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百科 > 阿尔巴尼亚二战译制片

阿尔巴尼亚二战译制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36:13

A. 墨索里尼永远是正确的,尤其是他错误的时候.出自哪里

出自《宁死不屈》(又名》《大开眼界》)是1969年G·爱莱巴拉导演、P·达道 G·爱莱巴拉 P·米尔卡尼编剧的一部阿尔巴尼亚战争片,主要演员有E·古曼等。

影片讲述了1939年至1944年间阿尔巴尼亚反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的故事。

《宁死不屈》剧情介绍:

阿尔巴尼亚电影.(主演:E.古曼,E.鲁阿拉西,N.弗拉舍里;片长:90分钟;配音演员:刘广宁 李梓 尚华) 这是一部令中国观众难忘的经典影片。

故事发生在号称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讲述了1939年至1944年间阿尔巴尼亚反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历史上最艰苦的时刻。

当时,在阿尔巴尼亚南部纪洛卡斯特城里,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击队员阿费尔蒂达同时被捕,在监狱中,在刑场上,她们不畏强暴,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最后,米拉和阿费尔蒂达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经典台词就是:

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永远有理!

(1)阿尔巴尼亚二战译制片扩展阅读:

作为文革开始1967年的电影译制片,《宁死不屈》毫不夸张地说影响了一代人:不管是朗朗上口的“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墨索里尼总是有理?昨天有理,今天有理,永远有理!”;还是偶像级的阿尔巴尼亚少女米拉的美丽和坚强都永远难忘。

还有那耳熟能详的吉他声:

“赶快上山吧的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加入了游击队,

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

我们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

B. 总说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看不懂,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神作



观众们提到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首先必提的是《第八个是铜像》,笔者曾经对此作了一点分析。

几乎是同时,当年的观众还要提到另一部看不懂的阿尔巴尼亚电影,这就是《脚印》。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竟然在观众那乎陵悉里得到众口一词的感受?

《脚印》这部电影是在1971年在国内公映的,算是比较早期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据《上海文化年鉴 1992》后附录的“上海文化史大事记(1966 1976)”记载:1971年11月28日,为庆祝阿尔巴尼亚解放27周年,上海即日起上映阿尔巴尼亚故事片《脚印》和《勇敢的人们》。


在浙江的一本文化志里,也提到:1971年12月17日,为配合阿尔巴尼亚解放27周年纪念活动,杭州市上映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勇敢的人们》和《脚印》。《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广阔的天地经风雨,矫健的山鹰在翱翔——<勇敢的人们>观后》和《一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争夺战——<脚印>给我们的启示》。

更早一些的评论,出现在全国的大报上,我们看看当时的评论标题。

1971年12月2日《解放军报》:前进在革命化的大道上。

1971年12月5日《北京日报》:光辉的道路。

1971年12月7日《文汇报》:前进的步伐。

1971年12月8日《光明日报》:永不停止的脚步。

1971年12月8日《光明日报》:知识分子的光辉道路。


从这些文章的标题来看,电影应该是主题积极,黑白分明,简单干脆,怎么会生出“看不懂”之说?

而实际上,对这个电影“看不懂”的呼声,可以说在我们的耳边不绝如缕,时有所闻。

这部电影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欢迎,在《话说周晓文》(毛果著)一文中,介绍中国导演周晓文的电影启蒙历程,引述了周晓文的回忆: “《多瑙河之波》看得最多,不下十几遍吧!《脚印》看了七,八遍。”

看了多遍,应该有看不懂的因素在内。

再看《“文革”记趣》汪运(作者:钟利戡)一文,作者就直指:“阿尔尼亚有部《脚印》的影片,放映看完,多数人不知所云。”

在《划痕的岁月:表述我们难忘的记忆》(高峰著)一书中引用了剧作家金作人的一封信,提到:“‘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是观众在看完《脚印》之后得岁乎出的结论。该片采用了大倒叙和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看惯因果式线状结构影片的中国观众很难适应,当然,阿尔巴尼亚其它电影中镜头的快速切换,人物及细节交代的简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叶圣陶与叶至善合著的《叶圣陶家书》中,也有很大的篇幅,记载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钱钟书当年在《围城》里讽刺:名人写信,有一种表演欲在内,都考虑日后发表的。

不能说叶氏父子当年连篇累牍写的通信,没有想到日后会出版。我们今天在两个人的书信中,正看到父子俩在 历史 的孤寂中,作出热闹的双簧式表演。

因为是表演,所以,他们之间写的书信并不一定是心中所想,不过,也能大体看到一点时代的印痕。

在叶至善的信中,提到了阿尔巴尼亚的这部电影。


1972年5月10日叶至善的信中写道:“类似的故事,有阿尔巴尼亚的故事片《脚印》讲的是一位医生思想的转变。这位医生出身是好的,手术非常高明。他认为救活过不少人,受人感激、尊敬,都是应该的。后来他医治一个工人。这个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为了抢救他的同事,炸掉了两条腿。手术过后,医生去查病房,正好那几个被救的同事来探望那个工人。他们一见面就谈技术革新的事,医生感到非常奇怪:这些人不是这个工人不顾自己的死活,把他们救出来的吗?怎么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呢?真出于他的意料。他就把这件事对一个朋友说了,那个朋友回答得很好,说因为他们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像他那样干的。这个医生才悟到,自己离开劳动人民已经很远了,于是主动要求到边境去接受改造。这张片子就思想性讲,是相当高的。可是他们习惯于用倒叙手法,还有些不必要的穿插,使人不容易理清头绪。”

叶圣陶回信,如果有票,他是会去看的。可见对儿子的推荐,他还是感兴趣的,并没有歧视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尔巴尼亚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融入与介入,要比我们后来避而不谈、佯装不知的鸵鸟状态要复杂得多。


儿子看到父亲对他上一封信中所提及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兴趣,在5月16日这封回信中,进一步阐述了电影的内容,这是所有先期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喜欢表现出来的心理趋向,他写道:“《脚印》那个电影,要看懂得花点脑筋。他是从一个暗杀案开的头,就是这个医生被暗杀了,有人怀疑他是自杀,处理这案件的公安人员认为必须经过调查才能定案。于是他访问了医生的父亲、妻子、同事、朋友,这些人都叙述了医生生活的片断,里面还插进了这些人自己的生活,因此看起来头绪很乱。爹爹去看之前,最好叫三午把故事大概说一下。这个主题用侦探片的形式来表现,实在没有必要。”


这里提到的“三午”是叶圣陶的长孙。其实按照叶圣陶的文字功底,看这样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完全能够自己消化电影里的迷津,用不着别人指手划脚,但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脚印》确实有一点“烧脑”。

与叶圣陶大师被怀疑成看不懂,倒是不少民众在这个电影里读到了他们需要的理解。

据交通技工教育研究会编《交通技工教育优秀文集》所收录的《师德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作者:林景辉、魏雪芬)却把《脚印》作为文章的论据:“阿尔巴尼亚影片《脚印》中有这样一句话:和朴实的人在一起,可以纯洁灵魂。”


可以看出,这部论文集是把《脚印》作为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言论来引用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仍然沿用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论点作为支撑自己理念的信息源,确实有一点不可思议。

在毕熙东著《足球老纳:从德国到中国》中的一篇文章“足球不是轮盘赌——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之我见”中,作者也涉笔成趣地提到了《脚印》带来的记忆:“ 倒底谁造就谁?在十年动乱期间,只有阿尔巴尼亚的故事片有资格进口。我却记住了影片《脚印》中的一句名言:是医生造就了手术室,而手术室不一定就造就医生。本届世界大赛呈现出的纷乱现象,真个儿是触及了人们的灵魂。”

