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演员 > 丹麦电影1864演员表

丹麦电影1864演员表

发布时间:2022-09-06 11:18:51

㈠ 电影1864丹麦的特劳斯是谁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很难帮到你,可以自己去网络上面他找找看。

㈡ 安徒生的资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资料、背景 急急急!!!

买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穷人的悲惨生活。
在这时代教育孩子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们永远无法像你小时候那样,大人一说,头点得像拨浪鼓一样。

㈢ 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关汉卿、果戈里等戏剧家及代表作;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奥塞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莫里哀:《伪君子》(塑造了四大吝啬鬼中的阿巴贡)
易卜生:《仲夏之夜》
关汉卿:《窦娥冤》
果戈里:《死魂灵》(塑造了四大吝啬鬼中的泼留希金)
1.莎士比亚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3.他的小故事: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个商人。4岁时,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两千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
这个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18岁时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这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了钩了,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他干得很好。骑马来的观众都原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认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自己祖国的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霸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爱情。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他还在家乡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前者被送上绞刑架,后者被投入监狱。莎士比亚在悲愤不已,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
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多以广阔的背景和生动、丰富的情节来表现历史和现实的内容,以鲜明的个性显示丰富而深刻的主题。在表现方法上,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崇高与卑下、可笑与可怕、英雄与丑角奇妙混合,时间、地点可以随便转移,情节有单线、双线、三线和多线,把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剧、悲剧等因素融汇在一起,服从了生活描写和性格表现。在语言上有韵文,也有散文,把谚语、俗语、民歌都引进了戏剧舞台,词汇非常丰富,并使人物语言性格化。
1616年,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
“看在上帝的面上,
请不要动我的坟墓,
妄动者将遭到诅咒,
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
4.为人以及人品
为人公 正,文笔典雅.这个是历史里这么写他的.
真诚诚实.--这个可以从他写的一些格言里看出来,比如: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莫里哀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

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生平

1622年1月15日 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

1643年 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盛名剧团"在巴黎演出。

1644年 取艺名为莫里哀。

1645-1658年 带领剧团在法国外省各地巡回演出

1659年起,由于剧目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剧团开始长期在巴黎演出,此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潮期。 但由于长期劳累,莫里哀换上了严重的肺病

1662年 与比他小20岁的妻子结婚。

1673年2月17日 他在身体非常不适的情况下,带病坚持表演自编剧目《无病呻吟》。他在舞台上的种种虚弱表现被观众认为是切合剧目内容非常真实的表演,因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演出完毕后几个小时后,莫里哀与世长辞。

死后,由于生前的创作中和个人的行为得罪了不少权贵,特别是教会,教会拒绝给他坟地。由于路易十四出面,才勉强允许将他埋在墓地的菜园后面,葬礼非常冷清。这位喜剧大师的死可以说是一个悲剧。

创作

他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社会效果进行评价。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先河,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

《伪君子》,Le Tartuffe,(1664)

《唐璜》,(1665)

《太太学堂》,l'Ecole des femmes,(1662)

《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

《吝啬鬼》,L'Avare,(1668)

《浦尔叟雅克先生》,(1669)

《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

《无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果戈里

(1809--1852)

果戈里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族。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文学和戏剧。中学时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在彼得堡当一名薪俸微薄的小公务员。1831年结识了普希金,在创作上思想上受到重大影响。开始出版一些短篇、中篇小说集。1836年,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首次在彼得堡公演,获得惊人成功,但遭到俄国官僚社会的攻击和诽谤,果戈里被迫出国。五年后回国,于184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死魂灵》,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专制农奴制社会。继《钦差大臣》之后,《死魂灵》再次震撼了俄罗斯。果戈里再次出国。由于长期脱离俄国现实,果戈里后来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变化,1847年发表了为专制制度辩护的《与友人书信选集》,引起了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反对和批判。

