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张学友的资料
张学友资料:
姓名: 张学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贯籍: 天 津
生肖: 牛
身高: 1.78米
体重: 64公斤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罗美薇
性格: 开朗、乐观
学历: 中学预科
嗜好: 游泳、篮球、唱歌
语言: 广东话 、英语、国语
初恋年龄:20岁
择偶条件:可爱 、温柔 、率直
家庭状况:父母 、兄长 、1妹 、 太太、女儿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贸易发展局工作
喜爱的运动:游泳
喜爱的电影 : 《 Shinning 》
喜爱的动物: 马
喜爱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鸡肉
讨厌的食物: 牛 肉
喜爱的颜色: 白色
喜爱的地方: 家
向往的国家: 中 国
最难忘的事情: 获全港 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 亚军
喜爱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谭咏麟
喜欢演员:周润发、劳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电视
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电视剧:X—FILE
最爱的电影类型:爱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尝试的表演方式:自由一点那种
对事业的自我期许:再做好一点吧
常阅读的书籍类型:佛书
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本书: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铭:对人随缘,对事随心
难忘的人生阶段:难过的时间
自我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好”人
请写一句鼓励的话:努力吧!
保持年轻的秘方:年轻的心,好的体魄
最想感谢的人:妈妈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妈妈打到拖把棍了都断了。
喜欢到的地方:屋企(家里)
喜爱的穿着方式:随便
最喜爱的国家:每一国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爱的城市:东京
最想去的旅游地点:东欧
喜爱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历年专辑列表:
1985 << 遥远的她AMORU>>
1986 <<情无四归>> <<相爱>>
1987 <<初吻/炸弹>> <<我心深处>>
<<张学友87演唱会>>
1988 <<意乱情迷>> <<昨夜梦魂中>>
1989 <<给我亲爱的>> <<丝丝记忆情歌精选>>
<<只愿一生爱一人>>
1990 <<似曾相识>> <<梦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颗不变心>>
<<爱你多一些精选>> <<张爱友91演唱会>>
1992 <<真情流露>> <<爱火花>>
1993 <<吻别>> <<我与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张学友精选>> <<祝福>>
1994 <<学与友93演唱会>> <<饿狼传说>> <<偷心>>
<<这个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两语>> <<拥有>> <<过敏世界>>
<<真爱新曲+精选>>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书>>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张学友95演唱会>> <<情缘十载>>
<<爱与交响曲>> <<忘记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传说>>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风>>
1998 <<释放自己>> <<不后悔>>
1999 <<有个人>>
(一)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苦”是音乐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历练。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奋发的人。
张学友高中毕业后曾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国泰航空公司。由于不满小职员的单调生活,学友感到失落和惆怅。1984年他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由一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宝丽金唱片公司对张学友的歌艺欣赏非常,与之签约为旗下歌手,全力推荐这位乐坛明日之星。从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微笑》开始,张学友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8个月后,他再次推出专辑《AMOUR/遥远的她》,而且备受好评。
但是,学友的出道却有那么一点点生不逢时。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谭咏麟和张国荣“杀”得不可开交的时期。张学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声线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谭咏麟、张国荣两颗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几何时,张学友也一度低迷,爱上酗酒,留连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负面新闻形象大损,在出席某活动时竟然一出场就嘘声四起。后来,学友再次奋发图强,为了转变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处境,他努力戒酒,调整心态从头再来,之后才逐渐火起来。在这个存在着众多靠脸蛋、靠耍酷、靠卖弄噱头、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里,他只是靠他的歌声证实他的实力。我们不能称他为青春偶像,因为他有着青春偶像们所不具备的演唱实力。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经被台下的观众高呼“退休”。一路走来,就如同荷马叙事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长途回乡之旅,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张学友凭着他的毅力披荆斩棘,成就了这一段光辉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颗不变心———“淡”是乐观态度
执着与恒久最有资格与爱相依。
面对事业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张学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总是以平常心去面对,用淡然的态度处之。在经历过的日子里,他一直在积累着过去,思考着未来,寻找着生活的意义。家人的支持和责难,朋友的鼓励和伤害,歌迷的留下及离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视,大众的喜爱和厌恶,上天的眷顾和唾弃……成就了今天的学友。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将要破茧而出的飞蛾,他说:“今天的我不怕面对失败,因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会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会感到骄傲,因为我知道它将挫败我。”“今天我不怕面对黑暗和未知的将来,因为我知道我将从它身上学习到更多,从而带我到更新更辽阔的空间。我知道最终我将像飞蛾般,扑向光明,进入永恒,那又何惧,我并不孤独。因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谢你教给我的!”
