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港台电影配音演员大部分都是谁就那些90年代香港电影刚火和进入大陆市场发展起来的时候
90年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而大多数内地观众观看的这些经典,听到的其实并不是演员的原声。因为香港大多数的演员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在拍摄电视剧时,很多是粤语对话。所以就需要重新配音了。
林保全,TVB配音演员中的老前辈,为港版《哆啦A梦》的哆啦A梦配音,之后为多部国外动画、电视电影进行配音。
㈡ 黄日华版天龙八部里给王语嫣配音的叫什么
潘宁老师啊!真的超级惊艳啊王语嫣的配音,她还配过任盈盈、高婕、苗翠花、如妃等等等,虽然都很好听,但是没有王语嫣那么让人舒服了,正如段誉所言,“王姑娘声音如同仙乐”,配曲非烟时也是用这种小女孩调调,同惊艳!
附上潘老师资料:
潘宁是香港电影国语配音员,也是TVB 配音组第一个为全部六大花旦配过音的人。
音色优美指数:10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10
综合评定:10
适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老年] 儿童[男/女]
固定partner:邓萃雯[金枝欲孽/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等]、郭可盈[刑侦等]、关咏荷[陀枪师姐等]、蔡少芬[一号皇庭5等]、米雪[溏心风暴等]、郭羡妮[寻秦记等]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初 现役
㈢ 港剧里的普通话配音究竟是香港人配的,还是引入内地后由内地人配的
港剧的普通话配音究竟是香港人还是引入内地后由内地人自己配音的?这个应该没有太大疑问,以TVB为例,他们有专门的普通话声优负责为粤语剧配音,最著名的莫过于人称“杜SIR”的杜燕歌先生了。古天乐版电视剧《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就是由他配音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杜先生的声音才是“真杨过”!
港剧配音的时代变迁改革开放之前及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内地市场对于港剧而言还处于“拓荒期”,港剧的主要外输市场是台湾和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以台湾为主。因此,这段时期内的港剧配音以台湾的所谓“国语”为主,多少都带着一些“台湾腔”!当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老蒋和小蒋当政期间台湾的所谓“国语”远没有现在这么重的“台湾腔”,相对更加接近普通话一些。所以,我们看八十年代用台湾所谓“国语”配音的港剧时并没有现而今看台剧时那种语言上的“违和感”。甚至台湾本土产的影视作品中对白也相当接近普通话,如台湾老电影《黄埔军魂》里演员们使用的台湾所谓“国语”就相当接近普通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港剧在内地的市场逐渐扩大,内地市场也成为了港剧的最大外输市场!为了迎合内地人的语言习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港剧的配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台湾腔”不见了,代之以普通话……当然,港剧配音中的普通话也有其特点,那就是北方色彩的儿化非常罕见,相对更接近标准普通话读音。再就是适当加入了一些港式粤语的语法习惯,如说话之前加上“呐”之类的语气词——“呐,如何如何”以及英汉词汇混用等等。除此之外,港剧的普通话配音中对于部分词汇也采用了港式词汇而非标准普通话词汇,如士多俾梨(草莓)、士巴拿(扳手)等等。
为港剧配音的声优是香港人吗为港剧配音的声优是香港人吗?土生香港人的那一口带着浓重广东味的普通话恐怕还真不适合配音!别说是普通市民了,不少大学教授都操着广东味十足的“粤普”!近些年虽然有所改变,如郭晶晶的先生霍公子,他的普通话就相当地道。但总体情况并没有太多改变,土生香港人的普通话水平一直都是“半桶水”,与内地人交流问题不大,给影视剧配音就着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早年间,港剧的所谓“国语”配音声优大多来自台湾,最著名的莫过于星爷的“御用声优”石班瑜先生了!他的配音早已成了星爷的标配。虽然带着些许“台湾腔”的味道,但因为年龄原因,石班瑜先生的所谓“国语”还是更加接近普通话一些的,我们听起来并没有太多语言上的“违和感”。
在内地市场大规模开拓之后,港剧的配音声优们也在逐步“内地化”。这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杜燕歌先生,他虽然是香港永久居民,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说出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也就不足为奇了。近些年,杜先生似乎也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出演了一些港剧,想必应该是原声配音,不需要其他声优另配了。
近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的港剧普通话配音声优中有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内地人,如著名的“省长专业户”陈逸恒先生,他早年就曾在香港从事过普通话配音声优的工作。
综上所述,港剧的普通话配音绝大多数都是拍摄公司自己完成的,并不是引进内地之后由内地自行配音。但香港的影视传媒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说白了赚钱是第一位的!台湾市场占主导时,他们就用台湾的所谓“国语”配音;内地市场占主导时,他们又改用普通话配音……但配音的声优大多都不是土生香港人,毕竟土生香港人那一口带着浓重广东味的“粤普”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港剧甚至韩剧的普通话配音都是台湾人,从语气和发音声调都可以判断出来。对这一点只有操北方纯正普通话的人才能判断出来,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分辨江浙普通话发音,川普发音,粤、闽普通话发音及台湾普通话发音的不同特点。
幕后配音演员是影视剧生产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香港的国语配音演员很多时候是同时参与电视剧和电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视剧国语配音演员的变迁,也反映了香港影视剧由盛转衰的过程。
第一阶段:1949-上世纪70年代
1958年,香港才有第一家电视台,而大家比较熟知的无线电视台(TVB)1967年才正式开播
一直到70年代,港剧制作规模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对配音的需求量也比较小。当时的国语(普通话)配音主流的还是用于电影的配音
