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演员 > 由辽宁演员的解放战争电影

由辽宁演员的解放战争电影

发布时间:2022-09-13 09:24:04

❶ 李克农在东北三省的解放战争电影片名叫什么

不记得有这样的电影,电视剧《李克农》有这么点记载

❷ 大决战演员表

电视剧《大决战》的演员表:

1、朱瑞演员李健饰演

1948年1月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他指挥炮兵纵队参加攻克锦州以北国民党军坚固据点义县县城的战斗。他率领炮兵以猛烈的炮火,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10月,在攻取义县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美国的榴弹炮。为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结束,他就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

❸ 60年林海雪原李勇奇扮演者张驰解放战争时期是那个部队的

解放战争时张弛还只有6岁。
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室摄影师张驰,1939年3月生,黑龙江东宁人。195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本科,其间数部作品,如《春雪》等被报纸刊用,拍摄的几个北京新闻主题习作如《虾球传》等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发行并列为学院实习参考教材,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八一厂故事片室,历任照明员、摄影助理、副摄影师及摄影师。
张弛参加了《秘密图纸》、《岸边激浪》、《胜利在望》、《地道战》、《激战无名川》、《雷雨之前》、《蒙根花》、《十月的胜利》等十几部影片的副摄影工作。独立完成了《漓江春》、《劫持》、《风雨下钟山》(合作)、《将军的抉择》、《大厦小屋》、《喜事不喜》、《女刺客》等故事片的摄影工作。其中《风雨下钟山》获政府优秀影片奖、解放军文艺奖。《将军的抉择》获辽宁省政府优秀作品创作一等奖。他还在《考场》、《我们炉前的年轻人》、《矿山情》、《井冈情》、 新来的女处长》、《七七事变》等十多集电视剧中担任艺术指导、导演及摄影工作。并曾在刊物上发表过照片、论文及短文。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❹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是《大决战》

相关介绍: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4)由辽宁演员的解放战争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辽沈战役: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

2.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

❺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 历史 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 历史 事件和 历史 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 历史 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因此,《红日》算是老电影里对解放战争描写比较细致和真实的一部电影,观赏价值和 历史 参考价值极高,只是有些写实也曾给这部电影带来麻烦。

本文将从《红日》创作背景、拍摄过程、角色和演员等各方面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一、经典小说由六纵指挥员创作

电影《红日》改编自同名小说,而小说的创作者则是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华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

华野六纵,和整编七十四师就是一对宿敌。早在苏北涟水之战时双方就打得不可开交,二战涟水,当时还叫六师的六纵损失惨重还丢了涟水城,指挥员王必成差点被撤职,但同时他们也把七十四师打得伤了元气,为孟良崮覆灭埋下了伏笔。

从涟水撤退到莱芜战役,再到孟良崮决战,六纵最终报了仇。在战役结束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看到躺在门板上的张灵甫遗体,他大为感慨,从此立下了将涟水到孟良崮这个过程写成一部小说的决心。

1957年,在经过艰苦写作后,《红日》出版,这部小说得到了涟水、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亲历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挥员的帮助,再加上吴强对参战部队的了解,以及对国民党被俘官兵的采访,因此其 历史 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2019年,《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小说典藏。

二、《红日》拍摄并不顺利

《红日》的电影剧本从1960年2月开始筹备,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关部门对剧本情节、人物等细节意见不一,导致剧组创作几易其稿,最终在一年多以后,第五稿才正式通过。

上海电影制片厂马上组织演员们去体验生活,我军演员和当年《南征北战》剧组一样去了崇明岛驻军那里,而饰演张灵甫和参谋长的演员舒适和程之则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南京军事学院。因为当年七十四师的参谋长魏振钺彼时正在那里当军事教员,他向两位主演全面介绍了七十四师覆灭的经过以及张灵甫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剧组到山东外景地拍摄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吃不好,导致很多人肠胃闹病,饰演团长刘胜的里坡发挥农业特长,弄来了萝卜种和茄子秧在剧组驻地旁边种,虽然没有油水,起码部分解决了剧组人员吃不饱的问题。

饰演七十四师旅长的于飞,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犷,显得不像是一个高级将领,这里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剧组吃不饱有关吧。

《红日》在集中拍摄时赶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戏,演员们只能穿着棉袄演戏,尤其是室内戏更为艰苦,饰演我军参谋长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晕倒。

该片在拍摄完成后,虽然在陈毅元帅的过问下顺利上映,但之前在过审时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关于“美化”张灵甫和“丑化”我军战士方面。

