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戰士趙一曼的英雄形象。
石聯星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表、導演課。尤其是她創造的趙一曼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屆國際電影比賽大會上,《趙一曼》受到熱烈歡迎,石聯星也因此榮獲了「優秀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人物經歷
石聯星1914年6月1日生於湖北黃梅縣,1932年參加革命,1938年參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劇二隊(疑誤,據顏一演《在救亡演劇二隊的日子裡》中全體隊員名單,其中沒有石聯星)。
同年,參加抗敵演劇二隊,1940年在廣西擔任廣西省立藝術館教員。1941年至1944年進入新中國劇社擔任演員。1945年進入延安魯藝。
1945年至1946年擔任華北聯大戲劇系教員。1948年參加河北石家莊宣傳部工作,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⑵ 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是誰
中國影人之最
第一位放映電影的中國人是林祝三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國商人林祝三用從國外帶來的影片和放映機,在北京前門外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在北京地區自己放映電影的開始。
中國第一位女電影演員是嚴珊珊,她在《莊子試妻》中飾使女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編劇是濮舜卿,1925年創作《愛神的玩偶》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導演是鄭正秋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導演是謝采真,1925年自導自演《孤雛悲聲》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被選為電影皇後的影星是胡蝶
第一位獲奧斯卡獎的華裔是黃宗(1955年第20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1950年《趙一曼》)
被譽為'東方第一老太'的演員是吳茵
新中國第一次影評選舉得票最多的最佳演員是白楊(1957年)
中國第一位在一部影片中成功塑造兩個性格迥異角色的演員是胡蝶(1933年《姊妹花》中飾大寶,二寶)
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演是王蘋,代表作有《柳堡的故事》、《東方紅》等
中國第一位獲當年度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後的影星是張瑜(1981年)
第一位獲大眾電影百花獎特別獎的導演是謝晉
第一位獲大眾電影「百花獎」三連冠的演員是劉曉慶
新中國第一位在外舉辦個人影展的演員是劉曉慶
新中國第一位為電影事業而殉職的特技演員是梁國慶
第一個在銀幕上飾演共產黨人的香港當紅明星——張國榮(《紅色戀人》)
第一位憑借飾演三級片角色而獲最佳男主角——黃秋生(《人肉叉燒包》)
不知有沒有你要的答案。你可以到網路里再搜。
⑶ 《1921》7位「一大代表」角色官宣,都會有誰來出演呢
一:《1921》7位“一大代表”角色官宣《1921》7位“一大代表”角色官宣,都會有誰來出演呢?分別是袁文康、祖峰、竇驍、張頌文、韓東君、張超、張雲龍這七個演員。
2021年4月25日,《1921》在社交平台上正式官宣了七位“一大代表”的角色扮演者,並發布了七位演員在電影中的定妝海報。隨後,參與了《1921》這部電影的拍攝的演員們都在各自的社交平台賬號上轉發了電影官方賬號發布的這條動態消息,引起了許多網友和粉絲們的注意。
⑷ 中國第一個藝人是誰
譚鑫培 中國電影第一位演員
譚鑫培成為中國電影的第一張面孔,有點偶然,但也是個必然。說它偶然,是因為中國電影的開始竟與壽辰有關——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忽然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說它必然,是因為就當時社會上的風潮來說,選擇京劇題材、選擇京劇明星來出演中國第一部電影是必然的。如今的所謂「古老、高雅」的民族藝術,當時卻是最通俗最流行最大眾的娛樂。當時的京劇名角們所受的歡迎和待遇,比起當今的著名影視歌星也絕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當 時譚鑫培是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禧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他的戲迷遍及九城,街巷處處可聽到他所唱的「店主東帶過了黃膘馬」。可以說,譚鑫培成為中國電影的第一張面孔,是水到渠成。譚鑫培當時表演了最拿手的幾個片段。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稍後譚鑫培還拍攝過《長坂坡》的片段。譚鑫培
原名:金福,字望重,堂號英秀
生命歷程:1847年4月23日-
1917年5月10日
籍貫:湖北省江夏縣(今武昌)
代表作:《定軍山》
⑸ 我國建國初期最著名的二十二位著名演員
1961年,周總理提出評選中國電影界自己的明星的事宜,最後確定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等22人,他們被定名為「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⑹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這個電影的出品方,是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在建國之後,將《趙一曼》搬上了熒幕。
《趙一曼》中扮演女主人翁的石聯星以其沉著冷靜剛毅、雍容華貴典雅的主要表現獲得評審團和觀眾們的五星好評,她取得了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
石聯星人物經歷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
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1961年至1979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在北京人藝先後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
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
⑺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是石聯星。
新中國成立後,石聯星積極獻身於年輕的人民電影事業。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石聯星不負眾望,塑造的趙一曼英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給億萬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她也因此獲得1950年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優秀女演員表演獎」,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女演員,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
石聯星逝世時間
20世紀50年代,石聯星調入北影工作,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後來為了支持丈夫凌子風的工作一度退出影壇。1961年至1979年,她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後,她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
十年浩劫之後,她帶病深入生活、寫劇本,一直沒有停止藝術創作。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病逝世,享年70歲。
⑻ 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是誰
因為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京劇<定軍山>, 所以主演譚鑫培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
⑼ 中國最早的電影演員是誰
中國最早的電影是1905《定軍山》,參演的應該算最早的演員吧!其中有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
⑽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什麼的主演十連心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
《趙一曼》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沙蒙執導,石聯星主演,於1950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講述了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斗爭,最後英勇獻身的故事。
(10)新中國成立第一批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石聯星以此片獲1950年第五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新中國成立後,石聯星積極獻身於年輕的人民電影事業。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戰士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表、導演課。
尤其是她創造的趙一曼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屆國際電影比賽大會上,《趙一曼》受到熱烈歡迎,石聯星也因此榮獲了「優秀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