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如何得知"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
我是如来再来的.就没人捧我.历代高明大师多了.布袋和尚成佛了...电影里演过.高人都是小背.大师都是包装的.
❷ 与大势至菩萨有关的经、电视剧、电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返回[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❸ 云谷禅师告诉了凡要转动什么求答案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神奇威力会随着你不断持咒的精进,越来越大,这是真实不虚的。不但被历代高僧大德所推崇,也被无数的信众所验证。
咒语是一种制控声波
▼
但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朋友中,很多人可能对咒语的功效持怀疑态度;更有人认为持咒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已。
那么,咒语是否有科学依据?它的力量到底来源于哪里?其实,美国科学家已经用科学实验,验证了咒语神奇的效果,它确实会对我们人体产生作用。
近几年国外一些科研机构与科学家都在研究咒语,现在比较公认的结论是:咒语是一种制控声波,具有一切声波的特点:
① 穿透性。它的速度为每秒钟332米,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在遇到密度很大的障碍物,会产生折射,根据不同的密度,会相应地改变传播方向。
② 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或下降)一度时,吐音声速每秒增大(或减少)0.6米。
③ 声压。声压的大小反映了声调的高低,当声音超过某一最大值时,在耳中会引起触痛感,还可使人血压升高,听觉受到损伤,出现病态;正常范围内,则使人心情畅达,智慧闪现。
④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使人悦耳的乐音多在40~40000赫的频率之间。
⑤ 声波的震动,可产生共鸣现象,发生音谐。
咒语声波会改善身体生理指标
▼
显然气咒法可以理解为利用声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带动内气行走,达到意到声到气到。
以意领气,以意催声,声气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浑沌气流,达到特种的疗效。
尤其是次声波频率在 0.0001-20Hz之间的字音,就能够在人体内传播,穿透体内病态组织(细胞)内,使病灶组织内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并推动其血液流动,从而改善病态组织内的血液循环。
在长期的修持下,念诵咒语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这种音频气流会使身体气脉产生震动。
除血流速度加大以外,血液粘稠度会下降,血球悬浮,这就给血液及血液中的氧气、负离子、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物质。
向病变组织内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机体抵御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病变组织(细胞)恢复为正常细胞。
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咒语的奥妙
▼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们,主要是从咒语和脑电波、脑磁场的关系角度,研究咒语的作用机理与效果。他们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最惊人的发现是“咒语会产生脑磁图”。
测了27个词语,就发出了27个词语的脑磁图。这个实验证明,咒语的力量不只是来源于念诵时产生的声波,当我们默想时,依旧会产生磁场力量。
可见意念也是物质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 默想咒语大脑会出现脑磁图
中国圣贤教育认为,命由心造,心存善念就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这个实验或许能证明心念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但为何这些咒语具有其他词汇所不具有的强大磁场力量,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念咒可以让人体气脉震动
▼
经常念诵大悲咒、心经、消灾吉祥神咒、准提神咒、往生咒的人们。有人认为这只是宗教的行为,其实即使是不信佛的人,如果能经常心无旁骛地念诵,体质也会逐渐增强。
这其中的原理并没有什么神秘,生命在于运动,而念诵咒语也是一种运动。
这种震动好比是在做“气脉的体操”,气脉通畅则血行通畅,气血调和则百病消除,所以经常念诵咒语从健身方面说,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法。
六字大明咒治病原理
▼
1、“嗡”声发自掌脐下四指处的生法宫,沿任脉上升到喉部,张口微聚,有“嗡嗡”的声。
这声上头震动整个头部,充斥七窍,如果眼睛有疾,可睁眼出气;如果耳朵有疾,可让耳朵震动下治疗;
如果鼻子有病,可掩一耳朵出气;如果头部有病,可引气上头,再向下出气。
“嗡”音遍满一切处。宇宙中最根本的频率就是嗡音,宇宙中的所有发音物体,所发出的音频充满各处,其共振的音频就是嗡音。
念诵嗡音的频率,可以使人体产生共振,嗡音又为天部音,此音可以调动宇宙的原始生命能量。
2、“嘛”字是开口喉音,发音时唇先合后开,声音振动喉部,天突发麻,波及两臂,以至两掌心部发麻,可治疗喉炎、咳嗽、肩周炎、两臂部等疾病。
3、“呢”字是舌尖音,注于心,心地光明,发这个音时,声振于胸,反射双掌,劳宫(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发麻。
可治疗心悸、胸决闷、肺病、高血压及横膈以上的内脏疾病。
