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電影《少林寺》距今已經幾十年,主演們如今都還好嗎
說到少林寺,就不得不提這部電影的主角李連傑了,作為一個功夫巨星,他的演技和動作戲是真的讓人無可挑剔。
Ⅱ 少林寺電影主演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
Ⅲ 少林寺電影里的女主角是誰
丁嵐,女,影視演員。1964年出生於中國河南鄭州,90年代加入新加坡籍。
經歷:
丁嵐自幼喜愛音樂和舞蹈,9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訓練舞蹈基本功。11歲考入河南省歌舞團舞蹈訓練班。12歲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演員班(學制5年),在校期間,曾在排演的豫劇《紅燈記》、《斷橋》、《借傘》、《打金枝》中擔任主角。1981年由戲校畢業,分配到河南省話團,排演過話劇《十五樁離婚案的調查剖析》、《十五的月亮》,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丁嵐的電影演員生活始於轟動一時的《少林寺》。1981年夏,正在戲樣排戲的她被前去觀看的《少林寺》導演張鑫炎看中,讓她擔任該片的女主角白無暇。當時的丁嵐,既沒有正式學習過武術,也從未上過銀幕。為了符合影片影片的要求,她拜師學武,勤學苦練,克服了戲曲的程式化表演,終於演活了性格天真活潑、單純開朗的牧羊女,倍受觀眾的喜愛,她也成了一系列武術片爭先相邀的對象--在《少林俗家弟子》中飾女主角彩霞;在《少林少子》中飾女主角二鳳;在中日合拍的立體片《俠女十三妹》中飾十三妹;在《東陵大盜》中飾女主角沈作虹。生活中的丁嵐,喜歡運動、學習,熱愛大自然,但又是一個性格內向、喜歡寧靜的女性。良好的身體素質、舞蹈、武術基本功以及性格的二重性,大概是導演們總願選她扮演古代俠女的緣故。但是,她不願給自己定下框子。近年來她也努力開拓自己的戲路,已在戲曲片《抬花轎》中飾女主角王定雲,《紅樓夢》中飾賈惜春,電視劇《欲焚》中飾女主角史雲,電視劇《魂斷碧雲庵》中飾女主角立新。1979年在《少林寺》中飾演牧羊女而名聞遐邇,演完後不久,進入河南話劇團,又在《少林寺弟子》中擔任角色,在《俠女十三妹》中飾演十三妹。後來曾在北影演員劇團當過演員,1991年,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廣播電視台(現在的新傳媒)當演員。
電影作品:
1979年《少林寺》飾牧羊女
1983年《少林寺弟子》飾洪彩霞
1984年《少林小子》飾二鳳
1986年《俠女十三妹》飾十三妹何玉鳳
1986年《抬花轎》飾王定雲
1987年《東陵大盜》第3集、第4集 飾沈作虹
1988年《荒原殺手》
1989年《紅樓夢》第3部第5部、第6部 飾賈惜春
1993年《哪吒》
1997年《趙公元帥斗瘟神》
電視作品:
1993年《蓮花爭霸》 飾 蘭蘭
1994年《鶴嘯九天》 飾 李紅袖
1994年《天師鍾馗之江山美人》 飾 婉兒
