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
1913年2月26日,嚴珊珊在電影《莊子試妻》中扮演婢女一角,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由女人扮演的女人,她也因此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電影演員。
當時很多人持有封建思想,對女性演電影橫加指責,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嚴珊珊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後來,敢於挑戰舊思想的嚴珊珊相繼出演了影片《胭脂》《再世姻緣》等十幾部影片的女主角,最終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嚴珊珊個人經歷
嚴珊珊,原名嚴淑姬,生於1896年,逝於1952年。是中國電影女演員,1896年生於廣東省南海縣。畢業於香港懿德師范學校。1913年與前夫黎民偉共同創辦香港美華影片公司,並在該公司攝制的短片《莊子試妻》中飾演使女,成為香港及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此後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和平之神》、《五女0》、《再世姻緣》等影片,1928年息影,1952年去世,享年56歲。
㈡ 中國第一位銀幕女演員是誰
中國第一位銀幕女演員是嚴姍姍。
1905年中國電影面世後不久,1913年在香港主持「人我鏡劇社」的黎民偉,以華美影片公司的名義製片並拍攝完成了短片《莊子試妻》。
在該片中,黎民偉同時反串扮演片中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則扮演使女一角,這使得她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員。
相關內容
嚴姍姍畢業於香港懿德師范學校,熱衷於社會活動,傾向革命,辛亥革命中曾參加過北伐軍的女子炸彈隊。
1913年在香港影片《莊子試妻》中扮演了莊周之妻的使女一角,成為中國銀幕上第一位女演員;之後加入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出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片。1928年退出影壇,1952年去世。
㈢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嚴珊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演員,也是中國電影第一個女演員。
在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早期影片女性角色都由男性反串,1913年黎民偉在香港拍攝了《莊子試妻》,大膽讓妻子嚴珊珊在影片中擔任角色。《莊子試妻》是第一部由女性擔任角色的影片,嚴珊珊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不過,嚴珊珊在影片中是配角,女主角莊子之妻仍由黎民偉自己反串。
《莊子試妻》介紹:
中國銀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員來自1913年拍攝的香港短故事片《莊子試妻》。影片取材於明清傳奇,描述莊周詐死,以試其妻子是否忠貞的故事。
嚴姍姍在片中扮演了莊周妻子的使女,雖然還不是主角,但這足以使她獲得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的殊榮。
嚴珊珊1896年出生,系廣東南海一名門之後,勤於學習,畢業於香港懿德師范學校。她性格獨立,熱衷於社會活動,辛亥革命時,嚴珊珊曾參加廣東北伐軍女子炸彈隊,並赴南京、徐州等地救扶傷兵。後來,跟鄒魯先生的元配夫人許劍魂女士共同經商,甚為成功。
㈣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嚴珊珊。
人物簡介
嚴珊珊(1896年-1952年),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人,中國電影第一個女演員。嚴珊珊原名嚴淑姬,嚴浩波之女,她在香港就讀師范的時候與黎民偉相識,是電影巨子黎民偉的第一個妻子,也是黎民偉事業上的夥伴、生命中的愛人、家庭中慈母,並且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此後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影片,1928年息影,1952年去世,享年56歲。
生平經歷
1913年2月26日出演了《莊子試妻》,在影片中飾演婢女,成為中國影片中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片長3本,是《蝴蝶夢》中的「扇墳」一段。影片由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扇墳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在封建意識濃厚的當時,不用說是電影,即使在文明戲舞台上,也沒有女演員。舞台上的女角,皆由男演員反串,女人演戲,拋頭露面,為眾人觀看,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更何況電影,她走上銀幕,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嚴珊珊開了女演員登上銀幕的先河,是中國影壇第一個「吃螃蟹」的女人。
《莊子之妻》試映效果頗佳,也是第一部輸往美國的中國電影。《莊子試妻》試映後,她和丈夫黎民偉受到鼓舞,到1923年成立了民新製造影畫有限公司。
隨後,嚴珊珊親自出山,出演了故事長片《胭脂》的女主角。
之後,嚴珊珊又主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十幾部影片。當時許多封建衛道士對女性演電影橫加指責,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嚴珊珊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嚴珊珊聰慧靈敏,容貌端莊秀美,矜持中又有幾分活潑天真。
在那一時期,她大多飾演少女、少婦形象,動作表情自然得體,頗得觀眾賞識。在當時年代早期從影的女電影演員中享有相當聲譽。嚴珊珊的出現無疑對中國電影有著劃時代的意義。1928年退出影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嚴珊珊
㈤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戰士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表、導演課。
尤其是她創造的趙一曼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屆國際電影比賽大會上,《趙一曼》受到熱烈歡迎,石聯星也因此榮獲了「優秀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
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1961年至1979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在北京人藝先後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十年浩劫之後,她帶病深入生活、寫劇本,一直沒有停止藝術創作。
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
㈥ 中國第一位銀幕女演員是誰
中國第一位銀幕女演員是嚴珊珊。
1913年與愛人黎民偉一同創立中國香港美華影片公司,並在該公司拍攝的短片視頻《莊子試妻》中飾演使女嚴珊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演員,也是中國電影第一個女演員。嚴珊珊原名嚴淑姬,嚴浩波之女,她在香港就讀師范的時候與黎民偉相識,是電影巨子黎民偉的第一個妻子。
也是黎民偉事業上的夥伴、生命中的愛人、家庭中慈母。此後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影片,1928年息影,1952年去世,享年56歲。嚴珊珊1914年1月7日與黎民偉結婚,同年在電影《莊子試妻》中飾演婢女。
嚴珊珊家庭狀況
嚴珊珊名門出身,系嚴浩波之女,性格豪爽,心胸寬廣,她與黎民偉是志同道合的情侶。嚴珊珊還是一位熱衷社會活動的女性,因擔心不能滿足丈夫對家庭和愛情的期望,便在暗中物色美麗又有才華的賢惠女子,1919年她遇見了林楚楚,主動為黎民偉和林楚楚撮合。
並於她無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黎民偉於1924年開始拍攝根據《聊齋》改編的影片《胭脂》,這是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由黎北海編導,黎民偉和林楚楚主演。該片在新世界戲院公映時,賣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為第一代女明星。
㈦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這個電影的出品方,是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在建國之後,將《趙一曼》搬上了熒幕。
《趙一曼》中扮演女主人翁的石聯星以其沉著冷靜剛毅、雍容華貴典雅的主要表現獲得評審團和觀眾們的五星好評,她取得了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
石聯星人物經歷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
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1961年至1979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在北京人藝先後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
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
㈧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女演員是石聯星,她主演的影片《趙一曼》不但轟動了新中國,還讓她獲得了1950年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優秀女演員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發展爭得了榮譽。
石聯星(1914年5月18日~1984年8月1日),演員、導演。1932年參加革命後不久即奔中央蘇區先後在列寧師范、紅軍學校看護連、高爾基戲劇學校、中央蘇區星火劇團任文化教員、演員。代表作品有《趙一曼》、《湖上的斗爭》等影片。
石聯星同志是蘇區紅色紅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話劇《武裝起來》、《海上十月》、《沈陽號炮》及參演《我—紅軍》、《女英雄》等話劇,在瑞金蘇區進行藝術活動,與李伯釗、劉月華被廣大紅軍和蘇區群眾譽為蘇區「三大赤色紅星之一」。
之後她在《瘋了的母親》、《水車轉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劇目又中塑造了許多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 新中國成立後,石聯星積極獻身於年輕的人民電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