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淘金王的主要演员
臧金生,中国知名电影演员,别名雅汉。臧金生在1985年主演了影片《淘金王》。他以粗犷、朴实的表演,塑造了仗义疏财,乐于助人,品格出众和武艺高超赢得人们尊敬的淘金王许天雄。影片带有西部片风格,臧金生充分展示了淘金人的苦难生活和真挚的人性,人物形象的确立,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影片反响较大,表演尤受好评。臧金生近些年一直活跃在电视屏幕上,拍摄了多部电视剧,塑造了多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1996年以来,一直忙于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拍摄,在片中扮演鲁智深。2005年参加了古龙武侠大戏《大旗英雄传》的拍摄,在剧中饰演霹雳火。
2007年,饰演吴宇森指导华语巨制《赤壁》中张飞一角。
牛犇,原名张学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国著名影视演员,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六岁失去父母,跟随在北平中电三厂当司机的哥哥生活,1946年,11岁的牛犇就在影片《圣城记》中饰演村童小牛子;后在影片《清宫秘史》中扮演儿童角色,同年至香港,参加《火葬》等影片的拍摄;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六十多年来,在数百部影视作品中担任角色,是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
牛犇因在影片《牧马人》中生动地扮演牧民郭扁子,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还曾导演《父亲》、《喜中缘》、《藏金记》等电视剧。
廖学秋,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1954年2月生于四川成都,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的女儿,现居北京。1980年,她从成都川剧院借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拍《车水马龙》饰菜花,又先后在《黄桥决战》中饰张琪,《十五的月亮》中饰丽丽《丫鸭情话》中饰仙露,《拦灵车的人》中饰刘娜,《黄色别墅》中饰于萍,《淘金王》饰金草,《古筑传奇》中饰妖姬,《避难》中饰胡醉花。除以上影片外,她还在《经理室的空座位》等41部电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1985年,她从成都川剧院正式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专业电影演员。
B. 黄桥决战的电影介绍
电影名:《黄桥决战》
导 演:杨昭仁
编 剧:所云平、顾宝璋、史超 刘锡田饰陈毅、徐行饰赵勇、马世祥饰谷盈(粟裕)、廖学秋饰张茜、杨次禹饰韩德勤、彭奇禹饰刘世仪、江化霖刘玉坤、姜华饰林泰远、翟俊杰饰李守维
上 映:1985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1940年,党中央为了将大江南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进行了一系列军事部署,陈毅将军率领新四军北上。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急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集中10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企图在苏北境内全歼陈毅的部队。
新四军纵队司令员赵勇率部进攻到江苏泰州城外,守城将领刘世仪和刘玉坤急向韩德勤求援。韩为了达到借新四军之力消灭二刘后独霸江苏的目的,命令二刘死守。陈毅早已安排好分化敌人的计划。他说服赵勇停止进攻,自己只身进入泰州城。向二刘晓以共同抗日的大义,向泰州守军宣传我党的一致抗日主张。二刘终于同意对新四军假抵抗真让路。
正在这时,国民党税警司令林太远得知陈毅到达泰州的消息,他一面令二刘阻击新四军,一面又报请韩德勤派重兵来围歼。陈毅立即改变战略,来了个夜袭林太远。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被我军生擒。陈毅趁机对他进行教育,不仅亲自为他松了绑,还令部下送还他的枪支,让他带领被我军俘虏的千余名士兵返回。林太远感激之至,表示一定联合抗日。
C. 电影黄桥决战中的谷盈和赵勇分别是谁
赵勇,(陶勇) 谷盈,即(粟裕)也
D. 老电影《黄桥决战》中,为何没有出现粟裕将军
里面的“谷盈”就是以粟裕为原型的
