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戴手铐的战友演员表
是戴手铐的旅客,演员是蔡明,就是如今的小品演员.
㈡ 《戴手的旅客》电影简介
影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单位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保密室工作人员小黄被暗杀,发射导弹的A—1号燃料样品也被盗窃……影片集中描写了老公安侦察员刘杰在诬陷流亡的过程中与真正的凶手苏哲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影片插曲《驼铃》因歌词中表达的浓浓战友情而成为部队、公安、甚至同学毕业时首选,影响甚大,传唱至今,仍旧不衰。
起因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单位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保密室工作人员小黄被暗杀,发射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剧照
导弹的A—1号燃料也被盗窃。案件发生后,保卫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审查的老公安侦察员刘杰。当要提审他时,发现刘已逃跑。
追捕
为此,保卫部副部长葛世荃派小黄的丈夫苏哲去追捕刘杰,随后又派年轻的侦察员张强作他的助手。张强过去是刘杰的学生,对刘杰的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刘杰会是罪犯。
苏哲捉拿刘杰心切,没想到刘杰同他在一列火车上。刘杰并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苏哲同一个"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头后离去,刘杰继续跟踪。苏哲发现刘杰在跟踪他,向刘杰开枪射击,枪被刘杰打掉,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剧照
两人展开肉搏。这时王莉带人来支援苏哲,刘杰被打昏,立刻被苏哲送入火葬场。
在火葬场,刘杰突然醒来,焚尸老工人问明情况后深表同情,便掩护他逃走。刘杰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长王丰年,跟他促膝谈心,激起王丰年的革命斗志。
增援
张强追上苏哲,等待分配任务。刘杰用匿名电话通知张强;苏哲和王莉在勾搭,让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张强终于弄清杀死小黄、盗走A—1号燃料的是苏哲。苏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剧照
哲乘车南逃,刘杰暗中紧追不舍,被苏哲发觉。苏以公安人员身份要求乘务员搜捕刘杰。刘杰被迫躲进厕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装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刘杰,决心帮助他。后刘杰遭苏哲的暗算被推下飞驰着列车。这事被张强发现,立即鸣枪,列车被迫停在微山市车站。微山市公安局长魏子恒这时也接到通缉刘杰命令,立即赶到现场逮捕了他。
刘杰同魏子恒是老战友,他向老魏讲明情况,取得魏的帮助,独自赶到边境截住了苏哲。两人展开了殊死格斗,由于刘杰长途跋涉屡次受伤,被苏哲打倒在地。机智的刘杰将手铐戴到苏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苏哲。
结局
这时,魏子恒,张强等公安战士闻场赶到到抓住了苏哲,缴获了敌人盗走了A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剧照
—1号燃料;但刘杰仍然被葛副部长下令逮捕,他戴着手铐被押上飞机。
拍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时,已经年过半百的著名演员于洋亲自出演动作场面,正是影片中的这些惊险场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影片评价
清明期间闲来无事,又重看了一遍拍摄于80年代初的一部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说起这部电影,年轻人可能并不熟悉。不过,四五十岁的人应该有着很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连环画封面
深刻的印象。但对于一首深情悠远的歌曲《驼铃》,年轻人可能并不会感到陌生吧。而这首《驼铃》正是《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歌曲紧扣剧情,以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打动了无数的人,传唱至今仍旧不衰。
《戴手铐的旅客》故事发生在文革初期,国家各职能部门的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被打到,老公安刘杰被打入牛棚后,又身陷国家机密燃料盗窃及杀人案中。在危难万分的时刻,他依旧以保卫国家安全为至高责任,谨记被迫害致死的高部长的嘱托——紧盯保卫部内部的特务嫌疑人苏哲。他越狱成功后,跟踪上派去抓拿自己的苏哲,历经了九死一生的状况,最终在边境与凶手、卖国贼苏哲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并将其绳之以法,取回了机密燃料!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很多文革时期生活化的场景——混乱的小城里标语遍地,造反派满街乱飞;革命小将在路边齐跳忠字舞;拥挤的火车上人满为患,连行李架上也有人在悠闲的享受旅行。
当时全国都在“砸烂公、检、法”,使全国各级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运转,陷于瘫痪。在刘杰到达洛西时,街道上一片混乱,四处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造反派”。“没有规则”、“不事生产”的味道充斥在这个新生共和国的城市之上。糟烂的生活与刘杰在火车上梦到一家人泛舟湖上的幸福时光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这就是砸烂公、检、法后欣欣向荣的景象吧?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心!
