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烏鴉與麻雀演員表

電影烏鴉與麻雀演員表

發布時間:2022-11-07 19:14:37

著名演員王蓓去世,曾出演過《烏鴉與麻雀》,她演繹的角色有多精彩呢

著名的演員王蓓去世,出演過的角色也是非常多的,也曾經出演過《烏鴉與麻雀》,在這部劇當中,王蓓飾演的是一個小阿妹,因為在劇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所以也被評為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也正是因為出演了這個作品,所以王蓓才被觀眾熟知。並且還出演過《武訓傳》,《人民的巨掌》,《馬蘭花》,《大浪淘沙》,《飛刀華》等作品。王蓓和白樺的愛情故事也是令很多人都非常羨慕的,雖然兩個人是因戲生情,但是在生活當中也是非常恩愛的。

王蓓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享年91歲,很多人可能對於王蓓不是特別的熟悉,但是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對於王蓓飾演過的一些角色還是非常有印象的,在《馬蘭花》這部作品當中王蓓也是一人分飾兩角,讓觀眾看到了精湛的演技,電影播出之後也爆火。

❷ 孫道臨第一任妻子是誰

孫道臨第一任妻子是王文娟。

孫道臨只有王慶娟一個妻子,網上的說法都是謠言,兩個人的感情很好,並且一家人生活幸福。真愛是在兩個人身上能夠體現出來的。他們對藝術都有著熾熱的追求,都有些同樣的目標,都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所以,兩個人的感情是值得我們羨慕的。關於他們女兒孫慶原的資料,網上也沒有太多透露,只是體現了一些基本信息,所以,從具體情況來看,他們一家人還是比較溫馨的。

孫道臨介紹: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194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團圓》 。1949年,憑借主演的劇情電影《烏鴉與麻雀》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❸ 緬懷!表演藝術家黃宗英去世,她的一生塑造了哪些經典角色

黃宗英1925年出生,父親是一名電話局總工程師。在家排名老五的黃宗英上有兩個姐姐、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弟弟。

黃宗英是電影圈裡永遠的“甜姐兒”,更是觀眾心中永遠的“梅表姐”。這兩個角色永遠都是經典。

最後希望黃宗英老師能夠一路走好,雖然她去世了,但是她留給我們的精神依舊在。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演員們後來怎麼樣呢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電影了,它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出品的,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渡江戰役的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領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勝利的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這部影片的演員們幾乎全都已經去世了,只有極個別還在世,但已經是人到暮年了。那麼這些演員在飾演過這部電影之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李連長——孫道臨

孫道臨是我國老一輩藝術家,他出生於1921年,這部電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電影,而他的前一部電影《烏鴉與麻雀》(1949年)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演完《渡江偵察記》之後,他又主演了《南島風雲》、《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經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開始自己導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總統》、《繼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執導的。1988年他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孫道臨曾經於1995年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特別榮譽獎、2000年執導的《詹天佑》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等。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二、吳老貴——齊衡

說起齊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於1912年的沈陽,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統治的環境下,在他讀中學的時候,因為日本學生經常嘲弄中國學生,學校卻對日本學生加以袒護,他不堪忍受屈辱,憤而退學。

在九一八事變後,他離開東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但因經濟窘迫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之後他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山東省劇團,參加了《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演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各地劇團演出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齊衡參加了人生第一場電影《聖城記》的拍攝,從此走上了電影演員的道路。後來他加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很多戰爭影片中扮演了各種角色。在《渡江偵察記》這部影片中他飾演的老偵查員吳老貴,成功塑造了一個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最後英勇的獻出自己生命的動人形象。

這部影片被評為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而這部影片中演員一等獎有兩個,其一是孫道臨,另一個就是齊衡。在「溫閣」(諧音)剛開始的時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滿於當時的環境,曾跳入黃浦江自殺,但被好多人救了上來。後來他長期抑鬱,最終患上了腎癌,於1972年病逝,享年60歲。

三、小馬——孫永平

孫永平出生於1930年,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電影中飾演重要角色。

從1964年開始,孫永平轉型幕後,從事導演工作,執導了《大慶戰歌》、《火紅的年代》、《三定樁》、《石油盛開大慶花》、《白蓮花》等經典電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四、周長喜——康泰