三、《红日》的演员和人物

《红日》和《南征北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该片的部队层级划分很清晰,从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到战士,其中只有师一级和营一级的人物刻画较少,其他各层级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着墨最重的主要是三个角色。

军长沈振新,饰演者张伐。

沈振新这个角色的原型明显是时任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号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气质有些出入,张伐饰演的沈振新明显比较儒雅和睿智。

其实,笔者认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须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气质,在片中并没有我军更高领导露面(只有声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级指挥员如粟裕的某些气质特征。

张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饰演军人似乎不是强项,单就沈振新这个人物来说,他塑造地相当不错,喜怒不形于色,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绎情绪变化。因此你不能说张伐演王必成不像,应该说他演沈振新很好。

团长刘胜,饰演者里坡

刘胜的原型应该是六纵战将刘盛起,他带领部队在抢占垛庄和攻占孟良崮主峰战斗中表现出色,不过他并没有像片中刘胜一样不幸牺牲。

里坡饰演的刘胜,在打仗时很有冲劲,符合那个时代中层指挥员的形象,只是年纪稍显大了一些。

连长石东根,饰演者杨在葆

这个角色有人说有原型,也有人没有原型,笔者认为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具体原型的,因为石东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层指挥员的样子。

石东根在片中是一个有些鲁莽又很可爱的连长,打仗时嗷嗷叫,获胜时得意忘形,他酒后挑着敌人帽子骑马飞奔的镜头是这部电影的经典场面。

但也就是这个场面,在后来引起了诸多责难,有很多人认为石东根这个样子是在丑化解放军战士。

但是,《红日》的作者吴强不这么认为,很多真正打过仗的军人也不这么认为,据杨在葆回忆,当时很多部队的人看了电影都打听,这小子是哪部队的,演得也太像一个兵了。

当年出演该片时,杨在葆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较粗犷,虽是大学生却把一个有点儿痞气的石东根演得很传神,直到几十年后,即使杨在葆演了那么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会有人拉住他:你是《红日》里的连长吧。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电视剧《红日》开拍,饰演石东根的演员耿乐和杨在葆年轻时几乎一个模样,真是神奇的选角。

在国民党方面,《红日》塑造的角色并不多,戏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参谋长魏振钺身上,其中张灵甫是重中之重。

张灵甫这个人物传说很多,比较脸谱化的形象就是骄横,《南征北战》里的项堃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个方面。

熟悉 历史 的读者知道,实际上张灵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历史 系出身,又会写一手好书法,因此别看很会打仗,实际上他还有儒将的一面。

此外, 历史 上的张灵甫并不是头脑发热导致被围歼在孟良崮的,实际上他是国民党前线将领里对战场感知比较敏锐也比较正确的一位,这一点像他的老上级王耀武,二打涟水时他的巧妙战术就让六纵损失惨重。真正将张灵甫送上绝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汤恩伯。

因此,《红日》剧组塑造张灵甫时力求真实,选择的演员也是大帅哥舒适。

看看这张舒适年轻时的照片,颜值绝不比张灵甫低,而且两人长相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片中的张灵甫,表现出了骄横,也表现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敌当前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表现,除了试图假投降一幕显得有些狼狈之外,他从头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个出色的高级将领。

甚至于剧组在最后击毙张灵甫的画面处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只手和一把枪就拍完了,显然更艺术的同时也保留了张灵甫的形象。

以笔者对 历史 的了解,《红日》 里的张灵甫不论是颜值、气质还是表现,可以算是各种影视剧中最贴近真实人物的一个了。

只是,剧组这样的设计也引来了责难,那就是涉嫌美化张灵甫,但饰演张灵甫的演员舒适认为,把敌人塑造聪明一些更能彰显我们胜利的伟大。

参谋长,饰演者程之

这个参谋长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师参谋长魏振钺,他为剧组提供了很多资料,再加上他当时正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官,因此这个参谋长的形象和张灵甫一样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四个坏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时嗓音也很有特点,只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宝贝袈裟”。

多说一位,主要演员之外,笔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饰演阿菊的张桂兰,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吧。

四、《红日》对细节的真实塑造

电影《红日》的取景地就在山东,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现。

《红日》对细节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笔者举几个例子:

连长石东根的手表,电影一开始的涟水战役,石东根看时间用的是大个的闹钟,平时由通讯员背着。

莱芜战役时,石东根缴获了一只手表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后来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又让通讯员将手表上交归公。

