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豐毅是河南唐河人嗎
張豐毅不是河南唐河人。
張豐毅1956年9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未滿周歲便隨父母來到雲南省東川市(現昆明市東川區)。
1971年,初中肄業,從中學進了雲南省東川市文工團。1978年,已經有6年工齡的22歲的張豐毅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峨眉電影製片廠里的優秀演員擴展閱讀:
1980年,正讀二年級的張豐毅被香港鳳凰影業公司導演選中,在《塞外奪寶》中飾演男主角荊大雷,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1981年,參演北影凌子風導演的老舍先生名著《駱駝祥子》而聲名鵲起 。1982年,,張豐毅畢業被分配到峨眉電影製片廠 。
1993年,與張國榮、鞏俐主演《霸王別姬》 。1996年,張豐毅憑借《和平年代》,獲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1997年,出演由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男主角荊軻。
2000年,參演郭寶昌執導的電視劇《大宅門》,飾演季宗布 。2004年,張豐毅憑借《歷史的天空》,獲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2011年2月,參演電視連續劇《中國遠征軍》,飾演孫立人 。2012年4月,主演電視劇《霧都》;9月,主演的電影《白鹿原》上映;同年,赴柏林電影節參加《白鹿原》全球首映 。
2014年12月,搭檔范冰冰主演古裝電視劇《武媚娘傳奇》,飾演唐太宗李世民 。2017年3月28日,主演的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播出,飾演漢東省委書記沙瑞金
2. 著名演員廖學秋:命運坎坷,年幼失雙親,離婚後獨身40多年了
其實命運的鑰匙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一定要靠自己造。
著名演員廖學秋是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的得獎者。
出道四十多年,廖學秋主演了 《蒼天在上》《夢斷情樓》《冬天不冷》《省委書記》《北京愛情故事》《寶貝計劃》《石光榮的戰火青春》《負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上百部影視劇。
憑借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氣質,廖學秋深受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從八十年代就成名至今的老戲骨,一生命運坎坷:
四歲失去雙親,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相依為命,早婚早孕後又被背叛,從25歲離婚後獨身了40多年?
可見,好的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的。
原本,廖學秋應該有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1954年2月1日,廖學秋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藝術世家。
其母是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父親是戲曲導演。
廖學秋之所以隨母姓,一是因為母親希望女兒將來可以像自己一樣認認真真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二是廖學秋的父親與原配妻子是包辦婚姻,兩人並沒感情,其父後來愛上其母,便有了廖學秋。
廖學秋上面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兩人雖不是同母,但關系挺好。
所以後來在他們的父母先後去世之後,兄妹倆相依為命渡過了那些最艱難的日子。
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川劇演員。
廖靜秋主演的 《三打》《趙老闆娘》《小二黑結婚》等現代劇以及《梁紅玉》《歸舟投江》都受到藝術界好評。
廖靜秋因患癌不治而逝,年僅33歲,她的去世曾讓很多人悲痛。
著名文豪巴金曾撰文寫下《廖靜秋同志》的散文悼念,並且將她成為藝術家的「美麗榜樣」。
可這些對於當時只有3歲的廖學秋來說,她不懂生離死別意味著什麼。
只道是媽媽又出去表演了,她還會回來。
父親和哥哥不願打破廖學秋那小小的一點希望,他們也希望:
「媽媽只是去表演了,她明天就回來了」