经历了迷失的阶段,张学友的收获不只在名利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练。现在的张学友只是坚持唱好他的歌。对于他的事业,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唱到70岁!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获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获是我们的。
虽然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从1984年出道至今,张学友已经推出了数十张专辑,从1985年的《月亮湾》、《情已逝》到2000年的《当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声伴随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他的《吻别》,《情网》,《忘记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们琅琅上口的经典歌曲。所以有人说:“只要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歌声;只要有爱情,就有张学友的歌声陪伴你。”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张学友用他至真至情的声音和炉火纯青的手法演绎了一首又一首的经典情歌。张学友将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乐力量,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
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以他浓烈的声音激情拥抱群众,他的歌总是从感觉到内心一气呵成,给听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尽管学友的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他淋漓尽致的表现功力总是能够把每一首情歌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张学友以其最擅长而又极富感染力的唱腔,将《吻别》、《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网》等歌曲仿若忏悔般深刻的伤痛及无奈,一波又一波地推进听者的心中,成为多少人深夜里的拭泪毛巾。对于《夕阳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风》、《祝福》这些内敛中带着极致的汹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学友运用其浑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歌曲中蕴涵的炽热的感情。而在演绎像《头发乱了》、《饿狼传说》这样的快歌时,张学友用他轻快奔放热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气势澎湃的节奏,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抽离。
(四)头发乱了———“辣”的舞台风范
不管是歌艺还是舞台表演,张学友都一直在努力着。在商业社会中艺人需要练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顾张学友过去的十几年,我们会发现以前他只会站着“干唱”,而渐渐地比较会跳舞,也能够驾轻就熟地制造舞台气氛、很好地与观众沟通了。为了学好跳舞,他曾经专门请来老师为他编舞。
对于演唱会,他认为最难控制的是现场气氛,但是学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现在他在演唱会上的一举手一投足总能引起听众的热烈回应。这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灯光、音响、舞台效果,张学友华丽的舞步也是整场舞台气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场演唱会的一个亮点。不论是爵士舞、现代舞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舞,张学友潇洒的舞步都让在场的观众大吃一惊。对椅子、水瓶等新鲜道具的应用也让人感觉到了动感劲舞中的新颖编排。现场张学友每一次不经意的扭腰、提臀、摆胯,都会令在场的歌迷们尖叫不已。张学友一连串全情投入的劲辣热舞使整个舞台动感十足,也让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热烈与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这是场戏———“电”是心灵的触动
虽然演戏不是学友的老本行,但是作为一名艺员,张学友还是有不少“触电”的经历。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戏。1986年张学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雳大喇叭》。剧中张学友的戏分虽然不多,但他挥洒自如的表演,给歌迷、影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张学友就担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于学友憨厚老实的长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单纯与腼腆,之后喜剧戏约不断。他又先后接拍了《天赐良缘》、《八星报喜》、《意乱情迷》等一些比较卖座的喜剧片。1988年,张学友在电影《旺角卡门》中改变了戏路,饰演一个不务正业的“烂仔”。张学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导演杨帆评价他说:“演戏很投入,人聪明,导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个极有魅力的年轻演员。”凭借在《旺角卡门》中的精彩表现,张学友赢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人到中年,张学友接拍了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虽然声名显赫的张学友无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国在生活中的种种心态,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张学友和林耀国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国内心的复杂和心中的悲凉表达了出来。张学友的表演很细致,他常常含着背半望着地走,他不刻意压低声线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岁男人的情怀,那是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在剧中,张学友不像以往那样是一个搞笑的角色,他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他把在岁月和现实面前有着太多疑问太多执着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国的微妙感情诠释了出来———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六)爱是永恒———“情”是不变的主题
1996年,当张学友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拉着罗美薇的手步进了结婚的礼堂,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爱情马拉松。在四大天王红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张学友是唯一一位让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开花结果的人。张学友是一个对事业负责,也对爱情负责的艺人。要知道,在演艺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顾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难得的是,他们的恋情早已经众所周知,而学友的事业也在稳定中发展。他们两个,郎有情,妹有意,而且从来不闹绯闻。他们双方彼此对对方的认定,使得学友情场得意,演艺事业更是意气风发。仅从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张学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爱的一点,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罗美薇的爱情即是佐证。
