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姓張的明星和偉人,偉人要少許資料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衛健
英文:Dicky Cheung
昵稱:Dick/WaiKin/Killer/健仔
生日:1965/02/08
星座:水瓶座
出生:香港
籍貫:上海
血型:O
身高:170
學歷:St. Francais Xavias College
宗教:天主教
家庭:媽媽/兩個弟弟
嗜好:聽不同的CD/看電影
最喜歡的歌手:周潤發/湯漢斯(TomHanks)
學業程度:中五
老婆:張茜
難忘的事情:獲得新秀冠軍
嗜好:聽不同的CD、看電影
最喜歡顏色:白、黃、淺咖啡色、米色
喜歡的情人典型: 斯文、瘦、腳長
最喜歡的歌曲: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最喜愛演員:周潤發、Tom Hanks
喜愛的電影:史蒂文·斯匹伯格所有電影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 The Ghost
最喜歡的樂器:鼓、鋼琴
喜愛的運動:足球、撞球、保齡球、氣槍
最喜歡的節日:聖誕
喜愛收集:帽子、CD
最喜愛的花:白玫瑰
喜愛的動物:狗、貓
最害怕動物:蟑螂
最喜愛的國家:瑞士
最喜愛的服飾:T-Shirt、牛仔褲、便服
最喜歡食物:日本料理、清蒸魚、公仔麵、雞派、生果、火鍋
最喜歡的零食:珍珠奶茶
個人座右銘:做人好比游泳,游累了也是不能停的
張謇,江蘇南通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有影響的人物,是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立憲派代表人物。他16歲中秀才,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那一年中了狀元,被任命為翰林院修纂。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深深刺激了他。他放棄了官職,遂致力於事業和教育。他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家產,積極興辦實業。先後建成了大生紗廠及鹽業、榨油、麵粉、冶鐵、輪船等企業,興成了大生紗廠資本集團。張騫是「實業救國」和「教育救國」的倡行者,並終生圍棋事業奮斗,因而被譽為「狀元資本家」。
張良(?—前186),字子房,秦末漢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與蕭何、韓信同被稱為漢初三傑,被封留侯,謚文成侯。《後漢書注》雲「張良出於城父」,即潁川郡城父縣(今安徽亳州市)人。
張良先人是韓國人,其祖父張開地是韓厘侯、韓威侯、韓襄王時期的相國,其父張平是韓厘王、韓桓惠王時期的相國。當秦滅韓之後,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分散所有家產來收買刺客,為韓報仇。
台灣著名歌手張清芳
姓名:張娜拉
國籍:韓國
生日:1981年3月18日
身高:163cm
體重:45kg血型:A型
家庭成員:奶奶,爸爸,媽媽,哥哥
學歷:中央大學戲劇系就學中
興趣:看電影
宗教:基督教
專長:跳舞,長笛,折磨老爸
首飾:簡單的耳環,手鐲
原則:不要做虧心事,認真生活
喜歡聽的話:好看…等
喜歡吃的東西: 冰淇淋
喜歡的場合: 有喜歡的音樂和朋友的地方
喜歡的人: 善良的人
喜歡的音樂:R&B、抒情歌、POP
喜歡的歌手:朴真英,朴美京,1Tym
喜歡的顏色:白色,粉色,藍色
座右銘:努力認真的過每一天
正式出道:2001年5月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蘇州人曾任常熟縣尉。唐代大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可成為天下的「三絕
張瑩是我國解放後成長起來的著名電影演員,他塑造的《六號門》中的李俊華、《董存瑞》中的趙連長、《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等銀幕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還有很多你自己去看看吧 我就不復制了
② 有叫張瑩的明星或演員不
張瑩,原名張松岩,1924年7月出生在遼寧省開源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只讀了幾年私塾,便輟學隨父謀生,當過搬運工、建築工、雜役。生活的艱辛鑄成了他剛直自強的性格。他白天做工,晚上刻苦自學,憑著一股鑽勁,考上了相當於中專的商業學校。青年時代,經人推薦,他加入了開源市的「黃龍」劇團,業余時間到劇團演戲,既有了微薄的收入,又滿足了他對文藝的愛好。在這里,他開始了戲劇表演的最初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他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打下了基礎。 1945年,他加入了遼西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從此走上革命道路,正式開始了演員生涯,他以火一樣的熱情投入到革命斗爭中,新生活給予他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他隨部隊在前方,與團員們編排了不少短小精悍的文藝節目,並創造了《白毛女》中大春等舞台人物形象,得到指戰員的好評,成為團里的骨幹分子。不久,他被調至東北文工團一團任演員兼分隊長,並於1949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被調至長春電影製片廠,開始進入影壇。 建國初,張瑩曾在《光芒萬丈》中飾工人、《趙一曼》中飾地下黨員、《白毛女》中飾大鎖、《革命姻緣》中飾父親。