易卜生
易卜生挪威戏剧家、诗人。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1834年,他父亲破产后,全家迁到小镇附近的文斯塔普村居住。16岁时他到格里姆斯塔镇上的一家药材店当学徒。工作余暇,经常阅读莎士比亚、歌德、拜伦的作品,随后自己也动手写诗,并学习拉丁文。 6年艰苦的学徒生活,磨练了他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培育了他的创作兴趣,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阶段。

1850年,易卜生前往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参加医科大学入学考试,因希腊文、数学和拉丁口语成绩不佳,未被录取。在席卷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洪流的激荡下,易卜生结交了文艺界的一些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朋友,积极地为《工人协会报》等刊物撰稿,参加了挪威社会主义者马尔库斯.特兰内所领导的工人运动,并和两位朋友合作,出版讽刺周刊《安德里妈纳》。他还以《觉醒吧,斯约的纳维亚人》为题,写了一组十四行诗,号召挪威和瑞典共同出兵支援丹麦,抗击普鲁士侵略者。他在第一部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中,一翻旧案,把罗马历史上的“叛徒”写成一个为维护公民自由而斗争的优秀人物,剧本既反映了1848年的革命,也表现了他个人的反抗精神。这个剧本由他的一位朋友集资出版。1851年秋,他为卑尔根剧院创作了一首序曲,得到剧院创办人、著名小提琴手奥莱.布尔的赏识,被聘为寄宿剧作家,兼任编导,约定每年创作一部新剧本。1852年,他奉派去丹麦和德国各地剧院参观。他在卑尔根剧院创作的剧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和《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这期间易卜生参加编导的剧本不少于145部。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转到首都剧院担任编导。翌年和苏姗娜.托雷森结婚。1862年,剧院破产,他不得不借债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他在这所剧院先后写 出了《海尔格兰的海盗》(1858)、《爱的喜剧》(1862) 《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剧本。提倡自由恋爱、反对旧式婚姻的《爱的喜剧》,遭到社会上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他为此感到痛心。同时,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引起他对整个半岛的独立前途的忧虑。于是他决定出国远行。就在这一年,他离开挪威到意大利;瓢泊异乡,疟疾缠身,又有家室之累,使他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窘迫。他怀着绝望的心情写了一部诗剧《布兰德》 (1866),这是他旅居国外的第一个创作成果。以后又写了《彼尔.英特》(旧译《彼尔.京特》,1867)。这两部剧本都表现了“个人精神反叛”的主题。通过《布兰德》,他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痛斥宗教道德,并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理想,愤激地鼓吹精神上的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出不妥协的精神:“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无所有。”

1864年以后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侨居在罗马、德 累斯顿、慕尼黑等地。1873年,他写了《皇帝与加利利人》,在剧中提出了沟通情绪和精神的“第三境界”的概念。

1874和1885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

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国。他后期创作的《建筑师》(1892)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是自传性质的作品。1900年中风。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㈣ 谁知道玛格丽特的详细资料

徜徉在欧洲最古老的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随时会领略到国际都会气息与欧洲传统风格的和谐交融。丰富的文化资产、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哥本哈根浓郁的古都魅力和艺术气息。1996年,这座北欧名城当之无愧的地被评选为欧洲文化首都。为她所独具的不仅是安徒生童话中举世闻名的美人鱼铜像,享誉欧洲的各类艺术场所以及众多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绘画、建筑和音乐成就,还有一位兼具特殊身份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当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玛格丽特二世女王是欧洲最古老的王室代表,也是深受丹麦民众尊重和爱戴的国君。在丹麦人心中,“玛格丽特”即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但最先使它名垂青史的并非当朝丹麦女王,而是600年前一位叱咤风云的铁腕女子。她从未登基受封,却被誉为丹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她诞生在女性无权继承王位的年代,而后人始终将一个响亮的称谓留给了她——玛格丽特一世。