可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年就過去了,廖學秋沒有等來媽媽,爸爸卻去找她的媽媽了。
就這樣,年僅四歲的廖學秋先後失去母親和父親,只剩下她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相依為命以及媽媽為他們存下的一萬塊錢。
他們兄妹倆就靠著這一萬塊錢,每個月去取五十元過生活,倒也可以撐到他們成年。
可不幸的是後來這筆錢被照顧他們的保姆取走就再也沒回來。
廖學秋與哥哥的生活陷入困難。中學畢業後,為了求得生存,哥哥去當兵,廖學秋下鄉去插隊了。
也許是遺傳了母親身上的藝術基因,廖學秋從小就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
不過對於3歲就失去母親的廖學秋來說,她對母親有印象是在她八歲時,哥哥帶她去電影院看《杜十娘》,指著熒幕上的人告訴她:
那是廖學秋第一次真正知道媽媽是干什麼的,也是她第一次下定決心要做跟媽媽一樣優秀的演員。
所以那些在鄉下插隊的日子,廖學秋倒也能苦中作樂,唱唱跳跳,為她以後的演員路奠定了基礎。
隨著年歲的增長,廖學秋已經出落成一個大美人。
即使是在田間勞作,穿著樸素的她也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那一個,更何況她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積極上進的小妮子,大家對她都很是照顧和喜歡,並且表示她將來一定會吃文藝飯。
20歲時,廖學秋果然因為手風琴拉得好被調入了鎮上的文工團。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失去雙親,廖學秋沒感受過家的溫暖,缺愛的她只要別人給她一點溫暖,她就拚命地想要抓住。
在單位,有一位男同事對年輕貌美的廖學秋非常愛慕,他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她。
讓廖學秋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她以為那就是愛,於是便奮不顧身地與他相愛並且走進婚姻,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如果這樣就是一生一世,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可偏偏廖學秋在最好的年紀愛錯了人。
從熱戀走入婚姻,隨著兒子的到來,生活里的雞零狗碎,早已將早前的山盟海誓擊得稀碎。
不過廖學秋從未想過放棄,因為她自己沒得到過愛。
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經歷這樣的成長,她努力想要給孩子更好地生活,她努力想要維護他們這個小家。
廖學秋熱愛表演,但是她未經過專業的學習,憑借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她 通過收看國內外的大量影片和書籍,仔細揣摩,走進角色,用心體會。
最終,廖學秋進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
或許是因為追求的不同,也或許是廖學秋本就愛錯了人。
就在她忙著搞事業,想把家庭經營得越來越好的同時,那個男人卻跟別的女人搞在了一起。
廖學秋是缺愛,但是她也知道有些傷害不能忍,她不能接受背叛,最終痛下決心離婚,兒子與前夫生活,因為她一無所有,自己帶著兒子,只會讓他跟著吃苦。
這也成了她一輩子的遺憾,沒能在兒子最需要媽媽的時候陪在他身邊。
不過廖學秋對兒子的愛一點也沒少,後來兒子結婚她還給他准備了婚房,當然了兒子也能理解媽媽,他不怨她。
離婚後,廖學秋搬離了那個家,後來在母親生前好友的推薦下,被借調到上影廠拍攝的《革命軍中馬前卒劇組》,從此正式走上了演員之路。
經歷雙親早逝、結婚離婚,與兒子分離之痛後,廖學秋比同齡人更成熟,也更能吃苦。
她深知要改變命運的方法,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改變自己,她將那些悲痛化作力量,逝去的不能再回來,活著的要活的更好,要變強大,才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愛的人。
離婚後,兒子就是她的全部,藝術是她畢生追求,沒接受過專業訓練,她就比別人更努力。
她以媽媽為榜樣,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都盡心盡力,她希望某天自己也能活成兒子的榜樣。
媽媽廖靜秋作為知名藝術家,為她在表演路上開了很大便利,但同時也是壓力,好在她沒辜負自己,也沒丟媽媽的臉。
整個八十年代,她出演了《車水馬龍》《丫鴨情話》《在這塊土地上》《小城細雨》《經理室的空座位》《淘金王》《十五的月亮》《黃色別墅》 《 避難 》等眾多影片,成為當時知名女星之一。