张学友和罗美薇在合作电影《痴心的我》时坠入情网。交往初期,张学友还没有走红。个性温婉的罗美薇陪着他走过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当他在歌坛不如意、常常酗酒浇愁的时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边,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坛上站立起来。回想起那段日子,学友说:“在我最潦倒的时候,我看到了美薇对我的真爱。”
张学友和罗美薇的恋爱过程,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甜蜜、争吵,直到现在的平淡。他们的爱情冷暖,和普通人没有两样。结了婚以后,学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样围绕着柴米油盐。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张学友说自己是一个专一的人,看他和罗美薇走过的这段爱情历程,我想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七)每天爱你多一些———“慈”是父亲的心
张学友有了个宝贝女儿,人们对他在歌坛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间放得宽松。歌迷不会再当真去责怪一个可爱女孩的爸爸不求上进。当然,在张学友的眼里,家庭可能确实比事业还要重要,他喜欢家庭给他带来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天南地北地、无忧无虑地神聊是他的一个很大的梦想。所以现在的学友是有女万事足,为了妻子和爱女,这两年他也低调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宝贝女儿瑶华,他都会笑得合不拢嘴,一副慈父的模样。为了让爱女住得舒适,学友还将浅水湾的旧居重新布置,全部家具换新,一切事务交给掌管财政大权的老婆大人亲手包办。虽然很忙,但是学友总是希望有时间留在家里陪女儿,替她拍照、量高。
看来,现在的张学友已经完全投入到父亲的角色,这倒确实让人欣赏。我们希望歌神多点时间放在音乐上,同时也喜欢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儿身上,这还真是一对矛盾。
(八)走过1999———“悬”的感觉让歌迷好怕
张学友在2000年出过一张专辑《走过1999》,唱着“世纪末情歌”,仍走大众化路线,但专辑并未给人留下太深印象。随后女儿降生,歌神似乎从歌坛销声匿迹了,仿佛真的躲进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过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们失落地开始指其“不求上进”。再加上张学友近年来一直备受鼻敏感症困扰,病情更有恶化迹象,严重影响他唱歌时的声线。在当时的一场“拉阔音乐会”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时,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况出现。唱《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时,学友唱了一会突然唱不出声,一度停下来并要求重唱。————张学友魅力指数急剧下跌,其艺途几乎命悬一线。
要知道张学友十多年来以一把雄浑磁性的嗓子享誉乐坛,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为了不致恶化,学友自受鼻敏感困扰后,已刻意减少工作量,除了唱片减产,上台表演次数也大大减少。
学友曾请观众不要嫌弃他失准,他说:“我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没办法!”虽然学友说来态度轻松,但却令人感慨。观众反应仍极之热烈,频频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终于挺过来了,2002世界巡演,一气呵成将有十多场个唱,张学友给足了专业精神,歌神大旗终究没有倒下。
(九)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梦”与尊严在延伸
有梦的人是停不住的。张学友并没有打算安度中年,他还想自组公司,还想为别的歌手制作专辑,还想为女儿写歌,他要与女儿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岁。一个男人坚强地续写着他的梦想与尊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友的歌也逐渐变得更加深沉和成熟。从当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网》、《吻别》的张学友,我们听到了年轻人所特有的伤情与坚持。到现在他的《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我们却发现他明显多了些成熟与内敛,那已经是一种在浓浓的悲伤上面蒙着一层轻纱似的情歌了。它已经有了明显的属于张学友的淡然————即使是无奈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难舍的轻轻的感慨。但是,不管学友的歌怎么变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点,他的很多歌曲都因为他出神入化的演绎而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间的爱
张学友生性坦率厚直、乐于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伟、梅艳芳、肥肥、庾澄庆等等,他们相识多年,彼此之间也有着深厚、真挚的友情。
张学友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上都堪称娱乐圈中的楷模,一直备受称赞。他的好友庾澄庆就曾经公开表示要向学友学习“持家之道”。同是实力派歌手,苏永康对于学友称赞有嘉:“我不敢跟张学友相提并论,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们都是以唱歌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边新闻比较少。我们都承认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点我非常嫉妒和羡慕他:他已经有孩子了,而我还在努力当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举止都是我学习的对象,比如他觉得对歌手来说最重要的是音乐,我非常认同。”对于学友的歌艺,连谭咏麟有这样的评价:“虽然没有青春的年纪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实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资质、潜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灿烂过了就凋谢,他会像细水长流,无休无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渐加重分量。”
B. 求一部香港电影 片中一个人叫恶狼不知什么的 还有一个女播音员 还有一个男警察和一个女警察 女警察是个男人
香港电影《狼吻夜惊魂》
剧情简介
翌日新闻报道,果然有一家医院被人纵火发生爆炸。美诗认为事有蹊跷,于是前往警察局找哥哥的女友小柔告诉有关“饿狼”的事情,谁知竟被主管此案的王警官
奚落一番。当夜,饿狼又来电承认爆炸案是他所为,更扬言下一步的目标是他上过的幼稚园,第二天幼稚园果然发生爆炸。于是王警官要求美诗密切配合,但“饿
狼”得知美诗与警方合作后,便威胁美诗下一步将轮到她了。王警官受命调查此案并负责保护美诗,他们这对欢喜冤家,开始时虽彼此无好印象,但最终相互产生了
爱慕之情。几经周折,“饿狼”终于在电台台庆晚会上原形毕露。
C. 90年代一部港片电影男主角在舞厅唱了一首伤感粤语歌叫什么名字
只有你不知道。只有你不知道是张学友演唱的歌曲,在舞厅唱过,由向雪怀作词,赵增熹编曲,发在专辑饿狼传说中,张学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是歌手、演员,毕业于香港崇文英文书院,1984年因获得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而出道。
D. 我想问一下,香港片,有部叫什么饿狼的电影,很久以前的,叫什么名字啊
狼吻夜惊魂
主 演 倪淑君 Suk Kwan Ni
彭丹 Diana Pang
王敏德 Michael Wong