粟裕脾气耿直,得罪很多人,自解放后一直受到排挤,很不如意,这部电影极大的拔高了陈毅,并且还是叫陈老总,但粟裕只能用化名出镜。
E. 电影《黄桥决战》中扮演韩德勤夫人的是谁
电影名:《黄桥决战》
导 演:杨昭仁
编 剧:所云平、顾宝璋、史超 刘锡田饰陈毅、徐行饰赵勇、马世祥饰谷盈(粟裕)、廖学秋饰张茜、杨次禹饰韩德勤、彭奇禹饰刘世仪、江化霖刘玉坤、姜华饰林泰远、翟俊杰饰李守维
上 映:1985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1940年,党中央为了将大江南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进行了一系列军事部署,陈毅将军率领新四军北上。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急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集中10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企图在苏北境内全歼陈毅的部队。
新四军纵队司令员赵勇率部进攻到江苏泰州城外,守城将领刘世仪和刘玉坤急向韩德勤求援。韩为了达到借新四军之力消灭二刘后独霸江苏的目的,命令二刘死守。陈毅早已安排好分化敌人的计划。他说服赵勇停止进攻,自己只身进入泰州城。向二刘晓以共同抗日的大义,向泰州守军宣传我党的一致抗日主张。二刘终于同意对新四军假抵抗真让路。
正在这时,国民党税警司令林太远得知陈毅到达泰州的消息,他一面令二刘阻击新四军,一面又报请韩德勤派重兵来围歼。陈毅立即改变战略,来了个夜袭林太远。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被我军生擒。陈毅趁机对他进行教育,不仅亲自为他松了绑,还令部下送还他的枪支,让他带领被我军俘虏的千余名士兵返回。林太远感激之至,表示一定联合抗日。
F. 黄桥决战的军史资料
1939年2月23日,为贯彻“向北发展”的战略意图,陈毅、粟裕开始部署过江。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请求新四军护送弹药过江北。陈毅、粟裕借机派卢胜、陶勇率四团过江北,与梅嘉生部合编,命名为苏皖支队,同新四军第五支队取得联系。随后,叶飞所率的江抗二路(原新四军第六团)与江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管文蔚部合编,渡江北上,向吴家桥周围发展。至此,新四军控制了长江渡口,造成了足跨长江、向北发展的有利态势。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提出苏北是华中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是战略突击方向,事关共产党“抗日'斗争全局。
1940年3月,江南顽固派顾祝同调动18个团的兵力,对苏南、皖南新四军形成包围之势,并勒令新四军江北部队南调。新四军在日、伪、顽夹击下,无法在苏南、皖南同时立足。5月,中央要求军部与皖南部队移至苏南,指出新四军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苏南、苏北广大敌后,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6月底,苏北地方实力派进攻叶飞部,陈毅、粟裕毅然跨江北上。
1940年7月初,粟裕率江南指挥部主力渡江,与先期北渡的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在江都塘头进行整编。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任司令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部队下辖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人。
7月中旬,他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指出:“对日寇,因为它装备技术比我们强,还是同它打游击战。……对于正在准备向我们进攻的顽固派军队,因为他们除了数量多、装备好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必须采取主力战、歼灭战、运动战的自卫方针,集中几万人进行会战,在会战中歼灭他。”3个月后,会战来临,粟裕只有7000人。
7月25,新四军东进,“二李”部对天鸣枪,如约让路。韩德勤急命陈泰运部、何克谦部南北夹击新四军。粟裕先向北击溃陈部,但将俘获的人、枪送回,以使陈泰运中立;然后将何克谦部包围在营溪。粟裕亲临前线,身边两名参谋被冷枪打伤,他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地指挥作战。新四军28日取营溪,29日进黄桥,歼顽军2000余人,接着又攻取孤山、西来等日伪据点,击退日军的两次进犯。