進入九十年代,廖學秋開始從大熒幕轉向小熒幕,相繼拍了 《 楊貴妃 》《夢斷情樓》《 蒼天在上 》《燕子李三》《 逃之戀 》等眾多熱門電視劇。
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蒼天在上》中的 「田曼芳」一角,妖嬈美艷,廖學秋拿捏得恰好,艷而不俗。
廖學秋對表演的熱愛與專注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不管是誰,只要是為了角色,她都敢懟。
在拍《夢斷青樓》時,她在戲中與陳道明有一場對手戲,那場戲廖學秋的台詞很多。
她為了這場戲背了很久很久,結果導演又把這段戲給了陳道明。
拍戲過程中,廖學秋越想越難過,最後竟哭了起來,眾人見狀便問怎麼了,她才問換戲是誰的主意,陳道明說是自己的主意,廖學秋想也沒想就開始大罵起來。
她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心裡太多委屈,要是不發泄出來會影響拍戲。
她雖然嘴上哭著說自己不拍了,但是在陳道明的安撫下,她還是認真配合地拍完了。
作為一名優秀的老戲骨演員,廖學秋自己對藝術追求有一套自己的准則,她認為:
所以針對每一個角色,她都用心詮釋,賦予角色生命,用心演繹他們的喜怒哀樂。
對於表演,廖學秋是沒有功利心的,她不在乎紅與不紅,只在意自己演得好與不好,她是真的熱愛藝術才會不斷地拍戲,所以我們會看到她每年幾乎都有作品輸出,從未斷過。
進入兩千年後,人到中年的她在熒幕上飾演的多是母親角色,比如 《 北京愛情故事 》的沈母;《 寶貝計劃 》的岳母,《 負二代的幸福生活 》的杜母等,因此廖學秋也被稱為「媽媽專業戶」。
廖學秋的戲路非常寬,無論什麼樣的角色,在她的塑造下都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又因為她在眾多影視劇里扮演過寡婦,因此又被媒體稱為「東方第一寡婦」。
從藝這么多年,廖學秋不忘初心,在喧鬧的影視圈裡,她堅守自己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她可以自信地拍著胸脯說:
當然,她也沒有辜負過觀眾的期待,從配角到大女主,從「風情女子」到「媽媽專業戶」。
她用實力證明自己,《老油房》中的「啞巴媽」的精彩演繹,讓她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並於 2014年獲陽光獎暨九恆·金薔薇獎德藝雙馨獎。
在事業上,廖學秋沒有辜負自己。
不過在感情上,自從跟前夫離婚之後,廖學秋就一直單身至今,整整四十多年。
期間,也不乏青年才俊追求她,不過她都無心愛情,她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投放在了事業和兒子身上,於她而言,這兩樣才是最可靠的。
這么多年,雖然兒子是跟著他爸爸,但是他跟母親的關系一直很好。
他看見了母親的辛酸與不易,他也曾提議過媽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但是廖學秋早就看開了,她不再只糾結於情情愛愛,她醉心於拍戲,工作的時候把自己代入角色去體驗角色的人生,回到現實,她又享受自己的生活。
有人曾向廖學秋討要保養秘籍,她笑笑說:「關鍵要心態好,開心就是保養的法寶。」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命運。」
改變心態,好運相隨,廖學秋從小命運坎坷,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經歷中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始終保持積極平和的狀態。
在感情上雖然最後單身,但是她沉浸在自己熱愛的事業里,她是幸福的。
而且他還是一位開明的媽媽,尊重兒子的選擇,更不會干涉他的人生;
廖學秋還是一位好婆婆,她曾在節目上表示兒子結婚時為他准備了婚房,被問及是否介意在房產證上加上兒媳婦的名字時,她表示「只要他們覺得好,怎樣都無所謂。」
而且廖學秋還說出更多「兒媳」的心聲:「人家姑娘跟你結婚,首先就是一場賭注,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你,所以不希望在這種事上斤斤計較。」因此廖學秋被贊「中國好婆婆」。
有人說廖學秋,或許是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才總是想替別人撐傘,成為中國好婆婆。
這不乏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她本來就是一個善良向上的人。
她出身名門,精通文藝,卻命運坎坷,經歷磨難,嘗遍世間別離味後,她仍然熱愛,傲然優雅的生活。
如今廖學秋已68周歲,雖仍是獨身一人。
但是她身體 健康 ,有熱愛的事業,有兒子兒媳,她並不孤單。