周美诗是电台深夜节目“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节目主持人。一晚,一名自称“饿狼”的听众来电话向她表白心声,说他憎恨这世界,而且遇见的人又迫使他做魔鬼,于是决意要成为一个冷血无情的魔鬼,他的第一项行动便是烧毁他出生的那家医院。翌日新闻报道,果然有一家医院被人纵火发生爆炸。美诗认为事有蹊跷,于是前往警察局找哥哥的女友小柔告诉有关“饿狼”的事情,谁知竟被主管此案的王警官奚落一番。当夜,饿狼又来电承认爆炸案是他所为,更扬言下一步的目标是他上过的幼稚园,第二天幼稚园果然发生爆炸。于是王警官要求美诗密切配合,但“饿狼”得知美诗与警方合作后,便威胁美诗下一步将轮到她了。王警官受命调查此案并负责保护美诗,他们这对欢喜冤家,开始时虽彼此无好印象,但最终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几经周折,“饿狼”终于在电台台庆晚会上原形毕露。
E. 谁告诉我她是谁和她演过的电影
基本资料上面有人说了 电影 年份 片名 角色 合作演员 备注 1964年 双凤奇缘 春兰 凌波、金峰、方盈、金汉、井淼、蒋光超 1964年 万花迎春 陈厚、于倩、秦萍、乐蒂、蒋光超、胡金铨、方盈 1964年 血手印 雪春 凌波、秦萍、 陈燕燕、蒋光超、尤光超、井淼 1964年 玉堂春 乐蒂、方盈、红薇、于倩、赵雷 1965年 鱼美人 金牡丹/碧波仙子 凌波、欧阳莎菲、蒋光超、井淼 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奖》 1965年 宝莲灯 灵芝仙姑 林黛、郑佩佩、杜蝶、 田丰 1965年 西厢记 红娘 凌波、方盈 1966年 文素臣 琴儿 乔庄、刘亮华 1966年 野姑娘 金小芳 凌云、康威、欧阳莎菲 1967年 女巡按 霍定金 萧湘、祝菁、高宝树 1967年 菁菁 魏菁菁 金峰、杨志卿 1967年 铁头皇帝 公主 申荣均、沈依 1967年 盗剑 钟娇龙 李丽华、乔庄、陈鸿烈 1967年 珊珊 林珊珊 关山、何籓、张仲文 1967年 连锁 连琐/连闱 李丽华、 王侠、井淼 1968年 神刀 白凤 王羽、舒佩佩、黄宗迅 1968年 花月良宵 张晓萍 陈厚、于倩 1969年 豪侠传 马金铃 唐菁、谷峰、井淼 1969年 铁手无情 桂姑 谷峰、姜大卫、罗烈 1969年 死角 温柔 狄龙、姜大卫、陈鸿烈、于倩 1969年 保镖 云飘飘 井淼、谷峰、陈星、姜大卫 1969年 三笑 秋香 凌波、井淼、 陈燕燕 1970年 女校春色 李海伦 陈厚、欧阳莎菲、秦惠玲 1970年 玉女亲情 张爱珠 邢慧、陈依龄、高宝树、欧阳莎菲 1970年 饿狼谷 宋洁 王侠、罗烈 1971年 鹰王 颜玉莲/冰儿 狄龙 1971年 新独臂刀 巴蕉 谷峰、狄龙、姜大卫 1971年 冰天侠女 沈冰红 岳华、焦姣、张冲 1971年 侠士行 雪娘 岳华、罗烈 1972年 亡命徒 明明 谷峰、罗烈 1972年 仙女下凡 七妹 金峰、贺宾、李鹏飞、赵雄、石天 1972年 十四女英豪 杨八妹 凌波、何莉莉、岳华、卢燕 1972年 群英会 徐凤英 谷峰、狄龙、姜大卫、宗华、汪萍、罗烈、田青、施思、岳华、何莉莉 1972年 娃娃夫人 珍珍 凌云、张佩山 第十八届亚洲影展《最受欢迎女星金艺像奖》 1973年 荡女奇行 龙佩佩 陈萍、宗华 1973年 丹麦娇娃 杨娇娇 宗华、碧蒂杜芙、叶灵芝、奥利苏托夫 1974年 艳女还魂 宋莲花 许冠英、林伟图 1974年 鬼马小天使 陈淑芬 凌云、陈萍、田青 1974年 朱门怨 孙淑贞 井莉、岳华、凌云、卢婉茵 1975年 双星伴月 阿娇 野峰、唐菁、王沙 1975年 神化外母古惑妻 狐仙 岳华、夏萍、李寿祺、刘慧茹 1975年 新啼笑因缘 贺莉霞 宗华、井莉、施思 1975年 金毛狮王 房勉、南宫勋、 王侠 1975年 老虎崖 江彬、田野、郎雄、唐沁、梁修身、葛香亭 1975年 捉奸趣事 谷峰、田青、杨志卿、岳华、宗华 1976年 老夫子 陈小姐 王沙、刘陆华、刘慧玲 1976年 狐天狐地 胡小仙 岳华、张瑛、夏萍、陈萍 1976年 洞房艳事 陈萍、恬妮、谷峰、康凯 1977年 楚留香 黑珍珠 狄龙、苗可秀、凌云、贝蒂 1977年 笕桥英烈传 梁修身、陈莎莉、金汉、胡茵梦、冯海、游天龙 1978年 新红楼梦 薛宝钗 周芝明、赵雷、马之秦、凌波、李丽华、陈莎莉 1978年 追 邓光荣 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的创业作 1989年 猛鬼山坟 吴耀汉、尹雷 [编辑] 监制 蛇形醉步(1980年) [编辑] 荣获奖项 《鱼美人》(1965年)一片获得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奖》 《娃娃夫人》(1972年)一片获得第十八届亚洲影展《最受欢迎女星金艺像奖》
F. 张学友资料
中文姓名: 张学友
英文名字::Jacky
花名:七仔
出生日期:1961.7.10
星座:巨蟹座
生肖: 牛
身高: 1.76m
体重: 145磅
学历: 预科
婚姻状况: 已婚
家庭成员: 爸妈、一哥、一妹、太太及两个女儿 。
排行: 第二
常阅读的书: 佛书及武侠小说
希望到的地方: 太多
喜爱的歌手: Barry Manilow / Beatles / Deep Purple / 谭咏麟。
喜爱的艺人: 周润发
尊敬的人物: 父母
喜爱的颜色: 白色
喜爱的电影: 闪灵
喜爱的食物: 甜品
喜爱的地方: 太多
难忘的事情: 获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1984)
当时参赛歌曲: 大地恩情
专长: 唱歌
对事业的自我期许: 再做好一点
人生座右铭: 对人随缘 、 对事随心。
人生目标: 做一个好人
经历:性格随和乐观的张学友,完成了中七课程后,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及国泰航空公司,平常工余喜爱远足,篮球及游泳,然而最大兴趣还是在歌唱方面,小时候已爱跟着唱片练习,中学时候亦尝试与友人组织乐队及参加校内的歌唱比赛。
1984年参加“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由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宝丽金唱片公司对张学友的歌艺欣赏非常,与之签约为旗下歌手,全力推荐这位乐坛明日之星。
专辑和电影:
作品
音乐专辑和精选
1985年:《SMILE》
1985年:《遥远的她AMOUR》
1985年:《局外人/交叉算了》
1986年:《情无四归》
1986年:《相爱》
1987年:《初吻/炸弹》
1987年:《在我心深处》
1987年:《JACKY张学友》
1987年:《张学友87演唱会》
1988年:《意乱情迷》
1988年:《昨夜梦魂中》
1989年:《给我亲爱的》
1989年:《丝丝记忆情歌精选》
1989年:《只愿一生爱一人》
1990年:《似曾相识 (张学友的初恋故事)》
1990年:《梦中的你》
1991年:《情不禁》
1991年:《一颗不变心》
1991年:《爱你多一些精选》
1992年:《张爱友91演唱会》
1992年:《真情流露》
1992年:《爱火花》
1993年:《吻别》
1993年:《我与你》
1993年:《忘记他EP》
1993年:《等你等到我心痛张学友精选》
1993年:《祝福》
1994年:《学与友93演唱会》
1994年:《饿狼传说》
1994年:《张学友Jacky Cheung 24K Gold 金藏集》
1994年:《偷心》
1994年:《这个冬天不太冷》
1995年:《三年两语》
1995年:《拥友》
1995年:《过敏世界》
1995年:《真爱新曲+精选》
1995年:《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年:《友学友95演唱会》
1996年:《情缘十载95友学友台湾演唱会 》
1996年:《爱与交响曲》
1996年:《忘记你我做不到》
1997年:《不老的传说》
1997年:《雪狼湖citibank信用卡张学友珍藏版EP》
1997年:《雪狼湖》
1997年:《想和你去吹吹风》
1998年:《释放自己》
1998年:《不后悔》
1998年:《友情歌岁月精选》
1999年:《有个人》
1999年:《走过1999》
1999年:《友个人演唱会》
2000年:《Touch of Love》
2000年:《Jacky Cheung15 十五年音乐精选》
2000年:《当我想起你》
2000年:《友情歌:张学友1995-2000世纪情歌金选》
2001年:《学友—热》
2001年:《天下第一流》
2001年:《903 ID Club 拉阔音乐会》
2002年:《他在那里》、《张学友新曲+精选》
2003年:《张学友音乐之旅Live演唱会》
2003年:《张学友4 in 1珍藏集》
2003年:《张学友1985-1999大碟全集》
2003年:《张学友1987-1999演唱会全集》
2004年:《Life Is Like A Dream》
2004年:《Black & White》
2004年:《活出生命Live演唱会》
2004年:《环球巨星影音启示录 - 张学友》
2005年:《环球百花齐放 - 张学友》
2005年:《雪狼湖(国语版)》
个人演唱会
1986年:《张学友,吕方86双星香港演唱会》
1987年:《张学友87香港演唱会》
1991年:《张学友每天爱你多一些全国巡回演唱会91》
1993年:《学与友93世界巡回演唱会》
1995年:《友学友95世界巡回演唱会 100场》
1995年:《情缘十载95友学友台湾巡回演唱会》
1996年:《香港管弦乐团-爱与交响曲独奏会》
1998年:《拉阔音乐香港演唱会1998》
1999年:《友个人99世界巡回演唱会》
2001年:《拉阔音乐香港演唱会2001》
2002年-2003年:《张学友音乐之旅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
2004年:《张学友活出生命Live香港会展中心演唱会》
音乐剧
1997年:《雪狼湖》
2004年-2005年:《雪狼湖 国语版》
2007年-《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
