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演過馮小剛電影的男喜劇演員

演過馮小剛電影的男喜劇演員

發布時間:2022-11-02 16:00:16

⑴ 馮小剛的全部資料

馮小剛,中國電影編導、導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愛美術、文學,1985年他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幾部當時很有影響的電視劇中任美術設計。馮小剛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擅長商業片、在業界享有有賀歲片之父的美譽。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馮小剛持有該公司2.28%的股份。 中文名:馮小剛外文名:Xiaogang Feng國籍:中國出生地:北京大興區出生日期:1958年8月18日職業:導演,演員畢業院校:中國戲曲學院代表作品:甲方乙方,不見不散,集結號,沒完沒了,大腕,天下無賊主要成就:票房之王妻子:徐帆經歷1958年出生, 自幼喜愛美術、文學。高中畢業後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後參軍。轉業後,進入北京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擔任工會文體幹事。1985年,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電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 曾擔任小品等舞台劇的編劇,導演。後由其好友、搭檔----葛優介紹參加上海電影節,從此正式開始其電影生涯。 《遭遇激情》是他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作品,後被夏剛拍成電影,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他與王朔聯合編劇的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搬上銀幕後,又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1994年,他又干起導演,處女作是《永失我愛》,這也是一部城市題材的影片,馮小剛還兼做美工。1997年, 他推出電視劇《月亮背面》。近幾年,又連續推出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票房成績不俗。他的《一聲嘆息》在圈裡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馮氏喜劇確實在這幾年被人熟知,而馮小剛之所以能夠成為又一個大片導演,仍是因為他導演的這些賀歲片。與張藝謀、陳凱歌這些被著名電影獎項肯定過的導演相比,馮小剛是以普通觀眾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電影風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業領域打滾的導演。1997年之前,馮小剛也拍過藝術電影,但被「槍斃」不少。1996年,馮小剛的電影《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不久被迫停機,當時電影局的理由是:「劇本過於挑逗、追逐……暴露醜惡而不鞭撻丑惡,有違社會公認道德標準的價值觀念,錯誤引導大眾審美趣味……」這一悶棍並沒有徹底打倒馮小剛,第二年,《甲方乙方》問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馮小剛修改了《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並通過——就是那部《一聲嘆息》。 盡管馮小剛在普通觀眾里有較好的人緣,但在電影評論界卻沒有收獲太多的聲音, 評論界每到馮小剛出場就集體失聲的情況頗為奇特,反而不管張藝謀、陳凱歌等人拍什麼樣的電影,各種文章就像狗屎一樣到處都是,這種沉默有時候比電影審查還可怕,畢竟審查還是有個結果的。過度評論完全沒有必要,過度不評論就是心態的問題了。 2009年元旦假期結束,馮小剛的《非誠勿擾》就以驚人的速度創造了票房奇跡。在上映19天後,影片迅速突破3億票房大關,公映剛剛過半就無限接近《赤壁》(上),成為中國僅有的兩個「三億俱樂部」成員之一。經過《非誠勿擾》一役,馮小剛個人作品的票房總和已經達到10.32億,成為中國首個作品票房過10億的電影導演。《非誠勿擾》讓馮小剛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內地總票房超過10億元的導演,將同級別的張藝謀和陳凱歌拋在了身後。 馮小剛的賀歲片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效應,為處在特殊國情中的民族電影的商業化蹚出了一條出路。從他的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投資600萬元人民幣,最終獲得了3600萬元的票房開始,馮小剛的一系列賀歲片的商業成功給疲軟的中國電影注入了活力。 馮小剛患有白癜風馮小剛患有白癜風,臉上,手上和四肢都有明顯的白斑。從《集結號》的首映 式就被發現,到現在仍然沒有痊癒。甚至頭皮也局部性變白[1]導演作品 非誠勿擾2 (2010) 唐山大地震(2010) 風聲 The Message(2009)(擔任總監) 非誠勿擾 If You are the One(2008年12月18日上映)(09年賀歲大片) 集結號 Assembly(2007) 夜宴 The Banquet(2006) 天下無賊 World without Thieves, A (2004) 手機 Cell Phone (2003) 關中刀客 (2003) (擔任藝術總監) 大腕 Big Shot's Funeral (2001) 一聲嘆息 Sigh, A (2000) 沒完沒了 Mei wan mei liao (1999) 不見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1998)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 (1997) 冤家父子 (1996) 情殤 (1995) 永失我愛 Farewell My Love (1994) 北京人在紐約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1993)(與鄭曉龍聯合導演) 出演作品 讓子彈飛(2010) 蘇乞兒(2010) 建國大業(2009) 破事兒 Trivial Matters(2007) 童夢奇緣 Wait Till You Are Older(2005) 功夫 kungfu(2004) 誰說我不在乎 The Marriage Certificate(2001) 爸爸(2000) 編劇/演員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1997) 冤家父子(1996)(我是你爸爸)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 廣告作品 2004年 豪爵廣告片(衣櫃篇、鮮花篇) 2006年 一汽馬自達WAGON轎車電視廣告 2006年 雅虎廣告 2007年 「北京向上看」公益廣告 2007年 中國人壽(姚明代言期間所有廣告片) 2009年 斯巴魯 新Legacy力獅廣告 2010年 百事可樂 相聲小品作品 機器人趣話(蔡明 郭達) 作者:馮小剛,張越 串門 (馮鞏 倪萍) 作者:馮小剛,李曉明 心願 (馮鞏 呂麗萍) 作者:馮鞏,馮俐,馮小剛 融 (馮鞏 王蘭) 作者:馮小剛,梁天 「面的」與「皇冠」 (馮鞏 牛振華) 作者:馮小剛 點子公司 (馮鞏 牛群) 作者:馮鞏,牛群,徐小帆,陳亦斌,馮小剛 個人獎項 2009年 新中國60年文藝界十大影響力人物 2009年 「中國夢踐行者」; 2008年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8年 第二屆華鼎獎·中國影視導演公眾形象調查第一名; 2004年 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電影獎項 《非誠勿擾》(2008) 第十九屆上海影評人獎十佳影片獎 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獎:舒淇 《集結號》(2007)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影片; 第四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 第二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 第十一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技術獎; 第八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 第十七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導演、十佳影片獎; 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演員獎(張涵予)、優秀電影音樂獎(王黎光) 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王黎光)、最佳攝影(呂樂) 《夜宴》(2006)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周迅)、最佳美術指導(葉錦添)、最佳電影歌曲:張靚穎《我用所有報答愛》 第二十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周迅) 《天下無賊》(2004) 第二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 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傳媒主編推薦大獎——年度傑出電影 第十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十大華語片 《手機》(2003) </B>第二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葛優和范冰冰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大腕》(2001) 第二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葛優)、最佳男配角(英達); 《一聲嘆息》(2000) </B>第二十四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字塔金獎」、最佳編劇獎(馮小剛); 張國立和徐帆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吳旭獲表演獎 《甲方乙方》(1997) </B>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葛優和劉蓓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http://ke..com/view/1678.htm?fr=ala0_1_1

