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大陆版经典电影《红楼梦》全部(所有)演员表谢谢
刘姥姥 —— 周空空
贾宝玉 —— 陆剑芬
林黛玉 —— 陆剑芳
贾母 —— 易半乔
贾政 —— 易萌乔
贾琏 —— 文逸民
王熙凤 —— 王谢燕
王夫人 —— 袁益君
薛宝钗 —— 王意逸
尤二姐 —— 范雪朋
周瑞家 —— 翁侠仙
贾代儒 —— 卓瑞棠
贾瑞 —— 蔡问津
李纨 —— 邢半梅
黄金莺 —— 王意曼
板儿 —— 邵方伯
平儿 —— 洪秀兰
雪雁 —— 易培琳
迎春—— 张素馨
惜春 —— 李定志
紫鹃 —— 王意文
晴雯 —— 陶雅英
玉钏 —— 王楚琴
袭人 —— 黄月如
鸳鸯 —— 袁婉玉
贾环 —— 陈少雄
平儿 —— 洪秀兰
雪雁 —— 易培琳
迎春 —— 张素馨
惜春 —— 李定志
紫鹃 —— 王意文
晴雯 —— 陶雅英
玉钏 —— 王楚琴
袭人 —— 黄月如
鸳鸯 —— 袁婉玉
贾环 —— 陈少雄
2. 老版红楼梦演员表
1987年播出的央视版楼梦演员表:
角色 演员
林黛玉 陈晓旭 饰演
贾宝玉 欧阳奋强 饰演
王熙凤 邓婕 饰演
薛宝钗 张莉 饰演
贾母 李婷 饰演
晴雯 张静林 饰演
袭人 袁玫 饰演
史湘云 郭霄珍 饰演
贾琏 高宏亮 饰演
秦可卿 张蕾 饰演
刘姥姥 沙玉华 饰演
鸳鸯 郑铮 饰演
王夫人 周贤珍 饰演
贾赦 李颉 饰演
贾探春 东方闻樱 饰演
尤氏 王贵娥 饰演
李纨 孙梦泉 饰演
贾惜春 胡泽红 饰演
王一贴 潘虹 饰演
薛姨妈 李凤英 饰演
薛蟠 陈洪海 饰演
赵姨娘 站爱霞、苏秋冬 饰演
茗烟 李楠 饰演
王善保家的 金淑媛 饰演
邢夫人 夏明辉 饰演
贾迎春 金莉莉、牟一 饰演
贾政 马加奇 饰演
贾瑞 马广儒 饰演
妙玉、姬玉 于晓林 饰演
张道士 谢凌霄、韩廷琦 饰演
贾珍 李志新 饰演
秋桐 沈璐 饰演
宝蟾 阎青妤 饰演
平儿 沈玲、罗莉 饰演
贾芸 吴晓东 饰演
紫鹃 徐丽霞、徐乐 饰演
尤三姐 周月 饰演
柳湘莲 侯长荣、齐克建 饰演
北静王 侯长荣 饰演
香菱 陈剑月 饰演
巧姐 李端、王瑄 饰演
板儿 李玥;李文辉 饰演
贾兰 房方 饰演
贾元春 成梅、黄璐璐 饰演
甄士隐 王忠信 王忠信 饰演
戴权 王忠信 饰演
柳嫂 陈力 饰演
贾蓉 杨俊勇、张云明 饰演
傻大姐 张海燕 饰演
薛宝琴 王羊 饰演
赵嬷嬷 金雅琴 饰演
薛蝌 刘豪 饰演
英莲 史可 饰演
尤二姐 张明明 黄璐璐 饰演
尤老娘 金文英 饰演
鸨母 金文英 饰演
焦大 孔芮 袁振平饰演
宝珠 王小杰 饰演
彩云 李曼 饰演
贾环 王蔚 饰演
林如海 郑乾龙 饰演
周瑞家的 孙彩虹 饰演
瘦子 赵玉秀 饰演
邢岫烟 李伊 饰演
赖升 徐奇 饰演
司棋 谷童 饰演
麝月 韩流流 饰演
彩云 李曼 饰演
蒋玉菡 侯华、陈志峰 饰演
跛足道人 王辉、韩廷琦 饰演
贾雨村 刘宗佑 饰演
静虚 白惠雯、麻淑云 饰演
南安太妃 孙桂珍 饰演
赖升 徐奇 饰演
贾敬 韩准、张伟 饰演
封氏 陈祖荣 饰演
卫若兰 蔡长旭 饰演
冯紫英 黄实 饰演
鲍二家的 赵红 饰演
卜世仁 杨振武 饰演
春燕 齐红 饰演
董婆子 张淑芝 饰演
芳官 孔繁洁 饰演
多姑娘 田韵春 饰演
丰儿 何莉 饰演
冯家仆人 张志斌 饰演
琥珀 张延 饰演
花自芳 耿首春 饰演
何婆子 郑利峰 饰演
四儿 周芸 饰演
霍启 王进忠 饰演
贾代儒 冼繁 饰演
贾代儒夫人 杨玉玲 饰演
贾蔷 罗立平 饰演
龄官 程荣 饰演
贾芹 马强 饰演
娇杏 张丽琳 饰演
钱大人 任大惠 饰演
电视剧简介:
1987年播出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本片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构建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上演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该剧已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3.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中国电影(1959年)