4、“呗”是唇音,口先闭后开,内气自气海(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达于命门,命门及脊都会有温热之感,治腰肾、脊椎等病。
5、“弥”发音时口微开,舌下音,声向下,内气沿带脉转动,小腹有振动感,主治三焦病,肝、肠、腹等病。
6、“吽”字引气上行,到了喉部即向下,气沿身体前部及双腿下行,直达涌泉(在人体足底穴位),可治腿痛、关节等病。
高维音乐与诵读经咒对脑波的影响
听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讲“佛法”
马克斯·普朗克
(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
佛法、科学,其实只是两个名相。
因此 , 你可以说 佛陀说法49年,讲述的是全宇宙(十法界)的“科学”;
也可以说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讲述的是 现代人易懂易信的物质的“佛法”。
当量子理论诞生之后,科学和佛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微妙地会和,它们心心相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只留下我们这些心随境转的凡夫俗子,还在情绪起伏的妄觉中分别不休… …
普朗克: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存在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 “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他进而剖析说:“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这与佛陀的论述不谋而合:“一切法从心想生”,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那段经典故事同样明显——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没有物质,只有心的振动、觉性的频率!这是多么伟大的科学发现!普朗克博士发现: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
其实,这个宇宙的“秘密”一直在被不同的文明所传述: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
到了印度瑜伽理论中,又发展成为“七轮学说”:根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最高是顶轮,行者修行的能量每提升通过一轮,均有不同的心灵感受、频率振动,心清净度亦随而增加。
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科学早已揭示出,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
大卫·霍金斯:人类意识的能级水平
基于普朗克的发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发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隐藏的图表:一个有关人类所有意识的能级水平的图表。
他将普朗克发现的秘密更进一步的透露: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有一定的意识水平和能量水平。
不论是书籍、食物、水、衣服、人、动物、建筑、汽车、电影、运动、音乐等等统统都有一个确定的能量级。
之所以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去接触经典(文学著作、音乐、绘画名作等),是因为他们的能量水平和经典的能量水平根本不相应,也就是他们无法与经典保持共振,也就理所当然的不会去读经典了。
这与佛法中的论述也奇妙地吻合:佛法的修行,一直强调如何与佛菩萨“相应”。
观世音菩萨的32种应化身(可以化显为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这三圣,梵王身、帝释身等六天,小王身、长者身等五人,比丘身、居士身等四众……),其实归根结底,32种应化身,代表着法界众生众多不同的心愿。
那么如何提升个人的能级呢?或许你也猜到了。就是放弃低能级的东西,和高能级的“事物”待在一起、保持共振。
这包括接触具有更高能级的人,如佛门中强调的亲近善知识;去到高能级的能量场,如在佛教的庙宇道场中熏修;接触高能级的书籍、音乐、电影、录像带、画像、工艺品等,如阅读佛陀和高僧大德留下的经典论著、瞻仰佛菩萨像、念佛持咒等。
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转”
根据大卫·霍金斯博士的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人的能量层级的提升就可以带动大批低能级的人类意识开始提升,可以从所在居住地点辐射出去,甚至波及全球。每1点的意识能量等级的上升会标志着正能量的10倍加强。
生命正能量与意识能量等级呈对数关系。生命正能量等级越高的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越大。
意识层级提升
意味着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现代医学、灵修理论中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
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
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这些现代的科学论述,其实与佛法中的转恶为善,回小向大,转烦恼为菩提,转识成智的修行理论与次第,又是惊人地一致。佛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转”的下手处:像袁了凡那样地“竭诚”
那么,如何转变我们身心的能量级别,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呢?
佛门中人熟知的袁了凡先生的亲身经历,形象地说明了“转”的下手处:恭敬竭诚!