⑵ 深扒周星馳與馮小剛多年恩怨:他們的故事遠不止一次失約那麼簡單,啥原因

曾經風靡一時的港片早已沒落,曾經的兩周一成也成為了往事,但這群演員們留下的作品,依舊如故,依舊耐看,在閑暇之餘看看老劇,亦是一種享受。在九十年代,港片里的兩位領軍人物——周星馳、成龍,他們的票房不斷刷新紀錄,他們是優秀的演員,也是同行里的「競爭對手」,可是他們也出現過在彼此作品裡客串的鏡頭。

成龍客串了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喜劇之王》,周星馳客串了成龍主演的電影《玻璃樽》,1998年這兩部電影在西貢片場同時拍攝,收工之餘,兩個劇組人員經常一起吃飯、喝酒,在一次聊天中,成龍提出了相互客串的要求,周星馳立馬答應了下來。

周星馳在自己的喜劇中則不同,他所扮演的喜劇人物,總是以主人公的身份,深入到普通生活的現場,進入到一個平凡人的視角,帶領銀幕前的觀眾,去徹底的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在周星馳的喜劇中,銀幕前的觀眾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通過影片中主角的表現,銀幕前的觀眾彷彿置身其中,跟著主角尬笑,跟著主角被生活戲謔,跟著主角對周遭的生活怒罵。