只是作者在这里发生了记忆错位,其实文中的这句话,并不是《脚印》里的台词,而是另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中的对白。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都是医生如何离开大城市,来到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矛盾冲突也主要来自于夫妻之间,都是丈夫积极,妻子拖后腿,主题构思非常接近,所以才造成了作者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记忆。

而《脚印》当年就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思想撞击。


我们在《雷锋式的好战士黄观顺》(1973年出版)一书中,看到传主的一则日记,对《脚印》给予自己的教育冲击力,作出了记录与记载:“一九七二年三月六日看了阿尔巴尼亚故事影片《脚印》以后,我感到对我的教育极为深刻。它是教育我们青年人的一部好影片。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贪图安逸,更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道一个人的进步应归功于党和人民,而决不能把同志们帮助的结果看成是自己骄傲的资本。”

而更多的记载,出现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作者的笔下。上海作家殷慧芬在《梦中锦帆》中把电影《脚印》融入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中,小说中写道:“李小蓉说也挺欣赏《脚印》里的那个外科医生,他潇洒才华出众,可惜他死了,他被人杀害了。锦帆说影片里的脚印象征了人生的足迹。李小蓉说哎哟我怎么没想到,我还觉得这片名文不对题我真傻。”


在毛寄萍所著《欲罢不能》(2007年版)中也写道了阿尔巴尼亚这部电影给人物带来的牵动效应:“她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阿尔巴尼亚叫《脚印》的电影,女主人公向别人倾诉和丈夫的感情的那句话:结婚已经五年了,可是我们还像刚恋爱那样。她完全沉浸在一种幸福的感觉之中,开始的因为偷情而产生的忐忑,因怕别人发现而产生的恐惧,因行为越轨而产生的隐隐约约的罪恶感荡然无存。”



连环画也没有放过《脚印》,这本连环画标明根据阿尔巴尼亚电影改编,由王佩家改编,向群等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74年1月出版第1版,印数达到惊人的280000册。


这本连环画将电影里产生弄不懂的回忆场景全部删掉,理清了头绪,而且把无关的人物回忆也给省略掉了,倒是理解电影的一个比较好的通俗读本。

而就是这样一部不入今日电影界名流法眼的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竟然也成为早年的电影教科书的成功范例,而今天这些范例,则大多数是唯好莱坞电影马首是瞻的。


在卜召林主编的《电影学简编》(1992版)中介绍“对话蒙太奇”这一技巧的时候,写道:

对话式蒙太奇也是比较经济、比较简要的处理方法。这样的画面组接,既推进了电影故事情节,又合情合理。这也是在中外电影史上大量运用的一种手法。下面是《脚印》中的情节。


护士:“阿尔丹大夫祝你成功。”


阿尔丹:“谢谢”。


“成功和失败往往是毫厘之差”,说这话的已是在另一个场景里的教授。

那么,赞声一片的《脚印》为什么叫人看不懂呢?

这一点,在叶至善给父亲的信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电影通过回忆介绍了牺牲在敌人枪口之下的阿尔丹大夫的生平事迹。


这种表现手法,与《第八个是铜像》如出一辙,甚至在《宁死不屈》里,也是通过主人公米拉被捕之后不断闪回的回忆,来表现过往的经历。

看来,阿尔巴尼亚电影很喜欢这种大面积的回忆手法,而正是这种手法运用较多的电影,就是中国观众看不懂的“重灾区”。


《脚印》里,开始是一个悬念的结局,阿尔丹大夫在边境地区行医时,突然死去,手上发现枪支,最容易作出的判断,是他自杀身亡。于是警察展开调查,通过走访他的父亲、妻子、同事及病人,来全面了解他的思想动向,与《第八个是铜像》不同的是,《脚印》里的阿尔丹医生更具有《罗生门》的“视角决定观感”的色彩。

《第八个是铜像》是人物事迹互不干扰的并列式的拼盘式组接,而《脚印》则是人物事迹的因果式拼盘式组接,各组回忆里因回忆角度的不同,必然会有冲突的地方,这形成了《脚印》里的人物形象处于一种拨开云雾、移显换影的状态。


阿尔丹大夫在别人的多角度回忆中,性格与思想都是递进的,最后落脚点是证明了他是一个好大夫,而不是一个可能叛国未成的自杀者。

正如叶至善在信中所说,《脚印》采用了一个悬疑式的结构,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因为整个电影里,并没有什么刀光剑影的部分,而最后突然来了一段神秘的死亡事件,把一起思想冲突的电影非要拉扯上凶杀事件,这两者之间显得有一点不伦不类。

实际上,整个电影的回忆,就是说明了主人公如何从一个虚荣、自私、满足于个人幸福的医生,如何实现了价值观的转变,投身到服务 社会 的更有意义的人生之中。


这显然在后来的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转型变革中,证明这是一条非常难以实现的道路,而当下的阿尔巴尼亚民众,却把选择方向放在意大利、希腊这些二战中与阿尔巴尼亚为敌的国家,也就是电影里的叛逃者亟欲前往的国家。

也就是说,《脚印》里的大夫的思想转变,恰恰是逆行着现实中的民众的思想趋向的。

因此,《脚印》这样的影片,反过来可以看出,当时的国内民众却是想出国的,而不是像电影里歌颂的大夫那样,一心意图扎根基层。

所以说,英雄们的行迹与行踪,总是逆行着 社会 的趋向与思潮的。


电影里还通过一位姑娘之口,对那个时代作了总结:“我们的后代会羡慕我们这个艰难的时代,这个时代一年就等于一个世纪。”

其实事实上恰恰相反,现今的阿尔巴尼亚恰恰忘记了那个时代。

在电影里,英雄们被树立为榜样,告诉民众与世俗的选择的另一种相反的可能。这就是英雄法则的存在价值,好莱坞电影也概莫例外。

影响《脚印》里的大夫思想转变的因素,是电影重点表现的区域。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阿尔丹从开始时沉湎于个人主义与家庭小圈子里,发生思想转变,来自于以下几个因素:



大夫与同事外出游玩,遇到了童年小伙伴的妈妈,当年他们在乡里,得到过这位农村大娘的照顾,后来小伙伴牺牲在抗击法西斯的战斗中,这给了阿尔丹以传统教育,觉得自己不应该忘了本。这是促成他回乡行医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夫在收治病人的过程中,有一位工人因为保护同事,而自己受了伤,断了条腿,大夫本来是救治病人的,但反过来也被病人所救治,这一点,使他改变了高高在上的观念,扭转了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上帝般的存在。



影片里,阿尔丹的父亲是一个军官,后来解甲归田,他对儿子的变质有着深刻的认识,指出:“你把人民给予的荣誉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脱离人民,忘记是谁培养了你。”而同事也直指阿尔丹脱离现实,搞纯粹的理论研究,热心于维护自己的威望,而不是服务于民众。这些观念,在主人公触碰到病人的感人行为之后,迅速由理论转化为行动实践,从而实现了思想的转变。


《脚印》一片,虽然是局限于一个医生的生活,但是 社会 广度还是超乎寻常的。影片里,还提及了苏联中断了的援助,工厂通过自力更生,来应对突袭的困难。包括当时严酷的 社会 环境,边境地区的复杂形势,都能够映射出国家面临的现状。在这样的形势下,医生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边境地区服务乡民们,便使他的这种选择具有了整个 社会 背景支撑的纵深力道。


