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劇《鯊魚》主演
主演:金南佶、孫藝珍、李哈妮、河錫辰、南寶拉、吳賢慶、李秀赫等
劇情:講述為了替家族復仇對心愛女人拔刀相向的男人,與因為初戀搖擺不定而陷入絕望和痛苦的女人之間所展開的悲戀故事。劇名《鯊魚》是在比喻男主角就像鯊魚一樣,必須不停地游動才能存活。總之罪魁禍首就是女主的爺爺,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爺爺的控制。而男主的爸爸確實最一級殺死那個人的兇手,男主一直覺得爸爸很善良被謀害的喂爸爸找真相找兇手的一步步計劃,後來女主的爺爺的所有事情都被揭發後自殺而死。建議可以再去看一看,還是很好理解的。
主演:
金南佶(Kim Nam Gil),1981年3月13日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韓國明治專業大學,演員、歌手、導演。2003年,通過參加MBC電視台公募的第31期演員培訓班而進入演藝圈。2006年,第一次在愛情片《絕不後悔》中擔任主演。2008年,憑借愛情片《摩登公子》獲得第46屆電影大鍾獎最佳男配角及男新人獎提名。2009年,憑借月火劇《善德女王》獲得MBC演技大賞的優秀演技獎和最佳情侶獎、百想藝術大賞的"最佳男新人獎"三個大獎。2010年,出演愛情復仇劇《壞男人》。2012年,擔任紀錄片《合奏》的製作人。2013年,拍攝了第一部執導的短片《你好 媽媽》。2015年,出演影片《潘多拉》。
孫藝珍,1982年1月11日生於慶尚北道大邱市,韓國女演員。1999年剛剛升入大學的她便開始參與影視作品的拍攝。2002年參演林權澤導演的電影《醉畫仙》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3年前後主演《假如愛有天意》和《我腦中的橡皮擦》兩部影片。2005年因電影《外出》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2006年主演電視劇《戀愛時代》獲得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最佳女主角獎。 2008年憑借電影《妻子結婚了》獲得韓國電影青龍獎和百想藝術大賞的最佳女主角獎。 2012年主演的災難大片《摩天樓》突破500萬觀影人次。2014年主演動作喜劇電影《海盜》票房達860萬觀影人次,憑此獲得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4年12月16日,孫藝珍在「2014 明星之夜」活動中獲得「韓國TOP STAR」獎。
B. 韓國電影嚎叫裡面的狗是真的死了么
我哭的眼睛都腫了,狗狗真的忠臣,懂事,電影裡面的甜心 ,還非常非常聰敏,流浪的時候會知道察言觀色偷東西照顧自己,照顧生病的主人,真的很好的一隻狗狗。希望各位,好好善待狗狗,包括身邊沒有主人的那些流浪狗。
C. 嚎叫完整版電影
《嚎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嚎叫》是根據乃南朝的小說《冰凍的犬齒》改編的犯罪懸疑電影,由柳河執導,宋康昊、李奈映主演,該片於2012年2月16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經驗豐富的警察尚吉和熱血新人女刑警恩英組成拍檔,共同偵破狼狗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D. 嚎叫高清完整版電影
《嚎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嚎叫》是根據乃南朝的小說《冰凍的犬齒》改編的犯罪懸疑電影,由柳河執導,宋康昊、李奈映主演,該片於2012年2月16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經驗豐富的警察尚吉和熱血新人女刑警恩英組成拍檔,共同偵破狼狗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E. 嚎叫的劇情簡介
該片是美國反叛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傳記片,詹姆斯·弗蘭科飾演「金斯堡」,亞倫·泰特(Aaron Tveit)飾演他的同性愛人彼得·奧爾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艾倫·金斯堡(1926-1997)是美國「跨掉派」詩人的代表人物,父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詩人,母親是一個激進的共產主義者。金斯堡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長詩《嚎叫》(Howl),不過當初該詩曾因「淫穢」在美國被禁,直到幾年後才得以出版。《嚎叫》共印了36萬冊,被「跨掉的一代」視為《聖經》。執導這部傳記片的是紀錄片導演羅伯·愛潑斯坦(Rob Epstein)和傑弗瑞·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這也是他們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據說金斯堡生前曾約見過兩位導演,主動要求他們拍攝此片。
該片演員陣容強大,有大衛·斯特雷澤恩(David Strathairn)、傑夫·丹尼爾斯(Jeff Daniels)、艾倫·埃爾達(Alan Alda)、瑪麗·路易斯·帕克(Mary-Louise Parker)以及保羅·路德(Paul Rudd)等。
影片將主要聚焦艾倫·金斯堡在50年代的經歷,圍繞《嚎叫》誕生而展開。漫畫家、金斯堡的合作者埃里克·杜克(Eric Drooker)將會用動畫的形式在影片中展現長詩《嚎叫》的內容。
F. 嚎叫電影
《嚎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EKnkxMl3IauET2dOV1bNA