当时香港电影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邵氏这样的大制片厂,可以说一直到7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掀起之前,国语片一直占据了香港电影的主流市场。
当时内地因为还比较封闭,当时的国语片主要出产到台湾、东南亚地区。
而当时的国语配音员的主要构成,都来自于49年以前从大陆迁居香港的内地人,而其中很多本就是从演员转做幕后配音的。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60年代的金马影帝,后转行幕后配音的唐菁。
唐菁,演员,原名唐振青,生于1924年,河南郑州人。1963年因《黑夜到黎明》获金马影帝。其后赴港加入电懋公司,并在香港定居。入行30多年,拍摄电影七十多部。后退居幕后做配音,后来更弃影从商。
第二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一时期,粤语片开始在香港电影市场占据了主流地位。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片商在拍片时往往都会制作国、粤两个语种的版本。当时由于台湾是香港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因此为了符合台湾人的口味,当时主流的国语片配音都交给了台湾配音班底来进行配音。
我们比较熟悉的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就在这一时期,随着香港国语电影配音市场的衰落,再加上电视剧行业进入黄金期,很多香港电影国语配音远就转战到了电视剧市场,加入了当时的两大巨头,无线和亚视的配音组。当然,这一时期的香港国语配音圈子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除了49年前后移居香港的内地人,在八九十年代也从内地(少部分台湾)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进入国语配音圈。
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上海滩》当中周润发的国语配音,便是由当时的著名国语配音员周思平完成的。
到了90年代,TVB开始一家独大,不少亚视配音员都被挖角到了TVB国语配音组。
下面这副合照便是当时大神汇聚的TVB国语配音组,可以说包办了我们童年时所听到的港剧声音,里面大部分都是差不多不同时期移居到香港的内地人。
由于当时在香港国语配音相对主流的粤语配音还是小众,因此当时的国语配音很多都不是专业配音员出身,不少都是从影视演员,戏曲演员转行过来的。比如第二排右二的邢金沙(94朱茵版黄蓉的配音),就是从昆曲演员转行过来的。
随便举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吧
首先是最下面一排穿红衣戴墨镜的便是苏柏丽,也就是佘诗曼、蔡少芬的御用配音,像大家熟悉的《金枝欲孽》里的尔淳、《宫心计》里的刘三好,都是由苏柏丽完成的幕后国语配音。
苏柏丽是天津人,90年从内地移居香港,这一时期的港剧配音员大多都是在八九十年代从内地到香港的。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助力,越来越多当年的港剧配音员被大家熟知,并且出现在了内地的节目上。
比如这位帅哥,就是合照当中最上排最左边的,他叫张艺,西安人。一般是吴启华、陈锦鸿的御用配音,大家比较熟悉的《妙手仁心》里的陈至美医生、《创世纪》里的许文彪等等。他便是90年代从亚视配音组加入TVB的典型代表。
还要提一位便是第二排最左边戴帽子的大叔,他叫杜燕歌,北京人。一般是罗嘉良、林保怡等演员的御用配音,代表作有《创世纪》里的叶荣添、《金枝玉孽》里的孙太医等等。
杜燕歌这些年也转战幕前,出演了不少TVB电视剧,比如金枝欲孽2里的戏班老板,他老婆就是TVB著名老演员韩马利
当然,这张合照里的大神太多了,像邓萃雯御用配音潘宁(第二排左三)、李若彤版小龙女配音于小华(第二排右三)、黎耀祥御用配音黎泓和(最后一排左二)等等有空下回再慢慢介绍。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末至今
这一时期,由于台湾电影市场衰落,港片的主要外销市场转向了大陆。台湾配音演员渐渐退出了港片的配音,很多TVB配音员也开始转战电影配音。
同时,由于TVB是出了名的工作强度大工资低,所以很多老一辈配音员如前面提到的苏柏丽也回到了内地发展。亚视更是直接倒闭了,国语配音组只剩下了TVB.
当然,这里还得顺带提一下没在上面合照里出现的叶清,大家熟悉的陈浩民版段誉、无间道里的刘德华,乃至现在全职高手里的黄少天,都是由上海人叶清完成的,他也可以说是内地观众最为熟悉,曝光度最高的香港国语配音员了。
当然,随着很多老一辈国语配音的离开,或者退居二线。
很多年轻的国语配音也加入了TVB配音组。
八九十年代老一辈配音员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由师傅带徒弟这样传帮带性质带出来的不同
这一时期加入的配音演员主要来自于内地科班,比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孙中文,他也是王祖蓝的御用配音。
这一时期由于TVB进入了衰落期,内地观众看港剧的越来越少,而且有了网上资源之后,很多人会主动选择听原汁原味的粤语版。再加上如今的香港电影为了借助内地市场,大多会采取合拍片的形式,国语配音大多已经转由内地的配音员来配,而不是从内地转到香港的那批国语配音员来配音,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甄子丹御用配音陈浩(也是今年大热动画哪吒的配音导演)
所以缺了香港电影市场,外加tvb的衰落,所以孙中文为代表的TVB国语配音员的声音不像老一辈配音员一样被内地观众熟悉。
关于香港影视的幕后配音,能深挖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说,国语配音员的变迁也反映了香港影视业由盛转衰的过程。
Tvb剧国语台湾人配音居多,大陆人配的普通话听起来怪怪的没有那种气势
电影台湾人,港剧移民香港的大陆人居多,而且已经去掉大陆那种生硬的普通话口音,形成港剧特色的国语口音!
内地人居多吧,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港剧,觉得上面的人讲话特别好听,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专门的人给配音,怪不得听着好多角色的声音是一样的,他们是TVB配音组,我所熟悉的是杜燕歌这批人,他配音的主要作品有
古天乐:1995版《神雕侠侣》杨过、《圆月弯刀》丁鹏、《乾隆大帝》弘历、《大刺客之烟花杀手》烟花/宇文轩、 《廉政追缉令》方卓文、《烈火雄心》刘海柏、《宠物情缘》戴展硕
罗嘉良:《创世纪》叶荣添、这个叶荣添配的特好,我看过粤语版,没有国语版的有气势《天地男儿》徐家立、《流金岁月》丁善本、《卫斯理》卫斯理、《七姐妹》椰子糖、《当狗爱上猫》MC、《孽吻》张文
你既然问这样的问题,那么上面的港剧一定有你看过的,是不是?
90年代到21世纪初,都是台湾人配音的多,现在香港应该有一群职业配音的人群,他们可能来自大陆内地,也可能来自台湾。
我只知道早期的香港电影基本都是台湾人配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台湾外省人,经常能听到各地方言!最喜欢了,轻松又好笑!
