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娱乐圈里不靠父母的星二代,有演技有作品,他们分别是谁呢
星二代大有人在,但坑爹的多,平庸的多。能担得起“优秀”二字的很少,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优秀的星二代吧。
虽然陈道明老师在娱乐圈拥有很高的名气,但是对于他的家庭却鲜有提及,这大概也是陈道明老师想要个给家人一份安稳和保护的缘故吧,毕竟很多演员都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职业对家庭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对于陈格是他女儿一事,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的女儿,陈格也是非常优秀的,她的演技虽然算不上特别的惊艳,但是她却一直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演技,从跑龙套到如今演技可圈可点的小花,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知道她的家庭背景以及她的所作所为后,她还被称为最励志星二代。
其实陈格在舞蹈方面也是很优秀的,曾参加中国第七届艺术节舞蹈演出获得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是《红楼梦》的出演过贾宝玉一角、在《玉蜻蜓》扮演过沈贵升、在《画中情》中饰演了汤百夫等评价不错的角色。
B. 王君安的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玉蜻蜓》、《红楼梦》、《天雨花》、《盘妻索妻》、《牡丹亭还魂记》、《柳永》等。
王君安,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70年6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学艺,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专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悉心传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并得到“尹派”早期传人尹小芳为她指导排戏,成长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主要演员和“尹派”艺术的第五代优秀传人。她在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届戏剧会演、福建省首届艺术节、1988年福建省属剧团创作会演中皆获演员奖。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在福建省越剧青年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获一等奖,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戏曲演员,并获首届“水仙花”演员奖。在1990年华东地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的称号。1993年主演《玉蜻蜓》获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1994年获第四届文华表演奖、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鉴于她对戏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团福建省委颁发的“新长征突击手”和省直机关的“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
王君安,越剧“皇帝”尹桂芳第五代嫡传弟子,1986年出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而蜚声上海滩,1996年,就在她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赴美留学。此后,她和越剧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如今,王君安重返福建芳华越剧团,担纲主演《玉蜻蜓》,重现尹派越剧的魅力。
王君安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经过6年的学习,第一次担纲的大型演出是1986年,整个芳华越剧团在上海出演《红楼梦》,她扮演贾宝玉。王君安说,“没想到上海的观众这么疯狂”,她说的疯狂,是说首演那次的36次谢幕———《红楼梦》的演出赢得了全场上海和全国各地戏迷、戏曲专家长达23分钟的掌声,“观众迟迟不愿离开”,王君安回忆说,当时年纪还小,除了紧张,除了高兴,就没有时间来想其他的事情了。于是,在上海,《红楼梦》足足演出了一个月,每场都是座无虚席。
正是这一次表演,王君安的名字从芳华越剧团一下子为全国戏迷所熟知,年仅16岁的王君安在戏迷看来,虽然在台上是一个风雅翩翩公子,但是台下则完全是一个“孩子”,所以,很多戏迷给王君安送去了布娃娃、毛绒狗熊等礼物,以答谢她的精彩演出。
20年后,王君安再次感受到了戏迷的热情,在芳华越剧团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演出上,从美国归来的王君安演出了尹派名剧《盘妻索妻》,来自全国各地的“君安迷”会聚到了福州芳华,王君安状态一如当初,剧场中掌声、喝彩不断。
来观看演出的观众中,依然有不少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福州的戏迷,不过,和以前相比,年轻的面孔更多了。在王君安离开中国的10年间,不少年轻的越剧观众只能通过以前留下的视频来认识、了解这个当年风靡越剧界的当家女小生的风采。让王君安更加感动的是,这些观众还自发准备了荧光的牌子———“君安盼君归”,王君安当时就觉得“观众这么捧场,这个情是一定要报答的”。
王君安是尹桂芳的嫡传弟子,深得尹派小生表演精髓,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观众也非常接受王君安,甚至还有好几位专程从美国赶来福州看王君安演出的老华侨,这个“场”捧得够大了,王君安特意为这几位观众买好了前排的戏票,答谢他们的情谊。这么做,也是为了报答她的老师尹桂芳。实际上,这几位观众就是尹桂芳的忠实戏迷,王君安在美国期间,尹桂芳还联系到这几位老戏迷,让他们有条件的话照顾一下她这位得意门生。
