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首部金砖国家合拍电影《时间去哪儿了》
该部影片的监制、中国《逢春》部分的导演贾樟柯表示,“金砖五国”的概念有着重要的背景,就是五国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五国人民的生活情况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五个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智慧不同。这就为电影从业者提供了在相同处境的背景下,各国艺术家如何去看待生活,如何去看待社会的可能性。
金砖五国联合拍摄影片《时间去哪儿了》中国部分导演贾樟柯 摄影:张捷
Ⅱ 19日,《时间去哪儿了》上映
前两天,贾樟柯导演牵头的,由金砖五国导演联合拍摄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上映了。5个导演,5个短片,拍了同一个主题的命题作文。
记者看完片子最大的感受还是,这种集合式的电影真的很难有好的表现。首先几部片子风格不一,让观影感受比较难协调,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去哪儿》5部短片的质量相对参差不齐。虽然5个短片都是艺术片,但有故事让人看了想叫一声好,有故事看了让人想离场。
先来介绍一下这5个短片。5个短片大致按照“BRICS”的顺序排序,巴西(B)、俄罗斯(R)、印度(I)、南非(S),贾樟柯自己拍的中国(C)放到压轴出场。
第一个故事叫《颤抖的大地》,属于半纪录片性质,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2015年11月5日,巴西纳斯基拉斯州地一家铁矿公司的水库大坝坍塌,汹涌的泥石流冲毁了州上的数个小镇,上万居民无家可归。
短片以一个男孩和他的母亲为主角,男孩的父亲在灾难中不知去向,三口之家的平静被冲毁,男孩却不相信父亲已经离开了自己,每天都在等着父亲回来。
如果说满分是5分的话,我给这个短片打3.5分。导演的镜头运用、剪辑都比较成熟,主题也相对严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故事使用了纪录片的手法,情节性相对比较弱,很难让人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第二个故事是俄罗斯导演拍的,叫《呼吸》,也是5个故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
短片的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了茫茫的雪原,冰川覆盖,荒无人烟。女主角坐着一辆绿皮火车在雪原中行进,回到那个小屋里的家。这样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情感片《男与女》,主题也很像,讲了男与女之间压抑的关系。
小屋坐落在一个寂静的山谷里,同样清冷寂寞。家里,女主角那位情绪不稳定的酗酒丈夫,正在发脾气烧掉妻子的内衣。
妻子一回家,就和丈夫起了激烈的冲突。丈夫质问妻子,列车司机为什么要送他一个手风琴,是不是与列车司机有染?手风琴被丈夫烧坏了一个洞,妻子抱着破掉的手风琴在冰天雪地里独自坐着,拉着不成声的音调。
回到屋里,丈夫赌气融掉了两人的结婚戒指。两人扭打在一起,丈夫一路追着妻子出门,想要狠狠揍妻子一顿,没想到中途从高处摔下,哮喘发作,无法呼吸。
从这里开始,短片出现了神转折,妻子没有逃离丈夫,而是把丈夫拖回家,为他制作了简单的吸氧装置维持丈夫的生命;当她发现吸氧装置不太好用,就在丈夫喉管上轻轻割开了一个洞,插入橡皮管子,接上手风琴,拉着手风琴为丈夫的胸膛输入氧气。
不得不说这个情节实在是太脑洞大开了。勉强维持着呼吸的丈夫一顿一顿地问:“我,还能活,多少,时间”的时候,旁边拉着破手风琴的妻子说:“我就是你活着的时间。”
镜头推远,妻子的小屋依然在风雪里孤零零地伫立,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手风琴声,好像呜咽。妻子最终有没有停止拉手风琴?停止拉手风琴了又怎么办?这是留在片子最后的悬念,欲说还休。
有观众看完这部短片后这样评论:“联想起俄罗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这部短片可以说是极尽巧妙揭示了一种关系:受虐者长期为施虐者续命,而且这种续命供氧隐藏在演奏风琴这个看似浪漫的行为底下,讽刺的是风琴本是被施虐者禁止的娱乐。现在的问题是,无休无止的演奏到底能持续多久,要知道,一旦停止这种羔羊的弹奏,呜呼的将是长久的施虐者。”
这个段落也是我个人打分最高的,4.5分,当然,可能有一些个人审美的喜好在里面。
第三个故事由印度导演拍摄,叫《孟买迷雾》,相对来说是简单易懂,我个人打3.5分。
第三个故事讲了一位老人“钱多”,晚年时候儿女环绕,但没有人真的关心他的生活,直到他碰到了流浪儿童查理,才真正收获了关心、童真和快乐。
没想到,就在老人和查理建立了忘年的友谊之时,查理突然被人贩子绑架失踪了,老人遍寻查理无果,在郁郁寡欢中去世。
这部短片的优点在于,里面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很真实,让银幕外的观众也能感到快乐,且聚焦了印度当地严重的儿童失踪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但短片的败笔在于结尾,其实故事停留在老人寻找孩子的情节就可以了,观众完全能够知道怎么回事了;导演偏偏要安排老人死去,拍了葬礼的镜头,念了老人的遗言“只有你给过我开心和快乐的时间”来强行呼应主题,有种结尾还要点题做总结的刻意感,拉低了短片最后的观感。
第四个短片是南非拍摄的。情节真的几乎看不懂,也许是文化鸿沟太大了吧。
这部短片的名字叫《重生》,本身是科幻题材,讲了未来的一位女工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进入了时间机器穿越回南非的原始森林的故事。
首先我想说,科幻本身就是非常难拍摄的题材,南非本身电影工业并不发达,导致这部短片里的视觉效果相当惨不忍睹。短片的设定明明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但所有道具都充斥着廉价感,唯一比较值钱的竟然是空中飞舞的无人机,但无人机看上去比较像是西湖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的款式……既然是在未来,无人机的样子应该更时髦一些吧?