1995年《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 飾 小青
1998年《東游記》 飾 觀音菩薩
1999年《蓮花童子哪吒》 飾殷夫人
2000年《家事》 飾 向紅
相關報道:
丁嵐 遊走兩地追求精彩 (2006/02/23)
丁嵐。
1983年,中國影星丁嵐第一次來新加坡國家劇場表演武術,對新加坡人的勤奮、朴實以及干凈的生活環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奠定她往後來新定居的基礎。20年後的今天,她以遊走新中兩地,深入兩地民情的個人經歷和《新天地》的讀者作一次坦誠、真摯的分享。丁嵐,一個勇於選擇,忠於自己性情的現代女性;我們從她閃爍生命力的雙眸,也能一窺過去的新加坡和現在的中國。
1991年,頂著和李連傑主演的著名電影「少林寺」女主角的光環,丁嵐從北京到來當新加坡廣播電視台(現在的新傳媒)的演員。
2001年,她以新加坡公民的身份,毅然告別新加坡到北京開啟人生另一個新的篇章,這次也猶如當年離開從事了十年的電影工作投入電視演員行列一般,毫不猶豫。
兩年前的她告別的不止是新加坡,也告別了二十載五光十色的演員生涯,努力找到一個更真實的自我。
離開熒光幕成立精品店
自從離開新傳媒,她創設了家庭精品公司,業務擴及中國各地、澳洲以及本地。離開了熒光幕,她今天依然亮麗如昔。
她說:「現在新加坡是我居住的地方,而北京是我工作的地方。」
她說,1983年第一次來新加坡的時候,由於當時的中國跟新加坡是完全兩個不同的環境,她深深被新加坡所吸引,包括新加坡人的干勁和誠實、廉潔的政府和干凈的環境。
中國「動」了起來
然而,到了90年代末期,她卻發現這片景象在慢慢改變。中國的經濟開放使它成為一個充滿動力和干勁的國家,就猶如她在80年代所看到的新加坡一樣。相比之下,她卻感覺新加坡的步伐似乎放慢了,整個社會變得「靜」了。
尤其是當她回中國看到處處人頭攢動、一片人聲沸騰的景象,她苦思為什麼新加坡會少了這樣的活力。只是,她至今還說不出原因。
她說:「這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我發現人與人之間也少了過去的那種和善,這可能跟金融風暴的影響有關,使到新加坡人似乎也改變了。」
在個人的事業上,她開始發現自己所熱衷的表演藝術受到客觀環境的局限。她說:「目前影視圈和整個市場是以年輕偶像為主,即使你有20年的演技又怎麼樣?」
於是,她看準中國新興消費群的潛力,在2001年棄影,到中國北京從商,當時心裡就想「時間是很寶貴的,要走就要快,否則就會失去機會了」。
到中國投資別急於批評
總結自己兩年多的經商經驗,她說:「中國經濟的潛力很大,對於外來的商家來說,這是很值得花時間經營的市場,例如花上半年甚至一年來了解中國的消費趨勢。對於許多到中國的新加坡朋友,我認為耐心是很重要的。」
她認為新加坡人到了新的環境,可以多花些時間了解當地人,而不是一開始就作出批評。
她說,對比新中港台的華人,新加坡人最為朴實,但是這樣的特點也可能導致新加坡人一般上比較保守。
一個出生於河南鄭州的美麗姑娘,由於才華橫溢,年少時在北京的電影界闖出了名堂,名聲響徹東南亞;之後來新加坡繞了一圈,又回到原來的起點。在丁嵐的心靈版圖上,新加坡又占據了怎樣的地位?