创作
作曲
旧信·旧梦
这个冬天不太冷(国/粤)
过敏世界
这么近(那么远)
一路上(捉迷藏)
似醉还未醉
勇敢的故事
想劈酒
燥狂
Life Is Like A Dream
慢条斯理
她
给朋友
宁愿做错
讲你知
摇瑶
创作
作词
夜茫茫
当我想起你
Every time a good time(麦当劳跨世纪广告歌)
想劈酒
她
宁愿做错
讲你知
爱是永恒(国)
雪爱狼
简简单单就是爱
只要为你活一天
忏悔
爱是永恒(国语版)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一个人的牺牲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不想失去你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与林夕共同创作
真的失去你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一个人的牺牲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祈求可以共你活一天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忏悔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与林夕共同创作
抱雪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公益活动主题曲
Together now (多哈 第十五届亚洲运动会主题曲)
一点烛光(政府社会福利署四十周年主题曲)
勇敢的故事(香港警队公共关系科警讯主题曲)
壤奇妙飞扬(香港迪士尼乐园主题曲)
恕难从命(皇家香港警察总队1988年主题曲)
净化空间(中国佛教协会主题曲)
人人(香港政府2005年社会民意歌)
家乡的龙眼树(中国卫生部2005年救治白内障患者行动主题曲)
能舍便得到(社联金禧纪念主题曲)
祝愿(香港警察总队灭罪计划主题曲)
晴天,雨天,孩子天(香港儿童福利基金会主题曲)
将心比心(中华红十字会主题曲)
护苗(香港护苗基金会主题曲)
心经(佛教歌曲)
信念
电影作品
以香港当地原始片名为主:
1986年 《霹雳大喇叭》 Where's Officer Tuba
1986年 《痴心的我》(台译:我已成年) Devoted to You
1986年 《老娘够骚》(台译:陌生丈夫) Soul
1987年 《天赐良缘》 Sister Cupid
1987年 《意乱情迷》 Double Fixation
1987年 《猛鬼差馆》(台译:魁星踢斗) The Haunted Cop Shop
1988年 《八星报喜》 The Eight Happiness
1988年 《猛鬼学堂》(台译:抓鬼特训班) The Haunted Cop Shop 2
1988年 《三对鸳鸯一张床》(台译:枕边宣言) My Dream Is Yours
1988年 《旺角卡门》(台译:热血男儿) As Tears Go By
1988年 《南北妈打》 Mother Vs. Mother
1988年 《金装大酒店》(台译:大饭店) Carry on Hotel
1988年 《特警屠龙》 Tiger Cage
1988年 《最佳女婿》 Faithfully Yours
1988年 《梦过界》 The Dream Is yours
1989年 《福星临门》 Lucky Guys
1989年 《我要富贵》(台译:父子情深) My Dear Son
1989年 《捉鬼大师》 Vampire Buster
1989年 《奇迹》 Miracles(客串)
1989年 《单身贵族》 The Nobles
1989年 《忠义群英》 Seven Warriors
1989年 《小小小警察》(台译:小警察) Little Cop
1990年 《猪标一族》 Best Friend of the Cops
1990年 《笑傲江湖》 The Swordsman
1990年 《咖喱辣椒》 Curry And Pepper
1990年 《倩女幽魂2之人间道》 A Chinese Ghost Story 2
1990年 《喋血街头》 Bullet In The Head
1990年 《千年女妖》 Demoness From Thousand Years
1990年 《都市煞星》 Point of No Return
1990年 《阿飞正传》 Days of Being Wild
1991年 《马路英雄》 Off Track
1991年 《富贵吉祥》 Perfect Match
1991年 《财叔之横扫千军》 The Raid
1991年 《黑雪》 Will of Iron
1991年 《追日》 A Chinese Legend
1991年 《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 A Chinese Ghost Story 3
1991年 《黄飞鸿》(台译:武状元黄飞鸿)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1991年 《子弹出租》 Bullet for Hire
1991年 《黐线枕边人》(台译:老幺真命苦) Slickers Vs. Killers
1991年 《豪门夜宴》 The Banquet(客串)
1992年 《明月照尖东》 With or Without You
1992年 《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 Best of the Best
1992年 《阿飞与阿基》(台译:咖喱辣椒2阿飞与阿基) The Days of Being Dumb
1992年 《女黑侠黄莺》 Deadly Dream Woman
1992年 《神枪手与咖喱鸡》 Pom Pom & Hot Hot
1992年 《妖兽都市》 The Wicked City
1992年 《真的爱你》(台译:咖喱玫瑰) True Love
1993年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The Eagle Shooting Heroes
1993年 《太子传说》 No More Love No More Death
1993年 《神经刀与飞天猫》(台译:大小飞刀之九尾狐与飞天猫) Flying Dagger
1993年 《飞越谜情》 The Enigma Of Love
1993年 《超级学校霸王》(台译:超级街头霸王) Future Cops
1993年 《追男仔》 Boys Are Easy
1994年 《新边缘人》 To Live And Die In Tsim Sha Tsui
1994年 《非常侦探》 The Private Eye Blues
1994年 《破坏之王》 Love On Delivery(客串)
1994年 《东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5年 《鼠胆龙威》 High Risk
1996年 《废话小说》 Out of The Blur(客串)
1998年 《安娜玛德莲娜》 Anna Magdalena (客串)
1999年 《龙火》 Dragon Heat(客串)
2001年 《男人四十》 July Rhapsody
2003年 《龙咁威2003》(台译:龙发威) Dragon Loadad 2003(客串)
2003年 《金鸡2》 Golden Chicken 2
2004年 《江湖》 Jiang Hu
2004年 《我要做Model》 Super Model(客串)
2005年 《如果.爱》 Perhaps Love
2006年 《四大天王》 The Heavenly Kings(客串)
曾与张学友合作过的部分演员
洪金宝 罗美薇 王敏德 姜大卫 王祖贤 胡枫 林忆莲 秦沛 李丽珍 陈慧娴 许冠英 钟楚红 张曼玉 郑裕玲 黄百鸣 周润发 沈殿霞 吴耀汉 张敏 周星驰 莫少聪 董骠 刘德华 万梓良 任达华 温碧霞 吴孟达 曾志伟 刘嘉玲 郑少秋 梁朝伟 午马 郑则仕 陈百祥 张国荣 午马 李嘉欣 李子雄 袁洁莹 林正英 许冠杰 元华 叶童 谭耀文 曾江 许志安 曹达华 柯受良 岑建勋 利智 林子祥 周慧敏 梁家辉 元奎 关芝琳 元彪 李连杰 郑秀文 吴君如 李若彤 黎明 张耀扬 叶德娴 汤镇业 袁咏仪 李克勤 吴大维 邱淑贞 杨采妮 张卫健 郑伊健 陈宝莲 林志颖 林青霞 叶玉卿 锺镇涛 范哓萱 吴倩莲 黎姿 成奎安 黎明 莫文蔚 言承旭 陶大伟 梅艳芳 林嘉欣 葛民辉 金城武 周迅 池珍熙
其中与梁朝伟合作九部电影,在女演员方面,与张曼玉合作七部电影。
奖项
重要奖项
1984年香港十八区全港歌唱比赛,在两万多名参赛者中勇夺第一
1985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1987年凭电影《旺角卡门》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1994年美国Billboard颁奖典礼“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大奖”
1995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5年: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的华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7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 首位获得此奖的非台湾歌手