不对吧,应该没换过人,我记得从二十多年前我很小的时候港剧就是这几个配音,到今天还是,没换过。
80年代的经典港剧、日本电视连续剧,很多都是广东话剧团的演员配音的,比如:简肇强、姚锡娟等,声音非常好听,还有上海滩里面许文强、丁力、冯敬尧的配音,很多电视剧都出现过
㈣ 红高粱配音演员
1,刘惠云,配音角色:九儿/戴九莲。
刘惠云,原名刘蕙云,2001年改名为刘姵颖,其后再改名为刘惠云。1995年任职自由身配音员,2001年7月转往无线电视配音组,2004年7月再次任职自由身配音员。
2,朱子聪,配音角色:朱豪三。
朱子聪,男,香港资深配音演员,1970年代加入无线电视配音组,于1980年代任职自由身配音演员,主力为电影配音,是1990年代香港电影配音的中流砥柱。
3,梁少霞,配音角色:淑贤。
梁少霞,香港资深粤语配音员,1990年透过第一期无线电视配音艺员训练班毕业后随即开始担任配音员。
4,张颂欣,配音角色:恋儿。
张颂欣,香港新晋配音演员,通过第三期无线电视配音演员训练班培训而成为配音演员,2004年11月加入无线电视配音组,现活跃于TVB配音组。
5,陈永信,配音角色:花脖子。
陈永信,香港出生,香港配音演员,1980年代加入亚洲电视配音组,亦有为香港商业电台的广播剧及港产片配音,1993年转往无线电视配音组,经常配演动画的旁白。
㈤ 求TVB粤语配音演员的资料,图片,等等,越详尽越好
一、杜燕歌: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4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经典角色:神雕侠侣,杨过(古天乐)/天地男儿,徐家立(罗嘉良)/笑傲江湖,令狐冲(吕颂贤)/金装四大才子,周文宾(魏骏杰)/第三类法庭,马中宝(温兆伦)/黄浦倾情,任鸿飞(张智霖)/笑看风云,包文龙(郑伊健)/天地豪情,甘树生(黄日华)/烈火狂奔,林俊辉(郭富城)/火玫瑰,乔立(温兆伦)/男人四十一头家,曾兆昌(林保怡)/碧血剑,夏雪宜(江华)/天龙八部,虚竹(樊少皇)/新父子时代,李是民(莫少聪)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简介:北京人,作为无线配音组的一哥,他的声音很有磁性和张力,略带鼻音,最适合配那些机智风趣还带点油腔滑调,特别会哄女生的角色。由于古天乐和罗嘉良常会出演这类男生,所以老杜经常担任这二人的配音工作。我个人很喜欢他的声音,总觉得特别容易吸引女孩。
F、点评:男中音。翘舌频繁,声音紧凑有弹性,跳脱飞扬,表现力过人。
二、叶清:
A、音色指数:5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3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
C、经典角色:天地男儿,罗子建(张智霖)/天龙八部,段誉(陈浩民)/刑事侦缉档案IV,徐飞(古天乐)/鹿鼎记,康熙(马浚伟)/天地豪情,甘量宏(张家辉)/创世纪,马志强(郭晋安)/状王宋世杰,宋世杰(张达明)/离岛特警,安全(海俊杰)/济公,济公(梁荣忠)/鉴证实录,曾家乔(鲁文杰)/梦想成真,李想(吕颂贤)/烈火雄心I,王骏发(马德钟)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5年,于2000年离开
E、简介:这位来自上海的小伙子真是不得不谈哦!他最擅长为MM们喜欢的那些阳光男孩配音。如:张智霖、陈浩民、张家辉等。感觉他的声音很敦厚,发音时略带港味,一听就是现代摩登男孩的标准声音。配邻家男孩型的角色他绝对是游刃有余,只需要本色发挥就可以了。
F、点评:介于男中音和男高音之间。声线明亮、活泼、有朝气,音质纯粹,擅长细节处理,多配阳光少年型角色。
三、张艺: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经典角色:谈判专家,杨光(张智霖)/妙手仁心,程至美(吴启华)/烈火雄心I,骆天佑(王喜)/创世纪,许文彪(陈锦鸿)/冲上云霄,凌云志(马德钟)/金装四大才子,唐伯虎(张家辉)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7年;现役
E、简介:张艺是TVB在1997年的时候从ATV挖过来的,不过我确实很佩服无线的领导班
子对配音人才的挖掘。张艺刚到TVB时只是配些小角色,经过两年的磨练,他几乎承担了包括吴启华、王喜在内的一大批当家小生以及已经离开了TVB的张智霖的配音工作,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使张艺的声线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后,在TVB配音组小生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张艺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他的声音可塑性极强,相信在未来的10年间,只要他不离开无线,就还是一个一哥式的人物。
F、点评:男中音。声音表现松弛、自然、有亲和力,表演含蓄,节奏感强。
三、张艺: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经典角色:谈判专家,杨光(张智霖)/妙手仁心,程至美(吴启华)/烈火雄心I,骆天佑(王喜)/创世纪,许文彪(陈锦鸿)/冲上云霄,凌云志(马德钟)/金装四大才子,唐伯虎(张家辉)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7年;现役
E、简介:张艺是TVB在1997年的时候从ATV挖过来的,不过我确实很佩服无线的领导班
子对配音人才的挖掘。张艺刚到TVB时只是配些小角色,经过两年的磨练,他几乎承担了包括吴启华、王喜在内的一大批当家小生以及已经离开了TVB的张智霖的配音工作,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使张艺的声线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后,在TVB配音组小生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张艺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他的声音可塑性极强,相信在未来的10年间,只要他不离开无线,就还是一个一哥式的人物。
F、点评:男中音。声音表现松弛、自然、有亲和力,表演含蓄,节奏感强。
四、卢琨:
A、音色指数:5 配音技巧:4 角色变换能力:3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
C、经典角色:天地男儿,叶承康(古天乐)/十月初五的月光,文初(张智霖)/皇家反千组,成国栋(古巨基)/金装四大才子,文征明(林家栋)/刑事侦缉档案I、II、III,李忠义(梁荣忠)/保护证人组,关彦博(魏骏杰)/天降财神,杨西就(郭晋安)/男人四十一头家,杨仲才(陈山葱)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3年;现役