結束一段婚姻 未來順其自然
在她的心目中,新加坡是一個住的地方,她已經為自己購置了家園。由於她的關系,她的妹妹和弟弟先後到新加坡生活,父母親也常來新小住。
在新加坡十年的時間,她結束了一段婚姻,對於未來的感情歸宿,丁嵐抱持一貫樂觀的態度,表示一切順其自然。
她說:「對於在新加坡十年的時光,我覺得有得必有失,在各方面我都有成長。新加坡讓我看到更寬廣、更大的世界。」
自稱年齡在「三十以上、四十以下」的丁嵐為人生的每一個十年尋找不同的精彩,中國和新加坡是她主要的生活場景。兩地的文化差異交疊了她的喜怒哀樂,也豐富了她的人生閱歷。
交友原則:求大同存小異
來到新加坡生活,丁嵐剛開始以為和新加坡人有同樣的膚色和發色,就不會有距離,後來才發現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因文化上的差異,的的確確就是兩個國度的人。
她說:「由於地理環境、所受的教育,新中兩地的人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我和新加坡的朋友來往時是抱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我從來不強求別人同意我的看法,但是卻必須理解彼此的想法。」
剛來新加坡時,她表示的確非常不適應。身為一名影星,她在中國的待遇非常好,在演出機會中也一直是女主角,然而這一切在她來到新加坡後都改變了。
首部戲不當女主角 真的很想回去
她說:「我當時覺得自己沒有像過去那樣受到重視,當時真的一下子接受不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選擇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就不能沒有工作,因此就努力工作。」
她記得來新的第一部戲是「悲歡歲月」,她當時真的有回去中國的念頭,因為她發現自己不是女主角。這樣的掙扎持續了一兩年,她慢慢地適應下來,也漸漸愛上電視製作,尤其是能夠詮釋不同類型的角色,這是「很過癮的」。
演戲二十載 從未真正快樂
雖然從事了20年的演藝工作,丁嵐卻對記者說,在這期間,內心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
她說:「不管是電影或電視,都是集體作業,因此不可能達到每個人的要求,然而我目前所進行的工作卻能憑著本身的鑒賞能力,到世界各地采購商品,甚至也找人來設計。」
Ⅳ 少林寺電影主要演員
少林寺 (1982)
主演: 李連傑 / 於海 / 丁嵐 / 於承惠 / 計春華 / 王光權 / 胡堅強 / 孫建魁 / 劉懷良 / 張建文 / 閻滌華 / 王珏 / 杜傳揚 / 崔志強 / 尋峰 / 潘漢光 / 方平/ 潘清福
類型: 動作 / 武俠 / 古裝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2-02-01
片長: 95分鍾
Ⅳ 少林寺電影是哪一年上映的
《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
(5)電影少林寺演員擴展閱讀:
《少林寺》角色介紹
1、覺遠——演員 李連傑
電影的主角,一位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武僧。
2、王仁則——演員 於承惠
王仁則,隋末唐初鄭國皇帝王世充的哥哥齊王王世惲的兒子。619年,被王世充封為唐王。王世惲勸說王世充殺死隋朝的皇泰主楊侗,王世充派王仁則及家奴梁百年毒死皇泰主。
楊侗臨終前說道:「願從今以後,不再生在帝王家!」620年,唐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仁則駐守轅州,少林寺13武僧生擒王仁則,李世民派上柱國李安遠到少林寺奉上《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
3、李世民——演員 王光權
李世民,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台市隆堯縣),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歷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陝西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
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Ⅵ 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功夫電影《少林寺》,演員們如今怎麼樣了
1982年,最火爆的的電影《少林寺》上映了,當時真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在一張票一角錢的時代,創造了一億的票房紀錄,好多人看了不止一遍,我記得我都看了三次,簡直都痴迷了,當時剛上初中,班上的同學知道我地理知識熟,就問我怎樣到河南去最方便,當時也不知道他們問這個干什麼,過了幾天沒看見上學,一打聽,才知道到河南少林寺學武去了 ,幸虧沒有走太遠,被老師家長截了回來!
