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螺号的基本信息
片名:小螺号
上映:1975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彩色
类型:剧情片
出品:珠江电影制片厂
⑵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谢谢提问,就个人看到过的如下,欢迎补充。
火红的年代、春苗、艳阳天、青松岭、长城新曲、侦察兵、金光大道、红雨、闪闪的红星、打击侵略者、奇袭、飞虎、激战无名川、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海岛怒潮、乡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猎字99号、405谋杀案、沸腾的群山、枫树湾决裂、欢腾的小凉河、创业、沙漠的春天向阳院的故事、平原游击队(新)、渡江侦察记(新)、南征北战(新)、延河战火、小字辈、雁鸣湖畔、刑场上的婚礼、红牡丹、伤痕、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难忘的战斗、年轻的一代(新)、红河激浪、她从雾中来、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红花、自豪吧!母亲、
在特殊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有些电影拍摄的相当不错,堪称经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闪闪的红星》,电影内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画面干净,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中的三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
还有一部戏剧电影,河北梆子《宝莲灯》,郭德纲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唱腔优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场,每次都能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在那个年代,除了样板戏,还有一类题材,也受到观众的追捧,那就是战争片。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黑白战争故事片,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总体来说,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经典,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
还有一部《平原作战》
,虽然是新电影,却是向50年代拍摄的《平原游击队》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虽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双枪李向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个人觉得,当时最出色的
战争片,是《激战无名川》,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志愿军战士用高射炮打飞机,拆除定时炸弹,当时看的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些经典镜头还历历在目。
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电影吗!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会少吧!有些还是翻拍的呢!如《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这里就说本人看过的,小学一年级时包场看电影,看过的是《青松岭》,此外还有《红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还有好像是《磐石湾》吧?有一次还包场两部样板戏,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按顺序是:1966年长影《雁鸿岭下》、北影《红色邮路》《女飞行员》《红石钟声》、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长影《艳阳天》《青松岭》(重拍)《战洪图》(重拍),1974年长影《钢铁巨人》《向阳院的故事》《创业》《平原游击队》(重拍)、北影《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上影《火红的年代》《渡江侦察记》(重拍)《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八一《闪闪的红星》,1975年长影《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红雨》《决裂》、上影《第二个春天》《小将》《战船台》《春苗》、八一《激战无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号》、西影《碧海红波》《阿勇》,1976年长影《雁鸣湖畔》《长空雄鹰》《锁龙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腾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击》(未发行)、上影《征途》《难忘的战斗》《金锁》《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欢腾的小凉河》《江水滔滔》《新风歌》、八一《南海风云》《南海长城》、珠影《枫树湾》《山里红梅》、西影《开山的人》、峨眉《寄托》、广西《主课》。
不管有哪些,凡正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不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启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年青的一代》《第二个春天》《春苗》《红雨》《火红的年代》《山村新人》《无影灯下颂银针》《长城新曲》《牛角石》《雁鸣湖畔》《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战洪图》《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红云岗》《向阳院的故事》《祖国啊母亲》《豹子湾的战斗》《沙漠里的春天》《闪闪的红星》《杜鹃山》《盤石湾》《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红石村》《反击》《盛大的节日》《创业》《海霞》《小螺号》《奇袭白虎团》《审椅子》《长空雄鹰》《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渔岛怒潮》《决裂》《青春似火》《 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风云》《青春》《两个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儿时的回忆,记得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组织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 陋天电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来时几个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学校谈观后感,潘东子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样板戏,记忆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战》《奇袭》《春苗》《渡江侦察记》,有一部战斗片《侦察兵》王新刚老师主演的,是战斗片的精典。写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对题?
十年间,拍摄了屈指可数的故事片,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巴掌!就这几部故事片,它们背后充满着鲜为人知的 故事!