E、简介: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卢琨现在已经成为TVB配音组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小生。尤其是在2000年由于叶清的离开,他的负担更重了。在作为林峰的配音被大家认可后,还要再兼顾其他一些小生型的配角。卢琨的普通话很标准,和张艺不分上下,相信在未来他应该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F、点评:男中音。声音宽厚博大,声线健康自然,擅配邻家少年型角色,喜剧表现出色。
五、黎泓和: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5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刑事侦缉档案I、II、III,张大勇(陶大宇)/笑看风云,包赞(许绍雄)/天降奇缘,丁长安(温兆伦)/有肥人终成眷属,何家乐(陈锦鸿)/天地男儿,陈飞行(张兆辉)/南拳北腿,黄麒英(樊少皇)/第三类法庭,李英杰(张国强)/婚姻物语,程方中(郑伊健)/忘情阔少爷,康迪文(林家栋)/创世纪,叶荣亨(吴奇隆)/离岛特警,王安顺(郭晋安)/烈火雄心I,吴大兴(钱嘉乐)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3年;现役
E、简介:比起前面所有的人,黎泓和的声线变化能力堪称TVB男声第一人,也许当年无线就是看中他的这个能力。另外,黎泓和的运气也不错,刚到TVB时就被安排为陶大宇献声,从而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从年龄上看,从18岁的少年到80岁的老人他都能应付自如。他的声音中气十足,高亢嘹亮。尽管在大多数TVB迷的心目中他的支持率不高,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他配的奸角太多。不过单从一个纯配音员的角度来说,黎泓和的确值得打高分。
F、点评:男高音。声音斯文清晰,略带阴沉气质,咬字较重。
六、黄河: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5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大时代,丁蟹(郑少秋)/天地豪情,卓尚文(罗嘉良)/天龙八部,乔峰(黄日华)/方世玉与乾隆皇,乾隆(张兆辉)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简介;四川人,他没有出色的声线,却拥有神鬼莫测的配音技巧和变化能力。作为TVB的资深配音员,黄河有着极为宽广的角色适应能力,既能配像萧峰那样的正面英雄人物,也可以配诸如东方不败这样的反面变态人物,一人兼数职是黄河的强项。近年来由于TVB老生人才的流失,黄河现在主要为老年男子配音。
点评:男高音。声音纯正,鼻音重,亦正亦邪,戏路极广。
七、张济平: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天地男儿,徐永邦(郑少秋)/天降奇缘,丁长胜(姜大卫)/大家族,蒋进(万梓良)/新父子时代,吴国生(黄日华)/天龙八部,耶律洪基(王伟)/创世纪,霍景良(郭峰)/倚天屠龙记,杨逍(张兆辉)/鉴证实录,曾家原(林保怡)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役
E、简介:张济平应该算是香港配音界的元老级人物了,我们可以在无数部叫好又叫座的老片中一睹他的风采。
F、点评:男低音。雄浑豪壮,霸气十足,富有男性魅力,功力老辣,多配长者。
八、刘印生: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陀枪师姐,陈小生(欧阳震华)/义不容情,丁有康(温兆伦)/苗翠花,苗显(刘江)/创世纪,叶孝礼(秦沛)/大时代,方展伯(刘青云)/命运,庄家俊(甄子丹)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简介:这位大叔应该有四五十岁了吧,配过的最年轻角色也就是欧阳震华了吧。老一点的呢,差不多是《烈火雄心I》〉中秦沛饰演的骆信。他的国语很好,听他说话感觉很有家常味,十分亲切。
F、点评:介于男低音与男中音之间。音色明亮有弹性,善于谐趣表演。
九、陈元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笑傲江湖,岳不群(王伟)/醉打金枝,吉祥(李隆基)/天地男儿,叶永昌(李子雄)/大家族,蒋文山(曾江)/男人四十一头家,杨何益(郑少秋)/900重案追凶,高仁(成奎安)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役
E、简介:和张济平一样,也属于香港配音界的老前辈了。陈元有着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咬字比较重,很适合配那种有点心机的角色。
F、点评:男低音。声音雄浑,低沉,擅配心机深沉,老奸巨猾之辈。
十、徐敏:
A、音色指数:2 配音技巧:3 角色变换能力:3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
C、经典角色:创世纪,张自力(古天乐)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9年;现役
E、点评:男中音。鼻音较重,尾音带气声,声音少修饰,语调平实而有力
十一、孙燕超: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3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经典角色:火玫瑰,乔历(罗嘉良)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点评:介于男中音与男高音之间。声音疲懒油滑,风格另类。
十二、李亚砣:.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3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水浒无间道,宋波(元华)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点评:男中音。声音朴实,带着浓郁的平民气息。
十三、齐炎: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3 角色变换能力:3
B、适合角色:男子(青年)
C、经典角色:今生无悔,程朗(黎明)/我本善良,齐浩男(温兆伦)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1998年离开
E、点评:介于男中音与男高音之间。音色清澈圆润,风格儒雅飘逸,咬字略带港味,多配小生。
十四、赵恩余:
A、音色指数:3 配音技巧:3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经典角色:烈火雄心I,何星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役
E、点评:男中音。音色纯正丰润,嗓子嘹亮,有大将之风。
十五、王逊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4 角色变换能力:3