現在能記得康泰的人估計也不多了,他出生於1927年,於1985年1月22日突發心肌梗病逝,享年58歲。他1945年進入華北電影公司任演員,在他40年的從藝生涯中,為我們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經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偵察記》、《海魂》、《苦難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難的心》還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而他也曾於1980年獲得第二屆電影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五、楊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國重要的電影演員、導演,他出生於1925年,全國解放之後,他參演了第一部電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飾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後他又參加了多部影片,飾演過工會主任、公方經理、三輪車工人、革命軍人等角色。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員生涯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經典角色。從1975年開始,中叔皇轉型做導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蓮花》就是他和孫永平一起執導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六、參謀長——穆宏

穆宏是我國早期電影演員代表人物,他出生於1920年,於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歲。他是話劇演員、導演出身,曾經自己編排並出演大型話劇《文天祥》。從1948年起,他開始參演電影,在《再相逢》、《子孫萬代》、《萬象寶塔》等影片中飾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國解放後,他除了拍戲之外,還編寫劇本,不過他飾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戲路很寬,好人壞人,正反兩派都能演,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的《南島風雲》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還參演過《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金沙江畔》等經典電影。

七、劉四姐——李玲君

在眾多男演員中,李玲君飾演的女游擊隊長劉四姐可謂是影片中的亮點,她也因此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一枚。李玲君出生於1931年,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自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李玲君又陸續拍攝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

由於年齡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攝完《不夜城》之後,就再也沒參演電影了,而恰巧的是,在這部影片中,她跟孫道臨又一次合作。現如今李玲君已經有20年沒有拍戲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計以後也不會再拍戲了,希望她的身體 健康 ,萬事如意,畢竟當年《渡江偵察記》同劇組的主演們,就只有她老人家還在世了。

這部老電影的導演是湯曉丹,解放前馬來西亞回來的華僑,是個高壽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歲時去世。當年湯導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偵察記》,然後把從電影里所得的個人收益,用來買了架鋼琴給兒子,兒子湯沐海也很爭氣,最終成為一名音樂家。主角孫道臨,是老燕大哲學系出身的高知,在當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氣息,迥異於流行的工農兵形象,大概也算銀幕上知識分子最後的堅守了,但是在渡江偵察記里,他飾演的主角形象並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難忘,塑造的銀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電波》里的男主角李俠。

孫老師逝世於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孫道臨紀念館葉成立開放,真是對老藝術家最好的紀念。渡江偵察記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陳述老先生扮演的敵情報處長,那句「不是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網路間流傳,大概已經影響感染到第四、敵五代人了。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里,玩打仗 游戲 ,別的角色隨意,踢門喊湯「司令到!「的湯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實在是高!」

以及陳老先生演的:「不是我軍無能…」這三個角色必需保留。陳老先生是06年過世的,一代反角啊!後來重拍過一部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也專門請他出場,可惜那是一部爛片,就這一個賣點。老渡江偵察記里主要演員里,最不幸的,應該是齊衡同志,在嗡嗡嗡剛開始的年代,上海電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災區,他就因性格過於耿直,在一開始就氣憤不過,跳了黃浦江,被救起後,也一直鬱郁寡歡,在72年,就早早過世。
現在渡江偵察記劇組的主要演員,唯一還在世的就是已87歲的李玲君,在電影中飾演女游擊隊長劉四姐,這位老奶奶在98年最後一次演電影時,還是和孫道臨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湯導演一樣,成為百歲老人吧!也感謝老電影渡江偵察記,帶我走上痴迷軍事的道路。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年上映的戰爭片。講述的是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這部黑白影片花了導演湯曉丹整整一年創作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影片,獲得八百元勞務費給孩子湯沐買了一架鋼琴。有趣的是,這孩子後來長成了國際樂壇的音樂大師。

孫道臨——飾演李連長 孫永平——飾演小馬 中叔皇——飾演楊威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是由沈曉丹導演,孫道臨、齊衡、陳述等主演,於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銀幕戰爭故事片。該片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前,一支解放軍偵察小分隊,在李連長的帶領下,提前來到江南進行偵察。在當地游擊隊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隊獲得了敵軍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圖並偵察到敵軍突然增加的榴彈炮團的位置。小分隊最終並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地將情報送回至總部的故事。

李連長的扮演者——孫道臨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 敵情報處長的扮演者——陳述

《渡江偵察記》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題材老電影,可以說風靡了幾代人。


因為這部電影太過經典,和「渡江」諧音的現在正當紅的青年演員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偵察記」,而這位杜江,現在是擅長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偵察記》的話,說不定他真的可以來試試孫道臨老師的這個經典的李連長呢。