《创业》:作家张天民根据开发大庆油田的创业事迹,创作出的故事片。审核时遭江青刁难未通过,作者致信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邓小平马上把信转交毛泽东,经批示后才公映。
《决裂》:反映大学从工农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后,两句流行语随之产生: 马尾巴的功能;这就是资格 (指手上有老茧子就是上大学资格,见图片)
《侦察兵》:1974年上映,侦察兵神乎其神,敌人都是草包。此片后被封存。
《春苗》,以赤脚医生春苗为主要人物,反映农村卫生医疗领域的阶级斗争,不久被封存。
《青松岭》,以农村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故事片。老贫农张万山与富农后代钱广之间围绕着生产队赶大车的车老板子的故事,展开了 贫下中农必须牢牢掌握“鞭杆子” 的斗争。张万山反复说:旱烟一经钱广过手,保证跑了味……
《闪闪的红星》:根据作家李心田的小说改篇。以红军后代潘冬子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红星歌》《小小竹排》《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等,久唱不衰。
—
—※4月25日于长春※——
首先我是80后,我小的时候经常看的两部电影,电影就是闪闪红星和平原游击队。
我们小的时候都向往闪闪红星里面的小演员潘冬子。勇敢机智,智斗胡汉三。
应该说闪闪的红星是一部爱国电影,是让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扬的一步少儿电影。在那个年代,我们小的时候,电视里边闪闪的红星几乎是隔两个月或者一个月播放一次。小的时候我记得家里面有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是熊猫牌的。现在这个牌子的电视机好像已经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当电视里播放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家里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后,我们就扮演电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汉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后就这样相互嬉闹,好不热闹。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很多欢乐,尤其是李双江演唱的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们的心中。
平原游击队,反映沧州一带,德州一带游击队,抗日战争的题材的一部电影。李向阳这个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们80后这一代 社会 主力青年的心中。
这部电影也是每逢过年过节,各电视台必放的一部电影。90年代的农村彩色电电视机几乎很少。这部黑白的老电影,让每一个家庭看到了英勇无畏的李向阳。每次看完这部电影,都点燃了我们心中激情昂扬的细胞,那么奋进,那么兴奋。我记得那时我们还要扬言,长大以后也要参军,到部队做战斗英雄,保家卫国。那时的雄心壮志,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电影。是我们这代八零后童年时光的回忆,没当再次看到这样的电影都能点燃我们心中的激情
⑶ 哪个女明星是河南的 需要详细资料.
赵雅芝(1954年11月15日-),香港女演员,祖籍河南开封。1971年毕业于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1973年,参加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第一届香港小姐选举,荣获第四名。曾被评为“无线四大花旦”,代表作有《上海滩》、《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等。
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第三多的女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第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2006年,邓亚萍生下一子,取名林瀚铭。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名模马艳丽
马艳丽她被誉为中国第一名模,马艳丽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从运动员到T型台,成为1995年上海国际模特大赛冠军。马艳丽似乎天生就是为模特行业而生的:1米78的身材,典雅的东方气质中透着迷人的现代气息,无论是T型台上还是台下都是人们目光的焦点。她是中国第一位国际模特大赛的冠军/中国第一位“十大名模”评比的冠军/中国第一家模特经纪公司的首席签约模特,中国模特界的第一位青联委员,中国模特创建时装品牌第一人,中国模特界成功举办个人专场时装发布会第一人。马艳丽作为“MarymaSERIES”品牌的创始人、艺术总监及北京马艳丽高级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功开创MARYMA高级定制系列,她和她的马艳丽高级时装定制中心长期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她作为幸福工程形象大使关心关爱救助贫困母亲,而且作为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更是热心各种公益活动,同时还积极支持、捐助大学生校园活动,在广大学生和青年当中,树立了牢固、正面、健康向上的形象,被誉为美丽、成功的时尚青年女性代言。
