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七年代大陆男演员
王心刚1932年元旦生于大连,少将军衔,享受副军级待遇。主演《侦察兵》等。
于洋 山东黄县人,1930年生,原名于延江 。《英雄虎胆》《戴手铐的旅客》
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李仁堂(1930年2月28日-2002年6月24日)生于吉林抚松,原籍山东
主要作品:《青松岭》 等。
庞学勤 1929年生于江苏阜东 主演《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
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6年任珠海市文化局局长。
赵丹 (1915-1980)原名赵凤翱。原籍山东肥城,生于扬州,后居南通。
主要作品《李时珍》、《林则徐》、《聂耳》等
陈述 原名:陈致通 生日:1920年 在《渡江侦察记》中成功地饰演国民党情报处长
葛存壮 (1929.1.13-) 演员。河北饶阳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小队长龟田
郭振清(1927-2005)天津 《平原游击队》双枪李向阳威震四方。
仲星火生于1924年2月5日,安徽毫县人。《李双双》《今天我休息》等作品。
艺名:孙道临 本名:孙以亮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18日 籍贯:浙江嘉善 出生地:北平
主演《永不消失的电波》
还有达奇、村里、张莹、张良、张连文、杨在葆、陈强、张平、冯喆等著名演员曾激励一代人
2. 《独立纵队》中的 和尚 的饰演者是谁
姓名:李炳雷
语 言: 中文、 英文
身高:172cm
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
职业:演员 (全国武术冠军)
特长: 影视表演、武术、骑马、驾驶
工作及学习经历:2003年至2008年工作于加拿大.在此期间曾在《BIG FOOT 》电影公司学习影视表演。
影视作品:
电影:
2008年3月 美国数字电影man from shaolin《少林男子》饰演 反一号 黑鑫 导演 recherd
2009年3月数字电影《连环扣》饰演阿雷导演鲁坚
2009年7月美国电影《The lastkong Fu Monk》饰演反一号 LAM. 导演 LIPENG ZHANG 2009年8月电影《功夫梦》饰演李师傅
2009年10月电影《镖行天下之燃眉危机》反一号阿拔台 导演邓衍成
2010年4月电影《无畏英雄》饰演反一号顾老二 导演张源
2 010年7月 电影《御前侍卫》男二号 左匡
电视剧:
2009年5月电视剧《网商》饰演美国华侨 KIVEN(凯文)导演 张宣楠
2009年12月电视剧《流星蝴蝶剑》饰演 银鹏萧安。导演李惠民. 动作导演 刘志浩.
2010年2月 《少林寺传奇第三部》大漠英豪. 饰演风将军.
2010年9月 电视剧《盖世英雄方世玉》反一号 查哈赤 导演 朱玉龙动作导演 潘建君
2011年6月电视剧 《独立纵队》 主演 孙和尚 导演 王向伟
2011年9月 电视剧《血色黎明》主演 沈豹 总导演 潘建君
2011年11月大型电视史剧《隋唐英雄》主演 单雄信导演 王向伟 李翰韬等
2012年3月电视剧《五台山传奇之女尼排》饰演 八路军连长 林大江 导演 李翰韬
3. 演员郭振清演过那几部电影
1952年:《六号门》;
1954年:《英雄司机》;
郭振清铜像(图1)
1955年:《平原游击队》;
1956年:《春节大联欢》;
1957年:《暴风雨中的雄鹰》;
1958年:《花好月圆》;
1959年:《换了人间》;
1960年:《羌笛颂》、《我们这一代人》;
1961年:《万木春》;
1963年:《独立大队》;
1964年:《英雄儿女》;
1973年:《艳阳天》;
1974年:《钢铁巨人》;
1975年:《决裂》;
1976年:《山村新人》;
1977年:《严峻的历程》;
1978年:《济南战役》、《小字辈》;
1979年:《排球之花》;
1981年:《大虎》[兼与印质明合作导演];
1984年:《四等小站》;
1989年:《荒娃》。
4. 猜一个演员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毕业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先后为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主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蜚声影坛。
中文名
郭振清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27年8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5年8月24日
职业
演员
毕业院校
华北职工干部学校
代表作品
《平原游击队》《六号门》》《花好月圆》《独立大队》
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年曾在私塾念书。后在电车公司任售票员。建国后曾参加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后任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饰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质朴深沉,感情真挚,获得好评。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在《独立大队》中扮演的马龙,表演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1981年任天津市广播局演员。