由於已經是近70年前的電影了,《渡江偵察記》的老藝術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仙逝了。


1、 李連長——孫道臨


當時孫道臨老師33歲,風華正茂,他簡直就是當年銀幕上的男神與偶像般的存在。之後,他還演出過非常多經典的電影。

《家》演大少爺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這部在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經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進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離休年紀的孫道臨沒有閑著,而是開始當導演。

1984年他導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總統》



進入新世紀後,他還以80高齡導演了一部《詹天佑》



孫道臨老師因突發心臟病於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扮演吳老貴,這是偵察班長,是那個時代的暖男。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是上影廠演員,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銀幕上非常活躍,先後拍攝了《湖上的斗爭》、《小夥伴》、《阿福尋寶記》、《秋翁遇仙記》、《鐵窗烈火》、《鋼鐵世家》、《地下航線》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後就再也沒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記》



1972年齊衡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扮演小馬,放牛娃小馬是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由當時只有23歲的小山東孫永平扮演。

孫永平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等電影中都出演過角色,到了1960年代後,他轉型做起了上影廠的導演。

這是他最後一部導演作品,1980年由著名影星吳海燕主演的《白蓮花》。



2011年11月,孫永平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扮演周長喜,這個角色壯烈犧牲了,當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師後來借調到北影廠,在著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盧嘉川,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21年後,康泰和謝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歲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廣州剛剛拍完電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5歲。


5、中叔皇扮演楊威,一個性格有點急躁的小夥子。

中叔皇老師可以說是當年比較少見的大個子魁梧硬漢演員了,他身高184,氣宇軒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開始當導演,第一部電影是《小將》,當年雲集了很多新人演員,比如後來上影廠著名演員張芝華。


他的最後一部導演作品是一部古裝電視劇《七星鎮二妖》,著名男演員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於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陳述扮演情報處長,這是中國電影中一個經典的反派形象,陳述老師的表演簡直出神入化。


陳述後來成為「反派專業戶」,先後在《鐵道游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等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了多個經典的反派角色。

陳述在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陳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7、李玲君扮演劉四姐


李玲君老師三年後還和孫道臨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檔。



1982年,《渡江偵察記》中的楊威——中叔皇開拍地擔憂《飛來的女婿》,農村題材喜劇片,就找來陳述、李玲君等老搭檔,李玲君扮演的小蘭娘相當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廠的驚險反特片《波斯貓在行動》後就基本上沒出來演過角色了。李玲君老師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長壽。



8、穆宏扮演參謀長,他1957年後去天馬電影製片演員當劇團團長,之後還在上影廠、天馬廠的電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後一部電影是1964年天馬廠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歲。



9、需要說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偵察記》導演湯曉丹和湯化達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過演員幾乎全部換了,只有陳述還保留。


您好,我是文娛小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拍攝於1954年,至今已經有66個年頭了。

《渡江偵察記》中的演員後來都怎樣了呢?

1、孫道臨: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李連長。

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吳老貴。

1912年出生於遼寧沈陽,1972年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小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東龍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周長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發心肌梗死猝然離世,享年58歲。

5、中皇叔: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楊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於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穆宏: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參謀長。

1920年出生,山東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僅49歲。

7、李玲君: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劉四姐。

1931年6月出生於山東,15歲開始從事文藝。

8、陳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情報處長。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歲。

9、崔超明:在《渡江偵察記》中班扮演敵軍長。

1918年出生於廣州,2010年逝世,享年90歲。

10、石靈: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炮兵參謀。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歲。

11、馬驥: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歲。

上述這些演員中,只有劉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還在世,現在也89歲了。

其他的演員們都已經去世了。

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將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獻給了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向他們致敬!