最後,通過廖學秋的成長故事,分享一句自己很喜歡的作家三毛說過的一句話: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亘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天助自助者,好的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與君共勉。
文‖一一
3. 演員張國立簡歷
張國立
張國立
英文名稱:Zhang,Guoli;身高:182 生日:1955年1月17日;星座:魔羯座;血型:O;學歷:鐵二局文工團(成都)兩年制學員班;婚姻狀況:已婚(妻子為演員鄧婕);最喜歡的零食:巧克力;嗜好:不斷工作;最喜歡的電影作品:一聲嘆息;就職於:中國鐵路文工團,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院長;籍貫:天津四川省十年青年群英獎,赴南極考察榮獲集體一等功一次,個人二等功一次,鐵道部建功立業獎章(省、部級勞模)
張國立作品專輯
國家一級演員
1955年生於天津,在陝西長大。16歲去修鐵路,不久後參加了工地上的戰宣隊,任報幕員。很快調進鐵路二局文工團。1983年,參加了電視劇《彎彎的石徑》的演出。同年轉業到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任話劇演員。
1984年涉足影壇,在故事片《嫌疑犯》中飾主要人物馬斌。1986年在《草莽英雄》中扮演矢志反清的同盟會員唐彬賢,表演較為成功。1987年在武打片《八卦蓮花掌》中飾主人公麥耿,表演自然生動,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1987年應峨眉電影製片廠邀請,在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中飾經理於觀,較好地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分寸,成功地刻畫了這位調侃別人也調侃自己的城市「多餘人」形象。張國立還參加演出有電視劇《都市芳草地》、《死水微瀾》等。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話劇演員。曾因在話劇《朱麗小姐》中的出色表演,獲得過「梅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袁氏遺產案》而獲第13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近年來,他不斷活躍在影視界,1996年,他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飾乾隆皇帝,引起強烈反響,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年,在何群執導的電影《混在北京》中主要角色,以其出色的表演榮獲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他還曾執導過電影《闖入者》以及從事MTV的拍攝。
主要作品:
話劇:《楓樹灣》、《朱麗小姐》《人生感受》等
電影:《草莽英雄》、《玩主》、《混在北京》、《我的九月》、《杏花三月天》、《你沒有十六歲》、《一聲嘆息》
電視劇:《死水微瀾》、《編輯部的故事》、《紅岩》、《愛的彎道》、《宰相劉羅鍋》、《慈禧西行》、《康熙微服私訪記》、《一品夫人芝麻官》等
導演作品:《闖入》、《長城向南延伸》、《康熙微服私訪記》等。
獲獎情況:
電影《混在北京》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 (1996年中國電視金鷹節最佳男演員獎)
電影《死水微瀾》 (中國首屆電視藝術片最佳男演員獎)
20集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忠誠》 (央視01年美菱杯我最喜歡的男演員獎)
22集電視連續劇《我這一輩子》 (2002年中國電視金鷹節最佳電視劇銀獎)
話劇《朱麗小姐》 (第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劇《琉璃廠傳奇》(北京電視家協會春燕獎)
重慶市十佳青年群英獎
赴南極考察榮獲集體一等功一次,個人二等功一次,
國家鐵道部建功立業獎章(施、部級勞模)
4. 淘金王的主要演員
臧金生,中國知名電影演員,別名雅漢。臧金生在1985年主演了影片《淘金王》。他以粗獷、朴實的表演,塑造了仗義疏財,樂於助人,品格出眾和武藝高超贏得人們尊敬的淘金王許天雄。影片帶有西部片風格,臧金生充分展示了淘金人的苦難生活和真摯的人性,人物形象的確立,深化了影片的主題。影片反響較大,表演尤受好評。臧金生近些年一直活躍在電視屏幕上,拍攝了多部電視劇,塑造了多種不同的人物形象。
1996年以來,一直忙於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拍攝,在片中扮演魯智深。2005年參加了古龍武俠大戲《大旗英雄傳》的拍攝,在劇中飾演霹靂火。