在火葬场里,火葬场的老工人望着一具具的尸体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是要文斗不要武斗,可每天还是打死那么多人!”之后他对刘杰说的:“我早就想退休了,可一想也好,就让我这个糟老头子送送那些冤死的老同志吧!”
在列车上,乘务员给刘杰安排了座位后顺嘴问了句:“你什么成分?”刘杰机灵地回答是贫农。
在那个时代,大家总是容易说出这一句“某某,要与谁谁划清界限!”在电影开始时刘杰的徒弟张强对师母说过,在后面,刘杰与魏子恒相遇时也出现了那样的“隔膜”。但是,魏子恒嘴上说“你一来我就满门抄斩啦!”做的却是给战友端吃倒喝,而当魏子恒听刘杰说起他们的老上级高部长畏罪自杀之后,惊讶地说道:“不可能,高部长怎么可能畏罪自杀啊!”但刘杰却凄然的一笑道:“我要是不从牛棚逃出来恐怕也已经畏罪自杀了!”
第二天,魏子恒给战友整理好行囊送他上路。当《驼铃》深情地响起时,魏子恒默然不舍地目送林中小道里独自远去的战友的情景。
然而结局更是将“伤感”推上整剧的最高点。抓住苏哲,找回了燃料的刘杰并没有得到“清白人”的待遇,而是戴着手铐离开的。当那位葛副部长让张强给刘杰戴上手铐时,张强显得非常的诧异。可刘杰对此却是满不在乎,连他自己都说:“戴吧,哪有全国通缉的走资派不戴手铐的?”
这部影片虽然极力用多角度对比的形式来反映出文革路线错误的历史,当年曾经有很多这类反思文革的伤痕电影,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如《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街》等。
㈢ 老电影《戴手烤的旅客》的歌曲《驼铃》传唱至今,当年诠释角色的演员们近况都怎样了
马树超在《戴手铐的旅客》中的表演,与于洋这样的大艺术家相比自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他身上特有的那股朴实劲儿,却依然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在影片中所展现的与歹徒进行打斗时的好身手,更是令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马树超因主演《戴手铐的旅客》而成名和走红。这之后,他作为北影厂的电影演员,陆续出演了多部影片,如《十五的月亮》、《峨嵋飞盗》、《海囚》、《生财有道》、《双雄会》、《婚礼》、《枪从背后打来》、《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天涯月正圆》、《并非白色》等中,都有他的身影。
㈣ 於洋主演的电影“带手镐的旅客”
《戴手铐的旅客》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惊险动作片,由于洋执导并主演,于198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的公安干警刘杰不计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将盗取国家武器机密的特务绳之以法的故事。
㈤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的刘杰是谁的原型
㈥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 简介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单位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保密室工作人员小黄被暗杀,发射导弹的A—1号燃料也被盗窃。案件发生后,保卫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审查的老公安侦察员刘杰。当要提审他时,发现刘已逃跑。 为此,保卫部副部长葛世荃派小黄的丈夫苏哲去追捕刘杰,随后又派年轻的侦察员张强作他的助手。张强过去是刘杰的学生,对刘杰的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刘杰会是罪犯。 苏哲捉拿刘杰心切,没想到刘杰同他在一列火车上。刘杰并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苏哲同一个"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头后离去,刘杰继续跟踪。苏哲发现刘杰在跟踪他,向刘杰开枪射击,枪被刘杰打掉,两人展开肉搏。这时王莉带人来支援苏哲,刘杰被打昏,立刻被苏哲送入火葬场。 在火葬场,刘杰突然醒来,焚尸老工人问明情况后深表同情,便掩护他逃走。刘杰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长王丰年,跟他促膝谈心,激起王丰年的革命斗志。 张强追上苏哲,等待分配任务。刘杰用匿名电话通知张强;苏哲和王莉在勾搭,让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张强终于弄清杀死小黄、盗走A—1号燃料的是苏哲。苏哲乘车南逃,刘杰暗中紧追不舍,被苏哲发觉。苏以公安人员身份要求乘务员搜捕刘杰。刘杰被迫躲进厕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装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刘杰,决心帮助他。