1998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获得“世界十大杰出青年”首位获得此奖的歌手
2001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电影奖项
198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门》 导演:王家卫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头》 导演:吴宇森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 导演:徐克,程小东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敖江湖》 导演:徐克
199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笑敖江湖》 导演:徐克
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黄飞鸿》 导演:徐克
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1994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亚洲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戛纳国际电影展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注:客串角色) 导演:赵良骏
2003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注:客串角色)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注:客串角色)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敬业演员大奖《金鸡2》(注:客串角色) 导演:赵良骏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如果.爱》 导演:陈可辛
G. 张学友的详细资料
姓名: 张学友
曾用名: 七仔
英文名: Jacky Cheung
性别: 男
职业: 演员 歌手 主持人
国家/地区: 中国
地域: 港台
出生日期: 1961-07-10
宗教信仰: 佛教
星座: 巨蟹座
家乡: 天津
身高: 176
体重: 64
血型: B
歌手生涯--崭露头角
张学友张学友自香港崇文英文书院毕业,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直至1984年凭着一曲《大地恩情》,从20,0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的冠军。
其后他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成为旗下歌手,并发行第一张唱片《Smile》,在香港销量高达30万张,成为当时香港乐坛新人中的佼佼者。张学友在当时被认为是“正派歌手”关正杰的接班人,他在此后的歌手生涯中亦多次被选定为公益事业和政府机构主唱主题曲。1986年他推出的第二张唱片《遥远的她AMOUR》依旧热卖,销量高达40万张,其中《月半弯》一曲更成为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之一。另一粤语经典流行歌曲《太阳星辰》亦在同期推出。 出道后仅两年,张学友就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简称“红馆”)举行第一次演唱会,接着在1987年在红馆举行一连6场(1987年8月1日至8月6日)的个人演唱会,获得成功。
低潮时期
但是,1987年亦是张学友歌手生涯中最低谷时期,新推出的唱片销量一落千丈,在1988年的香港几大音乐颁奖礼上,此前被认为是新人领袖的张学友一无所获。此时他开始酗酒,媒体亦多次传出不利于他的新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89年。对于他的低潮期,外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根据近年他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资料,当时是由于年轻气盛,在一夜成名后曾经迅速迷失方向,对于前途抱有悲观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他在事业方面的放弃与被放弃。
四大天王时期
1989年至1990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成功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并于1990年推出唱片《只愿一生爱一人》,再次受到乐坛瞩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几个大型音乐排行榜上,并在同年几个大型音乐颁奖典礼上大出风头,成功继承了前辈谭咏麟在宝丽金唱片公司敛奖的地位。在这期间,他推出了几首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歌曲,如《李香兰》等。他亦曾翻唱杜德伟的《假象》(华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么启齿》(新力博德曼作品),成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两曲(皆为宝丽金作品)。
1991年,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同年推出两张唱片《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其中收录于《情不禁》专辑中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改编自著名日本乐队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欢迎,除于当年夺得各大音乐颁奖礼的歌曲奖外,更分别于1997年获得商业电台“叱咤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载十大最爱”殊荣[3]和1999年获得香港电台“世纪十大中文金曲”殊荣[4]。《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的成功,使张学友与刘德华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颁奖礼分庭抗礼。三人连同其后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为后来影响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张学友于1992年推出粤语唱片《真情流露》,当中9首歌曲曾经登上香港音乐流行榜,并多次占据榜首位置,成为香港流行音乐上榜歌曲最多的音乐专辑之一,当中的《分手总要在雨天》和《相思风雨中》等亦成为经典粤语流行曲目之一。
巅峰时期
1993年推出第二张国语唱片《吻别》,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大热,亦打破多个地方的唱片历史最高销量,令张学友得到“歌神”的封号,他的歌唱事业亦至此达到最高峰。该张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别》、《情网》、《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辉主唱;粤语版为《分手总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国语唱片《祝福》,依旧热卖。张学友亦在当年举办了其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1994年推出EP类型粤语唱片《饿狼传说》、大碟《这个冬天不太冷》和国语唱片《偷心》,其中歌曲《这个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并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各有发展,并分别获得了广泛认可和成功。而张学友被多数人认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时期四人当中获得音乐奖项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张学友推出了迄今为止华语音乐销量最高的一张唱片《真爱-新曲+精选》,主要曲目有《真爱》、《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和其他精选旧作。同年他获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两个奖项,分别是“全球销量最高亚洲流行乐歌手”以及“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大奖,并由第一代007邦女郎乌苏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颁奖。1995年举办《友学友95世界巡回演唱会》,《情缘十载95友学友台湾巡回演唱会》破了100场记录。1996年,在其结婚后宣布暂时息影,专注于音乐事业的发展,并开始策划大型原创音乐剧雪狼湖,另外与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指挥家叶咏诗合作举行数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会。此音乐会的演唱部份收录于《爱与交响曲》专辑(管弦乐团乐曲演奏部份没有收录)。