袁了凡,明朝人。他小时候遇到一位姓孔的老者,老者会邵子皇极数,给他算命。老者告诉他说县考童生能考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学考第9名。没想到的是此后应考,每一个都应验了,一点都不差。
这下袁了凡相信人皆有命。
后来又经过数次的验证,袁了凡彻底死心了,因为你追求得来的,都是本来你命里有的,都是定数,所以他对人生,再无任何非分之想了。
后来袁了凡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说,只要这个人被起心动念所转,他就被阴阳造化所缚,这样的人就有定数。
但是凡人之中,极善、极恶之人,却都能改变定数。因为大善或者大恶,都会在现世就召来报应,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现世报”。普通的小善、小恶则很难在现世就改变什么。
云谷禅师告诉袁了凡要改恶修善,还给了他功过格(是一种记录每日善恶行为的表格,以便自我监督)并且教他念准提咒以及念咒的要领。
袁了凡听后,就发誓行三千件善事求登科第,并且对云谷禅师的每一句话都尽心竭力地踏实去做,不敢有半点马虎。
结果从这开始,姓孔的老者原来算出来的都不准了。第二年科考本来算他该考第三,结果竟然考了第一。本来算他命中只有中秀才的份不能中举人,结果他秋天就中了举人,他命里没有的,竟然被他求到了。
袁了凡倍受鼓舞,行善更加真诚,去恶更加彻底,总是把眼光放在改正自己的缺点上,总是看自己善事有哪些做得还不到位,就这样十年如一日。
袁了凡本来命中无子,他后来发愿再行善三千件求子。结果第二年就满愿了。
他就又发愿行善一万件求中进士。结果他家人觉得一万善事太难了,照他的进度,不知道哪年能完成。结果一天夜里袁了凡梦到一位神人,袁了凡就请教这件事,结果神人说,你只减粮一件事,就已经抵得上一万件善事了。
原来,当袁了凡做宝坻县长的时候曾经给农民减过租,从原来的每亩田收二分三厘七毫减到一分四厘六毫。这个减租的幅度是很大的,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他的好处。
袁了凡醒来后就去问幻余禅师,禅师说,善心真切,一善可以抵得上万善,你这一个县何只一万农民得到你的好处,这一万件好事不就够了吗?结果三年后他果然进士及第。
姓孔的老者算他的寿命只有53岁,结果袁了凡实际活到74岁才去世。他在69岁的时候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就是著名的《了凡四训》,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他具体是怎么去“转”的全过程。
他的一生印证了印光大师的名言:“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❹ 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能饮酒吃肉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一句话,脍炙人口,成了一般的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一看到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一种观点。这都是当年那部《少林寺》电影误导了广大民众,因为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不是居士,都是对佛教不了解的世俗人!包括《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先生,也只不过是对佛教略有了解的善众,不是佛弟子。
我们这些俗人,只知道这句话是济公活佛(确有其人,历史上的道济禅师)说的,不知道济公活佛说的是一首完整的偈语: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所以后来济公又说,“学我者下地狱,谤我者上天堂”,我们知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废事的邪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然而在凡夫的地位,烦恼覆盖,佛性不能显现,若杀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报,来世还要做畜生偿还命债。只有大神通的圣人在特定的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以掩盖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事实上,我们在佛学院里请教法师,法师有分析,宋朝佛弟子受当时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拘泥于戒律中,偏离了学佛的本意,为此,济公就反其道而行之,偏以违反戒律之行为来教导众生,以身说法,表明戒律并非是来限制我们的,而是来保护修行者的),因此,济公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作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狮子跳的过去的悬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普通人没资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为。
❺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向印光大师请教佛法如何救国救民,师
自强不息,枪杆子硬起!
❻ 印光大师开示能舍寿命早往生吗
能舍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因为他奉献了,不牵挂自己,不牵挂家庭,不牵挂所有的事业,前途,钱财等,他这是在舍,因为能舍的人,才是无私的人,帮助人家要无私奉献。如果,你帮助人家是为了利 用人家,为的是将来也能帮助到你或你的家人,你们说这种帮助是不是自私的。因为你有牵挂,牵挂自己,家人,希望我今天帮助你之后,将来你也能帮助我,这叫有偿回报的帮助。现代人雷锋帮助了那么多人,他想过自己没有? 想过回报没有? 这叫无挂碍的帮助,无缘慈悲,无私的奉献。