渡江偵察記是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的`,有60多年了,當時的演員們大部份都過世了,只有個別的還在世,是一批優秀的演員,為中國演藝事業作出了非常的貢獻。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

這部影片講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准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後,他帶領吳老貴、周長喜、楊威、小馬等迅速過江,並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並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於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敵人惱羞成怒,派遣特務,探明了游擊隊根據地,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正當李連長和江北通話,報告榴彈炮情況時,敵人攻進村子,炮彈擊中了報話機,和江北失去了聯系。李連長只得率隊搶上山頭,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後,就派遣吳老貴和小馬奮勇突圍,乘夜泅渡過江,把這份報告帶給指揮部。他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來到江邊,吳老貴為了掩護小馬過江.和敵人進行頑強戰斗,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筋疲力盡。正當解放軍指揮部為斷了與李連長的聯系而焦急時,小馬把報告送到參謀長手裡。這時,李連長也率領部隊突圍出來,到達江邊青龍山。江南江北都發出信號,預示著總進攻就要開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的渡過長江,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小馬也見到了李連長。偵察英雄們又投入了繼續南進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戰斗任務。

孫道臨——飾(連長) : 中國電影藝術界著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出演了100餘部舞台劇和影視劇,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渡江偵察記》《革命家庭》《51號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為影映事業做貢獻,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歲的中國著名演員、導演孫道臨,因心臟病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孫永平——飾(小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東省龍口市西轉渠村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 [1] 、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並曾在山東軍區文藝培訓隊受訓。1949年底,進上影廠擔任演員,參演作品《 南島風雲 》等。1964年後從事導演工作。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攝影家協會會員、顧問。 孫永平於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崔超明——飾(敵軍長): 生於廣州市,中國電影演員、話劇演員, 1936年 ,畢業於廣州摘石軒書畫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話劇《秦淮月》中飾演配角王隊長,由此登上話劇舞台。同年,在黃宗江編劇、朱瑞鈞導演的話劇《大地》中飾演主角王龍。1954年,參演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渡江偵察記》,在影片中飾演國民黨軍長。崔超明於2010年逝世享年92歲。

《渡江偵察記》連環畫講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軍渡江作戰前夕,為了摸清大江南岸敵軍兵力部署的情況,解放軍某部特派遣一隊偵察兵巧渡長江,進行深入偵察。該連環畫描寫這隊偵察兵在當地游擊隊和群眾的協助下,如何活躍在兵力雄厚、守衛嚴密的敵軍陣地上,完成了偵察任務的經過,歌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機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經典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誕生至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電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連長、周長喜、小馬、吳老貴、女游擊隊長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陳述等等的精彩演繹,給新中國幾代的銀幕觀眾,留下了永遠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電影里的不少藝術家如:孫道臨、陳述




(陳述)





(孫道臨)



已經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❺ 找袁泉的電影

袁泉的所有電影作品:

1999年《春天的狂想》飾周小玫 導演:滕文驥

同年獲「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春天的狂想》以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為故事原形,組曲的形式講述一位植根於中國的土地上,倍受民族音樂精華滋養的作曲家趙黎明的藝術歷程。

童年的趙黎明受到鄰居蘇爺爺的音樂啟蒙,少年的小黎明以他的天賦和努力在音樂創作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後來他不顧父母的反對考上了音樂學院,並和兒時的夥伴,生於「音樂世家」的王一哲同在一班學習作曲。此時他邂逅了蘇爺爺的孫女蘇雨。他和王一哲同時愛上了這位美麗的少女,蘇雨卻對才華出眾又不失忠厚的趙黎明情有獨鍾。王一哲出於嫉妒阻撓他們成婚未果,從此這對音樂情侶風雨相伴。「文革」結束後,趙黎明壓抑已久的創作激情,得到了空前的釋放,在新的時代,他的創作走向輝煌……影片包括「天職」、「悠悠天地」、「風暴」、「燦爛輝煌」、「多情的土地」共五個樂章。每一樂章都有它的主題和它的音樂段落,一段段動聽的音樂和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構成了一部完整的影片。

