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名星白杨的老照片值多少钱
这些老演员的照片只有收藏价值做个纪念。但是没有市场价值,因为这种老照片太多了,随时都可以搜集到,所以是不值钱的。
② 演员白杨的孩子
白杨(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杨成芳,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人,中国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
1936年与明星影片公司签约,与赵丹主演《十字街头》, 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举成名。作为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中国女演员,白杨也得到了国际传媒的瞩目,英国《泰晤士报》称其是中国的“葛丽泰·嘉宝”、也是民国话剧“四大名旦”之一。
儿子:蒋晓松 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
女儿:蒋晓真 导演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执导《新十字街头》。
③ 五十年代最火女明星,曾坐过五年牢,出狱后凭一部剧获奖荣誉演员,她是谁
她是上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女明星,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她善于表现东方女性的魅力。她将自身的女性魅力与角色巧妙结合,塑造出各种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让观众对她的角色给予无限的同情,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与尊重。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白杨每月工资365元,足够养家糊口。后来,白杨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了五年多。在监狱里,她吃尽了苦头,甚至一度精神失常。1971年,白杨出狱,昔日美丽漂亮的大明星,变成了一个面色蜡黄、目光呆滞的老头。
经过调查,恢复了白杨的名誉。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她的身体逐渐好转,重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中。1989年,白杨参演了她人生中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天下无爱》。她在剧中成熟、精湛的表演获得了第十届飞天奖"荣誉演员"称号。
1996年9月18日,他去世,享年76岁。
④ 白杨的个人生活
姐姐:著名女作家杨沫。
丈夫:蒋君超 导演 、演员。
儿子:蒋晓松 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
女儿:蒋晓真 导演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曾执导《新十字街头》。
⑤ 1956年白杨主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有哪些
《祝福》 。
1956年,白杨主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饰演主人公祥林嫂。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在白杨从艺60周年时,剧作家曹禺曾提笔挥墨写道:“皎若明月,直若白杨,献身影剧,功绩无穷”。
(5)电影演员白杨生活照片扩展阅读:
白杨的作品主要有:《十字街头》、《青年中国》、《还乡日记》、《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山河泪》、《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金玉姬》、《冬梅》等。成为享誉中外的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被评为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
白杨的丈夫蒋君超也是一位导演和演员,于19991年过世;白杨于1996年逝世,享年76岁。他们的墓地位于上海最大的墓地滨海古园,墓前矗立着他们的塑像,面带微笑,慈祥可亲。
⑥ 有关白杨的资料
演员,原名杨成芳,湖南湘阴人,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联华公司,处女作《故宫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头》成名。抗战期间随上海影人在内地演出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其后拍摄了《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50多个人物,60年代被评选为22大影星之一。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白杨,原名杨成芳,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1920年4月生于北平。幼年时代因其父母重...
⑦ 白杨资料54字
白杨,女,原名杨成芳,又名杨君莉,电影表演艺术家。
中文名白杨
别 名杨成芳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北平
出生日期192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96年9月18日
职 业戏剧表演艺术家
主要成就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
代表作品《故宫新怨》《十字街头》
白杨(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杨成芳,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人,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1920年4月22日生于北平(今北京)。1931年考入联华公司,处女作《故宫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头》成名。抗战期间随上海影人在内地演出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其后拍摄了多部电影。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54个人物,60年代被评选为22大明星之一。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幼年时代因其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将白杨托给奶妈在农村生活。贫境与苦难伴随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为了生存,白杨来到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的演员养成所,成为该所最小的学员。由于她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在无声电影《故宫新怨》中扮演了一个小丫头。不久影厂解散,白杨加入到“苞莉芭”剧团,演出过话剧“乱钟”、“战友”等。不久该剧团也被强行解散。1934年白杨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和中国舞台协会等剧社,开始了职业演员的生涯。在话剧“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话剧“梅萝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显露出她的表演才华。
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成立,经著名戏剧家洪深介绍,白杨与二厂签订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头》,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杨艺瑛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与陈白尘,沈浮组成影人剧团,深入人民生活进行宣传抗日救国话剧的演出。1938年,白杨与沈西苓、赵丹、魏鹤龄等电影工作者,来到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此时,她接触到斯坦尼表演理论,“斯坦尼”丰富、开拓了她的艺术视野,激励了她在艺术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与此同时,她又在重庆和成都开始了她的舞台艺术活动,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天国春秋”、“复活”等著名话剧,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被誉为当时中国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战胜利,她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之后,她又去香港参加《山河泪》等影片的拍摄工作。
杨洪武篆刻肖像印《白杨》
解放后,她从香港回到北京,先后在《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种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艺术也在国内外赢得声誉。1957年《北京日报》、《沈阳日报》举办的最受欢迎的影片、演员的评选活动中,白杨主演的《祝福》、《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评选的五位最受欢迎的演员中,她又独占鳌头。同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捷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祝福》一片获特别奖。
白杨的一生,从坎坷中走向光辉,这与她从艰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后保持平凡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摄,同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促膝交谈。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赢得真诚,无论戏中戏外,她都如此“优美”、“自然”、“含蓄”的将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彻底地展示在舞台与银幕上。她还著有表演艺术专著《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及诗文集《落入满天霞》。80年代还在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中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成为中国影坛上负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于1996年9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2电影作品
编辑
表演艺术家白杨
1932年《故宫新怨》
1937年《十字街头》
1937年《社会之花》
1937年《四千金》
1939年《中华儿女》
1940年《青年中国》
1946年《圣城记》
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年《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还乡日记》
1947年《乘龙快婿》
1948年《山河泪》
1948年《新闺怨》
1951年《团结起来到明天》
1955年《为了和平》
1956年《祝福》
1959年《金玉姬》
1959年《春满人间》
1961年《冬梅》
电视剧作品
《洒向人间都是爱》(1988)饰宋庆龄
3家人
编辑
姐姐:著名女作家杨沫。
丈夫:蒋君超 导演 、演员。
儿子:蒋晓松 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
女儿:蒋晓真 导演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曾执导《新十字街头》。
⑧ 体院学生主演《冰上姐妹》女一号,曾与白杨搭档,80岁近况如何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239)——卢桂兰】
No.1
“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友谊的花朵四季常开。它把浓郁的芳香,洒进了我们的胸怀。啊,同行的伙伴手儿从此挽得更紧,前进的人们脚步从此走得更快……”
这是五十年代上映的电影《冰上姐妹》的插曲,歌名叫《友谊之歌》。对于这首电影歌曲,想必许多人不记得了,今天的人们已很少有人会唱。但这首歌颂友谊的歌,在当年曾感动过无数人,激励过无数人。
如今,80岁的卢桂兰早已不再拍戏,正与丈夫幸福、低调地安享晚年……
娱文娱视祝福卢桂兰、丁笑宜影坛伉俪安康幸福!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