等到孟良崮战役时,团长刘胜将手表发给石东根使用。

一块手表,连接三个战役,中间还涉及到部队三大纪律,可谓是一个经典的道具。

几门大炮,开头涟水战役,这几门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师,用来炮轰涟水城。

到影片结尾,同款的几门大炮再次出现,使用者是解放军,用来炮轰孟良崮主峰,虽然影片没有直接用台词交代,但足以说明问题。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 历史 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❻ 解放战争电影有哪些

1、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复版公映。

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2、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

同时,中原野战军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

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3、大决战1:辽沈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4、大决战3:平津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是由李俊、韦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恒多主演,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傅作义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5、集结号

《集结号》是由冯小刚执导,刘恒编剧,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等主演,胡军、任泉特别出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当战友一个个阵亡,谷子地对号声是否响起心存疑问,他发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❼ 一部老电影黑白,是解放战争片,最后当了营长打到了家乡,好象在片中有行军中走一柱木桥在山涯中断了.

《湘西剿匪记》

潇湘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

编剧:周康渝、肖琦、邵国民

导演:周康渝

主要演员:丁汝俊、薛淑杰、陈国典、凌云、胡湘光、魏宗万、赵秀丽

故事梗概:

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派员率土匪头目瞿天华之女瞿湘玉亲临湘西地区,重金收买当地土匪集团,建立“反共复兴基地”。

解放军某部营长吴波奉命率部进驻凤山县,开展“清枪剿匪运动”。不料,带头交枪的贫农何长山突然被枪杀,师部宣传队员遭匪帮袭击遇难,吴波外出途中也遭土匪伏击。吴波与师部侦察员蔡金花内查外调,仔细分析,终于搞清真相,清洗了叛徒赵福根,逮捕了坐探何老四,并将县城内暗藏的特务一网打尽。随后,解放军开始攻打土匪头子魏彪的老巢牛头山。瞿氏父女为解牛头山之围,率三千土匪围攻凤山县城。正当敌众我寡、县城即将失守之际,蔡金花率援军赶到,击溃围城土匪。瞿天华在仓皇逃跑时,将前来探亲的吴波之妻李桂英及儿子小虎掳走。牛头山战役胜利结束,魏彪被击毙。

不久,吴波等人乔装成商人,前往参加匪首史云哲之侄的婚礼,乘其不备,将史云哲活捉,晓以大义后又当场释放。史云哲深受感动,欲与吴波谈判,向解放军投诚。瞿湘玉的副官欧阳剑赶来,企图以高官厚禄拉拢史云哲。吴波闻讯 ,毅然单刀赴会,在客厅中与欧阳剑短兵相接。正在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时,史云哲毅然反戈,弃暗投明。 随后,史云哲乔装与欧阳剑押吴波来到瞿匪盘踞的盘歌寨前,却被瞿湘玉看出破绽。吴波率部队发起强攻,并用猛烈火力拦住山后退路。瞿湘玉孤注一掷,将李桂英母子押上山崖,迫使解放军停止攻击。吴波眼见瞿匪即将夺路而逃,遂举枪欲射,被战士崔昌健托住枪口。李桂英满含愤恨,抱住一匪兵滚下悬崖。解放军攻下盘歌寨时,瞿氏父女已率残匪逃往秘密据点黑龙洞。解放军“飞虎队”活捉了前往黑龙洞送大烟的金七妹,探知洞中详情,遂组织突 击队直扑黑龙洞,在地形复杂的山洞中,与土匪展开一场恶战,最终将众匪一举全歼。

