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震江的演艺生涯
安震江是一位以饰演反面人物见长的电影演员。1928年10月生于北京昌平县沙河镇上东廓村的一个家庭。六岁时,他离开乡村来到北京。那时,这些家庭都望子成龙,安震江家当然也不例外。在他不满八岁时,便被家里送到崇文门外的一家私塾学堂读书。1942年,安震江毕业于北平私立德新小学。随后,他在北平市立九中、北平汇文中学、北平私立辅仁大学附中度过中学时代。
安震江天性活泼,自小爱说好动,在读小学时便接触到电影和话剧,井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第一次登台演戏,是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为欢送毕业同学,他在话剧《艺术家》中饰演艺术家。他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上台演戏,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害怕,演出的效果,还算没有失败,自此增强了我演戏的信心及勇气。”在高中一年级时,他还参加了话剧《压迫》的演出。
1948年,安震江考入了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入学后,即加入了学校的业余剧团。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重视,使安震江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参加戏剧演出活动。其中,1949年师大校庆时,他在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演的崔三爷和1950年在歌剧《王秀鸾》中饰演的三秃子,显露了他在饰演反派角色方面的艺术才华。
1950年,在庆祝师大工会成立时,他参加了由焦菊隐指导排练的四幕剧《大年初一》的演出。老艺术家的点拨,使他受益很深。
从1950年开始,安震江不仅自己演戏,还被师大业余剧团派到北京和平门外第四文化馆作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辅导工作,他经常帮助群众排戏,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从事戏剧艺术的实践。以后,学校还推荐他到北京市业余艺术学校戏剧系学习,在那里,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一些表演理论。
1951年3月,安震江考入北京电影学校演员班。在电影学校里,他潜心钻研电影理论和表演艺术。这时,他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马列主义文艺论著。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这使他在反派人物的表演上进行探索的决心,更加坚定不移了。
1953年,安震江从电影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工作。
1954年,在武兆堤导演的《沙家店粮站》中饰演尚怀宗,这是安震江在银幕上饰演的第一个角色。
1955年,安震江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在“长影”的三年时间里,先后在影片《平原游击队》、《虎穴追踪》、《暴风中的雄鹰》、《地下尖兵》等影片中,饰演了杨老宗、高军如、狗眼睛营长和张德发等角色。他不论戏多戏少,都力求演得真切自然,比较符合生活,符合人物。特别是《平原游击队》中的地主杨老宗塑造得比较出色。安震江较有分寸地把这个老地主与共产党游击队和穷苦农民的不共戴天之仇刻画出来了。在表演中,他以神带形,形神兼备,把角色的淫威、狡黠、凶残,以及他在日寇面前的懦怯,在危难之时的恐惧,都表现得既符合人物的特性,又毫不夸张,不露表演痕迹,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1957年5月,安震江从“长影”调到北影演员剧团工作。这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他参加拍摄的影片有《红孩子》、《暴风骤雨》、《红旗谱》、《矿灯》、《粮食》、《五彩路》等。在影片《红孩子》中,他饰演白匪靖卫团副团长肖振五,不仅表现了肖振五对革命群众的残忍,而且表现了他在长官面前的唯命是从,摇尾乞怜,从多方面展示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进而揭示出肖振五不仅仅是屠杀革命群众的刽子手,更是反动阶级的恶犬。在影片《暴风骤雨》中,安震江饰演被地主韩老六拉下水的农会主任张富英,他一出场,便叫人嗅到一股“酸”味。安震江让角色的每一种笑容和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乃至说话的音调,都赋予鲜明的个性色彩。他在《红旗谱》中饰演的地主冯兰池的狗腿子刘二卯,是一个十足的奴才,有冯兰池在场,他狐假虎威,仗势欺压白姓;可是一离开主子,便现了“熊”相,露出色厉内荏的本质。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安震江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分寸感掌握得恰到好处,并通过鲜明生动、有机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语言和动作,使这个戏并不很多的配角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红旗谱》公映后,受到普遍好评,安震江开始被观众瞩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他这个经常演“牛鬼蛇神”的人,成为“专政”对象,在一段时间内中断了银幕形象塑造。
“四人帮”覆灭前夕,安震江先后参加了影片《侦察兵》、《烽火少年》、《沸腾的群山》等的拍摄工作。之后,他又参加了影片《战地黄花》的拍摄。在这些影片中,他所饰演的角色,仍是清一色的反派人物。影片《沸腾的群山》中的周彪,是一个心狠手毒,颇有些流氓无赖气质的工贼;《战地黄花》中的“七岁经”,则是一个以正面人物面貌出现的暗藏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巧于言辩,善于周旋,狡诈而阴险。