而影片里的凶手,正是那个曾经送吊灯给医生的所谓好友,影片在最后结尾中,略去了推理与侦察,直接把凶手给推了出来,这也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不屑于进行逻辑分析导致电影让人莫名其妙的原因之一。


《脚印》在一部简单的主题电影中,加入了那么多元素,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它的主题意旨,也让电影七岔八岔,枝节太过繁复,最后就让人得出“看不懂”的印象了。实际上,电影的主题还是非常鲜明的,当时报纸上对它的概括是很一锤定音,毫无歧议的,正说明它并不难被看懂,至少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不一定梳理出电影叙事的脉络走向,但电影传达出的内容,还是一目了然的。



C. 想了解下 上海译制片厂到底配过多少日本电影

推荐一篇文章给你,不知道有没有用.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七、八十年代译制片目录:
1971年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天亮的时候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圣母院 简爱 冷酷的心

1973年

绿色的群山 烈火行动计划

1974年

在那些年代里 沉默的朋友 警察局长的自白

1975年

战斗的道路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恋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1977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 叶塞尼亚 故乡

1978年

橡树,十万火急 汽车行动计划 尼罗河上的惨案 在阴谋者中间 望乡 追捕 扎根大地 战友重逢 未来世界 悲惨世界 孤星血泪 华丽的家族 孩子与小提琴 缩小包围圈 吟公主

1979年

看不见的要塞 坚强的翅膀 金环蚀 光阴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佐罗 大独裁者 卓别林 讽刺剧 发工资的日子 水晶鞋与玫瑰花 淘金记 萨拉丁 一天的欢乐 城市之光 马戏团 车队 政权??真理 巴黎一妇人 凡尔杜先生 苦海余生 蝙蝠 恶梦

1980年

砂器 大篷车 阿拉伯历险记 天平之甍 古堡幽灵 卡桑德拉大桥 啊,野麦岭 复仇 我的儿子 激战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渊

1981年

英俊少年 背井离乡 远山的呼唤 父子深情 奴里 哑女 老枪 最后一颗子弹 甜蜜的竞赛 风雪黄昏 十四个冬春 检察员的起诉 沼泽地里的阳光 麻疯女 天鹅湖

1982年

虎口脱险 苔丝 阿奇扎 郡委书记 大使们 女仆 异乡泪 冰峰抢险队 我两岁 阳光下的罪恶 十六个人 火红的第五乐章 寅次郎的故事??望乡篇 啊,野麦岭(续集) 两个船长 人世间 重归于好 非凡的艾玛 三十九级台阶 山的儿子 驯马手莫兰特 汤姆叔叔的小屋

1983年

海狼 情暖童心 雪地英雄 绿宝石 护身符 海岛探宝 爱德华大夫 弃儿 第三个人 不朽的情侣 屠夫 挪威之歌 威尔斯面包师的儿子 大海的女儿 除霸雪恨 布加勒斯特居民证 月尾岛 妙香山上重逢 海峡 猎人 蒲田进行曲 苦命夫妻 国家利益 铁面人

1984年

非法越境者 游侠传奇 女侦探 大水 螃蟹 觉醒 维拉 志同道合 白玫瑰在行动 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 上校胡巴尔 艺人之家 死亡陷井 神秘的黄玫瑰 科佩尼科 上尉 兆治的酒馆 只要我活着 胜利大逃亡 王中王 铁骑兵 一个酋长的胜利 热带丛林历险记 张开幻想的翅膀 创奇者 逃往雅典娜 熊猫的故事

1985年

黑郁金香 马戏团员的遭遇 温柔的怜悯 无声的行动 马背上的幽灵 希西公主 枪手哈特 总统轶事 金像奇案 我们的肤色 红发女郎 难忘的假日 从地狱归来 第一滴血 冒险的代价 罪行始末 误解 迪斯科舞星 纯洁 不能没有你 好像不认识你 海誓山盟 红钟 日本沉没 幸福的黄手帕

1986年

野鹅敢死队 一个哑巴的故事 年轻的皇后 印度之行 无腿先生 一个皇后的关键时刻 真假萨卢 大轮号和水手号 三个老兵 机组乘务员 少年擒寇记 第七个目标 霹雳舞 罗特的女儿 伦敦上空的鹰 陷阱 谋杀翌日 报警记 姊妹坡 婉丽 换房单独行动 第一骑兵军 神秘的黄玫瑰 珠宝奇案 裸露在狼群 斯巴达克思(上、下集) 无根的树

1987年

海魔 铁骨金沙 里约的迷雾 来历不明的日记 国王的光荣 最后一班地铁 圣诞老人 蚂蚁死神 夏日旅行 异国情 不朽的人 黑狼的嚎叫 幻想的日子 他是谁 黑林中的布谷鸟 古宅之谜 红色飞行员 超人(第二集) 首都消失 伊豆舞女 片山刑警在海岛 乱世冤家 没有陪嫁的新娘 合法婚姻 男子汉们 警官的诺言 大象音乐会 健儿春色 舐犊情深

1988年

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故乡行 各得其所 山鲁佐德的又一夜 特殊警察 神射手 冰与火 复仇的火焰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莫斯科之恋 伤痕累累的勋章 美元迷 佐罗新冒险 我的朋友流浪汉 蓝色行动队 优骏 钓鱼迷巧遇记 孤胆警探 片山刑警在山城 金钱与仇恨 昏迷 好事不成双 碧海情 痴情鸳鸯

1989年

谜中之谜 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 八十年代灰姑娘 糊涂警官 钻石胳膊 镜子 印度先生 恐怖笼罩着城市 早安巴比伦 晚餐来的客人 水 生死之间 缉私特警 天网恢恢 良宵难度 危楼风波 清白的手 莫斯在广播 电影悲欢曲 孤身复仇 情海冤魂 魂归故里 无冕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双人舞 随心所欲 命令027 内线人物 总统失踪记 地震 二十四只眼睛 侦探的故事 暴风勇士 有生命力音乐 出水芙蓉

东影-长影译制片目录
1970年

453.《森林之火》 (越南)
454.《琛姑娘的松林》 (越南)
455.《达吉亚人》 (罗马尼亚)
456.《血海》(上下集) (朝鲜)
457.《看不见的战线》 (朝鲜)

1971年

458.《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 (朝鲜)
459.《战斗在继续》 (越南)
460.《在铁道线上》 (朝鲜)
461.《前方在召唤》 (越南)
462.《鲜花盛开的村庄》 (朝鲜)
463.《摘苹果的时候》 (朝鲜)

1972年

464.《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 (罗马尼亚)
465.《记者》(上下集) (苏联)
466.《劳动家庭》(上下集) (朝鲜)
467.《战争与和平》(四集) (苏联)
468.《卖花姑娘》(宽) (朝鲜)
469.《回故乡之路》 (越南)

1973年

470.《空中舞台》 (朝鲜)
471.《卖花姑娘》(普) (朝鲜)
472.《秃鲁江畔之花》 (朝鲜)
473.《轧钢工人》(宽) (朝鲜)
474.《原形毕露》 (朝鲜)
475.《气球上的旅行》 (法国)
476.《永生的战士》 (朝鲜)
477.《轧钢工人》(普) (朝鲜)
478.《一个护士的故事》 (朝鲜)