飞赴美国是1996年的8月,王君安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当时,她已经成为芳华越剧团的当家小生。在福建的多年苦练,以及在上海的几年进修,王君安一直是在尹桂芳的指导下学习越剧,并且在《红楼梦》一炮打响后,相继担纲主演了《玉蜻蜓》等传统尹派名剧,艺术上已经从崭露头角变成了当家小生。正当她的艺术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她却做了一个很让人吃惊的决定,去美国留学。
为什么去美国留学?很早王君安看到别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很羡慕,而11岁就进芳华学艺的王君安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也应该加强。于是,正好有一个机会能去美国,就毫不犹豫地申请了,“我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王君安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
在事业的高峰期转行,这在旁人看来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决定,而在王君安选择的时候,同样是她的老师尹桂芳支持了她,于是,王君安暂别越剧舞台。不过没想到一别就是10年。到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后,王君安本打算学习一些跟艺术相关的专业,不过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何不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呢?于是,她下定决心学习财经,5年的苦读,她终于完成学业,而她当年的梦想“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早就成为了现实。
王君安的走,是默默无闻的,而在美国,她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女孩,她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她的过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学业,并且还拿着她的学历证书,在西海岸的加州做了5年财经业的工作。
在美国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间蒸发”,没有参加国内越剧表演,而在工作后,王君安才间或参加一些国内的演出,而基本上都是纪念尹桂芳的表演。
一代越剧大师尹桂芳是在2000年逝世的,当时,还在美国的王君安没有回国见老师最后一面,这让王君安至今抱憾,所以,对于尹桂芳的纪念活动,王君安每次都会参加。
王君安有一个比喻说,君是一个尹加一个口,安是一个女的带着小生的帽子,所以她和尹桂芳,和尹派小生的缘分是天注定,“天生应该唱尹派小生”。在芳华,尹桂芳对王君安的培养非常悉心,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从一个脚步到一个眼神,尹桂芳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也要亲力亲为,排练《红楼梦》,尹桂芳更是每次排练都要去亲自指导。
对于“师”这个词,王君安的理解比世间绝大多数人都要透彻,尹桂芳对于王君安来说,不仅是教唱戏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王君安还记得,尹桂芳是一个“洋派”的人,在上海经常请学生吃炸猪排,老师和学生之间其乐也融融,这种梨园师徒之间的情谊,是一般的学校基本上不能感受到的。
尹桂芳一生经历坎坷无数,所以,对于王君安当初选择留学,唯有尹桂芳是支持的,有戏迷评论说“戏曲演员的成长轨迹太单一甚至贫乏了,固然执著专注,但缺失的东西也不少。戏曲是文化的一类,没有足够的底蕴和阅历,容易卡在某种程式化理解上”。这也是尹桂芳看到的,所以给了王君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把王君安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芳华越剧团的演员名单里面,期待她的归来。
在美国的10年,王君安感慨说,“自己也真的长大了,以前不觉得,现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的伟大,所以,来国内演出过几场,看到尹派戏迷的热情,也看到国内越剧发展的现状,她觉得,自己有责任重返芳华,正尹派之源,将尹桂芳一手创办的芳华发展得更好,也算是尽孝了。”
王君安正在排练《玉蜻蜓》,所以找个时间采访真的很不容易,在周六下午彩排前,趁着道具师准备桌子椅子等道具的当口,记者采访了王君安,听她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地讲述在美国的经历———倒是她独闯美国的经历足够让记者叹服。
虽然在美国呆了10年,并且从事的是财经方面的工作,但一回到福州,回到剧团,王君安立即进入状态:“虽然福州的生活条件并不很好,排戏也真的很辛苦,但是剧团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说话间,台上一个剧组人员拿起麦克风说了一个通知,晚餐后还要继续排练,剧组订了盒饭,边吃边排。不过,这不也是幸福的工作吗?
回国后,王君安推出两张个人专辑《爱》、《尹韵风流》、《爱》获得了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该专辑为六碟装,共收录了《盘妻索妻》、《何文秀》、《沙漠王子》、《红楼梦》、《玉蜻蜓》、《风流才子》、 《天雨花》、《秦楼月》等尹派经典名剧中的经典唱段共计22段,经王君安本人亲自整理曲谱、并力邀作曲家陈国良老师为其重新编配、录音。其中,还特别邀请到她从小的黄金搭档、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敏小姐倾情合作了一碟对唱曲目。
她曾获得第16届福建省戏剧汇演演员奖,第17届福建省戏剧汇演表演奖,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牌奖。在1990年华东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玉蜻蜓》,获文化部颁发的第4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同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然而正当王君安一路走红时,26岁的她却做出了一个突然决定——离开舞台、赴美留学。说起此事王君安颇有些无奈,当时遭遇的一连串不如意让她感觉到在事业的发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间,于是没有过多的犹豫,王君安选择了出国。现居美国。