B、适合角色:男子(老年)
C、经典角色:关海山的御用配音。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役
E、点评:介于男中音与男高音之间。声音沙哑,但中气十足,多配老年角色。
十六、潘宁:
A、音色指数:5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5
B、适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老年) 儿童(男/女)
C、经典角色:陀枪师姐,朱素娥(关咏荷)/笑看风云,黄蕾(郭霭明)/刑事侦缉档案I、II、III,高捷(郭可盈)/天龙八部,王语嫣(李若彤)/笑傲江湖,任盈盈(梁佩玲)/神雕侠侣,郭芙(傅明宪)/天地男儿,张雪凝(宣萱)/第三类法庭,韦海夷(邵美琪)/大家族,马来詹(恬妞)/火玫瑰,欧阳海潮(温碧霞)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役
E、简介:潘宁在TVB的一姐地位至今无人可以动摇,有史料为证:她是TVB 配音组第一个为全部六大花旦配过音的人。记得潘宁刚到TVB时,配的主要是一些性格泼辣的角色,有时还要粗话连篇。但一个成功的人必须不断挑战自己,潘宁凭着自身的天赋很快转型,从那些刁蛮任性的富家公主到温文尔雅的小家碧玉她都能处理得惟妙惟肖。从1992年到现在,潘宁基本上在无线的每部大戏中都能担任首席配音员。
F、点评:女中音。音色优美,时有喜剧表现,高音处张扬,往往有破音出现,表演相当开放。
十七、苏柏丽:
A、音色指数:4 配音技巧:5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 儿童(男/女)
C、经典角色:鹿鼎记,建宁公主(刘玉翠)/天地豪情,孙桦(蔡少芬)/倚天屠龙记,赵敏(黎姿)/金装四大才子,祝晓莲(文颂娴)/冤家宜结不宜解,美雪(郭可盈)/900重案追凶,林倩(宣萱)/天地男儿,叶晓冰(张可颐)/状王宋世杰,杨柳青(翁虹)/梦想成真,叶绮梦(梅小惠)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5年;现役
E、简介:作为天津人,现在看来,苏柏丽的确有北方姑娘的泼辣劲。记得她95年刚到TVB时可是以声音温柔著称的,那时觉得比潘宁还要好。1998年是苏柏丽的转型期,在鹿鼎记中她以令人恐怖的语速和极其尖厉的声音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建宁公主。转型后的苏柏丽对角色的把握更加恰到好处。她的音色较厚,咬字也带港味,搭配叶清的声音听起来会有种夫妻般的感觉。同张艺一样,苏柏丽在电视配音的同时大力进军电影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F:点评:介于女中音和女高音之间。音色时而柔和,时而尖锐,表现常呈现多样化,以配善良女性为主。
十八、小小(真名:陈玉美):
A、音色指数:5 配音技巧:4 角色变换能力:4
B、适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 儿童(男/女)
C、经典角色:笑看风云,林贞烈(陈松龄)/天降奇缘,洪丝丝(宣萱)/醉打金枝,花雕(傅明宪)/今生无悔,展翘(邵美琪)/刑事侦缉档案II,蓝嘉文(郭霭明)/天龙八部,木婉清(赵学而)/一号法庭,林淑娴(张延)/烈火雄心I,飞凤(陈少霞)
D、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3;现役
E、简介:这位姑娘是港剧配音的长青树,从97年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每部戏里都有她的存在。从女一号到小得不能再小的丫环,她都能胜任。小小的声音很特别,叫人一听就能马上认出来。她的运气也不错,刚到TVB就打上了主力,虽然鼻音较重,但她的普通话特别清晰。可能是由于个人功力的局限,小小不能像潘宁那样一人兼配N个角色,不过她那与众不同的声音已经足以使她再TVB立足了。
F、女中音。音色柔美细腻,鼻音很重,表演风格朴实自然
http://tieba..com/f?kz=41143169
这是专门的网站..你去看咯..
㈥ 想知道一位香港老电影的配音演员是谁!
有可能是张济平,也可能是冯雪锐,但不能确定,我分不出这俩人的声音。张济平,香港著名配音演员,香港配音界的元老。1974年2月张济平和冯雪锐,廖静妮等一起加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国语配音组,开始了配音生涯,他和冯雪锐是同门师兄弟,同时也是最佳拍档,两人一起合作了不少经典的影视作品,八九十年代成为香港配音界的中流砥柱,当时盛产武侠片和动作片,这对黄金搭档用一种高贵神秘的艺术创作方式,丰满了无数英雄与侠客的血肉。
香港著名配音演员,1951年11月3日出生于北京。音色成熟指数:9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10
综合评定:9.5
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固定partner:许冠文(八十年代电影,《卖身契》等);曾志伟(《五福星》系列电影,《豪门夜宴》等);郑少秋(九十年代后,《笑看风云》等) ;郭峰(《创世纪》《寻秦记》等);林保怡《鉴证实录》等)
冯雪锐,1948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香港国语配音界的元老。香港国语配音界有两位不能忘却的人,一个是张济平,一个就是冯雪锐。可能他们的名字别人不熟悉,但是他们的声音一定印象深刻,他们就是小马哥、令狐冲。
电影
《英雄本色》狄龙
《龙蛇争霸》阿修(李修贤饰演)王律师(黄沾饰演)
《喋血双雄》李修贤
《A计划》元彪
《笑傲江湖》(1990)令狐冲 (许冠杰饰演)
《倩女幽魂2》宁采臣 (张国荣饰演)
《黄飞鸿》(1991)黄飞鸿 (李连杰饰演)
《纵横四海》周润发
《风云再起》(1992)片头令狐冲
《青蛇》许仙
《新龙门客栈》片头旁白
《老夫子2001》大番薯
《天龙八部》乔峰(徐少强)
冯雪锐(4张)
《南北少林》李连杰
《癫佬正传》阿全(秦沛饰演)
《弟子也疯狂》方世玉
《快餐车》元彪
《开心鬼撞开心鬼》黄百鸣
《六指琴魔》猿飞(钱小豪)
《棋王》棋王(梁家辉饰演)
《 霹雳大喇叭》警察(姜大卫饰演)
《杨过与小龙女》杨过(张国荣饰演)
《五郎八卦棍》杨六郎
《师弟出马》成龙
《豪门夜宴》片头刘德华/许冠文/黎明
徐克电影《金玉满堂》片头主持人(客串演出)
电视剧
TVB 1983版《射雕英雄传》片中旁白/黄药师(曾江饰演)/杨康(苗侨伟 饰演)/岳文/王重阳/青年完颜洪烈(刘江饰演)/青年杨铁心(谢贤饰演)
冯雪锐配音的部分影视角色(11张)
/丘处机(夏雨饰演,华山论剑部分)
TVB1982 《天龙八部》慕容复(石修饰演)/段正淳(谢贤饰演)/黄眉大师/包不同/智光大师/司空玄/慕容博(关海山饰演)
㈦ 港武侠剧经典御用配音演员
冯雪锐 香港男一号配音的不二人选*
特点:男中音,圆润醇正,早年多配小生,风格儒雅飘逸。
作品:英雄本色1》配狄龙 《纵横四海》配周润发《倩女幽魂2》配张国荣《笑傲江湖》配许冠杰
个人观点:80年代张彻导演的武侠片男一号基本是他,经常配一些广告片:滴滴香浓意犹味尽!
