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摩登時代》,究竟是反映的哪一個時代
美國20世紀30年代。
喜劇大師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影片《摩登時代》的背景是三十年代資本主義走向壟斷的時代,機械大工業高速發展,資本向少數壟斷財團手裡集中。隨著這場工業和社會變革洪流到來的是大量淪為機器工業文明附庸的無產階級,在技術革命的旋渦中迷惑,然後成為這個機器社會生產線上的螺絲釘,微不足道,隨時可以被無情拋棄,工人的價值不如機器。
《摩登時代》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1U4MYoA8mOGfdikoaFA
⑵ 求摩登時代演員表,摩登時代女主角摩登時代男主角是誰
導演: 查理·卓別林 編劇: 查理·卓別林 主演: 查理·卓別林 / 寶蓮·高黛 / 亨利·伯格曼 / Tiny Sandford / 切斯特·康克林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36-02-25(美國) 片長: 87 分鍾 又名: The Masses / Temps modernes, Les IMDb鏈接: tt0027977
⑶ 陳百強和陳百祥有什麼關系
陳百強和陳百祥兩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關系,他們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非常紅火的明星,只是兩人名字上的相似,難免讓人猜測以為是「兄弟」或是「親屬」關系呢。
對於陳百強和陳百祥這兩位演員,70後、80後、90後等對他們兩應該都非常的熟悉,一位是知名歌手,一位是頗為幽默的演員。
陳百祥1950年生於廣州,年長於陳百強,他的家中有四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小時候家庭生活非常艱苦。
而陳百強他1958年生於香港,是一位富家子弟,父親是經商的,從小陳百強生活優越,從小就經常參加各種大小型音樂活動,一心專注唱歌事業。
對於陳百祥來說,他雖然沒有什麼優越的外在條件,但他也擅長於唱歌,早年和陳友、彭建新等人一同創立「失敗者」樂隊,陳百祥還是其中的主唱。
因為譚詠麟各陳百祥是兒時的好友,後來譚詠麟也加入了「失敗者」樂隊,成為其中的一員,曾經還一同參加業余歌唱比賽。據悉,當紅時期,還曾擊敗許冠傑的「蓮花樂隊」呢。
而喜愛唱歌的陳百強,在中學時期,還曾跟隨他的哥哥一同客串陳百祥和譚詠麟的「失敗者」樂隊呢,由此可見,因為對於唱歌的喜好,他們也曾共唱同一舞台啊。
只是後來「失敗者」樂隊的慢慢衰退,陳百祥離開了樂隊去從商做生意,不久後譚詠麟也離開了樂隊,由此樂隊也就此解散。而陳百強也被父親送到美國某音樂學院進修了。
陳百祥從商幾年,開過制衣廠,只是不如人意,最終還是倒閉了,面對幾百萬件的衣服,陳百祥還曾到中東去賣過衣服。
到了1978年,陳百祥才開始進入演藝圈,開始出演戲劇,他的第一部戲劇就是和譚詠麟、鍾鎮濤一同出演的喜劇片《追趕跑跳碰》,並且在第二年簽約無線。
在82年,陳百祥開始參與電影的出演,一部《摩登大師》,讓我們初步見識到陳百祥的喜劇天賦。此後陳百祥可謂是出演了很多喜劇片,比如《花心大少》、《青蛙王子》、《唐伯虎點秋香》、《超級學校霸王》等等影片都讓陳百祥知名度漸長。
陳百祥他的「無厘頭式」喜劇表演在當時可是非常受歡迎,與周星馳等演員的搭檔也是非常默契,多年的演藝也成就了陳百祥喜劇表演的地位,成為 娛樂 圈的知名笑星。
而陳百強,他在1977年返港,當時參加香港流行歌曲獲得季軍,同年簽約無線。那時,陳百強推出多首專輯,可以說廣受觀眾的喜愛,成為香港第一位實力派偶像歌手。
在80年代,陳百強可是多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和最受歡迎男歌手,曾叱吒樂壇多年,僅次於譚詠麟和張國榮。
除了歌唱,陳百強也出演過許多電影,比如《秋天的童話》、《八喜臨門》、《失業生》等等電影,陳百強都出演其中,不僅帥氣,演技也是挺不錯的。