2007年,飾演吳宇森指導華語巨制《赤壁》中張飛一角。
牛犇,原名張學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國著名影視演員,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六歲失去父母,跟隨在北平中電三廠當司機的哥哥生活,1946年,11歲的牛犇就在影片《聖城記》中飾演村童小牛子;後在影片《清宮秘史》中扮演兒童角色,同年至香港,參加《火葬》等影片的拍攝;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六十多年來,在數百部影視作品中擔任角色,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
牛犇因在影片《牧馬人》中生動地扮演牧民郭扁子,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還曾導演《父親》、《喜中緣》、《藏金記》等電視劇。
廖學秋,峨眉電影製片廠演員。1954年2月生於四川成都,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的女兒,現居北京。1980年,她從成都川劇院借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車水馬龍》飾菜花,又先後在《黃橋決戰》中飾張琪,《十五的月亮》中飾麗麗《丫鴨情話》中飾仙露,《攔靈車的人》中飾劉娜,《黃色別墅》中飾於萍,《淘金王》飾金草,《古築傳奇》中飾妖姬,《避難》中飾胡醉花。除以上影片外,她還在《經理室的空座位》等41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
1985年,她從成都川劇院正式調到峨嵋電影製片廠成為一名專業電影演員。
5. 演員朱琳的個人簡歷
朱琳,1952年12月20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78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1980年拍攝第一部電影《叛國者》;1981年,到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培訓班進修。1985年,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的女兒國國王,成為觀眾心目中的經典。2010年,獲得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華人藝術家表演傑出貢獻獎」。
(5)峨眉電影製片廠里的優秀演員擴展閱讀
朱琳主要作品:
1、《遍地陽光》飾演:林雅芝,導演:劉全瑋,主演:陳維涵,吳健,高明。
2、《青果巷》飾演:楊紫雲,導演:徐耿,主演:何政軍,王力可,王志華。
3、《重案六組4》飾演:陳雪,導演:徐慶東,主演:王茜,張潮,邢岷山。
4、《硝煙背後的戰爭》飾演:西村夫人,導演:萬盛華,主演:唐國強,奇道,范雨林。
5、《獨家披露》飾演:祝槿玉,導演:高希希,主演:林心如,周一圍,寇振海。
6、《你到底要什麼》飾演:張守萍,導演:李源,主演:胡可,王亞楠,陳剛。
6. 家有爹娘的演員表
資料:電視劇《家有爹娘》主創人員
主創陣容:
出品單位: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
北京盛世朝陽影視策劃有限公司。
總策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楊偉光
總監制: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楊偉光
導演:張紹林
主要演員:朱琳,劉之冰
詳細介紹:
總策劃、總監制:楊偉光
原廣播電影電視局副部長兼中央電視台台長、現任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
編劇:娟子
當代知名作家,作品有長篇小說:《親親寶貝》、《與狼》、《愛情從天而降》、《我拽,因為我帥》、《離婚女人日記》、《離婚女人日記2》。電視連續劇:《心不再遙遠》、《親親寶貝》、《愛情從天而降》、《家有爹娘》。
導演:張紹林
中國著名導演,作品有《國寶》、《三國演義》、《水滸》以及《傻小李元霸》等幾十部電視劇,其中8部獲我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2部獲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提名,本人獲第10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
主演:劉之冰 飾演 王建新