5. 白莲花的演职员表
导演:中叔皇,孙永平
副导演:赵家耀 ,于杰
编剧:谢洪,张华勋
制片主任:陈俊扬
编辑:陆寿钧 ,祝鸿生
摄影:应福康, 郑洪
录音:王惠民
剪辑:刘嘉麟
美工:张万鸿 吴天慈
作曲:萧珩
化妆:张安林
服装:叶根生
道具:方勇 吴曰锐
照明:李明德
烟火:徐文寿
泥塑:林阿福
拟音:钱守一
特技设计:邰旭中
特技摄影:陈耀
布景制作:张信全
制片主任:陈俊扬
演奏:上影乐团
指挥:王永吉
独唱:朱逢博 戚长伟 吴海燕饰 白莲花
宫喜斌 饰 肖烈
徐阜 饰 彭炳青
王惠 饰 麻叔
虞桂春 饰 马侯
祁明远 饰 柳飞
朱顺良 饰 姜四
李士辉 饰 小武
谢世英 饰 春花
胡浩 饰 高占奎 高敬轩
杨兆权 饰 冯处长
曹坤其 饰 王副官 导演:中叔皇
中叔皇(1925—),1946年,通过昆仑影业公司的考试成为一名演员,先后参加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的演出,后又在《关不住的春光》中扮演队长,在《武训传》中扮演地主大管家赵雄。
解放后,中叔皇在《人民的巨掌》、《我们夫妻之间》、《红花曲》、《彩车曲》、《为孩子们祝福》等片中扮演角色。
1953年,中叔皇随“昆仑”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参加《渡江侦察记》、《天罗地网》、《春满人间》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在《地下航线》中扮演主人公林森官,获得成功。
六十年代,中叔皇进入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先后拍摄了《红日》、《金沙江畔》、《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多部影片;七十年代,拍摄了《火红的年代》。
1975年,中叔皇开始导演工作,执导了《小将》、《朝霞异彩》等片。1980年与人合导《白莲花》。1984年执导了喜剧片《月亮湾的风波》。
主演:吴海燕
吴海燕(1954—),电影演员,1974年,吴海燕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民兵)而一举成名。
“文革”后,吴海燕在影片《绿海天涯》中饰演一名为祖国科研事业牺牲在莽莽丛林中的女青年鲁琨。
1978年吴海燕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参予演出了《等到满山红叶时》,扮演一个农村长大的姑娘杨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细腻,层次分明地展现复杂丰富的感情变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场戏为佳。之后,在影片《白莲花》中扮演白莲花,将人物外表豪放坚强,内心细腻敏感的特征演绎得曲尽入微。
1981年,吴海燕在《检查官》>中扮演一个戏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残的舞蹈演员。在表演出她充分体验角色不幸致残的深切痛苦和对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恋,通过表情准确揭示人物心情。进入九十年代,吴海燕仍活跃在银屏上,不断参予电视剧的拍摄,如《卖大饼的姑娘》、《浣纱女的传说》、《伴飞》、《你好,太平洋》等。
6. 郭振清的人物简介
郭振清,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年曾在私塾念书。后在电车公司任售票员。建国后曾参加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后任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饰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质朴深沉,感情真挚,获得好评。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在《独立大队》中扮演的马龙,表演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1981年任天津市广播局演员。
7. 独立大队 详细剧情介绍
片名:独立大队
主演:庞学勤 中叔皇 达 奇
导演:王炎
出品:长春电影制作厂
剧情介绍:1946年,粤北游击队派叶永茂为联络 员,去争取一支从国民党军队哗变 出来,由马龙率领的“绿林”队伍。 马龙在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接受收 编为粤北游击队独立大队。但马龙受 结拜弟兄刁飞虎与李登高的离间,对 叶永茂抱有戒心。秋收后,大队奉命 去镇上搜缴地主的武器,马龙径派刁 飞虎前往执行。刁与地主老婆淫乐终 宵,不但枪没搜到,反将地主放跑。 农民出身的新战士牛牯对此极为不满 ,便持枪离队。刁飞虎反诬叶永茂勾 引牛牯逃跑。在抓回后审问时,牛牯 当众揭发刁的土匪行径,群情激愤, 纷纷要求严惩刁飞虎。只因李登高苦 苦求情,马龙又念他过去曾救过自己 的命,便又轻饶了他。但通过这次事 件,马龙也意识到非整顿队伍不可。 不久,李登高叛变投敌。刁飞虎趁叶 永茂回支队开会之际,声称驻在太平 围的国民党保安团准备起义,请求马 龙前去接应。马龙信以为真,令三中 队留作掩护,亲率大队直扑太平围, 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射击。马龙负伤 ,幸叶永茂及时赶回救护了他。支队 援兵来到,全歼顽敌。血的教训使马 龙倍感愧疚,主动要求改变番号,独 立大队被改为“粤北游击队第四中队 ”。马龙和叶永茂从此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战友。