在馮小剛的電影中,他的影片更像是很多市井人物生活的堆砌,這一點從《甲方乙方》、《大碗》、《沒完沒了》到《非誠勿擾》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這種類似於小品場景的喜劇呈現,的確在喜劇效果上更容易和銀幕前的觀眾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但是卻缺乏觸動內心情感的刻印和共鳴。所以馮小剛的喜劇電影,從大了說他不能從價值觀上給予觀眾啟發,從小了說,在個人情感上無法和觀眾形成真切的共鳴。

⑶ 馮小剛和馮鞏是什麼關系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為了不同的目的容易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

就算是曾經掏心掏肺的朋友,有時候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鬧得不歡而散。

普通人的生活中這都是常有的事兒,充斥著浮華喧囂的娛樂圈更是如此。

兩人雖然有過小插曲,但這應該也不會影響兩人的兄弟關系。

⑷ 張涵予被稱為馮小剛的「御用龍套」,他出演了馮小剛的哪些電影

張涵予作為一個大器晚成式的演員,在憑借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成名時就已經到了44歲。在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與了馮小剛2000年的電影《沒完沒了》,由於表現出色,之後就成為馮小剛賀歲片中的御用龍套,在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手機》《大腕》《集結號》中,他或成為主角,或成為配角,都有露臉。


張涵予出演了馮小剛的眾多電影,小編希望以後依然能夠看到他們倆的合作。

⑸ 手機馮小剛主演

《手機》是馮小剛執導的一部賀歲喜劇片,於2003年底上映,由葛優、張國立、范冰冰等主演。

手機(2003)

導演:馮小剛


編劇:劉震雲


主演:張國立/葛優/范冰冰/徐帆/韓童生/黃素影/楊欣/張涵予/范偉/張鷺/詠梅/趙奎娥/李連義/郭百利


類型:劇情/喜劇/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3-12-18(中國大陸)


片長:107分鍾


又名:Cell Phone

劇情簡介

著名電視談話節目《有一說一》的主持人嚴守一(葛優)在去電視台錄節目時,把手機忘在家中,手機中所藏的他與情人的秘密被妻子余文娟發現,後者想起他人前人後的兩張臉時,覺得婚姻失去意義,提出離婚。不久,戲劇學院台詞課教師沈雪(徐帆)成為嚴守一新女友,兩人度過一段快樂時光後,沈雪發現嚴守一的手機響鈴方式由震鈴改成了震動,產生猜疑和嫉妒。
原來嚴守一一直割捨不掉秘密情人——某出版社女編輯武月(范冰冰)。武月在火車餐車上與嚴守一偶然相遇後,開始對他窮追不舍,要他為出版社寫書。因為武月能幫下崗的妻子余文娟找工作,嚴守一答應下來,不久兩人成為情人。而為了不讓沈雪發現武月的存在,嚴守一開始不斷對沈雪說謊,生活朝一團糟糕方向發展。

⑹ 她是馮小剛最鍾情的人,如今剛滿19歲,網友:求你放過她,你怎麼看

作為娛樂圈裡面的明星,其實最幸運的就是得到導演的青睞,但是在這龐大的娛樂圈裡面,從來不缺顏值高,演技好的明星,所以,一個人的運氣也是至關重要。

⑺ 馮小剛的國籍是哪裡

截至2021年6月,中國。

馮小剛,1958年3月18日出生於北京市大興區,祖籍湖南省湘潭市,高中畢業後,馮小剛開始了軍隊生活。

通過個人努力,他正式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化單位,之後作為部隊文職人員獲得提干,並且參與不少部隊文藝晚會的籌備工作。

從部隊正式轉業後,馮小剛進入了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並開始從事文化宣傳工作。

2018年擔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演藝經歷: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

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1994年憑借執導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獎。

1997年執導中國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該片奠定了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

1998年執導的電影《不見不散》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2001年憑借執導電影《大腕》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2003年執導的喜劇片《手機》在中國內地獲得年度票房冠軍。

2005年憑借電影《天下無賊》獲得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8年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

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

2015年憑借電影《老炮兒》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6年憑借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貝殼獎、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2017年憑借電影《芳華》獲得首屆塞班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同年獲得烏甸尼遠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19年,執導電影《只有芸知道》 。

2021年12月31日,與陳沖領銜主演的電影《忠犬八公》將上映。

⑻ 馮小剛的電影(馮小剛新片口碑爆表)

穩了!