1999年《上海紀事》飾李惠榮 導演:彭小蓮

同年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為挽救蔣家王朝的末日,1948年9月中旬,蔣經國在上海整頓金融市場,號稱「打老虎」運動。 美籍華人郭紹白帶著家信和黃金從香港來到上海,接未婚妻李蕙蓉去美國。 李蕙蓉經營著家產絲廠,不肯賣掉離開。原來她利用家族關系暗中幫助共產黨搞策反工作,保護上海民族工業。李蕙蓉不能將真相告訴郭紹白,引起郭的誤會。 1948年底,時局愈發動盪,大量金圓券投入市場,通貨膨脹已變成一場浩劫,金融危機直接影響百姓的生活,商人囤積,米價狂漲,「打老虎」失敗了。郭紹白以美國記者身份,將他在上海親眼目睹的金融市場狀況寫成報道發往美國,遭到他老同學陳濟侃的反對。陳濟侃是留美回國的經濟學家,他是蔣經國實行幣制改革的股肱人物。他勸郭離開上海,自己卻留下來別有目的。 1949年5月,解放軍進入上海,人民政府接管了上海,宣布使用人民幣,禁用金圓券。為提高人民幣的威信,穩定物價,市長陳毅決定查封金融投機中心金融大樓。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金融穩定,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陳濟侃一夥不相信共產黨能穩定金融市場,公開從事金融投機,被李蕙蓉揭露真相,郭也明白了他留在上海的目的。 1950年「二六」轟炸,陳濟侃一夥潛伏特務趁機破壞工廠,李蕙蓉的絲廠也遭到破壞。參加救火的李蕙蓉遇到正在搞破壞的陳濟侃,堵住了他的退路,陳向蕙蓉射出了罪惡的子彈。 渾身是血的李蕙蓉躺在郭紹白懷中,努力微笑著,她多麼希望看到新中國的未來啊……

2000年《藍色愛情》飾劉雲 導演:霍建起

在黃昏的大橋橋頭,愛好美術的刑警邰林,用手指圍成取景框,向遠處移動,突然他被什麼吸引了。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動人的姑娘俯向橋下做跳河狀,邰林大步跑過去,一把抱住姑娘,救下了她。姑娘說:"我叫劉雲,我的男友因為欺騙了我的感情,我結束了他的生命。"邰林把劉雲帶到了公安局。這時他的呼機響了,他把劉雲鎖在一個房間,馬上趕到案發現場,現場被害的是個女人……太陽升起時,邰林回到公安局的辦公室。他看到正在睡夢中,美麗的劉雲。這時劉雲也醒了。"你沒殺人,也不想跳河。""我正在排練一部話劇。"邰林顯出無奈的表情。他讓她留下通訊地址,並提醒劉雲:"我以刑警的名義提醒你,並不是什麼都可以讓藝術家拿來找靈感的,這也是為了你自己的安全。"此時的邰林已經喜歡上了劉雲。 次日,邰林的呼機響了,是劉雲約他到老地方見面,邰林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他按時趕到了橋頭,但橋上空無一人,邰林剛想走,劉雲從他身後走出來了。經過交談,邰林知道劉雲沒有父親,他認為自己更有責任保護劉雲,而且更覺得她可愛了。 劉雲請邰林幫她查找一個救過她命的約有50多歲的男人,叫馬白駒。不料邰林在查找此人時,發現這個叫馬白駒的人又和一起20多前的殺人案有聯系,這使邰林處在矛盾的境地,她不知道女友跟馬白駒到底有什麼關系。刑警隊楊隊長知道這件事後,又讓邰林主辦這個案子,使他無法迴避。一天,邰林在劉雲家裡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篇講文竹的散文,作者用的是石川的筆名。這使邰林突然覺得劉雲的媽媽與文竹有種神秘的關系,於是他背著劉雲訪問了她的媽媽。經過認真的調查,邰林找到了馬白駒,馬白駒為了女兒劉雲,立即去公安局講述了20年前一起殺人案的經過,但他卻又不是殺人兇手……

2002年 《美麗的大腳》飾夏雨 導演:楊亞洲

該片獲得2002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

丈夫因無知犯罪,被斃了,孩子因病,夭折了。面臨人生的苦難,西部農村少婦張美麗悟出了一些道理,她把所有感情都寄在孩子們身上,請求村長,當上了「孩子王」。

張美麗熱情達觀、自然真誠、俠骨柔腸、視學生為已出,在土房子里教著一幫子「泥孩子」。她用她那濃厚的地方話教他們識字、造句;她用那跑了調的嗓子笨拙的姿勢領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戲;她用她那寸寸柔腸感動和影響了都市麗人夏雨;她用她那錚錚的俠骨給孩子們贏來了資助;她用她那「並遮面」的「情感琵琶」彈奏了一曲愛情的絕唱;她用自己一雙「美麗的大腳」譜寫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美麗的人生」!