张学友的巅峰时期亦被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对海外贡献最大的时期,尤其是他成功开拓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当时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亦引起了国际流行乐坛或者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时代杂志》。美国最具权威的音乐杂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张学友的崛起而开始关注香港流行音乐。
2002年张学友开始举办了一连超过50场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命名为《张学友音乐之旅Live演唱会》。此次演唱会张学友延续1999年的《友个人演唱会》,继续注重整体音乐效果,并将大部分的经典歌曲重新配乐,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好评。演唱会于2003年在香港举行压轴篇,并发行CD以及DVD。
2003年,其利用沙士期间的赋闲创作大量歌曲,并于2004年年初发行其个人的第一张完全创作唱片《Life Is Like A Dream》,唱片中一些歌曲亦有特别意义,如单曲《给朋友》是唱给其2003年在不同时期分别去世的好友张国荣,梅艳芳,柯受良等人,《讲你知》则是其为其妻子罗美薇创造。唱片在香港推出后获得一致好评,其中《讲你知》,《给朋友》等曲更是曾经一度占据各大排行榜榜首。
2004年秋,其与拍档杜自持共同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合作一场公益演唱会《张学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会》。演唱会大部分歌曲均是选择其他歌手原唱,张学友翻唱,由于只上演一场,所以在演唱会结束后并未引起轰动。直到演唱会的CD与DVD发行后,销量一路长红,更令许多乐迷感叹张学友演绎的他人音乐的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唱片在2004年年底亦获得IFBI国际唱片协会的香港唱片最高销量大奖,而久未出席音乐颁奖典礼的张学友亦罕见的出现在颁奖现场领奖。
2006年11月,多哈亚运会组委会在亚运会的官方网站上宣布邀请四名歌手出席于12月1日举办的亚运会开幕式,张学友是其中之一。[6]张学友在最后一个表演环节与在数万名鼓手的伴奏下唱出主题曲《Together Now》。组委会当时以“The most popular Asian performer in the world, from Hong Kong, China - Jacky Cheung!”(“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亚洲歌手-来自中国香港的张学友!”)来介绍张学友出场。一般来说,他此前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影响力的歌手,但在西亚国家卡塔尔方面邀请其成为如此重要活动的主题曲演唱者后,可以看出其知名度及影响力亦已覆盖整个亚洲地区。
2007年8月,他所举办的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世界各地举行共105场,再破他的演唱会场数纪录。
2008年5月,张学友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香港区火炬传递活动,手持来自雅典的奥运圣火奔跑200米,成为代表香港的火炬手之一,亦是演艺界其中一位代表。
演员生涯
张学友在电影演出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现。到目前为止,他共出演60多部电影,并曾在2002年获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另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并曾多次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上提名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他的戏路广泛,可饰演动作片、喜剧、文艺片、正反派等角色,且片酬不高,所以又被许多香港电影界人士称为“最具价值性”和“最物美价廉”的实力派演员。
张学友的第一部电影是自他步入歌坛后的第二年,受邀主演由洪金宝导演的港产电影《霹雳大喇叭》,此后曾出演多部商业电影。他在演技方面开始受到瞩目,始于1988年出演由王家卫导演执导的《旺角卡门》,戏中他饰演一位不学无术而又自以为是的古惑仔,演技获得电影业内人士一致好评,更以此角色摘下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随后张学友在其电影生涯中一帆风顺。于1990年出演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在片中饰演东厂走狗林平之/欧阳全一角,受到专业人士和观众的认可,并在当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而后他亦演出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喋血街头》,电影当中的角色“细辉”是吴宇森专程为他量身打造的。他在片中与梁朝伟配合默契,虽然在香港票房惨败,但其后在多个国家上映反应良好,尤其在美国,在赢得票房的同时更被许多影迷封为吴宇森的经典电影之一。1993年,张学友演出改编自《东邪西毒》的喜剧电影《东成西就》,与梁朝伟、张国荣等人合作并获得成功。同年,演出电影《太子传说》,自这个时间他逐渐当上第一男主角,同期的主要作品有《新边缘人》。
张学友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掌印值得注意的是,张学友与梁朝伟在1990年代早期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默契,日后两人更加成为密友。两人曾合作过的电影有《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亚飞与亚基》、《喋血街头》、《东邪西毒》、《东成西就》等。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梁朝伟转向文艺片市场,而张学友亦在其电影演员的巅峰时期,淡出电影市场开始专注于音乐事业。
2001年,他复出拍摄由许鞍华导演所执导的电影《男人四十》。这部电影被认为是1995年许鞍华获得成功的电影《女人四十》的翻版作品。张学友在片中出任男主角,并在当年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称帝。2004年获邀拍摄陈可辛执导的歌舞片《如果·爱》,将音乐元素带入电影中,获得成功。
2007年6月30日张学友获提名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掌印及签名。
个人荣誉
张学友在歌唱事业最颠峰的时期中获奖无数,其中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一次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1996年度)、三次夺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1994、1997—1998年度)和四次夺得“金曲金奖”(1991—1993、1995年度);在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连续5届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1991—1995年度)和三次夺得“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1996、2000—2001年度);于1995至1997年度夺得“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连续三届成为香港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于1995至1996年度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连续两届夺得“全球最畅销亚洲歌手”和“全球最畅销华人歌手”两个大奖;在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他在华语乐坛的成就不仅令他成为“四大天王”之一,也为他带来“歌神”的称号,成为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巨星之一。他较早期的许多歌曲已经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并为许多后辈歌手和外籍歌手所翻唱。