黃軒、楊采鈺和徐帆主演,馮小剛新片《只有芸知道》繼淘票票點映開分9分之後,12月18日晚貓眼評分出爐:9.3分!

這是一部不管你過去對馮小剛,其人或其作品,愛也好恨也罷,看完後,都一定會重新認識他的電影。

貓眼和淘票票雙九分的高口碑,是經過兩輪超前點映,逾萬名觀眾給馮小剛新片打出的分數。

昨晚跟刀刀一起去看點映的閨蜜,在影院里哭完半場,回家後半夜發來消息:「如果是你的話,你選擇做先走的人,還是留下的人?」

還沒等我回答,閨蜜就說:「我要做留下的人,因為我要好好把愛人送走,要不然,我不放心。」

跟閨蜜一樣的人不少,翻翻微博,有位女觀眾昨晚看完《只有芸知道》的點映,徹夜難眠,今天凌晨兩點發文說:「現在都睡不著,2019年我流淚最多的電影,後勁兒太大了。現在腦子里都是一條藍色長椅、一個牽著大狗的男人,他在等她回家。」

的確,馮導新片後勁太大,大風大浪都見過如賈樟柯也說:「即使心硬如我,也綳不住了」。

新片里的兩句戳心台詞,也被看過電影的觀眾牢牢記住了: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看完馮小剛新片的觀眾,似乎有兩種「觀後反應」:有另一半的人,在為「先走還是留下」的提問而揪心失眠,沒有另一半的人,同樣會「大腦空白」。

有位年輕女孩昨天深夜發文:「看完電影之後,腦海全是空白,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但覺得她很幸運,有個那麼愛她的人,也很感慨他們遇到的人,房東林太、梅琳達、還有最後那位船長,都是善良溫暖的人。希望我們都是被偏愛的那個,如果沒有,也多愛自己。」

馮小剛新片,為何讓國人向來並不張揚的情感,釋放得如此強烈?當然是:真實。

除了建立在馮小剛摯友張述與愛妻之間真實經歷的劇情故事,也來自馮導這一次的講述方式:是如此克制、豁達、沉靜。

讓我想起蘇軾在《與侄書》中,關於文章之道的論斷:「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非是平淡,絢爛之極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只有芸知道》,與蘇軾名篇《江城子》同樣講述了一個「永失我愛」的故事。

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他帶著她的骨灰看了鯨魚、回到了故土……當隋東風一項項完成了妻子的願望,也完成了與愛妻的道別,他重新拿起笛子,重新開始生活。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告別,馮小剛的電影,從來不懼怕面對「死亡」,也向來善於詮釋「告別」。

在《大腕》里,他用荒誕解構「死亡」。在《非誠勿擾2》里,他用哲學討論「告別」。在《芳華》里,他用一場盛大的歡舞,為「不可追的青春」做祭文。

《只有芸知道》,對死亡和告別這兩個議題,選擇了看似平淡實則絢爛之至的表達。

震撼的美景與沉靜的敘述形成反差,別離的痛楚與表演的隱忍形成反差。

黃軒的表演,楊采鈺的表演,都是收著的。

餐館被燒那場戲,黃軒沒有特別大開大合的情緒,只是默然蹲了下來,可通過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海上撒骨灰那場戲,黃軒更是將永失我愛的肝腸寸斷,向內收到幾乎極致,卻絲絲點點滲透進了觀眾心裡。

不愧是大導們最愛的男演員。

全片表演,只有一處是「放」的,就是徐帆長達2分鍾的個人獨白。

徐帆扮演的「林太」在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芸(楊采鈺 飾)的婚宴上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失聲痛哭,一句「想他」,兩個字不但承包了千萬觀眾的淚點,同樣看哭了監視器後的導演馮小剛。

