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2012中的那個俄羅斯人開的飛機是那種型號的飛機。看上去很大,那麼在世界的大型飛機中能排上第幾位!
電影里的是虛構的安500,還有後面,安225隻有前面機頭門。安225是世界最大最重的飛機。一共2架,2號機未完成,蘇聯解體沒錢開工了。中國現在試飛的運20能進大飛機前十位。和那變態安225不能比。
『貳』 有哪些關於飛機的電影
1、《空軍一號》
《空軍一號》是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哈里森·福特、加里·奧德曼等主演的動作片,於1997年7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美國總統馬歇爾乘坐的專機「空軍一號」遭到了恐怖主義分子的劫持,盡管他的妻兒都被綁架,但他仍然斷然拒絕妥協的建議,並決定與恐怖分子周旋到底的故事
2、《緊急迫降》
《緊急迫降》是張建亞執導,邵兵、徐帆、尤勇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一架MD-11民航客機起飛時,發現起落架有故障,無法正常升降,機組人員起用各種緊急方式均無法放下起落架,
只好選擇緊急迫降。在突如其來的考驗面前,機組乘務員以她們的勇氣和愛心,幫助乘客做好迫降的一切安全准備。乘客從緊張驚慌中逐漸平靜下來。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努力,迫降成功,全體人員安全脫險,飛機也安然無恙。
3、《殲十齣擊》
《殲十齣擊》是由空軍政治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拍攝,寧海強執導,王斑、胡可、李光潔、黃奕等主演的空軍題材電影。該片講述了以岳天龍和印雙虎為代表的空軍新一代指揮員,在殲十新機裝備部隊後,勝利完成演習和保衛祖國領空的故事。
4、《薩利機長》
《薩利機長》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傳記劇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領銜主演。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5、《壯志凌雲》
《壯志凌雲》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由托尼·斯科特執導、湯姆·克魯斯、凱莉·麥吉利斯、安東尼·愛德華茲、方·基默領銜主演的勵志電影。影片於1986年5月16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美國海軍飛行員麥德林以自己老飛行員父親為偶像,幾經沉淪,終於奮起,駕駛銀鷹,縱橫藍天,最終成為一名優秀飛行員的故事
『叄』 絕密飛行中俄羅斯戰斗機
SU37 絕對是的 不信可以再看一遍
一 來歷和超機動性
80年代末,前蘇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式戰斗機。
包括價廉物美的米格-29、性能優異的蘇-27SMK、蘇-35等機型。但在前蘇聯龐大的戰斗機現代化目標中,它們還遠不是終點。1996年,俄羅斯蘇霍伊首次推出了其在研的最先進的戰斗機之一 ——蘇-37。在英國范羅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蘇-37首次亮相,以其空前的機動性震驚了全球空軍界。對戰斗機來說,特別是對執行制空任務的空中優勢戰斗機來說,機動性是衡量其戰術水平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前蘇聯的米格-29和蘇-27的「普加喬夫眼鏡蛇」和「尾沖」機動動作已經令世人矚目。其成功的設計和良好的飛行性能,使它們成為公認的第三代超音速戰斗機的優秀代表。它們不僅能與美國的F-16和F-15相媲美,而且在很多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總的來說,它們雖然採用了雙發動機、腹部進氣、邊條翼和雙垂尾的先進設計,但由於動力裝置仍然是常規的推進式渦輪風扇發動機,不具有推力方向矢量能力,因此在機動性方面還沒能有突破性進步。最近出現的蘇-37戰斗機,裝有兩台AL-37FU發動機,不僅推重比大,而且採用了最先進的推力矢量技術,戰斗機的機動性有了本質性的變化。該飛機的總體能力被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的總設計師稱為「超機動性」。為了提高戰斗機的機動性能,一些航空技術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70年代以來,美國先後研製過HiMAT高機動性研究機。AFTIF-16先進戰斗機技術驗證機和F-15S/MTD短距起落及改進的機動性先進技術驗證機。日本也曾研製過T-2CCV隨控布局技術研究機。除F-15S/MTD採用了二元推力矢量轉向/反推力噴管技術外,其他飛機都只是通過放寬靜穩定度及增加可操縱翼而來改善飛機的機動性。1986年,美國羅克韋爾和德國的航宇公司在美國HiMAT和德國TKF-90方案的基礎上研製出了X-31A試驗機。1995年該機在巴黎航展上作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其四組機動動作令觀眾大開眼界。但X-31A畢竟只是試驗機,不具有任何作戰能力,其技術離實戰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而且其推力矢量還只是靠噴口處的三塊可操縱的調節板實現的,這比真正的推力矢量型可轉向噴口,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推進效率上都存在相當差距。