著名演員,主要作品:《紅岩》、《與愛同行》、《一路風雨一世情》、《壯志凌雲》、《走進喜馬拉雅》、《省委書記》、《決不放過你》、《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新四軍》、《春天的故事》、《深度誘惑》、《恩情》、《守望幸福》、《不能沒有你》、《石破天驚》等。
主演:朱琳 飾演 劉穎
峨眉電影製片廠一級演員,主要作品:電視連續劇《覬旋在子夜》、《遭遇昨天》、《家事風雲》、《走過柳源》、《不可戰勝》、《永不放棄》、電影《永遠的門》、《共和國之旗》等。1987年因主演《凱旋在子夜》而榮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主演:張炬 飾演 王起孟
國家一級演員,主要作品《家族》、《小樓風景》、《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巨人的握手》、《老人故事》等。
主演:嚴敏求 飾演 侯淑雲
作品有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第2部》飾演太後、《倚天屠龍記》(蘇有朋版)飾演滅絕師太、《黑洞》飾演馮月梅
7. 《媳婦你當家》的演員表
《媳婦你當家》由於傑執導,牛犇、廖學秋主演的劇情類型電影。於1998年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劉翠巧與吳國光在浙江雲溪鄉開辦一個蘆筍加工廠的故事。1999年牛犇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女主角廖學秋是峨眉電影製片廠演員。
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的女兒。1980年她從成都川劇院借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車水馬龍》飾菜花以後拍攝多部電影,並在1985年進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成為專業演員,並拍攝40餘部電視劇。
《媳婦你當家》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浙江農村經濟發達地區的雲溪鄉。劉翠巧是鄉里的十佳科技戶,與幼年時的同學。復員軍人吳國光一起種植蘆筍示範田,以開發經濟作物,增加收入,但市場銷售不佳。翠巧得悉蘆筍在國外市場很受歡迎,遂與吳國光商議向銀行貸款,開辦一個蘆筍加工廠,以聯產承包,開展外銷經營,此舉得到鄉政府的支持。
風水先生曹三冒是劉翠巧的公公,常以赴豬配種為掩護,為鄰近村民看風水,藉此掙點小錢,極力反對媳婦貸款辦加工廠的冒險舉措,翠巧的丈夫曹治平更懷疑翠巧與吳國光有不正常的關系。鄰居寡婦王嬸,曹三冒對之頗為鍾情。
翠巧對三嬸在危急時包經常給予排擾解難。王嬸的兒子二賴子不務正業,唆使曾三冒盲目收購蘆筍與媳婦競爭,使曹三冒陷入困境。
在辦加工廠的問題上,翠巧與公公和丈夫激起了一連串的矛盾……,最終,翠巧得到吳國光的幫助和合作,辦起了蘆筍加工廠,講信譽,求質量,艱苦創業,取得了豐碩的收獲。翠巧丈夫和公公嚮往已久的新樓也蓋起來了,公公敬佩媳婦當家的能力,丈夫更疼愛自己的妻子。
翠巧的聯產承包經營得到了發展,成立了雲溪鄉蔬菜農貿股份有限公司,材民股東一致推舉翠巧為董事長。翠巧當了這個家也作主為曹三冒和王嬸這對老年戀情舉行了金色的婚禮。全村喜氣洋洋,展望小康的錦銹未來。
8. 極限追捕演員表
雷漢
中國影視演員。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後任峨眉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影片《我們的田野》、《秋天裡的春天》中的演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克難
曹克難,演員,北京人,在內蒙長大,在山西當兵,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去了四川,2002年回北京發展,目前居住在北京。在他參演的一些電視劇,例如《誓言無聲》、《玉觀音》、《士兵突擊》、《雷哥老范》等劇中,能很明顯的看到他的進步。而他對於《江湖兄弟》、《黑三角》、《鑼鼓巷》、《便衣支隊》等劇中各色人等的精彩詮釋,讓更多觀眾深深地記住了他。如今他依然在嘗試不同的角色,迎接更多新的挑戰。
趙晟魁
趙晟魁校長兼台詞老師 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影視表演專業學士學位 峨眉電影製片廠著名青年演員 趙晟魁老師曾主演《極限追捕》《山鷹獵捕》《化學反應》《原鄉小學》《家》《滾滾血脈》《江姐》《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包青天之碧血丹心》等多部影視作品,並有著多年的表演教學經驗。
9. 著名演員廖學秋:4歲父母雙亡,67歲仍單身