第5个短片就是贾科长本人拍摄的短片啦,我个人觉得非常一般,只能打2.5分。这个短片叫《逢春》,更像是平遥古城的宣传片和国家二胎政策的宣传片。短片讲了“平遥中年夫妻很纠结要不要生二胎”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男主扮成士兵与侠客过招,平遥古城的游客们拿着自拍杆欣赏节目(好的好的,我知道平遥古城可以看这样的节目了),拿着喇叭的导游大声介绍,“平遥古城有××千年的历史”(好的好好的我也知道了),赵涛饰演的女主角则打扮成宫女,在景区里表演节目、供游客欣赏……就这样强行宣传了一波平遥古城。
只要故事讲好了,这倒没关系,但贾科长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赵涛饰演的妻子一开始听了同事的怂恿,想生二胎,回去和丈夫一说,丈夫表示:生二胎太花钱啦,奶粉、尿布都要钱啊。赵涛不太高兴,两人纠结了一会,也不知道丈夫怎么想通了,回来劝赵涛:“要不咱生一个吧,钱的问题可以解决。”赵涛:“我老了,都38了。”丈夫:“剧组的贾导演说了,38岁在导演里只能算个中年,所以时间是相对的呀,这叫相对论。”观众:这个笑话真的不好笑……
有观众点出了《逢春》的问题,和印度那部《孟买迷雾》有点类似:“《逢春》在前半段表达得含糊其辞,到末尾,却仿佛赶场子一样靠赵涛直接用嘴说了出来。其实导演凭借片中的一些细节,从一开始就在像观众传达一种信息,就是片中的夫妻二人情感的淡化。柴米油盐酱醋茶,消磨了太多夫妻之间的感情,‘过日子’的心态,很容易最终把日子过得寡淡无味,死气沉沉,但二胎需要的是‘生’。夫妻关系处于‘死’的状态,又如何‘生’二胎呢?赵涛说:‘时间带走了我太多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就能把时间带走的东西拿回来。’这几句末尾吐露的心声,‘点名中心、总结全文’的意味太强了,其实靠演员出色的表演和导演稳健的叙事就能表现,难道观众看不出来吗?”
也许,还是篇幅太短了吧。
Ⅲ 时间都去哪儿了电影剧情介绍 时间都去哪儿了电影演员
《时间都去哪了》
是车径行导演,杨紫、郭品超、焦恩俊、高雅轩主演的一部青春爱情电影。该片围绕时间流逝之下几位主人公的亲情、爱情和人生轨迹而展开的感人故事。
Ⅳ 时间都去哪了这部电影什么时候拍摄的
拍摄日期:2014.6.28—2014.8
《时间都去哪了》是深圳悠悠岁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景德镇智博影业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青春爱情影片,由车径行执导,孙昌文、丹容编剧,郭品超、杨紫、焦恩俊、高雅轩主演。
该片以男主角的视角之“回溯式”来建立起现代电影叙事格局,围绕时间流逝之下几位主人公的亲情、爱情和人生轨迹而展开感人故事,从而对已经流逝的生活和时间进行深度意义的故事阐述。
上映时间:2015年8月7日
Ⅳ 电影时间去哪儿了剧情介绍
无从诠释的时间
文/梦里诗书
中、俄、印、巴、南非五国导演的联合执导,呈现的都是关乎于自己对“时间”的解读,但遗憾的是这种方式却并没有在《时间去哪儿了》里去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去赋予何般真正深刻的意义,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的五个短片故事,使电影难免充斥着强行扣题的尴尬。
《时间去哪儿了》给我的感觉是一部犹如在坐过山车般的电影,其有着出色的华章,同样也有着聱牙诘曲的枯燥,如果来给电影排序,俄罗斯导演阿历斯基·费朵奇科的《呼吸》无疑是正电影中的华章,短片故事缘起于丈夫怀疑妻子外遇后的打骂,结束于妻子用手风琴为丈夫的续命,而这把手风琴恰是丈夫错以的外遇对象送给她妻子的,妻子最后的一句“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时间。”成为了其对时间巧妙的点题。
稍显逊色的是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的《颤抖的大地》,电影故事取材自巴西地震后一个小男孩对父亲一定会回来的坚信,但地震灾变后满目疮痍的写实,死亡成为了这一短片沉重的基色,而时间在这部电影中的体现却又恰好是小男孩对父亲的期盼,这无疑也更为加深了灾变所给人带来的苦难,小男孩的坚守与苦难,俨然正是这一短片最为打动人心的所在。
贾樟柯的《逢春》与印度导演马德哈尔·班达卡的《孟买迷雾》,二者都只能算勉强的讲出了一个合格的故事,《逢春》的故事作为电影的压轴是颇为令人失望的,刻意的中国元素堆砌,充满说教意味的台词,都使电影显得生硬无比,而《孟买迷雾》的问题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这部短片是电影最为轻松的一章,但浮夸的表演与刻意的煽情,都使短片同《逢春》一样情感的表达是生硬的。
南非导演贾梅尔·奎比卡的《重生》是电影最为蹩脚的一篇,在这一篇章中,导演本预用宏大关乎人类文明的内容来探寻何为存在的真谛,但遗憾的是这位导演完全没有与之相符的能力,在《重生》里其即拿不出与这一命题相符的内容去填充其内在,也没有足够的制作成本去构建那未来世界的场景,于是空洞的故事与廉价的五毛特效,瞬间拉低了整部电影的层次。
《时间去哪儿了》并不是一部能去诠释时间的电影,相反为了迎合命题,除了俄的《呼吸》外,其他四个故事都只是作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如此看似高大上的国际合作,实则平庸而又冗长。