蘇-37採用了先進的Al-37FU發動機,成功的解決了尾噴口密封問題,在技術上又比X-31A前進了一大步,已經接近實用標准。該機是在一架實戰用的蘇-27戰斗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但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在總體性能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經過長期的研究,又經歷了前蘇聯解體的重大變遷,蘇-37終於在1998年4月由目前唯一的一架蘇-37戰斗機完成了首次試飛,後幾個月中,大約又進行了50次左右的飛行試驗。並首次在9月2日的英國范羅堡國際航展上向全世界的航空界人士作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預計由於俄羅斯軍隊的經濟情況,該機很可能成為國際合作型的下一代戰斗機。
二、嘆為觀止的「超機動性」
由於採用了推力矢量技術和大推重比的發動機,蘇-37戰斗機的機動性比其前輩有了突破性的進步。據介紹和國外刊物的報道,凡是觀看過蘇-37飛行表演的人,無不為它所表現出來的超級機動性能感到吃驚,許多空軍的行家們也認為蘇-37所表現出來的機動性能已經超越了他們的想像,完成了一些他們以前認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戰術機動動作和特技飛行動作。
蘇-37表演過的特技動作包括:在「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後接著做一個360度滾轉;尾沖;在垂直平面內作360度後向轉向的圓形機動;低速360度轉彎;高速高旋時以大攻角攻擊目標;甚至可以在大迎角情況下以接近零速的狀態飛行。除此外,還有其他尚末命名的機動動作。俄羅斯空軍的司令員對其低速360度轉彎很感興趣,認為它賦予了戰斗機進行近距離格鬥的全新質量。
通過初步的飛行試驗,飛機的設計師們已經對這一新飛機、其動力裝置和控制系統的良好品質和超常性能深信不疑。蘇霍伊設計局的總設計師米哈依.西蒙羅夫相信,蘇-37戰斗機的「超機動性」將徹底改變未來的空戰戰術,因為它為飛行員想像出新的機動動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間。俄羅斯著名試飛員阿納托利·克沃丘爾則認為,象蘇-37這樣的飛機實際上是在開辟殲擊航空兵作戰的新時代。當然所有這些評論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飛行試驗和今後的實戰所證實。
三、非同一般的發動機
蘇-37戰斗機之所以有這么好的機動性,主要是因為它裝備了兩台非同一般的發動機AL-37FU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僅推重比大,可以為戰斗機提供強勁的飛行動力。而且更特別的是,它採用了先進的轉向噴口設計,使得飛機具有了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從而能夠實現各種超常的高難度機動飛行。
AL-37FU發動機是留里卡-土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1985年在總設計師維克多·切普金的領導下開始研製,1987年第一台試驗型發動機問世。至今只製造了三台,其中兩台就裝在了蘇-37戰斗機上。還有—台則在發動機試車台上作強度試驗。
AL-37FU發動機是在AL-31F的基礎上發展的。與原發動機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統及相關的控制設備。並在設計上採用了積木式的模塊化設計。推力矢量控制系統被統一納入了飛機的電傳操縱系統中,專門控制尾噴口的轉向和轉角。其控制可以有兩種方式:自動操縱方式和手動操縱方式。一般情況下使用自動操縱方式,尾噴口受電傳操縱系統的控制;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手動操縱方式,這時發動機的尾噴口完全由飛行員手動控制。
AL-37FU發動機的設計模塊包括:四級低壓壓氣機、九級高壓壓氣機,環形燃燒室,單級可冷卻的高壓和低壓渦輪、採用主動葉尖間隙控制的空氣熱交換機(渦輪冷卻系統)、加力燃燒室和可操縱噴口。通過採用模塊化設計,使得地勤人員在維護動力裝置時,能夠迅速更換噴管、加力燃燒室,綜合設備組件、低壓渦輪、低壓壓氣機和齒輪箱。並且還可以修理和更換低壓壓氣機的第一級葉片和高壓壓氣機的所有葉片。