新三国小乔赵柯
赵柯,女,中国内地演员。1983年2月13日出生,出生在郑州,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她6岁学习艺术体操,10岁被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录取,随后,又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国家艺术体操一级运动员,曾和黄圣依、王珞丹为同班同学,难得兼具智慧与美貌。 国家艺术体操一级运动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赵柯,曾与刘德华、苗侨伟等大牌明星合作,在央视与香港无线电视合拍的大戏《岁月风云》中也有着惊人的出色表现,在娱乐圈火速蹿红,受到圈内外追捧。并在高希希执导新版《三国》饰演小乔。在大型军旅题材电视剧《一路格桑花》中担纲女主角,饰演女大学生“安静”。
⑷ 小螺号的介绍
小螺号电影简介:在我国南海的小岛上,钻井队员来到岛上进行钻探工作。孩子们被石油工人的生活深深吸引,下课以后,总要跑到钻井场看一看。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常常给工人叔叔打柴、送菜,刮风下雨时还要跑来帮助收拾东西,工人叔叔们都很喜欢他们,给他们讲钻探石油的故事,告诉他们要想钻出石油来,就要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都被海龙、小明牢牢地记在心里。
⑸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饰开面馆的谁演的
张天喜,1955年出生。原籍河北安平,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68年就读于哈尔滨市第
八中学。1974年在黑龙江省宾县唐房公社插队劳动。期间,被著名演员张良看中,1975年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看片仔细的网友,可能会发现,影片
《小螺号》中张天喜客串过一个边防战士,没几个镜头。1979年在影片《黑面人》中饰王林,戏不多。1980年,在影片《第十个弹孔》中饰石小锁,这角色
其实是反角,送情报被敌俘虏,经不住拷打说出了组织秘密。1982年,在《白鸽》中饰有觉悟、有思想的青年徐力,第一次担任主角。
1983
年,在《预备警官》中饰警校学员刘大川。1984年,在《他在特区》中饰晓波,并在《雅马哈鱼档》中饰个体户阿龙。《雅马哈鱼档》是他代表作,导演是张
良,张原定全部用非专业演员,可能是师徒关系吧,最后还是用了张天喜。表演准确质朴、真实可信,得到了较高的评价。1986年,第二次在张良执导的影片
《逃港者》中饰逃港后因生活所迫沦落为土匪的王盛一角,表演也见才气。
1987年,在《十五的月亮》中饰某部指导员方华。1988年,
在《花街皇后》中出演个体户司机阿威,又一次担任男主角,表演生动,动作准确。影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还有《张灯结彩》等影片。张在银幕上饰
演的大多是潇洒的青年男子,追求多样化的表演风格。另,在电视剧《红线记》、《小夜曲》、《枪口下的搏杀》、《情魔》中饰演角色。1987年获得过电影表
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曾担任珠影演员剧团团长。
⑹ 谁能提供程琳的简介
性别:女
生日:1967.10.15
程琳是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歌手﹐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艺术家庭。父母从事豫剧表演﹐而且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始创人﹐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豫剧表演人才﹐成绩卓著。受其家庭良好的艺术氛围影响﹐自幼酷爱音乐。她6岁开始从师二胡名家学艺﹐9岁登台演出﹐在河南少儿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被当地人誉为“九岁红”。
11岁考入海政歌舞团﹐担任二胡独奏。1979年获全国二胡比赛优秀奖﹐同年又获全军汇演一等奖。13岁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从此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80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画坛大师李苦禅亲自为其泼墨作画﹐并欣然挥笔题词“小程琳歌声天才洋溢﹐大有前途﹐赠以勉之﹐李苦禅八十四岁﹐一九八二年”。 [编辑本段]艺术简历巴哈欧拉说过,“音乐是灵魂的台阶。” 程琳希望通过美好的音乐使人的精神和灵魂得到提升。程琳在乐海中遨游、尽情享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也在探索生命的真谛。她感悟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在于发展和实现上苍赋予生命的潜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她潜心在中西音乐文化中寻求新的突破;她,就是用音乐播撒爱的使者。