张学友多次被世界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杂志-美国的《告示牌》(Billboard)杂志评选为亚洲最杰出的流行歌手。他在2000年度获得“金针奖”后淡出香港的音乐颁奖典礼,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领奖,近期仍旧能够在IFPI国际歌手销量(香港)颁奖典礼中看到他的身影。
张学友在华语歌坛被称作“歌神”,其影响力与歌迷覆盖全球华人社会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有他的歌迷协会。九十年代曾经在华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在1990年代的美加地区,张学友推出新音乐专辑时,美加地区的一个普通街区的华人唱片店就可以卖出数千张他的唱片。[9]
张学友亦曾经与许多世界知名音乐人合作,包括美籍华裔音乐家谭盾、美国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英国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等。由于长期保持稳定的高唱片销量,他曾经连续获得IFPI唱片销量最高歌手大奖。
他在1998年被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次年再获选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亦由于其声望良好,张学友在2004年被任命为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名誉大使,2006年年底再次续约,成为高级名誉大使。
主要音乐奖项
1984年:第一届香港十八区全港歌唱比赛,在20,000多名参赛者中勇夺第一
1985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1994年:美国Billboard颁奖典礼“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大奖”
1995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7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 首位获得此奖的非台湾歌手
2001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主要电影奖项
198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门》 导演:王家卫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头》 导演:吴宇森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人间道》 导演:徐克,程小东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傲江湖》 导演:徐克
199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导演:徐克
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黄飞鸿》 导演:徐克
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1994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亚洲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康城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敬业演员大奖《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如果·爱》 导演:陈可辛
其他荣誉奖项
1995年: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的华人歌手
1998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获选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首位获得此奖的歌手
现有头衔
香港演艺人协会 副会长 2003年-2006年
香港迪士尼乐园 高级名誉大使 2004年-2009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最具影响力“五十”个人物
美国洛杉矶市荣誉市民
美国旧金山张学友纪念日
香港歌神
华人歌神
亚洲歌神
四大天王之一
开创纪录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共举办105场世界巡回演唱会-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再次突破了原本由他自己保持的亚洲歌手举办场次的世界记录。据一些媒体报道2007年他的75场的演唱会收入就多达300,000,000元港币。[18]
1995年:在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共举办了100场世界巡回演唱会,平均3天多一场,总观众人数达200万人次,创造了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场次的纪录,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可。
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演唱会,售价高达450.00新加坡元,创造了华人歌手演唱会票价的记录。
1997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的音乐剧《雪狼湖》连续不间断的上演42场,至今保持香港演出场次纪录。
1993年:发行国语专辑《吻别》,至今保持台湾地区唱片销量记录,亦是华人音乐历史销量最高的一张唱片。
1993年:发行国语专辑《吻别》,至今保持新加坡唱片销量最高记录。
1995年:发行国语专辑《真爱新曲+精选》至今保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唱片销量记录。
1995年:发行国语专辑《真爱新曲+精选》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张,成为历史销量最高华人唱片。
H. 饿狼传说的歌手简介
张学友,1961年生于香港,祖籍天津,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华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实力派歌手和著名演员,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之一,大中华区的乐坛巨星,在华语地区享有“歌神”称誉。
1990年代中期为张学友事业巅峰时期,根据当时IFPI国际唱片协会统计的唱片销量,张学友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排名世界第二,远高于第三位的麦当娜,并因此进入了环球唱片美国总公司在2000年选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当时他亦曾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计总销量已经突破六千万张。
张学友能够演绎多种音乐风格,近些年尝试R&B乐风和以歌剧唱法来诠释乐曲,同样受到乐迷认同。
电影演出方面,张学友在其演艺生涯早期的大多数电影中多为配角或扮演小角色,但其饰演的人物不少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多次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并在1989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1990年的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2002年更是凭借电影《男人四十》一举摘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影帝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