玛格丽特一世是丹麦国王瓦德玛五世的幼女,嫁给了挪威国王。1375年,瓦德玛五世驾崩。由于国王膝下无男性子嗣,玛格丽特5岁的儿子奥拉夫被推举为新国王,接任外祖父登基,玛格丽特辅佐年幼的国王执政。1380年,挪威国王身故,10岁的奥拉夫子承父位,兼为挪威国王,大权在握的仍然是母后玛格丽特。奥拉夫17岁时病故,雄心勃勃的玛格丽特不甘心就此引退,她巧妙地指定姐姐六岁的儿子埃里希为王位继承人,得以顺理成章地继续掌理朝政。玛格丽特当政时期,丹麦成为北欧卡尔玛三国联盟的霸主,势力蔓及瑞典,同时夺得波罗的海海上霸权。1412年,丹麦和荷尔斯泰因公爵为争夺弗伦斯堡开战,埃里希指挥这场战争并获胜。玛格丽特迁入弗伦斯堡。时值瘟疫肆虐,玛格丽特未能幸免,卒年59岁。

玛格丽特去世后,丹麦日渐衰落。几十年后,德意志奥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在丹麦登基即位。从那时起,丹麦国王只有两个名字——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里克,这一传统沿袭至今。丹麦当朝女王的父亲即弗雷德里克九世,祖父为克里斯蒂安十世,她的长子自然取名弗雷德里克。1863年奥登堡王朝退出丹麦王室,格吕克斯堡王朝成为丹麦王族。1864年爆发了丹麦历史上最后一场战争——争夺公爵领地石勒苏益格之战。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打败了丹麦,丹麦被迫放弃了在石勒苏益格的全部权益。

二次世界大战中,丹麦遭德军突袭,不战而降。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及王室留在了丹麦。德军侵入丹麦的一个星期后,王储夫妇的第一个孩子玛格丽特·亚里山德丽降临人世。虽然国土失陷,但王室和丹麦民众并没有俯首称臣,他们和德国占领者展开了另一场较量。聪明的丹麦人赢得了政治自治,德国人一旦试图染指丹麦时政,必遭抵制;而德方如若提出任何政治要求,等待他们的只是冗长的谈判。国难当头,克里斯蒂安十世没有失却国君的尊严,他每日骑马出行,不带任何侍从和卫士;在他72岁寿辰之际,希特勒发来了长达165个字符的庆贺电报。克里斯蒂安的复电上却仅有冷冰冰的四个字:谨此致谢。希特勒是否暴跳如雷不得而知,而丹麦人却为国王的气节而欢呼。

二战结束时,玛格丽特公主年仅5岁。当时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捧着柠檬果汁度过二战胜利之夜、不识忧愁的小女孩有朝一日会成为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女王。1944年和1946年,玛格丽特的两个妹妹出生。克里斯蒂安十世去世后,玛格丽特的父亲弗雷德里克九世登基。鉴于国王没有男性子嗣,丹麦政府于1953年提出动议,修改王位继承法案,允许女性继承王位。倡议获得了绝大多数丹麦人的赞同和支持。身为长女的玛格丽特公主成为了女王储。为使女儿日后承担起王室重任,弗雷德里克九世对女儿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教育。中学毕业后,玛格丽特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巴黎、伦敦的大学攻读哲学、法律、社会和政治学专业。1965年,玛格丽特在伦敦与法国驻英国大使亨利·蒙佩兹伯爵结识并相爱。两年后,二人在哥本哈根弗雷登斯堡教堂按照丹麦传统习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了能在婚礼上尽情翩翩起舞,特别是将四对舞跳得出色,玛格丽特特意让人设计了一款能将裙裾摘掉的礼服,亨利伯爵还专门去上了舞蹈课。当然,对亨利伯爵来说,做未来丹麦女王的丈夫,要学的远不只是优雅的舞步,要去应付的太多了:他学过中文、越南语,现在却要恶补丹麦语;他从小接受的是天主教寄宿学校的严格教育,如今却要一次次地跨入丹麦路德新教教堂,更改国籍和姓氏、头衔更是不言而喻的——亨利伯爵成了亨德里克亲王。一年后,两个小王子弗雷德里克和约阿基姆相继降临人世,亨德里克亲王成了忙碌而快乐的父亲。无疑,他乐于出任这个角色,在哥本哈根最古老的游乐园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亨德里克亲王带着儿子们嬉戏的情景,父子三人一起坐旋转木马和回旋滑道。这幅其乐融融的亲子图为亨德里克亲王赢得了慈父的名声,丹麦人也越来越喜爱这个可亲可近的亲王。