程琳出生于“九朝古都”——洛阳的一个艺术家庭,父母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创始人。六岁开始学习拉二胡,八岁登台演出,十二岁考入海政歌舞团任二胡演奏演员。十三岁一曲《小螺号》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迅速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新星;从此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她在当时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开创了流行音乐的先河,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编辑本段]活动年表1981 年
推出第一张专辑《小螺号》
1983 年
推出《童年的小摇车》
1984 年
推出专辑《新鞋子,旧鞋子》,获新加坡银奖。
1985 年
她演唱的《熊猫咪咪》被评为全国十大金曲。
1986 年
和香港歌手张明敏先生合作为广州孤儿捐助义演,获“杰出青年”称号。
1987 年
《程琳新歌1987》专辑由广州电视台拍摄成MTV,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位拍摄MTV的女歌手。
1988 年
携歌曲《信天游》参加春晚,把“西北风”吹遍大江南北。
1989 年
携歌曲《好小子》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
1989 年
与姜文合作,共同主演电影《本命年》获柏林“银熊奖”。
1990 年
出国深造,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攻读现代音乐、作曲、制作,同时拜麦克杰克逊和麦当娜的老师萨斯瑞格斯为师,成为他唯一的中国女弟子。
1993 年
在洛杉矶成立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程琳乐队”在美国各地演出大受欢迎。
1995 年
与香港著名音乐人黄沾先生合作,推出专辑《回家》。
1996 年
在北京参加十年回顾大型文艺晚会获“歌坛成就”荣誉奖。
1997 年
参加“献爱心演唱会”被授予“艺高德更高”荣誉奖,同年“程琳二胡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同时推出在美国制作的二胡CD《新新二胡》。
1998 年
8月举办的“为残疾儿童捐助义演”程琳演唱会,影响深远。
1999 年
参加贵州举办“筹集下岗职工女子基金”演唱会,获“爱心九九”荣誉奖。
2000 年
5月在广州 “星光大道”签名按手印,同时荣获“乐坛精英奖”。
2001 年
随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到台湾演出,和台湾歌手苏芮同唱一曲《酒干倘卖无》,受到海峡两岸观众好评,并荣获“最佳合作奖”。
2002 年
在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中获“华语乐坛特别贡献奖”。
2002 年
在捐建西藏“春蕾小学”工程中,应中国儿童基金会邀请成为爱心大使,在布达拉宫前举行交接仪式并演唱。
2003 年
作为发起人,参与河南偃师马河村希望小学的建设工作,使400余名儿童有了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的机会。
2003 年
应格莱美奖获得者KC Porter邀请,同九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拥抱世界”北美巡回演出,在美国与加拿大获得成功。
2004 年
应邀参加“中法文化年”在故宫午门前的音乐会,与“法国电子音乐之父”雅尔同台演出,中央台面向全世界现场直播。
2004 年
10月与著名音乐人黄沾创作的歌曲《只有这地球》获首届全国环保公益歌曲大赛金曲奖。
2005 年
参加“世界献血日”《爱心飞翔》大型公益活动获得各界好评
2006 年
应美国著名乐队Ozomatali邀请,用二胡演奏参与他们专辑的录制工作。
2007 年
与美国著名儿童歌唱家瑞德为“美德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做推广活动,成为美德工程的形象大使。
2007 年
发起“儿童时装表演” 爱心活动,为孤儿院募捐;
目前正在与著名制作人KC porter合作程琳新专辑,其中邀请中国和美国最具实力的音乐人和乐手参与跨国制作。 [编辑本段]成名歌曲小螺号、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风雨兼程、熊猫咪咪、酒干倘卖无、趁你还年轻、新鞋子旧鞋子、好小子、信天游、回家、梦红楼、只有这一个地球等等。
⑺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的高占军的资料
高占军演绎者名叫张天星
张天喜,1955年出生。原籍河北安平,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68年就读于哈尔滨市第八中学。1974年在黑龙江省宾县唐房公社插队劳动。期间,被著名演员张良看中,1975年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看片仔细的网友,可能会发现,影片《小螺号》中张天喜客串过一个边防战士,没几个镜头。1979年在影片《黑面人》中饰王林,戏不多。1980年,在影片《第十个弹孔》中饰石小锁,这角色其实是反角,送情报被敌俘虏,经不住拷打说出了组织秘密。1982年,在《白鸽》中饰有觉悟、有思想的青年徐力,第一次担任主角。
1983年,在《预备警官》中饰警校学员刘大川。1984年,在《他在特区》中饰晓波,并在《雅马哈鱼档》中饰个体户阿龙。《雅马哈鱼档》是他代表作,导演是张良,张原定全部用非专业演员,可能是师徒关系吧,最后还是用了张天喜。表演准确质朴、真实可信,得到了较高的评价。1986年,第二次在张良执导的影片《逃港者》中饰逃港后因生活所迫沦落为土匪的王盛一角,表演也见才气。