片名:万紫千红总是春
摄影:朱静
录音:苗振宇
美工:丁辰 傅淑珍
作曲:王云阶
剪辑: 沈传悌
化妆: 周梦蕾
导演助理: 毛吟芬
制片主任:吴承镛
演奏:上影乐团
指挥:陈传熙 张瑞芳....王彩凤
沙莉 .... 蔡桂贞
汪漪 .... 陆阿凤
范雪朋.... 刘大妈
黄晨 .... 薛翠英
王苏江.... 郑华
孙道临.... 郑宝卿
高博 .... 张阿福
陈立中 .... 戴妈妈
温锡莹.... 刘根发
智世明 .... 姚月仙 上海吉祥里的一群普通家庭妇女,积极参加了大跃进。她们纷纷要求走出厨房,走进工厂,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居民委员会主任戴妈妈理解她们的心情,全力支持她们。于是,街道上建起了托儿所、食堂和刺绣、缝纫、玩具生产组。
但是,这群家庭妇女的行动却遭到了各种落后思想的阻挠。王彩凤的婆婆刘大妈就不同意儿媳妇参加。解放前,刘大妈受尽了苦难。
解放后,儿子在工厂当了工人,一家大小有吃有穿,她要王彩凤好好守住这个家,不同意她参加生产组。王彩凤的丈夫刘根发与妈妈的意见不同,他支持妻子的主张。
刘大妈认为王彩凤不顾家了,非常生气,她找到戴妈妈说理。戴妈妈批评她的落后思想,使刘大妈受到教育。她亲眼看到里弄里的托儿所、食堂办得非常好,就放心地把孙子送进了托儿所,她和媳妇王彩凤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在吉祥里的另外一家,丈夫郑宝卿是一个有浓厚大男子主义的人,他阻止妻子蔡桂贞参加生产组。但蔡桂贞不顾他的阻挠,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后,担任了缝纫组的组长。
郑宝卿觉得妻子违背了他的意愿,竟然两次闭门,不让蔡桂贞进家门。
蔡桂贞忍无可忍,要与丈夫离婚。戴妈妈劝阻了蔡桂贞,并和蔡桂贞一起帮助郑宝卿认识了自己旧思想的错误,改变了轻视妻子的态度,他们的家庭生活变得美满幸福了。
缝纫能手陆阿凤虽然愿意参加缝纫组,但怕缝纫组借用她的缝纫机,就报名参加了刺绣组。当缝纫组为儿童教养院赶制棉衣时,陆阿凤心中惭愧,精神苦闷。
王彩凤和蔡桂贞以为她身体不舒服,送她回家休息。陆阿凤深受感动,自觉转到了缝纫组,并要把自己的缝纫机拿出来支援生产。冲破旧思想的束缚,生产组蓬勃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了。
蔡桂贞第一次拿到工资,请回家一幅毛主席的画像,代表生产组的全体妇女将画像高高挂在生产组的墙上。
妇女们深深感到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新社会才使她们走出了家门,有了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影片以“大跃进”时期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为题材,反映了妇女在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走出家门,加入工人大军,由过去里弄里的普通主妇摇身一变成大步流星、身穿制服的工人的动人画面。
影片用这个故事,批判了妇女不能与男子一样外出工作的传统封建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冲破旧观念的束缚、组织妇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沈浮(1905-1994),导演,又名沈哀鹃,天津人。
1924年考入天津渤海公司当演员,1933年进入联华影业公司,编辑《联华画报》,继而担任编导,先后编剧了影片《出路》、《狼山喋血记》、《天作之合》等并导演一批话剧。
4. 范雪朋的演艺历程