8. 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
郭振清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供大家参阅!
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毕业 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先后为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主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蜚声影坛。
电影演员郭振清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年曾在私塾念书。后在电车公司任售票员。建国后曾参加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后任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饰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质朴深沉,感情真挚,获得好评。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在《独立大队》中扮演的马龙,表演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1981年任天津市广播局演员。
电影演员郭振清人物 事迹
起源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主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蜚声影坛。智勇双全的游击英雄李向阳被人们广为赞誉和称颂。李向阳的扮演者郭振清,从此也就成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著名演员。
郭振清生长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于生计,在他刚满17岁时,就跨上了电车,当了一名售票员。在那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饱受生活煎熬之苦,也从此开始认识了人生。当解放天津的炮声响彻在海河上空时,他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底,党送他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总工会文工团当演员。他第一次参加演出的话剧是反映纺织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尝到创作甜头的演出是话剧《不是蝉》。1981年,郭振清告别工作了20多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天津市,担任了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的导演。同年与印质明联合导演了 故事 片《大虎》,以后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独具特色的风格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郭振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细腻,质朴无华而又真实可信。看过《平原游击队》的观众,不会忘记那位手执双枪、纵横驰骋在敌人心脏里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一度成了勇敢、机智的代名词。
1957年,郭沫若曾题词一首赠郭振清同志。词曰:“凤头鸠见桑葚,独立枝头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飞四海颂和平,月桂菊可寻。”郭老诗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几十年勇攀艺术之路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新中国17年的红色银幕上,长影厂的郭振清和八一厂的高宝成,是两个最符合“工农兵”形象的银幕代表人物,他们轮廓突出、棱角分明、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既有男子汉的阳刚伟岸之气,又有符合代表人民大众鲜明个性的本质特征,特别是郭振清在1955年拍摄的《平原游击队》,饰演的“双枪李向阳”这一威风凛凛的抗日英雄形象,立刻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电车飞向大银幕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于天津卫的一个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时代靠父亲摆小摊维持生活。他小时候十分顽皮,只要热闹的街市上有踩高跷的、玩杂耍的、唱大鼓戏的、演驴皮影的、马戏表演的,总有他圆圆的大脑袋削尖地朝最前边挤。小小的年龄,就非常羡慕民间艺人的生活,这大概就是郭振清最早的耳濡目染的艺术启蒙。