《嚎叫》是由PaulHyett執導的驚悚片,愛德華·斯皮伊爾斯、艾略特·考萬、阿米特·沙阿、肖娜·麥克唐納德、赫麗·威斯頓等參加演出,影片於2015年10月16日在英國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冷雨寒夜,荒郊野嶺,彷彿與世隔絕的黑暗所在,一列火車上的乘客受到不明生物攻擊,他們為了生存必須團結起來直到早晨的故事。
G. 元彬喜歡李奈映什麼
喜歡李奈映漂亮、性格好。通過韓國媒體的采訪,李奈映曾透露:兩人的相處就像是好友一樣,什麼都可以聊,有時候接到劇本的邀請也會一起討論,讓人感受到他們夫妻為彼此無條件的付出與支持。且元彬的母親也表示李奈映人長得漂亮,性格也非常好,相處起來非常舒服。可以看出李奈映的性格魅力。李奈映(???,LeeNaYoung),1979年2月22日出生於韓國首爾。韓國女演員。1998年,因出演SBS電視台的《突然某天》出道;1999年,主演了言情劇《俏女郎》;2000年,拍攝了動作愛情電影《天士夢》;2002年,主演了青春劇《預約愛情》;2004年,因主演愛情電影《球愛咖啡屋》而獲得了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2009年,主演了喜劇電影《爸爸喜歡女人》;2010年,因主演動作喜劇《逃亡者》而被中國觀眾認識:2012年,主演了動作電影《嚎叫》。
H. 嚎叫的幕後製作
紀錄片二傑首次執掌劇情片
在奧斯卡歷史上,能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獲得如導演、演員這樣的獎項是更加艱難的任務,而有一位導演,卻在上世紀80年代就完成了這一成就,他就是羅伯·愛潑斯坦。在1985年,他以一部反映美國著名同性戀政治家哈維·米爾克的紀錄片《哈維·米爾克的時代》(1984)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之後憑借《共同的線索》(1989)再度摘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大獎。而也正是在1989年,他找到了他的同道,好搭檔傑弗瑞·弗里德曼,之後兩人一直合作拍片,但是羅伯·愛潑斯坦卻不復往日輝煌,大多在一些電視紀錄片中獻上自己的作品。但是在2010年,兩人卻以一部傳記劇情片《嚎叫》再度引起人們的注意,在這部以艾倫·金斯堡人生中重要經歷改編的電影中,兩位以紀錄片擅長的導演將進一步向大家展現他們在劇情片方面的才華。
表現艾倫·金斯堡的傳奇人生對於任何導演來說顯然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談到如何想到取材傳主50年代經歷時,傑弗瑞·弗里德曼談到,「拍攝本片的念頭是從不同角度思考慢慢產生的。我們想要展現《嚎叫》的創作過程。以及艾倫如何個性地感悟,和創造性地達到那種創作出這樣的詩歌的過程。《嚎叫》的詩篇在片中將以動畫的方式呈現,這樣的表現詩歌非常重要,當時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一些特別的效果發生」。而羅伯·愛潑斯坦則更多談到了創作過程的挑戰,「這部電影最大的挑戰就是需要找到一種敘事線索調動所有其它因素,去引領觀眾,給他們一種一致的感受。」,而兩位導演也表示激勵他們拍攝本片的還是在於金斯堡和《嚎叫》本身的巨大影響力。他們非常驚訝,那麼多的年輕人告訴他們,他們不僅僅對這些詩歌很熟悉,而且這些詩歌在人生中對他們意味著太多太多。
傳奇詩人與時代的群星演繹
與導演的工作相比,扮演艾倫·金斯堡本人恐怕是更令人畏懼的任務,作為美國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他本身充滿爭議,又在很多人眼中被視為信仰,這樣交織多種元素的人物,稍有不慎,就可能演的幾頭不討好。而在這部影片中,承擔這一重任的便是詹姆斯·弗蘭科,這位幾年前還以《蜘蛛俠》「綠魔」之子形象示人的演員。實際上,詹姆斯·弗蘭科的演藝生涯轉折還是要從2008年開始,那一年,他即在《菠蘿快車》(2008)中隨眾人「犯賤」,體現了其喜劇天賦,接著又在《米爾克》(2008)中演繹了那令米爾克百感交集的情人,一年中兩個顯得差別巨大角色的成功,表現的正是他的出色演技。而之後,他在2009年並未急於獻上其它作品,全身心投入到了表現艾倫·金斯堡50年代生涯的准備中,對此,詹姆斯·弗蘭科在接受采訪時,也透露了些細節,「我需要了解他的生活,盡可能了解他的詩歌,我必須理解我閱讀的東西,嘗試探尋他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去寫,他的詩歌又是在表現什麼主題。」。正是憑著這種對詩人本人的敬意,以及扎實和細致的准備,弗朗哥的表演在《嚎叫》上映的幾個電影節上,都得到了影評人較高的評價。
圍繞著艾倫·金斯堡,還有眾多在其人生中占據重要一席的人物,如他當時的同性愛人彼得·奧爾洛夫斯基由憑借《緋聞女孩》走紅的亞倫·特威特扮演。而當時在爭議中首發《嚎叫》的「城市之光」聯合創始人勞倫斯則由安德魯·羅傑斯扮演。由於金斯堡在50年代圍繞《嚎叫》最著名的經歷就是那場官司,所以當時其辯護律師傑克·艾里奇也是一個片中推動高潮劇情的重要角色,而這個角色將由喬·哈姆擔當。
「垮掉的一代」精神重現銀幕
「我希望人們能被金斯堡的激情點燃」,在談到希望觀眾看完影片後的感受時,羅伯·愛潑斯坦如是說。是的,這是一部人物傳記,也是一種精神的再現,在那個激情四射的歲月,金斯堡以其對文學和思想的闡釋,成為了「垮掉的一代」的先鋒。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弗朗哥對金斯堡那段歲月的精彩演繹,更能感受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獨立詩人以及他的支持者們的艱辛和不易。圍繞著《嚎叫》的出版和官司,也是那個時代價值觀的有力碰撞,正是這種碰撞下,整部影片在二位紀錄片導演極具50年代時代特色的質感下,也充滿了戲劇性的精彩。而漫畫家、金斯堡的重要合作者埃里克·杜克在片中以動畫形式展現《嚎叫》詩篇,更是影片極具風格化的重要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