几年后,弗雷德里克九世去世,玛格丽特于1972年1月15日正式加冕登基,逾千年历史的丹麦王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玛格丽特女王虽不掌握任何政治实权,但她极为关心丹麦时政和世界风云,在她的新年讲话中,经常会谈到环保、现代民主制度等颇有争议的话题。然而,真正令玛格丽特二世饮誉欧洲王室的是她的多才多艺。在众多艺术领域里,女王都显露出难能可贵的艺术天赋:她的水彩画和油画在丹麦和瑞典展出,博得一片赞誉;她为托尔金童话故事集《圆环老爷》绘制了全部插图,为安徒生童话剧《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设计了戏装,还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出演的剧目制作了服装和布景。当芭蕾舞团团长向观众介绍这位女士时,观众对她的艺术贡献抱以热烈的掌声。当法国作家蒙娜·德·波伏娃的《人总是要死的》的丹麦语译著问世时,谁也搞不清译者“H.M.维热别克”是何许人士,后经证实:这本译著正是玛格丽特二世夫妇的联袂之作。

生活中的玛格丽特女王是一位自然亲切、不愿拘于礼仪的女性,她热爱孕育她的国土和人民,经常乘坐游艇巡游于列岛之间,秀丽典雅的丹麦风光是她各种艺术创作中最喜采用的素材。玛格丽特女王及王室一家居住在哥本哈根的爱玛莲堡宫,每逢4月初,迁往行宫弗雷登斯堡。建于18世纪的弗雷登斯堡宫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庄园,庄园迄今仍保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来访的客人们可以用钻石笔在玻璃窗上刻字留念。宫内的玻璃上至今仍留存着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手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德国前总统冯·魏茨泽克的大名也在其中。每年夏季,玛格丽特女王陪同丈夫回法国故里波尔多省度假。满山遍野的葡萄园构筑了宁静和谐的田园美景,玛格丽特女王总是尽情享用难得的消闲时光。每逢亲王亲朋来访,女王总是亲自上街采买,亲自下厨,准备一顿地道的法餐,并用自家葡萄园中出产的葡萄酒款待宾客。

两个儿子是玛格丽特女王的骄傲。王储弗雷德里克在大学主攻法律、政治和经济,他愈来愈多地帮助母亲分担着各项王室义务,例如出席各种仪式和庆典活动。作为欧洲最古老王室的王储,弗雷德里克无疑重任在肩。他接受了全面而严格的军事训练。自由跳伞、马拉松,种种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王储健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而这些是作为丹麦国王必须具有的素质。1995年,弗雷德里克王储还加入了丹麦皇家海军蛙人特种部队。小王子约阿基姆似乎对农业颇感兴趣。完成中学学业后,约阿基姆到澳大利亚一家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学习农业经济学。和兄长一样,约阿基姆也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一名预备役军官。在香港接受商务培训时,约阿基姆结识了亚里山德拉·曼丽。曼丽年长王子5岁,是位干练出众的白领,有1/4的中国血统。相识后不久,曼丽和王子喜结良缘。曼丽相貌清新端丽,甜美的笑容是她的标志,这笑容不但征服了她的白马王子,也同样征服了丹麦人的心。丹麦民众满心欢喜地接纳了这位“微笑公主”作为他们的王妃。在北欧各国政要云集一堂的婚宴上,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对曼丽说:“你的婆家是整个丹麦。”1999年昆明世搏会上,约阿基姆王子作为王室代表出席了丹麦馆日的庆祝活动。他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他们所熟知的安徒生童话世界展,还有一个由他亲自宣布的好消息:曼丽不久将为丹麦王室增添一名新成员。