1943年,郭振清16岁那年,为生活所迫,前去电车公司应聘,当上了一名电车售票员。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中国的黑暗时期,初涉社会的郭振清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难。他每天必须在凌晨3点就起床,连续工作12个小时。路上还不能下车吃饭,饿了就啃上几口随身携带的杂和面窝头,或是用豆饼、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粮。
电车行驶在繁华的城区街道,为了聚集人气,招揽生意,街头的大小商家都在播放着流行的曲艺节目。这声音就如同磁铁吸引金属一般,郭振清人在车中,神思却伴随着音乐尽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游。
空暇间,他就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自组乐队,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广东音乐,或是踩高跷、练 武术 ,还学会了单弦、数来宝、相声和评剧等表演技巧。当时,电车公司成立了一个由穿长衫大褂的职员组成的业余京剧团,郭振清闻之几次前去报名加入,只是因为自己是卑贱的“穿号坎”的穷售票员,屡次遭到冷嘲热讽。郭振清不甘心,只要一有空,就自我推荐当场唱上一段“西皮二黄”,他的诚心和执著最终感动了负责人,破例将郭振清吸收进去。但是,“穿大褂”的终归是瞧不上“穿号坎”的,郭振清走进了业余京剧团后,也只能被指使着干些杂活,连“龙套”都不让他跑。
假戏真做获得爱情
对于郭振清来说,电影《六号门》既是他演艺的幸运之门,也是他个人情感的幸福之门。因为这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拍摄而成的描写天津码头搬运工人在新旧两个社会不同命运的《六号门》,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赢得了广大工人的一致认可而名声远播。同时,也正是因为这部《六号门》,他在剧中与自己演对手戏的青年女演员李晓功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假戏真做地牵手同行。这恐怕对于郭振清来说,又是一个绝对意料之外的惊喜等等。
《六号门》开始拍摄时,剧中的一些主要演员因为是借调而来的,一再更换,换到第三拨,原班人马早已经是所剩无几,只有东影厂新招收来扮演胡二妻子的青年演员李晓功留了下来。在《六号门》之前,李晓功已经在1950年参加过电影《光荣之家》的拍摄,接着还加盟到《刘胡兰》剧组,后来在1959年国庆10周年献礼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了具有喜剧色彩的胖大嫂。
半年后,《六号门》曲终人散,郭振清吃惊地发现自己爱上了李晓功,而少女的心扉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感觉这个朴实厚道的天津小伙子就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心上人。两位“弄假成真”的热恋情侣回到天津,参加了喜气洋洋的集体婚礼。
新婚燕尔,李晓功凭借着在电影学院苏联专家指导的表演班学习过的科班出身,帮着酷爱演戏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业务。也正是由于郭振清在《六号门》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东影厂调去,当上了有别于舞台话剧表演的专业电影演员。1953年9月,郭振清进厂不久,就作为厂里重点培养的对象,荣幸地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中国电影周活动。回国后即刻再次主演了描写新一代火车司机生活和事业的故事片《英雄司机》,剧中男一号郭大鹏的艺术形象,是郭振清本色表演的又一个新起点。而李晓功为了全力支持郭振清冉冉升起的事业,自觉自愿地在事业上跑起了“龙套”,辛苦地在家里相夫教子。
经典电影造就英雄偶像
1954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郭振清的头上,郭振清把《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孤胆英雄李向阳的精神气质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智勇双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击队》是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为了更像剧情里那个黑不溜秋、胆大如虎的八路军,郭振清跟随剧组深入到河北、山东一带去体验生活,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努力让自己更加贴近那个年代的人物个性。
同行里的“样样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_运动不断,但对于出身“红五类”、又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并成功扮演“工农兵”角色的郭振清来说,他一心一意沉浸在不断塑造新角色之中,频繁上戏,年年没有闲着,就连在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 春节 大联欢》,也特意找来空暇中的郭振清与另一个女演员安琪,联合担任电影拍摄的解说报幕员。