AL-37FU發動機的尾噴口目前還只能在縱向范圍內運動,上下偏轉角為十/-15度,轉向速度可以到30度/秒。AL-37FU發動機的整機設計工作時間是1000小時,尾噴口在使用250小時後就必須更換。蘇-37戰斗機上的兩台發部機的噴口既可以同步轉向,也可以分別調整,以滿足不同的需要。發動機成功的解決了可操縱尾噴口與加為燃燒室後端連接處的密封問題,並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減少噴口的紅外輻射問題。經過進一步改進後的發動機,尾噴口將可以向任何方向偏轉,而且尾噴口壽命也將延長到500小時。具有推力矢量能力的發動機必將成為下一代近距格鬥戰斗機的標准裝備。
四、先進的裝備和樂觀的市場前景
在俄羅斯現在的經濟條件情況下,蘇-37一開始就瞄準了出口市場。從在只有三台發動機和一架試驗機的情況下,就匆匆參加國際航展等情況來看,蘇霍伊設計局的出口意圖十分明了。蘇霍伊設計局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成為世界上三個最主要的戰斗機出口公司之一,而蘇-37就是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籌碼。蘇-37所裝備的全天候數字式多功能機載雷達(即前視雷達)採用了相控陣技術,不僅具有空中監視能力,也具有地面監視能力,或兩種模式同時使用。地面監視模式可以支持地形測繪、對地面移動目標的搜索和跟蹤,以及地形迴避等。值得一提的是,蘇-37還在機尾裝有後視雷達。前後視雷達的數據都可以顯示在飛行座艙的4個大型彩色液晶顯示屏幕(LCD)上。它們不僅屏幕大、功能多,而且有遮陽保護。4個顯示器的分工是:駕駛和導航一個,戰術情況一個,另外兩個顯示系統信息,包括作戰模式和所有的作戰飛行情況。各屏幕的功能可以隨時轉換。
前視雷達可以同時跟蹤20個空中目標,並引導導彈同時攻擊其中的8個目標。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為140到160公里、雷達反射截面積為3平方米。對地面目標的探測距離是130到170公里。前半球監視范圍為左右十/-90度、上下十/-55度,後方的監視范圍上下左右均為十/-60度,探測距離為30到50公里。蘇-37戰斗機還裝有先進的光電探測系統,探測范圍為左右十/-60度,上方為+60度,下方為-15度。該系統包括有紅外測向儀、激光測距儀和頭盔瞄準具。
蘇-37的電子戰系統也比蘇-27戰斗機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電子戰設備包括有電子情報設備、箔條和曳光彈投放器、
雷達警戒接收機和導彈攻擊告警系統。蘇-37戰斗機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時可以增加到14個。可以攜帶多種空對空和空對地/面武器。在執行制空任務時,可以攜帶R-73E近距和R-27中距紅外製導空空導彈,RVV-AE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等。在執行對地或水面攻擊任務時,可裝備X-29、X-31和X-59等紅外和雷達制導對地炸彈,以及KAB-500和KAB-1500高精度航空炸彈。新的雙座對地攻擊機也正在研製中,以進一步增強其對地攻擊和空戰能力。利用AL-37FU發動機和其他設備對現有的蘇-27戰斗機進行改進的方案也在研究中。可以預測,蘇-37不僅有廣泛的市場前景,還能對俄羅斯空軍現有的蘇-27進行現代化改裝,以進一步提高作戰能力。
『肆』 求一部電影:貌似是在一航展上一架俄羅斯最新戰機飛行表演結果飛行員是個叛徒架機要攻擊美國總統專機
幻影一號,又名捕風捉影
哈,樓主我看過,本電影講的是俄羅斯空軍研製成功了「蘇-35」型列戰斗機,它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卓越的功能,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其中也包括了恐怖分子,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色的戰斗機飛行員,他駕駛著最新型的蘇式戰斗機與他們展開戰斗,為俄羅斯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樓主,請採納
『伍』 晚上看了一個影片的結尾、電影結尾一幫俄羅斯飛行員駕駛大飛機起飛、然後就結束了!看著他們起飛的應該
坎大哈 Кандагар (2010)
1995年,一架運送軍火的俄羅斯貨機被塔利班扣留,機組人員在被扣押387天後以超人的勇氣與智慧實現自救,成功逃離坎大哈機場,成就了現代航空史上的一個奇跡。
『陸』 前蘇聯飛機破降電影
《火海凌雲》是由俄羅斯中央合作夥伴公司出品的動作災難片,由尼古拉·列別捷夫執導,丹尼拉·科茲洛夫斯基、 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阿格尼·格魯迪特領銜主演。該片於2016年8月19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翻拍自1980的蘇聯影片《機組乘務員》。講述了三個飛行員帶領的大無畏機組,志願前往火山爆發的昆吾島營救被困人員的故事。
『柒』 有部俄軍運輸機飛行員改飛民航客機是哪個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有個人
俄羅斯電影《火海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