張美麗帶著一群孩子們連走連唱,跳著飛揚的黃土迎來了北京的志願者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夏雨。黃土地上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夏雨的人生軌跡,同時也逐步地改變了「美麗的大腳」的足跡。

夏雨不適應窮鄉僻壤的艱苦生活,山村裡缺水的嚴重程度令她驚訝,而張美麗的朴實熱情常常讓她哭笑不得甚至火冒三丈,因為張美麗洗壞了她的名貴大衣。看到真誠而樂觀的張美麗,夏雨簡直無法想像張美麗的苦難經歷。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兩個女人之間的誤會、沖突、理解、感動通過一件件平靜如水,細膩入微的小事展開,張美麗的形象也隨之豐滿和生動,夏雨在不知不覺中被張美麗的美麗的心靈所震撼。當丈夫來接她回北京的時候,夏雨終於選擇了黃土地,選擇了樸素和真誠,因此跟丈夫鬧得不歡而散。夏雨懷孕後,張美麗送夏雨回北京生孩子,可是夏雨卻悄悄做掉了孩子返回了山村學校,張美麗把夏雨背在背上,邊哭邊罵。作為一個失去丈夫和孩子的農村婦女,能有自己的孩子是最大的幸福,張美麗無論如何想不通,夏雨怎麼會不要這個孩子;夏雨趴在張美麗的背上也哭了,她無法把自己對婚姻前景的不祥預感告訴這個淳樸的女人,正是為了避免孩子將來的不幸,自己才不得不忍痛放棄。兩個生活經歷完全不同的女人,此時,卻用相同的淚水述說著心中相同的痛苦,表達著對孩子,對生命同樣的渴望,那一刻,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心靈中最本質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了一起,閃耀出最美麗的人性光芒。

為了給孩子們買電腦,她四處求人,好話說盡。當她求到村裡的一名「大款」時,「大款」說只要她一口喝下一瓶白酒就可以資助時,張美麗毫不猶豫,一口氣喝下一瓶「二鍋頭」,此時的張美麗絕對是一名捨生取義,大義凜然的女英雄。

志願活動結束了,夏雨也從「黃土大學」「大腳班」畢業了,她在這里,體驗了情感的秘密,理解了生活的本質,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出於感激,夏雨請張美麗和孩子們去北京看看。張美麗帶著孩子們也帶著自尊和自卑混雜心情來到了北京。面對都市的現代化和都市一些人的例慢和偏見,張美麗情緒激動,語重心長地給孩子們講了一番改變貧窮,改變人生命運的話語。

在世俗和文化的桎梏里,作為「第三者」的張美麗和電影放映員王樹之間的感情也表現得頗為辛酸和有趣。隨著劇情的發展,張美麗無可奈何地訣別了那段甜蜜而苦澀的愛情。

一次偶然事故,張美麗生命垂危。張美麗像平靜地接受人生苦難一樣接受了死亡,面對死神,她微笑地說,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一定要笑著離開……

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

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

2005年 《上海倫巴》飾 婉玉 導演:彭小蓮

講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對上海電影人的愛情故事,女主角婉玉和男主角阿川因為拍戲相識、相愛,又因為現實的制約而面臨選擇的矛盾。

《上海倫巴》是彭小蓮「上海三部曲」中最後一部,保持了其以往作品細膩抒情的風格,講述了上個世紀40年代老一代上海電影人的生活和愛情。熟悉中國老電影的觀眾很容易看出,《上海倫巴》的故事背景借用了中國電影的經典作品《烏鴉與麻雀》的拍攝經歷。《烏鴉與麻雀》是著名演員趙丹與黃宗英伉儷合作的經典作品,而《上海倫巴》同樣由一對現實中的情侶夏雨和袁泉主演。影片提到「阿川」曾出演過《馬路之歌》,不難讓人聯想到趙丹的成名作《馬路天使》。
《上海倫巴》是導演彭小蓮「上海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影片保持了其以往作品細膩抒情的風格。前兩部分別是《假裝沒感覺》和《美麗上海》。影片以著名藝術家趙丹和黃宗英當年的純真愛情故事為藍本,真實重現了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電影圈的那段佳話。