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天津 文化 主管部门曾组织名为“笑的晚会”固定演出。此时,郭振清早已因扮演李向阳而名声在外,作为天津文艺界的名人,他也经常会接到这方面的邀请信函,因为他的相声说得顶呱呱。
银幕和舞台是郭振清纵横驰骋的疆场,而体育赛场和训练场则又是他另一个特殊的一方辽阔天地。郭振清还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球迷,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10周年大庆的时候,郭振清作为文化部 足球 队的代表,前往北京京剧团,与著名的京剧大花脸裘盛戎、老生李宗义等演艺界名家一起踢球。
1963年,郭振清参加由王炎导演的《独立大队》的拍摄工作,扮演一个由草莽英雄转化为革命战士的男主角马龙,再次以他那质朴生动的精湛演技征服了“李向阳迷”。
1973年,当国家恢复故事片生产的时候,郭振清在当年就出演了由林农导演的、根据浩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农村电影《艳阳天》。1974年,被安排到严恭导演的工业题材的电影《钢铁巨人》剧组。1975年,又被北影厂抽调到李文化导演的《决裂》中,担任男主角龙国正。1976年回厂后,本来让他准备重新再次主演重拍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郭振清实在难以再现当年叱咤风云的雄姿,而改为在幕后负责“新版李向阳”李铁军的表演辅导工作。在电影表演创作实践中,郭振清不但虚心求教,刻苦钻研,逐步将自己的戏路扩展到能洞察每一个角色的心理空间之中,从而成为中国影坛独具风格的著名电影演员。同时,他还能够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的实践 经验 ,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下一代。
电影演员郭振清晚年生活
步入垂暮之年的郭振清,虽身陷病榻,老伴李晓功也瘫痪在床,但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代领略到的辉煌,郭振清充满着对人生的知足。郭振清因年事已高,中风瘫痪,虽由此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让以往能言会道的他发音都成了问题,但“共产党”这三个字,却时常挂在嘴边。是啊!他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发自肺腑的真切表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郭振清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为了早日想入党,他努力争取了一辈子,但总是好事多磨,每当差一点要跨进党的大门,总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情意外出现。步入风烛残年的郭振清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他对一辈子演戏已经毫无遗憾,因为有他的李向阳,还有马龙,但他这一辈子惟一的遗憾,就是想早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早日了却那难以释怀的真挚情感。
9. 求几部好看的国产的黑白电影
1、《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是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亚广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执导,徐兵编剧,谢孟伟,杜雨,张一山,王莎莎、钱哆多联袂主演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
2、《八千里路云和月》联华影艺社拍摄的剧情片,由史东山执导,陶金、白杨主演,于1947年2月上映,该片以抗战时期的抗敌演剧队四、九两队的生活为蓝本,讲述女大学生江玲玉毅然参加救亡演剧队,并与青年音乐家高礼彬在艰苦的斗争中相爱,抗战胜利后二人返回上海,生计艰难,却坚决不向黑暗低头的故事。
3、《不拘小节的人》是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爱情喜剧片。由吕班执导,白穆、黄婉苏领衔主演。
4、《没有完成的喜剧》讲述了一个病子、一个胖子从上海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学习,传经送宝,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李导演请他们参加三个讽刺喜剧的排演。彩排那天,许多人前来观看,大家兴奋地交谈着,惟有批评家“一棒子”紧闭着双眼,专心地待候节目的开始。
5、《孤儿救祖记》讲述了富翁杨寿昌晚年丧子。为占家产,侄子道培与陆守敬狼狈为奸,诬告儿媳余蔚如不贞,致使蔚如扫地出门。数月后,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岁,就读寿昌所建学校。寿昌亦居住于此。祖孙互不相识,然余璞彬彬有礼,胆识过人,颇得寿昌喜爱。
10. 独立纵队 演员表
92606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