安震江塑造的一系列银幕艺术形象,几乎都是反派。但他总是根据时代、民族、身份、性格的不同,赋予角色不同的色彩。他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注重刻画人物的独特个性,善于探求人物的本质,既不脸谱化,又不落俗套,在每一个角色的创造中,都孜孜求新,这是难能可贵的。
安震江认为,反派艺术形象,与英雄形象一样,都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反派形象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丑恶事物的认识,唤醒人们去铲除黑暗和反动。他十分喜爱自己的行当,总是忘我地钻研角色,严肃认真并充满激情地创造每一个角色。
1977年,安震江接受参加影片《巨澜》的拍摄任务后,带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深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去。1977年9月12日14时,猝然发作的心脏病和脑血栓,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仅四十九岁。
这个电影也是一部非常早期的电影,是在1958年上映的,主要的演员有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有着相关的一个历史背景的,所以在这部电影的剧情之中也可以看到角色们是怎么斗智斗勇的,又是怎么发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这种特质的。
这部电影目前还是可以在相关的一个平台上进行观看的,所以关注这部电影的观众还是可以去观看的。这部电影虽然是1958年上映的,但是还是会有观众去记得这部电影,并且对其中的情节有所讨论。
在多年以后,这部电影中的演员也是进行了一个聚会,而这个聚会也被报道了,所以对于观众来说其实是可以了解到这部电影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影响力的。观众去了解这部电影,也可以从电影中看到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和这些也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思考。
③ 其中电影里有一句不孝子孙黄靖波这部电影听什么名字
你说的是电影:红孩子
(1958)
你说的那一段台词在电影的34分12秒,已截图。
黄静波由已故的老演员李孟尧饰演。
导演: 苏里
编剧: 乔羽 / 时佑平
主演: 陈克然 / 宁和 / 王和永 / 陆贞冀 / 关敬熙
上映日期: 1958-04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Red Children
④ 谁有有关电影红孩子的资料啊 多多益善 谢谢啊
[影片名称]: 《红孩子》(1957)
[主要演员]: 陈克然、宁和、王和永、陆贞冀、关敬熙、张延、赵滋民
[导 演]: 苏里
[地区语种]: 大陆影视 | 国语
[影片分类]: 中国旧电影|战争片
[ 首演日期 ]: 1957 年 (中国)
优秀战斗故事片:红孩子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小伙伴细妹等目睹白军的暴行,决心给乡亲们报仇。他们背着大人留下来,隐藏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想出巧妙的办法,消灭了一些敌人,还夺来了枪支。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摸黑混进村里,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黄团长。
影片插曲《共产儿童团歌》传唱至今。
红孩子故事梗概(简介)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江西苏区李家坳的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伙伴们想随赤卫队上山,但没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们决意为乡亲们报仇。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无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于岩洞中成立。他们与国民党匪兵作斗争,打流动哨,得了第一枝枪。尔后贴标语、打匪徒,竟战果累累。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们先抓来匪大队长肖振武审问,然后由李公公带领,深夜进人村庄,救出李主席。李主席和孩子们胜利突围,他们迎着朝霞向前方走去。 该片描写了少年游击队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机智勇敢的对敌斗争活动,贯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明朗、生动、朴实、自然。几位少年英雄形象各具特征,又都富有生气、充满激情。片中的《共产儿童团团歌》曾在国内广为流传。导演苏里在此之前曾执导过儿童片《哥哥与妹妹》。积累了拍摄儿童题材片经验。拍摄本片时,为了让小演员们熟悉和理解角色的生活,他带着他们穿上角色的服装,打着赤脚,背着行李,在江西老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小演员们因而演出了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他们所塑造的角色赢得了儿童观众的喜爱。
⑤ 红孩子老电影演员
角色 演员
苏宝 陈克然
细妹 宁 和
水生 王和永
金根 陆贞冀
东伢子 关敬熙
⑥ 老电影中的那些“坏蛋”们,如今谁还能让你印象深刻
一个平常感觉不怎么样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可能会感叹这人也不是那么坏啊,还不错。但一个平常不错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坏事,人们可能会大骂他居然会做这种事,搞不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电影里的有些反派也不是那种十全十坏的人,当人们看到这一点的时候似乎还会同情起他们来,对其产生一定的好感。
