朝》中舌战八爷一派的张廷玉、是《神医喜来乐》中嫉贤妒能的御医、是《大宅门》中不退一步的白萌堂、是《突出重围》中铁骨铮铮的军人方英达、是《大秦帝国》中商鞅的老师公叔痤,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回忆,正如他说的那样:“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
7、李季:1921年9月10日-2020年2月29日
上影演员剧团演员,当了一辈子的绿叶,深受同行们的爱戴,是大家的楷模,代表作品有《渡江侦察记》《李时珍》《海魂》《秋翁遇仙记》《城南旧事》等。
8、谭非翎:1937年-2020年3月22日
一级演员,早些年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偶尔也在影视剧中显露,诸如《雍正皇帝》的马齐、《康熙大帝》的鳌拜、《武则天》的裴炎。
后来退休之后,扎根影视圈,被同行们称为“多产老来红”,塑造的角色更是丰富多彩,诸如《西游记续集》的凤仙郡郡守、《大宋提刑官2》的杜汝圭、钟汉良版《鹿鼎记》的索额图以及张纪中版《西游记》的金池长老。
9、曲云:1928年11月8日-2020年3月23日
八一制片厂表演艺术家,拿手好戏是各种类型的老年妇女形象,最经典的应该就是《苦菜花》中的冯大娘一角了,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后来者无人能超越,曲云也被誉为“中国银幕第一大娘”。
10、张冲霄:1927年-2020年4月15日
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擅长塑造性格耿直的军人和工人形象,诸如《冬梅》的游击队长大光、《冰山上的来客》的一班长、《创业》的周师傅等,几十年的从影生涯,虽然多为配角,但质朴、富有激情的表演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刘江:1925年-2020年5月1日
八一电影制片厂表演艺术家,影坛知名反派演员,和方化、陈述、陈强、葛存壮并称中国影史“五大坏蛋”,刘江最知名的两个角色应该是《地道战》中的“汤司令”和《闪闪红星》的“胡汉三”,“高,实在是高!”和“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直到今天还被人拿来用。
除此之外,刘江在《西游记》和《西游记续集》中还塑造了阎王一角,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上班,如今终于就职了。
12、刘龙:1929年-2020年5月22日
又一位经典反派演员,从影62年,留下了许多经典角色,诸如《勐垅沙》《南海风云》《猎字99号》《二泉映月》等。
电视剧领域也有佳片,诸如《三国演义》的董承、《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索额图、《李卫当官》的徐祖荫等,生活中刘龙还喜欢写作,曾出版过《艺海龙吟》和《我的配角人生》。
13、彦小追:1954年10月2日-2020年5月30日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担任过《大能人》、《寻访画儿韩》、《人逢佳节》等作品的美术设计,后转为导演,执导过《刑警803》、《带后院的四合院》、《特殊使命》、《东方朔》、《 江姐》等电视剧作品。
14、仇晓光:1960年-2020年5月31日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姜文和吕丽萍的班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参演过《茶馆》、《蔡文姬》、《屠夫》等话剧。电视剧上也有《雷雨》、《走过斑马线》、《苦恋树开花的季节》等作品。
15、吴素琴:1932年-2020年6月10日
曾担任北影厂演员剧团团长,18岁一出道就出演了《光荣人家》的女主角,后来又主演了《春暖花开》、《青年鲁班》、《三个战友》等影片,她在银幕上塑造的许许多多的村主任、居委会主任、街道主任、车间主任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16、刘广宁:1939年1月27日-2020年6月25日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独具特色的嗓音,将角色中美好的特质发掘出来,曾获得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刘广宁被誉为“银幕后的公主”,诸如《魂断蓝桥》的玛拉、《悲惨世界》的芳汀、《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杰基,配得了温柔、善良、天真、纯洁的角色,也能驾驭疯狂、狠毒的恶人形象。
17、于蓝: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7日
“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著名表演艺术家,丈夫田方、儿子田壮壮、侄子李雪健。
享年99岁的于蓝,一生没有离开过电影,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烈火中永生》中江姐,凛然就义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观众。但她生前曾说自己是个演员,大家不用记住自己,记住江姐就够了。
18、林默予:1924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44年主演人生第一部电影《梦难成》,后续又参演了《花落水流红》、《三毛流浪记》、《几番风雨》等影片,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1990年《红楼梦》的贾母一角了,气质中有股大气雍容的底蕴,为她赢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与此同时还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的吴国太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孝庄皇太后。
19、李建群:1957年1月30日-2020年7月16日
她是《唐明皇》的武惠妃、是《汉宫飞燕》的班婕妤、是《康熙王朝》的容妃、是《江山风雨情》的周皇后、《大敦煌》的苏清平。
许多同学只知道李建群是演员,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服装设计师,并凭借《唐明皇》斩获过第十三届电视剧飞天奖服装奖、凭借《杨贵妃》斩获金鸡奖服装奖,与此同时她还是《康熙王朝》的服装总设计师,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20、谢园:1959年6月17日-2020年8月18日
谢园的去世,让张艺谋、陈凯歌、葛优、宋丹丹在内的大半个电影圈怀念,61岁的他去世,是电影圈的一大遗憾,早在80年代就凭借《孩子王》、《棋王》、《大喘气》成名,和葛优、梁天并称喜剧三剑客,不仅是影帝,而且还是一个好老师,带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诸如黄磊、孙莉、余男等。
电视剧上面也有不少经典角色,诸如《我爱我家》的农民工宝财哥、《红色》的老铁,再近一点的话,《宸汐缘》的南极仙翁、《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的戴鹤轩。
感谢20位电影人曾经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祝愿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安好,也希望大家所有人永远幸福、安康、快乐。(撰文:鸠摩智)
⑤ 林则徐,聂耳,在烈火中永生的男主演是谁
著名演员——赵丹。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祖籍山东肥城,出生于江苏扬州,生长于江苏南通。