1974年

479.《火》 (越南)
480.《延丰湖》(朝鲜)

1975年

481.《送信人》 (英国)
482.《为了新的一代》(朝鲜)
483.《特罗塔》(联邦德国)
484.《纽约奇谈》(美国)
485.《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
486.《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
487.《三妯娌》(朝鲜)
488.《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

1976年

489.《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
490.《哥白尼》(波兰)
491.《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
492.《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
493.《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
494.《初春》(阿尔巴尼亚)
495.《矿山的主人》(朝鲜)
496.《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
497.《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
498.《高山之鹰》(朝鲜)
499.《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
500.《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

1977年

501.《农民英雄》(朝鲜)
502.《难忘的人》(朝鲜)
503.《一个水兵的故事》(朝鲜)
504.《67天》(《乌日策共和国》)(南斯拉夫)

1978年

505.《音乐家奇普里昂》(上下集)(罗马尼亚)
506.《侦察英雄》(罗马尼亚)
507.《高压线》(朝鲜)
508.《夜袭机场》(南斯拉夫)
509.《黎明前到达》(南斯拉夫)
510.《第26个画面的占领》(南斯拉夫)
511.《摩登时代》(美国)

1979年

512.《苏捷斯卡》(南斯拉夫)
513.《舞台生涯》(美国)
514.《南方铁路之战》(南斯拉夫)
515.《田园诗》(美国)
516.《走向生活的道路》(朝鲜)
517.《一个国王在纽约》(美国)
518.《人证》(日本)
519.《寻子遇仙记》(美国)
520.《悠闲阶级》(美国)
521.《绅士流浪汉》(美国)
522.《我的老师》(日本)
523.《延期宣判》(罗马尼亚)
524.《金刚山姑娘》(朝鲜)
525.《柳生家族的阴谋》(日本)
526.《疯狂的贵族》(法国)
527.《蝴蝶梦》(美国)
528.《欢乐的一天》(美国)

1980年

529.《愤怒的人》(法国、加拿大)
530.《摩羯星一号》(美国)
531.《春香传》(上下集)(朝鲜)
532.《永恒的爱情》(上下集)(巴基斯坦)
533.《咖啡馆》(埃及)
534.《梦幻世界》(瑞典)
535.《雨夜奇案》(罗马尼亚)

1981年

536.《穿黑袍的新娘》(土耳其)
537.《亲骨肉》(上下集)(朝鲜)
538.《妈妈的生日》(日本)
539.《吉卜赛少年》 (英国)
540.《阿西门的街》 (日本)

1982年

541.《横冲直撞》 (斯里兰卡)
542.《临时工》 (南斯拉夫)
543.《生活之路》 (巴西)
544.《婚事风波》 (朝鲜)
545.《婆媳之间》 (朝鲜)
546.《泥之河》 (日本)
547.《两个孤女》 (法国、意大利)
548.《独立与死亡》 (巴西)
549.《神秘的黄玫瑰》 (罗马尼亚)
550.《特殊的战争》 (英国)

1983年

551.《典子》 (日本)
552.《翠彩》 (泰国)
553.《四年三班的旗帜》 (日本)
554.《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埃及)
555.《飞蛾》 (菲律宾)
556.《失踪的女人》 (英国)
557.《爱情的故事》 (波兰)
558.《沸流江的新传说》 (朝鲜)
559.《不能受勋的英雄》 (朝鲜)
560.《诱拐报导》 (日本)
561.《我和我的爸爸》 (日本)
562.《杀人狂》 (摩洛哥)
563.《金牌》 (菲律宾)

1984年

564.《朱砂情》 (尼泊尔)
565.《击鼓少年》 (西班牙、墨西哥)
566.《随军记者的手记》 (朝鲜)
567.《最后的情感》 (意大利)
568.《十字小溪》 (英国)
569.《闪光的时刻》 (日本)
570.《哈里之战》 (美国)
571.《浪花之恋》 (日本)
572.《警告》 (保加利亚)
573.《没有回来的密使》 (朝鲜)
574.《决不后退》 (朝鲜)
575.《导盲犬——哈斯蒂》 (日本)

1985年

576.《勇士的心愿》 (美国)
577.《我的好朋友》 (联邦德国)
578.《弗兰西丝》 (美国)
579.《生死决斗》 (匈牙利)
580.《谋杀没有证据》 (民主德国)
581.《海盗女王》 (意大利)
582.《部长轿车的风波》 (民主德国)
583.《复杂的感情》 (波兰)
584.《吹口哨的寅次郎》 (日本)
585.《失踪者之迷》 (西班牙)

1986年

586.《战地浪漫曲》 (苏联)
587.《狮心》 (英国)
588.《妻子》 (民主德国)
589.《你好,出租车》 (南斯拉夫)
590.《w的悲剧》 (日本)
591.《转校生》 (日本)
592.《两个人的车站》(上下集) (苏联)
593.《波托马克河上悲剧》 (美国)
594.《火红的山脊》 (朝鲜)
595.《穿警服的匪帮》 (波兰)
596.《泪洒佛罗伦萨》 (联邦德国)

1987年

597.《酒神的秘密》 (罗马尼亚)
598:《罗马的假日》 (美国)
599.《沙漠情》 (西班牙)
600.《光洲的召唤》 (朝鲜)
601.《夏姆士的反击》 (埃及)
602.《决斗场上的遗嘱》 (匈牙利)
603.《紧急出路》 (波兰)
604.《被绞死的人》 (墨西哥)
605.《电影天地》 (日本)
606.《一片花》 (日本)
607.《劫后良缘》 (美国)
608.《怀恋的冬夜》 (苏联)
609.《父母双全的孤女》 (美国)
6l0.《稻草人》 (苏联)
611.《黑林城堡》 (联邦德国)

1988年

612.《冰雪消融》 (朝鲜)
613.《英雄的苦恼》 (苏联)
614.《可爱的小村庄》 (捷克斯洛伐克)
615.《相见时难》 (美国)
616.《一个警官的控诉》 (罗马尼亚)
617.《铁石心肠》 (巴基斯坦)
618.《神笛少侠洪吉童》 (朝鲜)
619.《星期天的爸爸》 (苏联)
620.《快枪手》 (日本)
621.《少女的征途》 (日本)
622.《海盗喋血记》 (西班牙)
623.《智擒群魔》 (意大利)
624.《阁楼案件》 (匈牙利)

1989年

625、《洗血乐园》 (美国)
626、《少年船长斗匪记》 (苏联)
627、《孤女艳史》 (巴基斯坦)
628、《银河相会》 (苏联)
629、《难兄难弟》 (法国)
630、《寻母奇遇》 (日本)
631、《推上断头台》 (日本)
632、《伞中情》 (法国)
633、《美酒的恶运》 (民主德国)
634、《一夜富翁》 (罗马尼亚)
635、《缉毒誓官》 (印度)
636、《无罪的罪行》 (民主德国)
637、《幕府风云》 (日本)
638、《天空之城—一拉普他》(日本)

由于影片数量众多,建议还是去找一些参考资料看,例如:
《上海电影志》;
《上海年鉴》(1997-2006);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的经典影片》《新电影20年》、80年代《大众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外国电影丛译》等。

D. 谁有南斯拉夫电影制片厂还有阿尔巴尼亚二战的电影吗不要在线播放的,最好是可以下载来看的

与你老爸一样,我也有这情结。我们年轻时可怜啊!只有这些外国片看。印象特别深刻。那时那些比较低俗的喜欢看朝鲜电影。哭哭啼啼的。像你老爸这样有点水平的就比较喜欢看阿尔巴尼亚的(南斯拉夫是后来了)。也总算是欧洲了。