“公主嫁给了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丹麦这个古老的童话之国,人们似乎可以聆听到一曲动听的人间童话。

㈤ 战争片外国人在澡泽中一个一个牺牲片名

德国王朝战争

- 首先王朝战争:对丹麦一战在1864年当时,丹麦王国,除了自己的母语也占据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2公。其中,黑白花的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所以加入了德意志邦联;而石勒苏益格除了日耳曼人公国的居民,也有很多丹麦人,因此没有参加德国联邦。丹麦国王一直试图把两个公国境内。丹麦新宪法颁布于1863年,这两个国家为丹麦领土。这一举动引起了德国的强烈反对,俾斯麦趁机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1864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就败下阵来。根据十月份在维也纳签署了和平条约的一年,普鲁士占领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奥地利获得。

二王朝战争:普奥战争

丹麦战争结束后,他一直在积极筹划奥地利的战争,因为一个统一的最大障碍德国,奥地利。他首先拉拢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外交,使他们不会干预时,奥地利的战争。 1866年6月17日普鲁士出兵荷斯坦,为奥战争的发展。 7月3日,在萨Duowa(捷克共和国)的主要村庄,双方展开决战,一般的军事胜利。此后,奥地利人无力再战,已要求法国调停。 8月23日,双方在布拉格,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银行;不仅普鲁士吞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同时也占据了一些其他的土地,使整个德国领土占领普鲁士五分之三,人口三分之二。

第三王朝战争:普法战争

普奥战争结束后,建立了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全国统一的联邦性质一直以来,它有一个统一的国会,军事和外交力量的普鲁士控制。德国统一已经走了一半路程,美国南部的其他地区,以及美茵河,毗邻法国的四个小国(巴伐利亚州,巴登 - 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 - 达姆斯塔尔)。这四个国家试图保持独立,并由此逐渐接近法国,普鲁士的抵制。法国担心,因为德国的统一和变得更强,所以试图破坏普鲁士速度的统一。早在普奥战争的斡旋下,法国已建议,不能超过溪南主要的普鲁士军队。 1870年,普法两国发生争议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7月13日,法国王大使浦要求,以确保该部落从来没有同意霍亨索伦继承西班牙王位。普泓委婉拒绝,并发生了什么事电告俾斯麦,俾斯麦趁机篡改的消息,以挑起法国。发表于7月19日的消息后,法国宣布对普战争。战争,军事的一般优点,并迅速取得了在法国,9月1日,当双方展开决战颜色爆发后。普鲁士人数百炮击辐条,在几个小时内可达25,000法国伤亡。 15:00,法国军队提出的白旗投降,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