2021年4月,著名演技派女星廖學秋主演的38集都市 情感 劇《親情的秘密》,在東方影視頻道熱播。在劇中,廖學秋扮演女主角「韓明珠」。雖已年過花甲,但廖學秋的風采不減當年。
廖學秋上世紀80年代就在全國走紅,主演了《蒼天在上》《夢斷情樓》《冬天不冷》《省委書記》《北京愛情故事》《寶貝計劃》《石光榮的戰火青春》《負二代的幸福生活》等90多部影視劇,獲得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等殊榮。
廖學秋身世坎坷,4歲時父母雙亡,她成了一名孤兒。草率結婚後,婚姻又遭遇重大變故……
廖學秋1954年出生於成都,母親是家喻戶曉的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廖靜秋1925年出生,重慶潼南雙江人,主演的《梁紅玉》《小二黑結婚》《昭君出塞》等川劇風靡一時。
廖學秋的父親是大學生,因家庭包辦婚姻,他早早就結婚了。後來他愛上了廖靜秋,生下了廖學秋。廖學秋跟著母親姓廖。
母親之所以給她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女兒將來像自己一樣認認真真做事。1957年,廖靜秋患上了癌症。當時北京電影製片廠請她拍攝電影《杜十娘》,她每天靠注射嗎啡針止痛,堅持將戲拍完。
在兩三米高的假船上,廖靜秋一遍遍往下跳,有時倒在地上連站起來都很困難。《杜十娘》殺青不久,廖靜秋因癌症離世。
文壇巨匠巴金傷感地寫下散文《廖靜秋同志》,將她尊為藝術家的一個「美麗的榜樣」。
母親去世時,廖學秋剛3歲,還無法體會生離死別帶來的痛。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廖學秋4歲時,父親又不幸因病去世。同父異母的哥哥心地善良,與廖學秋相依為命。
廖學秋8歲時,哥哥帶她去電影院看《杜十娘》,指著銀幕上的杜十娘告訴她:「這是我們的媽媽。」廖學秋看見媽媽是那麼漂亮,有一雙憂郁的眼睛,這是她第一次對母親有印象。
可這時母親已走了5年,媽媽及她扮演的杜十娘,深深地刻在了廖學秋的心裡,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
廖靜秋去世前,在自己工作的戲院存了1萬塊錢,父母走後,廖學秋與哥哥每月去戲院領50塊錢。但後來,保姆領走全部餘款再也沒有回來。
廖學秋與哥哥一下子斷了生活來源,兄妹倆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中學畢業後,廖學秋下鄉插隊,哥哥去參軍了。這樣一來,兄妹倆總算有口飯吃,不至於挨餓。
廖學秋遺傳了母親優良的藝術基因,能歌善舞,既會唱川劇,又會唱歌,還能唱樣板戲,她手風琴也拉得好。
20歲時,廖學秋被調到鎮上的一個文化單位上班。因從小缺乏父愛母愛,誰給她一點溫暖,她就信任對方。
身高1.65米的廖學秋天生麗質,多才多藝,團里一位男同事愛上了她。由於從小缺乏家庭溫暖,廖學秋很想有一個穩定和睦的家。很快她與男友結婚了,婚後廖學秋誕下一個兒子。
然而婚姻生活並不像廖學秋想得那樣幸福美滿,性格的差異,經濟的拮據,及撫養兒子的艱辛,讓廖學秋與丈夫頻起磕絆。
1979年,廖學秋25歲時,忍痛與丈夫離婚,兒子跟隨丈夫生活。
婚姻破碎,前途渺茫,廖學秋不知未來的路在哪裡。糾結混沌中,命運的轉機出現了。1980年,上影廠拍攝影片《革命軍中馬前卒》,母親生前一位朋友向劇組推薦了廖學秋。
於是上影廠派副導演王潔去成都找廖學秋,將她領到了上海拍戲。從此廖學秋走上了演藝之路,她也在心裡一輩子銘記王潔老師。
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廖學秋表演天賦出眾,還刻苦自學表演知識。從拍戲的第一天起,廖學秋就以母親為榜樣,認認真真將每一場戲拍得完美。後來,她被調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成了一名專業演員。
上世紀80年代,廖學秋就主演了《車水馬龍》《丫鴨情話》《在這塊土地上》《小城細雨》《經理室的空座位》《淘金王》《十五的月亮》《黃色別墅》等眾多影片,成為80年代的知名女星。
進入90年代,廖學秋的事業越來越好,又相繼接拍了《刑警803》《楊貴妃》《青樓鴛夢》《蒼天在上》《御花子》《燕子李三》等眾多影視劇。
1990年,上影廠拍攝系列情景劇《刑警803》,本來劇中母親一角,准備在潘虹、趙靜和肖雄中間挑選。可後來導演組看了廖學秋的影片,覺得她的形象氣質更符合,經反復比較,導演組最終選擇了廖學秋。
1995年,反腐勵志劇《蒼天在上》在全國多家電視台熱播,廖學秋塑造的女主角「田曼芳」,是 汽車 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表面咄咄逼人,其實內心脆弱。她愛憎分明,卻又受人利用和控制,有著雙重性格和多面性,演起來很有難度。
但廖學秋將「田曼芳」這個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田曼芳」由此成為影視形象畫廊中的經典角色。《蒼天在上》也成了廖學秋的代表作之一。
