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福山起义电影观后感600字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贰』 关于天福山起义的读后感.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此话出自后晋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之口。反映了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
起义:天福六年(941年)冬,安重荣大集境内军民,众至数万,向后晋的都城汴梁进军,由于石敬瑭收买了其部将,导致战败。安重荣兵败被杀后,石敬瑭为讨好契丹,竟将安重荣的头颅送给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顺服之心。
『叁』 天福山起义的历史背景
1937年12月24日,天还未亮,参加起义的胶东特委领导干部理琪、吕志恒、林一山、张修己、宋澄、张修竹、王台、于烺、刘中华、丛桂滋等便来到天福山玉皇庙。天刚拂晓,于得水、柳运光带领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从昆嵛山赶来,接着邢京昌、柏希宾以及其他参加起义的人员冒着寒风相继到达天福山。
『肆』 天福山起义的概述
天福山距文登市区20公里,地处文登、荣成、环翠区交界处,海拔110米。这里群山拱卫,林木茂盛,山泉甘冽,环境幽雅,自古有“天赐福地”之称,故名天福山。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在此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抗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利用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围良好的群众基础,经过周密组织,于1937年12月24日,发动了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天福山起义创建了胶东地区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响了胶东人民抗击日寇入侵的第一枪,点燃起胶东地区抗日救国的熊熊烽火;天福山起义为胶东人民建立自己的人民政权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并最终建立新中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伍』 演员张铎博客 和他的资料
http://blog.sina.com.cn/zhango 博客地址
姓名:张铎
籍贯:哈尔滨
生 日:11月6日
身 高:181cm
学 历: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8级
个人经历:
1998年至2002年上海戏剧学院98级学生
在校期间是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是上戏的优秀毕业生.
曾留校任教过一段时间
2004年至今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演员
2003.7--至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艺术简历
影视剧:
《人间有情》
《野马河》
《奇人怪谈》
《恋爱新世纪》
《春风化雨》
《情深深雨蒙蒙》 饰演:石磊 导演: 李平 (2000年)
《豪门惊梦》 饰演:乔晖 导演:谢飞 (2004年)
《杀人有罪》 饰演: 欧阳峰 导演:张汉杰 (2004年)
《紫玉金砂》 饰演: 青年潘四爷 导演:胡雪桦 (2005年)
《风吹云动星不动》 出演:胡德林 导演:刘心刚 (2005年)
《刻骨铭心的爱》 饰演: 唐进 导演: 雷献禾 (2005年)
《给我一支烟》 饰演:李海涛 导演:赵宝刚 (2005年)
《聂耳》 饰演:聂耳 导演: 桑华 (2005年)
《五月的鲜花》 出演: 杨小东 导演:郭健一 (2006年)
《你一定要幸福》出演: 林震 导演:朱翊 (2006年)
《血未冷》 饰演:曹永浩 导演:夏晓昀 贺子壮 (2007年)
《非亲父子》 饰演:刘成 导演:汪涛 (2007年)
《家有公婆》 饰演:舒新 导演: 王硕 (正在拍摄中) (2007年)
话剧:
《庄周戏妻》
《原野》
《大劈棺》
《牛虻》
《父归》
《安娜.桂丝蒂》
《复活》
《社会形象》
2003.9《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饰Donny 、Danny
2003.10.《长恨歌》饰程先生、老克勒
广告
诺基亚8210手机
东洋之花
力波啤酒
云敦服饰
中国电信
三菱空调
张铎(1915—1941) 原名张锡国。荣成县(今荣成市)人。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
产党。 1935年参加了胶东“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回到原籍教书。1937年4月,
任中共威海特别支部书记。是年12月,他参加了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
军第三军连指导员。 1938年9月, 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1941年1月, 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部副主任。是月29日拂晓,五旅旅部和
警卫营从平度县山西崖刘家村转移到马戈庄村时,因汉奸告密,遭到日伪军的突然
袭击。部队撤离时,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陆』 天福山起义纪录片的观后感300字怎么写
抗日烽火燃胶东,天福山上举义旗。天福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境内独立领导的第一个成功的抗日武装起义,对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观胶东半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铭记那段抗日烽火的岁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感悟每位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和不朽精神。
一、仰慕烈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面面丰富翔实的史料刊版、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史诗雕塑、一件件珍贵而沧桑的革命文物真实地将那一幕幕烽火鏖战、浴血拼搏的场景重现在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艰苦奋斗的场景,深感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烈士为强我中华、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
二、敬佩勇士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遭到文登县地方反动武装四、五百人包围的情况下,政委宋澄向对方晓以民族大义,不惧困难,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口号,并挺身而出,前去与敌人谈判。面对反动派的血腥镇压,特委采取果断措施,形势很快好转。正是由于他们不惧反动势力、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才使得“三军”人枪倍增,军威大振,壮大了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扩大了党在胶东的影响,激发了人民的抗战热情。
三、学习烈士们为人民服务的品格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贞不屈的文登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下,发动了威震胶东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走上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道路,誓死保卫广大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存在于每位烈士心中。也正是因为始终相信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天福山起义才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凝聚着革命先辈们的心血。
今天,战火硝烟虽已散尽,但是天福山起义缔造出的“天福山精神”,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铭记革命前辈们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天福山革命精神,在当今时代仍不过时,让我们在缅怀中接受洗礼,在纪念中继往开来,以史为鉴,共同为山东经济发展新跨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福山起义积淀而成的忠义英勇的红色文化,为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