而私下裡,曾經陳百強和譚詠麟、張國榮都曾是同事,特別是與張國榮就好比「親兄弟」一般,另一方面陳百祥和譚詠麟、張國榮也是很不錯的朋友。
只是在80年代樂壇中出現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就是「譚張爭霸」,很多觀眾都應該有所聽聞。譚詠麟和張國榮原本就是好朋友,不過這事對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而陳百祥與譚詠麟是哥們,陳百強與張國榮如兄弟。這尷尬的局面,據悉當時陳百祥還曾「抨擊」過張國榮,陳百祥後來也很「愧疚」。
不過,對於「譚張爭霸」這事,當時張國榮還邀請譚詠麟、陳百祥一起喝茶,化解尷尬。對於當事人來說,這早已過去,不算什麼事了吧。
其實,最令人感慨的莫過於陳百強的英年早逝,如此優秀的演員,卻這么早早的離開了。
如今,陳百強已離開了我們26年,對他卻成了回憶,而陳百祥依舊活躍於影視圈,為大家帶來精彩演藝。這兩位在名字如此相似的演員,他們完全走著不一樣的人生,他們曾經也過一些交集,也算是朋友吧!
在 娛樂 圈,有很多明星的名字比較相似,這也導致很多人以為他們之間有什麼血緣關系,比如陳百強和陳百祥兩位香港明星,但是陳百強和陳百祥之間沒有血緣關系,陳百強和陳百祥沒有血緣關系,陳百強和陳百祥沒有血緣關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首先,陳百強是20世紀80年代炙手可熱的香港樂壇歌手,和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成為香港樂壇三王一後。代表作品有《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和《念親恩》等多首歌曲。
陳百強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盡管是富商父親二太太的獨子,但是自幼就收到父親的寵愛,在上學期間,陳百強就熱衷於音樂活動,並酷愛彈電子琴和鋼琴。之後出道後憑借《眼淚為你流》一曲迅速大火,並奠定了其在香港流行樂壇的地位。
之後,在20世紀80年代期間,陳百強更是多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和十大勁歌金曲獎等獎項,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陳百強在90年代後由於香港樂壇壓力很大,自己只能通過喝酒和葯物來大發空閑時間,最終陳百強因為酒精和葯物服用過多導致逐漸性腦衰竭而英年早逝,成為樂壇的遺憾。
而提起陳百祥,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在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的祝枝山一個形象了吧!
盡管,陳百祥和陳百強名字很像,但是家庭背景確實天壤之別,陳百祥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而且家中兄弟姐妹四人,為了補貼家用不得不唱歌賺取一些生活費。
作為香港電影中的黃金配角,陳百祥最開始出道時並不是演員出道,而是以樂隊組合出道,樂隊中還有叱吒香港樂壇的校長譚詠麟。
但是,之後不久樂隊因為各種原因解散,陳百祥開始轉戰商界,不過不幸的是陳百祥生意不順,之後為了賺錢開始拍電影,或許因為陳百祥憨厚而又勢利的外表很容易塑造 搞笑 的角色,所以陳百祥很快在電影中嶄露頭角,為大眾帶來了很多經典的配角角色。
比如:《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祝枝山
《鹿鼎記》中的多隆
盡管陳百祥在香港電影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很多電影中的黃金配角,但是陳百祥在商界依舊不順,甚至在2009年還被騙資金高達4千萬港元成為當時的一個大新聞。
如今,陳百強已經去世十幾年,每年都會有很多人紀念他組織一些活動,而陳百祥作品較少,逐漸退出 娛樂 圈,而且與他相關的 娛樂 新聞也少了很多,估計是想安靜舒適的生活。
最後,還是要在說一句,陳百祥和陳百強兩人只是名字相似而已,兩人之間真沒有什麼關系!