除了春天的狂想和上海紀事,其他都看過,都不錯,我沒看過的兩部也是很好的電影。

❻ 有什麼好的上海題材 電影

美麗上海
這是一部描述上海沒落貴族,大資本家家庭生活的電影。
母親和父親真誠相愛,在法租界的上個世紀20年代建造的豪華富麗的別墅里過著優越的生活。
文革使父親蒙冤而死,也使這個貴族家庭的四個孩子從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
大哥良浩,家庭問題,大學畢業被送到西北,完全被生活的磨難改變了。二姐靜雯,高中畢業,被發配去了貴州農村插隊。不幸的婚姻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三弟阿榮從事著律師職業。但是,金錢的充裕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的家庭生活。小妹,文革結束時,去了美國。但是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情結,始終讓她有一份不安全感。
分散在各地的兒女們,因為母親的病情,紛紛回到已經破敗的家中。昔日的恩恩怨怨又重新浮現在眼前。

花樣年華是也還可以啦,不過是用上海的酒瓶裝了香港的酒,不像美麗上海確確實實講的是上海的故事。

❼ 孫道臨有多高

孫道臨身高182cm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194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團圓》。

1949年,憑借主演的劇情電影《烏鴉與麻雀》獲得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1954年,主演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

1959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萬紫千紅總是春》上映。

1988年,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後世紀念

2007年2月2日,以孫道臨名字命名的孫道臨電影藝術館落成。

2008年1月3日,孫道臨的遺體告別儀式舉行;1月5日至6日,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孫道臨經典電影回顧展」;1月13日,《藝術人生》節目錄制孫道臨特別節目;2月19日,「夢游天姥吟留別——懷念孫道臨音樂朗誦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

❽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孫道臨(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還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❾ 她與孫道臨合作三部作品,雖絕代芳華,但紅顏薄命,如今怎樣了

中國電影明星上官雲珠誕辰101周年。上官雲珠穿越時空的魅力,將永遠留在粉絲的心中!

我們都知道,在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選出了22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頂級電影明星。其中,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林、秦毅、王丹峰等七人。

在上述七位明星中,上官雲珠和孫道林合作最多,至少有三部電影,分別是《烏鴉與麻雀》、《南島》和《二月》。

《烏鴉與麻雀》是由鄭俊利執導,孫道林、上官雲珠、趙丹等主演的故事片,於1949年11月1日上映。它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新上映的電影之一。在影片中,孫道林飾演中學教師華潔之,上官雲珠飾演華太太。

《南島》於1955年上映。在影片中,上官雲珠飾演醫院護士傅若華,孫道林飾演受傷的輔導員韓承光。

《初春二月》於1963年上映,孫道林飾演追求革命真理和有知識的青年蕭建秋,上官雲珠飾演寡婦文大嫂。

在1963年的電影《二月初春》中,上官雲珠飾演守寡的妻子文女士。為了幫助在前同學李志浩犧牲後留下的妻子,肖劍秋(孫道林飾)決定放棄與陶蘭(謝芳飾)的戀情,娶文的妻子為妻。此事引起軒然大波,文嫂因此而自殺......

然而,相對於事業成功,雲柱上官的愛情,婚姻卻坎坷不平,一生有過三次婚姻,先是與富家少爺張大雁的散彈槍,又與15年後她的大房子姚克山結婚,然後與上海蘭心大劇院經理程淑瑤結婚,但三次婚姻都以離婚告終。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點,生活貧苦的上官雲珠以悲慘的方式跳樓自殺。她只有48歲。

青春無雙,卻命運多舛,讓人唏嘆無窮!

❿ 陳爾晉,王曼霞什麼電視劇

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在中國上映。

劇中,孫道臨飾演李俠。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194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團圓》。1949年,憑借主演的劇情電影《烏鴉與麻雀》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1954年,主演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

1959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萬紫千紅總是春》上映。1963年,在劇情電影《早春二月》中飾演肖澗秋。1979年,主演人物傳記電影《李四光》。1984年,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電影《雷雨》。

人物評價

孫道臨所飾演的所有的銀幕形象,都散發出明顯而獨特的知識分子氣息。他塑造過一系揮員和地下的銀幕英雄,卻區別於同時代其他演員飾演的工農英雄和戰士的銀幕形象,帶有知識分子在革命烽火中錘煉成鋼的人民英雄特點。

孫道臨的一生,是有思想的電影人的一生,也是一位知識分子的一生。他運用自己的身體和演技,塑造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銀幕形象系列,這是他不可替代的文化貢獻。

同時,他又以廣泛而豐富的文化活動展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操守和責任。孫道臨作為一個以電影藝術為表達方式的文化人,用行動體現了使命和責任。

閱讀全文

與電影烏鴉與麻雀演員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