Ⅵ 电影《时间去哪儿了》主要讲了什么
《时间去哪儿了》是一部首次由五个“金砖国家”的电影导演共同合作而成的集锦长片,五国导演分别以“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创作一部电影短片,最后汇聚成为这部109分钟的故事片。
该片将于10月19日在全国公映。值得大家一看。
Ⅶ 怎么评价电影《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是一部首次由五个“金砖国家”的电影导演共同合作而成的集锦长片,五国导演分别以“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创作一部电影短片,最后汇聚成为这部109分钟的故事片。
至于《逢春》故事中有关年过四十还要生二胎的贫贱夫妻的悲哀,看似与时间主题无关,但是人类总是妄想追回时间,用当下的结果去弥补时间遗留的创伤,这种徒劳无功的追索,与其说是向时间挑战,倒不如说是人类自欺欺人,寻求一种心理平衡的唯心思想。但是,在时间无情的巨轮面前,人类暂时能做到的不也就只有这些吗?其中的禅意,或悲或喜,至少是一种态度,至于对错,倒也无足轻重了!
在喧嚣尘上的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像《时间去哪儿了》这样充满哲学思辨和探究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电影,或许注定很难成为票房爆款,但是作为电影对人性的思考,经过金砖五国五位导演的精心打造,却又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怎样的态度,珍惜时间,抓紧当下,都是绝对正确的!
Ⅷ 《时间去哪儿了》什么时间在全国公映
10月11日消息,首部由金砖五国导演合作拍摄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1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开启路演。贾樟柯在发布会上透露,这一影片将于10月19日在全国公映。
据介绍,这五位导演之所以合作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主要是因为这五个金砖国家都处在快速的经济发展期,五国人民生活状态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仍然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冲突。
贾樟柯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有能力也有远见、能够更加国际化地进行电影合作的时代,此次五个国家都派出了极具创造力的导演和演员参与拍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期待着公映日去观看!
Ⅸ 《时间都去哪了》小品是说的什么
小品中,主人公在不知不觉中,抱着手机刷着各种app,导致时间一晃而过,也让不少人感觉这个小品演的就是自己的日常,感觉被“内涵”到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由喜剧演员大锁和孙天宇共同演绎,小品一开始,深夜10点的时候领导打电话催稿,大锁向领导保证12点之前必交稿,由孙天宇饰演的拟人化“小微(阿信)”、“小博”、“阿抖”相继出现,经不住诱惑的大锁只能不断的说“那我就刷五分钟?”
结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从发表情包敷衍朋友约酒,屏蔽朋友圈广告、混得好的同行,随大流给领导点赞、给长辈点赞,点开“不看不是中国人”的被推软文章,矛头指向“小微”;到“热瓜”、“沸瓜”和“爆瓜”不同品种的品尝矛头直指“小博”。
接着大魔王“阿抖”登场,打卡网红店、三分钟电影解说、如何让男人为你花钱……各种短视频纷纷上阵;最后,大锁只能面对着“深夜emo(抑郁)”在“我是真的狗!”的狂喊中落幕。
解析
《时间都去哪儿了》真实演绎了现代社会人们是如何被手机APP绑架的,就像网友说的那样“所有APP都在挖空心思抢占用户时间,自己活成了它们的日活量”,引起观众巨大的共鸣,真正的把喜剧作品甚至整个文学作品领域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映出来。
而这种批判精神恰恰是现在很多文化作品逐渐失去的价值。在初舞台表演时,也是大锁和孙天宇,通过《偶像服务生》调侃讽刺了内娱选秀偶像节目的种种现象。
Ⅹ 电影《时间都去哪了》上映时间 林雨桐是谁演的
中文名
时间去哪儿了
外文名
Where has time gone?
出品公司
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
拍摄地点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导演
贾樟柯等
类型
故事片
片长
109分钟
上映时间
2017年9月
主要奖项
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艺术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