1987年,在《十五的月亮》中饰某部指导员方华。1988年,在《花街皇后》中出演个体户司机阿威,又一次担任男主角,表演生动,动作准确。影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还有《张灯结彩》等影片。张在银幕上饰演的大多是潇洒的青年男子,追求多样化的表演风格。另,在电视剧《红线记》、《小夜曲》、《枪口下的搏杀》、《情魔》中饰演角色。1987年获得过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曾担任珠影演员剧团团长。
⑻ 河南都是有那些明星
赵雅芝,国际级演员、慈善家。成名作《上海滩》/*开封·河南
马艳丽,世界名模、著名服装设计师。/*周口·河南
释小龙,著名青年演员、武术冠军。成名作:《旋风小子》/*郑州·河南
刘丹,著名演员(已逝)、琼瑶女郎。成名作:1998版《还珠格格》/*郑州·河南
李瑞英,国际主持人。大事记:《新闻联播》/*濮阳·河南
陈鲁豫,国际主持人。大事记:《香港回归直播》《戴安娜王妃葬礼》/*周口·河南
陈中,奥运会冠军(跆拳道)。/*焦作·河南
陈 明,大陆歌坛早期举足轻重的天后级人物。代表作:《快乐老家》 /*洛阳·河南
王洛勇,素有“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剧样样精通;而且有教授、演员、导演、编剧多重身份。代表作:《焦裕禄》《走过旧金山》/*郑州·河南
张檬,中视协演员工会理事。代表作:《天涯明月刀》/*郑州·河南
向 梅,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上海影协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女篮五号》《西游记》 /*巩义·河南
小香玉,国家一级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学会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艺术顾问。代表作:《白蛇传》/*郑州·河南
寇世勋,著名演员、并获金鹰奖海外华人港台演员最高荣誉特别奖。代表作:《昨夜星辰》/*洛阳·河南
程 琳,著名歌手。代表作:《小螺号》/*洛阳·河南
张丰毅,著名演员。代表作:《骆驼祥子》/*南阳·河南
海陆,青年演员、新琼瑶女郎。代表作:《新还珠格格》系列
李东学,青年演员。代表作:《甄嬛传》
王斑,青年演员,曹颖的男友。代表作:《新女驸马》
樊凡,青年歌手。代表作:《等不到的爱》
莫熙儿,青年演员。代表作:《青春失乐园》
李 娜,青年歌手。代表作:《青藏高原》
李瑞,童星演员、儿童作家。代表作:《快乐星球Ⅰ》《快乐星球Ⅱ》-丁凯乐;出版书籍:《快乐我做主》/*郑州·河南
孙格,童星演员。代表作:《快乐星球Ⅰ》-莲蓉包《辛亥革命》-小凤仙/*郑州·河南
张子枫,童星演员。代表作:《唐山大地震》《心术》-小方登/*·三门峡·河南
张兆艺,童星演员。代表作:《快乐星球(1-5部)》-冰柠檬/*郑州·河南
邢凯轩,童星演员。代表作:《快乐星球(1-2部)》-多面体/*郑州·河南
王新博,童星演员。代表作:《快乐星球(1-2部)》--胖哥/*郑州·河南
⑼ 电影《小螺号》观后感
真的很佩服导演叶京。他说自己就是怀旧的无可救药的人,因此,他把自己的青春曾经经历过的故事用很艺术的形式给表现出来。与血色浪漫一样,同是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军区大院、玩主、碴架、拍婆子。到现在为止这是我看过感觉最好的两部关于那个时代作品之一,另一是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
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也正好是父辈的那一代。隐约的记得小时候父亲讲关于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而青春剧的人物就生于那个时代,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那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青春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我喜欢那群伴随着革命电影长大的孩子惯用电影台词激励人生,为了打架进拘留所会想到渣滓洞,伙伴们内讧会想到甫志高,谁要是生病受伤了会说列宁同志已经发烧了,他已经咳嗽了,大量引用南斯拉夫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及其他战斗片里的台词,到改革开放的广州被流氓欺负了打架都会对伙伴喊“你们撤退我掩护,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就连被拘百无聊赖的牢房里都会背诵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里的台词……我非常怀念那个时代的精神,哪怕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其实这些电影在我们成长的时代大部分都没有看过,有些看过了不懂早就忘记了,但我看着他们的演绎似乎是被他们提醒着忽然看懂了那些影片。
还不得不提一下青春剧里的音乐。片头音乐和在剧中的背景音乐中最常听到用大提琴来演奏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无比的怀旧。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动。剧中后面还有吉他演奏版的。羽凡自弹唱的《往事只能回味》,怀旧味道更浓,静静的聆听,随着音乐就能把你带到回忆里。