这些土豆上都有。土豆视频都可以下载(要先下载个itudou)。而且下载非常快,比迅雷快得多。

这是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 http://www.tudou.com/albumplay/1AY5RVcOSsE/kdo8TKIFUE8.html?tpa=

还有《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等;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都有。你自己找起来很方便。就不一一替你找了。这些都是配音的。要找原版配字幕的还没有。呵呵~

就是片子都很旧了。毕竟近四五十年啦!人都不像样了。。。

E.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为何轰动一时

文革期间,因为译制片较少,且集中在当时与我们有友好关系的几个国家,因此,那个时期引进的国外电影,会在观众中诱发出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特别观感。

在陈河的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中写道:“《多瑙河之波》的热潮还没过,又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宁死不屈》上演了。由于这个电影有女主角米拉换药时露出胸罩的镜头,电影院继续每天爆满……”

从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间引进的国外影片所引发的特有的观众观影兴趣。

其实,《宁死不屈》在观众中烙印下的强烈印象不仅仅局限于此,崔永元曾经说过,《宁死不屈》是他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而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回忆她童年的偶像时说:“70年代,我喜欢过阿尔巴尼亚一个电影演员,他在电影《宁死不屈》中扮演游击队员……”

《宁死不屈》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个时代引起如此深广的反响?

注意一下《宁死不屈》公映的时间。影片1967年拍摄,1968年在阿尔巴尼亚公映,1969年就引进中国,当年公映。

据记载,它是文革期间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在三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国外译制片投放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首次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其新鲜感与冲击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观影狂潮。

这其中,当然有部分观众对影片里的部分镜头投入了特别的注意,但实际上,我们今天看一下《宁死不屈》里当时的所谓暴露镜头,其实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没有什么香艳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陈述的事实,也不够准确,因为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学生的名字。

而据《电影传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却导致了这部电影于1973年在阿尔巴尼亚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这个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个导演,被认为思想意识存有问题,牵连到这个女演员,导致了电影禁映。

而中国的观众并没有受到这部电影在本土噩运的影响,依然对这部电影一往情深。

当然,1973年之后,这部电影,在中国也有淡出的趋势,它与文革早期的记忆纠缠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记忆深刻。

崔永元生于1963年,陈丹燕生于1958年,而另一个作家铁凝在她的小说《永远有多远》中也记录了文中的“我”对《宁死不屈》的迷恋,他们基本可以视着同一代人,决定了他们对《宁死不屈》有着相似的记忆与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来看《宁死不屈》,会觉得这个电影恰恰印证了文革期间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评价,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说《宁死不屈》的叙事存有某种问题,它在现在发生时的情节中,插入九段回忆,把故事的连贯性分割得支离破碎,最后电影只能看到断断续续的局部细节,却没有一个统贯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击队员受伤后一直住在米拉的家里,她是如何来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与家里新来的一个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围绕着吉它,而开始了他们的熟识,但是这个男青年后来哪里去了?

米拉被捕之后,地下组织暗杀了叛徒,接下来,却是导致德军下令枪杀米拉她们两个人,前后的逻辑关系给人的感觉,是地下组织的暴力行动,才导致了德国人的疯狂报复。

既然电影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有讲清楚,但电影又为何能引发巨大的轰动?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一部电影过度追求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巧立名目的内在关系,虽然能够给人以烧脑的分析乐趣,但是电影过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反而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而一个内容简单的电影,却因为它的镜头的单一、缓慢,反而给人以强烈的瞬间冲击力。

加上当时《宁死不屈》放映的时候,国内的外国影片较少,很多观众看了一遍还要再看一遍,而观看电影的环境,很多都是在乡间地头的露天场所,所以那种简陋环境下银幕上提供的断片式场景,十分容易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后衔接,片断的影像就具有强烈的刺激力与冲击力,这应该是《宁死不屈》这样的一个被中国观众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畴里的电影,能够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原因。

《宁死不屈》里的女游击队员,在当时的中国引发巨大的关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与当时的中国青年在兴趣爱好、衣饰着装与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与同理心的缘故。

影片里呈现的 社会 形态,受到得天独厚的长期的欧风劲吹,远比同时代正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 社会 来得更具有现代性。在那个 社会 生态下活跃着的青年,更能获得建国后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国青年的认同。

这也是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电影里的游击队员生活,能够给中国观众带来更为新颖的观感的原因。

综合当时观看电影的观众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看到电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几点,这种印象渗入到当时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个人记忆与文化情境中,从长远来看,甚至可以说影响到比一代人更为绵长久远的精神领域。

这种影响具体是:

这就是我们在本文开头部分提到的那种惊鸿一瞥的女性身着内衣的镜头。

而这种文革期间的特有的观影惊诧,可以说分布在当时的几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国内公映的译制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访时,就对电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达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说,他年幼时,“头脑中还没有漂亮的概念,记得我看李铁梅的时候都还没有,直到看《宁死不屈》,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说的是游击队战士被纳粹抓住了,但她们还是很乐观地弹吉它唱歌,她们穿连衣裙,领口开得很低,我觉得那里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宁死不屈》里的漂亮,实际上是一种青春的活泼气息,其实女主角看上去并不娇艳,与今日锥子脸刻意营造的惊艳之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现,却很接地气。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单纯的眼睛的闪动,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觉,所以当米拉与战友最后走向绞刑架的时候,才反衬出扼杀如此强健的生命力的残酷,电影传输出的是一种对青春与生命的礼赞,才让暴行来得如此黑暗与凶残。

很多回忆都提到从这部电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这一乐器,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吉它的风行一时,很多人都认为与这部电影的推波助澜有着深切的关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带着回音的旋律,似乎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而影片里的德国军官,也试图用吉它来瓦解年轻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电影里弹奏的是一种勇往直前、无视生死的心灵自白,德国军官意图用吉它所弹奏的美的韵律,在女革命者的坚强意志面前,毫无作用。

可以说,吉它在电影里述说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会让人追求更博大的善与真。

作家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衬衣带来的视觉魅力:“当我看完一部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之后,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个宁死不屈的女游击队员米拉长得一样,我唯一的根据是米拉被捕时身穿一件小格子衬衣,而我也有一件蓝白小格子衬衣。”

《宁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镇的日常生活面貌时,表现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当时的中国人,对巧克力大多数并没有什么明晰的认识。

在余斌的随笔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记载:“《宁死不屈》大约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在这部片子里,头一次听说一种叫作‘巧克力’的糖。……我们谁都没吃过,没见过,据说中国最早生产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里没卖的……”

电影里的调侃语句: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成为当时民众口里的调侃语句。

影片里德国军官打台球的场面,也使中国观众觉得新鲜。

之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全国遍地开花的台球室,虽然不能说与这个电影的诱导有关,但不能不说这一大众性的 娱乐 项目的影像记忆还是不可小觑它的现实影响。

女游击队员拿着手枪在屋顶一边奔逃一边射击,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迥异于我们战争片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战争场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应受伤的女游击队员时,两个女性相互调侃,体现了青春的美好,也显现出一种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国电影里的人物对话太过沉重,缺乏这种风轻云淡、涉笔成趣的幽默感。这种风格,很容易获得当时拥有了相当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国观众的共鸣。

电影里德国军官牵着一条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势,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残酷与凶险。