赵丹,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贺庄村前贺庄,出生于江苏扬州,居江苏南通,赵丹于1915年6月27日诞生于扬州,父亲赵子超,时任北洋军阀营长,公馆在东关街,母亲黄秀芝,是当时出名的扬州美女,与个园黄家关系很近。1916年赵丹两岁时随父母迁居于南通。赵丹的父亲在南通开设影戏院,少时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中学时代,曾与好友顾而已、钱千里、朱今明等组织“小小剧社”,演出过一些进步话剧;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专攻山水。其间参加了美专剧团、新地剧社和拓声剧社,并积极参与“左翼剧联”的活动,改名“赵丹”,深入工厂、市井、学校,演出抗日救亡剧目;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导演李萍倩看中,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纨绔子弟,从此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先后参加拍摄了《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时代的女儿》(1933)、《三姐妹》(1934)、《到西北去》(1934)、《女儿经》(1934)、《空谷兰》(1934)、《乡愁》(1934)、《落花时节》(1935)、《热血忠魂》(1935)、《小玲子》(1936)、《清明时节》(1936)等二十多部影片;由于他热爱表演艺术,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极有表演天才,很快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
与此同时,他还活跃在舞台上,曾在世界名剧《娜拉》中饰演海尔茂、《大雷雨》中饰演吉洪、《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罗密欧。在影、剧两个方面,均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话剧演员和电影明星。
1936年—1937年,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经典影片《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在《十字街头》中扮演失业大学生老赵,刻画了这个天真、纯朴、热情,并带有几分傻气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在《马路天使》里,赵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生活出发,经过概括提炼,真实而又自然地塑造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淳厚质朴、又爱自作聪明的吹鼓手小陈的形象,受到广泛赞许,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丹加入抗日救亡演剧三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并于1939年参加影片《中华儿女》的拍摄。1939年6月,他与徐韬、王为一等前往新疆开拓进步戏剧工作,后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监禁,系狱5年。 抗日
辛勤工作的赵丹
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主演了影片《遥远的爱》和《幸福狂想曲》,并导演了一部讽刺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下山摘桃”进行掠夺,标榜接收,实为“劫收”的影片《衣锦荣归》。
1948年后,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他在《乌鸦与麻雀》中饰演的“小广播”肖老板最负盛名,他把这个生活在旧社会都市里的小市民典型,刻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建国后,历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和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
他先后主演了《为了和平》(1956)、《李时珍》(1956)、《海魂》(1957)、《林则徐》(1958)、《聂耳》(1959)、《烈火中永生》(1965)等影片,创造了李时珍、聂耳、林则徐、许云峰等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代表了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水平。
赵丹与夫人、女儿在长城合影
他饰演李时珍,付出了艰巨而创造性的劳动,准确地把握了李时珍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环境的变迁,把角色青年时的稚真倔强,中年时的执著追求和进入老年后的敦厚深沉,表演得细致入微,形神毕肖;他饰演的林则徐,在表演上吸收了中国写意画中大落笔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全局在胸,张弛有致,感情真挚浓烈,气势宏伟磅礴,创造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的民族英雄形象;他所塑造的聂耳,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性格鲜明,时代感强,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气息和明朗的幽默色彩。
电影《烈火中永生》谱写了一曲缅怀、歌颂革命烈士的悲壮颂歌,也是他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他塑造的革命烈士许云峰,是一个坚毅沉着、正气凛然,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这些形象,都是镶嵌在社会主义电影银幕上的明珠,具有征服观众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囚禁达5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热情地为高等学府讲授表演艺术,并不顾重病缠身,于1979年完成了《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等著作。
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大量书画作品受到中国书画界的珍视,《赵丹书画选》相继问世。
不幸的是,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
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以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系,强调趣在法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意境;他的表演,主张用体验和体现的和谐统一,洒脱自如,形神兼备,意境深邃,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⑥ 李时珍主演电影
《李时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题材传记片,由沈浮执导,赵丹主演,于1956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呕心沥血撰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剧情简介。
明朝湖北蕲州,李月池、李时珍因医术高超而闻名遐迩。包乡绅用错误的《本草书》看病、卖假药,李时珍直言不讳地指出,得罪了他。李时珍治好了楚王的儿子,不要钱财官位,而是求楚王上奏皇上重修“本草”。
进入太医院的李时珍因不满太医院的傲慢迂腐,辞职回乡决心自己修正“本草”。百姓得知此事,纷纷献出家藏秘方来支持他。李时珍为验证草药功效,与徒弟庞宪走遍四方,亲自采集草药,并得到当地药农的热心帮助。
⑦ 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演员都是谁,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如何
李丽珍、蛮漂亮的,但拍过几部三级片.现在没有什么消息了.