后刘杰遭苏哲的暗算被推下飞驰着列车。这事被张强发现,立即鸣枪,列车被迫停在微山市车站。微山市公安局长魏子恒这时也接到通缉刘杰命令,立即赶到现场逮捕了他。 刘杰同魏子恒是老战友,他向老魏讲明情况,取得魏的帮助,独自赶到边境截住了苏哲。两人展开了殊死格斗,由于刘杰长途跋涉屡次受伤,被苏哲打倒在地。机智的刘杰将手铐戴到苏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苏哲。这时,魏子恒,张强等公安战士闻场赶到到抓住了苏哲,缴获了敌人盗走了A—1号燃料;但刘杰仍然被葛副部长下令逮捕,他戴着手铐被押上飞机。 拍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时,已经年过半百的著名演员于洋亲自出演动作场面,正是影片中的这些惊险场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影片诞生的经典电影插曲《驼铃》中歌词中表达的浓浓战友情,而成为部队、公安、甚至同学毕业时首选,影响甚大,传唱至今,仍旧不衰。
㈦ 戴手铐的旅客电影中扮演刘杰夫人的演员
影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单位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保密室工作人员小黄被暗杀,发射导弹的A—1号燃料样品也被盗窃……影片集中描写了老公安侦察员刘杰在诬陷流亡的过程中与真正的凶手苏哲斗智斗勇的故事
㈧ 戴手铐的旅客的演员于洋简历
(1930.10.4-) 演员、导演。
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米豆小剧场,好看的动画小剧场
中国影视演员、导演。原名于延江。山东黄县人。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演出影片
1947:留下他打老蒋
1949:桥、中华女儿
1950:卫国保家
1951:走向新中国
1952:葡萄熟了的时候
1954: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5:怒海轻骑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胆 山里的人
1959:飞越天险 矿灯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粮食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风骤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红的年代 侦察兵
1975:第二个春天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
1989:女贼
1993:大海风 导演故事片
1977:万里征途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与杨静合作)
1984:骑士的荣誉(与德勒格尔玛合作)
1985:驼峰上的爱(与杨静合作)
1987:孤帆远影
㈨ 当年电影海霞的小演员最近如何
《海霞》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钱江、陈怀皑、王好为联合执导,吴海燕、蔡明、赵联、田冲、陈强领衔主演。
影片根据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讲述了同心岛上贫苦渔民解放前后与封建渔霸和国民党特务斗争的故事。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海霞 吴海燕
童年海霞 蔡明
方指导员 赵联
德顺 田冲
旺发 陈强
双和 阎增和
阿洪嫂 王苏娅
阿洪 冯恩鹤
玉秀 洪学敏
彩珠 张力维
大成婶 孙玉珍
刘大伯 王炳或
海霞妈 孙才华
李八十四 于文仲
刘阿太 于绍康
陈占鳌 李林
蔡明,1961年10月21日出生于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
1973年,被导演谢铁骊选中在影片《海霞》饰演童年海霞。1980年,参演电影《戴手铐的旅客》。1990年蔡明的第一个小品《普拉尼特的长发》与陈佩斯、朱时茂合演,在北京台亮相。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2] 2000年,在电视剧《闲人马大姐》中饰演马大姐,获得《中国大众电视》老百姓最喜爱影视明星等荣誉称号。
1991年至2014年,蔡明共计有22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2012年至2014年,蔡明已连续3次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演唱歌曲。[1] 2014年,蔡明担任《出彩中国人》评委,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华儿女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