王君安舞台剧目一览表:1984年《滕玉公主》王君安饰诸子鱼。1984年《沙漠王子》王君安饰沙漠王子。1984年《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 1984年《何文秀》王君安饰何文秀。1986年《红楼梦》王君安饰贾宝玉。1988年《芳馨天涯》王君安饰唐海生。1990年《玉蜻蜓》王君安饰申贵升、徐元宰。1991年《天雨花》王君安饰左维明。1991年《秦楼月》王君安饰吕贯。1992年《皇后易嫁》王君安饰杨仁郎。1992年《风流才子》王君安饰唐伯虎。1994年《一夜皇妃》王君安饰皇帝。1995年《宋弘传奇》王君安饰宋弘。
C. 陈道明的女儿陈格演过什么电视
截止到2019年8月,陈格没演过电视剧。
成长经历:
1985年,杜宪和陈道明的女儿出生,起名格格。名字是外公给取的,出自王阳明的诗句。13岁只身一人赴英国求学。
2003年,陈格艺术学校毕业后考进市艺术团,成为越剧团青年演员兼舞蹈演员。曾代表其他单位参加中国第七届艺术节的舞蹈演出获二等奖。
(3)玉蜻蜓电影演员扩展阅读
陈格家教:
杜宪和陈道明对孩子的感情都一样,但表达的方式不太一样。杜宪是悉心呵护和关怀,而陈道明则是一个严父,孩子非常怕他。
他们家一贯讲“严父慈母”,母亲牵挂得更多一些,照顾得更多一点,父亲原则性更强一些,在大的方面给一些指导。但是陈道明后来发现这样做不行,他管孩子太严,孩子长大开始“记仇”了。
杜宪笑着说:“大家都说,陈格的对象比较难找。为什么呀?因为有这么一个凶恶的老岳父在后面,谁敢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格
D. 她爸爸是陈道明,多年来不拼爹不炒作,难怪能这么优秀,她究竟是谁
她就是陈格,她在圈内一直是稳步的发展,有过舞台剧和话剧表演的经历,与很多知名人物,都有过合作,对她的父亲,却一直没有任何的提起。其实她的父亲,正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男明星陈道明。
而这种性格在出道之后也一直保持了下来,如今的陈格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她成为了一名越剧团的舞蹈演员,事业上发展很是顺利。而与当下的一些只在乎名气不注重增强自身实力的明星们来说,陈格才算是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的演员。
E. 我最近看了吴铁军演的《玉蜻蜓》,感觉还挺不错的诶,有谁可以给我讲讲一些关于吴铁军的事吗
吴铁军我不是很了解,我只知道他除了演过《玉蜻蜓》外,还演过《双珠凤》和《清风亭》,他的师傅周东亮我更了解些,周东亮在2014年的时候收了吴铁军当徒弟。周东亮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是当代锡剧领军人物,是江苏省锡剧团著名的演员,国家的一级演员哦,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更是被人称为“锡剧王子”。师傅这么强大,那他收的徒弟肯定也不是什么平凡之辈
F. 陈格演过哪些电视剧
《玉蜻蜓》。
陈格,女,汉族,演员,出生于1985年,陈道明和杜宪的女儿。13岁就被送到了英国读书 ,陈格的名字是有学问的姥爷给取的,出自王阳明的名句,主要作品《玉蜻蜓》。
相关信息:
1985年,杜宪和陈道明的女儿出生,起名陈格。那时陈道明主演的末代皇帝播得正火,很多人都以为他们女儿的名字与陈道明扮演的角色溥仪有关。其实孩子的名字是有学问的姥爷给取的,出自王阳明著作中的名句。陈道明夫妇谁也没想把孩子往“公主”上培养,一切都由着孩子自由成长。格格13岁便只身一人赴英国求学。不过习惯低调的陈道明夫妇对女儿也是一样。
G. 玉蜻蜓的演出历史
1917年7月17日,男班梅朵阿顺班上演于上海镜花戏园,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常演剧目。
1934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男班月月红、王永春演唱的《游庵认母》唱片1张。
1936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王杏花唱〔正调〕的《志贞哭图》唱片1面。
1937年至1939年,丽歌及百代唱片公司先后灌制了施银花、屠杏花演唱的《前游庵》、《庵堂认母》唱片各1张,施银花和赵瑞花演唱的《志贞哭图》唱片各1张,李艳芳演唱的《十二抽屉》唱片1面,筱丹桂、张湘卿演唱的《玉蜻蜓》唱片共2张。
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时浙江演出团取其后游庵情节,改编成越剧折子戏《庵堂认母》。由陈静改编,陈静、姚传芗导演,获剧本二等奖、导演奖、音乐演出奖。
静安越剧团1981年演出全本《玉蜻蜓》,傅骏改编,参考评弹话本和多种地方戏剧本。全剧着重写青年女尼思凡动情,产子遭难,别子痛心,认子不能,终以身殉的悲惨遭遇,赞扬平凡妇女的善良心灵和牺牲精神,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金风导演,贺孝忠编曲,张坚安舞美设计。戚雅仙主演后志贞,周雅琴、朱祝芬演前志贞,杨文蔚演徐元宰。1981年10月首演于美琪大戏院,11月参加上海市第一届戏剧节获作曲奖和乐队演奏奖;杨文蔚、周雅琴、朱祝芬获表演奖和青年演员奖。戚雅仙与杨文蔚合灌录音带《玉蜻蜓》,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
1983年戚雅仙和毕春芳合演《玉蜻蜓》“拒子”、“认子”,由上海电视台摄成艺术纪录片,并作为赴香港参加中国戏曲节演出剧目。1989年金采风与毕春芳也出版录音带《庵堂认母》。
1991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又出版戚雅仙、毕春芳《认子》录音带。
1994年5月18日,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放了由傅骏、傅歆编剧,张佩俐、庞茂忠导演,肖雅、傅幸文主演的4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玉蜻蜓》。
1993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整理上演《玉蜻蜓》,获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优秀音乐设计奖,王君安、李敏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又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演员奖。同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王君安、李敏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