但电影引发的副效果却是引起中国观众对养狗的兴趣。

11、高领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击队员穿着高领羊毛衫也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在徐约维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书中写道:“最初对高领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时期,那时看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里面的男主角经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领羊毛衫,黯黯的颜色反衬着生命的年轻、激情之中又渗透着一种高贵的气质。这对于一个从事革命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分外迷人。”

《宁死不屈》在中国引起的反响,还包括配音者赋予了人物以一种新鲜的气质,给米拉配音的是刘广宁,她的特有的带有回音的细听起来掺着一点嗲味的声音,给角色增添了一种可爱的气质,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人物维度。

可以说,《宁死不屈》在进入中国之后,被时代、配音者、观众添置了原片没有的新鲜的内涵,说它是一部外国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嬗变过程,与中国当时的时代风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胶着在一起,使它带着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或许就是它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部相貌平平的电影,但在那个特殊的放映区间,却能够产生那么大轰动的原因。

F. 小时候看的一部70年代二战彩色译制片,有德军在雪地的场景,印象很深,可不知道了片名,很想找回再看

我国70年代上映的二战彩色译制片,主要来自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

有德军在雪地的场景,反映冬天里发生的故事,可能是

南斯拉夫1972年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G. 你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哪十部

事实上,在00后这一代人的心中,根本没有经典,他们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对任何事物,都可以随便拿起,也可以任性放弃。

但是最终,她还是能够坐下来,和我一起看完了这部经典,并且由衷赞叹:真美。

那时,在大学的大礼堂里,看电影是会引起全场鼓掌的。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我记得,引起鼓掌的电影包括《罗马假日》、《欢颜》等。

这是一部历久不衰的故事片,可能应该归类都爱情。

王室的安妮公主到访罗马,天真烂漫的安妮公主,非常厌倦繁文缛节的礼仪。

然而,在接下来与安妮的相处中,乔发现了安妮的天然的美,以及不带修饰的纯洁。安妮也很享受乔带给她的惊险与刺激,甚至好还参与到了街头斗殴之中。对于公主来说,这一切太惊险太好玩了。

我认为,乔是爱上了安妮的,而且,安妮也是爱乔的。

乔最终放弃了功成名就的良机,将照片送予了公主。

最终,安妮也不得不回归自己的本职,为了自己的国家。

罗马。

这一刻,观众的内心黯然神伤。

《罗马假日》,让所有人认识到了赫本的美,那种美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一切的。

从此,赫本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成为了普罗大众公认的女神。

再后来,无论是《战狼2》的火爆,还是《流浪地球》的奇妙,我们更愿意称呼为现象,因为,经典,一定是在记忆深处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的心底能够被视为经典的,还有许多,比如《南征北战》,比如《上甘岭》。

“张军长,拉兄弟一把。”“李军长,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耳熟能详。

再过若干年,期待《战狼》成为00后们心中的经典。

时光荏苒,那些永远定格在我脑海深处的外国经典译制片,那些为这些影片配音的幕后演员的亲切声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的记忆中愈发地显得清晰……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排名不分先后)

《王子复仇记》

《巴黎圣母院》

《基度山伯爵》

《魂断蓝桥》

《佐罗》

《罗马假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虎口脱险》

《尼罗河上的惨案》

《追捕》

同时铭刻在心中的还有那些中国的老配音演员们:白景晟、孙道临、张伐、卫禹平、高博、丁建华、乔榛、邱岳峰、童自荣、富润生、李梓、刘广宁、毕克、尚华、曹雷、向隽殊、苏秀……回答完毕。

我认为,在我眼里,最喜欢的十大译制影片是:(1)、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宁死不屈》;(2)、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海岸风雷》;(3)、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地下游击队》;(4)、前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5)、前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6)、前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7)、前南斯拉夫影片《桥》;(8)、朝鲜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9)、朝鲜战争影片《南江村的妇女》;(10)、朝鲜彩色战争影片《命令027》。

不以影片的精彩程度,以我心目中配音的精彩程度和记忆程度。

1.罗马假日

2.王中王

这个其实已经忘了是谁配音的了,但是印象真的非常非常深刻,可能是和故事的贴合度特别好吧。

就记得当时的故事和拳击教练听的收音机里的比赛完美的结合。

3.虎口脱险

男主角配的特别特别的好,那种傲娇的感觉笑死人。

我特别喜欢这部片子,可能和这个配音有很大的关系。

4.简爱

罗切斯特的深沉,简爱的自信。两个人物的性格都在配音中,完美的表现的出来。

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让我最有珠联璧合的感觉。

5.王子复仇记

这个感觉有莎士比亚的感觉,真的是诗一般的激情,诗一般的浪漫。

看着看着都觉得热情澎湃起来了。

6.魂断蓝桥

男主人公的连珠嘴炮真的让人印象太深刻了。

不过也由此而感觉男主太缺乏考虑,太有激情,以至于在战争中间他只有激情,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女主可能会遭受到的具体的磨难,比如说,在大家十分困难的时候,他送来的那束鲜花。

战后也是一样,这个真的是一个毫无生活经验的人。

比如说女主在他家非常窘迫的时候,他完全一无所知。

7.出水芙蓉

芭蕾舞教师的那段儿挺胸抬头笑死人了。

不知道多少年都会作为和别人玩耍的梗。

8.英俊少年

少年清澈的声音一直响在耳边。

这个故事很一般,我真的纯粹是喜欢这个声音。

9.音乐之声

特别特别喜欢上校向玛利亚表白的那一段。

还有前面一点上校给玛利亚气急了,在玛利亚的连珠嘴炮说出孩子们对他的期望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那句“上校”。

10.最后一个名额给所有上海译制片厂的其他片子啊。

佐罗,53版悲惨世界,蛇,虎口脱险,三十九级台阶,巴黎圣母院,78版铁面人,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复仇,最后一颗子弹,尼罗河上的惨案,简爱,钱拉菲利普版勇士的奇遇,野鹅敢死队,第一滴血,茜茜公主三部曲,基督山伯爵,远大前程,勇敢的米哈伊,沉默的人,叶塞尼亚,钱拉菲利普版红与黑,上海译制片厂战争与和平,大独裁者,纯属巧合,德黑兰43年,绿宝石护身符,列宁在1918.,追捕,霹雳舞,~~~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都是当年轰动一时,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百看不厌倦的外国电影。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闹闹;阿尔巴利亚搂搂抱抱;苏联电影真枪真炮……"当时的人们总结的精彩论句。

【卖花姑娘】

【看不见的战线】

【列宁在1918】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海岸风雷】

【第8个是铜像】

【多瑙河之波】

【追捕】

【流浪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

《东方快车谋杀案》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基督山恩仇记》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阳光下的罪恶》

《虎口脱险》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巜卡桑德拉大桥》

《叶塞尼亚》。



《佐罗》《人证》《巴黎圣母院》《桥》《老枪》《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卡桑德拉大桥》《叶塞尼亚》《大篷车》《流浪者》《人世间》《奴里》《魂断蓝桥》《悲惨世界》《勇敢的米哈依》《虎口脱险》《第八个铜像》《苔丝》《基督山伯爵》《巴顿将军》《卖花姑娘》《金姬银姬的命运》

《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流浪者》,《奴里》,《佐罗》,《尼罗河上的惨案》,《望乡》,《巴黎圣母院》,《虎口脱险》,《看不见的战线》,《卖花姑娘》《悲惨世界》,《三十九级台阶》,《老枪》,《蝴蝶梦》……外国经典,过目难忘,何时能重温,老观众之声。