接拍電視劇《風流武媚娘》時,廖學秋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因為有劉曉慶等很多知名演員演過武則天,稍有不慎就會雷同。
經反復思考,廖學秋抓住了武媚娘伺候皇上那個特殊的 歷史 階段,展示她作為普通女人的姿色和魅力。廖學秋的二度創作,得到了導演的高度認可。
廖學秋戲路寬泛,正面角色、反面角色、悲劇、正劇都能從容駕馭。她演過女經理、元帥夫人、女間諜、失足女青年等等,每個角色都有特點,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而且,她還先後在《丫鴨情話》《潘金蓮》《雪窩游山》《西域響馬》《紅墳》《唐明皇》等眾多影視劇里扮演寡婦,因此有媒體將她稱為「東方第一寡婦」。
雖然扮演的是寡婦角色,但每個角色的命運、性格都截然不同。廖學秋希望能有一部影視作品,描寫一個頂天立地的寡婦,來展現喪偶女性的新形象。
早在1988年,廖學秋就因為在影片《避難》中演活了女主角「胡翠華」,榮獲第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獎。
2004年,廖學秋因為在影片《老油房》中飾演「啞巴媽」,奪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
廖學秋最大的愛好就是演戲,她幾乎每年都有戲,從來沒有間斷過。近些年,廖學秋又接拍了《秘密花園》《人生不能重來》《春暖花會開》《誘惑》《女主播風雲》《誰與同行》等眾多影視劇,始終活躍在影視一線。
廖學秋是德藝雙馨的優秀演員,也是一位稱職的好媽媽。雖然拍戲忙,她與兒子相處的時間不算多,但廖學秋給予兒子母愛陽光。她不僅給兒子提供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還關心兒子的成長,因此母子感情融洽。
自從20多歲離婚後,廖學秋一直沒有再婚。其實,曾有優秀異性向廖學秋表示過好感,可她被婚姻傷透了心,加上拍戲忙,她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經營好婚姻,便錯過了美好姻緣。
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要找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越來越難。廖學秋很慎重,對方同樣也很慎重,於是她的感情被擱置下來了。
2021年,廖學秋67歲了,依然單身。她身體 健康 ,心態樂觀,又有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廖學秋覺得晚年生活並不寂寞。
-END-
10. 電影《上甘嶺》中通訊員小楊是誰扮演的
張良
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張慶鑄。生於遼寧本溪。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衛士劇團演員。1949年隨部隊至北京,在衛戍師宣傳隊任演員。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戰地宣傳隊任演員。1952年後任華北軍區文工團話劇團、沈陽軍區抗敵話劇團演員。1955年主演影片《董存瑞》,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1956年在話劇《戰斗里成長》中飾演角色,在第一屆全國話劇會演中獲文化部優秀演員三等獎。1959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後相繼在《林海雪原》、《三八線上》、《碧空雄師》中飾演角色。1962年在影片《哥倆好》中飾演孿生兄弟陳大虎與陳二虎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於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文化大革命"後任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執導的《梅花巾》於1983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榮譽獎;《雅馬哈魚檔》獲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獎;《少年犯》於1986年獲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特區打工妹》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導演九集電視連續劇《破爛王》。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