很多朋友很喜欢看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那里边就有他的声音。冯先生配杨康、黄药师。冯先生把狂傲不羁却爱女心切的黄药师(曾江饰)配了出彩儿。冯先生配的电视剧我只听得不多,印象最深得是就是梁家仁版的《天龙八部》,他在里面配段正淳。最近几年冯先生几乎不怎么配音了,偶尔会配些广告旁白,他配的旁白让人会有一种欣赏感,不单单只作为广告来听,我建议朋友们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听听。
㈧ 港剧的主要配音演员是谁啊
刑金沙,杜燕歌
杜燕歌,潘宁
杜燕歌,于小华
呵呵,就这些啦~
杜燕歌整一个大情圣
杜燕歌、于小华
这两个声音是最配的!成熟、性感~
张济平、潘宁
完美的父女档。
叶清、卢琨
叶清——旁白(效果比配孙猴要好)
张艺——孙猴(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有听出来)
黎泓和——猪八戒(特逗,想不到的好效果)
杜燕歌——唐僧(就这个最不爽,实在难以接受,太难听了)
看了几年港剧,对其中的国语配音很是感兴趣.因为觉得tvb国语配音员语言顺畅而清新,情感充沛而不做作,把握细腻而不过分.所以听得越多越觉得遗憾---tvb国语配音组人手真是奇缺,有些声音出现的频率特多,听久了,自然会稔熟于心;再加上前辈的离开和新加入的不济,恐怕真会像一些人所担忧的--将来的港剧当中很可能千人一声,当然有点夸张,但的确有这个趋势.
哎,太喜欢港剧的国语配音了,以致于听到张艺说tvb国语配音是一项夕阳产业,真的很难过.的确,一般都认为tvb国语配音组人手最为齐整,阵容最为强大是在90年代中后期,因为那个时候很多老前辈还没有退下来,而96年左右加入的叶清,97年加入的张艺又是极具实力的。而现在,哎———真怕n年后,港剧的配音会面目全非,到时港剧不知要打几成的折扣?上网发现留意港剧国语配音的人实在很多.西祠的影音天地里,亚洲声艺网的叶清论坛上,包括这里都有讨论配音.
我本人也一样,痴迷于港剧的配音.港剧包括电影一般是不列国语配音名单的.(《豪门夜宴》好像有列).对港剧的国语配音员的名字最早是从配音网上获得的.当时真是如获至宝.把脑袋中印象深刻的,最最喜欢的一一对比,确定,才知道他们是--张艺,苏柏丽,叶清,小小等.哎,那时真是开心死了,一一强记下来.回去以后抑制不住喜悦,和同学聊了半天.第二天还打印出这些名单.以便日后看港剧时,将熟悉的声音对号入座.
慢慢地,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当看港剧时就会辨析幕后的配音演员.也许一些人会觉得无聊.但后来上网看到,有此爱好的同道中人还是挺多的,真的很高兴.
我心目中tvb国语配音的最佳情侣档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喜好,并未向很多人去求证.以下的排列次序也不甚紧要.还有,有的我所说的情侣档,他们的合作也许不能算太多,我只是从他们的音色上去考虑,觉得合适相称,作为情侣档给人的感觉舒服而矣.
1张艺,苏柏丽.相信喜好这档的很多.张艺声线极好,角色适应性相当强.现在成为一线小生也是理所当然.个人以为他最合适配张家辉,吴启华,陈锦鸿。我认为张艺配马浚伟(《帝女花》《洛神》),古天乐(《寻秦记》《美味天王》),温兆仑(《流金岁月》《怪侠一枝梅》),马德钟(《恐怖天使》《智勇新警界》),林文龙(《锦绣良缘》《陀枪师姐》)也很好,当然有人不同意与这几人的搭配--有的脸与声线是不合拍的。这里,我想特别谈谈张艺配陈浩民和张智霖。张艺配的陈浩民作品不算多,因为一是陈浩民很多时间都在内地拍戏,本身拍的无线剧集就不能算太多,二是叶清在无线的时候是叶清主配的,三是叶清离开后,卢琨也分担配了一些。所以,张艺配陈浩民的作品我知道的是《封神榜》和《美丽人生》。说到《封神榜》,我还特意写了一篇《港版封神榜配音谈》,分析了一些主要角色的配音,谈了谈我自己的感受和喜好。而说到张艺与张智霖的搭配,我觉得张艺的声音听上去年轻了好多,尤其是在《西关大少》中。如果我们将张艺与张济平的声音衬在一起听,声音上体现的年龄差距刚刚好,《婚前昏后》中也是如此。张家辉,叶清也配了不少,如《天地豪情》的“甘量宏”,《吃醋岳父》的“陈有充”,而且配的很好.张艺配张家辉,我接触的最早的是《金装四大才子》.后来又有《斗谎奇缘》,《勇探实录》,《十万吨情缘》等.张家辉的不羁和张扬结合张艺偏高的音区处理,让人啧啧称赞.有人说,张艺和叶清在配张家辉上有相似之处,实则不然,两人赋予张家辉的语言形态大不相同,区分相当明显.说到吴启华,张艺在音量上则压抑了很多,这也是由形象所决定的。建议欣赏《美味情缘》,《冤家宜结不宜解》,《倚天剑屠龙刀》,《黑夜彩虹》。忧郁的表情结合一气呵成的模糊配法,听了会心一笑,相当好.对于陈锦鸿,张艺配过的四部《刑侦IV》,《天地豪情》,《创世纪》,《雪山飞狐》,让人惊讶于英俊的相貌和漂亮的声线竟能结合得如此之好.经典!张艺配王喜也很出彩,无论是《烈火雄心》中的“骆天佑”还是《追魂交易》中的“饶承天”,同样彰显王喜个性,有人甚至认定王喜就该是这样的声音.张艺自97年(在次之前不知是否也在从事配音?)加入无线国语配音组后,就为一系列无线台庆剧,重头戏中的主角代言,可见戏路宽泛,同时人气也急涨直升,近两年的工作量大得惊人,电视,电影,解说他都在忙,简直是个“工作狂”,以致有人打趣说现在张艺的声音都“泛滥”了,要想找一部从头到底没他声音的戏都很难,正所谓能者多劳。经过多年的历练,张艺的声线更加完美,配音技巧更加纯熟.个人认为他的发展经过3个阶段.从《刑侦IV》的陈锦鸿,《封神榜》的陈浩民练其感情投入和高低音的收放,到《绝世好爸》的陈豪练其语速的奔放和洒脱,再到《谈判专家》和《西关大少》的张智霖练其人物的综合把握和心态的细腻刻画.《西关》中的几段小曲张艺亲声而为,未用原声,增加了人物的可爱性,很好。