㈥ 普丹战争的战争事件

1860年代初期,这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再度成为国际间的热门争辩话题,但这次丹麦所获支持减少。克里米亚战争严重削弱俄罗斯国力,而法国则准备不再支持丹麦对该两地的利益,以换取她在其他地区的得益。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伯特王子赞同德意志的立场,但英国官员缓和他们的情绪,认为德意志海军在波罗的海扩张,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结果英国支持丹麦。
丹麦再度重申石勒苏益格为她的领土。1864年7月29日,德意志邦联议会受到奥托·冯·俾斯麦的指示后,扬言会干预事件。11月6日,弗雷德里克七世宣布废除丹麦宪法中影响荷尔斯泰因和劳恩堡 (Lauenburg)的条文,而保留对丹麦和石勒苏益格的条文。九天后,克里斯蒂安九世继承王位,马上陷入困境。他最先要处理的首个法案,就是要签署新宪法。然而,如若签署,他将违反作为国王的条款;如若拒绝,他就会与理念一致的丹麦人民对立。结果,他两难取其轻,在1864年11月18日及时签署宪法。消息传到德意志后,群众激动愤慨。1852年,奥古斯滕伯格公爵克里斯蒂安放弃对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主权,其宣称比新任丹麦国王还要好;而今其子弗里德雷克声称没有与父亲一起放弃权利,故此自称有继承弗里德雷克七世的权利。荷尔斯泰因人民反应激烈,支持奥古斯滕伯格的弗里德雷克;后来丹麦新宪法广为人知,石勒苏益格人民也响应行动。德意志王侯和人民都热情支持弗里德雷克。虽然奥地利和普鲁士持负面态度,邦联议会仍决定占领荷尔斯泰因,以待继承问题之解决。 1864年12月24日,萨克森和汉诺威军队以德意志邦联名义进驻荷尔斯泰因。受到两支军队和当地居民的支持,弗里德雷克公爵自立为“弗里德雷克八世”。纵然德意志民意炽热,奥普两国都未能备战,唯恐牵涉到一场欧陆战争——俾斯麦称之为“愚蠢之举”。俾斯麦深深明白,奥普两国曾签署1852年的协议,故此必须维持其继承法则。当丹麦违反协议条款,她们能采取的行动必须完全正确,致使其他欧陆国家无法借故干预。克里斯蒂安九世颁布新宪法时,作为签约国的奥普两国,就有合理的开战理由。英国与俄国反对德意志邦联的行动;而萨克森的博伊斯特伯爵则建议,巴伐利亚应在邦联议会正式提出动议,承认弗里德雷克公爵的权利。这帮助俾斯麦劝谕奥地利立即采取行动。12月28日,奥普在邦联议会提出动议,要求邦联占领石勒苏益格,致使丹麦遵守1852年协议之条款。这表示承认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权益,结果被邦联愤然拒绝;随后,奥普政府知会邦联,表示会以独立欧陆国家身份行动。1864年1月16日,奥普两国签署协议。奥地利草拟的一项条款,是为了维持1852年协议;但俾斯麦将之取消,改为奥普两国只能共同决定该两个公国的关系,而且两国如若没有对方同意,都不能决定继承问题。
在此阶段,如若丹麦愿意为情况之迫切让步,经抗议后撤出石勒苏益格,欧洲国家可能会干预,邦联会让石勒苏益格重归丹麦;至于欧陆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则会毫无选择,只能阻止荷尔斯泰因公爵的任何行动。为了避免如此情况,俾斯麦让丹麦相信英国威胁普鲁士——如若战事开始,英国将会插手。但其实,英国并没有如此计划。这种不顾他人的诡计成功了,纵使英国政治家先前曾支持丹麦。丹麦立场依然强硬;奥普联军在1864年2月1日渡过艾达河。奥普两国原先没有计划入侵丹麦,但在2月18日,一些普鲁士轻骑兵 (Hussar)受到一场骑兵遭遇战刺激,横越边界并占领科灵 (Kolding)。俾斯麦决定利用这情况扭转局势。他向奥地利力陈采取强硬政策的需要,以期彻底解决公国以至德意志邦联的问题;奥地利不情愿地支持战争。3月11日,两国签署一项新协议,宣布1852年协议无效;两个公国在丹麦作为整体的地位,则将成为友好协议的主题。 1863年,克里斯蒂安九世继位后,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并入丹麦。俾斯麦后来以其外交才智,劝服奥地利加入战争,并得到其他欧洲大国的同意和邦联的支持。6月25日,伦敦会议结束,各国未能达成协议。在一天前,由于停火令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达成新协议,改变战争目标,要令丹麦与公国分离。之后,一场短暂战役结束,奥普与丹麦在8月1日初步议和。丹麦国王放弃对公国的所有权利,将之让与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作为入侵者的奥普两国,将这次战争表达为执行德意志邦联法律。战争为期短暂。丹麦在迪伯尔战役失败后,未能保卫石勒苏益格的边界,被迫撤出到丹麦本部,在投降前更被完全逐出日德兰半岛。

阅读全文

与丹麦电影1864演员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