兩人沒什麼關系。雖然沒有什麼關系,但因為一位人生比較悲劇,另一位是喜劇無厘頭,也值得一聊。
因都是香港明星同姓都屬於百字輩,所以觀眾誤以是哥倆,還有一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如同向華強和向華勝。其實名氣相似是巧合,而香港 娛樂 圈也不乏親兄弟,比如秦沛、姜大偉、爾冬升三兄弟,但他們從名字卻一點都看不出來。
兩個都是從歌手出道,出生於1958年的陳百強是闊少出身,少時家裡很有錢,也備受寵愛,後來父母離異,又有了孩子,導致陳百強性格變得自閉,但因為極有音樂天賦,後來成為香港樂壇一代優質偶像。
而出生於1950年的陳百祥屬草根出身,小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好六個,有個弟弟叫陳百燊(燊讀音為shēn),弟弟也曾是演員,拍過王晶導演的電影《最佳損友》,《我愛羅蘭度》。
陳百祥中學時因為歌唱得好,曾做過歌星夢,後來和陳友、彭健新等組建「失敗者」樂隊,即溫拿樂隊前身,陳百祥當時是第一主唱。但他在樂壇沒有大紅大紫,後來因為拍喜劇和鬼片才被人熟知,內地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和周星弛合作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所謂人如其名,名字的力量會隨著時間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從陳百強和陳百祥的名字,淋漓盡致的反映出兩人性格屬性,百強即百事要強,卻因鑽牛角尖變得憂郁,最終抑鬱因腦衰竭早逝,年僅35歲。
而百祥即萬事祥和,心態好、凡事想得開,最後成了一代笑將。
陳百強與陳百祥成名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陳百強來自富裕家庭,據說父親是富商,說他在蜜罐中長大毫不誇張。陳百祥則相反,他來自普通百姓人家,有兄弟姐妹四個,所以他很早就出來賺錢養家了。
除了家庭環境不同,陳百強與陳百祥的性格更不同。當他們遇到逆境時,完全是兩種反應。此前生活優越、事業順利的陳百強在1990年代初遇到了事業瓶頸,他選擇了酒精和葯物……而陳百祥幾乎一生都在順流逆流中反復,但他性格外向積極,所以一直生活得很快樂。
其實陳百祥最早出道時不是演員,而是歌手,他還與譚詠麟組過樂隊,但樂隊名字不太好,叫「失敗者」樂隊。沒想到三年後,「失敗者」樂隊果然失敗了,陳百祥因故離開樂隊,譚詠麟去新加坡讀大學,「失敗者」樂隊宣布解散。
離開樂隊後,陳百祥開了一間制衣工廠,幸運的是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他就成了千萬富翁。但後來,制衣廠經營不善倒閉了,無奈之下,陳百祥進入了演藝圈,開始了「香港黃金配角」的生涯。
此後,陳百祥還有兩次經商失敗,好在他性格好,都挺了過來。如今近70歲的陳百祥,過得依然很快樂。而憂郁的陳百強,因為酒精和葯物的關系,1993年就永遠離開了歌迷。
回復誠邀:陳百強和陳百祥有什麼關系?陳百祥是香港的很有名氣的「影視演員」。出生於~50年12月3日!然而:陳百強乃是一名歌手~兩者沒有任何血脈關系。有什麼關系啊!