导演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里面的背景音乐是不同的。人们的装扮也符合时代的标志。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能听到更多熟悉的歌曲,《金梭与银梭》、《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小螺号》等等很多。大家戴着蛤蟆镜,但蛤蟆镜上的商标一定不能揭的,模仿《大西洋底来的人》,穿着喇叭裤、放着录音机在家学跳交谊舞的情景。还有昔日骑着自行车、拎着棒子查架的孩子们已经改成是背着吉他来查琴——吉他弹唱比赛,而且是PK赛,两伙轮着来,你方唱罢我方上,哪方输了不服气就会去搬救兵或改天再约,胜利方一定会吉他弹唱高歌《啊朋友再见》为他们送行……这情景简直太有趣太生动了。
再来说说青春剧中的人物。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打着血色浪漫2来做宣传的,我觉得和血色浪漫还是不一样的。血色浪漫里突出的是钟跃民这个人物。而青春剧里的人物有很多,每个角色看似都不可或缺,且每个角色的形象都很出彩,包括像吴胖子,老将和瘸子王匡林这样的配角。
现在就以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为线索,回顾一下故事和对人物的感觉。
⑽ 49年以后所有国产电影名字
1950年( 27部)
1赵一曼★
2光荣人家
3卫国保家
4红旗歌
5钢铁战士★
6刘胡兰★
7高歌猛进
8辽远的乡村
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
10白毛女 ★
11人民的战士
12保卫胜利果实
13在前进的道路上
14吕梁英雄
15鬼神不灵
16民主青年进行曲
17女儿亲事
18和平保卫战
19农家乐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训传
23太平春
24思想问题
25我这一辈子★
26腐蚀
27生命交响曲 1951年(17部)
1鬼话
2新儿女英雄传★
3陕北牧歌
4走向新中国
5女司机
6胜利重逢
7团结起来到明天
8上饶集中营★
9海上风暴
10翠岗红旗
11两家人
12我们夫妇之间
13姐姐妹妹站起来
14红楼二尤
15关连长
16彩风双飞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时候
2六号门★
3一贯害人道★
4龙须沟★
5南征北战★
6方珍珠
7美国之窗
8劳动之花 1953年(8部)
1丰收
2草原上的人们 东影★
导演: 徐韬
乌日娜 恩和森 树 海 叶贺 广布道尔基
3结婚
4智取华山★
5金银滩
6为孩子们祝福
7纺花曲
8太阳照亮红石沟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机
2春风吹到诺敏河
3沙家店粮站
4土地
5无穷的潜力
6一件提案
7鸡毛信★
8斩断魔爪
9三年
10伟大的起点
11淮上人家
12渡江侦察记★
13山间铃响马帮来★
14一场风波
15不能走那条路
1955年( 16 部)
1祖国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击队★
6罗小林的决心
7董存瑞 ★
8怒海轻骑★
9哈森与米加拉
10天罗地网★
11水乡的春天
12青春的园地
13湖上的斗争
14闽江橘子红
15南岛风云
16宋景诗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踪★
2扑不灭的火焰★
3新局长到来之前
4马兰花开★
5哥哥和妹妹
6马
7妈妈让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节的人 ★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岭★
12国庆十点钟★
13祝福★
14为了和平
15春天来了
16小白旗的风波
17秋翁遇仙记★
18谁是凶手
19母亲
20落水记
21小伙伴
22李时珍★
23两个小足球队员
24铁道游击队★
25家★
26沙漠里的战斗
27这决不是小事情
28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 1957年( 33部)
1暴风雨中的雄鹰★
2寂静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剧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师
6芦笙恋歌★
7边寨烽火
8寻爱记
9地下尖兵 ★
10复试
11青春的脚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箫横吹 海燕
14球场风波
15牧童从军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谊长★
19女蓝五号★
20雾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寻宝记
23凤凰之歌
24护士日记★
25乘风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战斗里成长★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战前夜★
32穿山巨龙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圆★
2民兵的儿子
3红孩子★
4水库上的歌声
5党的女儿 ★
6徐秋影案件
7悬崖
8古刹钟声★
9她爱上了故乡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长
12黎明的河边★
13东风
14心连心
15患难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并肩前进
18画中人★
19列兵邓志高
