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帝国的毁灭
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毁灭》(Der Untergang)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之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份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㈡ 《帝国的毁灭》,元首是谁演的,现在多少岁了还有他知不知道他是鬼畜明星
布鲁诺·甘茨,瑞士男演员,最为知名的角色是在《柏林苍穹下》中扮演的天使和在《帝国的毁灭》中的希特勒。2010年,第23届欧洲电影奖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布鲁诺。
出生日期:1941年3月22日,今年73
他当然不知道,本身是德国人,又不上Nico或者AB站。
㈢ 《帝国的毁灭》求元首扮演者的资料·~~~
布鲁诺·冈茨 Bruno Ganz (又译作布鲁诺·甘茨),1941年 3月22日出生于瑞士苏黎世(Zürich-Seebach)。2004年在《帝国的毁灭》中饰演希特勒。
㈣ 电影<帝国的毁灭中>的那个背叛者希姆莱的全名和他之后的人生结局
作为第一部“正面”描绘希特勒的纪实性历史反思影片与德国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员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帝国的毁灭》引发的巨大争议要远远超过《华氏911》掀起的政治攻讦浪潮——希特勒是魔是神还是人?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十二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可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剧照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下,短短一个月有300万人被劝进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剧照
《帝国的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1920年生于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㈤ 希特勒扮演者去世,你还看过他哪些作品
布鲁诺·甘茨,一路走好
很多人因为《帝国的毁灭》的元首,而认识他。但在我心中,布鲁诺·甘茨依旧是《海蒂和爷爷》中慈祥的老年、《永恒与一日》中苦恼的中年、《柏林苍穹下》斗争的青年。
㈥ 二战这人是谁
这是希特勒最后一任私人秘书 荣格 女士
全名:Gertraud "Traudl" Junge(格特鲁德·特劳德·荣格,生于1920年3月16日 – 卒于 2002年2月10日 享年81岁) w德国元首最后一任私人秘书,服务于1942年12月至1945年4月 。
2001年4月,81岁的她接受了傅劳·琼格的采访,这次采访之后被制成影片《帝国的毁灭》
相关资料详见网络——特劳德·琼格 词条
以下为《帝国的毁灭》剧照:
㈦ 帝国的毁灭希特勒扮演者
电影《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中,扮演Adolf Hitler的是瑞士演员布鲁诺·甘茨(Bruno Ganz)。
主要参演作品:
1976:《O女侯爵》
1977:《美国朋友》
1979:《诺斯法拉图》
1980:《5%的危险》
1983:《白城》
1987:《柏林苍穹下》
1998:《永恒的一天》
2000:《逐梦郁金香》
2002:《爱泼斯坦之夜》
2003:《马丁·路德》
2004:《帝国的毁灭》
2006:《钢琴神童》(《想飞的钢琴少年》)
2007:《没有青春的青春》
2008:《时光之尘》
2008:《巴德尔和迈因霍夫》
2008:《生死朗读》
2009:《茱莉亚不见了》
2009:《伟大的雄猫》
2010:《黑暗中的色彩》
2010:《结束就是我的开始》
2010:《公用电话》
2010:《不明身份》
2011:《马上少女》(《Sport de filles》)
2013:《去里斯本的夜车》(《Night Train to Lisbon》)
2014:《失踪顺序》(《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