吴孟达、经典啊,搞笑啊,是个演员.
陈观泰、不太熟,好象是个奶油小生.
方中信、像个男人,有味道,演技不错,成熟.
莫少聪、现在没有多少消息了,以前蛮受欢迎的,最经典的角色是"梁宽"
乔宏、 不熟.
杜德伟 很时尚的一个人物,唱歌很不错,较早的坚持走自己R&B的曲风,比周董和陶吉吉要早十年.电影方面没有太多的经典.
⑧ 李时珍拍过什么电影
1956年沈浮拍过电影《李时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记片,由沈浮执导,赵丹主演,于1956年上映。
剧情简介
明朝湖北蕲州,李月池、李时珍因医术高超而闻名遐迩。包乡绅用错误的《本草书》看病、卖假药,李时珍直言不讳地指出,得罪了他。李时珍治好了楚王的儿子,不要钱财官位,而是求楚王上奏皇上重修“本草”。
进入太医院的李时珍因不满太医院的傲慢迂腐,辞职回乡决心自己修正“本草”。百姓得知此事,纷纷献出家藏秘方来支持他。李时珍为验证草药功效,与徒弟庞宪走遍四处寻觅,亲自采集草药,并得到当地药农的热心帮助。
一次,李时珍等人遇到恶道刁难,珍贵的药物笔记被烧毁,追随他的郎中老魏也为抢救笔记不幸摔死。但李时珍没有放弃,又重新搜集草药,补写笔记。随后,李时珍又用几年时间将笔记整理成书,名为《本草纲目》。
但此书几经波折均未能面世,直至李时珍死后三年,这本凝聚了李时珍三十年心血的伟大药物学著作终于被刻版印出,流传万世,造福于民。
(8)演员李时珍电影扩展阅读:
同名电视剧《李时珍》内容提要
李时珍为济世救民,说服父亲,立志从医。他刻苦学习医药知识,后因治好了蕲州荆端王公主朱芸芸的瘫痪之症,名声大振,引起了炼丹道士们的嫉恨,他们采用各种卑鄙手段,谋害李时珍。在逆境中,李时珍一次次化险为夷。
嘉靖皇帝死后,李时珍为重修本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毅然辞去太医院右院判职务,开始独自撰写《本草纲目》道士金万春和知州王守礼害怕李时珍成功,放火烧毁了李时珍的家以及他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含恨离世。李时珍之子李建元、徒弟庞宪,带着藏入深山的《本草纲目》副本找到公主朱芸芸,使李时珍的遗作《本草纲目》得以出版,并迅速传遍海内外。
⑨ 老演员舒适演的哪些老电影网上是可以观看的
有一部分还是可以找到的!!
舒适(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祖籍浙江慈溪,持志大学肄业。1938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大同摄影场、金星影片公司演员和编导。1952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在《红日》中饰演张灵甫家喻户晓。演出影片
1938年:歌儿救母记桃色新闻
1939年:歌声泪痕夜明珠红花瓶李三娘新地狱董小宛
1940年:乱世英雄孟丽君苏三艳史秦淮世家红粉金戈
1941年:无花果孤岛春秋花溅泪桃花湖红泪影地老天荒
1942年:白衣天使风流世家博爱
1943年:夫妇之间芳草碧血逃婚生死劫
1944年:乐府烟云霍元甲英雄美人
1945年:回头是岸恋之火
1946年:长相思春之梦
1947年:浮生六记
1948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宫秘史怨偶情深
1949年:春风秋雨怒潮
1950年:火凤凰
1951年:青春之歌
1954年:鸡毛信三年斩断魔爪
1955年:宋景诗
1956年:为了和平李时珍
1957年:情长谊深
1958年:林冲
1959年:水上春秋
1963年:红日
1986年:最后的太阳
1987年:古币风波
2.导演影片
1938年:地老天荒(兼编剧)
1943年:母亲秋之歌
1944年:苦儿天堂(兼编剧)
1948年:蝴蝶梦(与黄汉合作)
1949年:怒潮
1951年:神·鬼·人(与顾而已、白沉合作)不知道的父亲
1958年:林冲战斗的山村
1963年:双珠凤(戏曲片)
1976年:江水滔滔(与赵洪斌合作)
1979年:绿海天涯
1982年:剑(舞剧)
1984年:龙女(戏曲片)
3.电影剧作
1938年-1950年:卖花的女儿、红灯笼、八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