要問有什麼關系啊?那絕對是八桿子打不到一起的「所謂關系」!談及關系:不就是一個唱歌,一個演戲嗎?「僅此而已」。
另外:要說同樣有關系的話,依我個人見解,倆個人同是香港人,陳百強「唱歌
⑷ 摩登時代卓別林最後唱的歌曲是什麼
歌曲名字《Smile》。
作曲:Wonderlick
作詞:Wonderlick
演唱:Charlie Chaplin
中英歌詞如下:
Smile,tho' your heart is aching
微笑,但是你的心在痛
smile,even tho' it's breaking
微笑,即使它正在破碎
when there are clauds in the sky
當天空中有紛爭時
you'll get by
你會過得去的
if yousmile through your fear and sorrow
如果你通過你的恐懼和悲傷微笑
smile and maybe tomorrow
微笑,也許明天
you'll see the sun come shining thru for you
你會看到陽光為你照耀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用歡樂描繪你的面容
hide ev'ry trace of sadness
隱藏悲傷的痕跡
altho' a tear maybe ever so near
盡管眼淚離我們這么近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現在你必須繼續努力
if yousmile through your fear and sorrow
如果你通過你的恐懼和悲傷微笑
smile and maybe tomorrow
微笑,也許明天
you'll see the sun come shining thru for you
你會看到陽光為你照耀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用歡樂描繪你的面容
hide ev'ry trace of sadness
隱藏悲傷的痕跡
altho' a tear maybe ever so near
盡管眼淚離我們這么近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現在你必須繼續努力
(4)摩登大師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Smile》是由Charlie Chaplin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Modern Times》中,發行於2002年1月1日。
《Smile》其它版本:
Dami Im版《Smile》是由Dami Im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Smile》中,發行於2015年6月1日。
⑸ 摩登時代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1936年出品
在我看來,就整個默片時代來說,唯一能夠與《摩登時代》相提並論的影片,只有那部《淘金記》了。而它的作者,同樣還是卓別林。
——美國電影大師大衛·林奇
導演
查理·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
1889-1977
英國
主演
查理·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
類型喜劇
顏色黑白
要選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表演藝術家,也許答案會有很多,但如果要選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喜劇表演藝術家,那麼查理·卓別林這個名字將毫無疑問會成為舉世公認的唯一選擇。
出生於英國、成名於美國的卓別林,確實是這個星球上最著名也最受歡迎的喜劇表演大師,也是從1914年以來的90多年裡能夠不間斷地吸引觀眾欣賞興趣的唯一一人。他的一生為電影藝術做出了難以估量的巨大貢獻,以至於每每提起他的名字,許多人就會立刻在第一時間里想起那個身穿肥大褲子、腳踏大頭皮鞋、頭戴破爛禮帽、留著毛刷般鬍子的流浪漢形象。早在電影的無聲時代里,卓別林就已經是一位馳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了。他多才多藝,既擅長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於表現微妙的諷刺,不僅精通啞劇、表演、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而且還自己編導、自己主演、自己配樂了他的大部分影片。而這在整個電影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奇跡。他憑著自己的卓越才華,使他的影片達到了高度的統一、精美和完整,並成功地走進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達到了每部影片平均擁有3億觀眾的絕代佳績。
對於這位空前絕後的電影大師的評價,顯然任何的溢美之詞都不嫌華麗。對此,美國電影史學家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談論卓別林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當他笑的時候,許多民族和國家都跟著他一起哈哈大笑;當他悲傷的時候,全世界都會響起悲傷的哭泣。」前蘇聯的著名作家庫卡爾金也曾由衷地稱贊道:「他對人天性的認識,可以跟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相比;他諷刺的尖銳性,則可以跟伏爾泰匹敵。」另外,法國批評界稱卓別林為銀幕上的莫里哀和博爾舍,一代大師蕭伯納也認為卓別林是電影界的唯一天才。
至於卓別林在1936年推出的這部無聲片《摩登時代》,則通過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對資本主義工業時代的吃人本質作出了最為形象的描繪和最為有力的控訴。
⑹ 卓別林是誰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1889.4.16—1977.12.25),英國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無聲電影時期最富創造力和影響力的喜劇大師。早在一次大戰前,卓別林便以表演才華征服了世界影壇,正如蕭伯納所評價的,「卓別林是電影工業時代獨一無二的天才」。從童年時踏上維多利亞舞台和英國音樂堂,直到88歲生命終結那一刻,卓別林的舞台生涯持續了75年光陰,他一生共拍攝了80餘部喜劇片,代表作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卓別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對下層勞動者寄予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同時,卓別林高調的公共形象與私人生活飽受諂媚與爭議。50年代麥卡錫時期,卓別林因左翼傾向被迫移居歐洲。60年代晚期,卓別林完成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健康狀況逐漸下降。1972年,卓別林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77年的聖誕節,定居瑞士Vevey的卓別林在熟睡中悄然離世。