而苏柏丽,以她的嗓音加文颂娴或蔡少芬或刘玉翠的模样真是绝配.“声音特点分析”说,苏柏丽在高音处有破音.依我看,这正是感情全情投入的表现.苏柏丽的声音与人物的结合性一流.结合性是衡量配音员素质高低的一杆重要标尺.指声音要在整体上符合剧中人物的个性,更是指在语音语气语调语速上,比起原音来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粤语翻译成国语而无任何突破,甚至连原音都不如,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我最早接触她是在《刑侦3》中,开始颇觉抵触,因为1,2中是潘宁在配。可见,一旦有一位好的配音融入了某位明星,那么,后面即使来个同样好的配音去替代,也会由于先入为主,要有很长的适应过程,有的甚至适应不了。固定档(如:欧阳震华秦沛--刘印生,郑少秋刘松仁--张济平,陶大宇-黎弘和,王伟--陈元,关海山--王逊,heguorong--李亚砣(昭),向海岚--于小华,姚莹莹--晏晓陶,朱咪咪--杨玉敏,成奎安--刘一飞,汪明荃--李娟,蒋志光--孙燕超,曾志伟--赵恩余,黄淑仪——林晓萍,等等)遇特殊情况(如大戏人手不够,某位配音因事缺席,几个“同声”演员同台竞技等)要替换,须格外谨慎。当然,有几位离开了tvb,很可惜。十多年的配音经历使苏柏丽收放自如,音色娇俏可人,人物揣摩相当到位.当然,苏柏丽配高雅女性和孩子不可不提.《封神榜》中的“苏妲己”则让人见识了苏柏丽的另外一面。叶清眼中的苏柏丽“优点是声音变化大,对戏的感觉到位,配小孩子是香港的冠军,配女主角也常有佳作。缺点是有时候发音有点呲里擦拉的”。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猜测她的年龄,叶清开玩笑说她很母性,实则小苏的确不小了。 我发现他俩的声音在一起是如此的自然和谐,抑扬顿挫,极具美感,将国语口语交流发挥到极至。他们合作的戏往往是欢喜冤家式的。他们的情侣档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张艺苏柏丽很多人的最爱。情侣档代表作《天地豪情》,《刑侦IV》,《谈判专家》,《西关大少》.
2叶清,小小.叶清是我最早喜欢的配音员.阳光的声线让人为之一爽.当年的“段誉”,“罗子健”的受欢迎,他居功不小.他配的陈浩民,张家辉,马浚伟,张达明谁不喜欢?从无线的三部长剧《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中,我们可以看到叶清声音的成熟过程以及如何从更深层次去把握一个人物。譬如,经过“甘量宏”一角,叶清说他自己知道了如何用声音去体现一个人物前后截然不同的心态。当然期间还经过了《天龙八部》《天子寻龙》等戏的锻炼。出生在上海的叶清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了香港,96年左右入了无线国语配音组。但令人惋惜的是后来离开了。这也使得无线国语配音组本来就存在的小生危机越发突显了。细数一下,叶清在tvb的这四五年时间里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朝气蓬勃青春阳光的大男孩角色,令人难忘让人回味。至于他的离开,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是他与领班不和呢,还是由于无线国语配音组里人才济济--几乎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他觉得自己的发挥余地太小,未能尽展所长?外人无从得知。后来叶清在他的论坛上也谈过这个问题,澄清了一些观点。不管怎样,叶清还是相当热爱配音的。有一次在一个广告中听到叶清的声音,很是奇怪,后来才知道无线国语配音组的很多成员都有这个副业。最近在看《欢喜冤家》(《男亲女爱》),这部片子也算是叶清在tvb后期的作品吧,因此可以去见识一下他的综合配音能力。叶清在此片中配黄子华--一个不错的搭配。我想叶清在人物的揣摩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因为他将“余乐天”这个人物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自《刑侦IV》后,我很主张他和张艺的兄弟档合作,现在让我们在电影中期待吧。小小和苏柏丽在我心中不分上下。小小是在93年加入的--差不多与卢琨黎弘和同时,算是我认识的第二拨吧。小小很善于伪装自己的声音---这同时也是一个优秀配音员所应具备的基本功,当然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tvb国语配音组的黄河,包括这一档的叶清在配古天乐时给人的声线就大不相同.小小的声音给我有两种感觉:柔弱到让人怜爱和干脆爽朗到让人动心.代表她配音最高水平的一是《金玉满堂》中的“岳心如”:优雅,气质型到极至,使人仰慕;二是《金装四大才子》中的“朱娉婷”,讲话时的节奏---明亮,顺畅,沁人心脾.这都是通过陈松伶的形象,当然还有小小配的宣萱,如“武俏君”,真是大不同于苏柏丽和潘宁,音色无双,魅力无限.《封神榜》中对苑琼丹的配音,不知是由于声线老化还是刻意为之,很不一样,几乎不能确定,反正极其欣赏,为之动容,同时再次认识了小小的声音塑造能力.有人认为小小适合配时装剧,但是我却以为将小小的声音置之古代更显其美。不知大家有没有把小小配的貌美女子同刑金沙配的貌美女子比较过,我认为小小配的美貌女子外加了一种神韵,反正我是很喜欢小小配的傅明宪陈少霞演的一些角色。很多人都为小小现在沦为配配角抱不平---而今难成昔日的四大花旦齐放的局面.同时也使人相信,正如叶清所言,tvb的官僚主义和某些配音领班是怎样怎样的.他俩的搭配清新脱俗,悦耳动听。总之,这一对,棒! 情侣档代表作《刑侦IV》。(合作机会太少,想来也不会再有了.)