在《董存瑞》飾演趙連長(左)
1953年,他參加了影片《六號門》的拍攝。這是一部描寫解放前夕,華北某地搬運工在黨的領導下和封建把頭們做斗爭的影片。張瑩在該片中飾工人中先進分子李俊華。少年時的生活經歷使他對這一角色有著比較豐富的切身體驗,使他能較深刻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塑造李俊華時,他努力將這一人物勇敢誠摯的性格和成長過程有層次地、細致地刻畫出來,塑造了一個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工人形象。拍攝階段,他與特約前來參加拍攝影片的天津搬運工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起,人們很難把他與那些工人們區別開來。在影片《六號門》中,張瑩開始顯示出自己朴實、剛毅、內在感情豐富的表演特色,被認為是很有希望的「硬派小生」。 隨後,他又在《沙家店糧站》中飾殘廢軍人、《董存瑞》中飾趙連長、《平原游擊隊》中飾司令員。其中,他在《董存瑞》中創造的我軍幹部趙連長的形象,受到好評。在創造這一形象時,張瑩沒有一般地從模仿人物的外在特徵入手,而是力求深入開掘和准確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注意刻畫角色的獨特個性。影片中,有趙連長批評董存瑞浪費子彈這樣一場戲,趙連長批評董存瑞,既嚴厲又慈祥,怎樣把握好分寸呢?張瑩努力調動自己在生活中的積累,他聯想起自己來攝制組前,在火車站批評兒子的情景:兒子不好好學習,他又急又恨;但自己長期在外,又不常見到兒子,心中不免湧上又疼又愛的感情,真是「恨鐵不成鋼」啊!張瑩把這種真切感受運用到趙連長的形象塑造中去,找到了趙連長在這場戲中愛恨交織的感情基調。趙連長越是愛董存瑞,越希望他快快成長起來,也就越為他浪費子彈而生氣,因此要嚴格地要求他,嚴厲地批評他;而當過分嚴厲的批評使董存瑞泣不成聲時,他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象對待自己兒子那樣含蓄、真摯的疼愛。使這場戲演得朴實生動,感情真摯,層次分明。由於張瑩的努力,較好地完成了趙連長這一形象的塑造,體現了黨的教導在董存瑞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影片映出後,受到贊譽。《董存瑞》榮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張瑩獲演員一等獎。 張瑩與妻子——李慧穎
面對榮譽,張瑩並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在拍攝完《董存瑞》後,許多導演紛紛邀他拍戲,但是,他放棄了這些拍片機會,於195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以期在表演藝術上進一步深造。學習期間,張瑩努力加強理論修養,聯系多年的藝術實踐,回顧走過的路程,認真總結了經驗,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表演技藝。恰在此時,張瑩被錯劃為右派,受到「開除黨籍,送北大荒勞動改造」的處理。一想到就要離開自己無限熱愛的黨,離開自己傾心追求的表演藝術,張瑩感到無法忍受。經過痛苦的熬煎和嚴峻的思考,張瑩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在與妻子分別時說:我要「爭取重新入黨。」他懷著這樣的信念,在北大荒度過了極其艱苦的三年,時時處處仍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1960年,他被摘掉右派帽子。 1960年,他到鞍山話劇團任導演、演員、藝委會委員。導演了歌劇《白毛女》,在話劇《雷雨》等劇中飾演角色,同時為話劇團的人材建設做出了貢獻。 張瑩與妻子——李慧穎
1962年,他被調回「北影」,終於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電影戰線。在攝影機前、水銀燈下,張瑩以熾熱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銀幕形象創造中去。先後在《青年魯班》中飾書記、《紅色郵路》中飾社長、《紅河激浪》中飾反動軍官、《小兵張嘎》中飾羅金保。重返銀幕的喜悅和在坎坷經歷中積累的創作素材,使他的表演創造迸發出喜人的光彩,步入自己創作道路上的「黃金時代」。影片《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則是他這一時期銀幕形象創造的代表作。 在《小兵張嘎》中,羅金保是我游擊隊偵察員,是主人公小嘎子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之一。影片中,羅金保是在以漢好身份做掩護執行任務時與嘎子相遇的。他根據劇本提供的這一情節,認真分析了羅金保這一角色在影片中的特點,決定「正戲反演」,即當羅金保以漢奸身份出現時,就演得外表上比漢奸還像漢奸,動作從容灑脫,還帶著一股匪氣;但是又藏而不露地在關鍵時刻細微地揭示出我偵察員的心理活動和感情變化。