20服务员
21新的一课
22帅旗飘飘
23春水长流
24伤疤的故事
25快马加鞭
26天下无难事
27红领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宝山之歌
30风筝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亲记
34山里的人
35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颂
38平凡的事业
39夜走骆驼铃
40红色的种子
41深山里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战斗的山村
45翠谷钟声
46聪明的人
47谁是被抛弃的人
48第三次实验
49钢人铁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报告
52长青树
53兰兰和冬冬
54三毛学生意
55铁窗烈火★
56大跃进中小主人
57前方来信
58布谷鸟又叫了
59千女闹海
60林 冲★
61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个命
63英雄赶派克
64重要的一课
65两个巡逻兵★
66苗家儿女
67长虹号起义★
68鲁班的传说
69三八河边
70爱厂如家
71三个战友
72黑山狙击战★
73长空比翼★
74英雄虎胆★
75渡江探险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电波★
79返老还童
80金铃传★
81海阔天空
82狼牙山五壮士★
83县委书记
84阳关大道
85社会主义第一列车
1959年(61部)
1船厂追踪
2钢铁飞车
3康庄大道
4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
5锡城的故事
6笑逐颜开
7试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风从东方来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黄河飞渡
14云雾山中★
15青云曲
16海上神鹰
17金玉姬
18换了人间
19战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欢歌
21前 哨★
22林家铺子★
23无名岛★
24矿灯
25飞越天险
26风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粮食
30绿州凯歌
31好孩子
32黄浦江的故事
33聂耳★
34今天我休息★
35万紫千红总是春★
36向海洋
37乔老爷上轿★
38林则徐★
39老兵新传★
40钢铁世家★
41春满人间 ★
42沙漠追匪记★
43地下少先队
44香飘万里
45地下航线 ★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队★
48江山多娇
49海鹰★
50万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岛
53赤峰号
54友谊
55战上海★
56渔岛之子
57雪海银山
58天山歌声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赶
61两个营业员 1960年(47 部)
1鸿雁
2太阳刚刚出山
3昆仑铁骑
4再生记
5铁道卫士 ★
6烽火列车★
7神秧手
8羌笛颂
9我们是一代人
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义★
13春暖花开
14耕耘播雨
15红旗谱★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闯 关
19激 流
20马兰花★
21摩雅傣★
22她们的心愿
23风流人物数今朝
24向阳花开★
25十二次列车
26三八线上★
27林海雪原★
28红鹰展翅
29勐垅沙★
30奇 袭★
31英雄诗篇
32新队员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银花
35永恒的友谊
36抗旱曲
37草原风暴
38两代人
39嘉陵江边
40亲 人
41父子俩
42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
43他们在战斗
44绣江山
45刘三姐★
46十级浪
47 地下航线 ★ 1961年(20 部)
1马戏团的新节目
2万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礼物
5洪湖赤卫队★
6暴风骤雨 ★
7北大荒人
8 51号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红色娘子军★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乌江★
14碧空雄师
15巴山红浪
16延安游击队
17达吉和他的父亲 ★
18远方星火
19风雪大别山★
20鸡毛飞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风云★
3炉火正红
4花儿朵朵★
5昆仑山上一棵草 ★
6停战以后 ★
7阿娜尔罕
8锦上添花★
9李双双★
10魔术师的奇遇★
11女理发师★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
14东进序曲 ★
15哥俩好★
16槐树庄★
17地雷战 ★
18鄂尔多斯风暴
19碧海丹心 ★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来客★
2自有后来人
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4满意不满意 ★
5两家人
6冰雪金达莱
7汾水长流
8红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张嘎 ★