當年的一部《少林寺》在全國全世界都掀起了中國武術熱,而李連傑是最大的受益者,憑借著這部電影,打開了他功夫巨星之路,少林系列,黃飛鴻系列,一直到海外,事業一路走高,現在他熱衷於公益慈善,拍電影已經不多。
少林寺這部電影不但使這些演員成名,還把劇中的歌曲成了經典,主題歌《少林少林》,插曲《牧羊曲》,都成了經典歌曲。
Ⅶ 他才是《少林寺》原定男主角,拍到一半換成李連傑,他是誰
要論功夫片,或是80、90年代的影片深受人喜愛。1976年,中國香港動作片電影《少林寺》一經開播就得到普遍五星好評,造就了當初影視界的電影票房紀錄。影片中的武打電影情景選用實實在在的真人版互博,與以前的演出式武打電影姿勢迥然不同,備受廣大觀眾的鍾愛。可以說《少林寺》這一部影片開辟了我國武打片電影的新時期,是在我國電影界上不可多得的劃時代著作。
此片以1角錢的門票,創出了1.61億人民幣的電影票房。作為男主的李連傑,也因而火遍了大街小巷。
李連傑我國武俠片的代表角色之一,他素來以「俠客」「硬漢子」的品牌形象觀人,營造了許多屏幕上的英雄人物,是初期武俠片趨之若鶩的男明星。而李連傑的武學並並不是為了更好地電影拍攝而電影拍攝,他的一招一式華麗如舞,含有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武功心法精粹,令人坐著屏幕前好像聲臨其境,一拳一掌間皆是情感與能量。
在進到娛樂圈以前,李連傑早已訓練傳統武術很多年,而且在多種全球賽事上得到武術冠軍,1979年,他有傷參與第四屆全運會,得到5塊冠軍,同一年,因傷撤出武術界。但老天爺怎很有可能讓李連傑明珠暗投呢?僅隔一年時間,李連傑就參演了人生道路中第一部電影著作,一下變成當初的武打明星,此片便是少林寺。
李連傑參演《少林寺》以後,當然火遍了千萬家,而吳剛的工作卻驟變。那時候臨時性被換人對他的嚴厲打擊是致命性的,之後他也沒什麼好點的著作拿得下手,一直靠商業演出謀生,長此以往的也就退隱於演藝界。
由此他以前試著過做餐館做生意還開過一家酒樓,與演藝圈再無糾葛,而針對當初被更換人物角色一事,他迄今情難斷,常常提到都不可以學會放下。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終須,針對觀眾們而言,李連傑才算是更合適《少林寺》的人選吧!
Ⅷ 電影《少林寺》的主角是李連傑,這部電影的大結局是啥樣的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由張鑫炎執導,盧兆璋、薛後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等人聯袂主演的一部動作電影,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
之後,覺遠為了繼承其師曇宗的生前的願望和志向,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他的知恩圖報和正義之心贏得了李世民的賞識,於是,唐太宗下諭成立僧兵,將少林眾僧列入“國家編制”,並立碑表彰眾僧的勇武。自此,習武成為少林寺的風尚。
總之,電影《少林寺》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劇,演員對角色的刻畫非常到位,結局也引發深思。
Ⅸ 少林寺牧羊女扮演者,丁嵐,現況如何
說到《少林寺》這部經典之作,大家都會想到李連傑飾演的那個和尚,這部電影創造了票房記錄,因為電影《少林寺》,捧紅了扮演牧羊女“白無瑕”的丁嵐。在電影《少林寺》中,她因清純可人的形象、敏捷有力的身手及悠揚甜美的歌聲驚艷眾人,自此年僅18歲的丁嵐家喻戶曉。丁嵐也是成為了女神級的人物受到粉絲的熱捧,一夜成名後的丁崗卻消失在觀眾的視野里,這位美女人在哪裡呢?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在國外演戲可不是非常的順,丁嵐在新加坡只能演個配角,從主角到配角,這個身份的大轉變,真是讓她有些失落,丁嵐加入新加坡國籍,2001年回國在北京經商,現在生意做的風風火火。經商多年,如今已經55歲的丁嵐據說資產過億,業務擴及世界各國,人也依然亮麗。
Ⅹ 電影《少林寺》的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
《少林寺》裡面的演員其實現在看起來最出名的就是李連傑了,其他的演員在年輕人看來除了計春華之外都不是很眼熟了,大多都逐漸淡出了觀眾們的視野。
計春華一直以來飾演的都是比較讓人厭惡的角色,但是反而可以因此看出他演技的精湛,一直是被稱作反派中的佼佼者。可惜的是,他在2018年7月11日因為肺癌晚期而長辭於世,不少曾經與他合作過的人都前往悼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