当年上海译厂译制的外国影片都是精品,上译厂老一辈的配音大师以独特动听的嗓音和优质的影片相得益彰!在这么多精彩的译制片只选十部,还是比较难取舍,我选选择了以下十部,不知能不能代表当时上译厂的颠峰时期,《悲惨世界》《简爱》《虎口脱险》《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英俊少年》《音乐之声》《三十九级台阶》《苔丝》《冷酷的心》

H. 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故事

地下游击队
中文名称:地下游击队
英文名称:Njesiti Guerril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1CD
发行时间:1969年
电影导演:希·哈卡尼
电影演员:纳·罗查
彼·拉纳依
德·哈席拉依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阿尔巴尼亚电影是我国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引进的欧洲影片。此贴目的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想让我们回忆那个搬着小凳子,顶着寒风酷暑的夜晚在露天看电影单纯和快乐的童年时光。
导演:希·哈卡尼
摄影:萨·柯高纳
编剧:希·哈卡尼 穆·斯坎德里
作曲:阿·克拉依卡
指挥:利·台恰
主演:纳·罗查 彼·拉纳依 德·哈席拉依
出品: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
上映:1969年
地区:阿尔巴尼亚
片长:92分钟
对白:普通话
颜色:黑白
类型:战争
视频:XVID 720x576 25.00fps 794Kbps
音频:Dolby AC3 48000Hz 立体声 256Kbps
译制:上海电影译制片 1970年
配音:(导演:张同凝)中叔皇,李君玲, 乔榛,尚华,刘广宁,富润生,杨成纯,杨在葆等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在某市击毙了意大利法西斯的走狗马卡列奇上校,接着又出其不意的夺走敌人军火库的枪支弹药,烧毁了军火库。由于叛徒的告密,女游击队员德丽塔被捕。意大利警察头子对打进敌人内部的游击队员彼德罗产生怀疑,故意让彼德罗去枪毙德丽塔以验真伪,为了保护战友,彼德罗暴露了身份。在千钧一发之际,地下游击队赶到,营救了他们,活捉了法西斯警察头子。

I. 《伏击战》表现了阿尔巴尼亚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哪一场战役

《伏击战》是1970年译制的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影片在国内公映的片长只有一小时零九分,作为故事影片,实在有一点太短了。

它看起来像是纪录片,但实际上是一部故事片。

它主要表现了阿尔巴尼亚的一支游击队奉命去伏击一支德军机械化部队,整个电影就是表现这一场战斗的过程。

这部电影在国内放映时,立刻得到了主流媒体的一致叫好。我们先浏览一下当时报纸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解放日报》1970年12月3日刊发评论:“弱国打败强国的颂歌——赞阿尔巴尼亚影片《伏击战》”。

《人民日报》1970年12月5日刊发评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阿尔巴尼亚故事片《伏击战》观后”。

《北京日报》1970年12月6日的影评标题是:“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文汇报》1970年12月8日登载的文章标题是:“山鹰展翅敌丧胆。”

影片里的游击队与强大的德军相比,实在称不上是一支对等的部队。影片里的这一支着装不一、子弹欠缺、食物匮乏的部队,几乎是拼尽全部的人力与物力,与德军展开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

电影里的这一场战斗,是一个有着更深意图的整体战役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电影里的人物对话里,感受到这一场战役的目的,不过是起到“围魏救赵”的用意。

影片里的政委对游击队的战斗形势作过如下的分析:“参谋部通知我们,有一支德国机械化部队和突击队要在本月26日以前到达这个地方,纳粹匪徒就是想从我们部队的背后出去,敌人的大部队,已经被击溃了,完全垮了。”“我们主要的打击力量集中在他们前头,阻止他们前进。”

在下面另一个场景中,政委继续对战斗的目的进行了阐述,这是对普通战士讲述的,所以比上面传达的通知还显得通俗易懂,且有鼓动性。

其鼓动性的形势分析称:“敌人冬天的攻势遭到惨败以后,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向我军进攻,但我民族解放军正在进行反击,也同样把纳粹蠢猪的第二次侵犯打得落花流水。党交给我们一个主要任务,我们的游击大队正在战斗,并已经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狙击敌人机械化部队对大部队的进攻。”

从两个场景里的形势分析来看,游击队面临的局势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可以看到,德军展开了冬季攻势,第一波没有达到目的,但是第二轮敌人的进攻又已经开始了,而且德军一直在追着主力部队打,而这支游击队的目的,就是完成上级交给的狙击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的任务。

这是一场伏击战,但更像是一场狙击战,所以战斗的凶险可以从影片里的背景交待中大致地看出来。

电影里所说德军的冬季攻势,是从1943年11月开始的,持续了近三个月。影片里提到的本月26日德国机械化部队将到达本地,应该指的是1944年1月26日这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这里,我们跳出电影,看一下,当时阿尔巴尼亚的战争形势,也由此探究一下,电影里的战斗场景是不是有夸大的嫌疑。

实际上,提前在这里说一下,应该说电影还是忠实于 历史 事实的,表现了当时阿尔巴尼亚游击队面临的敌军围困重重的严峻形势,唯有杀开一条血路,才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游击队。

所以史书在提到这一段德军发起的冬季攻势的时候,特别强调,这是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在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之前,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所以,我们在阿尔巴尼亚电影里,反映早期游击队斗争的影片,占领军都是意大利军队,包括《宁死不屈》里讽刺“墨索里尼永远正确”的台词,针对的都是意大利侵略者。

意大利投降之后,德国军队立刻从相邻的南斯拉夫与希腊抽调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填补意大利投降之后的军事真空。

据英国人所著的《关于希特勒为何战败的秘密报告》一书提供的资讯:当时,德军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这些巴尔干地区,共有20余个师,总兵力达60万人,接近西线总兵力的一半,兵力还是挺强大的。

希特勒的兵力明显是不够用的,所以这么20余个师,就在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之间搬来搬去,拆东墙补西墙,意大利反戈之后,德军更是捉襟见肘。

当时德军主要将部队放在南斯拉夫,围剿铁托的游击队,南斯拉夫的游击队,确实要比阿尔巴尼亚的游击队要强得多,让希特勒伤透了脑筋,还不得不从苏联战场抽调兵力,加强对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围剿,而阿尔巴尼亚的游击队则弱得多了,人数不能与南斯拉夫游击队最高时达30万的人数相比。

同时,德军也将一部分部队放在希腊,以防止同盟军登陆。

这种布局,与当时德军面临的战争状况有关,一方面,苏军熬过了库尔斯克最大的坦克胶着战的困难阶段,有了喘息的时间,有能力发动进攻,牵制住德军,使德军不得不准备从南斯拉夫开始撤军,另一方面,盟军在意大利的登陆,也使德军开始防备盟军如法炮制,在希腊登陆,这样德军在阿尔巴尼亚周边的重点,是放在南斯拉夫与希腊这一片地域,当意大利投降后,德军立刻抽调军队,侵占阿尔巴尼亚,并在冬季围剿中出动了四个师,人数达到4.5万人,而阿尔巴尼亚游击队的人数只有2万人左右。

同时,德军在阿尔巴尼亚为了显示不是占领者而是解放者,也对当地人较为客气,这也是我们在《战斗的早晨》里看到阿尔巴尼亚的孩子,可以在德军巡逻队的眼皮底下,嬉戏玩耍,毫无恐惧之心。