范雪朋1926年从影,在“友联”影片公司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娼门之子》,接着主演了《荔镜记》。从1927年至1931年,她以女侠客的姿态在银幕上出现。因在影片《儿女英雄》中饰演主角十三妹而走红,被捧为“武侠新星”。此后,她相继辗转于复旦、大华、天一、艺华等影片公司,拍摄了《红楼梦》、《林冲》、《七剑十三侠》、《舞宫春梦》、《掌上珠》、《红侠》等几十部纯属商业性的影片。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爆发。范雪朋停止拍片,到南京、天津等地演出舞台戏,其中的《啼笑姻缘》颇受欢迎。1933年冬,在左翼电影运动的推动与感召下,她与亲友合资组织了强华影片公司,并身体力行,改变戏路,拍摄了《觉悟》、《母亲》、《钟声响了》、《沦落》和《我们的生路》等影片,均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其中《沦落》,反映了当时农村凋敝的悲惨情景,遭到查禁,致使公司被迫倒闭。随后,范雪朋加入天一公司。这时武侠片已经衰落。她在“天一”主演了《舞宫春梦》、《黎明》、《杨柳村》等七八部影片。随着岁月的流逝,因年龄的关系,她改演中年妇女及老太婆角色。“天一”停业后,她到香港做了一年录音工作。回到上海后,进入“艺华”,出演了《三笑》、《观世音》等影片。在这些影片中,她多是扮演母亲角色,因此赢得了“大众母亲”的雅号。由于身体支持不了,1942年她从影坛消失。解放后,她积极参加上海剧影协会组织的学习活动,后在《妇女代表》、《归来》等剧的演出中饰演角色。1952年3月,她正式重返电影工作岗位,加入上影演员剧团,先后参加拍摄了《山间铃响马帮来》、《幸福》、《雾海夜航》、《布谷鸟又叫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十几部影片。1960年,她出席了全国第三次文代大会,并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1974年文革期间因肺癌逝世。
5. 范雪朋的初涉影坛
出生在封建大家庭的范雪朋并没有像传统女子一样被禁锢,而是在四岁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时选择了做一个自由女性。因为生活的贫困,读完小学的范雪朋便进入一家袜厂当工人,贴补家用。更可气的是,在未征得同意的前提下,母亲就做主把她许配给人。为了反对这场封建婚姻,她勇敢地逃离家门,只身投奔上海谋生,后通过小学同学徐琴芳的关系,进入了上海友联影片公司,并开始试拍电影。
范雪朋拍的第一部影片是部爱情戏,她在里面饰演一位稚气未脱的女中学生,其单纯清朗的表演赢得了初试的成功。接着,她作为主演,参加了根据福建民间故事《陈三五娘》改编的《荔镜传》的拍摄,同样取得了成功。1926 年友联公司筹拍武侠片《儿女英雄》,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武侠片之一。当物色主人公十三妹的演员时,因范雪朋生得体形矫健,自幼喜爱体育运动,导演要她试骑一下大青骡,她上下骡背,轻快矫健,一下子就被认定是十三妹饰演者的最终人选。
范雪朋生性好强,在接受了饰演十三妹的角色后,决心为演好这一角色付出全部心血。她首先私人租来一匹骡子,天天抽暇到上海江湾路上练习骑技,风雨无阻。为练好武功,又跟一位武术师傅学会使用单刀双剑,这才投入拍摄工作。为了追求与其他演员演出逼真生动,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演出分外艰苦。如拍摄十三妹与恶僧对打时,演员不找替身,全是真人真刀地打。
6. 《宝葫芦的秘密》演员表
中文片名:《宝葫芦的秘密》
英文片名:The Secret of the Magic Gourd
更多中文片名:魔法小葫芦(香港译名)、飞天小葫芦(台湾译名)
更多外文片名:The Magic Gourd、Bao hu lu de mi mi
开拍日期:2005年10月
年代:2007
国家:中国/美国/中国香港
类别:动画/儿童/家庭
语言:国语/英语
字幕:中文/英文
出品人:杨步亭卡普兰朱家欣
总制片人:韩三平谢富民朱家欣
《宝葫芦的秘密》演员表
朱祺隆饰王葆
梁咏琪饰刘老师
魏莱饰苏鸣凤
郑嘉昊饰杨栓
王嘉堃饰郑小登
劳奕嘉饰演姚俊
郭凯敏饰父亲
何晴饰母亲
孟谦饰奶奶
胡倩琳饰王葆妹妹
龙德饰游泳教练
7. 上海30年代有哪些女明星
30年代上海8大女明星