如在「小嘎子路遇羅金保」那場戲中,當小嘎子誤認為他是漢奸,從背後向他突然撲過來,高喊道:「打死你,狗漢奸」時,他正在給自行車打氣的雙手慢慢舉了起來,同時,用戴著墨鏡的眼睛餘光不動聲色地審視著身後的「襲擊者」,把羅金保的觀察、思索、判斷的過程准確有致地表達了出來;接著用一個干凈利索的動作把嘎子摔出了幾丈遠,表現出一個偵察員在緊急情況出現時的勇敢機智和豐富經驗;當他明白了小嘎子的身份和動機後,並不急於亮明身份,而是緊盯著嘎子,眼神慢慢發生著變化,由嚴陣以待到消除戒備,並逐漸流露出一種充滿著幽默的善意嘲笑。在嘎子明白了他的真實身份,喊道:「老羅叔,你要給我奶奶報仇」時,他真正動了感情,又流露出對嘎子真摯的同情與憐愛,從而使這一段戲,既有妙趣橫生的傳奇色彩,又有準確鮮明的性格刻畫,並有一定深度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既吸引人,又打動人,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張瑩塑造的羅金保形象,真實自然,分寸適度,時代感強,個性鮮明,深受觀眾喜愛,是建國以後兒童故事片里成人形象中的佼佼者。 在「文化革命」中,他遭到迫害,於1969年6月3日病逝,終年四十五歲。1978年,對他的「錯劃」問題進行了改正。張瑩一生熱愛黨、熱愛藝術,為我國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塑造的真實感人的銀幕形象,將長久地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③ 老電影小兵張嘎扮演者還見在嗎
《小兵張嘎》中嘎子的扮演者還健在,羅金保的扮演者已經過世。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是1963年北影廠的作品。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子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機智勇敢;他被敵人抓走後,表現得堅強不屈;當八路軍攻打敵人崗樓時,嘎子設法在崗樓里放火,里應外合全殲了敵人,終於救出老鍾叔,替奶奶報了仇。
《小兵張嘎》的導演崔嵬,1962年因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主角朱老忠,獲得了中國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是新中國第一位影帝。從1955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崔嵬主演和導演的電影出現在全國影院的銀幕上,《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青春之歌》、《紅旗譜》、《楊門女將》、《野豬林》、《天山的紅花》、《平原作戰》、《紅雨》、《風雨歷程》,幾乎每一部影片都是經典之作。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
2004年,電視劇《小兵張嘎》在央視熱播,中央電視台特意為老電影《小兵張嘎》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健在的演員基本都到了,唯獨嘎子和給觀眾留下了難忘印象的羅金保沒有出席,而且這么多年,兩人很少在媒體露面,在公眾視野中銷聲匿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羅金寶的扮演者是北影廠的演員張瑩。張瑩的愛人、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李慧穎副教授揭開了這個謎團。她回憶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瑩受到了很大沖擊,被關進了牛棚,慘遭迫害,1969年病逝,年僅45歲。」
據說,安吉斯現任中國青少年綠色行動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在用一種新的方法治理錫林郭勒盟的黃沙,力求改善內蒙古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減少困擾北方多年的沙塵暴。
④ 小兵張嘎的演員叫什麼名字
小兵張嘎的演員叫安吉斯。
安吉斯,蒙古族男孩,內蒙古著名的雙槍女將烏蘭之子。在電影《小兵張嘎》中扮演張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喝彩和厚愛,嘎子成為兒童電影畫廊中熠熠生輝的形象。只可惜安吉斯沒有從事演員這一職業。
《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崔嵬、歐陽紅櫻聯合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
張嘎年齡13歲,綽號嘎子,他配合偵察員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活潑淘氣。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偽軍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烏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日軍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日軍,救出了鍾亮,也替奶奶報了仇。
⑤ 電影小兵張嘎里羅宗寶的扮演者是誰