韩德勤唯恐新四军在苏北站稳脚跟,急于9月初分左右两翼进攻黄桥。右翼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的部队无动作。陈毅、粟裕诱左翼顽军至营溪,将其击溃;接着派兵佯攻海安,待驻姜堰顽军出援,主力趁虚攻占姜堰,粉碎顽军断我粮道的企图。韩德勤要求新四军退出姜堰,他认为陈毅不可能接受这一条件,这样讨伐新四军就有了借口。9月27日,苏北各界军民代表大会如期召开。陈毅慷慨陈词,宣布新四军退出姜堰,以表明共产党顾全大局,忍让求全。但韩德勤得寸进尺,要求新四军退出苏北,退回江南。此言一出,舆论大哗,苏北各界无不谴责韩德勤出尔反尔,人心倒向新四军。新四军一举三得:一是揭露韩德勤的阴谋,赢得民心;二是加深了苏北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三是集中了兵力。当时中央的意图是待黄克诚率八路军增援部队到达后,与苏北新四军合力解决韩德勤。但陈毅、粟裕已下定独立应对决心。
10月3,韩德勤调集26个团,总兵力3万余人,分3路向黄桥扑来。苏北新四军总共只有7000人,战斗部队不过5000人。粟裕巧布奇阵: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首战打战斗力最强的独立六旅;以3/4的兵力在黄桥以北设伏,以1/4的兵力守卫黄桥;守黄桥主力部署在东门,北门放1个班,西门、南门只派非战斗人员警戒;粟裕督守黄桥,陈毅坐镇黄桥西北的严徐庄,掌控全局。顽军三十三师开始进攻,11时发动总攻,被我三纵击退。14时顽独六旅从北面接近黄桥,粟裕亲自赶到北门观察。当顽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圈,陈毅、粟裕下令出击,叶飞一纵突然杀出,将顽军截成5段,逐一歼灭。顽三十三师闻北方枪声大作,判定我主力在与独六旅作战,遂急攻东门,一度突入我防线。粟裕振臂高呼:“江南增援部队过来了!”全军振奋,三纵司令陶勇身先士卒,挥舞马刀,冲进敌阵,将顽军逼出东门。4日午夜,王必成率二纵截断顽军退路。5日下午新四军对顽军主力第八十九军发起总攻,战至21时,将其全歼,又乘胜占领海安。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在东台县白驹镇胜利会师。
经过黄桥决战,苏北大部为新四军占领,此乃华中最大根据地,对全国意义重大。
影视拍摄基地
高淳老街成了电影《黄桥决战》的拍摄地,高淳县也成了全国重点拍摄基地
G. 黄桥决战电影
记得采纳啊黄桥决战.1985£圣城痞子李
H. 国军实力优于新四军,为什么还会在黄桥吃大败仗
红军时期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一般都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以多打少的同时,先选择打弱敌,现在要反过来,他必须以少胜多,自然就不能再循常规。这一次粟裕要先打的,是强敌。独立第6旅绝对配得上强敌这一称谓。它是苏北地区少见的中国精锐部队,旅长翁达毕业于黄埔第4期,其属下军官也多为正规军校生。全旅三千多人,装备清一色的中正式七九步枪,每个步兵连还配备9挺捷克式轻机枪。当时人们称翁旅为“梅兰芳式”部队,极言其装备之漂亮和人员之精干。韩德勤的主力部队一般训练和军事技术都很好,之所以在实战中表现不佳,是因为自徐州会战结束后,这些部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不打仗,枪和人就会生锈,加上部队又大多驻扎于城市,官兵渐渐忘记了什么叫做艰苦,战斗力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削弱下来。翁旅与之稍稍不同的是,他们跟日军的周旋次数相对多一些。在日军进攻兴化的战役中,该旅曾迂回敌后,击退日军,确保了兴化不失,为此,翁达曾被蒋介石称赞为“翁虎将军”。
(电影《黄桥决战》,韩德勤)
两员主将既都如此慷慨,韩德勤也就没有打消他们激情的道理,于是同意开始第二轮总攻。正是这个决定,让韩德勤过后悔之莫及。
I. 关于革命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说起中国的革命电影,应该是不计其数了。早期有我们熟悉的《地道战》、《小兵张嘎》、《大渡河》等等,后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等优秀革命电影也陆续进入大众的视野。
不管中国发展到哪个阶段,历史的艰苦和屈辱都不容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忘记,而每一部革命电影,不管是《建国大业》,还是《建军大业》,它们都是督促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以史为鉴并且以史为诫的监督者。
J. 黄桥之战那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黄桥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