袁美云(1918年——1999年)原名侯桂凤,1918出生于浙江杭州。幼年时因父亲早逝,母亲只好将刚满10岁的小桂凤以五百元的身价抵押给苏州人袁树德做养女学戏,押期八年,改名为袁美云。她天赋聪颖,唱做功不错,颇受观众的好评。与她姐姐袁凤云同台演出,人称“袁氏双云”,名扬江浙。袁美云的戏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亲自登门说服其义父让美云拍电影,虽不顺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初上银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锦影片《游艺大会》,从此她也真正从舞台走上了银幕。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这是一部有声片,描写的就是同袁美云同样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后一炮打响。人们将“小女伶”的雅号与她的名字联在一起。此后她又主演了《飞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了阳翰笙编剧,岳枫导演的《中国海的怒潮》一片,她饰演女主角——渔家女阿菊,表演有层次,有对比,热情洋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荐在梅兰芳与夏莫洛夫联合导演的音乐哑剧《琴心波光》中担任主角,以及出演与周倍芳合作的有声戏曲片《斩经堂》。由于她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她的戏路很宽,她可以扮演性格各异的角色。当人们问到舞台表演与电影表演有何区别时,袁美云说:“在开莫拉(摄影机)前演戏,一定不能情感过火或不够,甚至处处都得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电影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40年代主演几部影片后,移居香港息影。80年代与丈夫王引返回大陆居住。有一子一女,均在国外
8. 范雪朋的简介
范雪朋(1908--1974),电影女演员。原为女工。江苏宜兴人。1926年后在“复旦”、“天一”、“艺华”等影片公司任演员。主演《十三妹》、《七剑十三侠》、《铁血男儿》等影片。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早春二月》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9. 大佬有雾海夜航(1957)年上映的由范雪朋等主演的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求分享
《雾海夜航》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mulWavbfA6_lfZ7h7lecQ
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原编导石挥,执行编导俞涛;一个初春的早晨,“海燕号”客轮自上海驶往宁波,船上载着一千三百多个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旅客
10. 1957版电影《家》的演员表
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高老太爷
魏鹤龄----陈姨太傅惠珍----高大老爷蒋锐----高克明韩涛三老爷高克安程之四老爷高克定阳华五老爷周氏戴耘大太太王氏狄梵四太太沈氏马骥五太太高觉新孙道临大少爷高觉民章非二少爷高觉慧张辉三少爷李瑞珏张瑞芳大少奶奶高淑华胡小菡三小姐张姑太太宣景琳----张蕴华汪漪琴小姐钱姑太太范雪朋----
钱梅芬
鸣凤王丹凤----婉儿王薇----张嫂谢怡冰----袁成于明德----冯乐山郑敏----黄存仁张子良----礼拜一朱莎----黄宗英
梅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