《小兵張嘎》中羅金保的扮演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張瑩
張瑩祖籍是山東省沂縣(今臨沂市),民國年間由於連年乾旱,臨沂一帶鬧了嚴重災荒。張瑩的父親舉家同鄉親們一道闖關東謀生,徒步行程三千多里路,落腳開原縣孫家台鎮(今開原市政府所在地),靠做雜活、當瓦工為生。1924年1月,張瑩出生在孫家台鎮轉盤街一個平民大雜院中。他本是姓宮,由於父親勞累過度而早逝,母親帶張瑩改嫁到張姓人家,他起名張松岩。自幼一邊打工幫父母養家糊口;一邊讀書學習,過著百姓人家平淡的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奉系軍閥張作霖統治東北,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東北,從此東北四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勞苦大眾陷入了暗無天日民不聊生的境地。在此種情況下,人民的反日情緒逐漸高漲,許許多多的熱血青年用以文藝的形式表達他們反帝反封建的意志。在這里產生了大量的「滿洲」愛國文學、戲劇,開原便成為東北地區「滿洲」愛國文學基地之一。社會上諸多的具有進步思想內容的戲劇、曲藝演出喚起民眾的覺醒,激勵了人們的反日情緒。張瑩偕同同學及鄰里朋友活躍於各種演出,他能演、會說、會唱,面面俱到。他們演出曹雨的《雷雨》、巴金的《家》、《春》、《秋》和延安傳來的新劇《白毛女》等,抑或是話劇、歌劇,抑或是評劇、京劇;還演二人轉,說唱快板,樣樣俱全,都很精彩。張瑩的搭檔、莫逆之交——著名琴師王允生,他們只相差一歲,又是鄰居,他們天天在一起演出。王允生生前曾經說過:「張瑩天資聰慧,多才多藝,演什麼像什麼,正反派人物都能演得活靈活現。」說實話,張瑩的口才、演技和打快板的水平在東北地區至今也難找幾人能和他匹敵,可惜當時的條件所限沒有留下資料。
張瑩自幼善於接受進步思想,嚮往光明,追求正義,把自己的原名張松岩改為張瑩,「瑩」即光亮透明,以此表明自己如何做人的蓄意。張瑩的一生實踐已經證實了他是一個光明磊落、坦坦盪盪的人。在16歲那年他和幾位追求進步的同學一塊兒到河北昌黎縣尋找冀東抗日組織,在那裡積極參與並開展抗日演藝活動,這引起了反動當局的注意。昌黎縣偽政府要抓捕,他們巧妙地躲過偽兵的追捕,返回開原繼續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卵翼下的偽滿洲國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摧毀。嗣後,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部隊先後挺進東北,建立政權,出現拉鋸形勢,各自紛紛徵兵。1945年8月12日,張瑩和一批青年秘密地參加了八路軍24旅(後編入38軍)。解放戰爭時期,張瑩和戰友們曾經回到家鄉開原為鄉親們演出歌劇《白毛女》等節目,喜兒的悲慘遭遇啟發了青年們的階級覺悟,激勵了他們為人民的解放而參軍入伍的決心。於是開原一帶約有三千多名男女青年踴躍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
張瑩廣交遊,重情義,他有許多朋友,可他參加八路軍的事卻沒有告訴他們。因為當時國民黨占據開原,不便透露實情,後來人們才知道他已參加了八路軍。新中國成立後張瑩曾回過家鄉,他當年的窮哥們、藝友們到車站迎接,還請他到家裡做客,張瑩這時候已經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即長影)演出隊的隊長。他來到後和鄉親們十分親熱,不擺架子,促膝談心,問長問短。他真是家鄉人們心目中的可敬可愛而又值得自豪的電影藝術家。張瑩昔年往來最密切的摯友——王允生琴師的兒子王存孝和張瑩的戰友王勝革(王存孝的叔叔)等家鄉的老一代人們回顧當年的情景時,常常欽佩道:「張瑩為人正直、厚道,才華高強出眾。」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趙連長(《董存瑞》)、羅金保(《小兵張嘎》)等不僅感染了他的同代人,還在下一代人及家鄉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張瑩五十年代上半期拍攝的電影較多,有十部左右,57年錯劃右派被下放改造了幾年,六十年代摘掉帽子又回到了北影,文革前的幾年拍攝了幾部電影,當時正是張瑩演藝的黃金時期,不幸那場運動給他們帶來了災難,無休止的批鬥令人灰心喪氣,張瑩當過右派難逃厄運,多遭磨難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⑥ 張瑩是誰
張瑩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中選擇瀏覽
▪遼寧省電影演員
▪上海擊劍運動員
▪福建沙灘排球運動員
▪第四軍醫大學副教授
▪唐代禮部尚書
▪貴州省醫學博士
▪遼寧省學院副教授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院主治醫生
▪廣東省影視演員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位。我選了2位。
張瑩(廣東省影視演員)
籍貫:廣東省東莞市
生日: 2月22日
星座:雙魚座
身高:163厘米
體重:46公斤
三圍:34」23」35」
昵稱:懵佬 夢露
影視作品
《外來媳婦本地郎》
《柴米新人類》
《大話黃飛鴻》
《美麗冤家》
《這個阿爸真爆炸》
《子夜冰封》
《乘龍怪婿4》賈昭君
《都市笑口組》夢露
《七十二家房客》(客串)
《夜傾情-女子調查事務所》
希望可以幫助你!