影评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部影片了,但今天再次在电影频道看完后仍然很激动。《湘西剿匪记》是潇湘电影制片厂于1987年拍摄的影片,导演是周康渝。这部影片堪称80年代国产影片的经典。影片讲述了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军在湘西艰苦卓绝的剿匪战争,重点讲述的是吴波营长带领的部队如何剿匪的故事。
影片开始先交代了湘西从宋朝开始到解放前夕八百年中匪患猖獗。特别是解放前夕,蒋介石派白崇禧亲临湘西以重金和武器把号称七万之众的土匪收买成为我军解放大西南的障碍。我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进驻湘西剿匪。湘西土匪亦官亦民,躲在深山里,混在百姓中,很难分辨,无形中给我解放军剿匪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影片刻画的每个人物都血肉丰满,而且每个人性格都不相同。包括各个土匪头子的塑造都很成功。凤山县匪首瞿天华,家族已有24代土匪历史,人称瞿二十四,凌云把这个老匪首的狠毒表现的淋漓尽致。瞿二十四的女儿瞿湘玉在美国受过训练,被国民党当局派回湘西担任特派员,薛淑杰通过乔装我县委干部蒙混过关,以及两枪打掉两盏油灯来表现这个女匪的高智商与胆大心细,也在暗示我军剿匪的难度。此外魏宗万塑造的匪首魏彪笑里藏刀,谭非翎塑造的匪首史云哲老谋深算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来说我军的人物塑造。丁汝俊塑造的吴波营长与其他影片中部队干部有很大的区别,平时书生气很浓(总是带着或拿着笔说话),感情丰富(与妻子孩子见面时的柔情),但打仗勇猛,机智灵活(带一个连与土匪3000交战,死守县城)。胡湘光塑造的我师部侦察员蔡金花(男),影片通过他与大柱子摔交表现他的灵活勇猛,通过他只身过敌人封锁送信表现他的顽强机智。还有茹萍扮演的女宣传员沈杰,虽然戏不多,但她的歌声与欢笑,她在遇到众土匪时拔枪自尽时慢慢倒下的镜头使我久久难忘!
影片枪战场面很多,但基本没有重复。有山地战,有攻城战,有巷战,有骑兵战等等。场面壮观,非常真实。
影片也很注意表现湘西土匪的狡猾与凶狠。屠杀大批百姓;设圈套威胁引诱我军司务长;暗杀带头交枪的贫农;扮做百姓杀害我宣传队;绑架吴波营长的妻子和孩子,等等。据记载,当时有10000多解放军干部战士在湘西剿匪中壮烈牺牲,可见湘西剿匪的残酷!
也许很多人不喜欢看这样的电影,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多看一看这部影片,或许你会理解一些前辈们的行为。谢谢电影频道能够重播这部影片!

❽ 南征北战电影

《南征北战》上映于1952年,与《地道战》、《地雷战》合称“老三战”

后两部主要展现的是游击战,而排在第一位的《南征北战》主要表现运动战的战术思想,影片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场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众多人物形象和恢宏的战争场面,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堪称电影之经典。1951年春,国家电影指导委员会、国家电影局以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战争片,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献礼,成荫和汤晓丹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

两位导演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剧本,当时有一部描写华东战场莱芜战役前后故事的,名为《战线》的话剧很受欢迎,于是成荫和汤晓丹决定在话剧《战线》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这就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作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部“史诗”级战争故事片,除了场景真实,场面宏大外,演员阵容在当时堪称豪华,冯喆、仲星火、汤化达、张瑞芳、陈戈都是那个年代明星级别的人物。

冯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能文能武,大家熟悉的《铁道游击队》也是他主演,1995年被文化部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张瑞芳,话剧界有名的“四大名旦”之一,被文化部誉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虽然演员们都是大腕级别,但他们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当代一些流量明星。冯喆,在当时可是一线小生,为了更好地呈现扮演的角色,他去了一个准备渡海作战的连队体验部队生活,每天跟着部队战士一起训练,最终塑造了一个睿智多谋、坚毅果敢的高营长。

张瑞芳,扮演的是村长赵玉敏,既要给战士们缝衣纳鞋,磨面送粮,又要带领群众上山下水打游击,为了贴近角色,她专门去了山东沂蒙老解放区,听当地老百姓讲解放战争时期纳鞋送粮,支援前线的故事,不仅如此,她还穿上老布衫,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民兵干部一起学习射击,这才有了影片中生动真实、淳朴憨厚的女村长。

70年后重温《南征北战》,不但不会有沧桑感,还会被影片扑面而来的朴素真实感和富有风格的电影语言深深震撼,无愧于新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史诗级战争、军事故事片的美誉!

❾ 关于解放战争电影都有哪些部

早一点的有《渡江侦察记》、《林海雪原》、《智取华山》、《黑山阻击战》、《南征北战》、《红日》、《战上海》等,稍后一点有《小花》、《车轮滚滚》、《从奴隶到将军》等,再后来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

❿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白衣战士》。

《白衣战士》是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由冯白鲁执导,王震之编剧,于蓝、陈强、安琪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主要讲述了在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的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野战医疗队在队长庄毅带领下英勇无畏、以高度自我牺牲精神抢教伤员,并在炮火硝烟中锻炼成长的故事。

剧情简介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某野战医疗队女队长庄毅,奉命护送伤员转移。途中,遇到敌机轰炸,庄毅在掩护伤员时负伤。她在身体还没有恢复健康的情况下,就给伤员做手术,使伤员们很受感动,伤员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很快恢复了健康,重上战场。

在庆功会上,庄毅和她曾经护理过的伤员朱连长及因受伤失掉一只胳膊的杨明清又见面了,他们互相勉励,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阅读全文

与由辽宁演员的解放战争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