《地道战》《地道战》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一部革命老电影,记得小时候学校总会在操场放这部片子。影片中除了日本鬼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反派——汤司令。汤司令经常会带着皇协军去扫荡革命根据地,不知道杀害了多少革命英雄,观众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恨之入骨。最终汤司令在一次扫荡中被民兵击毙,也算是为我们观众出了一口气。
⑦ 反派演员安震江从影24年、演了一辈子坏人,后来怎样
对于演员这个行当来说,主角无疑是人人都想当的,他们能够迅速获得知名度。有一个演员没那么好的命,他一辈子没当过主角,反而因为长相演了一辈子的“坏人”。
他只能凭借自己的热爱与努力不断地使自己进步,他获得了成功,但是一直都在努力的他,最后败给了身体,在他49岁拍戏的时候猝死了,他就是安震江。
“坏蛋”专业户,一演就是一辈子长相是基因决定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个漂亮的脸蛋,人类也不应该被自己的外表所束缚,我们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高的成就。
安震江非常努力,特别是对于他热爱的演艺事业来说,从初中喜欢上表演开始,他从没停止过自己的脚步。
即使难掩伤痛,我们也要庆幸,有这么一个人,他将自己的精神烙印在了时光里,感动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代又一代的影视行业从业者必将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号召,推动我们的影视行业发展。
新时代的影视行业从业者们必定也会像前辈一样,刻苦钻研,用自己的努力将每一个角色刻画得纤毫毕现。
安震江是幸福的,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自己的热爱,他也在他热爱的事业上取得过巨大成功,他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用努力一点点地把这些天赋变成了能力。
昔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人格魅力将万古长存,他值得我们铭记,他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⑧ 86版《西游记》,当年演红孩儿的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在娱乐圈中,有很多知名的童星,成为无数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如今他们都渐渐长大,有的成为当红艺人,有的不温不火,有的挣扎徘徊,还有的彻底销声匿迹。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虽然许多新版本的''西游记''不断诞生,但我们最熟悉的是央视86版的''西游记'',童年时,它经常陪伴我们度过暑假,1986年,''西游记''也给很多演员带来了激情,现在他们成了老戏骨。
话说回来,时间过得太快了,那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也换了个眼神,真是有点难以置信。那个时候,还以为这个红孩子是个女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⑨ 谁看过《红孩子》此电影啊
《红孩子》
导演:苏里
演员:陈克然 宁和 王和永 陆贞冀 关敬熙 张延 赵滋民
类型:战争片
星级:6
加入时间:2003-2-17
剧情:1934念,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小伙伴细妹等目睹白军的暴行,决心给乡亲们报仇。他们背着大人留下来,隐藏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想出巧妙的办法,消灭了一些敌人,还夺来了枪支。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摸黑混进村里,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黄团长。
宁和简历:
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9月,姓名取“向往和平”之意。 父东北人,母福建人,生于重庆,长在北京,1972年到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工作,至2000年退休。
既有母亲的热情、率直的性格,又有父亲的内向、思辩的影子,但她的事业道路很简单,情感的标准一句话说不清。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从小学就一边读书一边在中央儿童广播剧团播音,以及在中国青年艺术剧团演话剧。1957年,幸运地拍了《红孩子》等1、2部电影,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又因“文革”以及真正学到的农业科研的知识而转回文艺界,1972年当科教记录片的编导,拍摄了《天香飘溢》《观赏鱼》《汉字的演变》等科教片、记录片。
⑩ 寻找一部国产儿童抗战老电影的名字
战争子午线
100%正确,采纳前请注意回答时间
著名导演冯小宁所执导的一部抗日题材作品,该片通过对孩子们直接投入战斗的描绘,深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烘托出悲壮而昂扬的民族精神,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文化永恒主题的深层思索。该片通过领袖与儿童、母亲与孩子的阐述,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关系,并摆脱了以往儿童人物形象在战争片中“革命小英雄”的创作窠臼,令其更易为小观众所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