參考:網路。
⑦ 電影電影演員張平張瑩是兩兄弟嗎
你好,電影演員張平和張瑩他們不是兩兄弟,只不過同性而已,還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請留言,謝謝。
⑧ 老電影《小兵張嘎》的主要演員今何在
2004年,那是抗日劇還沒有遍地開花的時候,有一部國產抗日劇橫空出世,講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過程,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這部劇就是《小兵張嘎》。
當初劇中的童星個個都是小戲骨,每一個的表演都很生動形象,一點兒都不亞於圈中的演技實力派,16年過去了,曾經這部劇的演員現在怎麼樣呢?
1. 謝孟偉,飾演張嘎
於莎莎就比較勵志了,本來於莎莎的演技挺好的,不管是“英子”還是《武林外傳》中的莫小貝,都是表演自然不造作的,但是她卻被吐槽長得丑,不過之後的於莎莎也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從她的近期寫真來看,還是很有辨識度很清純的,而且人家現在向著高學歷邁進,從一個諧星成功轉型,於莎莎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裡,如今碩士畢業的於莎莎,成為粉絲的驕傲,看起來魅力十足。
⑨ 小兵張嘎 1963 電影演員表
安吉斯 飾 張嘎
張瑩 飾 羅金保
李健 飾 奶奶
張平 飾 鍾亮
於中義 飾 快板劉
周森冠 飾 楊大伯
侯冠群 飾 通訊員
葛存壯 飾 龜田少佐
王澍 飾 胖翻譯
管宗祥 飾 偽軍隊長
⑩ 郭頂《我們倆》的歌詞
《我們倆》-郭頂
填詞:張瑩/郭頂
譜曲:郭頂
你在左邊 我緊靠右 第一張照片
不太敢親密的 屬於我們倆的
臉龐太天真了 蘋果一樣帶甜的羞澀
太多感觸 已不同了 世界變了
還是我改變了 夾在書本這相簿
滑落的照片讓我變沉默
太久 太久 是否過了太久
忘了 忘了 開始怎開始的
喝醉了小河邊唱著歌
永遠愛你是我說過
沒有 沒有 再沒誰能擁有
像你 像我 哭和笑都懂得
再觸摸 我心底藏了好久
那最柔軟的角落
你在左邊 我緊靠右 第一張照片
不太敢親密的 屬於我們倆的
臉龐太天真了 蘋果一樣帶甜的羞澀
太多感觸 已不同了 世界變了
還是我改變了 夾在書本這相簿
滑落的照片讓我變沉默
太久 太久 是否過了太久
忘了 忘了 開始怎開始的
喝醉了小河邊唱著歌
永遠愛你是我說過
沒有 沒有 再沒誰能擁有
像你 像我 哭和笑都懂得
再觸摸 我心底藏了好久
那最柔軟的角落
《我們倆》是由張瑩、郭頂作詞,郭頂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2009年8月18日發行,收錄在專輯《微微》中。《我們倆》 你在左邊,我緊靠右。偶然翻出的照片中,清澀的我們倆,卻是我已丟失的最美好。
專輯之所以命名為《微微》,當中的意義在於郭頂想通過一個微小平凡的普通人的所見所感來歌唱出生活中那些不為人所注意到的美好事物,更富含了小人物也可以成大器的深層含義。自定義為偌大世界中微小個體的郭頂,也想把這張凝結靈感與真實的唱片送給每一個微小的你,共同分享生活體驗。
郭頂,1985年8月16日出生於湖南省懷化市,當代唱作人、音樂製作人、華語男歌手。2005年3月15日,發行首張個人創作專輯《郭頂D.Kwok.》。009年8月22日,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微微》。2016年5月,憑借《當我身邊空無一人》,奪得2015年度MusicRadio中國TOP音樂盛典內地年度最佳製作人。
張瑩,女,1987年2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東莞市,演員、歌手。十歲獲廣東省「彩翎杯」歌手大賽冠軍,成為一時佳話。1999年3月重返樂壇,再度與太平洋影音公司簽約,10月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纏綿》。1999年四季季選的獲獎金曲分別為:《開心慶典》、《秋離》、《纏綿》、《相信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