3杜燕歌和潘宁.老牌实力配音长青树。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入的.先前杜燕歌参加过唱歌比赛,演过电影.后来才从事配音.他的表现力及角色转换力特好.“声音特点分析”说他翘舌频繁,节奏跳脱飞扬,同意.他配的古天乐,罗嘉良,魏骏杰,江华谁不说好?港句中的很多经典人物都是由杜sir代言的。92年的《大时代》,93年的《原振侠》,94年的《笑看风云》以及此后一连串的金庸剧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我想杜sir当年一定是俘获了不少人的心,才会成为过无线国语配音组的一哥.但是近几年,由于古仔的志在电影,捞家的离开,杜的发挥有所收敛。说到这里,真的希望已经离开和半离开tvb的那些幕前红星(特别是荷姐,捞家,浩民,锦鸿)能重回或多回tvb,再和他们的固定配音合作一把,以解我们的nostalgic情结。看过有人专论杜的幕后情侣的,觉得很有意思。见过他的照片,很是惊讶.但是我也听到有人指出,说杜sir在《射雕》中对“郭靖”的理解不够深刻,配得有点精明,在《天地豪情》中未能尽展他百变的功力,将“甘树生”配得有点乏味。我觉得,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配音的也是演员,因为他要去完善剧中人物,进行再塑造。虽然很多人喜欢港剧的国语配音,但也有不少懂粤语的朋友倾向粤语版,因为好到能超过原声的配音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就算在tvb国语配音组中也就是那有限的几个。潘宁音色优美温柔成熟,配的关咏荷郭可盈郭霭明深入人心.《封神榜》的“柳琵琶”足见潘宁配音功底深不可测.有人说,潘宁只要不故意装嫩,配任何角色都小菜一碟.此言不虚。我觉得配音员就得能装嫩或是吊吊嗓子。还有人说,潘宁鼻音重,有嗡嗡的感觉,且声音已趋老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一直觉得配音员要形成一种风格很难,但一个优秀的配音员要去突破原有的风格却更难.在这一点上,这一对令人折服.我一向认为,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是很见功力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通过一些细小的语气助词来体现.之所以有时候我们不习惯一些配音员的装腔作势,就是因为他们在语气上把握失当.看看这一对,典范.最近有人撰文总结tvb国语配音,我感觉这“完全总结篇”评得有理,论得有据,且资料翔实,视野广阔.美中不足之处是一些论证材料略显陈旧.该文中就对杜潘给予很高评价.这里还要说说张济平和于小华。据“完全总结篇”说,他们都是80年代初加入的,出道相当早,可谓元老级人物。他俩在《西关大少》中“重遇”老友刘松仁和赵雅芝。张济平号称“三剑客”之一,老而弥坚,音质纯粹,大家要是有兴趣还可看看老张在《血荐轩辕》中的表现;于小华声音风采依旧,成熟内敛,很有气质。回到杜潘这一对,他们合作很多,作品多多。情侣档代表作《苗翠花》,《笑傲江湖》,《天地豪情》.
4卢琨,刑金沙.配音功底扎实,加入配音组有年头了.卢配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生,从他配的林家栋,李克勤,何宝生中可看到声音的清爽和活力.卢琨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配起小生游刃有余。他配郑中基 (锦绣良缘)和钱嘉乐(封神榜)时感觉迥然不同.《美味情缘》《云海玉弓缘》和《律政新人王》使他俨然成为林峰的的代言人.刑金沙也是娇柔的声音,94版《射雕英雄传》中与杜燕歌合作过.那时的音色就已很好.听说她是浙江人,昆剧演员出身,小百花会演时好像还获得优秀奖.80年代移居香港,后进入无线国语配音组,可算是与杜,潘同一辈的吧。她在《封神榜》中配的“杨莲花”(叶璇)比之于冯友薇,那可真是没话说.此外,她为叶璇还代言了《再生缘》中的“孟丽君”,《美丽人生》中的“尹雪宜”等。当然,她与佘诗曼(近期多为苏柏丽配)和滕丽名的搭配也很好。我最早听到刑金沙的声音是在《天地男儿》中,“叶晓枫”(陈芷菁)给我含蓄内敛稳重平和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觉得刑最合拍的屏幕形象是陈慧珊:《创世纪》中“希贤”对“荣添”的呼唤,已达她配音的一个颠峰.因她的戏路,很多人都把她看成是“大家闺秀”。据悉,刑金沙女士现在再带一些配音新人,衷心希望tvb国语配音的路能越走越宽.见过刑金沙的相片,诧异于声音的活力.卢刑的声音配合林叶的表演,让人感觉很搭调.情侣档代表作《追魂交易》.
就写这么多,一家之言.
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我写的:
㈨ 香港tvb电视剧里的老牌配音员都有谁
1、杜燕歌
杜燕歌,配音演员。经纪公司是无线电视广播有限公司。80年代参加唱歌比赛加入演艺圈 , 于上世纪90年代加入TVB国语配音组。配音作品:《金枝欲孽》、《红粉佳人》、《冲上云霄2》、《创世纪》等。
2、张艺
张艺,TVB著名国语配音师、配音导演。1994年进入配音界,1997年加入香港TVB,现为TVB首席配音师。代表作品:《寻秦记》、《皆大欢喜》、《大唐双龙传》、《法证先锋3》等。
3、陈元
陈元,配音演员。80年代中期加入TVB配音组。代表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济公》、《醉打金枝》、《笑看风云》等。
4、黎泓和
黎泓和,国语配音员之一。1987年加入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开始从事国语配音工作。1993年进入TVB国语配音组。代表作品:《憨夫成龙》、《刑事侦缉档案》、《法证先锋》等。
5、卢琨
卢琨,TVB配音演员。其代表作有《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刑侦》系列中的梁荣忠、《我的野蛮奶奶》中的宁茂春,《鹿鼎记》中的韦小宝。
㈩ TVB的全部配音演员
TVB的配音演员不计其数,比较出名的有潘宁、叶清、杜燕歌、于小华、苏柏丽等。
1、潘宁
潘宁是香港著名电影、电视剧国语配音员,也是TVB 配音组第一个为全部六大花旦配过音的人。
潘宁1978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开始只是配一些群杂角色;1981年在《射雕英雄传第三集》一片中已经担正,声演黄蓉一角;1978-1988这一期间偶尔也帮TVB配音,如82年的《天龙八部》中王语嫣,83《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1988年正式签约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