德军重兵围剿,而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游击队的条件非常差。在影片里交待了游击队员没有鞋子,队员在开玩笑的时候,总是拿没有鞋子开玩笑。

同时也没有食物,在影片里有一个场面,机枪手苏洛在与伙伴们分吃食物的时候,他示意队友,把一点点食物,送给对面的一个漂亮的女游击队员。

这也是电影里的朦胧的一点爱情暗示,当这个女游击队员露出她的面颊的时候,确实是明眸皓齿,靓丽夺目。

在后来的狙击战中,苏洛操着一挺机枪,压迫着向山上发起冲击的德军,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甚至能独挡敌人的炮火攻击。

只是没有子弹,当时这名女游击队员带来了少量的子弹,然后操纵机枪,射杀敌人,但是眨眼之间,这名女游击队员便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倒在了机枪上,构成了电影里的一个颇为伤感的镜头。

之后,苏洛在电影里也成为压轴结尾,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面对德军上校狰狞满面地冲上阵地,他与敌人的同归于尽。

电影镜头里,没有表现他是如何对付那个老谋深算而又孤注一掷的德军上校,镜头从苏洛的头上越过,抬向天空,然后传来一声呐喊声,可以猜出的内容,是他抱着德军上校,一起坠下山崖了。

电影很快匆匆结尾,只见游击队员从山巅上冲刺而下,杀向敌人,战争结果如何,电影里没有交待,但是在电影前面提供的情境下,德军的大部分力量还没有消灭,武器装备还没有受损,这时,游击队冲锋出击,如同以卵击石。

电影意图通过德军上校被铲除掉了,敌人已经群龙无首,按照《三国演义》的叙事手法,是必败无疑了,但现代战争,显然不是这样一将落马、便大获全胜这种逻辑平移的,所以阿尔巴尼亚电影的结尾往往是戛然而止,在中国观众那里获得一个并非浪得虚名的“莫名其妙”的风评。

从史实上来看,当时的阿尔巴尼亚的游击队主要采取是突围战与机动作战,影片里的伏击战根本不成熟,它的伏击目的,只是为了狙击敌人。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摆脱敌人的围剿。

从《伏击战》的交待看,德军防备甚严,机械化部队出击之前,前出先锋队,侦察村庄,封锁道路,四处查看,部队也是稳步递进,遇到伏兵,及时增援,游击队连到伏击战的地点,都必须绕开德国人到处警戒的路口,不得不通过攀援峭壁,才越过山峦阻碍,到达伏击地点。

从影片的交待来看,德军被围困后,在开始的一阵手忙脚乱之后,立刻组织了有效的炮火还击,还采取迂回包剿、占领制高点的手法,使游击队的伏击渐渐地陷入被动。电影结尾处让人意犹未尽,根本感受不到游击队伏击战泰山压顶的成功效应。电影最后依靠的是人海战术,比划一下冲下山去的激动人心场面,但能否制胜,仍是一个悬案。

据《阿尔巴尼亚史纲》记载,这一场冬季战役以游击队节节败退为结局,可见,影片里的游击队要展开一场伏击战是相当困难的,《伏击战》这部电影记录了这一场惨烈的战争全景,折射出当年抗击德军几乎是一场啃骨头的拼掉老本的血战。

从电影手法来看,《伏击战》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里比较平庸的一部,它对人物基本没有什么刻画,镜头调度也是采用了纪实性的手法,人物交待不清,战事也是敷衍了事,但是在当时看惯了中国式游击队战争片的情况下,这样一部全程的纯粹战斗的影片,还是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新颖的观感。

观众记忆深刻的包括那个留着希特勒小胡子的阿尔巴尼亚所谓卖国政府军成员,在遇到危险时,上演了一幕幕逃生必杀技,包括在车内压低身子,躲避枪弹,后来又从车上挣扎着身子,蛇行下车,接着展现葡伏在地、钻入车肚的尺蠖逃生术,但最终在逃生路上,遭遇德军上校,他见势不妙,扭头而走,被德军上校开枪打死,完成了这个漫画式人物的在电影里形象贡献。

而影片里开始的时候,还出现一个志得意满的年轻德军军官,衣扣上悬着铁十字勋章,从他的对话中来看,他曾经参加过入侵法国的战斗,所以他在影片里不失时机地嘲笑了一下法国人,说他进军法国的时候,“那些法国人都吓傻了。”

可以看出,这个年轻军官,正是后来好莱坞与西欧电影里那些出没在二战重点战事中的德国军人,他们在电影里出现的地域,确实是西方二战片英雄的主要战线收获场所,而在这些影片中,是没有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抗击法西斯英雄什么事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深知自己的游击队战事,在二战的 历史 中,占据不了多大的空间,这种心态,该如何在《伏击战》里表现出来?

我们看到,影片里在阿尔巴尼亚多呆了三五个月的德国上校不失时机地讽刺了那个得意洋洋的年轻军人:“在阿尔巴尼亚,你得铁十字勋章很难,但坟上的十字架倒很容易得到,连送葬的也没有。”

电影的潜台词是说,阿尔巴尼亚的抗战,不玩虚头,而是玩实在的,是货真价实的消灭敌人的场所。

虽然二战史,对巴尔干诸国的抗击法西斯的史实一笔带过,但阿尔巴尼亚电影《伏击战》却借助德国人之口,表达了他们打击的敌人,是真正的对手。

这也是电影的巧妙之处吧。

J. 二战犹太人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辛特勒的名单》《钢琴师》《兵临城下》《珍珠港》《猎杀U-571》《拯救大兵瑞恩》,《中途岛》 ,《巴顿将军》,《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兄弟连》(美)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西线平魔》 ,《虎!虎!虎!》,《虎口脱险》《沙漠之狐》 ,《最长的一天》, 《遥远的桥》,《生死大逃亡》 《终极降落》《安妮日记》
《东京审判》,《远东特遣队》系列《东宁特遣队》系列《狩猎者》《紫日》《黄河决恋》《太行山上》《夜袭》《生死千里》(中) ,
《桂河大桥》,《帝国的毁灭》(德)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南斯拉夫)
《莫斯科保卫战》《丹娘》(前苏联),
《宁死不屈》《山鹰之歌》《伏击战》《第8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阿尔巴尼亚),
《星星》《敢死连》(俄),
《最后的装甲列车》(白俄罗斯),
《美丽人生》(意)
《伯德街小岛》(丹麦)......
《中途岛之战》

阅读全文

与阿尔巴尼亚二战译制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鼠的影视 浏览:919
奥特曼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87
外国引诱小孩杀死什么电影名 浏览:246
韩剧一家四口在医院工作叫什么名字 浏览:474
妈妈有很大电影 浏览:644
冰河世纪1-4国语 浏览:136
非洲没有鬼电影名字 浏览:771
韩国理发店叫什么电影 浏览:941
跟地震有关的电视剧 浏览:779
电影《暖》的拍摄地 浏览:73
哪里有那种网站可以看 浏览:845
彪哥收房租小雅完整版 浏览:617
碟中谍4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浏览:395
韩国电影 女主角在美容院工作但却很虚荣 浏览:982
海绵宝宝3D 2015年 电影 浏览:431
小女孩功夫电影 浏览:741
有关法国女教授和学生的电影 浏览:958
好吃的空姐演员表 浏览:945
吻戏激吻韩国电影 浏览:209
让我们去看电影吧英语怎么说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