11兄妹探宝
12飞刀华★
13如此爹娘
14北国江南
15红 日 ★
16水手长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
18宝葫芦的秘密 ★
19蚕花姑娘 ★
20球迷
21野火春风斗古城★
22农奴★
23抓壮丁★
24怒潮 ★
25夺印 ★
26跟踪追击 ★
27桃花扇 ★
28七十二家房客 ★ 1964年(24部)
1独立大队 ★
2兵临城下 ★
3英雄儿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队员
6小 铃 铛★
7青年鲁班
8小二黑结婚 ★
9千万不能忘记
10草原雄鹰 ★
11青山恋
12阿诗玛 ★
13丰收之后★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问题
16霓虹灯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边激浪
20带兵的人
21雷 锋★
22分水岭
23逆风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会计
2浪涛滚滚
3三进山城 ★
4小足球队
5景颇姑娘 ★
6黄沙绿浪
7特快列车 ★
8这是我应该做的
9青松岭 ★
10年青的一代 ★
11路考
12柜台
13烈火中永生 ★
14舞台姐妹 ★
15山村姐妹
16打击侵略者★
17红色背蒌
18苦菜花 ★
19龙马精神
20秘密图纸 ★
21地道战 ★
22天山的红花 ★ 1966年中国拍摄的电影
1雁红岭下 ( 长影 导演 常甄华 主演 赵文瑜 张园 史健 )
2红色邮路
3女飞行员
4红石钟声
5他们在成长
6大浪淘沙
7战洪图★ 1966-1970年间主要拍摄反映各条战线伟大成就的纪录片,片名都是《新闻简报》第XX期,一般都不长,在放映其它国产或者外国电影(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之前放映。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京剧)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京剧)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京剧)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
《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
《杜鹃山》(京剧)、《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
《火红的年代》、《无影灯下颂银针》、《渡江侦察记》(重拍)、《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
《闪闪的红星》、《平原作战》(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创业》、《钢铁巨人》、《平原游击队》(重拍)、《向阳院的故事》、《半篮花生》(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
《决裂》、《海霞》、《红雨》、《草原儿女》(舞剧)、《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
《战船台》、《春苗》、《第二个春天》、《小将》、《人老心红》(淮剧)、《拣煤渣》(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沂蒙颂》(舞剧)、《激战无名川》、《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金光大道(上集)、《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碧海红波》、《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小螺号》1976年40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7部:
《反击》、《山花》、《沸腾的群山》、《宝莲灯》(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
《欢腾的小凉河》、《年轻的一代》(重拍)、《磐石湾》(京剧)、《征途》、《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审椅子》(京剧)、《新风歌》、《金锁》、《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吕剧)、《三定桩》(莱芜梆子)、《小店春早》(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南海长城》、《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南海风云》、《红云冈》(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
《雁鸣湖畔》、《芒果之歌》、《长空雄鹰》、《锁龙湖》、《山村新风》、《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枫树湾》、《山里红梅》、《红霞万朵》(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寄托》、《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 暂时只能从网上找到1950-1976年的电影,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