人活在世上都会有感觉和感观,因人 体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它是完全靠精神来控 制,精神控 制人 体所有的机能,精神一集中他的机能全部发挥作用,如果精神松散,人 体机能全部失去作用。
你们今天拜观世音菩萨靠的是什么力量?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有精神力量才能转为信心,没有信心什么事都做不成功,没有信心,就永远看不见光 明,看不见前途。所以一个人的信心对一个人的修心非常重要,因为有了这种信心你才能勇往直前。当你没有信心时,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比如:当一个家庭面 临崩溃时,如果这对夫 妻不想解 体,就靠信心和精神来寄托支撑,认为婚姻一定会转好的,婚姻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信心能否维持是要靠感观,感观就是看他的过去,靠他的将来,最主要的是看他这个人是不是在修心。若这个人今天在修心就一定会有信心和希望,若不修心就没有希望,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
今天给大家讲“宠”与“辱”。宠与辱实际上都是惊恐的现象。比如:有人整天被宠爱,也会很惊恐,因他不知道哪天会被不宠爱抛弃了。又如:一个普通工 人,老板忽然过来对他说:“我明天提升你做经理”。他会一下子吃惊了,会很开心。实际上这是一种惊恐。受宠与羞辱都是一种惊恐,这种惊恐是给自身最大的忧患。常言道:“忍辱不惊”,“宠辱不惊”。今天被老板提升了,我不惊。明天被老板骂了,降职下 台,我也不惊。这样的人心态好,不要今天上台,开心。明天下 台,伤心。所以不要在心中留下忧患。当你受到宠爱和受到羞辱时,通常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反差。辱,在这里作一解释“辱”并不是指羞辱,而是你想 做一件事,没有做成,实际上没做成就是一种羞辱。
受宠一般是指比较低下的人或比较没有实质性的事情,忽然之间一下子提升,就会误以为是受宠,就会惊喜,而这种惊喜都是暂时性的。大家看过电影《百 万英 磅》,一张百万英磅让一个穷人拿到,最后这一百万英磅还是被人家拿回去了。一个人碰到一个好的事情时会吃惊,误以为世界上的东西是真的给自身带来了惊喜,惊喜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去,当你失去之后,又是惊恐万分。譬如,皇上说:今天提升你做宰相,因为xx宰相不好,不尽职。当你做了宰相之后, 如果你没有能力做宰相,接下来你就会天天惊恐,不知道那一天会下 台? 可能会比下 台的前宰相还要惨,说不定还会有被杀头的危 机。不要以为暂时得到的是好事情,这叫愚昧惊恐。
宠来了,就高兴。宠走了,就失落。辱来了,就伤心。辱走了,如释重负。一颗心在这世上永远飘来飘去不得安宁。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宁静的生活,而这颗心却每天漂浮不定,如何能宁静? 比如:一个人没有病时,工作上整天烦来烦去,一会儿老板或同事对我不好了,一会儿工作上不顺利出问题了。如果生了重病工作没了,工作上不烦了,而身 体上又开始烦来烦去,说说看,这个心那一天才能安宁。 没有宁静,喜怒无常,悲欢不定,人 活在世上永远就象生病一样,看看你的肉 身,虽然现在没有病,而你的灵魂已经生病了。为什么?因为天天怕呀,被人说好话怕,被人说坏话也怕,现在的人很敏 感,听一句好话,第一个想到,会不会是在讽刺我?这不是心理有病吗? 所以现今世界提倡人要身心健康,身 体健康不够还要心灵健康。受宠和受 辱都要平平淡淡的看待,今天工作没了没关系,总能找到,今天忽然查出身 体有病了也没关系,总会治好的。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听起来不能理解,会感觉不对,没有牵挂的人怎么会是无私的人呢?换个概念来想,不牵挂就是没有私心,没有我自己。如果整天为自己牵挂,工作了,前途了,家人啦,等等,这是不是存有私心?要学会反过来理解,一个人牵挂这个,牵挂那个,就是私心很重。观世音菩萨到人间来救 度众生,如果整天牵挂天上的菩萨或想我到人间吃这么多苦该回去了,这样怎么能救 度众生呢? 多少和尚法 师发愿,要救 度众生,愿出家修行,以后再来救 度更多的众生—乘愿再来。这也是无私奉献。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因为他奉献了,不牵挂自己,不牵挂家庭,不牵挂所有的事业,前途,钱财等,他这是在舍,因为能舍的人,才是无私的人,帮助人家要无私奉献。如果,你帮助人家是为了利 用人家,为的是将来也能帮助到你或你的家人,你们说这种帮助是不是自私的。因为你有牵挂,牵挂自己,家人,希望我今天帮助你之后,将来你也能帮助我,这叫有偿回报的帮助。现代人雷锋帮助了那么多人,他想过自己没有? 想过回报没有? 这叫无挂碍的帮助,无缘慈悲,无私的奉献。
一个真正没有牵挂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首先,无私之后才能无畏,因为什么都舍的人,才会什么都不怕。多少电影里可以看到,那些坏人绑 架孩子,是因为他们知道你牵挂孩子,用这种方法来让你怕,来达到他们的目地。从人间的角度上来讲,自己的孩子或家人被绑 架,你会没有牵挂?还变成了大无畏?实际上你错了,当你有无私大无畏精神之后,当你修的好的时候菩萨保佑你,你的孩子或家人就不会被绑 架,你的家人才会很安定。 家人不安定,实际上就是你修的不好,没有福 报,才会造成家人的不安和痛苦。一个无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有作为的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才能真正接受上天托付治理天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