從電影語言到表演,新片氣質上的剋制和沉靜,與觀眾觀影時的情緒,形成了一種強烈反差。

《只有芸知道》最後,黃軒坐在長椅上的那一幕,久久留在我的腦海里。

《芳華》也有這一幕,何小萍和劉峰坐在長椅上,過盡千帆皆不是,遍體鱗傷鬢如霜,才有了一個久違的擁抱。

張國立在北京首映後,用了八個字來形容馮導新片:「安安靜靜、乾乾凈凈」。

李少紅導演則感慨:「小剛拍得最暖心的一部電影。像是他人生經歷萬千浮華和風浪之後,突然平靜下來,體會到最寶貴,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愛,是那麼簡單。是生活,又那麼平凡。」

在過去21年裡,拍攝了8部愛情電影的馮導,在年過六旬時選擇脫掉鎧甲。

「純真年代嘻皮笑臉是刀槍不入的鎧甲,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向以辛辣著稱的馮小剛,這一次在新片里,落筆處溫柔萬分。

我今年62歲了,過了60歲之後,我們的性格好像被身體支配的,會改變,心腸越來越軟,總想拍一些純粹美好的故事 」,馮小剛在路演時說。

可是,「老炮兒」柔軟起來,真要命啊!

仔細想想,若是能破開鎧甲,一探這八部愛情電影的內核,就會發現:馮導的心上,開了一朵悲觀主義的花朵。

有觀眾看完新片,也發現了這一點:「雖然馮導被稱作喜劇導演,但愛情一直『藏』在他的電影里。」

《夜宴》里有句台詞,貫穿於馮導作品始終:「我想讓他知道,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拋棄他,我不會,愛情不會。」

這句話,跟《只有芸知道》新片里,徐帆說的一句台詞呼應上了:「愛會化解一切,留下的人,會帶著惦念更好地活下去。」

新片里,脫下鎧甲之後,馮導一如過往那些年,用溫柔又犀利的講述方式,喚醒那些對情感已經麻木的心靈。

這,就是馮小剛新片「後勁太大」的原因。

有位觀眾在昨晚的點映之後,寫道:「聽到對極光許願可以實現,我幼稚地對著電影屏幕,許了願望,我希望這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坐在我右邊的人,父母,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一生沒有那麼多追尋的東西,父母在、愛人在就夠了。電影里說,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啊,人生這條路上,我們經常奔跑得太快,忘記了回頭看看身邊的絕美風景。

也忘記了最平凡、最珍貴的東西早已在身邊。

幸好,這個冬天,我們遇上了這一部電影。

今日主筆:某小刀。

@刀刀叨文藝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⑼ 馮小剛的個人簡歷

馮小剛,1958年3月18日出生於北京市大興區,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2015年憑借電影《老炮兒》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擔任2015天貓雙11狂歡夜總導演。2016年憑借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貝殼獎、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2017年憑借電影《芳華》獲得首屆塞班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同年獲得烏甸尼遠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馮小剛的早年經歷:

馮小剛出生在北京的一戶普通家庭,年少時居住於北京市西城區車公庄附近。由於父母離異,他自幼就和母親、姐姐共同生活。

高中畢業後,馮小剛開始了軍隊生活。通過個人努力,他正式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化單位,之後作為部隊文職人員獲得提干,並且參與不少部隊文藝晚會的籌備工作。從部隊正式轉業後,馮小剛進入了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並開始從事文化宣傳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馮小剛

⑽ 馮小剛拍《天下無賊》,對范偉和馮遠征說把刪除的那場戲演一遍,你怎麼看

一般來說,喜劇演員是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演技的。因為他們表演的大多是讓人哈哈大笑的作品,而在表演中又很少表現哭戲,哭戲演得好又一般被認為是演技高的最好表現。所以,范偉就是一個例外。盡管范偉已經不再局限於表演喜劇,但他即使在喜劇表演全盛時期,也因在作品中的表現被誇演技高超,比如葯匣子,比如范德彪,比如《耳朵大有福》,比如《求求你,表揚我》。

副導演靈機一動,直接撥通了馮遠征的電話:「遠征老師,馮小剛導演想請您演一個《天下無賊》里的角色。」馮遠征痛快答應,很快就收到了只有2頁的劇本。馮遠征仔細一看,含糊了,這叫什麼詞兒?帶著疑惑趕到劇組,馮遠征問葛優:「葛大爺,咱演的這個是喜劇嗎?」

閱讀全文

與演過馮小剛電影的男喜劇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